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中华读后感

时间:2024-07-16 22:50:24 志彬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寻觅中华读后感(通用19篇)

  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寻觅中华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寻觅中华读后感(通用19篇)

  寻觅中华读后感 1

  余秋雨的名字,早听说过了,一直没有想到读他的书。这次,老师推荐了他的《寻觅中华》,我便迫不及待地买来读。一篇篇文章似乎刻在了我心上,总觉得它饱含睿智的思想。

  《寻觅中华》这本书是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全书”之一。刚看过开篇的《猜测皇帝》和《问卜殷墟》就让我震惊万分,他对遥远的中华,理解那么透彻!文章通俗易懂,让我更能充分的理解了华夏大地的意义,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余秋雨在书中所讨论的是多半为人们熟悉,或者自己觉得熟悉的历史片段,如黄帝、神话、唐诗等,但是,他总能给出许多“熟悉”以外的东西,让人感叹原来自己所知的“熟悉”,不过是众人所知的一点基础知识。最吸引我的,是他思考问题的角度,看每一个历史事件和人物,都用不同的角度。必定有一个角度,能够直入人心。

  余秋雨所创新的散文文体,被学术界、文化界称为“文化散文”,这种散文气势磅礴、豪迈苍凉、雄奇沉郁,充满了理想主义的.诗人气质、忧思豪壮的名士风度,悲天悯人的学者情怀。《文化苦旅之寻觅中华》的出现,也就很自然地成为当代散文领域的一个里程碑。

  寻觅中华读后感 2

  以朗读的方式把《寻觅中华》看完了,没有一个字略过一种崇敬让我情不自禁。余教授用及其感性、极其温柔又及其豪迈的笔触为我们再现了历史波澜壮阔的盛景。我的印象里也知道不少历史事件。但它们大都好像跟自己没太大关系。也知道一些人物,但那又遥远而又陌生。在余秋雨教授的引领下,我跟我们的先人用心灵对上了话。让我用一个全新的视角再次观察历史。原来我们其实就是他们。

  在阅读中常常是哽咽的读不下去的情景,文字没有了,眼前一片金戈铁马的热闹又叠映着秋风落叶中那些瘦骨嶙峋但又神采卓越的'不屈身影。

  看看那些连年的纷纷战火,不禁为自己生在这样一个安定繁荣的太平盛世而庆幸。转而又看到那些战火中惨遭迫害的先人们留下的一部部文化经典又让身在繁荣盛世的自己感到羞愧。于是我开始了对自身价值的认真思考。

  寻觅中华读后感 3

  余秋雨所写的这本《寻觅中华》乃是一本探寻历史,探究文明的书,是炎黄子孙对祖先,对中华历程的寻觅。从黄帝、炎帝,这本书带着我们重温了一遍祖国走过的历程,从翻开第一页的时候,我的好奇心就被其中的内容深深地吸引,那种不断探索、寻觅的感觉更是令我无法自拔,忘我的读了下去,一连几十页都被翻过才停了下来。

  这本书从现在的角度向着过去眺望,那感觉仿佛身在时光机上,在现在与过去之间来回穿梭,时而回到唐宋,时而回到明清,时而又回到现在,这种感觉才最吸引人。

  记得最清楚的,是回到宋代的那次。宋代很乱,不论是建立前还是建立后。正如书中所说:“结束混乱,这本来是一件好事,谁料想,却迎来更大范围内的危机。原先的‘五代十国’都是汉族政权,而宋朝面临的,是一个又一个强大勇猛、虎视眈眈的少数民族政权。风起云涌般的马蹄声永远回荡荡在耳边,令人沮丧的战报不断从前方传来,什么办法都想了还是没有办法,除了失败感就是屈辱感,这就是宋朝。”

  宋朝诞生在战火与硝烟之中,也终结在战火与硝烟之中,每个朝代皆是如此,但在中华的历史上,总会留下一些属于它们的.痕迹,辽灭北宋,留下杨家将抗敌的故事;金灭南宋,留下岳飞抗金的故事。

  接下来的元、明、清,也同样一个接一个的过去,在中华历史上留下属于它们的印记。

  寻觅中华,寻觅每一段历程,每一段时间,寻觅它们留在历史里的痕迹。

  寻觅中华读后感 4

  看完了余秋雨的寻觅中华这本书,感触颇多,为我们所拥有的中华文化感到自豪。

  书中按历史时间顺序大体介绍了历朝历代、各个时期的文化成就。炎黄时期、殷商时期、那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史记》的完成,曹家父子,魏晋名士,田园诗人陶渊明,文化的盛世大唐,那宏伟开放的长安城,唐诗,积弱宋朝文人治国的文化状态,异族男子耶律楚材,明清时文化专制的束缚,以及近代文化的现状。读来真是大开大合,数千年的文化状态就如此被余秋雨先生娓娓道来,读时真有一种于不同时期穿越往返之感,不亦快哉。

  自己赞叹于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灿烂思想相互碰撞,百家争鸣共谱中华文化优美乐章。也惋惜于曹操家中父子在三国时期在文坛上取得偌大成就,却又在政治上饱受后代知识分子诟病,也欣赏于狂狷的魏晋名士,嵇康、阮籍,酩酊大醉,视世俗礼乐如粪土。更艳羡于当时的大唐子民,那宏伟开放的长安城令多少文化之士向往,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那朗朗上口、意境优美的唐诗不也千年传唱。又哀叹于明清时期的统治的人为巩固自己一家一姓的统治,实施文化高压政策,致使中华文化走下一个高峰。更自卑于自己所处的这个时代再难出现大师,文化似乎也越来越走了一条下坡之路,自己心中的那个文化天国显得如此遥远。

  这是第一次自己主动的写一篇书籍的读后感,虽然很短,希望自己能坚持下去,执着的在自己内心中的文化之峰上攀登。

  寻觅中华读后感 5

  读《寻觅中华》,就像行一程没有尽头的路,顺着余秋雨大师的思路,我仿佛从远古走到了今天。中华文化浩如烟海,敢问路在何方?

  出于对小家庭的好奇,作者去探询大家庭的秘密。于是,他踏上了寻觅中华之路,从宏观的历史去剖析微观的文化DNA,向13亿炎黄子孙展示了我们“美丽的基因”!

  路的起点在黄河流域,我们沿着黄河,从黄帝身后走来。正如作者所说,朝代是更替型的,文明却是积累型的。文明的沉淀正如黄河泥沙的积存,既不会轻易付诸东流,也不会凭空随河水蒸发,唯一不同的是,作者以他笔下的神力,为我们把黄河之水澄清了。沿着秋雨先生铺就的.寻觅之路,中华文明积累的成果一目了然。

  看,诸子百家中是哪一家以“黑色的光亮”把历史长河照得波光粼粼?是墨家。在诸子百家大集会上,黑色的墨翟用颜色发言,喊出了“兼爱”、“非攻”的口号。不仅仅是口头上的表态,他也做到了。公输班为楚为云梯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行十日十夜,舌战楚王、巧胜公输,终以弟子三百力挽狂澜。君子之交淡如水,墨家弟子却如黑色黏土般结为团块,使敌国尚未出师便打响了退堂鼓!因为“兼爱”,墨家提出了“非攻”,同样因为“兼爱”,墨家倡导“尚同”,即一视同仁也。没有亲疏远近,也没有嫡庶尊卑,墨家之“仁”,以黑色的光芒衬得儒家之“仁”黯然失色。墨家的理想实在令人憧憬,可封建时代的中国不可能构建出如此一个大同社会,然而,那一抹黑色的光亮至今仍在历史的隧洞里无声地反射着,路被它照亮了。

  继续走下去,告别墨家,又到了丛林边的那一家——曹家。曹家三父子,点亮了一簇新的文化篝火。父亲曹操临碣石、观沧海,他在政治路上苦苦寻觅着,又无心插柳,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添了一大把文化好柴,照亮了当时诗坛的半边天。长子曹丕,也算是杰出的文学家,他的不幸,余先生的表达是“受到了围堵性对比”,确实如此,大师的语言之到位也为我寻觅中华增添了一份新的美学享受。曹植正忧郁地坐在篝火旁在心中反复咏叹煮豆燃豆萁,不过他很快站了起来,在丛林的那一边用诗“构筑了一个美艳的精神别苑”。曹氏父子就这样高举文明的火把走尽了一生,最终穿着平常衣服,薄葬于丛林草木之间。他们的人生之路走到了尽头,可中华文明之路永不会终结,而那煮豆之火,还在燃着。

  在远方,大汉朝的夜晚月明星稀,一盏小油灯寂寞地亮着,照着同样寂寞的司马迁。这是一个复杂的人物,他曾在朝为官,曾漫游中国,他是优秀的文学家和出色的史学家,还是那个时代的“文化君主”,他书写了历史,也创造了历史,他记录了历史,也被历史所铭记。我想,这是因为《史记》自成一派的风格与严谨详实的的特点;是因为他写于腐刑之后、牢狱之中;是因为他为李陵仗义执言的义、勇、善,更是因为他对死亡的解读:“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虽然他的离开比鸿毛还令人难以察觉,但重于泰山。一盏小油灯下,一名男子在“掌控着千里巷陌,万家灯火”,书写着不朽诗篇。

  在后面的路上,还回荡着千古绝响、西天梵音,站着唐诗几男子,走着辽国陌生人。

  一书读罢,路尚未行完,在文明的光源下,仍有无数圣贤向我招手。我要去寻觅他们,敢问路在何方?

  寻觅中华读后感 6

  独特的文化、文明,让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独一无二。

  中国上下五千年,绚烂的华夏文明源远流长,人尽皆知,也成为了中国的代表,往往提起这四个字人们就会想到中国。而很早以前,我们的这段历史便被人们猜测了。这也难怪,“看看身边,今天我们还很容易体会。越是模糊的事情总是‘故事’越多,越过去的事情总是‘细节’越全,越是虚假的事情总是‘证据’越硬。”书中是这样写的,现实生活中也是这样的,这些证据越足细节越多的事情越容易引起人们的怀疑,更何况炎帝和皇帝的事情已经过去了那么久,谁还记得住那么多关于他们的细节,所以黄帝便被猜测了,他的.“细节”太多,让人们感觉这是中国人为了让中国的历史更久远些而编出来的。

  于是,就连我们自己,也分不清了。今日我们耳熟能详的炎帝与黄帝的故事究竟是确有其事还是前人的胡编乱造?被称作“炎黄子孙”的我们,却不知自己的祖先到底是否真的存在过,被告知我们所知道的关于我们祖先的是根本就从未发生过,先不去管我们有没有去相信这些话,我们面对别人对我们祖先的质疑却几乎什么也做不了,这才应该被称作可悲,亦或是称作可笑。

  在质疑黄帝之前,还有过“华夏文明外来说”的说法,有些学者断言巴比伦是“人类文明的唯一起点”,一些中国学者们也参与其中。这便如作者所说的,暴露了中国传统学术方法的典型弊病:严重缺乏真实材料,却又好作断语。是啊,连证据都是猜测的来的,又凭什么妄下此断语呢?我们没有时光机,不能随心所欲回到过去向世界证明华夏文化的源远流长,只能依靠现今遗留下来的古物证明。而在证明之前,我们自己要相信,中国这五千年的文化,绝对不是子虚乌有。

  寻觅中华读后感 7

  “任何一部真正的历史,起点总是一堆又一堆的资料,终点则是一代又一代的感悟”。那么,《寻觅中华》便是作者心中的中华文化历程,是一次追寻自身起源的尝试。从传说中的黄帝到近代文化的艰辛,我们循着作者的目光从漫漫历史长河走来,并为自己的“中华基因”而自豪。

  我最喜欢的一篇是《古道西风》。全文以古道西行的里程为线索,讲诉了我们的祖先和两位圣贤探索的故事,读之令人唏嘘不已。

  盘庚率人民向西迁至殷,重振了高的繁荣。孔子西行洛邑问礼,又沿黄河西去周游列国,是为了推行自己的理念;老子西出函谷关终隐黄沙外,是为了躬行心中的大道。

  老子的学识,已看透了许多。也许,他对衰败的政治感到疲惫。所以,他悟出的是对于生命的超然。他否认自己有伟大的学说,只希望一切都顺其本道。“以其终不为大,能成其大。”而孔子不能赞成这些,他心中早有了对君子的概念和维护周礼的使命感。他还担着仁礼于己身,他绝不能就这样放下百姓万民。他们一定无法洽谈————毕竟道不同。但我想,孔子向老子问礼,本不是想改变什么,学得什么,这是两位圣贤的会晤,今日一见,他们才更坚定了各自的志向。

  他们都是百代君子,他们都是长途跋涉。

  向西,还是向西,一路是古道西风,黄沙扑面。遥远的西方总是扑朔迷离,两位圣哲便永远行走在路上。向西眺望,看见的仿佛是道的归宿,仿佛是可以教化的国邦。文明传入的地方,天命降达的地方,他们,我们的祖先圣哲,总在探索着,正如身前身后古今的人一样。他们也许记得,自己商代的先祖曾浩荡而来,蹒跚而行,渡过黄河与自己擦肩而过,他们不会知道,身后还会有无数前仆后继的取经者,望着古道西风,“乞人骨标行路”。

  我非常喜欢余秋雨先生对于孔子和老子之间旅途的切换描写,令人向往,让他们的结局都与西行、探求真理紧密联系在了一起。但是,对于他对孔子周游列国的解读,我不能赞同。他说“孔子如同现在流浪者潮流一般,直到晚年还在进行自我放逐,整整十四年都在流浪。”然而孔子并不是在自我放逐,否则又何必带着、连累着这么多年轻的学生同行呢?孔子周游列国,为的是实践周礼的理想,找到一个可以施仁政的地方。他在追寻,他总是充满了希望,所以他的旅程总是停止不了。

  读《寻觅中华》,就是读一本中国人自己的.家谱。与《文化苦旅》的“苦”不同,他并没有那么多让人叹惋、愤怒、苦痛、悲哀的故事,我们只是在家谱上细细的品读。走在洪荒时代,看炎黄相争的郊野;在稷下学宫,感受思想自由带来的发展;跟随北魏的步伐,引出不纯洁而包容万象的盛唐;拨开宋代兵弱腐朽的外壳,去看她乱麻背后的蕴含,那雍容高贵的文化;走进重山间的田园,听陶明渊“纵浪大话中,不喜亦不惧”的人生态度。

  鲁迅先生曾在《狂人日记》中写道:“我翻开历史寻看,那历史没有年代,我横竖看了一夜,才从密密麻麻的字缝里看出两个字‘吃人’!”这段文字曾经引用在《文化苦旅》的前言中,余秋雨写这本《寻觅中华》也许就是为了让人们知道,历史并非只是充斥着迫害、暗算、嫉妒、诬陷、血腥、权术,也不会因为政治的压迫、统治、外夷的侵略而没落,中华文明始终屹立于世界。《寻觅中华》中每篇都传递出这样的讯息:天佑中华。

  寻觅中华读后感 8

  余秋雨的名字,我很早就听说了,但是一直没有机会去读他的书。这次,在学校的图书室发现了他的《寻觅中华》这本书,迫不及待借来阅读。越读越有味,越读越觉得作者文化底蕴的深厚。一篇篇文章似乎也悄然在我心上刻上了烙印,总觉得它饱睿智的思想,蜇伏于字里行间的嬗变的蜇思,似从近代上溯而去,而又多远古发散开来。

  《寻觅中华》这本书是作家出版社出版的余秋雨“文化苦旅全书”之一。余秋雨先生作为文化学者、散文作家,他把学者的渊博与作家的才华融于一炉,让情感挟裹着独到的见识在“人文山水”间遨游,使哲理感悟充满了睿智的光芒。因此,他的《文化苦旅》也便构成了中国当代文学一道特有的风景。这本《寻觅中华》,系统地表述了作者从灾难时期开始一步步寻觅出来的中华文化史。任何一部真正的历史,起点总是一堆又一堆的资料,终点则是一代又一代人的`感悟。这是一个人心中的中华文化史。

  刚看过开篇的《猜测皇帝》到《问卜殷墟》就让我震撼万分,先生对于遥远的中华大地的理解那么透彻,并且不拘泥于别人的见解,有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这几篇文章也让我更能充分的理解了华夏大地的意义,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余秋雨先生在书中所讨论的是多半为人们熟悉,或者自以为熟悉的历史片段,如黄帝、神话、唐诗等,但是,他总能给出许许多多“熟悉”之外的东西,让人感叹原来自己所谓的“熟悉”,不过是大家津津乐道的一点表象知识。而最吸引我的是他思考问题的角度,看任何一个历史事件和人物,都可以有不同的角度。必定有一个角度的思考,能够直击人心。于先生大量使用对比手法,显示了作家鲜明的情感体验,强烈的人文精神,还显示了作家独特的审美价值。

  这本书最打动我,令我回味不已的的,还有那些看似浅显仿佛随手写就,但是却饱含着睿智的句子。譬如在论述司马迁的文章中有这么一段议论:“人的低头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真正的屈服,一种是正在试练着扛起泰山的姿态,但看起来也像是屈服。”譬如评论伟大诗人屈原:“他让很多中国人把人生的疆场搬移到内心,渐渐领悟那里才有真正的诗和文学”。

  寻觅中华读后感 9

  初读《寻梦中华》时,并无较大的触动,直到遇到了阮籍和嵇康两位才子,内心的涟漪才一点点晕开。

  广武涧,涧水汨汨,城基废弛,天风浩荡,落叶满山,只听得一声叹:“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阮籍的这声叹息成为今后千余年许多既有英雄梦又有寂寞感的历史人物的共同心声。可阮籍并没有因此厌恶尘世,他在一批批认识的和不认识的文人名士的新坟丛中,憬悟到了生命的极度卑微和极度珍贵,他选择了做与造物同体,与天地并生,逍遥浮世,与道俱成的“大人”,做一个独特的“大人”。

  正是因此,他对官场像游戏般洒脱,对待礼教像仙人般轻视。他为人坦率,洒脱,不拘泥于传统的礼教习俗。就拿他的母亲去世这件事来说吧,他在母丧之日喝酒吃肉,完全不顾礼教,但他对母亲死亡的悲痛,和其他孝子一样,甚至更深。由此看来,他只想活得真实和自在,并不在乎世俗的眼光。

  再来说说嵇康吧,他是曹操的曾孙女婿,与阮籍是好朋友,和阮籍一样,他也向往摆脱约束,回归自然,享受悠闲的人生。但他似乎更潇洒,长期隐居山阳,后来在洛阳城外开了个铁匠铺,每天在大树下打铁,没有人要他打,只是自愿,也没有实利目的,只是觉得有意思,嵇康活得实在是自由!

  对于朋友,哪怕是一丁点儿的心理隔阂,也会使他焦灼和痛苦,为此他写了两封绝交信,却落了个“不孝者的同党”的罪名而被杀,但他死得从容,死得淡然。

  马策认为,一代名士玄谈,醉酒,嗜药,啸聚山林,睥睨当世,造就了“魏晋风度”,可我认为,它更代表了对人生的追求,对人生的洒脱,对自由的向往以及对人生态度的执著。现实生活中我们有一句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阮籍做到了,嵇康也做到了,可我们呢?我们只知道被当做异类很难受,可生命是极度短暂的,何必在乎他人的眼光让自己活得不愉快呢?梦想是注定孤独的旅程,既然我们选择了去远方追逐梦想,留给世界的就会是背影,何必在乎那么多呢?写到这里,我更加钦佩阮籍了,那一次,他没有其他任何理由,只为美丽,只为青春,只为异性,只为生命,真真正正的'哭了,他哭得抽象又哭得淋漓尽致。我想,我们也应像阮籍一样,做自己,做真正的自己,不在乎世俗的眼光,努力活的真实自在。

  曾几何时,我为了让周围的人都认同我,喜欢我,渐渐地改变着自己,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甚至是模仿别人,还记得当时为了让自己成为焦点,对朋友掏心掏肺,可到头来,我并不快乐,越来越讨厌自己,那些所谓的朋友,也渐渐离我远去,这并不是我想要的!大概以前的我,就是少了像阮籍那样的洒脱吧。

  是啊,人活着,并不是为了取悦别人,是为了让生命有意义。为了自己内心的向往,被别人不理解又如何?被别人讨厌又如何?人生短暂,我们应该向竹林七贤那样,活的真实自在,活得潇潇洒洒!

  魏晋风度,将绝世独立!

  寻觅中华读后感 10

  6月20日,17:50重庆北至成都,T898次01车13号下铺。拉着厚重行李,背着书包,提着笔记本包,抢入汹涌人群,挤上火车。过山、过水、过隧道,在忽明忽暗的旧车厢里看书。窗外大片大片的树木浮在天际,有时会看到山里的行人,或块状的田野,远眺江流。记得以前,刚刚开始流浪的时候,对一切充满了好奇,总是独自一人坐在窗口,看着飞速掠过的无数风景,涌起浩荡忧伤。后来,变成忙中偷闲,枕着黑夜,在车上用笔记本看电影。往往一个故事结束,刚好剩下半个小时到站,然后在深蓝的夜色中融入雨中的人影。吃完一个雪梨,连日大雨,感觉有点冷。继续看书。饿。翻出箱里的一包南溪豆腐干,慢慢把它啃完。这注定又是一个没有晚饭的夜晚。

  终于把《寻觅中华》的最后60页看完,合上书,长长舒了一口气,枕着手臂望着中铺的.木板发呆。突然爬起来,觉得应该写点什么东西。读余秋雨的书,从高中时代至今,粗粗掐指一算,也有8年了,八年的时间在人的一生里面不能算短。却一直不敢动笔写关于余秋雨的任何东西,每次稍有尝试,往往立即放弃,这就像一个粗懂文笔的孩童,要对一位文化宗师作出感受的表述,以溪流去照见沧海。

  而今天,我看到从《文化苦旅》一路走来的那个背影,走过渭水、走过殷墟、走过魏晋大唐,一路又走到我们眼前来。于是,那些羌笛孤城、黄河白云、松间明月、石上清泉的文化意象,纷纷又回到我们心里。有时候,在上火车的那一刻,暗暗问自己,为什么很少再去看窗外掠过的景物,是风景已经看透,还是我们已经老了?问题一时没有答案,我们甚至不敢抵达心里的真相——那就是,大部分人在这个时代,活得并不开心。这是一个已经由商业逻辑统治的世间。盛行的是创业神话、股市风云、商业征战,投机取巧,那些天真的、率性的、醇洌的善良,是越来越稀少了。留下越来越多的盼望,却永远看不到地平线。很多人说,你看,商界中金戈铁马,攻城掠地,功成名就,是何等的得意?我们这个时代,并不缺少英雄。

  是的,这一点我并不否认。但是,这些英雄的气度,相对于真正的中华气度,毕竟变小了,也变散了,这些英雄所铸造的辉煌事业,充其量也只是马斯洛所说的人的需求五个层次中“自我价值”实现的那个层面上,离中国文化中那种倾听天籁天声,追求世间苍生大和大爱的那种境。

  寻觅中华读后感 11

  回望历史,在依依云水、渺渺帆影里看朝代在连绵战火中兴衰替代;看伟人在世事沉浮中屡遭劫难。看不夹杂利益的君子之争,看乱世争霸的背后又有怎样的蕴含,看世事变迁中文明的融合,看沧海桑田中巨星的陨落。

  寻觅中华,是寻觅刑场上嵇康神秘的千古绝响;是寻觅老子的乌托邦社会;陶潜的桃花源;寻觅佛教的渊源以及取经者悲壮的跋涉……

  五千年历史上,每个朝代的皇帝身边总有一种人——检举揭发专业户,或者总有一个把好人认成反面角色的最高统治者。嵇康、苏轼是撞上了检举揭发户;杜甫和司马迁是栽在了皇帝手中。但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的麻烦都来自内心的善良、自身的才华和叛逆、反抗的性格。在古代,似乎制造一起冤案只是徒手之劳。揭发户只需给受害者安上一个低俗、能引起公愤的罪名。而皇帝只需认正面角色为反面人物就好了。有多少风华正茂、才华横溢的财政毁在了小人手中。但这些写的一手好字、作的一通好文的文人又能说什么呢?王维被贬,岐王的脸变得比翻书还快。李林甫垄断考场,扔掉了杜甫的卷子······

  但诗歌是个王国,唐朝时王国中最美的地域。唐代诗歌蓬勃发展,包罗天地,开放自然,唐代的自由平和为唐代诗歌蓬勃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巍巍大唐,包罗万象,心态平和,气韵高华。唐代是一个开放的时代,不断收纳各路文化,人类的璀璨文明在这里交融生华。唐朝的繁盛在中国历史上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对《寻觅中华》中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会昌三年六月二十七日夜间,长安东市燃起到那场大火,烧了四千四百余家商铺,但这四千多家商铺才二十四行,不到整个东市的八分之一。由此可见东市商业贸易的繁荣。盛唐在于它的心态,在于它包罗万象,也许这比一个国家有无懈可击的国力、军事更重要。

  天真烂漫的时代造就同样的诗人;安史之乱后的颓废却也造就了为中华文明注入生机的诗人。李白、王维、杜甫是唐代有兴到衰的真实写照。他们的`人生际遇、享受的快乐、遭受的劫难亦是时代的特点。顶级的繁华走向衰落总需要见证,这三位巨匠级诗人当是最好的见证着。

  公元七四四年,相差十一岁的李白和杜甫相遇。一个小荷才露尖尖角,一个早已名满天下;一个活跃于安史之乱前,一个繁盛在安史之乱后。他们代表着两个不同的时代,却拥有相同的爱好,是彼此的知心。作者对李杜相遇的看法生动有趣:就像大鹏和红雁的相遇,一时间巨翅翻舞,山川共仰。但在他们分手后,鸿雁不断为这次相遇高鸣低吟,而大鹏则已悠然于南溟北海。

  王维家境富裕,十八岁进入长安诸王府,二十一岁考进士又拿了解头做了京官。因岐王僭越观黄狮子舞,贬到两千里外的济州小城,遭遇了他的“生存落差”。王维与李白一样都被岐王妹妹————玉真公主所痴迷。安史之乱后,王维被安禄山掳去任伪职,唐肃宗反攻长安得胜后,成了被全国声讨的叛臣,与李白“世人皆杀”类同。但王维、杜甫、李白三位巨匠都挺过来了。王维的诗禅意安闲、智看一花;李白的诗浪漫洒脱,飘逸豪放;杜甫的诗沉郁顿挫、浩荡大气!有了这三人的带领,唐诗展现出了诗歌应有的韵律和典雅,达到了诗歌领域的巅峰。

  乱世又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时代?乱世如麻!乱在朝廷!

  朝廷无法成为一个持久的存在,它的存在方式是不断更迭的。五千年文明频繁的更替,为乱世的出现提供了背景。时代更替是乱世的一大特点。单从唐朝灭亡到宋朝建立前的这五十几年时间里,北方黄河流域相继出现了五个王朝,南方出现了九个割据政权,加上山西,合称“五代十国”。战争更是乱世的特点。其实每个朝代都有战争,只不过没有乱世频繁。但乱世总如昙花一现,某一时间就“弹指间,樯橹灰飞烟灭。”

  战争不会断,但文明不会因战争的干扰而中断自己的发展,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中国文明一脉相承。其中,最顽强的文明是佛教;最具创造力的文明在明清。

  历史是时代的合称,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独特的闪光点:三国群雄义气昂扬,魏晋名士清谈叛逆,嵇康沉溺于打铁,李白痴迷于山水……

  拨开繁花,在时代中感受中国历史的曲折与魅力;除却云雾,在历史中寻觅中华文明的顽强与璀璨!

  寻觅中华读后感 12

  回顾历史,看看朝代的兴衰,代之以伊一云海无边的战争。看看伟大的人在世界的起伏中被抢劫。看看这位绅士不涉及利益的斗争,看看动荡时期霸权斗争的背后是什么,看看变化世界中文明的融合,看看变化世界中超级明星的衰落。

  寻找中国就是在刑场寻找嵇康神秘的永恒名声。正在寻找老子的乌托邦社会;陶谦的桃花源;寻找佛教的起源和朝圣者悲壮的旅程…

  在5000年的历史中,每个朝代的皇帝身边总有——人来报道和揭露职业家庭,或者总有一个最高统治者承认好人是负面角色。嵇康和苏轼偶遇线人。杜甫和司马迁落入皇帝手中。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的烦恼都来自他们内心的善良,他们自己的天赋和他们叛逆的'性格。在古代,制造一个不公正的案例似乎只是一种体力劳动。披露家庭只需要让受害者犯下能引起公众愤怒的粗俗罪行。皇帝只需要把积极的角色看作消极的角色。有多少年轻而有才华的财务被小人物毁掉了?但是这些写了好词好文章的文人能说些什么呢?王伟被降职了,王琦的脸变得比翻书还快。李福临垄断了考场,扔掉了杜甫的试卷。

  但是诗歌是一个王国,是唐朝最美丽的地方。唐代诗歌蓬勃发展,包括天地在内。它是开放和自然的。唐代的自由与和平对唐代诗歌的蓬勃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大卫唐,包罗万象,淡定优雅。唐朝是一个开放的时代,不断接受各种文化。人类灿烂的文明在这里交融,孕育了中国。唐朝的繁荣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无人能及”。《寻觅中华》给我印象最深的是,2003年6月27日晚上,在惠昌,东部城市长安燃起大火,烧毁了4400多家店铺,但这4000家店铺只有24条线,不到整个东部城市的八分之一。这显示了东施商业贸易的繁荣。盛唐在于它的心态和包罗万象。也许这比一个国家无可挑剔的国力和军事实力更重要。

  同样的诗人出生在天真的时代;然而,安史之乱后的颓废也造就了为中国文明注入活力的诗人。李白、王维和杜甫是唐代盛衰的真实写照。他们的生活经历、享受和灾难也是时代的特征。顶级繁荣的衰落总是需要见证的,这三位伟大的诗人应该是最好的见证人。

  公元744年,相隔11年的李白和杜甫相遇。小莲花有一个锋利的尖端,小莲花已经闻名于世。一个在安史之乱前很活跃,另一个在安史之乱后很繁荣。他们代表着两个不同的时代,但是他们有着相同的爱好,并且彼此很亲密。作者对杜丽会议的看法生动有趣:就像大鹏和红鹅的会议一样,巨大的翅膀同时翻转起舞,山川齐升。然而,他们分手后,大鹏一直在为会议唱歌,而大鹏在南明北海已经无忧无虑了。

  王伟的家庭很富有。他18岁时进入长安的王宓。21岁时,他通过了进士考试,成为了一名有识之士的北京官员。因为齐王越权观看黄色舞狮,他被降职到2000英里外的一个小镇济州,并遇到了他的“生存缺口”。王伟和李白一样,迷恋他的妹妹于震公主。安史之乱后,王维被安禄山贬为傀儡。唐肃宗赢得对长安的反攻后,成为了一个受到全国谴责的叛逆者

  朝廷不可能成为一个持久的存在,它的存在方式是不断变化的。五千多年来文明的频繁变迁为动荡时代的出现提供了背景。时代变迁是乱世的一个主要特征。从唐朝灭亡到宋朝建立的五十多年间,北方黄河流域相继出现了五个朝代,南方出现了九个分裂政权。他们和山西一起被称为“五代十国”。战争更是动荡时期的特征。事实上,每一个朝代都有战争,但在动乱时期却没有频繁的战争。然而,乱世总是像昙花一现,在某个时刻,“在手指之间,大片的灰尘消失了。”

  战争不会中断,但文明不会因为战争的干扰而中断其发展。四大文明中,只有中华文明是一脉相承的。其中,佛教是最顽强的文明。最具创造力的文明是在明清时期。

  历史是时代的共同名称,每一次都有自己独特的亮点:三国充满正义精神,魏晋名士谈吐反叛,嵇康沉迷于炼铁,李白痴迷于山水。

  通过繁花似锦,他感受到了中国历史在这个时代的曲折和魅力;尽管有云有雾,请寻找中国文明在历史上的坚韧和辉煌!

  寻觅中华读后感 13

  初次接触余秋雨是大学时读他的第一本散文集《文化苦旅》,读完,深深被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折服。他思接千载,天马行空的联想,对历史、对文化渗透着的领悟力,使余秋雨在中国的文化史上留下一席之地。余秋雨所创新的散文文体,被学术界文化界称为“文化散文“,这种散文气势磅礴、豪迈苍凉、雄奇沉郁,充满了理想主义的诗人气质。在《寻觅中华》的文章里,余秋雨先生与读者一起寻访着中华文明的精神家园与文化故乡,字里行间就充分体现了作者这种“文化散文“的韵味。

  《寻觅中华》这本书是作家出版社出版的余秋雨“文化苦旅全书“之一。中华民族浩浩荡荡五千年的文化,让人不知从何说起。世间有很多行走在世界各地的人,能够传播文化的却寥寥无几。但余秋雨先生却不然,他以一个满腹经纶的生命的旅行者的身份,去挖掘每一片土地上的文化韵味,传播每一个角落的'文化气息。他不紧不慢地用他的散文、他的思想在书中向我们娓娓道来:从中华文明的开创者黄帝、炎帝到神话传说、甲骨文发现和研释的伟大意义;而那春秋战国中的孔子、老子,墨子,稷下学宫,屈原;汉代的司马迁,三国两晋中的曹操、阮籍、嵇康、陶渊明,则一个个鲜活的出现在读者的眼前。从北魏拓跋宏到盛唐长安、李白、杜甫、王维,佛教的传入。

  历史上这些人物和故事我们可能早已熟知,也早有人对他们进行了长久而深入研究。甚至和他们有关的名胜古迹,也早被今人“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去了。以至像作者说的:那些地方“会不会有太多现代痕迹让我失望而不敢去。

  这本书还有不少令我回味不已的的,如那些看似浅显仿佛随手写就,但是却饱含着睿智的句子。譬如在论述司马迁的文章中有这么一段议论:“人的低头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真正的屈服,一种是正在试练着扛起泰山的姿态,但看起来也像是屈服。“《寻觅中华》值得一读,我想,再读这本书的时候,也许还会有另一种收获。

  寻觅中华读后感 14

  余秋雨的名字,早听说过了,一直没有想到读他的书。这次,老师推荐了他的《寻觅中华》,我便迫不及待地买来读。一篇篇文章似乎刻在了我心上,总觉得它饱含睿智的思想。

  《寻觅中华》这本书是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全书”之一。刚看过开篇的`《猜测皇帝》和《问卜殷墟》就让我震惊万分,他对遥远的中华,理解那么透彻!文章通俗易懂,让我更能充分的理解了华夏大地的意义,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余秋雨在书中所讨论的是多半为人们熟悉,或者自己觉得熟悉的历史片段,如黄帝、神话、唐诗等,但是,他总能给出许多“熟悉”以外的东西,让人感叹原来自己所知的“熟悉”,不过是众人所知的一点基础知识。最吸引我的,是他思考问题的角度,看每一个历史事件和人物,都用不同的角度。必定有一个角度,能够直入人心。

  余秋雨所创新的散文文体,被学术界、文化界称为“文化散文”,这种散文气势磅礴、豪迈苍凉、雄奇沉郁,充满了理想主义的诗人气质、忧思豪壮的名士风度,悲天悯人的学者情怀。《文化苦旅之寻觅中华》的出现,也就很自然地成为当代散文领域的一个里程碑。

  寻觅中华读后感 15

  一次次打动我、令我回味不已的,是那些看似浅显仿佛随手写就的文字。譬如谈到我国唐朝的弱点,用这样的比喻来解释:“就像我们看人,一个处处强大、无懈可击的人,与一个快乐天真、却也常常闪失的人相比,哪个更可爱?”譬如在论述司马迁的文章中有这么一段议论:“人的低头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真正的屈服,一种是正在试练着扛起泰山的姿态,但看起来也像是屈服。”譬如评论伟大诗人屈原:“他让很多中国人把人生的疆场搬移到内心,渐渐领悟那里才有真正的诗和文学”。

  这些是我从余秋雨先生新著《寻觅中华》中摘得的句子。余秋雨先生的文化散文所讨论的是多半为人们熟悉,或者自以为熟悉的历史片段,但是,他总能给出许许多多“熟悉”之外的东西,让人感叹原来自己所谓的“熟悉”,不过是大家津津乐道的一点表象知识。而最吸引我的是他思考问题的角度,看任何一个历史事件和人物,都可以有不同的角度,必定有一个角度的思考,能够直击人心。这方面除前文所引述的几段外,我还想举个例子:书的总序中,余秋雨说他的一个学生,无意中发现了一张祖母的照片,那是一个靓丽前卫的女郎,实在和自己谨慎、俭朴的父母反差太大。学生好奇,便开始调查,结果谜团没解开,反而更迷惑了。对此,余秋雨先生说:“你只需知道,自己有美丽的基因。”在大段的记述后,结语竟是这么简单的一句话,我初初的反映是愣怔,继而释然,真的,还有比这句更精辟的点拨吗?

  一次次打动我、令我回味不已的,是那些看似浅显仿佛随手写就的.文字。譬如谈到我国唐朝的弱点,用这样的比喻来解释:“就像我们看人,一个处处强大、无懈可击的人,与一个快乐天真、却也常常闪失的人相比,哪个更可爱?”譬如在论述司马迁的文章中有这么一段议论:“人的低头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真正的屈服,一种是正在试练着扛起泰山的姿态,但看起来也像是屈服。”譬如评论伟大诗人屈原:“他让很多中国人把人生的疆场搬移到内心,渐渐领悟那里才有真正的诗和文学”。

  这些是我从余秋雨先生新著《寻觅中华》中摘得的句子。余秋雨先生的文化散文所讨论的是多半为人们熟悉,或者自以为熟悉的历史片段,但是,他总能给出许许多多“熟悉”之外的东西,让人感叹原来自己所谓的“熟悉”,不过是大家津津乐道的一点表象知识。而最吸引我的是他思考问题的角度,看任何一个历史事件和人物,都可以有不同的角度,必定有一个角度的思考,能够直击人心。这方面除前文所引述的几段外,我还想举个例子:书的总序中,余秋雨说他的一个学生,无意中发现了一张祖母的照片,那是一个靓丽前卫的女郎,实在和自己谨慎、俭朴的父母反差太大。学生好奇,便开始调查,结果谜团没解开,反而更迷惑了。对此,余秋雨先生说:“你只需知道,自己有美丽的基因。”在大段的记述后,结语竟是这么简单的一句话,我初初的反映是愣怔,继而释然,真的,还有比这句更精辟的点拨吗。

  寻觅中华读后感 16

  寻觅,字字珠玑;细品,厚重辉煌。寻觅中华,访前人之印合前人的脚步;细品历史,谈历代王朝。风尘底下的苍凉。

  读罢《寻觅中华》,阵阵书香依旧萦绕在鼻尖,但那厚重的历史却已深深地印在脑海之中。

  一个几千年的国家,丰盈的是精神世界。从古至今,文人的情怀是一个时代的精神象征,而文人风骨,那气节定当永恒。

  也许,投江是他“通向辉煌的必要程序。”也许自沉的选择是他对自然的皈依,是对现实的悲愤,更是对本真的不懈。

  人们说他伟大、高贵,但他的伟大和高贵,是痛苦的`一种升华。当屈子以血讴歌,孑然一身,反怀拥一胸才气,腹含一枚忠胆投身汨罗的那刻,这一缕赤红泣血的绝美灵魂已然挣脱世俗的枷锁,随着汨罗江水的平平仄仄,流过了漫漫岁月,滋润了每一个志士的心田。这瞬间的悲壮,在岁月长河中变为永恒。是的,屈原定当无愧他的精神,那对本真的不懈追求,使之能无视了历史的变迁。从而缔造无尽的永恒。

  几百年后,已是盛唐。李白,那谛仙人,是唐朝诗坛上一颗明亮的星,光芒那般耀眼,岁月也无法磨灭。李白,是个野行者走到哪儿,心灵便可在哪儿栖息。他无法跻身于角落,因为他的心太辽阔。他只是一厢情愿罢了,山一程,水一程,不断访求,去追求自身之神往。后来的贵妃研磨,力士脱靴,他那样狂妄,那样不羁。朝廷怎会适合这样一个至情至惰的痴人?

  于是,当诗仙宽袍弃履,举起樽而邀明月,沐月华而影三人的那刻,这一丝浸透了蟾辉的酒香,便飘飘摇摇了千余年,萦绕在数万才子的鼻尖挥散不去,似是还携了月下那人的三分不羁,这瞬间的感悟,一路欢歌狂舞,又在孩童的诵读声变为永恒。这气节,不羁的精神,试问:谁与争锋?

  寻觅中华读后感 17

  读完余秋雨的《寻觅中华》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寻觅中华》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成就。从猜测黄帝,带着神话与传说,走过夏商周,无论是春秋战国时期思想碰撞的火花,还是大唐盛世的繁华景象……无不透露出余秋雨的伟大抱负。

  余秋雨的字里行间洋溢着以传递文化薪火为己任的澎湃激情,引领我们追溯到遥远的五千年前,沿着漫漫历史长河,跋山涉水,触摸千姿百态的民俗民风。史实、文化、诗词、习俗中都蕴藏着中华文化流淌过的痕迹。

  在人物刻画方面,余秋雨的.笔触又是那么的细腻深刻,别具一格。我尤其喜欢余秋雨对先秦诸子的色块描画,生动中沉淀着中华文化的厚重与美丽。老子“出行”在西风古道,那缥缈的灰白色,是天际的雪峰和老者的须发;孔子“在路上”的苦旅让君子充满魅力,他的“生命情调”至善、宽厚、优雅、快乐,是堂皇的棕黄色,近似于我们的皮肤和大地;墨子是黑色,黑夜、黑衣、黑脸,从黑衣上撕下黑布条去包扎满是黑泥的脚,他阻止战争,捍卫和平……一个个鲜活生动的形象跃然纸上。这些“熟悉”却又不“熟悉”的历史人物,丰富而又绚烂的人文精神,让我们骄傲又自豪。

  一书读罢,荡气回肠。从远古走到今朝,在文字中,我看到了源远流长的历史,看到了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担负着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光荣使命,出发吧,让我们用手触摸文化的根,用脚丈量文化的脉,用心体会文化的魂。

  寻觅中华,我们在路上。

  寻觅中华读后感 18

  在断断续续的阅读中,我跟随余秋雨大师的脚步,追随他的思想,猜测华夏文明的始祖——黄帝,梳理了中国四五千年的神话,然后一步步地向现代走进,脚步最终停止在了“”时期。在这期间,我们一起相随走过了夏商西周唐宋元,一起感悟华夏民族的兴衰起落,诸多时期,唯独唐代,我不舍离开。

  余秋雨先生说:“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喜欢说‘梦回大唐’、‘梦回长安’,这是好事。但是,如果真的回去了,哪怕在梦中,可能都消受不了”。的确,我也是那想要回到唐朝的其中一人,可我们为何不能消受?不错,唐代已经过云了太久,但我们对它,永远不会是陌生人。我们同为中国人,同为华夏民族,唐代诗歌繁盛,我们现代人所欣赏的又何尝不是唐诗的精神?我们有着同样的精神,同样的见解,对美好事物有着同样的赞赏;我们和唐代,又怎会是陌生人?我们相遇,只会相见恨晚!

  隋唐时期,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交通发过,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也比较畅通,经济快速发展。唐太宗还推行轻徭薄赋的政策,减少的农民的负担,顺应民意,社会和谐幸福。李世民总结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他常说:人君好比舟,人民好比水;水能载舟,也能覆舟。为了避免“覆舟”之祸,他勤于政事,励精图台。唐太宗很重视选官用人,在我看来,“魏征”也是他从政路上完美的一笔,魏征的直言不讳,向世人展现了一个仁德的君主,这也是贞观时期及政治清明的一个重要原因。

  唐代还继承完善了科举制,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大大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以我们高中生的知识到了唐代,也许也会有做官的资格呢!也正是因为科举制的实施,唐代诗歌繁荣,“唐三彩”是中国古代的精品,城市的发展也是唐代繁荣的一个标志。

  唐代有的开明的政治制度,廉洁的统治者,公明公平的考试制度,繁荣的经济,我没有理由不向往它!

  游历完唐代,经过五代十国的混乱,宋代的'脚步声渐渐近了,宋代结束混乱,本来是一件好事,但却让宋代陷入了另一个困境,原来是五代十国的汉族政权,而现在宋朝面临的却是一个又一个强大勇猛、虎视眈眈的少数民族政权,在冷兵器时代,农耕民族想要打赢游牧民族实属不易,所以宋代虽然持续时间短,但并非人们所说的那样不堪。宋朝重文轻武,宋太祖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收回兵权,加强中央集权,我曾经看到这样的一句话:“如果没有赵匡胤当时的重文轻武,也许现在的孩子都不会上学读书”。之前的我年龄小,看到这句话时,心里对赵匡胤还有些恨恨的,但现在我读完了《寻觅中华》,发现这句话简直就是无稽之谈,发展教育是历史的潮流,教育也正是我国已进入文明时代,而其它地区依旧过着野蛮人的生活的原因。就此而言,我们还应感谢他,他的重文轻武思想让文学快速发展,为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添色不少。

  宋朝的诞生是在战火硝烟之中,它的终结也是同样在战火硝烟中,在每个朝代皆是如此,在中华历史的长河之中总会留下一些属于它们的痕迹,辽灭北宋留下了杨家将抗敌的故事,金灭南宋,留下岳飞抗金的故事。

  尽管后来唐朝出现了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的局面,宋朝也快速灭亡,但两个朝代给我们带来的影响是始终无法磨灭的。是我们永远追忆的。

  与唐朝一样,宋朝也因为重文轻武政策出现了许多诗人,其中,陆游、辛弃疾不久成了宋代,而且也成了整个中国古代最爽利,最典雅的抗战话语的营造者,陆游去世时是遗嘱“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是一个爱国者对国家最后的期盼。辛弃疾的诗亦极壮极悲,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现了他的舍生取义,这句诗也同样是很多奉献人士的内心独白,尽管这些顶级诗人是这样走向死亡的,但正如余秋雨的观点,是宋代造就了他人万古流芳的人生美学。

  中国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是我们不尽的追忆!

  寻觅中华读后感 19

  怀着憧憬的心情翻开这本书,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史从我眼前闪过。只是初次阅读,我就对其中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绚烂的中华历史所吸引,久久不能自拔。

  墨子,一个黝黑外表的人,他的身世也因此受到不少史学家的争议,但他在文化上的造诣众人皆知。他劝阻楚王攻打宋国的事迹可谓流传千古,他用自己犀利的话语和巧妙的战术让楚王放弃攻打宋国,其中表现出的政治远见和历史功绩让人称赞不已。不过更为有趣的还是他这个功臣在归途中避雨造拒的事,而他则用他的气度道出:“运用大智慧救苦救难的,谁也不认;摆弄小聪明争执不休的,人人皆知。”乍一看这件事不免让人好笑,但细一想却又引人深思。

  司马迁,一个名扬千古的人,他发愤写《史记》的事我们都耳熟能详。但他背后所经受的精神痛苦和身体摧残我们无法体会,只知道,他是伟大的。面对其他懦弱的官员,司马迁大胆地站出来,向汉武帝分析了李陵的.行为。其实并不只有他看透了真相,但只有他敢说出真相。结果可想而知,他先是入狱,之后在死亡和腐刑面前毅然选择了后者。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还是死亡更为干脆,但司马迁和他们不一样,他知道自己还有未完成的事,即使再痛苦,也不能就此罢休。就这样,《史记》诞生了,成了“无韵”的《离骚》。司马迁也在不久后消失,他的结尾我们无从知晓,也无需知晓。

  曹操,一个丛林中的强人,由于《三国演义》的缘故,他给我们的印象不是很好,但他在文学方面的杰出贡献我们无法否定。在军中,他用诗抒发了他的豪情和他对天地生命的理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等名句我们已烂熟于心,但其中所表达的感情仍耐人寻味。他把人生看作“朝露”,把死亡看做永恒。与其他伟大的领袖不同的是,他主张薄葬。或许这便是他的气度吧,在他的墓中,不需要财宝、装饰,只愿拥有永恒的清净。人们曾不知多少次寻找他的坟墓,但始终没有找到,那就让它永远不被找到吧。

  盛唐,一个中国最辉煌的时代;长安,那个时代最骄傲的城市。中国的文化在那时,在那里,得到了空前的发扬。长安向世界敞开了自己,世界也把长安当作了舞台。它容纳外来文明,传递中华文明,充分体现了“盛唐之盛,首先盛在精神;大唐之大,首先大在心态。”在长安,宗教矛盾灰飞烟灭,种族差别不再重要。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国的包容在此刻展现得淋漓尽致。

  耶律楚材,一个辽国皇族的后裔,一个金国的高官,一个成吉思汗的得力助手。他的存在,改变了中国的历史。他的到来,让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场征服战开始,也正是他,让这场残酷的战争得以结束。是他,让蒙古军不再屠城,也是他,让华夏文明得以延续,壮大。古代四大文明国度,三个都在战火中消逝,唯有中国,在战火中生存了下来。历史上少数民族对汉族的征服不在少数,但各民族之间摒弃前嫌,反而融合得更加紧密,这些无不得益于像耶律楚材那样的人啊!

  断断续续地读完了这本书,我对中国历史文化虽有了一定的理解,但还是较为浅显。那就让我与余秋雨一同在这本书中品味历史,寻觅中华吧!

【寻觅中华读后感】相关文章:

寻觅中华读后感04-06

寻觅春天的作文(经典)05-06

有关寻觅作文02-04

寻觅秋天作文09-29

寻觅春天作文11-20

寻觅春天的作文10-19

寻觅春的踪迹11-26

寻觅阳光作文10-10

寻觅春天作文09-22

寻觅春天的作文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