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在日益提倡合作的社会里,教师的合作对教育而言更是由为重要。下面是CN范文网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心得体会,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合作学习中的道德问题心得体会_第1篇: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而师德的核心是“师爱”, 即“师爱为魂”,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不仅要具有无私的关爱、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我校非常重视教师的师德建设,组织全校教师开展道德讲堂,并进行了师德承诺、师德创优等一系列活动,提高了我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树立了良好的教师群体师德形象。下面我谈几点体会:
一、师爱为魂,关爱无限。
师德中,最重要的是必须有爱心。“师爱”是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它是师德的核心,即“师魂”。
1、春风化雨,关爱无限。爱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是人类的基本情感,爱更是教育的灵魂和生命,爱是架构师生心灵的桥梁,是教育成功的基石,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陶行知先生说得好:“爱满天下,爱生如子”。这正是教师无私奉献爱心的典范,爱可以产生巨大的教育力量,教师的爱,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盏盏烛光。
2、爱是责任,爱是敬业。教书育人是爱的事业,关爱每一位学生是我们教师的责任,是高尚师德最直观的体现。爱心使我们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使我们乐意做出奉献。爱心使我们时时为学生着想,关心他们的健康成长,关心他们的一切,关心他们的成人、成才、成就未来;爱心使我们在工作中,始终热情洋溢、细致入微!
二、学高为师,终身学习。
1、终身学习,更新知识。“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时刻激励着我们。是的,教师职业要成为个人永久职业,必须永远保持“学高”这一范畴。“不断学习”“终身教育”成为优秀教师的基本要求。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技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每个人都会面临落伍的危险,所以作为教师就要不断地学习,甚至终身学习。不断地完善自己,让自己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专业性的教师。正如我们的先哲孔子所说“学不厌,教不倦。”这也是新《规范》中对教师提出的一个较高标准,要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这是教师走向终身发展的基本原则,教师要把读书当成一种习惯,把学习看作一种乐趣,使自己变得更为睿智。以便真正有所提高,走向终身发展、不断进取的开拓之路。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正是取决与此。”
2、潜心钻研,勇于创新。科学不断进步,知识不断更新,为适应时代及教学的需要,我们在教学中,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完善自我,努力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同时也不断改革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能做到与时俱进,精心施教,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三、德高为范,示范表率。
1、爱国守法,师德高尚。教师要做好学生的灵魂工程师,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2、以身作则,示范表率。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一名教师,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身教重于言教。这无疑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为人师表”,要学生做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禁止 学生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在行动上为学生做出表率。
总之,通过学习,我们的职业道德水平提高了,廉洁从教、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自觉性增强了,广大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积极性调动了,以良好的教师群体师德形象树立在社会公众面前。
合作学习中的道德问题心得体会_第2篇:
品德课堂教学要求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要求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以及学生的思想实际,创设有利于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体验活动;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领学生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体验活动中,培养道德情感,深化道德认识,指导道德行为,提高道德能力。教师们精心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力求提高品德课堂教学的实效。但由于教师观念的偏差、认识的局限、经验的缺乏,生活化、活动化教学出现了很多误区。对品德课堂教学进行诊断和纠偏,积极寻找对策,提高生活化、活动化教学的实效,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结合课标 寻找误区
1、重主导轻主体。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但纵观整个品德课堂教学过程,还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满堂灌”现象,一节课的大部分时间都由教师滔滔不绝地说教,课堂成为教师的演讲台,学生只是机械、单纯地回答教师提出的几个问题、或讲读课文,是纯粹的、被动的客体,严重背离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
2、重课中轻课外。学生对生活、对社会的认识,学生的道德人格的形成是在他们的生活中,在接触社会和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实现的。教师的任务,不是让学生认识课本中的生活与社会,而是他们现实的生活。因此,指导学生观察、认识自己周围的社会和生活就变得十分重要。但由于观念上的偏差、兼职兼课的客观限制、课外活动的安全保障等原因,教师备课、设计活动方案,主要精力都放在课中40分钟,不太重视对学生课外调查、参察、访问、收集资料和整理资料等学习活动的指导。
3、重直接目标轻多重目标。《品德与生活》与《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综合性课程,教材中每一课都含有多重的教育目标。但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关注教学目的中的直接目标、认知目标,即关注是什么、为什么,而贯穿于整个课程之中的间接目标、行为及情感目标则被忽略,甚至没有意识到这些也是教学中要达到的目标。
4、重教材现有资源,轻资源开发整合。新课程强调活动性,活动又正迎合了学生爱玩的天性,所以只要是教材中设计的活动,无论是否与本地的实际相符,是否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师都要在课堂上组织开展。对教材的删减增改,对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各类教学资源,缺少开发整合意识。
5、重活动形式,轻活动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往往挖空心思地设计了许多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活动。然而,这些形式新颖活动,并没有围绕课程目标设计,在活动过程中又缺少组织和引导。学生一会儿小品表演,一会儿记者采访,一会儿角色扮演,忙得不亦乐乎,课堂上热闹得如同菜市场。可是一节课动下来,什么教学目标都没达成。为活动而活动的教学,对学生品德形成并无推进作用。
二、精心策划 走出误区
1、活用教材 整合资源
新课程强调教师要创造性地利用教材,而不是受制于教材。教师要联系本地区和学生实际,及时地把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达到的结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先进的思想等资源,加以开发、整合、利用。同样,对教材中不切合本地和学生实际的内容,也要大胆地舍弃。
2、联系生活 体验感悟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知,体验和感悟,他们对生活过程体验的越充分,越细腻,感悟就会越到位,越深刻。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找准教材内容与儿童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充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在活动中加深体验感悟,深化道德认识。
例如在教学《What should I do?》一课时,我充分让学生感悟,体验1分钟自己能做什么,了解其他人1分钟能做什么,从而明白时间的宝贵,建立珍惜时间意识。这样的课虽然看上去不是热热闹闹,然而却是实实在在的,是从生活体验中激起了学生真正的思考。
如教学《What should I do?》一课时,许多教师对学生只能看到残疾人日常生活的艰难,而没有真正的感受,组织学生开展了体验性活动:让学生用一只手去收拾书包,体验肢体残疾给生活带来的不便,二是让学生用手帕把眼睛蒙一起来在教室里走,体验育人行路的不便。学生们通过这两个活动后,感受到残疾人需要我们正常人的关爱,激发了关爱残疾人的情感。
3、精心组织 引导活动
在教学中,我深深体会到如果在教学前设计了有针对的活动后,这只是成功的上课做了铺垫,要您使活动达到预期的效果,还要精心组织,有效引导。新课程是开放性的课程,要求教师把学生课堂生活拓展到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所以在教材中安排了不少课前和课后的调查,采访等活动。这样的活动,一定要有教师的组织,否则不但不安全,还达不到效果。如在组织《What should I do? 》一课模拟体验活动时,教师一定要讲清楚活动规则要求,使活动有序、安全的开展。
4、创设情境 营造氛围
教师要把自己当成是学生的知心朋友,在课堂教学中营造民主宽松愉悦的氛围,要象一个大朋友一样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去,拉近自己和学生的距离,使他愿意向你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要创设情景,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感觉中体验感悟交流。
更多热门心得体会文章推荐:
2.
3.2016最新守纪律讲规矩心得体会
4.2016领导干部学习讨论落实活动心得体会
6.2016年党员学习反腐倡廉心得体会
7.学习焦裕禄精神心得体会(优秀)
8.2016解放思想大讨论心得体会【优秀】
9.学习《知之深爱之切》心得体会
【年味优秀作文(通用36篇)】相关文章:
年味优秀作文通用15篇02-05
年味优秀作文(精选15篇)05-03
年味作文03-25
年味初二作文(通用34篇)08-18
年味优秀作文集锦15篇07-25
春节年味作文12-20
年味春节作文11-15
幸福年味作文08-27
年味作文欣赏10-20
浓浓的年味作文2500字「优秀篇」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