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乐欣赏《喜洋洋》教案

时间:2022-05-20 16:32:19 音乐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音乐欣赏《喜洋洋》教案(精选10篇)

  导语:在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活动中,欣赏活动往往最容易被人忽视,主要原因就是在音乐欣赏活动中,“让幼儿主动学习”与“教师怎样教”二者之间的矛盾表现得格外突出,教师们也对此颇感困惑,今天,我就以这节欣赏活动和老师们进行探讨。 下面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大班音乐欣赏《喜洋洋》教案,欢迎阅读!

大班音乐欣赏《喜洋洋》教案(精选10篇)

  大班音乐欣赏《喜洋洋》教案 篇1

  一、分析教材,把握重点。

  1、教材分析:

  本节活动是素质教育活动材料大班下学期《音乐》上的一节活动,《喜洋洋》是我国的一首民族管弦乐曲,段式为ABA三段式,取材于山西民歌《卖膏药》和《碾糕面》,乐曲欢快活泼、热情洋溢。对于大班孩子,我们重点是引导幼儿通过欣赏活动,感受乐曲的情绪,丰富幼儿的审美经验,提高幼儿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使幼儿体会到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因此,我确定了本节活动的目标。

  2、目标:

  (1)通过欣赏,引导幼儿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情绪和优美抒情的风格特点。

  (2)培养幼儿对欣赏音乐和表现音乐的兴趣。

  3、重点难点:

  从活动目标可以看出,本节活动的重点是引导幼儿通过反复感受音乐,感知全曲旋律优美、欢快活泼,充满喜洋洋的气氛及节奏特点,培养幼儿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难点是感知第一、三乐段与第二乐段的不同。

  4、教学准备:

  电视机录像机及录像带彩笔画纸手绢打击乐器

  二、精选教法,引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心理学也认为“学习者同时开放多个感知通道,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能更准确有效的掌握学习对象。”因此,本节活动,我主要采用了以下两个教法:

  1、把生活经验融入活动,激发幼儿感受与鉴赏的兴趣。

  2、多渠道调动幼儿多个感知通道参与活动,使幼儿主动参与音乐欣赏,并表达独特感受与见解。

  三、暗授学法,让幼儿主动欣赏。

  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而对想象力的启迪,音乐欣赏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根据大班幼儿注意力时间短,爱动、爱表现的心理特征,我设计了以下学法:

  1、用听、说、看、动等多种形式,体验音乐,交流互动。

  2、融合绘画、舞蹈等艺术表现形式表达自己对乐曲的感受。

  这些方法能使幼儿得到不同的心理满足,体现了新《纲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更便于实现“因势利导、因人施教”。

  四、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兴趣引入。

  在歌曲《恭喜恭喜》的音乐声中,教师带幼儿边唱边表演进活动室,营造一种欢快喜庆的气氛。表演完,引导幼儿谈话:我们这儿过年都有什么活动?过年时人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2、完整欣赏,感受乐曲情绪。

  过渡语:小朋友喜欢看电视吗?

  播放一段没有声音的闹元宵录像。

  看后提问:

  (1)你看到电视上人们在干什么?

  (2)人们脸上的表情怎么样?你用什么动作表达自己心情很高兴?

  (3)这段节目少了什么?我们为它配上一段音乐听一听好听吗?

  完整欣赏乐曲。

  欣赏后提问:你觉得这首曲子听起来怎么样?你最喜欢哪一部分?

  教师小结:这首乐曲节奏活泼、轻快,旋律优美,表现了一种喜洋洋的气氛,适合在热闹的场所播放。

  想一想,这么欢快的音乐,除了闹元宵,还可以在什么时候播放?

  这一提问设计在这儿,是把幼儿的生活经验迁移到活动中,为下面的想象创作进行铺垫。

  3、分段理解,想像创作。

  欣赏第一段:小朋友可以一边听一边拍手、拍肩,想一想,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提问:这一段音乐感觉怎么样?节奏快还是慢?

  欣赏第二段:这一段和第一段一样吗?哪儿不一样?你觉得这一段音乐表现人们在干什么?

  欣赏第三段:最后一段和第几段一样?

  分段欣赏完,请小朋友从三段中任选一段把自己的感受画出来,画完后和大家一起分享、交流。

  4、整体欣赏,参与实践。

  过度语:过几天,我们幼儿园要邀请小朋友的爸爸妈妈来幼儿园参加活动,我们用这首乐曲排个节目欢迎爸爸妈妈好吗?喜欢跳舞的小朋友请拿起彩绸,喜欢伴奏的小朋友请选择乐器,我们一起跳起来。

  五、感悟与反思:

  各位老师: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一堂好的音乐欣赏课应该体现“教学生活化的”教育理念。我想,好的音乐欣赏应该是一种艺术享受,我会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在新的教育理念的熏陶下,和孩子们一起探索,一起成长!不当指出,望各位老师给与批评指正,谢谢!

  大班音乐欣赏《喜洋洋》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演奏《喜洋洋》乐曲,进一步熟悉ABA的结构,感受乐曲喜气洋洋的情绪。

  2、在掌握身体动作的基础上,随着音乐教学进行打击乐器。

  3、能跟着指挥演奏乐器,享受集体演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音乐磁带、录音机。

  2、幼儿坐成马蹄形。

  3、打击乐器:小铃、沙球、圆舞板。

  4、将乐器放置幼儿椅子下。

  活动过程:

  1、复习歌曲《杀鸡宰鸭》。

  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表演唱《杀鸡宰鸭》。

  2、分段学习表演身体动作。

  教师:快过年了,人们杀鸡宰鸭、又唱又跳,到处呈现一派喜洋洋的景象。让我们跟着老师唱谱的节奏,拍拍手、拍拍肩、拍拍头吧!

  教师唱A段乐曲,引导幼儿跟节奏一拍一拍地做动作。

  教师唱B段乐曲,幼儿拍手抖手腕。

  3、完整练习身体动作。

  教师带领幼儿随琴声,完整做身体动作。

  幼儿独立的听音乐做身体动作。

  幼儿分声部练习身体动作。

  组织幼儿讨论分组动作的方案,每组做一个动作。

  教师指挥幼儿有节奏地每组做相应的身体动作。

  4、学习配器方法。

  教师出示几种乐器,问幼儿:这是什么?可以怎样演奏?

  引导幼儿练习正确的打击乐器的动作。

  5、幼儿空手练习分声部打击乐。

  教师用演奏打击乐器的动作,引导幼儿看指挥、分声部徒手练习打节奏。

  6、幼儿看指挥进行打击乐器演奏。

  教师引导幼儿用击拍指挥动作打击节奏。

  教师改变指挥方案,引导幼儿看预令的提示,迅速正确地作出反应,并有节奏地打击乐器。

  大班音乐欣赏《喜洋洋》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乐曲欣赏,使学生体验感觉民乐合奏的情绪以及风格。

  2、技能目标:掌握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音乐创造力。

  教学重点:

  听赏乐曲《喜洋洋》,了解乐曲的风格特点以及熟悉它的主题节奏形式,感受打击乐器营造热烈气氛的表现力。

  教学难点:

  如何让学生富有生趣地、自主地、轻松地进行欣赏并积极参与民族打击乐器的演奏活动。

  教学准备:

  1、打击乐器实物,笛子、二胡、板胡、木鱼等。

  2、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教学礼仪。师生问好。

  二、走近民乐经典。

  1、初听乐曲,感知基本情绪。

  ①、学生说说自己所听到的乐器的名称。

  ②、乐曲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

  2、介绍民族乐器:用多媒体展示丝竹乐器、打击乐器等。

  3、认识打击乐器:鼓、大锣、小锣、钹、木鱼等。

  4、教师演示一些民间打击乐器,感受乐器的音色。

  5、讨论锣鼓音乐的特点及用途:

  ①、渲染欢快,热烈的气氛,表现节日的喜庆。

  ②、用于指挥,统一步伐。

  ③、常用于戏曲中的伴奏。

  设计意图:在乐曲的初听之后,让学生通过认识中国的民族乐器而去了解民乐合奏,并结合学生的体验让学生在初听后自主把握乐曲的情绪和风格,初步感受民族乐器的音色特点。

  三、享受探究乐趣。

  1、深入欣赏乐曲主题,多媒体出示主题曲谱。

  学生表现,形式如下:

  ①、口念。

  ②、击拍:肢体语言表现。

  ③、用笔敲桌子,表现节奏。

  2、师生互动。

  只求节奏相同,不拘发音形式,体验一领众和,一问一答的演奏形式。师(问)、生(答)。

  四、体验成功喜悦。

  1、再次欣赏《喜洋洋》全曲。

  有了视觉、听觉、运动觉的感知基础,运用我们所学的音乐基础知识,大家合作,体验一下打击乐器合奏。

  2、小组活动,配合练习。

  ①、节奏:2/4。

  ②、单项乐器,重点辅导。

  ③、各组分别推选五名选手参加合练。

  ④、合练评价:小组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

  3、动一动,走一走。

  ①、教师按节奏走动,号召学生起立,走动,配合动作,体验锣鼓音乐的指挥作用。

  ②、和着锣鼓音乐有序地走出教室。

  大班音乐欣赏《喜洋洋》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乐曲,感受乐曲中欢乐喜庆的音乐情绪。培养幼儿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2、利用CAI课幼儿启蒙件营造形象、直看的喜洋洋氛围,帮助幼儿了解乐曲的ABA’段式结构。

  3、鼓励幼儿运用多种形式来表达对作品的感受,激发幼儿对音乐的想象力和表现欲。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师课前设计制作好CAI课件及准备好多媒体设备。

  2、灯笼、扇子、彩带、打击乐器及用筐子、废旧纸箱制作的狮子、龙等节日道具。

  3、场景布置:营造一个有喜庆气氛的音乐欣赏活动教学环境。

  活动过程:

  (一)感受乐曲《喜洋洋》的情绪导语:“小朋友,今天老师要请你们来听一段音乐要仔细听。听完,你们有什么样的感觉?”提问:1、听了这首乐曲,小朋友有些什么样的感觉?揭示乐曲名字:这首听起来让我们觉得快乐、高兴的乐曲鸣《喜洋洋》,你们还想听一遍让我们觉得快乐、高兴的音乐《喜洋洋》吗?

  (二)通过胎教音乐视听结合的方法第二次感受乐曲《喜洋洋》的情绪。

  (播放CAI课件1:通过节日欢庆的画面和乐曲欣赏,感受喜洋洋的节日氛围。)

  提问:

  1、又听了一遍《喜洋洋》,小朋友现在有些什么样的感觉呢?

  2、影片中的叔叔阿姨都在启蒙思想家干什么?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3、这些场面暖闹吗?什么时候才能见到、听到?

  4、你们听了这首《喜洋洋》,又想干什么呢?

  (利用信息技术的支持使幼儿感受到乐曲所表现出的欢快、喜庆的情绪。)

  (三)引导幼儿掌握乐曲怀孕如何胎教的节奏变化(播放CAI课件2)

  1、两位老师用现场表演舞蹈的方法,通过动作节奏快、慢变化来提示幼儿辨认音乐节奏的变化。

  2、幼儿通过自己肢体动作的快慢变化,来感受音乐节奏的变化

  (四)运用视听图解的方法,了解乐句以及段式

  1、欣赏A段乐曲提示:“这里弯弯曲曲的曲线共有几条?它就是我们常见的五线谱,我们现在观到的这段五线谱就代表一个乐段。小朋友要一边听一边看它出现的小花,就会知道这段音乐有几个乐句了。

  (播放:CAI课件3:A乐段以实物五线谱浙江学前教育商城的形式出现,A段乐句的数量用花朵表示。每朵花代表一个乐句,花朵合着节拍,随着A段的乐句出现在五线谱上,以鲜艳跳动的红花表现乐曲的活泼和欢快的风格。)

  为这一段取名鸣A段,重复欣赏一遍A段,同时幼儿为A段击掌打节奏,感受A段的活泼和中国幼儿园教育网欢快。

  2、欣赏B段乐曲提示:“让我们来听听第二段音乐,用同样的方法来找找这段乐曲共有几个乐句。”

  (播放CAI课件3:B段也以实物五线谱的形式初中文言文读本出现,B段乐句的数量用叶子表示,每一片叶子代表一个乐句。叶子合着音乐,随着B段的乐句出现在五线谱上,以优雅舒展的绿叶表现B段的柔美和舒缓。)

  为这段取名叫B段,重复欣赏B段,同时幼儿为B段音乐儿童画教案击打节奏,感受B段的柔美与舒缓。

  3、欣赏A’段乐曲提示:“听听这段音乐与前两段音乐当中的那一段比较相似,找一找这段音乐共有几个乐句?”

  (播放CAI课件3:A’段音乐同A段音乐相似,但这段音乐添加了锣鼓声,实物花朵也有稍许变化花浙江省学前教育心变成红色了,A’段音乐的乐句数量仍用花朵表示。)

  为这一段取名鸣A’段,重复欣赏A’段,同时幼儿为A’段音乐击打节奏,感受A’段的欢快情绪。

  4、全曲欣赏(播放CAI课件4)幼儿可以随着乐曲《喜洋洋》拍击节奏,感受乐曲的欢快与优

  (五)体验行启蒙教育性和表现乐曲《喜洋洋》的氛围

  1、提示:“时空爷爷给了我一把时空钥匙,它可以让我们往返到过大年的日子里去。好,让我们一起来开启时空大门吧。”

  2、幼儿自由选择各种道具,在《喜洋洋》的音乐声中,在暖闹、喜庆的场景中自由跳舞胎教音乐欣赏、耍龙灯等。

  (播放CAI课件5:开启大门,入入喜庆、热闹的画面,为幼儿营造一个神奇、喜庆的现场氛围。)

  活动反思:

  教师在尊重幼儿认知特点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制作的CAI课件,运用视听结合的方法解决音乐教育中的难点,让孩子们在轻松的儿童画获奖作品环境下感受、理解、表现音乐。从感受乐曲到理解乐曲再到表现乐曲,孩子们的参与欲望都十分强烈,他们能用连贯的语句、词汇说出自己对乐曲的感受,能用肢体动作的快慢来理解乐曲的节奏变化,能用不同节拍来表现A、B、A’乐段,在喜洋洋的音乐声中幼儿早教图片,他们尽情舞蹈兴致昂然、意犹未尽。整个活动孩子们都十分愉悦,最后用舞龙、舞狮、扭秧歌等民间艺术表演方式来结束活动更是把活动推向了高潮。作为一名年青的幼儿教师,我一直为上音乐欣赏课所困惑,这次教育实践对自己是一个挑战,但鉴于幼儿年龄特点的制约,音乐欣赏又是幼儿园音乐教育中的一个难点。本活动试图通过多媒体直观、生动、视听结合幼儿早教音乐的教学形式来突破这个难点,帮助幼儿感受、理解乐曲ABA’的结构形式,从而获得音乐欣赏的愉悦体验,发展想象力,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大班音乐欣赏《喜洋洋》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1.为了增加幼儿对过年的认识,营造过年时喜庆的气氛,让孩子了解过年是一件很开心,很快乐的事情。

  2.幼儿大班年龄特点,对音乐已经达到了会唱,会跳,会打简单的拍子的程度我设计了这一节音乐欣赏课。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ABA的结构,进一步体验乐曲欢快的情绪。

  2.在掌握身体动作的基础上,将表演动作转化为身体动作,跟随音乐进行打击器乐演凑。

  3.学习看指挥,对指挥的暗示及时正常的做出反应,保持自己的声部在整体中的协调。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欣赏音乐,感受全曲欢快,活泼,充满喜洋洋的气氛。

  活动难点:感知第一乐段,第三乐段与第二乐段不同。

  活动准备:

  1.打击乐器:手玲,沙锤,小扣板各若干。

  2.《喜洋洋》(音频)。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播放《喜洋洋》音乐带领入场。

  师:哇,孩子们要过年了,真开心啊!你们过新年的时候都会干什么?( 幼儿自由回答)

  过新年的时候你们的心情是怎么样? (幼儿自由回答)

  教师小结:过新年的时候我们的心情是很开心,很快乐。

  二、完整欣赏音乐和分段学习表演身体动作。

  1.完整音乐欣赏

  快过年了我们来演一个节目好不好啊?老师想到了一首很适合过新年的曲子,大家想不想听一听啊!(播放音乐,师做律动)

  师:大家听完这首曲子,心里什么感受?心情是什么样的?

  小结:这首曲子听起来很欢快,听了之后心里感到喜洋洋的,这首曲子的名字就叫《喜洋洋》。

  2.分段学习表演身体动作

  师:你们想不想也跟着这首欢快的曲子来做一下律动啊?

  出示图谱(一段一段的出示)

  师:大家看到了什么?(头,肩膀,手,退)那说明我们到这个地方的时候要做什么?(拍手……………………)那拍几下呢?

  (根据图谱提时回答)

  我们一起看着图谱做一遍动作好不好?

  (师边指挥边动作,幼儿跟着做动作)

  师:小朋友们做的不错,现在我们跟着音乐来做一遍吧。

  (师边指挥边做动作)

  第二段,第三段跟第一段一样上。

  师:很好,现在我们把这首曲子学完了,拿着第三段旋律你们有什么发现么? 引导幼儿说出第一段和第三段的旋律一样。

  师:这就是ABA结构,(用字母A.B.A进行标注)

  师:好,那现在我们随着音乐,一起完整的来一遍吧。

  (师边指挥边做动作,幼儿一起做)

  师:刚才大家表演的很棒,那现在我们分成三组来表演一下好不好?

  (幼儿分成三组并分配每组任务)

  师:大家注意一会儿看老师的指挥我会用动作,眼神来提示的孩子们明白了么?

  播放音乐,教师做指挥,幼儿分组表演。

  三、乐器表演

  师:哇,大家配合的太默契了,老师突然有一个想法,如果我们再配上一些乐器,那我们的表演就更棒了。

  师:小朋友们你们都知道那些乐器啊?(幼儿自由回答)

  师:你们认识这些乐器么?(幼儿回答)

  出示乐器让幼儿自由选择,先随音乐进行乐器表演,然后给幼儿分配任务,这一边表演的时候,那两组按节凑击打乐器无音乐先来一遍,然后加音乐完整表演。

  师:太棒了,大家刚才的表演非常完美,那现在我们去做一些准备,然后,准备参加新年表演好不好? 走喽…………

  (随音乐出场,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音乐审美感受是使儿童在学习音乐过程中,通过感知音乐作品的艺术美,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获得美的感受。因此,音乐教育中无论是能力培养、思想认识提高,还是心灵陶冶都需要经过一个循序渐进的、连续不断的、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

  大班音乐欣赏《喜洋洋》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在欣赏理解乐曲的结构aba的形式,感受乐曲ab的不同。

  2、理解乐曲并能用动作表现出来,体验游戏的快乐。活动准备:图谱、cd

  活动过程:

  一、组织幼儿听音乐进入活动室。

  师生问好,引入课题。

  二、组织教学: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曲子,下面就请小朋友来欣赏一遍。提问:仔细听这首曲子叫什么名字?(播放第一遍乐曲。)幼儿:喜洋洋。

  2、请幼儿欣赏第二遍音乐。

  提问:

  (1)小朋友听完这首曲子,你有什么感觉呢?听完这首曲子,我想跳舞、想唱歌、敲鼓等。

  (2)你知道这首有几段吗?这首曲子有三段。

  (3)你们听出这首曲子哪里是一样的吗?第一段和第三段是一样的。

  (4)这两段曲子听起来有什么感觉?欢快的、快快的。

  (5)第二段曲子听起来有什么感觉?抒情的、慢慢的。

  小结:这首曲子有三段,第一段和第三段是一样的。听起来比较欢快,第二段曲子听起来比较抒情。

  3、教师出示图谱,请幼儿欣赏第三遍音乐。老师还给这首曲子画了一幅画呢?想看吗?下面就请小朋友来欣赏吧!(出示图谱)提问:

  看一看图上画的都有什么?鞭炮、小花、曲线、小河。下面我们来看着图谱欣赏第四遍音乐。(教师手拿小棒,指图谱欣赏音乐)三、请幼儿给这首曲子创编动作。

  1、幼儿创编动作。教师挑出做的好的动作请幼儿学一学。

  2、组织幼儿听音乐来表演。

  四、小结:

  今天我们欣赏的这首曲子叫《喜洋洋》,他有三段,第一段和第三段是一样的比较欢快,第二段比较抒情。在这首曲子里我们听到了过年的气氛,下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包饺子吧!听音乐离开活动室。活动反思:这节课我上的不成功,主要是内容太多,我应该把这节课分成两节课来上,图谱也不合适,应该改进。这节课我应改为韵律活动,那样这节课的活动效果就不一样了。通过这次讲课各位老师给我提的建议,下次上课一定注意,争取上一节好的优质课。

  大班音乐欣赏《喜洋洋》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演奏《喜洋洋》乐曲,感受音乐ABA的结构和乐曲喜洋洋的情绪。

  2、掌握身体动作的基础上,尝试随着音乐打击乐器演奏,享受集体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ppt、打击乐器(双响筒,碰铃,铃鼓)

  活动重点:演奏《喜洋洋》乐曲,感受音乐ABA的结构

  活动难点:在掌握身体动作的基础上,尝试随着音乐打击乐器演奏

  活动过程:

  一、倾听音乐,感受音乐情绪。(约2分钟)师:我们来听一首曲子,听完说说这首曲子听上去感觉怎么样?

  幼1:听起来很热闹(感觉很热闹)

  幼2:很欢快

  幼3:像过年了

  师:这是一首很欢快、热闹的的乐曲,过年,过节的时候大家有时会听到,感觉喜气洋洋的、很开心,这首曲子的名字就叫喜洋洋。我们再来听听这首曲子,大家听听这个音乐可以分为几段?

  二、 听辨乐句节奏,鼓励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乐曲。(约20分钟)

  1、出示乐句节奏图谱,感受乐曲ABA结构(约15分钟)

  师:音乐听完了,你觉得这个乐曲,能分成几段?

  幼1:两段师:听得很认真,还有其他的吗?

  幼2:三段师:为什么这样分段?

  幼:第一段很快,有点热闹,第二段有点慢,第三段又很快师:听音乐的感受不一样,所以表达也不一样,是的这个音乐是ABA式的三段体,第一段感觉很热闹,像一群人在敲锣打鼓,第二段很舒缓像大家在一起跳舞,第三段跳完舞大家又开开心心的在一起迎新年(重复第一段)师:出示PPT,这里有两条乐句的节奏,一条是A段的,一条是B段的,你们来听一听那句是A段的,那句是B段的?

  再听一遍音乐,听辨乐句的节奏师:音乐结束了,谁来说说哪条乐句是A段的,哪条乐句是B段的?

  幼:第一条是A段的,第二条是B段的。

  师:说一下这样分的理由幼:因为第一段很热闹,他的节奏很快,所以第一条是A段的',第二段很舒缓,他的节奏就慢一些,所以第二条是B段的。

  师:听得很认真仔细,表达的很清楚。第一条乐句的节奏重复了几次?

  我们再听一遍音乐(播放A段)幼:四次,师:大家同意吗幼:同意师:第二条乐句的节奏重复了几次?我们来听听音乐(播放B段)幼:8次师:大家这次听得很认真,因为是ABA式的三段体,所以第三段重复第一段的节奏。能不能用我们的身体来打一下节奏?

  2、尝试用身体的各部位表现音乐的多种节奏型(引导幼儿学习怎样演奏的声音好听)(约5分钟)(1)教师启发幼儿用不同的方式表现二拍子的多种节奏型

  师:不一样的节奏型,打出来的节奏是不一样的,能不能用我们的身体来打一下节奏呢?

  师幼共同确定节奏型的身体部位打击方式。

  (2)配乐演奏身体部位的节奏

  三、听音乐尝试用乐器分声部演奏(8分钟)

  1、 自主选择乐器:

  师:刚才我们已经用身体来演奏过了。老师为小朋友们准备了几种打击乐器,咱们用打击乐器来演奏。

  出示乐器和节奏型,鼓励幼儿自主配乐

  2、 看指挥用乐器演奏一遍(提醒幼儿要注意看老师的指挥)师:老师这里有一张我们配好的节奏谱,看着这张节奏谱进行乐器演奏,我们现在是一个乐队,你们都是这个乐队的演奏家,师:乐队演出是有要求的,你知道哪些要求?

  幼:听音乐(你知道听着音乐打节奏)幼:看节奏(乐曲中有节奏,这样打出来的乐曲会更好听)幼:看图谱、看指挥(瞧,知道这么多,很关键的要求)幼:要和小朋友配合好(朋友的配合,知道了乐器什么时候用,什么时候休息)

  3、根据幼儿的自主配乐,进行配乐演出

  4、交换乐器演奏乐曲。

  教师指示图谱,幼儿跟随音乐地打击乐器演奏。

  关注幼儿使用乐器的方法及演奏时 教师对刚才的演奏情况进行简单的,将没有演奏好的地方提出来,指曲谱带领幼儿练习。

  活动延伸:自由选择,交换乐器演奏

  大班音乐欣赏《喜洋洋》教案 篇8

  设计理念:

  《纲要》中指出:要利用艺术活动激发幼儿情趣,帮助幼儿体验审美愉悦和创造的快乐,体现自我表现和创造的成就感。幼儿对节日“包饺子”、“吃饺子”比较了解且很感兴趣。《喜洋洋》的音乐热情洋溢,赋予浓郁的节日氛围,于是我结合幼儿在活动中的兴趣、审美、创造、表现,活动中将“包饺子”作为引线,贯穿于整个音乐欣赏活动中,为幼儿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在“包饺子”的表现创造中感知理解音乐的性质,感受、表现、体验音乐的欢快情绪。

  活动目标:

  1、 激发幼儿与同伴一起表演的兴趣,引导幼儿体验乐曲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2、 结合图谱,感知音乐的性质,培养幼儿对乐曲的感受力、表现力。

  3、 使幼儿初步感知ABA三段体曲式结构,尝试用“包饺子”的动作表现对音乐的理解。

  4、 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教师物质准备:音乐、图谱、课件。

  2、幼儿经验准备:接触过饱饺子,知道包饺子的基本步骤。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 教师:“小朋友,你们吃过饺子吗?”“那饺子是怎样做的呢?”

  2、教师出示图片。教师:“首先,要擀饺子皮;接着包馅;最后煮饺子。一共有几个步骤?”

  二、结合图谱、完整欣赏、感知性质。

  1、听音乐(欣赏乐曲第一遍)。“今天,齐老师带来了一段好听的音乐,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问:这段音乐听起来感觉怎么样? (玩、游戏、跳舞……) “你觉得这个音乐有几段?”

  2、欣赏音乐第二遍。

  问:谁找出来了有几段?从图片上你发现了什么?(和音乐一样的有三段。)

  3、小结:有三段音乐,第一段和第三段是一样的,这样的结构我们叫做ABA结构。

  (通过音乐欣赏,结合图谱,让幼儿初步感知音乐,了解音乐的结构。这也是本次活动的重点。让幼儿欣赏音乐,听一听这个乐曲一共有几段,结合图谱找一找这个乐曲共有几段时,出现了想象中的答案,于是我就引导孩子直接在图谱上了解到这个乐曲共有三段。第一段和第三段的符号是一样的这孩子能从图片上发现,就是让孩子了解ABA三段体曲式结构,我也能马上让幼儿完整感知。但过于着急,没有让孩子反复欣赏,分段欣赏,仔细听一听第一段、第三段的音乐是怎么样的?第二段的音乐是怎么样的?深入挖掘音乐的性质。本是活动的重点部分,图谱也是一个很好的感知乐曲的辅助材料,活动下来发现,这部分的分量还不够,对后面的动作创编可能也有一定的影响。)

  三、分段欣赏、感悟音乐、创编动作。

  1、教师:小朋友,你知道包饺子该怎么包吗?第一步是干什么呀?

  2、欣赏第一段音乐。让我们来听第一段音乐

  (1)欣赏第一段音乐第一遍。

  问:你觉得这段音乐可以做什么动作呢?你们想把身体的哪部分擀得薄薄的?

  (2)听第一段音乐做擀饺子皮的动作。

  3、欣赏第二段音乐。

  (1)听第二段音乐做动作。

  问:你觉得这段音乐该做什么了呢?你们想把哪当作馅包起来呢?

  (2)听第二段音乐做包馅的动作。(提出要求)

  4、欣赏第三段音乐。

  (1)欣赏第三段音乐第一遍。

  问:饺子包好了可以吃了吗?那煮饺子的时候,饺子在锅子里干什么呢?请小朋友用动作来表示?

  (2)听第三段音乐做煮饺子的动作。

  (这一部分主要通过分段欣赏,让幼儿分段感悟,在音乐们的引领下进行创编动作。作为南方的孩子很多孩子也都能说出包饺子的基本步骤,这为动作创编提供了帮助,很多幼儿都能结合生活经验,创编出源于生活,源于幼儿的包饺子的动作,跟着音乐的节奏“演奏”。但在第三段音乐中,让幼儿表现饺子在水里的动作,才发现南方的幼儿还是缺少一定经验,没有背景,没有看到饺子放在水里煮的样子,很难充分想象,一些孩子只能都说到了吃,拿筷子夹出来,吃。整体上,幼儿自主创编动作,教师就做提炼指导,以幼儿为主的共同创编满足了幼儿创造表达的愿望四、两两合作、充分表现、快乐体验)

  四、完整表现、快乐体验。

  1、让我们听着完整的音乐来包饺子吧。(听音乐做完整的包饺子动作),教师提问回顾包饺子的三个步骤。

  2、第二遍幼儿完整表演。

  (这一环节主要是将在音乐中感悟的动作用于音乐表演中,让相互的合作为幼儿对音乐的表现搭建一个表现的平台,让幼儿在热情活跃的情境中尽情地体验,进一步提升对音乐的感受与理解。幼儿们都非常愿意在音乐下,跟着音乐的节奏自主地进行表演。两两的合作表演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在教案的设计时,跟师父就在反复琢磨到底是先教师示范,还是幼儿自主表演,最后,还是觉得幼儿的自主学习比较重要,就决定采用先让幼儿自己商量,自主地两两合作表演,教师提炼幼儿优秀的地方,集体模仿学习下,幼儿再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表演。在实际的活动中,教师也没有特定地去示范,只是孩子们在下面做,老师和一个幼儿在前面做,可能教师的随意表演,动作也不夸张,没有很好地起到引导作用,所以孩子们合作表演地不是特别好,也怕时间的来不及,教师也没有再示范表演,而是采取了另一策略,让幼儿自主表演,反而发现孩子们表演得很起劲,很投入,相信没有体验到合作表演的快乐,但感受了音乐表演的快乐。)

  五、结束

  1、在包饺子音乐的帮助下,我们小朋友很快就学会了包饺子,我们包的饺子味道也特别好!你们真棒!

  2、这段包饺子的音乐有一个很喜庆的名字叫《喜洋洋》。

  3、我们把包好了的饺子送给伙伴们去吃吧!

  活动反思:

  1、没有欣赏音乐的经验。音乐欣赏是音乐领域中最难的一个部分,加上在平时的音乐活动中,歌唱活动比较多,音乐欣赏接触得不太多,幼儿在音乐欣赏这方面没有一定的经验所以好像也并不是特别感兴趣。在活动中就调不起幼儿的积极性,激发不出幼儿的情感。

  2、图谱没有充分利用。图谱,运用一些符号来表现音乐的性质,帮助幼儿去解读音乐、理解音乐。在活动前的探讨中,我跟师父在图谱的表现上花了很大的功夫,如何运用符号,运用哪些符号能够将音乐的性质表现出来,又能帮助幼儿进行后面的动作创编。最后我们设计出来的图谱的表现形式还是很不错的。但在活动中,我却没有充分地将它利用起来,效率不高,其实是在图谱的帮助下,去欣赏音乐,感知音乐,理解音乐。

  3、完整欣赏时,分量不够,音乐没“吃透”。第二部分:结合图谱、完整欣赏、感知性质应是本次活动的重点部分,由于幼儿们没有欣赏音乐的经验,教师自身素质也较低,没能够好好地利用图谱,(当时可能有些紧张)深入地去剖析、感知音乐,理解音乐的性质,使得重点部分的分量过轻,幼儿对音乐没有“吃透”,这也对后面的分段欣赏、创编动作和两两合作表演有一定的影响。

  4、背景没有,生活经验不够丰富。本以为“包饺子”幼儿们都会比较熟悉,会非常感兴趣。活动中发现幼儿们对包饺子是比较有兴趣的。但毕竟作为南方的幼儿在“包饺子、煮饺子”方面还是很缺乏生活经验的,虽然许多幼儿都能说出包饺子的基本步骤,像擀皮这些做起来很有趣,很简单的动作就能表现,幼儿们很愿意做,但饺子在水里的动作,幼儿们由于缺乏生活经验,相信我们这边的幼儿都没有亲眼看过煮饺子的过程,包肯能很感兴趣,接下去就是吃了,并没有看过饺子在水里的样子,所以很难充分想象,去表现。

  5、合作表演时示范不到位。由于第二部分完整欣赏时,没有深入地感知音乐,第三部分的动作创编时,完整的欣赏不够,加上合作表演需要两个人的合作有一定的难度,开始幼儿并没有体验到两人合作表演的快乐,这时教师可以通过教师示范、幼儿示范、动作模仿进行进一步引导,但怕时间的不够充裕,放弃了,让孩子们进行了自主表演,不过幼儿们在自主表演中都非常大胆、投入,相信体验到了音乐表演的快乐。但第一个活动目标中激发幼儿与同伴合作表演的兴趣,没有达到。

  大班音乐欣赏《喜洋洋》教案 篇9

  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旋律特点,感受喜气洋洋的情绪。

  2、听辨三段体的曲式结构,能随音乐做相应动作,表达对三段曲的感受,提高音乐表现力

  3、学习用音乐与色彩匹配表现欢乐活泼与抒情情趣。并能准确拍出十六分音符和附点音符。

  活动准备:

  彩色纸条、图形节奏图、纸制火柴棒、红黄图卡

  活动过程:

  一、由故事《乐器朋友》引出乐曲。

  二、请幼儿完整欣赏乐曲《喜洋洋》。

  三、幼儿找出适合乐曲情绪的图片,说出乐曲的音乐性质,教师介绍作品。

  四、幼儿第二遍完整欣赏乐曲,提出问题:

  这首乐曲可分几部分,乐曲的前面、中间和后面一样吗?小朋友听了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启发幼儿边听边做动作。

  五、分段欣赏乐曲

  A段:

  1、节奏快还是慢?有什么特点?

  2、如果用红色、黄色两种色彩来表示,你觉得哪种颜色更适合于A段的音乐特点?

  B段:

  1、节奏有什么变化?快还是慢?有什么特点?

  2、用什么颜色来表示?

  重复A段:与哪段相同?用颜色表示。

  六、幼儿完整欣赏音乐,并分组做动作。

  A段敲锣打鼓或扮小孩做欢庆活动,B段扭秧歌或扮老人做欢庆活动。

  七、游戏“放烟花”幼儿打出十六分音符和附点音符

  八、幼儿模仿放烟花的场面

  A段放红“焰火”;B段放黄“焰火”

  九、师幼共同卷成一个花“爆炸”结束活动。

  大班音乐欣赏《喜洋洋》教案 篇10

  活动背景:

  节奏乐是孩子们特别喜欢的一种活动形式。乐器也是孩子们特别喜欢的一种玩具,利用不同的节奏型,通过对乐器的演奏,培养孩子们的乐感,感受不同音乐的性质,提高孩子的音乐感受力。

  活动目标:

  1、在理解乐曲的基础上,能用响板、铃鼓演奏两种不同的节奏型为乐曲配伴奏。

  2、学习用分奏、合奏等演奏方式表现乐曲,发展协调配合能力,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对《喜洋洋》这首乐曲的内容和特点已有初步的了解。

  2、物质准备:响板、铃鼓、喜洋洋乐曲、响板和铃鼓的图片、字卡(强、弱)

  节奏卡(1):2/4 X X ︳X X ︳

  节奏卡(2):2/4 X — ︳X — ︳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学习两种不同的节奏型,并尝试用手和乐器正确的打击节奏。

  活动难点:用响板、铃鼓采用分奏和合奏相结合的方法,利用不同节奏型完整的演奏乐曲。

  活动过程:

  一、律动:播放《智慧树—我也跳跳跳》,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跟着音乐做动作。

  二、学习两种不同的节奏型,并能正确的打击节奏。

  1、完整的欣赏一遍乐曲,复习乐曲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重点提问:乐曲的名字是什么?它有几段?哪两段是相同的?相同的两段节奏是快还是慢?第二段呢?

  2、认识节奏型,并运用节奏型为乐曲伴奏。

  (1)出示节奏卡(1):2/4 X X ︳X X ︳

  讲解节奏型,重点提示幼儿在2/4拍中,第一拍强,第二拍弱。

  教师示范打击方法,幼儿跟学。

  播放音乐,幼儿徒手练习节奏型(1)。

  再次播放音乐,请幼儿拿响板用节奏型(1)为乐曲配伴奏。

  (2)出示节奏卡(2):2/4 X — ︳X — ︳

  引导幼儿与节奏卡(1)做比较,教师讲解节奏型,并示范正确的打击方法,幼儿跟学。

  播放音乐,幼儿徒手练习节奏型(2)。

  认识铃鼓,并教给幼儿正确的打击方法。

  再次播放音乐,请幼儿拿铃鼓用节奏型(2)为乐曲配伴奏。

  三、用响板、铃鼓采用分奏和合奏相结合的方法完整的演奏乐曲。

  1、将幼儿分成两组,并讲解演奏方法:教师在节奏卡

  (1)前贴上响板的图片,让第一组幼儿拿响板用节奏型

  (1)演奏第一段乐曲;教师在节奏卡

  (2)前贴上铃鼓的图片,让第二组幼儿拿铃鼓用节奏型

  (2)演奏第二段乐曲;第三段乐曲两组幼儿一起合奏。

  2、教师讲解指挥手势。

  3、两组幼儿各拿响板和铃鼓运用两种不同的节奏型跟音乐分奏、合奏。

  4、两组幼儿互换乐器再为乐曲进行伴奏。

  四、活动延伸:教师为幼儿准备更多的乐曲让幼儿配伴奏。

  活动反思:

  音乐欣赏对于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有着独特的教育作用是幼儿园艺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但鉴于此年龄段幼儿的年龄特点,音乐欣赏成了幼儿园艺术教育中的一个难点,本次活动通过多媒体的直观、生动,视听结合的教学形式来突破难点。以多媒体视听结合的优势。来帮助幼儿感受、理解乐曲ABA的结构形式。从而丰富幼儿的艺术情感,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大班音乐欣赏《喜洋洋》教案(精选10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大班音乐欣赏《喜洋洋》教案(精选10篇)】相关文章:

《喜洋洋》大班音乐教案10-24

大班音乐欣赏教案08-26

大班音乐欣赏《欣赏啄木鸟》教案11-19

大班音乐欣赏教案《欣赏啄木鸟》10-10

中班音乐喜洋洋教案10-01

《化蝶》音乐欣赏教案07-28

中班音乐欣赏《毛毛虫》教案(精选10篇)04-21

喜洋洋的近义词04-17

小班音乐欣赏教案 :惊愕交响曲10-20

【精选】大班安全教案四篇01-01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大班音乐欣赏《喜洋洋》教案(精选10篇)

  导语:在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活动中,欣赏活动往往最容易被人忽视,主要原因就是在音乐欣赏活动中,“让幼儿主动学习”与“教师怎样教”二者之间的矛盾表现得格外突出,教师们也对此颇感困惑,今天,我就以这节欣赏活动和老师们进行探讨。 下面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大班音乐欣赏《喜洋洋》教案,欢迎阅读!

大班音乐欣赏《喜洋洋》教案(精选10篇)

  大班音乐欣赏《喜洋洋》教案 篇1

  一、分析教材,把握重点。

  1、教材分析:

  本节活动是素质教育活动材料大班下学期《音乐》上的一节活动,《喜洋洋》是我国的一首民族管弦乐曲,段式为ABA三段式,取材于山西民歌《卖膏药》和《碾糕面》,乐曲欢快活泼、热情洋溢。对于大班孩子,我们重点是引导幼儿通过欣赏活动,感受乐曲的情绪,丰富幼儿的审美经验,提高幼儿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使幼儿体会到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因此,我确定了本节活动的目标。

  2、目标:

  (1)通过欣赏,引导幼儿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情绪和优美抒情的风格特点。

  (2)培养幼儿对欣赏音乐和表现音乐的兴趣。

  3、重点难点:

  从活动目标可以看出,本节活动的重点是引导幼儿通过反复感受音乐,感知全曲旋律优美、欢快活泼,充满喜洋洋的气氛及节奏特点,培养幼儿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难点是感知第一、三乐段与第二乐段的不同。

  4、教学准备:

  电视机录像机及录像带彩笔画纸手绢打击乐器

  二、精选教法,引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心理学也认为“学习者同时开放多个感知通道,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能更准确有效的掌握学习对象。”因此,本节活动,我主要采用了以下两个教法:

  1、把生活经验融入活动,激发幼儿感受与鉴赏的兴趣。

  2、多渠道调动幼儿多个感知通道参与活动,使幼儿主动参与音乐欣赏,并表达独特感受与见解。

  三、暗授学法,让幼儿主动欣赏。

  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而对想象力的启迪,音乐欣赏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根据大班幼儿注意力时间短,爱动、爱表现的心理特征,我设计了以下学法:

  1、用听、说、看、动等多种形式,体验音乐,交流互动。

  2、融合绘画、舞蹈等艺术表现形式表达自己对乐曲的感受。

  这些方法能使幼儿得到不同的心理满足,体现了新《纲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更便于实现“因势利导、因人施教”。

  四、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兴趣引入。

  在歌曲《恭喜恭喜》的音乐声中,教师带幼儿边唱边表演进活动室,营造一种欢快喜庆的气氛。表演完,引导幼儿谈话:我们这儿过年都有什么活动?过年时人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2、完整欣赏,感受乐曲情绪。

  过渡语:小朋友喜欢看电视吗?

  播放一段没有声音的闹元宵录像。

  看后提问:

  (1)你看到电视上人们在干什么?

  (2)人们脸上的表情怎么样?你用什么动作表达自己心情很高兴?

  (3)这段节目少了什么?我们为它配上一段音乐听一听好听吗?

  完整欣赏乐曲。

  欣赏后提问:你觉得这首曲子听起来怎么样?你最喜欢哪一部分?

  教师小结:这首乐曲节奏活泼、轻快,旋律优美,表现了一种喜洋洋的气氛,适合在热闹的场所播放。

  想一想,这么欢快的音乐,除了闹元宵,还可以在什么时候播放?

  这一提问设计在这儿,是把幼儿的生活经验迁移到活动中,为下面的想象创作进行铺垫。

  3、分段理解,想像创作。

  欣赏第一段:小朋友可以一边听一边拍手、拍肩,想一想,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提问:这一段音乐感觉怎么样?节奏快还是慢?

  欣赏第二段:这一段和第一段一样吗?哪儿不一样?你觉得这一段音乐表现人们在干什么?

  欣赏第三段:最后一段和第几段一样?

  分段欣赏完,请小朋友从三段中任选一段把自己的感受画出来,画完后和大家一起分享、交流。

  4、整体欣赏,参与实践。

  过度语:过几天,我们幼儿园要邀请小朋友的爸爸妈妈来幼儿园参加活动,我们用这首乐曲排个节目欢迎爸爸妈妈好吗?喜欢跳舞的小朋友请拿起彩绸,喜欢伴奏的小朋友请选择乐器,我们一起跳起来。

  五、感悟与反思:

  各位老师: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一堂好的音乐欣赏课应该体现“教学生活化的”教育理念。我想,好的音乐欣赏应该是一种艺术享受,我会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在新的教育理念的熏陶下,和孩子们一起探索,一起成长!不当指出,望各位老师给与批评指正,谢谢!

  大班音乐欣赏《喜洋洋》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演奏《喜洋洋》乐曲,进一步熟悉ABA的结构,感受乐曲喜气洋洋的情绪。

  2、在掌握身体动作的基础上,随着音乐教学进行打击乐器。

  3、能跟着指挥演奏乐器,享受集体演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音乐磁带、录音机。

  2、幼儿坐成马蹄形。

  3、打击乐器:小铃、沙球、圆舞板。

  4、将乐器放置幼儿椅子下。

  活动过程:

  1、复习歌曲《杀鸡宰鸭》。

  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表演唱《杀鸡宰鸭》。

  2、分段学习表演身体动作。

  教师:快过年了,人们杀鸡宰鸭、又唱又跳,到处呈现一派喜洋洋的景象。让我们跟着老师唱谱的节奏,拍拍手、拍拍肩、拍拍头吧!

  教师唱A段乐曲,引导幼儿跟节奏一拍一拍地做动作。

  教师唱B段乐曲,幼儿拍手抖手腕。

  3、完整练习身体动作。

  教师带领幼儿随琴声,完整做身体动作。

  幼儿独立的听音乐做身体动作。

  幼儿分声部练习身体动作。

  组织幼儿讨论分组动作的方案,每组做一个动作。

  教师指挥幼儿有节奏地每组做相应的身体动作。

  4、学习配器方法。

  教师出示几种乐器,问幼儿:这是什么?可以怎样演奏?

  引导幼儿练习正确的打击乐器的动作。

  5、幼儿空手练习分声部打击乐。

  教师用演奏打击乐器的动作,引导幼儿看指挥、分声部徒手练习打节奏。

  6、幼儿看指挥进行打击乐器演奏。

  教师引导幼儿用击拍指挥动作打击节奏。

  教师改变指挥方案,引导幼儿看预令的提示,迅速正确地作出反应,并有节奏地打击乐器。

  大班音乐欣赏《喜洋洋》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乐曲欣赏,使学生体验感觉民乐合奏的情绪以及风格。

  2、技能目标:掌握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音乐创造力。

  教学重点:

  听赏乐曲《喜洋洋》,了解乐曲的风格特点以及熟悉它的主题节奏形式,感受打击乐器营造热烈气氛的表现力。

  教学难点:

  如何让学生富有生趣地、自主地、轻松地进行欣赏并积极参与民族打击乐器的演奏活动。

  教学准备:

  1、打击乐器实物,笛子、二胡、板胡、木鱼等。

  2、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教学礼仪。师生问好。

  二、走近民乐经典。

  1、初听乐曲,感知基本情绪。

  ①、学生说说自己所听到的乐器的名称。

  ②、乐曲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

  2、介绍民族乐器:用多媒体展示丝竹乐器、打击乐器等。

  3、认识打击乐器:鼓、大锣、小锣、钹、木鱼等。

  4、教师演示一些民间打击乐器,感受乐器的音色。

  5、讨论锣鼓音乐的特点及用途:

  ①、渲染欢快,热烈的气氛,表现节日的喜庆。

  ②、用于指挥,统一步伐。

  ③、常用于戏曲中的伴奏。

  设计意图:在乐曲的初听之后,让学生通过认识中国的民族乐器而去了解民乐合奏,并结合学生的体验让学生在初听后自主把握乐曲的情绪和风格,初步感受民族乐器的音色特点。

  三、享受探究乐趣。

  1、深入欣赏乐曲主题,多媒体出示主题曲谱。

  学生表现,形式如下:

  ①、口念。

  ②、击拍:肢体语言表现。

  ③、用笔敲桌子,表现节奏。

  2、师生互动。

  只求节奏相同,不拘发音形式,体验一领众和,一问一答的演奏形式。师(问)、生(答)。

  四、体验成功喜悦。

  1、再次欣赏《喜洋洋》全曲。

  有了视觉、听觉、运动觉的感知基础,运用我们所学的音乐基础知识,大家合作,体验一下打击乐器合奏。

  2、小组活动,配合练习。

  ①、节奏:2/4。

  ②、单项乐器,重点辅导。

  ③、各组分别推选五名选手参加合练。

  ④、合练评价:小组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

  3、动一动,走一走。

  ①、教师按节奏走动,号召学生起立,走动,配合动作,体验锣鼓音乐的指挥作用。

  ②、和着锣鼓音乐有序地走出教室。

  大班音乐欣赏《喜洋洋》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乐曲,感受乐曲中欢乐喜庆的音乐情绪。培养幼儿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2、利用CAI课幼儿启蒙件营造形象、直看的喜洋洋氛围,帮助幼儿了解乐曲的ABA’段式结构。

  3、鼓励幼儿运用多种形式来表达对作品的感受,激发幼儿对音乐的想象力和表现欲。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师课前设计制作好CAI课件及准备好多媒体设备。

  2、灯笼、扇子、彩带、打击乐器及用筐子、废旧纸箱制作的狮子、龙等节日道具。

  3、场景布置:营造一个有喜庆气氛的音乐欣赏活动教学环境。

  活动过程:

  (一)感受乐曲《喜洋洋》的情绪导语:“小朋友,今天老师要请你们来听一段音乐要仔细听。听完,你们有什么样的感觉?”提问:1、听了这首乐曲,小朋友有些什么样的感觉?揭示乐曲名字:这首听起来让我们觉得快乐、高兴的乐曲鸣《喜洋洋》,你们还想听一遍让我们觉得快乐、高兴的音乐《喜洋洋》吗?

  (二)通过胎教音乐视听结合的方法第二次感受乐曲《喜洋洋》的情绪。

  (播放CAI课件1:通过节日欢庆的画面和乐曲欣赏,感受喜洋洋的节日氛围。)

  提问:

  1、又听了一遍《喜洋洋》,小朋友现在有些什么样的感觉呢?

  2、影片中的叔叔阿姨都在启蒙思想家干什么?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3、这些场面暖闹吗?什么时候才能见到、听到?

  4、你们听了这首《喜洋洋》,又想干什么呢?

  (利用信息技术的支持使幼儿感受到乐曲所表现出的欢快、喜庆的情绪。)

  (三)引导幼儿掌握乐曲怀孕如何胎教的节奏变化(播放CAI课件2)

  1、两位老师用现场表演舞蹈的方法,通过动作节奏快、慢变化来提示幼儿辨认音乐节奏的变化。

  2、幼儿通过自己肢体动作的快慢变化,来感受音乐节奏的变化

  (四)运用视听图解的方法,了解乐句以及段式

  1、欣赏A段乐曲提示:“这里弯弯曲曲的曲线共有几条?它就是我们常见的五线谱,我们现在观到的这段五线谱就代表一个乐段。小朋友要一边听一边看它出现的小花,就会知道这段音乐有几个乐句了。

  (播放:CAI课件3:A乐段以实物五线谱浙江学前教育商城的形式出现,A段乐句的数量用花朵表示。每朵花代表一个乐句,花朵合着节拍,随着A段的乐句出现在五线谱上,以鲜艳跳动的红花表现乐曲的活泼和欢快的风格。)

  为这一段取名鸣A段,重复欣赏一遍A段,同时幼儿为A段击掌打节奏,感受A段的活泼和中国幼儿园教育网欢快。

  2、欣赏B段乐曲提示:“让我们来听听第二段音乐,用同样的方法来找找这段乐曲共有几个乐句。”

  (播放CAI课件3:B段也以实物五线谱的形式初中文言文读本出现,B段乐句的数量用叶子表示,每一片叶子代表一个乐句。叶子合着音乐,随着B段的乐句出现在五线谱上,以优雅舒展的绿叶表现B段的柔美和舒缓。)

  为这段取名叫B段,重复欣赏B段,同时幼儿为B段音乐儿童画教案击打节奏,感受B段的柔美与舒缓。

  3、欣赏A’段乐曲提示:“听听这段音乐与前两段音乐当中的那一段比较相似,找一找这段音乐共有几个乐句?”

  (播放CAI课件3:A’段音乐同A段音乐相似,但这段音乐添加了锣鼓声,实物花朵也有稍许变化花浙江省学前教育心变成红色了,A’段音乐的乐句数量仍用花朵表示。)

  为这一段取名鸣A’段,重复欣赏A’段,同时幼儿为A’段音乐击打节奏,感受A’段的欢快情绪。

  4、全曲欣赏(播放CAI课件4)幼儿可以随着乐曲《喜洋洋》拍击节奏,感受乐曲的欢快与优

  (五)体验行启蒙教育性和表现乐曲《喜洋洋》的氛围

  1、提示:“时空爷爷给了我一把时空钥匙,它可以让我们往返到过大年的日子里去。好,让我们一起来开启时空大门吧。”

  2、幼儿自由选择各种道具,在《喜洋洋》的音乐声中,在暖闹、喜庆的场景中自由跳舞胎教音乐欣赏、耍龙灯等。

  (播放CAI课件5:开启大门,入入喜庆、热闹的画面,为幼儿营造一个神奇、喜庆的现场氛围。)

  活动反思:

  教师在尊重幼儿认知特点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制作的CAI课件,运用视听结合的方法解决音乐教育中的难点,让孩子们在轻松的儿童画获奖作品环境下感受、理解、表现音乐。从感受乐曲到理解乐曲再到表现乐曲,孩子们的参与欲望都十分强烈,他们能用连贯的语句、词汇说出自己对乐曲的感受,能用肢体动作的快慢来理解乐曲的节奏变化,能用不同节拍来表现A、B、A’乐段,在喜洋洋的音乐声中幼儿早教图片,他们尽情舞蹈兴致昂然、意犹未尽。整个活动孩子们都十分愉悦,最后用舞龙、舞狮、扭秧歌等民间艺术表演方式来结束活动更是把活动推向了高潮。作为一名年青的幼儿教师,我一直为上音乐欣赏课所困惑,这次教育实践对自己是一个挑战,但鉴于幼儿年龄特点的制约,音乐欣赏又是幼儿园音乐教育中的一个难点。本活动试图通过多媒体直观、生动、视听结合幼儿早教音乐的教学形式来突破这个难点,帮助幼儿感受、理解乐曲ABA’的结构形式,从而获得音乐欣赏的愉悦体验,发展想象力,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大班音乐欣赏《喜洋洋》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1.为了增加幼儿对过年的认识,营造过年时喜庆的气氛,让孩子了解过年是一件很开心,很快乐的事情。

  2.幼儿大班年龄特点,对音乐已经达到了会唱,会跳,会打简单的拍子的程度我设计了这一节音乐欣赏课。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ABA的结构,进一步体验乐曲欢快的情绪。

  2.在掌握身体动作的基础上,将表演动作转化为身体动作,跟随音乐进行打击器乐演凑。

  3.学习看指挥,对指挥的暗示及时正常的做出反应,保持自己的声部在整体中的协调。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欣赏音乐,感受全曲欢快,活泼,充满喜洋洋的气氛。

  活动难点:感知第一乐段,第三乐段与第二乐段不同。

  活动准备:

  1.打击乐器:手玲,沙锤,小扣板各若干。

  2.《喜洋洋》(音频)。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播放《喜洋洋》音乐带领入场。

  师:哇,孩子们要过年了,真开心啊!你们过新年的时候都会干什么?( 幼儿自由回答)

  过新年的时候你们的心情是怎么样? (幼儿自由回答)

  教师小结:过新年的时候我们的心情是很开心,很快乐。

  二、完整欣赏音乐和分段学习表演身体动作。

  1.完整音乐欣赏

  快过年了我们来演一个节目好不好啊?老师想到了一首很适合过新年的曲子,大家想不想听一听啊!(播放音乐,师做律动)

  师:大家听完这首曲子,心里什么感受?心情是什么样的?

  小结:这首曲子听起来很欢快,听了之后心里感到喜洋洋的,这首曲子的名字就叫《喜洋洋》。

  2.分段学习表演身体动作

  师:你们想不想也跟着这首欢快的曲子来做一下律动啊?

  出示图谱(一段一段的出示)

  师:大家看到了什么?(头,肩膀,手,退)那说明我们到这个地方的时候要做什么?(拍手……………………)那拍几下呢?

  (根据图谱提时回答)

  我们一起看着图谱做一遍动作好不好?

  (师边指挥边动作,幼儿跟着做动作)

  师:小朋友们做的不错,现在我们跟着音乐来做一遍吧。

  (师边指挥边做动作)

  第二段,第三段跟第一段一样上。

  师:很好,现在我们把这首曲子学完了,拿着第三段旋律你们有什么发现么? 引导幼儿说出第一段和第三段的旋律一样。

  师:这就是ABA结构,(用字母A.B.A进行标注)

  师:好,那现在我们随着音乐,一起完整的来一遍吧。

  (师边指挥边做动作,幼儿一起做)

  师:刚才大家表演的很棒,那现在我们分成三组来表演一下好不好?

  (幼儿分成三组并分配每组任务)

  师:大家注意一会儿看老师的指挥我会用动作,眼神来提示的孩子们明白了么?

  播放音乐,教师做指挥,幼儿分组表演。

  三、乐器表演

  师:哇,大家配合的太默契了,老师突然有一个想法,如果我们再配上一些乐器,那我们的表演就更棒了。

  师:小朋友们你们都知道那些乐器啊?(幼儿自由回答)

  师:你们认识这些乐器么?(幼儿回答)

  出示乐器让幼儿自由选择,先随音乐进行乐器表演,然后给幼儿分配任务,这一边表演的时候,那两组按节凑击打乐器无音乐先来一遍,然后加音乐完整表演。

  师:太棒了,大家刚才的表演非常完美,那现在我们去做一些准备,然后,准备参加新年表演好不好? 走喽…………

  (随音乐出场,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音乐审美感受是使儿童在学习音乐过程中,通过感知音乐作品的艺术美,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获得美的感受。因此,音乐教育中无论是能力培养、思想认识提高,还是心灵陶冶都需要经过一个循序渐进的、连续不断的、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

  大班音乐欣赏《喜洋洋》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在欣赏理解乐曲的结构aba的形式,感受乐曲ab的不同。

  2、理解乐曲并能用动作表现出来,体验游戏的快乐。活动准备:图谱、cd

  活动过程:

  一、组织幼儿听音乐进入活动室。

  师生问好,引入课题。

  二、组织教学: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曲子,下面就请小朋友来欣赏一遍。提问:仔细听这首曲子叫什么名字?(播放第一遍乐曲。)幼儿:喜洋洋。

  2、请幼儿欣赏第二遍音乐。

  提问:

  (1)小朋友听完这首曲子,你有什么感觉呢?听完这首曲子,我想跳舞、想唱歌、敲鼓等。

  (2)你知道这首有几段吗?这首曲子有三段。

  (3)你们听出这首曲子哪里是一样的吗?第一段和第三段是一样的。

  (4)这两段曲子听起来有什么感觉?欢快的、快快的。

  (5)第二段曲子听起来有什么感觉?抒情的、慢慢的。

  小结:这首曲子有三段,第一段和第三段是一样的。听起来比较欢快,第二段曲子听起来比较抒情。

  3、教师出示图谱,请幼儿欣赏第三遍音乐。老师还给这首曲子画了一幅画呢?想看吗?下面就请小朋友来欣赏吧!(出示图谱)提问:

  看一看图上画的都有什么?鞭炮、小花、曲线、小河。下面我们来看着图谱欣赏第四遍音乐。(教师手拿小棒,指图谱欣赏音乐)三、请幼儿给这首曲子创编动作。

  1、幼儿创编动作。教师挑出做的好的动作请幼儿学一学。

  2、组织幼儿听音乐来表演。

  四、小结:

  今天我们欣赏的这首曲子叫《喜洋洋》,他有三段,第一段和第三段是一样的比较欢快,第二段比较抒情。在这首曲子里我们听到了过年的气氛,下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包饺子吧!听音乐离开活动室。活动反思:这节课我上的不成功,主要是内容太多,我应该把这节课分成两节课来上,图谱也不合适,应该改进。这节课我应改为韵律活动,那样这节课的活动效果就不一样了。通过这次讲课各位老师给我提的建议,下次上课一定注意,争取上一节好的优质课。

  大班音乐欣赏《喜洋洋》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演奏《喜洋洋》乐曲,感受音乐ABA的结构和乐曲喜洋洋的情绪。

  2、掌握身体动作的基础上,尝试随着音乐打击乐器演奏,享受集体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ppt、打击乐器(双响筒,碰铃,铃鼓)

  活动重点:演奏《喜洋洋》乐曲,感受音乐ABA的结构

  活动难点:在掌握身体动作的基础上,尝试随着音乐打击乐器演奏

  活动过程:

  一、倾听音乐,感受音乐情绪。(约2分钟)师:我们来听一首曲子,听完说说这首曲子听上去感觉怎么样?

  幼1:听起来很热闹(感觉很热闹)

  幼2:很欢快

  幼3:像过年了

  师:这是一首很欢快、热闹的的乐曲,过年,过节的时候大家有时会听到,感觉喜气洋洋的、很开心,这首曲子的名字就叫喜洋洋。我们再来听听这首曲子,大家听听这个音乐可以分为几段?

  二、 听辨乐句节奏,鼓励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乐曲。(约20分钟)

  1、出示乐句节奏图谱,感受乐曲ABA结构(约15分钟)

  师:音乐听完了,你觉得这个乐曲,能分成几段?

  幼1:两段师:听得很认真,还有其他的吗?

  幼2:三段师:为什么这样分段?

  幼:第一段很快,有点热闹,第二段有点慢,第三段又很快师:听音乐的感受不一样,所以表达也不一样,是的这个音乐是ABA式的三段体,第一段感觉很热闹,像一群人在敲锣打鼓,第二段很舒缓像大家在一起跳舞,第三段跳完舞大家又开开心心的在一起迎新年(重复第一段)师:出示PPT,这里有两条乐句的节奏,一条是A段的,一条是B段的,你们来听一听那句是A段的,那句是B段的?

  再听一遍音乐,听辨乐句的节奏师:音乐结束了,谁来说说哪条乐句是A段的,哪条乐句是B段的?

  幼:第一条是A段的,第二条是B段的。

  师:说一下这样分的理由幼:因为第一段很热闹,他的节奏很快,所以第一条是A段的',第二段很舒缓,他的节奏就慢一些,所以第二条是B段的。

  师:听得很认真仔细,表达的很清楚。第一条乐句的节奏重复了几次?

  我们再听一遍音乐(播放A段)幼:四次,师:大家同意吗幼:同意师:第二条乐句的节奏重复了几次?我们来听听音乐(播放B段)幼:8次师:大家这次听得很认真,因为是ABA式的三段体,所以第三段重复第一段的节奏。能不能用我们的身体来打一下节奏?

  2、尝试用身体的各部位表现音乐的多种节奏型(引导幼儿学习怎样演奏的声音好听)(约5分钟)(1)教师启发幼儿用不同的方式表现二拍子的多种节奏型

  师:不一样的节奏型,打出来的节奏是不一样的,能不能用我们的身体来打一下节奏呢?

  师幼共同确定节奏型的身体部位打击方式。

  (2)配乐演奏身体部位的节奏

  三、听音乐尝试用乐器分声部演奏(8分钟)

  1、 自主选择乐器:

  师:刚才我们已经用身体来演奏过了。老师为小朋友们准备了几种打击乐器,咱们用打击乐器来演奏。

  出示乐器和节奏型,鼓励幼儿自主配乐

  2、 看指挥用乐器演奏一遍(提醒幼儿要注意看老师的指挥)师:老师这里有一张我们配好的节奏谱,看着这张节奏谱进行乐器演奏,我们现在是一个乐队,你们都是这个乐队的演奏家,师:乐队演出是有要求的,你知道哪些要求?

  幼:听音乐(你知道听着音乐打节奏)幼:看节奏(乐曲中有节奏,这样打出来的乐曲会更好听)幼:看图谱、看指挥(瞧,知道这么多,很关键的要求)幼:要和小朋友配合好(朋友的配合,知道了乐器什么时候用,什么时候休息)

  3、根据幼儿的自主配乐,进行配乐演出

  4、交换乐器演奏乐曲。

  教师指示图谱,幼儿跟随音乐地打击乐器演奏。

  关注幼儿使用乐器的方法及演奏时 教师对刚才的演奏情况进行简单的,将没有演奏好的地方提出来,指曲谱带领幼儿练习。

  活动延伸:自由选择,交换乐器演奏

  大班音乐欣赏《喜洋洋》教案 篇8

  设计理念:

  《纲要》中指出:要利用艺术活动激发幼儿情趣,帮助幼儿体验审美愉悦和创造的快乐,体现自我表现和创造的成就感。幼儿对节日“包饺子”、“吃饺子”比较了解且很感兴趣。《喜洋洋》的音乐热情洋溢,赋予浓郁的节日氛围,于是我结合幼儿在活动中的兴趣、审美、创造、表现,活动中将“包饺子”作为引线,贯穿于整个音乐欣赏活动中,为幼儿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在“包饺子”的表现创造中感知理解音乐的性质,感受、表现、体验音乐的欢快情绪。

  活动目标:

  1、 激发幼儿与同伴一起表演的兴趣,引导幼儿体验乐曲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2、 结合图谱,感知音乐的性质,培养幼儿对乐曲的感受力、表现力。

  3、 使幼儿初步感知ABA三段体曲式结构,尝试用“包饺子”的动作表现对音乐的理解。

  4、 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教师物质准备:音乐、图谱、课件。

  2、幼儿经验准备:接触过饱饺子,知道包饺子的基本步骤。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 教师:“小朋友,你们吃过饺子吗?”“那饺子是怎样做的呢?”

  2、教师出示图片。教师:“首先,要擀饺子皮;接着包馅;最后煮饺子。一共有几个步骤?”

  二、结合图谱、完整欣赏、感知性质。

  1、听音乐(欣赏乐曲第一遍)。“今天,齐老师带来了一段好听的音乐,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问:这段音乐听起来感觉怎么样? (玩、游戏、跳舞……) “你觉得这个音乐有几段?”

  2、欣赏音乐第二遍。

  问:谁找出来了有几段?从图片上你发现了什么?(和音乐一样的有三段。)

  3、小结:有三段音乐,第一段和第三段是一样的,这样的结构我们叫做ABA结构。

  (通过音乐欣赏,结合图谱,让幼儿初步感知音乐,了解音乐的结构。这也是本次活动的重点。让幼儿欣赏音乐,听一听这个乐曲一共有几段,结合图谱找一找这个乐曲共有几段时,出现了想象中的答案,于是我就引导孩子直接在图谱上了解到这个乐曲共有三段。第一段和第三段的符号是一样的这孩子能从图片上发现,就是让孩子了解ABA三段体曲式结构,我也能马上让幼儿完整感知。但过于着急,没有让孩子反复欣赏,分段欣赏,仔细听一听第一段、第三段的音乐是怎么样的?第二段的音乐是怎么样的?深入挖掘音乐的性质。本是活动的重点部分,图谱也是一个很好的感知乐曲的辅助材料,活动下来发现,这部分的分量还不够,对后面的动作创编可能也有一定的影响。)

  三、分段欣赏、感悟音乐、创编动作。

  1、教师:小朋友,你知道包饺子该怎么包吗?第一步是干什么呀?

  2、欣赏第一段音乐。让我们来听第一段音乐

  (1)欣赏第一段音乐第一遍。

  问:你觉得这段音乐可以做什么动作呢?你们想把身体的哪部分擀得薄薄的?

  (2)听第一段音乐做擀饺子皮的动作。

  3、欣赏第二段音乐。

  (1)听第二段音乐做动作。

  问:你觉得这段音乐该做什么了呢?你们想把哪当作馅包起来呢?

  (2)听第二段音乐做包馅的动作。(提出要求)

  4、欣赏第三段音乐。

  (1)欣赏第三段音乐第一遍。

  问:饺子包好了可以吃了吗?那煮饺子的时候,饺子在锅子里干什么呢?请小朋友用动作来表示?

  (2)听第三段音乐做煮饺子的动作。

  (这一部分主要通过分段欣赏,让幼儿分段感悟,在音乐们的引领下进行创编动作。作为南方的孩子很多孩子也都能说出包饺子的基本步骤,这为动作创编提供了帮助,很多幼儿都能结合生活经验,创编出源于生活,源于幼儿的包饺子的动作,跟着音乐的节奏“演奏”。但在第三段音乐中,让幼儿表现饺子在水里的动作,才发现南方的幼儿还是缺少一定经验,没有背景,没有看到饺子放在水里煮的样子,很难充分想象,一些孩子只能都说到了吃,拿筷子夹出来,吃。整体上,幼儿自主创编动作,教师就做提炼指导,以幼儿为主的共同创编满足了幼儿创造表达的愿望四、两两合作、充分表现、快乐体验)

  四、完整表现、快乐体验。

  1、让我们听着完整的音乐来包饺子吧。(听音乐做完整的包饺子动作),教师提问回顾包饺子的三个步骤。

  2、第二遍幼儿完整表演。

  (这一环节主要是将在音乐中感悟的动作用于音乐表演中,让相互的合作为幼儿对音乐的表现搭建一个表现的平台,让幼儿在热情活跃的情境中尽情地体验,进一步提升对音乐的感受与理解。幼儿们都非常愿意在音乐下,跟着音乐的节奏自主地进行表演。两两的合作表演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在教案的设计时,跟师父就在反复琢磨到底是先教师示范,还是幼儿自主表演,最后,还是觉得幼儿的自主学习比较重要,就决定采用先让幼儿自己商量,自主地两两合作表演,教师提炼幼儿优秀的地方,集体模仿学习下,幼儿再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表演。在实际的活动中,教师也没有特定地去示范,只是孩子们在下面做,老师和一个幼儿在前面做,可能教师的随意表演,动作也不夸张,没有很好地起到引导作用,所以孩子们合作表演地不是特别好,也怕时间的来不及,教师也没有再示范表演,而是采取了另一策略,让幼儿自主表演,反而发现孩子们表演得很起劲,很投入,相信没有体验到合作表演的快乐,但感受了音乐表演的快乐。)

  五、结束

  1、在包饺子音乐的帮助下,我们小朋友很快就学会了包饺子,我们包的饺子味道也特别好!你们真棒!

  2、这段包饺子的音乐有一个很喜庆的名字叫《喜洋洋》。

  3、我们把包好了的饺子送给伙伴们去吃吧!

  活动反思:

  1、没有欣赏音乐的经验。音乐欣赏是音乐领域中最难的一个部分,加上在平时的音乐活动中,歌唱活动比较多,音乐欣赏接触得不太多,幼儿在音乐欣赏这方面没有一定的经验所以好像也并不是特别感兴趣。在活动中就调不起幼儿的积极性,激发不出幼儿的情感。

  2、图谱没有充分利用。图谱,运用一些符号来表现音乐的性质,帮助幼儿去解读音乐、理解音乐。在活动前的探讨中,我跟师父在图谱的表现上花了很大的功夫,如何运用符号,运用哪些符号能够将音乐的性质表现出来,又能帮助幼儿进行后面的动作创编。最后我们设计出来的图谱的表现形式还是很不错的。但在活动中,我却没有充分地将它利用起来,效率不高,其实是在图谱的帮助下,去欣赏音乐,感知音乐,理解音乐。

  3、完整欣赏时,分量不够,音乐没“吃透”。第二部分:结合图谱、完整欣赏、感知性质应是本次活动的重点部分,由于幼儿们没有欣赏音乐的经验,教师自身素质也较低,没能够好好地利用图谱,(当时可能有些紧张)深入地去剖析、感知音乐,理解音乐的性质,使得重点部分的分量过轻,幼儿对音乐没有“吃透”,这也对后面的分段欣赏、创编动作和两两合作表演有一定的影响。

  4、背景没有,生活经验不够丰富。本以为“包饺子”幼儿们都会比较熟悉,会非常感兴趣。活动中发现幼儿们对包饺子是比较有兴趣的。但毕竟作为南方的幼儿在“包饺子、煮饺子”方面还是很缺乏生活经验的,虽然许多幼儿都能说出包饺子的基本步骤,像擀皮这些做起来很有趣,很简单的动作就能表现,幼儿们很愿意做,但饺子在水里的动作,幼儿们由于缺乏生活经验,相信我们这边的幼儿都没有亲眼看过煮饺子的过程,包肯能很感兴趣,接下去就是吃了,并没有看过饺子在水里的样子,所以很难充分想象,去表现。

  5、合作表演时示范不到位。由于第二部分完整欣赏时,没有深入地感知音乐,第三部分的动作创编时,完整的欣赏不够,加上合作表演需要两个人的合作有一定的难度,开始幼儿并没有体验到两人合作表演的快乐,这时教师可以通过教师示范、幼儿示范、动作模仿进行进一步引导,但怕时间的不够充裕,放弃了,让孩子们进行了自主表演,不过幼儿们在自主表演中都非常大胆、投入,相信体验到了音乐表演的快乐。但第一个活动目标中激发幼儿与同伴合作表演的兴趣,没有达到。

  大班音乐欣赏《喜洋洋》教案 篇9

  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旋律特点,感受喜气洋洋的情绪。

  2、听辨三段体的曲式结构,能随音乐做相应动作,表达对三段曲的感受,提高音乐表现力

  3、学习用音乐与色彩匹配表现欢乐活泼与抒情情趣。并能准确拍出十六分音符和附点音符。

  活动准备:

  彩色纸条、图形节奏图、纸制火柴棒、红黄图卡

  活动过程:

  一、由故事《乐器朋友》引出乐曲。

  二、请幼儿完整欣赏乐曲《喜洋洋》。

  三、幼儿找出适合乐曲情绪的图片,说出乐曲的音乐性质,教师介绍作品。

  四、幼儿第二遍完整欣赏乐曲,提出问题:

  这首乐曲可分几部分,乐曲的前面、中间和后面一样吗?小朋友听了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启发幼儿边听边做动作。

  五、分段欣赏乐曲

  A段:

  1、节奏快还是慢?有什么特点?

  2、如果用红色、黄色两种色彩来表示,你觉得哪种颜色更适合于A段的音乐特点?

  B段:

  1、节奏有什么变化?快还是慢?有什么特点?

  2、用什么颜色来表示?

  重复A段:与哪段相同?用颜色表示。

  六、幼儿完整欣赏音乐,并分组做动作。

  A段敲锣打鼓或扮小孩做欢庆活动,B段扭秧歌或扮老人做欢庆活动。

  七、游戏“放烟花”幼儿打出十六分音符和附点音符

  八、幼儿模仿放烟花的场面

  A段放红“焰火”;B段放黄“焰火”

  九、师幼共同卷成一个花“爆炸”结束活动。

  大班音乐欣赏《喜洋洋》教案 篇10

  活动背景:

  节奏乐是孩子们特别喜欢的一种活动形式。乐器也是孩子们特别喜欢的一种玩具,利用不同的节奏型,通过对乐器的演奏,培养孩子们的乐感,感受不同音乐的性质,提高孩子的音乐感受力。

  活动目标:

  1、在理解乐曲的基础上,能用响板、铃鼓演奏两种不同的节奏型为乐曲配伴奏。

  2、学习用分奏、合奏等演奏方式表现乐曲,发展协调配合能力,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对《喜洋洋》这首乐曲的内容和特点已有初步的了解。

  2、物质准备:响板、铃鼓、喜洋洋乐曲、响板和铃鼓的图片、字卡(强、弱)

  节奏卡(1):2/4 X X ︳X X ︳

  节奏卡(2):2/4 X — ︳X — ︳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学习两种不同的节奏型,并尝试用手和乐器正确的打击节奏。

  活动难点:用响板、铃鼓采用分奏和合奏相结合的方法,利用不同节奏型完整的演奏乐曲。

  活动过程:

  一、律动:播放《智慧树—我也跳跳跳》,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跟着音乐做动作。

  二、学习两种不同的节奏型,并能正确的打击节奏。

  1、完整的欣赏一遍乐曲,复习乐曲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重点提问:乐曲的名字是什么?它有几段?哪两段是相同的?相同的两段节奏是快还是慢?第二段呢?

  2、认识节奏型,并运用节奏型为乐曲伴奏。

  (1)出示节奏卡(1):2/4 X X ︳X X ︳

  讲解节奏型,重点提示幼儿在2/4拍中,第一拍强,第二拍弱。

  教师示范打击方法,幼儿跟学。

  播放音乐,幼儿徒手练习节奏型(1)。

  再次播放音乐,请幼儿拿响板用节奏型(1)为乐曲配伴奏。

  (2)出示节奏卡(2):2/4 X — ︳X — ︳

  引导幼儿与节奏卡(1)做比较,教师讲解节奏型,并示范正确的打击方法,幼儿跟学。

  播放音乐,幼儿徒手练习节奏型(2)。

  认识铃鼓,并教给幼儿正确的打击方法。

  再次播放音乐,请幼儿拿铃鼓用节奏型(2)为乐曲配伴奏。

  三、用响板、铃鼓采用分奏和合奏相结合的方法完整的演奏乐曲。

  1、将幼儿分成两组,并讲解演奏方法:教师在节奏卡

  (1)前贴上响板的图片,让第一组幼儿拿响板用节奏型

  (1)演奏第一段乐曲;教师在节奏卡

  (2)前贴上铃鼓的图片,让第二组幼儿拿铃鼓用节奏型

  (2)演奏第二段乐曲;第三段乐曲两组幼儿一起合奏。

  2、教师讲解指挥手势。

  3、两组幼儿各拿响板和铃鼓运用两种不同的节奏型跟音乐分奏、合奏。

  4、两组幼儿互换乐器再为乐曲进行伴奏。

  四、活动延伸:教师为幼儿准备更多的乐曲让幼儿配伴奏。

  活动反思:

  音乐欣赏对于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有着独特的教育作用是幼儿园艺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但鉴于此年龄段幼儿的年龄特点,音乐欣赏成了幼儿园艺术教育中的一个难点,本次活动通过多媒体的直观、生动,视听结合的教学形式来突破难点。以多媒体视听结合的优势。来帮助幼儿感受、理解乐曲ABA的结构形式。从而丰富幼儿的艺术情感,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