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教学设计及反思

发布时间:2017-12-10 编辑:dcl

  教材分析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是一篇美丽的童话,它营造了一种纯真、友好的氛围,具有诗情画意的境界。旨在倡导我们同情、帮助弱小者和有困难的人,这样我们自己的精神境界也会得到提升。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文章主旨,培养多向思维习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热爱生活,关爱弱者的良好品质。

  设计理念

  新课程积极关注体验性学习,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要加强各学科之间的整合,沟通与其它学科之间的联系等等。本着上述理念,在教学中积极建构相关平台,使学生们在体验中学习、成长,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得到培养,其它学科的能力也得到提高。

  教学准备

  1.把全班同学分成四个小组。

  2.教师准备背景音乐──录音带《爱的奉献》、电脑效果图。

  3.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创作一幅画,文娱委员事先教同学们学会唱《爱的奉献》这一首歌。

  教学流程

  一、情感体验,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一项活动,请同学们把练习本、笔拿出来,做好书写准备(同学们做准备)……好了,请大家把眼睛闭上,在练习本上写下“假如我是一个盲人”这句话。(同学们书写)

  师:写好了吗?写好的同学请说说你写得怎么样?

  生1:我写得不好,有一些字重叠到了一块。

  生2:我写得不整齐,好像“一行白鹭上青天”。

  生3:我写得还可以,但是如果更长一点的句子就可能写不好了……

  ……

  师:通过这个活动,我们体会到了做盲人的痛苦。那么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中的盲孩子,他的生活是不是也是这般痛苦?在他的世界里,他生活得怎么样呢?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盲孩子和他的影子》这篇课文(板书课题)。

  【这一环节旨在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到盲人的痛苦,拉近与文中盲孩子的距离,让学生走近作品,同时又可以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

  二、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读,做好评价准备,老师指导朗读。

  1.学生上讲台分角色朗读,老师播放背景音乐《爱的奉献》。

  (一人读叙述语言,一人读“盲孩子”的话,一人读“影子”的话,齐读众多“萤火虫”的话。)

  2.听读完毕,学生自由发表评价意见。

  生1:我要说的是,瑶池同学(读叙述语言的)在朗读过程中出现了读错字的现象,如“扇(shān)动”读成了“扇(shàn)动”。

  生2:我认为如果能再让一个同学读“一只萤火虫”的话,一个小组的同学读“几只萤火虫”的话就更好了。

  生3:配上背景音乐后,听他们读,我觉得他们读得很棒。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老师要说的是,他们几个读得都不错,但有一些地方还须注意,如盲孩子由寂寞逐渐变得快乐起来这个变化没有能够读出来,应该从语气、节奏等方面再好好地把握下。(做示范朗读)

  (这一环节主要让学生在读中悟,同时注意做好朗读指导)

  三、师生共同探讨问题,把握文章主题。

  1.小黑板展示问题

  (1)找出文中表现盲孩子心情变化的句子。

  (2)本文是一篇美丽的抒情童话,它营造了一种纯真温馨的氛围,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你能说说它美在什么地方吗?

  (3)你认为本文的主题该如何概括?能谈谈你的理解吗?

  2.各小组讨论探究上述问题,教师巡视,参与讨论,最后师生共同得出问题的答案。

  (1)盲孩子很寂莫→“影子”的陪伴给盲孩子带来快乐,带来温暖→影子、萤火虫、太阳、月亮的爱使盲孩子得到光明。

  (2)小组讨论,选派代表发言。

  师:(过渡)我们来看第二个问题,哪一组的同学先来说?

  生1:我们觉得这篇课文的语言很美。

  师:能具体谈谈吗?

  生1:说不出来,就是觉得它很美。

  师:哪个同学来帮帮他?

  生2:这篇课文的语言多是短小、活泼的句子,我们觉得它非常适合我们这般大的孩子阅读。

  师:还有没有补充的意见?

  生3:我觉得这篇课文给我们描绘的画面很美。在这幅画上,有牛儿、羊儿、各种野花野果,还有太阳、月亮、彩虹、绿草、露珠、溪流等等,这一切组成了一幅绚丽的画卷,吸引、感染着我们。

  师:这位同学说得很好。上课之前,我要求大家根据课文描绘的意境,自己创作一幅画,现在大家可以把画拿出来了,各小组选出你们组最美的一幅,然后交到老师这里。

  (同学们评选创作画、上交。)

  师:(展示画作)大家画得很不错,你们想看看老师的作品吗?

  全体生:想!

  (师展示用电脑创作的效果图)

  师:大家比较一下,哪一幅更美呢?

  大部分生:老师创作的那一幅更美。

  师:同学们的眼光很不错,老师的这一幅呢,是用电脑创作出来的,跟大家画的相比,色彩比较逼真、鲜艳,整体效果较好。所以呢,我们今后要努力学习电脑知识,争取自己也能用电脑创作出更多的东西。

  【这一环节旨在整合学科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并且在动手过程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同时可以激发同学们学电脑的兴趣。】

  3.探讨问题三。

  师:(过渡)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下第三个问题,哪个组的同学先来谈一下?

  生1:我们第一小组的同学赞同课后练习一中的第一种说法。因为像盲孩子那样的弱小者,如果没有人去帮助他们,他们很难生活得下去,更不用说感到生活的光明与美好了,所以我们要为他们献出自己的爱心。

  生2:我们第二小组的同学赞同第二种说法,给别人幸福,自己也能获得幸福。例如,班里的某个同学的成绩落下了,我去帮助他把学习搞上去,在这个过程中,我学的知识也得到了巩固、提高,这难道不是幸福、快乐的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