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运用看课题推想课文内容的方法阅读课文。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2自然段。
2、感受蚕乡小镇在改革开放春风的沐浴下欣欣向荣的气氛。3、培养学生质疑问难、合作探究、敢于创新的语文能力。
教学重点: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第2段。
教学难点:
通过自读自悟,体会小镇早晨的恬静、热闹、紧张的特点。
教学准备:课件制作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江南水乡的小镇,领略了江南小镇特有的小桥、刘水、人家的美景。今天,就让我们再次去江南小镇走一走、看一看,去细细品味——(师引读)《小镇的早晨》。
二、品文悟境
(一)整体感知美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说说小镇的早晨是怎样的?
2、★课件出示:小镇的早晨多美呀!
指名读,齐读。
3、(边板书边提要求)小镇的早晨真美呀,那为什么会让我们感到这么美呢?打开课本,默读全文,找找课文中的哪几句话告诉了我们原因。
4、★课件出示:小镇的早晨是恬静的。
小镇的早晨是热闹的。
小镇的早晨是紧张的。
5、这几句话中告诉了我们小镇的早晨有哪几个特点?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恬静
热闹
紧张
6、过渡:现在,就让我们先去欣赏一下小镇那恬静的风光吧。
(二)感受“恬静美”
1、请同学们轻轻打开课本,读一读课文的第一小节,想想作者围绕着“恬静”具体写了哪些景物呢?用笔把这些景物圈出来。(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
交流并点击变色(小河、石桥、小船、太阳、老人)
2、再读课文,这些景物中哪些地方让你最能感受到小镇早晨的恬静。
★课件出示:穿镇而过的小河犹如一条碧绿的玉带。河水清澈透明,河面波光粼粼。
“一条碧绿的玉带”十分柔美,读好这句。
“清澈透明”看到了河里的什么?读好这个词。
“波光粼粼”这个词又让你看到了怎样的景象?(微风吹来,河里的水在轻轻地摇动,一闪一闪的,非常美丽!)
师述:小河是碧绿的,是清澈的,是透明的。小河是清秀的,是纯洁的,是清清亮亮的。看到这样美的小河,让人抛去了一切杂念,心清如水。能读出这种感受吗?谁来试试看?(指名读、齐读)
★课件出示:小河上横跨着一座小石桥,下面是个高高的半月形桥洞,不时有小船从桥洞中悄悄地摇过。
把“悄悄地”这个词去掉,行吗?(小镇早起的人生怕惊醒了还在休息的人。)
你能读好这句话吗?“悄悄地”,可别把人吵醒了。
齐读。
★课件出示: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把金色的光辉洒在小镇的楼房顶上,河边的绿树上......
提问:省略号说明了什么?
太阳金色的光辉只洒在小镇的楼房顶上,河边的绿树上吗,还会洒在哪里呢?
谁再来读。
整个小镇都沐浴在金色的光辉之中,楼房顶上,绿树上,河面上,小桥上,人们的身上,这光辉给小镇带来了光明,给小镇带来温暖,给人们带来了惬意。(齐读)
★课件出示:在美丽的晨景中,早起的老人在沿河的树林里伴着朝阳晨练。
“伴着朝阳”多么惬意啊!
3、小河、石桥、小船、太阳、早起的老人构成了一幅多么美丽的图画呀!谁能通过朗读把我们带进这恬静的小镇的早晨?(指名读)
4、这种美,是天然的清新的美,是从心灵深处涌起的温情的美,这就叫恬静,这样美好的早晨,我们再次用心地品读,你的心会柔柔的,软软的,甜甜的。(师引读,小镇的早晨是恬静的——)(第一小节)
5、过渡:小镇的早晨是恬静的,她还在甜美的梦中。那她是怎么醒来的呢?
(三)感受“热闹美”
1、★课件出示:沉睡着的水乡小镇,被木船悠闲的摇橹声唤醒了。
你能读出这份悠闲吗?
2、随着这悠闲的摇橹声,小镇从睡梦中慢慢醒来,小镇渐渐变得——(热闹)。
3、在这样的场景中拍摄一段录像,再配上我们的朗读,就是一部非常棒的介绍江南小镇的风光解说片,同学们,想不想拍这部解说片啊?
4、布置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课件出示:请你以导演的身份参加讨论。
讨论内容:场景、群众演员、道具、台词。
友情提示:讨论的过程中多问一个为什么。
5、交流。
同学们,现在你们都是导演了,我是你们的助手。请问开拍前我都需要准备些什么?
(1)蔬菜瓜果要新鲜,鸡鸭鱼虾要鲜活。
★课件出示:莴笋、韭菜、芹菜还带着晶莹的露珠;盆里的鱼虾又蹦又跳,溅出许多水花;笼子里的鸡鸭时而伸长脖子叫着,时而望着往来的行人......
(2)要有许多的群众演员。
★课件出示:路不宽,人很多。
(3)对演员有什么要求?
★课件出示:卖粽子、豆浆、馄饨的小摊子已是热气腾腾了,火苗舔着的大锅飘出一阵阵诱人的香味,主人用淳朴热情的微笑迎来了第一批顾客。
6、刚才开拍前所做的准备,让你有一种怎样的感觉呢?(热闹、欢腾)课文中哪一句话写出了你们的感受?
★课件出示:走在大街上,仿佛置身在欢腾的旋涡之中。
(1)“旋涡”是什么?什么样子的?(作手势理解)
(2)大街上没有水,作者置身于哪些事物组成的旋涡之中了?
7、这一切充满了生机,充满了活力,小镇的早晨多让人欣喜呀。让我们把小镇早晨这热闹的时刻牢牢记住。(引读:走在大街上……)
(四)感受“紧张美”
1、过渡:小镇的早晨是恬静的,小镇的早晨是热闹的,小镇的早晨还是紧张的,快看。
多媒体课件播放录像。
2、从刚才的录像中,你看到了什么?课文中是怎么描写这种紧张的。默读课文,自己圈画相关词语句子。
★课件出示:去学校读书的孩子们,去工厂上班的姑娘、小伙子们,去镇外湖上捕鱼的渔民们,都急匆匆地走着。
(急匆匆)
他们为什么会这么匆忙呢?谁来把这句话读一下。
(大家都很忙,都开始了一天的工作,都在抓紧时间,生怕耽误了工作。“急匆匆”写出大家都很匆忙。)
★课件出示:脚步声、自行车的“丁零声”、摩托车的“突突”声,交织成欢快和谐的交响乐……
从”欢快和谐的交响乐”中你体会到什么?(小镇的人们加快了生活节奏,虽然忙,但一点都不乱。)
你还体会到什么了吗?(欢乐)为什么?(同时经过他们辛勤的工作,小镇将会建设得更加美好,所以大家是高兴的)
谁能把欢快和谐的情绪读出来的?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我们一起来把这段话读一下。
三、总结升华
1、今天我们又一次零距离走进了小镇的早晨,感受到了小镇的恬静、热闹和紧张,我们会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
★课件出示:小镇的早晨多美啊!
2、这么美的小镇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它写得有条理的呢?
3、(先从三个方面写小镇早晨的特点,最后概括小镇的早晨多美啊!这是先分后总的写法;在分别写小镇早晨三个特点时又是先总写它的特点,再围绕这个特点具体写,这是先总后分的写法)
我们在今后的写作中,也可以运用这种写法,这样我们可以把文章写得更有条理,更有层次感。
教学反思
《小镇的早晨》是新世纪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五册第四单元“塞北江南”中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文字优美的散文,它为我们展现了江南水乡特有的美景。纵观整堂课,我以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身份积极给学生创设相互交流、讨论的平台,以指导学法为主要目标之一,循序渐进,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取得了不错的学校效果。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以为这节课的成功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课堂教学层次比较合理。本文共五个自然段,二、三、四自然段做为文章的主体,都是总分式结构。我将文章第二自然段做为教学的重点带领学生重点学习并详细做了学法指导。第三自然段引导学生在第二自然段的学法指导下,运用集体的力量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第四自然段我继续放手,让学生自学。在经过了前两个自然段的学法铺垫后,学生自学效果较好。教学过程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过程,学生学到了比知识更为重要的学习方法。
第二,教学中恰当地运用了信息技术,使得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本文展现的是江南水乡的美景,学生脑海中缺乏直观印象,领悟起来难免有些吃力。于是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课件中我选择了大量的富有特色的江南水乡地图。精美而又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图片一下子就把学生带进了 水乡那个如诗如画的地方,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了课文,对课文的理解,对中心的把握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
第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使得课堂富有生机和活力。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学习课文。听、读、想、议、说、演,学生在环环相扣的学习环节中时而群情激昂,时而低头沉思,时而合作交流,时而有说有演,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被最大程度地调动了起来,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总的来说,这节课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多媒体课件所创设的良好氛围中,在授课教师不露痕迹地引导下,学生进行了一次愉悦的精神之旅,既领略了美景,又学到了知识;既愉悦可心情,又掌握了学习方法。教学过程中切实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改新理念。当然,“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同时,不难发现这节课中也存在一些令人遗憾之处。
第一,教学某些环节事过于拖沓,特别是第二自然段分析得过于细致,有些课堂生成的环节,未能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现有认知水平,以至于学生启而不发,担搁了较长的时间,以至于后面某些环节未能充分展开。第二、通过这节课,我还认识到自身的教学观念还有待转变,课堂应变还有待加强。课堂教学不能仅停留在实施教案的基础上,要根据课堂中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案,把学生学会当成自己教学的首要任务;第三、朗读不够充分,指导缺乏力度。由于时间紧,为了完成课时任务,我只能在朗读上压缩时间,学生读得太少,在朗读指导中,我的语言显得有些苍白,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把如何指导朗读做为一个研究对象来加以重视。
经验+反思=成长。做为一名教师,只有不断深入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才能不断进步。相信教学反思一定能为我插上进步的翅膀,在教与学的天地里迅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