幕后花絮
1.在拍摄高潮段落的战争场面时,剧组共动用了19台摄影机,甚至在盾牌、长矛和头盔上都安放了摄影机。
2.影片原定的导演是迈克尔·贝,但他因担忧影片的拍摄经费而退出。
3.尽管片中的气候显得异常阴冷,但影片拍摄期间正值爱尔兰最炎热的夏季。
4.据艾恩·格拉法德说,摄影师在拍摄激烈的战争场景时,为了避免意外受伤,带上了摩托车头盔。
5.据服装设计师估算,片中共使用了2000多套服装。
6.道具部门共制作了300把剑、700支长矛和300只斧子。
7.片中扮演萨克逊武士的临时演员多达400多人。
8.据称,凯拉·奈特利主动要求在海报中用数字技术增大她的胸围。
穿帮镜头
1.在影片结尾,格温娜维尔的头饰上出现了现代发夹。
2.在5世纪的英国兵器中还没有弩。
影片评价
大片《亚瑟王》号称“史诗”,强调“震撼”,说这部戏是“史诗”,真是言过其实。电影情节的不合理,人物的单薄,让这部电影无法与《勇敢的心》这样的真正史诗大作相提并论。片名叫《亚瑟王》,其实只讲了亚瑟率众与撒克逊人一小撮登陆部队的对抗,时间跨度不超过一个月,亚瑟王的不败传说、丰功伟绩,只通过几句旁白带过。亚瑟王这一人物的塑造也很失败,除了长得帅点,不时冒出几句颇有诗意的长对白外,压根看不出有何特别之处。他虽然也喊“FightForFreedom(为自由而战)”,可是感染力与梅尔·吉布森在《勇敢的心》里不可相提并论。究其最根本原因,就是情节烘托得不到位,对于亚瑟这一传奇人物如何成长、如何坚持理想的描写太少,观众没有共鸣。主角的个性模糊反倒让配角更为出彩,像卤莽的鲍斯、风流的兰斯洛、寡言的达贡内特。(羊城晚报)
对于电影本身来说,它不仅仅是部动作片,而是一部继《角斗士》、《特洛伊》之后,再一次把神话故事搬到大银幕上的史诗性巨作。如果观众能接受这部影片,那它将会重新定义亚瑟王的传奇并为观众乃至下一代人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但如果大部分人不能接受它,而更加偏向于那个神秘的、朦胧的英国最伟大的传奇故事,那这部影片则必将遭到失败。(新浪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