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读书心得集锦15篇
某些事情让我们心里有了一些心得后,有这样的时机,要好好记录下来,这样有利于我们不断提升自我。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名著读书心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名著读书心得1
看完这本小说集,闭上眼睛回忆,无论是《孔乙己》里的主角,《药》里的华老栓,《明天》里的单思思,还是《阿Q正传》里的阿q,仿佛都在书页上,久久不能忘怀。鲁迅“哀其不幸,怒其争”的悲悯之情深深打动了我的心。
《狂人日记》是《呐喊》中最具代表性的小说之一。现实世界中,疯话未必可信,“吃人”的说法似乎是无稽之谈。但是在鲁迅的作品中,在一个疯子的眼里,社会的写照就是这样。以前提倡的道德规范
漫天,但却是欲盖弥彰,吃人的本质才是现实,人或明哲保身,亦或是当一个吃人者,没有谁是真正干净的。而我想,鲁迅先生的'笔下,想表达的更多是对国家衰落,民族萎靡,世人堕落的无奈和愤怒,这正是鲁迅先生“怒其不争”的典型作品。而鲁迅先生也正是以笔“呐喊”,试图唤醒民族振兴,民族未来。
在我看来,鲁迅先生“哀其不幸”的代表是《阿Q正传》。啊Q是当时社会中病态之人,他只是旧中国的贫苦农民。但他却是千千万万人的写照,质朴而又愚蠢,蔑视权势却又欺压弱小,他们身上带有浓厚的精神胜利法意识,自欺欺人是他们身上最让人可悲的,明知错误却更加麻木愚昧,一味的沉溺于奴隶般的生活之中,这正是鲁迅先生哀其不幸的表达。
没有华丽的语言,结局似乎都是大家不愿看到的悲剧,但无疑《呐喊》一书是吸引人的,在这里,有鲁迅忧国忧民的民族责任,有鲁迅如春雷般反对封建制度的呼喊,有鲁迅对于中华民族深深的热爱。因为是大爱,所以动人,因为是民族之爱,所以震撼人心。
名著读书心得2
假期看了鲁迅的《呐喊》 《彷徨》,有一点感触,觉得这两本书有相似的感受,读完就写一本。刚开始看到这些书的时候我觉得有点害怕,因为鲁迅是一个文学成就很高的大作家,所以我可能对他的作品不是很了解,我觉得他的文章里面包含了很多那个时代的东西,我们现在看不懂。因此,我们只能看到一些简单的东西,简单地写一些东西。
在这些书里,写的东西都差不多,至少在我眼里是这样。可能是通过一些事情来揭示那个时代的悲哀。黑暗的注册制,参差不齐的人生经历,希望中国能站起来,中国人能走出无知!就像阿q的物质困惑,祥林嫂当时的无奈和封建。
这些故事没有华丽的语言,故事也不会带来成功。在鲁迅的作品中,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民族责任感和对中华民族的深沉热爱。他的作品尖锐有力地批判了不合理的封建制度,被誉为彻底反对封建制度的`第一声春雷。他的言辞犀利,像尖刀一样直刺敌人的心脏。同时,鲁迅先生对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中的人们深感痛心。他希望通过《呐喊》小说的呐喊唤醒麻木的灵魂。被压迫的人民都应该呼喊!过来反抗!
也许这就是鲁迅想告诉我们的。当时的中国人愚昧无知,当时的中国一片黑暗。
希望能从这些作品中得到一些感悟。
名著读书心得3
读了《三国演义》,我印象最深的是诸葛亮。
我还记得,当我看到诸葛亮,他的智慧如此,满心都被他牵引。那时,我只敬佩他的聪慧过人。但是,当我看到他明知凶险还去东吴;看到他在刘备死后,依旧忠心辅佐刘禅;看到他为了蜀国六出祁山,北伐中原;直到最后病劳而死时,我是震撼的:一个人怎么可以把他的一生都交付给一个小小的蜀国?也许很多人都觉得这是一种忠的体现。但是,我觉得他的行为已远远超出了忠的范围,他就像是在拿生命在效忠,把忠融入了骨血,这是一种大爱,对国的爱,因爱而忠,永远也不会变质。这种精神将作为一种新的魂魄,永不流散。
我最心酸的一个片段是诸葛亮答应刘备下山。还记得那会,诸葛亮与刘备一同吃过在山上的最后一餐。临走时,诸葛亮对他的仆人说:“你在山上好好耕作,莫要荒废了田地,等我助刘皇叔稳坐江山,再归来此处。”他说的是那么自信,难道他就压根没想过,假如他回不来了呢?特别是已知道他的结局,再看回他的这番话,那是怎样的.一种悲凉啊!
古往今来,忠是我们民族的精神魂魄。在我很小的时候,我不曾懂得国旗的含义,更不曾理解何谓民族精神,后来便渐渐读懂了一些。第一次站在国旗下,进行升旗仪式,老师教我们如何敬礼。那时,我们一双双稚嫩的小手,一对对新奇的眼睛,齐齐抬起的小小的脑袋,都在仰望着那面在国歌中徐徐升起的五星红旗……到了加入少先队的年纪,那时也是站在国旗下,全场肃穆,只剩下那声声宣誓,那小小的心,已在这庄严的环境中,变得沉重。懵懂的我们仰望着国旗,也许,在那时便有一种叫忠的种子,悄然种在我们小小的心田。
小的时候,有一位远亲叔叔,大学毕业后进了部队参军。他说:“与其去做清闲的职务,还不如去当兵,还能为国效力。”他去了新疆。看大家为他送行,我很好奇,当兵是去做什么的?后来啊,我才知道,有一些人,他们参军是为了保家卫国,去边疆守卫国土。他们是祖国忠实的士兵,他们就像祖国坚固的铠甲,稳稳护住祖国边疆。
记忆中还记得有一张照片:一位救灾人员全身脏乱地坐在一块钢筋水泥石板上,手里还捧着一份没吃完的盒饭,头上依旧戴着那顶安全帽,可此时那位救灾人员已经靠在那里睡着了。他是多么劳累,他是多么可敬。这是一张在网上疯传的照片,照片上的男子为了挽救更多的生命,已经几十个小时没有休息过了。该男子的父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去吧,儿子,国家需要你,有了国家,才有大家。”是的,好一句:有了国家,才有大家。这是一个怎样的父亲?这又是一个怎样的儿子?他们同为国家公民,却深深懂得爱国之道,并用实际行动诠释出来,这何尝不是一种忠诚?他们爱这个国家,所以忠于这个国家。
从一本《三国演义》,我读到了一位大军师的品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种忠,竟令人敬佩得五体投地。这也正是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是民族之本质。
名著读书心得4
假期中,我在学校图书室借了一本《三国演义》,读完此书,我从中受益匪浅。
三国演义乃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里面一个个娓娓动听的故事,通过设置大量巧合,化不可能为可能,把人物的个性特点描述得淋漓尽致,把一个个场面描绘得更是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使我过目不忘,即使抛开了书,它们也充塞天地,深入我心。
什么“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过五关斩六将”的.关羽;以及“粗中有细勇猛善战”的张飞;“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足智多谋”的忠臣诸葛亮;还有心胸狭隘的周逾,长厚的鲁肃等人交织在一起,引发了一连串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故事。如草船借箭,连环计,空城计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名著读书心得5
在狂风暴雨的施虐下的一个山庄下,是一个关于爱、恨的故事,是魔鬼的复仇,是跨越生死的活力,是一段无法宽恕的人生。
《呼啸山庄》作为19世纪的古典文学,本应沾上那个世纪女作家通有的充满温文尔雅的贵族气息,弥漫温馨的庄园气息,带着典雅和小资品味。可当我看完这本书后,才明白这是19世纪的一朵充满无穷魅力的奇葩。
旷野,西风,远处的城镇,折的杂草,崎岖的地形,苍凉的日落,避世的生活,艰辛的奔波,寂寞的岁月,艾米莉勃朗特的一切,没有荣耀,——至少在她生的日子里——梦想夭折,饱尝世事无常,造化弄人。这位才华横溢而早逝的女子绝不会想到,她死后,自我唯一的小说《呼啸山庄》会被后人誉为“最奇特的小说”且成为十九世纪英国文学史上绝色异彩的一粒宝石,直至今日,仍以其奇丽动人的光彩使无数读者为之折服,深深惊叹于它非凡的艺术魅力
《呼啸山庄》是一部完全不一样于当时流行的作品,他没有经过城市的熏陶和浸染,是完全用山乡荒原的自然协调绘成的。故事的背景是一片狂风呼啸的山原,故事的人物保留着大自然的风貌和原始的本性:质朴,粗纩,刚强,感情奔放不羁,举止疯狂无度,可是一切地爱,又不计后果的恨,这在温文尔雅的慊慊君子看来,自然显得野蛮而奇特。
他希斯克利夫,可是是山庄主人带回来的身份不明的孩子,可她凯瑟琳·恩萧却是山庄主人宠爱的`小女儿。他们亲密无间,他们青梅竹马。本该是一段佳话,但命运总是在最幸福的时候,拿起锤子敲下去,剩下的仅有满地的悲凉与心寒。他,失去宠爱后,她,嫁给了别人,他心中那么爱意被满满的仇恨蒙蔽了,禁不住想问: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幸福来的快,去的也那么快?他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暂时的离开,选择了报复,选择了地狱。三年过去了,他,带着满腔仇恨,带着满身财富回来了,他,狠狠地报复了。
这种疯狂的报仇泄恨,貌似悖于常理,但却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他非同一般的叛逆精神,这是一种特殊环境、特殊性格所决定的特殊反抗。希斯克利夫的感情杯具是社会的杯具,也是时代的杯具。
《呼啸山庄》的故事是以希斯克利夫到达复仇目的而自杀告终的。他的死是一种殉情,表达了他对凯瑟琳生死不渝的爱,一种生不能同衾、死也求同穴的爱的追求。而他临死前放弃了在下一代身上报复的念头,证明他的天性本来是善良的,只是由于残酷的现实扭曲了他的天性,迫使他变得暴虐无情。这种人性的复苏是一种精神上的升华,闪耀着作者人道主义的梦想。
在维多利亚时代,贵族富豪踌躇满志,身份第一,金钱至上,人们的精神受到压制,人性被残酷的扭曲,于是具有强烈的反派意识,和自由思想的艾米莉,便经过作品,对罪恶现象给予揭露,把自我的正义,活力,愤怒溶入作品。
最终,希思克利夫的爱毕竟还是战胜了自我的恨,当他的复仇计划一一实现时,他并没有胜利的喜悦,还是在茫茫草原上漫游,最终安然死去,这样一个饱受苦难与屈辱的人物,对感情至死不渝的渴求和命运不屈不挠的抗争,让人读来一阵苍凉与悲壮。
艾米莉特意营造出诡异的梦魇般的夸张氛围。有些情节似乎带有非现实世界的蹊跷神秘。灵魂,呓语,幻象,噩梦使故事有了传奇色彩,淋漓尽致的展现了最深的迷恋,最痴的执著,最痛苦的挣扎。风雨,暴雪,黑夜,自然的野性与人物激荡的情怀相得映彰,荒凉的旷野深远多变,阴郁悲怆,突显了人物性格,展现来自人性的深沉之爱,让主人公像大自然一样野性无常深邃无边的爱深入人心,强烈的撼动着人的灵魂。
名著读书心得6
《陶行知教育名著》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行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从“教学合一”,“学生自治”,“平民教育”,“学校观”,“创造的儿童教育”,“民主教育”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独特教育思想,经过八十多年的考验,不仅仍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今天的中国教育改革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
一、陶先生是热爱学习的楷模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从陶先生的作品中随处可见他对好教师的殷切期望。他对自身成长提出了四个问题,叫做“每天四问”。陶先生认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建筑人格长城的基础,就是道德。一个集体的成员,若人人以集体利益为重,注意自己的每一个行动都为集体着想,则这个集体会越来越壮大,这个集体定是有希望的集体。否则,多数人只顾个人私利,不顾集体利益,则集体的根本必然动摇。陶先生的“每天四问”为人们提供了进德修业的参考,当作一面镜子,时刻对照自己, “必然可以见出每一个人身体健康上有着大的进步,学问上有着大的进步,工作效能上有着大的进步,道德品格上有着大的进步,显出水到渠成的进步”。
作为一名教师,“要教人求真,首先要教己求真,求真的知识,真的本领,真的道德。”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现在的社会日新月异,我们周围时刻充满着变化。一个有强烈使命感的人,应有一种危机感。怎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而不被社会所淘汰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心怀进取心,下苦功夫学。正如陶先生说的那样:“学习,学习,学习,学到人所不知,人所不能……我们要虚心的跟一切人学,跟先生学,跟大众学,跟小孩学,跟朋友学,跟大自然学,也跟大社会学,要学的专,也要学的博。” 人类发展永无止境,科学永无止境,肩负着生产新知识,传递新知识的教师队伍建设永无止境。教师要适应知识经济的需要,就要时时更新自己的观念,及时获取相关的信息,不断进取,发展自己,完善自己。
二、陶行知是热爱学生的典范
读陶行知文章,他的平易近人、热爱学生,在书中处处能感受到。教师对学生爱是高尚职业道德的体现。热爱学生,喜欢学生,以慈详的态度、和蔼的语言对待他们,使他们与自己越来越贴近。没有对学生爱,即使教学也没有激情。没有课堂上师生间心的相通、情的交融,也就不可能产生教学所需的智慧和吸引学生的技巧。只爱一部分学生,意味着对另一部分学生冷漠,那是偏爱,偏爱是一种非理智的情感。陶行知特别反对“纯以面貌美丑为取舍”的选拔法,他做到了如谚语所说的那样:“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欢,只有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由此我想到,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一种理智的诚实的公正的稳定的师爱,它是高尚情感和科学的严格要求相结合的产物。
教师对后进生应有要有一颗爱心,它不埋在胸膛里,而应擎在手上,高高举起,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时时感觉到。老师对后进生更要倾注真诚的爱心,使学生感到老师的亲切、集体的温暖,从而树起生活的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学习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献身教育的品格、“爱满天下”的高尚情怀,发扬“因为差,更要抓”“因为差,更要爱”的敬业精神。按照陶行知先生的说法,"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三、陶行知所倡导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与新课程理念不谋而合
1、“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
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生活教育强调的是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传统教育以书本为中心,认为不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在批判传统教育脱离生活实际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单纯知识教育的对立物。陶行知先生把生活教育提高到这么一个高度,是我前所未闻的,更给了我一丝震撼,震撼于他的精辟和深刻,同时感叹教育家的前瞻性,这不就是我们现在提倡的素质教育吗?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让我感受到了在教育教学中必须让学生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生活教育他则教人做人,他要教人生活。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他第一就注重健康,他反对杀人的各种考试。这是我们现在所追求的教育,新课标中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活起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他们自主。他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现代学习方式,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多么的重要。现代的教育必须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上取得和蔼发展。
2、先生的责任在于教学生学。
陶行知提出“教学合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认为好的老师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教学一方面要老师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老师全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过程,组织好,指导学生,使学生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类似的经验,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有了这种经验,学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识,成为主动学习者。教师应不断研究,才能时常找到新理,只有学而不厌,然后才能诲人不倦。如今,新课程倡导的也正是这种教育理念。
陶行知指出:“怎样学学就怎样教,学得多也就教得快。学得少就教得少,学得快就教得快,学得慢就教得慢。”由此得知,陶行知把教和学的关系翻过来,不是传统的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而是学生的学决定教师的教;教学内容的选择安排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来确定;教学过程不取决于教师的主观意图和外界加的压力,而应该取决于学生的快慢程度。同时,他还特别重视兴趣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认为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当今教学理论的研究成果表明,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肯定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根据学生得可接受水平和最近发展区来促进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发展,不可操之过急,拔苗助长。同时,现代教育理论还注重非智力因素如性格、意志、兴趣等对学习的影响。综上所述,因材施教是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深入研究陶行知的这一思想,有利于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发展学生的个性。
作为一名教师,我将永远牢记陶行知先生的教诲,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以陶行知先生的理论为指导思想,引导学生手脑并用,学会过硬的技能,使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用人才。
名著读书心得7
最近读了《中外教育名著导读》。在这短暂的几周里,我们读到了很多平时没看过的书。读书成了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这几周里,我感觉成长很快。眼睛里开始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以下就是我的心得。
常言道:“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需花。”我们渴望读书,渴望获得知识,但是我们却常常会有这样的疑惑:我们应该如何读书?自古以来,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而读书作为其中一种既普通又直接但却非常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因为理想虽不是高不可攀,但也不是唾手可得,没有不懈的追求,理想只能是朵美丽的镜中花。而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教师,从书本中获取知识就显得尤其重要。人类创造的知识财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人们常把学习形容为在书山上攀登,在学海中遨游。事实上,知识的积累是成材的一个重要条件。我们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时期,我们需要得到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从而给自己的人生定向;需要加强各方面的修养来提高自己。所以我们理应多读书,用书来净化心灵,用书中的知识充实自己。同时我们也应抛弃古时旧的求知理念,什么书中自有黄金屋等等,都不足取。
为了使读书达到更好的效果,我们除了要善于动脑,找到所读文章的“眼睛”,心领神会之外,还要勤于动笔,写读书笔记和读后感。当然读书要有好的效果,思考是最重要的,但是正如俗话所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把思考的结果整理出来,写成笔记和感想,既有助于思考,也可以帮助我们记忆思考的结果,便于日后比较、综合、分析。这对于我们提高写作水平,也是很有帮助的。如果所读的书是自己的书,还可以在书的空白处写下自己看法、疑问、评论等,也可以做一些记号。这就是评注笔记。它会加强我们对文章的理解、记忆作文时如果要参考、模仿渡过的文章,有没有做过评注的,效果大不一样。喜欢阅读一目了然的书的人是懒惰的人,只有阅读那些需要自己反复思考才能明白的书的人,才是真正读书的人。我喜欢阅读艰深。在阅读中我强调想象和联想。再抽象的理论表述,在进行思辨理解的同时,我把它还原成日常生活的图景。有些只需要现成的联想,有些需要想象的构造。我一直认为,无法进入抽象概念的人是缺乏想象的人;缺乏想象的人如果自认为理解抽象概念,这个概念在他那里也已经是一个死的东西了,既没有联结能力,也没有生成能力。
阅读是抽象的,关于命运的感受是具体的。在抽象阅读和现实感受中,我明白自身观念的命运。我们生长在这么好的年代,但在接受现成的非个人化的观念里长大。许多教育和观念已经深入到生理反应中去。我不得不四面突围。人不能揪住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在自圆其说的内部突围中,惟一的途径是自觉引入差异。遇到能够证明自己感受和观点的事物固然高兴,遇到不同的甚至否定的事物,我更加高兴。我很少单纯地阅读一本书,或者一种观点。我总会同时将观点不同的许多书放在一起读。我越信服某种观点或某本书,我越要寻找不同的书来辩论。读书,使我明白了很多道理。更使我懂得了教育的高尚,教育的纯洁。可以说:“是读书是我开始喜欢上了教师这个职业。开始让我明白了一个教师的伟大,明白了教育人的乐趣。相信在以后几年的教学中,我还会不断的读书,用读书来充实我的生活,我的人生。
最近我拜读了美籍华人留美博士黄全愈先生的《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此书叙述行云流水一般,让读者轻松、悠闲、随性,这里没有繁琐的、干涩的教育观念,也没有长篇累牍的论述,我厌倦那种自命不凡、咄咄逼人的高不可测的论理书。作者以自己的儿子在美国的学习中的“小故事”为素材,通过一个又一个立体生动的案例分析,深入浅出地阐明了美国素质教育的特点,在对比中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目前教育所面临的困窘,发人深思。值得一提的是黄先生书中的许多问题很有价值,很有见地,值得我们探讨。如“创造性能不能教?”“教育要不要平等?”“要不要惩罚孩子?”等等。第一章《创造性能不能教》中,作者讲述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在国内,作者就开始让三岁的儿子接受中国画的启蒙教育,儿子的国画有板有眼、像模像样。来到美国后,作者把有着绘画天赋的儿子送进了迈阿密大学美术学院办的绘画学习班,可是在这个班里,儿子却无法落笔画画,因为老师什么也不教,只让学生涂鸦似的乱画,甚为不满的作者立即让儿子退出了这个“误人子弟”的绘画班。可后来,作者通过观察,发现美国孩子在绘画的时候有着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从不问“像不像”,而是问“好不好”,也就是画得独特不独特。而中国孩子评判一幅画好坏的标准却是“像不像”,像不像老师的画,像不像现实中的实物。我想如果没有一个参照物,中国的孩子就根本无法下笔。
由此,我不禁想到:我也是一位教师,参加课程改革也有十年了,素质教育天天高喊,可是,我们的素质教育和美国的素质教育究竟有何区别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一口气看完了这本书。看完这本书后,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和反省之中。
美国的孩子可以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分科选择不同的学段进行学习,而我国的孩子只能按年级学习各门功课,可见美国教育重视个性发展;美国的孩子在小学五年级就开始写调查报告,而中国的学生在上大学时,才开始学习写调查报告,可见美国认识到社会对孩子成长作用很大;美国的孩子每到一个地方,社区里都有球队可以参加,而中国的学校里很少有自己的球队,看来美国比较清楚成长中的孩子需要培养团队意识;美国的孩子从小学开始,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搞一个“职业日”,请社会上各行各业,甚至“三教九流”的人到学校来给孩子们介绍各自的工作,什么律师啦、拍卖行的拍卖师啦、汽车推销员啦、消防队员啦、警察啦、运动员啦、作家啦,等等等等。从“职业日”里,孩子们学到的并不主要是干什么能赚多少钱,他们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是:社会上的`人到底是怎样存活的?因而,孩子们对职业的选择从小就是五彩缤纷、五花八门的,也能了解到社会竞争的残酷。而我们中国的孩子受几千年的陈旧思想观念影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对社会的了解少之有少,在父母的庇护下把社会想象的过于美好,长大后社会竞争力低下。从这些对比中不难看出美国在教育真正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他们把人看成教育的主体,那么教育面对的“人”就是学生,也就是现在我国讨论的“谁是教育的主体”的问题。当我们把学生看作是教育的主体,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人。
我们正在进行课改,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了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参与组织者,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开放式、启发式的教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自己动手动脑动手,实践探索、合作交流。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快乐还给学生,让孩子们在极度轻松自如的心境下自主探索与体验生命本体的状态,例如我们现在开设的活动课或综合实践课就是要培养学生创造力和运用知识和能力的活动,还可以增加一些了解社会、接触社会的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权利选择体验的职位,学会承担、学会接受。但是,我们对学生所进行的素质教育还仅仅只限于各个学校,学校不可能包容整个社会,它不可能给学生一个真实的环境让他们去感受,去体验,而社会又没有积极有效地配合学校,建设相应的设施,开展各种相应的活动,所以,中国的教育只浮于表面,还没有深入。
素质教育要走向完全成熟,需要教育者有开放的视野,有创新的教育理念。“仿我者死,创我者生”,陶行知先生这句话道出了教育的真谛。创造是教育的核心、灵魂,愿中国教育创造之花像陶先生所期望的那样开得更美更艳!
名著读书心得8
《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这本书描写了:刘备、诸葛亮、曹操、周瑜等叱咤风云的人物。它描写了中国波澜壮阔的大时代,狼烟四起,金戈铁马,英雄辈出,群雄纷争,天下三分……青梅煮酒的智慧交锋,独唱空城的兵不血刃,单刀赴会的从容凛然,对酒当歌的人生豪迈,一场场刀光剑影的生死悲欢,一声声鼓角争鸣的乱世回响,一幅幅风云变幻的历史画卷,它留下了多少品味无穷的美谈佳话!
《三国演义》里的刘备是“一代乱世英雄”,可“纵横一生落幕”;“隆中便晓三分天下,旷世奇才死而后已”这个人就是诸葛孔明;其中有“叱咤风云,雄霸天下,能臣,奸雄由人评说”的曹操;还有“青年才俊,一战成名,一生光辉与骄傲”的周公瑾……不过读了《三国演义》我也有许多不解的疑虑和问题。《三国演义》中,刘备曾经和一位老先生(他也是一位军师,就是卧龙——诸葛亮和凤雏——庞统的师傅)说过话。那老先生说:“这世上有两个人,他们都是旷世奇才,得其一即可得一半天下,他们就是卧龙——诸葛亮、凤雏——庞统。”然而,刘备不是得了他们两个吗?是不是应该得全部天下了呢?可为什么到最后刘备的蜀国非但没有得全部天下,反而被魏国灭得很惨,这时为什么呢?
在偷偷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在刘备三顾茅庐之前,曹操早已知道隆中有卧龙这样的奇人,所以已经三顾过茅庐了。而为什么刘备请他成功了,而曹操却没有成功呢?这是因为曹操第一次请是叫程昱去请的,程昱是诸葛亮的`朋友;第二次是叫程昱,贾诩等人去请他到小饭店吃饭顺便请他的;第三次才是曹操亲自去请的,一点诚意也没有。曹操还不满的说:“我麾下谋士多的是,谁稀罕这个不肯出山的谋士呀!”可他万万没有想到,真是他放弃的那个谋士,摧毁了他的好多兵力呢?曹操也叹气说:“我早知道就诚心诚意的把卧龙亲过来了,也不至于现在落得这个下场!”《三国演义》是由元末明初的罗贯中著的。它真是一段传奇的佳话!
名著读书心得9
看完《长颈鹿拉拉》,我觉得拉拉的'长脖子很有用,可以荡秋千或者滑梯,给动物带来了很多欢乐,但也因为它的长脖子,造成了很多灾难。
拉拉很乐意帮助别人,也很勇敢,知道错误,动物王国的动物非常团结,每个人都愿意帮助,和他们住在一起,一定很有趣。
名著读书心得10
《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我读完它感触颇深。它讽刺了我国古代封建恶势力独霸一方的丑态与它最终将会走向灭亡的必然命运。
《红楼梦》刻画了两百多个人物,他们各具特色。给我印象深刻的有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等。
贾宝玉这个人由于从小被祖母与母亲溺爱而造成每日与女孩儿们玩乐,不顾学业,而且多愁善感的性格特点,但也是因为这样,他的父亲贾政才会不喜欢他,宝玉也很惧怕他的父亲。虽然大观园里的人尽是心灵肮脏,但是也有真情在,贾宝玉与林黛玉真心相爱,最终却套但是封建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命运。
林黛玉也是多愁善感、经常落泪,都说她心眼小,但是只有她才拥有贾宝玉这个知己。薛宝钗在大观园里可算是最有心机的一个了。她为人处事很能干,蒙住了很多单纯人的眼睛,她人缘极好,却得不到宝玉对她的真爱,她极力讨好没一个人连贾母也不在话下。
王熙凤是最泼辣的一个了,不仅仅办事干练,而且心直口快,常噎得人说不上话来,她处处不吃亏,人们称她“凤辣子”,却逃但是早逝的命运。
大观园里的人物我喜欢的要数探春了,他心机不如宝钗,文学功底不如黛玉,但是她为人爽朗,而且冷眼看一切,或许她有一点孤高自诩,但是能在混浊的世界里冷眼看一切的.又有几个呢?但她的命运同样也是远嫁,离开家乡,离开父母。
贾母可算是仁慈的了,她疼爱孙子孙女们,甚至连与自我毫无血缘关系的小孩子也疼爱,但是她的话何尝不暗藏玄机呢!黛玉刚进荣国府时,贾母让她做上座,她不肯,贾母说了句“你是客,本应如此。”暗示了她从来没有把黛玉当成是自家人,虽然表面上和谁都很亲切,但是她但是是假慈悲罢了。
读完《红楼梦》让我见识了人间的美与丑、善与恶,让我懂得人们之间并不只有完美的事物,也有肮脏与丑陋的灵魂。
名著读书心得11
老虎到底会不会吃人,有人告诉你,老虎其实很害怕人类,它只吃禽兽,只是有些人是人面兽心,老虎以为他们是动物;而有些动物虽是兽面,却怀善心,所谓兽面人心,和好人一样,头顶上有灵光,虎豹看见就逃窜,鬼怪也远避。
你想辨别善恶吗,有人告诉你,在海外某个国度,人们不用走路,都踩着云朵随意飘行。只是云彩的颜色各异,善人的脚下是彩云,恶人的脚下是黑云。云彩的颜色与身份和财富无关,但是可以随着人心的善恶而改变。
你想公平交易吗,你想结交君子吗,有人告诉你有一个君子国,在那里漫天要价,就地还钱的买卖原则来了一个完全颠倒,那里不仅有和谐的社会制度,良好的社会风气,而且有勤谨俭朴的官吏和开明礼贤的国君。
太多不可思议的事情,有些事是我们的美好心愿,有些事我们想都不敢想,然而《镜花缘》的作者李汝珍却大胆地在书中阐述了他的设想,不仅让我们脑洞大开,也使得读者收获了很多知识。
李汝珍是清代的有理想、却很落魄的穷秀才,平生喜欢钻研,博学多才,《镜花缘》是他的代表作,与红楼梦相似,书中描写了很多神仙和梦境,虽然艺术价值远非红楼梦可比,却也展示了作者高超的写作水平和远大的思想抱负。
书中最出彩的是一位落魄书生唐敖的海外见闻,由此引发一系列故事。武则天时代的唐敖曾经多次参加科举考试,最后一次虽然高中了探花,却被言官举报他与叛贼徐敬业和骆宾王勾结,最后不得不心灰意冷,发誓不再进入仕途。
之后他与经常在海外做生意的大舅子一起出海散心,于是他们看见了很多千奇百怪的趣闻轶事,最后唐敖一心想成仙,武则天也江山易位,但其中很多波澜曲折的故事却耐人寻味。
很多人盼望着公平与和谐的`太平世界,在古代老子曾经描述了他心中美好的世界: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在国外有乌托邦的思想:没有剥削压迫和贫富差距;国内也有桃花源的境界: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无论古今中外,追求美好生活都不能算是一种奢侈,而是发自内心的精神需要,只是制度和经济环境的限制,有些话只能变着花样说出口,有些话却要冒着杀头的风险,于是有智者,也有勇者,更多的是莽撞而下场很悲催的愚者!
名著读书心得12
文学是比鸟飞得还远的梦想、比花开得还美的情感,比性闪得还亮的智慧,是我们到了一百岁还忘不了的信念。
就像这段话一样,文学名著在当今社会上已占有了高大的地位,是我们青少年必读的书集,它将为我们带来巨大的影响。
前不久我刚看完了一本名著《欧也妮葛朗台》是由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创作的,同时也是讽刺作品中最具活力的一部力作。
读完了这部小说,使我知道了:葛朗台他是个贪婪、狡猾、吝啬的人,金钱是他唯一崇拜的上帝,独自观摩金子成了他的癖好,为了钱,他可以六亲不认:克扣妻子的费用;要女儿吃请水面包;弟弟破产无动于衷;侄儿求他置之不理。直到他知道可以花费小笔资金解决弟弟破产的事情,同时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后,才肯出这笔钱,甚至临终前也不忘吩咐女儿看住他的钱。虽然,他是个守财奴却与别人不相同。他不仅热衷守财,还善于发财,精明计算,平时不动声色,看准时机果断出击。索漠城里,都尝过他的厉害,反倒佩服他,把他当成索漠城的光荣。
通过葛朗台使我明白了:金钱在当时社会具有无边的影响力,同时也揭露了当时资产阶级社会活动中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而欧也妮,葛朗台的女儿,天真美丽的她喜欢上了破产的表弟夏尔,为了资助夏尔,她把父亲给的金币赠给他,这样的举动激怒了爱财如命的葛郎台,父女发生 激烈的冲突,而她的母亲却因此一病不起,但最终欧也妮等到的却是个发了财的负心汉。与此同时,在她的身边围绕着许多金钱的奴隶。为了得到她的钱,拼命地在她的'身边包围着。
使我同情她,为什么生活在这样的社会,金钱这东西的怨恨是那么深,那么重。
每个人都觉得她是一个吝啬鬼,因为她同她的父亲一样省吃俭用,精打细算。但是,一个个虔诚的机构,一所养老院,几所教会小学却给了责备她爱财的人一记有力的耳光。
从这本书中使我明白了:当时资产阶级社会中,金钱就如上帝一般,让所有人侵倒,甚至六亲不认,但有的看似吝啬的人却不是一个吝啬鬼而是一个慈善的人。让我知道,看人不能只看外表,要多看人内心的世界
文学名著永远是全世界人民的无价之宝,它不仅丰富了我们知识还陶冶了我们的情操,加强修养,使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充满阳光与滋润心灵的雨露。
名著读书心得13
《终身教育引论》是这次我读的书。读着这本书总是让我有一种惊叹的感觉。其中他阐明了终身教育的概念,集中讲述了终身教育思想。他的观点得到许多西方国家的赞同,被认为是“知识社会的根本原理”,并最终发展成为世界性的教育改革的主导理念。书写成于上个世纪70年代,可其中作者朗格朗对于现代社会的一些认识,社会对人的挑战以及由此教育应该如何在其中发挥作用,帮助人更好地谋求美好生活,都让我觉得即使在今天我们依然没有实现。书中提出的终身教育的思想,并因此而要对整个从儿童时期开始的教育进行系统改造的想法,依然是我们现在追求的一个目标。
以下使该书中一些打动我的文字和段落,摘录如下:
“教育和训练的过程并不随学校学习的结束而结束,而是应该贯穿于生命的全过程。这是使每个人在个性的各个方面——身体的、智力的、情感的、社会交往的方面,总之是在创造性方面——最充分地利用其禀赋和能力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正是通过不断的努力学习和研究,通过实习培训,人才会有更大的潜在可能性去有效地、应付裕如地迎接他一生中遇到的各种挑战。”
“由各类中小学和大学所提供的基础训练,并没有使儿童和青少年为成年后所承担的义务和任务做好充分的准备。……重要和迫切的事情是在单纯的智力活动这个狭窄范围以外,大幅度地扩展教育和培训的内容。……必须为基础训练提出新的目标,必须制定、保持和发展判断能力、思考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的方法,并且保持和发展属于每个人的、往往受到传统的教学方式损害的独特表现方式。……儿童教育、青少年教育、成人教育在个性发展的完整概念中密切地联系在一起。”
“我们力图不用先验的方法去向人们灌输现成的、陈腐的文化;我们深信,教育工作者对其他任何一个人、特别是成人能提供的帮助就是给他以工具,将他置于一种环境,使他能够依靠自己在社会上的地位、自己的日常经验、斗争、成功和挫折来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进行独立思考,并逐步地形成和发展自己的个性,使个性的各个方面得到充分的表现。”
“如果一个成人对自己的教育失去了兴趣,如果他除例外情况以外总是对正规和非正规的教育没有热情,那就是由于他在易受影响的年龄即青少年时期没有从提供给他或强加给他的教育中发现他所需要和期望得到的东西。……考虑整个教育,考虑教育个阶段的连续性和相互关系。当我们说到终身教育的时候,我们脑子中始终考虑的就是教育过程的统一性和整体性。”
“从长远来说,实现更美好的生活这个问题的唯一答案在于建立一个彻里彻外地渗透着终身教育原则的社会,在于实施一种与社会的进步和成就紧密相联的教育。”
书中的语句总带给我一种温暖,让我觉得教育的美好,它对人类福祉的关怀。同时,又有一种悲伤,因为,时至今日,我们中的许多人依然接受着错误的`、失败的教育。
书中说目前在大中小学进行的教育是基于对个性的一种短视的认识:获得知识的能力被放到比情感、社交、审美、身体诸方面发展都重要的地位上,没有考虑到个性的差异,那些不符合模式的学生也就同发展低于正常水平的学生一样成了不受重视的边缘人物。选拔的需要压倒了训练的要求。正是现代教育的写照,我们为了考试为了上大学而学习,对结果的重视远远超过了学习的本质。
“教育的任务是培养未来的成人承担生活的责任和义务,接受变革和各种形式的智力和文化的冒险活动,适应社会习俗、道德观念和理论学说的迅速变化。” 说明了学习的主要是让我们掌握学习的方法,去适应以后的生活。
教育是对人的“长远利益的关怀”,在现代社会中教育更是一种生存的必要准备。因此,在面对社会对人的诸多挑战时,教育应该成为帮助人们应对挑战、更好生活的手段,这就与现存的不适应社会生活要求的教育体系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可以说,终身教育不是简单地进行成人教育,它的实现有赖于整个基础教育体系进行相应的变革。它是一个整体的、连续的、系统的教育思想。
为了教育能更好地为人类的生活谋求幸福而努力将是以后教育发展的方向!
名著读书心得14
花了一个月的时间看完了它,很惭愧自己像老牛走路似的看书速度,却也不敢恭维自己看得有多精。读完后,心里有股淡淡的惆怅感觉,朦胧中,总觉得自己身上依稀有思嘉的身影。读完《飘》,它确实给了我很大的震撼,更唤起我对过去的懊悔。同时,对书中的描述的人生、友情、爱情,我也感触颇多。
关于人生的善与恶,我不敢妄加评论,因为,毕竟我走的人生路还不及三分之一。十六岁的'我,想法也许是很幼稚的。《飘》中女主人公思嘉·奥哈拉并不是传统观念的好女人,她有着迷人的外貌、聪慧的头脑、坚强的内心、果敢的行为。同时,她也骄傲、贪婪、虚荣、追求实际,甚至曾经有过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她渴望爱情,不顾一切世俗观念,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爱。但当感情和现实利益相冲突时,她毅然将经济需求放在首位。如果说我佩服思嘉,那我更衷情于瑞德,因为我也同样的崇高自由,他的豪放不羁,他的现实,他的勇敢,都传神地说明了他在乱世社会中成长的一个人才,是在乱世生存与发展的强者,强者应适应任何一个社会,这也成了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在经济社会中对精神的取舍,在面对新生事物时,是适应还是回避?思索过后,相信我们会有更多的启发!
谈到友情,虽然在《飘》中,作者并没有极力去描写友情,但媚兰对朋友的这份友情仍然是让我羡慕不已。记得桑费有句话:“朋友有三种:爱你的朋友、恨你的朋友、忘记你的朋友。”我想媚兰就是那种爱思嘉的朋友。她对思嘉感恩、感激,甚至为了她可以去死,她的真心在临死前终于让思嘉明白她是她唯一的真正朋友。在人的一生当中,谁能没有朋友?有几个真正的朋友便成了人一生最珍贵的东西。对待朋友,最好也是最真的办法——那就是真心!
读完了整本书,我也摘出了最喜爱的两句话:
“美貌并不能使人高尚,衣着也不能使人尊贵。”——警告贪慕虚荣的人。
“我向来不是那样的人,不能耐心地拾起一些碎片,把他们黏合在一起,然后对自己说这个修补好了的东西跟新的一模一样,一样东西破碎了就是破碎了一一我宁愿记住它最好时的模样,而不想把它修补好,然后终生看着那些碎了的地方”。
一遍匆匆的略读,并不能体味多少真谛,也许,等我再读几遍时,会有更多的收获吧。
名著读书心得15
假期的一个晴午,我把《女儿高考》这篇感人肺腑的美文反复地咀嚼。书扉早于被泪水打湿,我却仍沉浸在对父爱的感动与遐想中——一位父亲在女儿高考时的心理活动,让我们看到了所有在爱的考试中取得满分的父母对孩子那深深的爱!我想,本文最令人叹为观止的还是那贯穿全文的自语式独白。它生动细腻地描写出了这位父亲在高考进行时想象女儿答题的情景与自己对女儿说的话。字里行间,无处不体现着父亲对女儿那深沉、细致的爱。当我读到:“怎么,看不懂?你鼻尖上冒出细细的汗星子。别急,女儿,看看题,再想想,实在不行就跳过去……”的时候;当我读到:“早点吃的很少,我尝了尝,盐巴似乎放多了,你口干吗?”的时候;当我读到:“唉,女儿我没有心肠做饭。这段时间我还是来陪着你吧。如果真有所谓特异功能该多好,我能传达给你力量,信心,以至于智慧……”的时候,心好像被一种平凡却伟大的力量撞了一下——难道不是吗?在这看似随意的三言两语间,都能发现父爱闪亮的影子:想拥有特异功能,这是个如此天真的想法!但它寄托了父亲此时紧张与焦虑的心情呀,瞧!父亲多么深沉!
其实,我最欣赏的是这位父亲除了“深沉”,也给这份爱赋予了一个诗一般的代名词。在“这是,你只注意考卷,只忙着答题。你不知道父母也和你一样在考试,在为你加油,在祝福你!”这个句子中,父亲把关爱子女比作成了一场考试!呵,真是妙喻!难道不是吗?你得了重病,需要住院。父母将怎样做?这就是考试嘛,在考父母对儿女的.爱!那么,在做作业时、吃饭时、玩耍时,这场考试也会开始,它是随时随地的。但令人惊奇的是,父母们甚至不用上一天的课,总能在这些“爱的考试”中取得满分!我读过许多赞美父母的文章,可从没有像现在这样感动。或许,我们已把父母的“考卷”刻在心上,勉励自己在真正的考试中——还有生活中、细节处,用切身行动来回报父母、孝敬父母!
多么精彩的一篇文章!多么伟大的一位父亲!感受它,透过它,我受益匪浅;我看到了所有在爱的考试中取得满分的父母对孩子那深深的爱,我懂得了感恩……
【名著读书心得】相关文章:
名著的读书心得01-12
经典名著读书心得02-06
经典名著的读书心得02-13
名著读书心得11-07
教育名著读书心得12-22
《童年》名著读书心得03-05
《活着》经典名著读书心得04-06
读名著的读书心得04-22
名著读书心得范文06-20
阅读名著读书心得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