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主要讲了意味老党员,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桥》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参考!
一、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本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这座桥梁是我们党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桥”,这正是课文以“桥”作题目的深刻内含。
这篇课文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语言简练生动,极富韵味。在表达方法上有三个突出的特点:
(1)构思新颖别致,设置悬念,前后照应。课文先写老汉将一个小伙子从队伍里揪出来,让他排到队伍的最后;又写小伙子让老汉先走,而老汉把小伙子推上了桥,但就在这时木桥塌了,他们二人被洪水吞没了;最后写洪水退了以后,一个老太太来祭奠两个人,一个是她的丈夫,一个是她的儿子。故事到这里戛然而止,直到这时人们才恍然大悟,知道了“老汉”和“小伙子”的关系。这虽让人感到在“意料之外”,但联系前文仔细想想,又觉得在“情理之中”。这样安排结构,达到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2)本文多用简短的句、段,来渲染紧张的气氛。如,课文开篇就写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短短的四个字,构成了两句话,不仅描写出雨水之“大”,而且表现出雨水的来势凶猛,为下文的山洪暴发作了铺垫。再如,课文最后写“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儿子。”这里每句话都单独成段,语言极为洗练,却加强了故事的悲壮色彩,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3)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增强表现力。如,“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挡。”“他像一座山。”“老汉凶得像只豹子。”这几句话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使描写生动形象,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再如,“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这里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把洪水疯狂、肆虐的魔鬼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继续引导学生在感人的故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染,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二是帮助学生在读书思考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二、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咆哮、狂奔、狞笑、拥戴、清瘦、沙哑、放肆、豹子、呻吟、搀扶、祭奠、乱哄哄、势不可挡、跌跌撞撞”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感受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
4.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三、教学重点:教学本文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感受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四、教学难点:难点是理解题目所蕴含的深意。
五、教学课时: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初步感知“桥”
1.板题质疑:预习过课文吗?读过几次?桥,有什么用?
2.课文中描写的这座桥究竟是一座什么样子的桥呢?
窄窄的木桥 不结实的木桥 又窄又不结实的木桥
引导:又窄又不结实的木桥,平日里或许只是山村里极不起眼的,可在洪水来临时却成了——生死桥、逃命桥、生命桥、救命桥、希望桥。
二、以“桥”为切入口,一读文本,初步积淀情感
1.请同学们打开课文,放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词,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想想课文主要围绕桥讲了什么事?
2.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选择容易读错的几个字词板书。如“揪”(jiū),“瞪”(dèng)。
3.检查
(1)请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检查字音。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板书:洪灾老汉)
黎明,当洪水袭来时,老村支书记冒着生命危险,不存私念地指挥一百多号人有秩序地过桥,最后自己和儿子却被洪水卷走了。
4.领悟写法,激发情感
◇自由朗读全文,想想课文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参考课文后面的第三题。
◇根据学生的理解和领悟,随机指导学生在课文中发现。
(1)巧妙的设置悬念。讨论:课文为什么最后才交代老汉与小伙子的关系?
(2)用环境描写烘托紧张的气氛,突出人物形象。
(3)语言简练,语句简短。
三、再读课文,感受“危急”,
1.让时光倒流到那个可怕的黎明,请看(播放多媒体课件:山洪暴发的情景)。看完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刚才你看到了些什么?这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交流以后再请学生看书,自由读第一部分,其他同学思考:你从哪些地方能感受到情况的危急?村民们在这种时候又有什么反应?
出示句子:
①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理解泼,倒。适时解疑:“像泼。像倒。”为什么独立成句?引导:凝重的笔调。两字却字字千钧,脑海里可以是一幅活的声势兼备的画面。更突出了雨非同寻常的大,致使洪水泛滥成灾。改成“像用瓢泼,像用脸盆倒。”效果一样吗?作者惜字如金,简短的句式营造了一种特别紧张的气氛。谁能用朗读表达出雨非常大,情况非常急。
②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挡。
山洪咆哮着,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挡。
(1)哪句话写得好?为什么?理解“一群受惊的野马”。读着这句话,让我想起了《观潮》中的一句话,“像千万匹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同样用马来作比喻,表达的效果一样吗?
(2)理解:“咆哮”是什么意思?山洪是怎么咆哮的?理解“势不可挡”
(3)指导学生读出洪水的凶猛、可怕。
(4)还有哪些句子写出了洪水的凶猛可怕?找出来说一说,读一读。
随机理解词语:“跳舞”,可以换成什么词?表达效果好吗?
指名读句子。(这洪水简直是一群魔鬼在跳舞,让我不由地想到了——“群魔乱舞”这个词)这与下文的哪个词语是呼应的?“狞笑”,洪水在跳舞,死亡在狞笑,此时你什么感觉?
“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舔”一般用在哪里?可以换成什么词?但是“拍、冲”有“舔”字表达的效果好吗?舔字让你想到什么?
齐读描写水的句子。
2.小结:为了烘托当时的情况的危急,开头的简短的比喻句能改成长的句子吗?不能。描写山洪暴发的句子能去掉比喻的部分吗?不能。为了突出洪水的可怕,能去掉“跳舞”这个拟人的词语吗?不能。这就是作文方法阿!
3.洪水像一群受惊的野马,当时的人们不也像一群受惊的野马吗?[幻灯出示句子]朗读写人们反应的句子。读了这些句子,你感受到了什么?把你的恐惧不安送进句子中去。
读好“你拥我挤、疯了似的、跌跌撞撞” 。
4.读着读着,我的眼前出现了逃难的队伍,其中的一个——
出示: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其中有一个——
按这个句式写一写你眼前出现的这一人物,注意写好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
5.面对疯狂袭来的洪水,人们几近疯狂崩溃,几乎失去了理智,试想,这样的又窄又不结实的桥——?(怎能承载得了疯狂的拥挤踩踏?)急需要什么?(一个沉稳的组织者、指挥者,有序地疏散)如果,大家就这样乱七八糟、毫无秩序地拥向窄窄的木桥,会是怎么的结果?(学生自由猜测可能发生的结果,感受形势的紧张)
6.老汉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场的———此时此刻,难道你们就没有什么问题要问问这位老汉,这位老党员吗?如:你能指挥这群受惊的人们吗?凭什么老汉你能指挥发疯似了的人们?
第二课时
一、复习危急,引出“老汉”
1.回忆故事,朗读课文1-6节。
2.引导:面对疯狂袭来的洪水,人们几近疯狂崩溃,几乎失去了理智,试想,这样的又窄又不结实的桥——?(怎能承载得了疯狂的拥挤踩踏?)急需要什么?(沉稳的组织者,有序地疏散)如果,大家就这样乱七八糟、毫无秩序地拥向窄窄的木桥,会是怎么的结果?
二、划找句子,初步感受老汉的形象。
1.此时的人们也如一群受惊的野马,你拥我挤、疯了似的、跌跌撞撞、乱成一团,大家如果就这样乱七八糟、毫无秩序地拥向窄窄的木桥,后果不堪设想,可能会桥毁人亡,全军覆没在滔滔的洪水中。一个头发发白的老汉凭什么能指挥这一团乱军,使人们迅速逃离死亡的威胁?在作者的笔下,在你的眼中,老汉是一个怎样的人?
2.请同学们读7——23自然段,边读边想,文中的哪些句子深深地打动了你的心灵?划出相关句子,多读几次。
三、用心交流,感受老汉高大的形象。
1.凭老汉的崇高的威望。
“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爱戴的老汉。”(理解“拥戴”:拥护并爱戴,没有一个人不服老汉的)
“人们停住脚,望着老汉。”(人们很尊敬老汉,平时老汉讲话时就那么一站,眼睛一瞪,大家就会安静下来,可见平时威信很高。)
“竟没人再喊。一百多人很快排成队,依次从老汉身边奔上木桥。”(人们很听话。)
2.凭老汉的临危不惧、沉着冷静。
“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导引问题:他嘴上不说话,眼睛盯着乱哄哄的人们,心里在想什么?把“他像一座山”改成“他像一块巨石”行吗?为什么?
(老汉沉着冷静,嘴上不说话,心里正思考着应对突然来临的灾害的办法,真是责任如山。“像一座山”,说明他临危不惧,形象地表现了老汉是村民的主心骨,对稳定村民情绪所起的作用。这里把老汉比喻成“一座山”,既表现了老汉的威严、冷静,与人们在山洪暴发时“惊慌”“疯了似的”“跌跌撞撞”“乱哄哄”的表现形成鲜明对比,又写出了老汉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这座“山”是人们获得生的希望的“靠山”。)
这个比喻用得太好了!谁能把老汉稳如泰山的优秀党员的光辉形象读出来?
“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爱戴的老汉。”
一个老汉却比其他人先跑到木桥前,在这样危急时刻,还保持着这样清醒的大脑,他是多么的勇敢阿,多么的镇定阿!这才是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
3.凭老汉的沉着指挥,经验丰富、处事干脆。
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谁来沙哑地喊一次。评价,你为什么这样喊?指导朗读。从他的朗读中,我们听出老汉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你用成语来评价他。(临危不惧、临危不乱、坚定果断、先人后己、视死如归……)
教师小结:老汉的命令清楚明白、干脆有力,仿佛就是一名大将军,在指挥军队,真是气势如山。
导引:这个能换成这样写“乡亲们,请排成一队,不要挤,桥台窄了。党员同志要起先锋模范作用,所以都排在后边。”行吗?为什么?
说话简短有力,以严格的先人后己的党纪控制了局面,突出桥的窄,突出桥的险,让大家明白排队的重要性,组织大家有序地撤离。
有人喊了一声:“党员也是人。”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4.凭老汉的大公无私,甚至无情,先人后己,把生的希望留给他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
A“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爱戴的老汉。”(他最先跑到木桥前,却没有第一逃命,而是站在木桥前指挥大家过桥。这才是真正的共产党员啊!)
B“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这个句子教学可采用对比方式进行。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老汉突然跑上前,从队伍里拉出一个小伙子,叫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很。
“冲、揪、吼、像只豹子”写出了什么?(动作果断,不容置疑。)
他们是什么关系?
老汉明知道这是自己的儿子,是自己生命的后代,为什么还一定要小伙子排到最后去?这是一个怎么样的老汉?(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不殉私情,舍己为人)
公正无私,连自己唯一的儿子也不放过。谁能把当时的老汉的样子给读出来。我们可能会问老汉,你为什么就不能照顾一下自己的唯一儿子?老汉真的那么无情,一点也不爱自己的儿子吗?
当学生找到这句话——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或“老汉似乎要喊什么”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18—23节。
想象老汉会喊些什么呢?
此时的老汉又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你认为,他又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回答,并有选择地请生上台板书关键词,如“父爱如山”等)
师小结:是的,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忠于职守,他是无愧的;做为一个父亲,他和天下父母一样舐犊情深。在生死关头,老汉做出的重大抉择,表现出的大爱让我们为之动容。他的身上充满着崇高的人格魅力,闪耀着灿烂的人性光辉。
让我们把“儿子”这个充满血缘、充满亲情的字眼带入文章中,一起深情地朗读14——23自然段,我们就能理解这位平凡而伟大的父亲了。引读。
5.是的,忠于职守、舍己为人、公正无私的老汉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洪水无情,但人间有爱。这样的老汉能不受人拥戴吗?这样的老汉最终没有留下,和他儿子一起被无情的洪水吞没了。
四、祭奠英灵,激情表达自己的哀思
1.配乐齐读最后的4段话。
2.你有问题要问吗?为什么说是被人搀扶着?人指的是谁?为什么要这样写“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的儿子。”?
3.其实就在木桥前,在没腿深的水里,老汉完全可以一走了之,但是——就在木桥前,在没腰深的水里,老汉完全可以一走了之,但是——就在木桥前,在没胸部的水里,老汉完全可以一走了之,但是——就在木桥前,老汉完全可以让儿子一走了之,但是——这是一个怎样的老汉啊!这样的老汉怎能不受全村人拥戴吗?
4.然而,这样的老汉最终还是被无情的洪水吞没了。洪水能吞没的只是老汉的躯体,吞不没的是什么呢?让我们写一句赞美的话送给这位老党员吧,以祭奠他的在天之灵。写话要求,尽量用上“桥”这个词语。
5.总结全文,理解题目的深刻含义。课文题目“桥”真是一语双关,既点明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又暗示文章主人公的精神,极具象征意义。
投影出示,齐读句子:
他像一座山,一座屹立不倒的山,他更像一座桥,一座联结生命的桥。
板书设计:
桥
(真正的共产党员)
死 生
德高望重 稳重如山
临危不乱 责任如山
沉着指挥 气势如山
大公无私 父爱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