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中的水晶球》读后感

时间:2021-04-13 09:46:11 读后感 我要投稿

《烽火中的水晶球》读后感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烽火中的水晶球》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烽火中的水晶球》读后感

  这是一本关于童年记忆的自传小说。作者汪应果先生在书中以一个儿童的眼光,追溯到日寇铁蹄下的古城南京一个士绅家庭的生活。在孩子的眼中,战争让家里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躲闪日本人的捕杀,曾经效力于北洋水师、如今不肯丧失民族气节的父亲不得不带着一家人逃离上海,回到古城,隐居于古城墙下,过着贫困的生活。父亲将旧官帽顶上的水晶球交给小儿子保存。本来,在儿童年龄的“我”的眼里,这只是好玩的玩具而已,后来被小鬼子掳走,最终丢失于战争烽火里,他哪里知道这颗水晶球隐含有身份秘密,随时可能因泄密而给家里带来横祸,并以它在战争中的命运最终折射出一个儿童、一座城市和一个民族与国家在一场战争中的生活画卷。发生在天真善良的小姐姐、威武不屈的文老师和女烈士、红颜薄命的邻居三姨姐妹、天真无邪的小伙伴与血气方刚的`三哥等人的故事,还有“我”对敌人的人道主义宽恕,在儿童的眼里是那么深刻地反映出日本侵略者及其为虎作伥的汉奸的残暴,反映出一个古老民族的善良、坚韧与勇敢的品质,也生动地告诉人们,爱国主义是如何深藏于平凡人民的心中而激励他们勇敢抵抗外敌的侵略。

  追忆童年并不难,难的是能有悲天悯人的情怀,有明辨是非的勇气与智慧,能从那纷至沓来的记忆碎片里——以叙事的智慧沿着那西方人所说的阿里亚娜之线发见人性的光辉,能从那曾经的磨难、抗争中激发对真善美的追求,从那曾经的悲欢离合发现那生命的“喜悦”,即能从苦难的倾诉中,化悲痛为一种人性的喜见智慧。以这样的叙事水准衡量,本书确是同类作品中的上乘之作。中国现代文学中以儿童的目光追忆童年往事的优秀作品并不算多,姣姣者有凌叔华的《古韵》、林海音的《城南旧事》等。本书作者是当代人,能在戏说历史和抗战神剧等大行其道,嘻哈之风流行于世的今天,秉承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以良知灌注笔尖,以思想力透纸背,又为读者奉上一份充满正能量的精神美食,功德无量。

  读一本书是一种缘份。本书作者汪应果先生退休前是南京大学的教授、博士生导师。对于一生生活于南京古城的他而言,古老的城墙,古老的中华门,承载了多少他对生活的感悟,而对于已经移居海外的他而言,则额外寄托了他对家乡的思念。童年记忆的叙写,从来不是简单的时光倒流的旅行,而是一个人在现在与故乡和童年生活间的不断往返穿梭,于此而通过不断地整理、修正、重塑记忆而塑造一个人的世界观。所以在一个人身上,总是能找到故乡与童年生活的影子,而当一个作家“讲”出对故乡与童年生活的记忆时,就常常变成了与世界的对话,为读者描述一方水土的同时,他必会向读者传递他对世界的认知,与他的读者分享一次思想与灵魂之旅。这本书,无疑成功地在作品、作者和一种思想以及一段历史间建立起了一种社区坐标。对曾经在南京生活过的笔者来说,读这本书,便不知不觉置身于这一社区坐标里,跟着作者一起去感受那时的古城南京里的故事,仿佛从古城墙上,从那些好听的南京方言里听到了历史的回音,亲切而又震撼人心。

  《烽火中的水晶球》虽然不是什么煌煌巨作,一个孩子的目光也无关巨人神迹,但一扇心灵的窗户在请我们去开启。开卷有益,它定会带给我们一份阅读的喜悦。

【《烽火中的水晶球》读后感】相关文章:

战火中的孩子05-08

火中情作文800字04-28

战火中的芭蕾观后感范文12-05

火中脱脸徐敬业名人故事09-20

给战火中的小伙伴写信四年级书信作文07-28

穷人的读后感的英语读后感范文10-05

《童年》的读后感悟12-05

《童年》的读后感想09-24

《童年》的读后感09-06

边城的读后感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