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法》读后感13篇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干法》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干法》读后感 篇1
自古有句老话: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又有:工作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分。可现在的社会中,又有几人能分的清?人为的分成三六九等,上下九流。笑星赵本山说过“劳动人民是最美的人”,掌声雷动,鼓掌的又有几个人认同呢?泱泱华夏,上下五千年,劳动人民有几何时享受过殊荣?然历代王朝改朝换代,有几次不是他们推翻的呢?
劳动对于人民来说意味着什么?是义务,是责任,是生存,是价值的体现。多少不劳而获的物种湮没在历史长河中?多少好吃懒做的人在愤世嫉俗的心态中饥饿的离去?为了这一切我们进入了社会,我们知道了在社会这个熔炉中,劳动=工作,没有工作就没有一切。为此,我们费尽了心思想要找一份好工作。现在而立之年的我们回头看看,我们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我们以时间为代价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为了像那些大街小巷遛鸟、下棋、跳广场舞的他们一样静等那一天的到来吗?真到那一天到来的时候,如何做自我评价呢?他人又如何盖棺定论呢?人如果只为了活着而工作,与动物又有什么不同呢?
一、工作的意义
对于农民来说,工作就是种地,通过他们的工作使土地长出的果实硕果累累;对于老师来说,工作就是传授知识,通过他们的工作使孩子们长大以后能够成为栋梁之才;对于军人来说,工作就是保卫国家,通过他们的工作守卫国家的领土完整;对于我们来说,工作就是卖产品,通过我们的工作使厨师健康,老板省钱,为子孙后代多留下一片绿。
二、如何工作
现如今很多人说“同样是九年义务教育,你怎么这么优秀”?笑过以后我们就不该反思吗?都是同龄人,都是一天24小时,为什么我不如别人?新闻联播播出过系列节目——大国工匠,我们每天接触的行业中竟涌现出如此多的工匠!工匠精神,是那段时间听到最多的名词?为什么他们做到了?他们怎么这么优秀?困难也好,挫折也罢,这都是给自己找的借口。就因为这些借口,让我们失去了太多太多。多少本应该坚持的东西,我们白白放弃了;多少本应该得到的东西,在我们的借口中流失了。不是我们做不到,是我们没有做就放弃了!多少冠冕堂皇的理由造就了我们今天的一事无成。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心志
内心的志向自己都不敢想的事情,又怎么能做到呢?人生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定目标的是自己,找借口拖延的也是自己。如何坚定自己的目标呢?“以百米赛的速度奔跑”“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要想完成甚至超越自己的目标,要付出超越别人的努力,不肯付出别人几倍的'努力,而想取得成功,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2.坚持
达芬奇的故事告诉了我们即使画一个鸡蛋,没有坚持不懈的练习也不会成功,成功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轻易得来的,不会懂得珍惜,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坚持,才会有成功的机会。当他人在办公室聊天喝茶的时候,你在拜访客户的途中,当他人在聚会喝酒的时候,你在和客户讲解产品,当他人在一展歌喉的时候,你在为客户整理资料。当成功来临的时候,不要惊讶,那是你应该得到的。
3.打破常规,打破束缚
不按套路出牌是制胜的法宝,不要让常规束缚你的思维,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人为的臆想一些障碍,都会成为你前进的阻碍,与其费时费力的去搬开,不如跳过去来的省劲。墨守成规,你只能在圈子里转悠,在你转圈的同时,时间也悄悄的溜走了。未知的道路充满了苦难、寂寞、挫折和挑战,只有在过程中才能更好的磨炼自己,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也留给耐住寂寞的人,因为苦难和挫折是成功的基础。
4.职责
每个人一出生就寄托着全家的希望,同样你选择一份工作,公司这条船也会对你寄托希望,每个人都是一块木板,一根钉子,因为有了公司这个平台,我能才能深入海洋,因为有了我们公司这艘船才能乘风破浪走的更远。更因为有了我们,这艘船才能承载更多的责任和希望。也愿通过我们的成就使这艘船能逐渐的无限变大,承担更多人的责任和希望,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让秋实燧智的旗帜深深的烙入每个人的心底。通过我们的努力,延缓地球的衰老,焕发出生机的绿色。这,是每一个秋实人的职责,我为之奋斗!
5.爱
爱不是说出来的,是做出来的。对每个人来说,做一份不喜欢的工作是一种煎熬,就像一对没有爱的夫妻关系,痛苦且迷茫。作为销售人员来说,首先你要了解产品,找出它的可爱之处,然后深深地把它放到你的心里。只有这样,当你在和别人介绍的时候,你的话语才有感情,才有感染力,让别人在了解的同时也深深的爱上它,并且将它占为己有。只有将产品赋予灵魂,它在客户的眼中才是生动的,立体的,而不是一款冰冷的产品。也只有这样,我们的销售之路才有乐趣,并且把工作不断向前推进。
6.心态
十几年的工作生涯,见到了太多太多见外的人,他们就像机器人一样,每天机械式的重复着同样的工作。没有思想,没有意识,改变一个动作都要重输一遍程序,人为的把自己放在过客的位置上且乐此不疲,还美其名曰“利索,没我的事”。为此,我感到悲哀。他们就像一面镜子,时刻警醒着我,我是这艘船的船长,我的一次失败,会带来全船的灭顶之灾。为了自己,为了船员,为了这艘船,我要承担起我本该承担的责任,为了这一切,我为之努力。不辜负船员对我的信任,大家一起驶向成功的彼岸。
以上的是我对《干法》的几点总结,是我对这本书肤浅的体会,内心的感触远不止这些,却不知如何用文字来表达。我始终认为,说的好不如做的好,光说不做那只是纸上谈兵,卓越的人有三条命,性命、生命和使命,分别代表着生存、生活和责任。作者:张文
《干法》读后感 篇2
早在接触阿米巴管理之时,就以对稻盛和夫先生的《干法》一书有所了解,但却由于心境一直处于浮躁之中,无法静下心来去拜读这一凝聚经验与智慧的著作。得益于外出参加会议,终于能够调整一下心绪,去打开这一扇向往已久的大门,追求工作生涯的的灵感与启迪。阅读之余,顺手整理了一下的自己所感所想,加深记忆。
本书开篇以时间为序,介绍了稻盛和夫先生的早年工作经历,早年的稻盛先生充斥者对现实的不满,对工作的抱怨,其实年轻版的“稻盛和夫”在我们的身边比比皆是。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耳边不乏对处境的牢骚,对岗位的抵触。可以说我们与稻盛和夫先生有者同样的迷茫与困惑,然而现在展现在世人面前的稻盛是被被誉为“经营之圣”的稻盛先生,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依旧在浑浑噩噩、毫无建树,甚至于将要以此状态完结一生,原因何在?在我看来,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对“心态、认知、坚持、细节”的认识与理解不同。
一、心态是本质
诚然,人生当中总会有着种种的挫折与低谷,就像稻盛先生有着相对优异的学习成绩,毕业的第一份工作却不尽人意,与之理想中的期望有着极大的差异。其实,我们所处的环境甚至于比稻盛先生当年还要残酷,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竞争与物质高度发达的社会。高度的竞争使得我们每日都在面临淘汰的可能,有着非常的压力;而物质发达必然导致生活状态的高度差异,加以对比小到每日的三餐,大到所居的住所,无一不在昭示者不同的处境的差距。我们当前的物质所得可能无法满足理想生活所需,我们的工作环境可能充斥者粉尘、噪音,我们可能对当前所处的职位并不满意。于是我们能够见到一种自暴自弃、放任自流、怨天尤人的心态,其实不管自己处在何种境遇,都要抱着积极的'心态朝前看。心态是人生状态的决定性因素,心态的改变,会使一个人状态产生本质的改变,继而导致做事结果的改变。心态因人而异,但它并不是固有的,关键是我们要认识到心态是可以改变的,并且不利于自己成长的心态必须要有意识的改变。稻盛先生正式凭借心态的转变,成功的扭转了困境,在还是一个不到25岁的毛头小伙子的时候,居然一次又一次取得了出色的科研成果,成为无机化学领域崭露头角的新星。
二、正确认识工作
我们中的大多数都不是可以肆意挥霍的“富二代”、“拆二代”,生而为人,我们都有着对美好物质的向往,即便是个人的享受欲不强烈,我们也有责任为家庭、为亲人争取一份美好的生活,为了实现美好生活的途径就是——工作。工作时间久了,难免会失去了对工作的激情与热情,觉得工作就是单纯的重复,有时候不知道自己工作的目标是什么,把工作单一的当成是谋生的一种手段。稻盛先生明确的告诉我们——人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心志。工作可以起到锻炼心志、提升人性的作用,长时间不懈的工作可以磨砺心志。要想度过一个充实的人生,只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另一种是让自己喜欢上工作。能够碰上自己喜欢的工作,这种机率恐怕不足千分之一、万分之一。与其寻找自己喜欢的工作,不如先喜欢上自己已有的工作。喜欢自己的工作,就能忍受任何艰苦;只要不懈努力,任何事情都能成功。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工作舞台,孜孜不倦,这样的人才最有魅力。
三、如何去工作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说尽力而为。我们可以原谅这种说法,但不能原谅这种做法。做任何事情不能本着尽力而为,竭尽全力是我们工作所要达到的境界。把平凡化为非凡的是“持续”、把失败转为成功的是“坚持”。坚持未必成功,但遇到困难就放弃,是绝对不能成功的,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我们都知道,但做到需要我们的恒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你肯付出就会有所得,持之以恒,坚持到底,你将收获丰硕的果实。“不是希望了才去坚持,而是坚持了才会有希望”,就像稻盛先生所说:当你竭尽全力时神灵将会现身。只有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才是人生和事业成功的最强动力。
做好工作必不可少的认真态度:必须注重细节,比道理更作重要的是重视经验,不厌其烦,持续、专业地工作。稻盛说:“棋手,每走一步都要慎重推敲,感想上万种棋步,一次又一次地在大脑中模拟演习达到目的的过程,不达目的棋步就从棋谱里消去。”在工作中有很多用橡皮擦绝对擦不掉的事情。抱着”错了改改就行”这种想法做事,小的失误就会频频发生,其中就隐含了导致无法挽救的重大错误的危害性。平时就要用心做到”有意注意”,不允许发生任何差错,用心去推敲每一步,贯彻这种”完美主义”才能提高工作质量。
《干法》读后感 篇3
“人为什么要工作?”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都没有深层的去思考和探讨。在我们公司的很多人员的身上和行为上都能体现出不同的答案,有的是为了钱,有的是为了家庭,更有的是把工作看成来不得不干的“必要之恶”,甚至对积极工作的人报以冷笑和鄙视。这也是我们公司最大的恶习,也是最影响员工对工作二字错误理解的行为。
而且很多的因素造成,在于各阶层领导的“不知情,不理会”以及对积极的员工缺乏一些必要的支持和鼓励。因此很多积极的员工也开始变得很颓废,对工作的态度上出现厌恶工作,不断地逃避工作的责任心。
因此我们在今后员工培养下要不断地宣导和引导员工的正确“劳动观念和他们的人生价值观。在整体上提高员工的素质,让员工真正意义上把公司当家。
"工作能够锻炼人性,磨练心志,工作是人生最尊贵,最重要,最有价值的行为。"不断让员工去了解工作的意义,才能磨练出稳重而又积极向上的性格,为事业,为目标去努力拼搏的员工。"工作造就人格","工作是万病良药",能让员工了解到工作并不是表面意义上的薪酬多少,更是能体现出员工的自身价值和人生的成就感。宝剑锋从磨砺出,不断地遇到困难,挫折,又不断的克服困难挫折,这成就是无可取代的',也是最能提升员工士气的良药。
人都有伟大的梦想,虽然在公司只是一个小地方,但是也能造就梦想。虽然这是一笔不大不小的成就,但也可以为员工积极努力工作增添一把火,也能引导广大员工积极效仿,既能为公司的成长留下一笔财富又给自己增添一笔成就,提升自己的人生价值。而造成这些成就总在于那些专注工作的人员身上。为什么多数人不能实现展现出来,因为缺乏发自内心工作的气魄和积极工作的态度,有太多的抱怨和牢骚,未实施前就开始打退堂鼓,心又总想着这里不好就换个工作。不良的念头占满了大脑思维,这时候又缺乏正确的引导,因此员工失去了对工作的兴趣,也就失去了积极性。
应让员工了解到“即使在苦难中,只要拼命工作,就能带来不可思议的好运”。“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并不是单纯的一句话,也是人们经过无数的磨难中悟出来的道理,我们也应该给员工灌输这种不折不挠的精神和积极向上的思想。"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也是引导员工对工作上正确引导,因为咋看的不幸,实际上是幸事。员工亦会从不良状态转变为更积极更努力的状态。
让员工喜欢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现在大学生包括很多员工都对现有的工作心生不满,总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以各种理由解释自己的错误想法,造成了对现从事的工作不喜欢,而达不到相应的目标。如何让员工喜欢从事的工作,首先要让员工了解所工作的含义。人需要激情,而激情来自于失败后的成功。事实中很多的工作都有,就比如技术研发,产品不断的实验失败到最终的成功,又比如机械加工,亦是从不断不合格,不断地改善维修达到成功等等,这都是激情。而要有这激情又要员工先喜欢所从事的工作,改变自身的心态,对于迷茫状态的员工,则需要我们为他们引导到正确思路。
感动给人注入新的动力,这是毫无疑问的一个道理,在任何一个人的人生里,有无数的感动,但是这些感动确是来之不易,而就因为这来之不易的感动,鼓舞着员工更认真,更坚持不懈的工作。我们应该认真对待这份感动,保持这份真挚,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因为这份感动来自于成就,无论成就的大小。而有着这份成就员工才会去重视这份工作,在乎这份工作,工作的良性发展也有了雏形。员工也会变成“自燃型”主动积极的人。主动积极的人能共同带领大家积极向上,从而也有希望成为一个领导者。
持续久就是力量。坚持不懈,百折不挠,愚直地,诚实地,认真地,专业地努力工作,才能让人们从平凡变成非凡。认真对待每一份工作,因为任何一份工作都是有相对应的发展方向。要延续其发展方向坚定不移地向前。不断地反思不断地进步,全力做好当天的工作,接受各种苦难和成功的考验,关注每一件工作的细节,因为细节也决定成败。敢于走“别人没走过的路”,将不可能变可能,乐观构思,悲观计划,乐观实行,敢于接受天马行空的思想,开拓自身的思维模式,从而达到我们一致的目标!
骚年们,为了目标:努力工作吧!
《干法》读后感 篇4
在读这本书之前,对稻盛和夫先生我是一点都不了解的,是的,我这个学渣幡然醒悟终于开始学习了,开始试着去学习,去了解成功人士的成长经历。
稻盛和夫是一位传奇人物,学习成绩也曾不理想,而后通过努力一样取得优秀成绩的大学毕业生。
毕业之后稻盛先生也面临了同大多数人一样的遭遇,找工作遇挫,找不到好工作,通过老师推荐,获得了一份工作机会。
但当时的日本受泡沫经济的影响,所在公司的发展也不太好,一起的同事要么继续学习深造出国,要么另谋高就其他企业,而稻盛先生当时由于当时的种种原因,所在的部门只剩他一人坚守,稻盛先生也曾一遍遍的问自己,这样工作的意义,也曾夜深人静思考人生的意义。
然而,一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神奇力量,稻盛先生此刻反而更加清醒,不再发牢骚,不再说怪话,专注埋头工作。
“极度认真”的工作态度,拼命努力坚持不懈的工作过程中,发生了不可思议的事情。
稻盛先生一个非专业的毛头小伙子,却在工作上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出色的研究成果,这都得益于当初下定决心埋头工作的重要决定。
来说一说读完此书,我的感受。
醍醐灌顶,一剂良方。
对于那些正在找工作却总是挑剔工作的人来说,这本书会让你醍醐灌顶,能立即明白,接下来该怎么做;对于不想工作的人,或者厌恶工作的人来说,这是一剂良方,能更加理解,工作对我们,对生活的意义。
稻盛先生首先向我们是说明了,人为什么要工作。其中有个小故事:在南太平洋的一撮小岛上,有个未开化的部落,那里的人们都认同“劳动是美德”这一观点。村民们在每年的劳动收获季节,会各自评论各自田地的整修状况,作物的长势等,经过评价,田地耕作精细的人就会被称为“人格高尚的人”,会受到全村人的尊敬。
而在人类近代文明的西方社会里,从基督教思想起源,“劳动乃是苦役”这个观点相当普及,以至于延续至今,劳动是一种充满痛苦、让人厌恶的行为,因而产生了近代的劳动观:工作时间应该尽量缩短,工作报酬应该尽量增加。
而日本原来也是以劳动为美德而工作的,随着社会的逐步西方化越来越多的人把劳动看做一项单纯的苦差事,甚至厌恶劳动,厌恶工作。
我以为,现在的我们或多或少也都有这样的想法和情绪,毕竟,人本是有惰性的,好逸恶劳不是你的错,不改变,不努力克服就是你的错了。
喜欢上所从事的工作。
“拼命工作的背后隐藏着快乐和欢喜,正像漫漫长夜结束后,曙光就会到来一样。”这是稻盛先生在当时艰难的条件下,取得一次一次出色的研究成果时候说的。
既然我们都知道工作于人生的意义不仅仅的是工作,而是灵魂的磨练,那么你就应该明白,任何人,哪怕一株小草在石缝间也要努力生长,这就说明,在这个世界上不存在不劳而获,万事万物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工作也是我们生命绚丽,幸福人生的关键。
既然人人都要工作,那么不妨与工作和平共处,爱上它,改变对它的心态和厌恶的情绪,接受它,从而让它来成就自己呢。
改变心态!热爱工作!
就像恋爱的时候一样,哪怕和喜欢的他/她聊个通宵,第二天依然要准时上班,也会觉得,精神抖擞,心情愉悦,更加快速的完成工作,期待与他/她的再次联系。用恋爱的心态的去热爱你的工作,你会发现,工作原来有那么多的乐趣和神奇,不仅事半功倍,还能成就自己,是一件如此幸福的事情。
持续付出、出色完成工作。
努力工作,相信每个人都可以做得到,但为工作持续努力持续付出,你可以么?
记住一句话“持续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出色的`工作产生于“完美主义”稻盛先生这里也分享了一个小故事:他的叔叔是一位海军飞机维修员,曾说到“
每当轰炸机起飞时,维修员也要随机飞行。但奇怪的是,几乎所有的维修员都不乘坐自己维修过的飞机,而是乘坐别的维修员同事维护保养的飞机。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虽然自己在维修保养时候竭尽全力,但如果被问到”你做得到万无一失吗?”却没人敢充满自信的回答“是”。
正是因为对自己的工作缺乏充分的自信,考虑到万一的情况,所以维修员们都选择乘上同事负责的轰炸机。”
这样类似的事情,有很多,比如很多医生不愿意亲自为自己的亲人做手术诊断,往往会委托自己信任的医生去诊治,这种情况,也是医生们对自己的不自信表现。
我们需要自己要求自己,将工作竭力做到“完美”,成功距离你还会远么?
书中,真切且深刻揭示了工作的意义,稻盛先生说,人类生活都是由工作创造的,去理解工作的意义,也就掌握了生命的意义。
不论你是一线工人、辛勤的劳动者,还是企业白领、高级管理者,亦或者你是自由职业者,我们都可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创造更大的价值,希望我们都能建立起积极、健康的工作态度和人生态度,理性的对待工作,成就人生。
《干法》读后感 篇5
xx年,纸质的书籍我读了41本,樊登读书会的书我听读了83本,其中影响我比较深的书有三本。纸质的有《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和《高效演讲》,还有一本就是樊登读书会的《干法》,当时纸质的书我还没买,不过今年把纸质的也买了,上周花了一个小时的时间又饶有兴趣地看了一遍。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我写了读后感,《高效演讲》我专门做了PPT分享过,唯缺《干法》,我什么都没有做,所以,晚上就再补一下20xx年那未做完的“功课”吧。
稻盛和夫先生在前言中说,日本这个国家迎来了一个“没有方向的时代”,很多年轻人不喜欢工作,厌恶劳动,认为工作是不得不干的“必要之恶”,热衷于投机和不劳而获。对于这些人,他说他只想问一句:“难得来这世上走一回,你的人生真的有价值吗?”
此时,我也特别地想问问自己:“难得来这世上走一回,我的人生真的有价值吗?”
《干法》中,稻盛和夫先生用了一章的篇幅来讲“为什么干”,五章的篇幅来讲“怎么干”。但其实,本书的重中之重却在于第一章,因为“为什么干”远远重要于“怎么干”?这是定调,这是方向。他说,工作是医治万病的良药。为什么要工作?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磨炼灵魂,提升心志。试问,一个人要是有了这样的认知,那他又怎么会不喜欢工作呢?
平庸如我,常常陷入这样的误区之中,我要怎么干?却很少思考我为什么干?掩卷长叹啊,前半生之所以碌碌无为,其根源就在于,我根本就没有慎重地去思考过为什么要干?随波逐流地活了大半辈子,真是一件非常可悲的事啊。现在觉醒了,却有一种夕阳迟暮的感觉。
套用老先生独创的那道公式: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x热情x能力。那么,我的.问题到底出在哪个环节呢?思维方式?热情?能力?想当年的我,思维负向,工作初期根本没有热情,而且当初的能力也很差,三个环节都不合格,又怎么会有好的结果呢?所以说,如果你的人生没有一点起色,是时候要反省一下你自己了。
多年前我不爱读书,但是多年后,明白不读书肯定使人退步。
稻盛和夫先生说,要怎么干?怎么干得好,你得做到以下几点:
一、让自己喜欢上所从事的工作。热爱是从改变心态开始,也许你刚开始工作,你不一定会马上喜欢上这份工作甚至有可能会厌恶这份工作,但其实这种心态是可以改变的,换句话说,热爱是可以培养的。比如我,刚参加工作时,不也是千分万分地讨厌工作吗?混混噩噩十来年,后来从事安监工作后,在自己的辖区内经历了几次事故,我慢慢开始找到了工作的意义与价值所在。找到了工作的意义与价值,你自然会慢慢地变得热爱起来。
二、不断地树立“高目标”。京瓷公司最终成为日本市值的一家公司,与老先生不断设定的高目标有莫大的关系,比如先做到西京原町第一,再做到中京区第一,再做到京都第一,再做到日本第一,最后是世界第一。目标的设定对个人或组织来说,都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事,目标犹如灯塔,有了灯塔,就有了自己的方向。有了方向,你就想方设法地实现目标。可是换成自己,即便拿掉一个“高”字,我还要问一下,我有设定目标吗?工作前十年,我的目标就是“时时想逃离”这个工作岗位。那个时候,没有自己稳定的价值观,没有自己清晰的人生目标,得过且过地混着日子。
三、持续地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回想当年,学习最拼的时候大概有两次。一是自考读大专的时候,每天闻鸡起舞的苦读,谢绝任何娱乐活动,只为让自己专心读书,新买的电脑愣是熬住没拉网线,直到自考通过。二是考注册安全工程师,在挣扎纠结了几年后,终于给自己下了死决心,远离干扰去杭州参加考前培训,并躲在酒店没日没夜地学了一周,回来后又在很短的时间里攒了劲地学,原本计划是两年通过,结果当年一次性就过了,当捷报传来的时候,我自己都不敢相信这是真消息。想想这两件事,如果没有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以我的薄弱基础,又怎么能顺利过关呢?当然,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还必须得打造一个没有干扰的环境进行深度学习,这也很重要。
除此以外,你还得追求“完美”,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用你正面的“思维方式”,满怀“热情”地把自己所持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只要你坚持下去,你的人生必定是非凡的人生。
大晚上了,必须给自己灌一碗鸡汤,喝了以后就可以甜甜地睡一个好觉了。
《干法》读后感 篇6
我是抱着一个漫不经心的心态来读稻盛和夫的《干法》的,翻到扉页时我想起了一个笑话,说是一个百万富翁接受采访时大谈勤奋工作的种种好处,记者问他是不是坚信这些道理才成功的,百万富翁说不,他是让他的员工相信后获得成功的。我想我有理由相信这是一本说教式的教科书。
越过目录,稻盛和夫先生在求学及工作中经受了很多挫折、历经磨练的经历,让我对这本书改变了变法。《干法》以简单直白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稻盛和夫应对困境的切身体会,完全是对自己曾经走过的路的总结和提炼,,不仅是对当时日本年轻人的真实的描述,也很透彻得说出我们身边很大一部分人的真实的情况。浮躁的心慢慢平静下来,开始用心去体会稻盛和夫带来的“震撼”和“洗礼”。
诚如稻盛和夫先生所说,现在的年轻人中“有一种旺盛的倾向在滋长”,那就是厌恶工作,逃避责任,甚至会对积极工作的人报以嘲笑。人们越来越追求轻松的'挣钱且最好是不劳而获、及时行乐哪怕是得过且过的生活状态了。稻盛和夫先生在这时正是以自身为榜样,为我们这些普通人在工作中竖起了一面新的旗帜。任何一个人都是有惰性存在的,很少有人能一开始就十分的热爱一份工作,所以在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些毅力去与之向拼搏,半强迫的让自己坚持工作。久而久之自己也会慢慢地喜欢上这份工作。这一份坚持与毅力也被稻盛和夫称做与“宇宙的意志相协调”。这可能也是稻盛和夫能够成功的原因之一吧。
为了不让水管变形,稻盛和夫居然一整晚抱着水管睡觉,这种事情不仅不可思议,而且极度令人震撼。虽然这个有设备匮乏、条件简陋的客观原因存在,但是能把自己的生命与水管的生命融合到了一起,生死与共,却不能不令人钦佩。这样的工作态度,我想做任何事情都一定会成功的。有时候,对于一些自我理解起来觉得不是至关重要的事情,我就会有点敷衍了事,觉得只要不出问题就行,没必要做到完美无瑕。可稻盛和夫不这么看,也不这么做,大概这就是他高于常人的地方吧!我们的工作就是要创造美,如果不能把任何事情都做到尽善尽美,那么,我们的人生也会因此有所欠缺。我想,在我以后的工作中,我追求的境界就是稻盛和夫,而且要把主要的境界养成一种自然而然的习惯。不管成功与否,坚持这样一丝不苟的态度,人生才是有意义的。
当工作遇到困难时,一定不能放弃,放弃了就等于前面所做的一切都白做了;当工作进展顺利时,就要直率地表达出工作中所获得的欢乐;激励自己继续
努力来获得更多的快乐;当工作做到有人褒奖时,就要诚心的表示感谢。把这种快乐和感动当做前进路上的精神粮食,继续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从现在起为自己设立一个高的目标,当目标实现后,继续增进目标,以此类推孜孜不倦。要勇于创新,敢走别人走不通的路,要相信任何事物都可以有创新的阶梯,充满热情对待身边的每一件大事、小事,只要信念在,梦想就在。当我们抱着:一方面是“埋头苦干”的决心,另一方面是“定能成功”的确信。以乐观的态度面对困难和逆境,这就是人生取得成功的法则。
对于我们这些从事房地产行业的基层管理人员来说,我们坚持这份工作是因为我们真心热爱建筑这个行业、我们热爱建造城市精品建筑,而保利地产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施展热爱城市、建设城市的机会,我们需怀着一种感恩的心去创造一个个品牌工程。当一栋栋高品质的高层在我们面前拔地而起,我们曾经挥洒过的汗水我们曾经付出的辛劳都会化作自豪与快乐。施工管理的过程是痛并快乐着的,只有用心去做才能收获成功。
我们保利地产15年的成长史,从7个人、56万资金开始创业,27平方米的简陋办公环境,到今天楼盘遍及全国各大主要城市;从一张桌子,几个凳子的办公设施,到国内综合实力排名第二的房地产上市公司。发展变化之快,让人瞩目。我们只有不断学习与成长,不断强化提升创造价值的素质和能力才能工作事业有成,才能紧跟公司发展的步伐,才不至于被OUT,我们才能对自己、家人、公司负责,自己的人生才会更加精彩幸福。这个过程需要我们勤奋与努力、坚持与毅力。诚如稻盛和夫所说:“获得心中快乐的前提是劳动。每天认真工作,努力获得回报,才能让你感受到人生的快乐和时间的可贵。拼命工作的背后隐藏着快乐和欢喜,正像漫漫长夜结束后,曙光就会到来一样。”
读稻盛和夫先生的《干法》,感触到的不是肤浅的说教,而是内心深处的灵魂触动。让我明白了工作的意义所在,让我充满激情的去工作,并从工作中寻求快乐的源动力。
《干法》读后感 篇7
本书记载了众所周知的值得日本为之自豪的经营者稻盛和夫先生的工作哲学。在这本显浅易懂的书中,记载着大量稻盛先生的智慧以及向承担着下一代的青年们所传递的热切话语。
这是一本“当然事当然说”的书
这是一本写满了“理所当然的事情”的书,以至于我很难想象“为什么这样的一本书会如此畅销”。然而,回过头想一下,现如今“把理所当然的事情,理所当然地说出来教导自己的人”意外地少。
日语版《干法》前言的最后部分,记述着这样一段文字:
“更积极地对待自己目前的工作,可能的话请尝试在痴迷于这项工作前专心一意。这样的话,不仅可以克服困难与挫折,你不曾想到过的全新的未来也将为你打开。”
整本书记载了稻盛先生的人生经历。我认为,正是由于他的人生观、价值观取自自身的亲生经历,才令这些显得更具说服力。
“着眼足下”的活法
人的一生经常会感到迷茫。人生的道路并非一路平坦,其中一定会有沉浮。稻盛先生认为,尤其在痛苦的时候,不要过于考虑将来的事情,最优先考虑的应当是完成今天的一小步,不,哪怕只是半步。
“发誓今天的目标今天一定要完成。工作的成绩和进度以一天为单位区分,然后切实完成。在今天的一天中,最低限度是必须向前跨进一步,今天比昨天,哪怕只有一厘米,也要向前推进。”
回想至今自己成功跨越的一个个困难,有哪个不是因为“着眼足下”而顺利克服的。 赴日留学的第一年,我就读于语言学校。入学考试的时候,老师对我说“从韩先生的日语程度来看,一年之类要取得日语一级是不可能的。”这意味着,我无法考入大学院。
于是,我决定不去考虑一年之后的事情,专心只做目前自己能够做的。也就是,在一年内尽可能地提高自己的日语能力。之后的每天,我过着学校、打工、宿舍,三点一线的生活。一段时候后,做梦都在使用日语。一年后,我成功取得一级,并考入大学院。
在那之后,“着眼足下”的思维方式,帮助我跨越了不少难关。在大学院,我连续两年获得商学院最优秀成绩,在打工的麦当劳也顺利地升职为该地区第一个外国人主管。
成为“自燃型”的人
稻盛先生认为,要想让自身的潜在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并令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就必须要成为热爱工作的“自燃型”的人。在本书中,稻盛先生这样写道:
“不燃型的人大可不必留在公司。我希望同事们都是自燃型的人,不用‘点火’,他们也会自动燃烧。至少,当燃烧的我接近时,他们是能同我一起燃烧的‘可燃型’的人。” 在职场中,我自身也体会到对工作充满热情的人通常会获得更多的机会。自从入职目前工作的公司以来,我一直保持着对挑战新的工作的热情,在面对新的研究课题或者新业务的开拓的时候,毛遂自荐。正是由于这份热情,入职半年后,公司成功开拓了天然气以及甲醇燃料领域的业务,同时我也被升职为项目经理。
将思维方式作为“核心”的'人生观、劳动观
在本书的结语部分,稻盛先生将自己的人生观、劳动观以“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这样的方程式表现。这里的“能力”指的多是先天的资质,而“热情”则是指能够根据自己意志决定的后天要素。这两项要素,均以“0分”到“100分”的数字来表示。“思维方式”是这三项要素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它的分值从“-100分”到“100分”。也就是说,即使能力和热情得天独厚,思维方式错误的话,整个方程式的结果将会成为负值。
20xx年大学毕业后,由于拥有教师资格证,有一段时间我在数个机构担任兼职教师。负责的科目既有诸如办公软件一般的普通课程,也有诸如组织行为学、领导力之类的专业课程。回想起学习办公软件课程的学生,他们的成绩不正是取决于他们自身的“思维方式”么?
当时授课的班级中,学历高低不同。大学毕业的、硕士毕业的、甚至连50多岁下岗后的再求职者都有。然而,从最后的成绩来看,学历越高成绩的学生一般来说成绩却越差。这是因为,错误的“思维方式”与再高的“学习能力”的乘积,结果只能是负值。
通过这本书,在伟大的经营者之间我们可以找到一个共同点。
可能很少有人知道,孙正义、史蒂夫·乔布斯、稻盛和夫,这三人都曾经历过一场大病,徘徊于死亡的边缘。如今,战胜“死亡”的三人向我们诉说着几乎相同的话语。
人只有通过逆境和困难才能够成长。这种逆境和困难越大,跨越后人所获得的成长也就越大。
人活着,最为恐怖的事情是“死亡”。对于战胜了“死亡”的三人而言,已经没有什么值得恐惧的了。正因为如此,他们才能留下别人难以仿效的成绩。
《干法》读后感 篇8
看了《干法》《活法》这两本书之后,我陷入了沉思。目前我的工作有点问题,怎么样寻找工作中的突破口,让工作在自己手中做的更好,这也我想在这两本书中寻找到答案。 “如果想做好自己的工作,首先要喜欢自己的工作、就强制喜欢上自己的工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工作中发挥自己的全部潜力。”这是稻盛和夫在书中告诉我的,这句话是最触动我心灵的话语。
仔细读了稻盛和夫的《干法》《活法》我的思绪被他点拨开来。这位有着“日本经营之圣”称号的老人,将他至真至诚的工作真谛写入《干法》书中。
我被书中的问题所吸引:为什么要工作?如何投入工作?怎样才能出色的工作?两本书中朴实的语言,把稻盛和夫老人的人生哲学勾勒出来。心态、激情、坚持、目标、创造!这些成就了他的传奇一生。埋怨、烦躁、牢骚等等这些消积的情绪不能给我们的工作带来帮助,只会让我们意志更加消沉,平平庸庸度过每一天还不如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工作,抱着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工作,用自己的辛勤来给自己创造机会。让自己从平凡到不平凡,也许就是那一瞬间的事情。
当工作遇到困难时,一定不能放弃,放弃了就等于前面所做的一切都白做了;当工作进展顺利时,就要直率地表达出工作中所获得的欢乐;激励自己继续努力工作获得更多的快乐;当工作做到有人表扬时,就要诚心的表示感谢。做前进路上的精神粮食,继续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在工作总要为自己设立一个高的目标,当目标实现后,以此类推孜孜不倦。要勇于创新,敢走别人走不通的路,要相信任何事物都可以有创新的阶梯,充满热情对待身边的'每一件大事、小事,只要信念在,一切就有可能。
我在想,稻盛和夫先生的成功离不开他坚信工作能够锻炼人性、磨砺心志,他认为工作是人生最尊贵、最重要、最有价值的行为。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就是要求我们锻炼自己的人性,磨砺自己的心志。
稻盛和夫热爱工作,是用心真爱,是发自肺腑地喜欢。他说“只有这样才听到产品的声音,才能用心观察产品的细部,才能自然而然地明白问题和差错的原因所在”。稻盛和夫说:成功要不断树立高目标并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要废寝忘食,朝思暮想。创建一流本科院校,使我们的总体目标。为了这个目标我们无法投机取巧,也不能急功近利,我们只能反复思考,不断优化我们的办学水平,不断强化我们的核心竞争能力。提高学生满意度是我们的具体目标,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放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稻盛和夫的活法很简单,人只要坚持真理活着就很简单,其实真理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深奥,我们牙牙学语的时候就有人教我们真理,“不说谎、不给别人添麻烦、真心诚意为别人、不贪心、不自私自利”,这就是做人的基本真理,这些看似简单的道理确是指引着稻盛和夫成功经营两家世界500强企业和令人称道的生活和行事的准则。稻盛和夫每天扪心自问自己工作和行事的动机和目的,他坚信坚持真理是跨越困难、带来成功的强大原动力。
20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的通讯领域一直由国营事业的日本电电公社独占,日本的通讯费远远高于其他国家,当时政府已经允许民间资本进入通讯事业,但是面对长期垄断的强大对手,面对巨额的投入,当时没有企业愿意进入。此时稻盛和夫也陷入了一场思考,每晚睡前他都在扪心自问“你真的是为全民着想,全然不带半点个人利益吗?
是不是基于想受人瞩目、出风头的想法?”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他彻底想明白了,他完全相信自己不带杂念,从而坚定信念要进入通讯领域,着手创立KDDI目的是为了让全民享受费 率减低的好处, KDDI成立后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当别人问起成功的原因时他回答总是:只能归功于一个为国民尽力、毫无私心的动机。
从这个故事中,联想到我们的工作,当工作遇到这个事情能不能做,要不要做时?我们也扪心自问一下我们的动机。在我们的日常管理中,我们是不是站在学生的角度着想?学生是不是认同我们的做法?学生有什么问题,我们没有考虑到。接到学生的电话是不是第一时间帮学生解决问题。
我想只要我们发自内心的真诚去对待学生,我们的事业也一定会蒸蒸日上,学生的满意度也会逐渐提高。真理是永恒的定律,它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人生的活法有很多,但最简单也是最正确的活法就是追求真理,坚持为学生服务,为学校服务的理念。
《干法》读后感 篇9
在读这本书之前,对稻盛和夫先生我是一点都不了解的,是的,我这个学渣幡然醒悟终于开始学习了,开始试着去学习,去了解成功人士的成长经历。
艰难坎坷的年轻人
稻盛和夫是一位传奇人物,学习成绩也曾不理想,而后通过努力一样取得优秀成绩的大学毕业生。
毕业之后稻盛先生也面临了同大多数人一样的遭遇,找工作遇挫,找不到好工作,通过老师推荐,获得了一份工作机会。
但当时的日本受泡沫经济的影响,所在公司的发展也不太好,一起的同事要么继续学习深造出国,要么另谋高就其他企业,而稻盛先生当时由于当时的种种原因,所在的部门只剩他一人坚守,稻盛先生也曾一遍遍的问自己,这样工作的意义,也曾夜深人静思考人生的意义。
然而,一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神奇力量,稻盛先生此刻反而更加清醒,不再发牢骚,不再说怪话,专注的——埋头工作。
“极度认真”的工作态度,拼命努力坚持不懈的工作过程中,发生了不可思议的事情。
稻盛先生一个非专业的毛头小伙子,却在工作上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出色的研究成果,这都得益于当初下定决心 埋头工作的重要决定。
读完此书,我的感受:
一、醍醐灌顶,一剂良方。
对于那些正在找工作却总是挑剔工作的人来说,这本书会让你醍醐灌顶,能立即明白,接下来该怎么做;对于不想工作的人,或者厌恶工作的人来说,这是一剂良方,能更加理解,工作对我们,对生活的意义。
稻盛先生首先向我们是说明了,人为什么要工作。其中有个小故事:
在南太平洋的一撮小岛上,有个未开化的部落,那里的人们都认同“劳动是美德”这一观点。村民们在每年的劳动收获季节,会各自评论各自田地的整修状况,作物的长势等,经过评价,田地耕作精细的人就会被称为“人格高尚的人”,会受到全村人的尊敬。
而在人类近代文明的西方社会里,从基督教思想起源,“劳动乃是苦役”这个观点相当普及,以至于延续至今,劳动是一种充满痛苦、让人厌恶的行为,因而产生了近代的劳动观:工作时间应该尽量缩短,工作报酬应该尽量增加。
而日本原来也是以劳动为美德而工作的,随着社会的逐步西方化越来越多的人把劳动看做一项单纯的苦差事,甚至厌恶劳动,厌恶工作。
我以为,现在的我们或多或少也都有这样的想法和情绪,毕竟,人本是有惰性的,好逸恶劳不是你的错,不改变,不努力克服就是你的错了。
二、喜欢上所从事的工作
“拼命工作的背后隐藏着快乐和欢喜,正像漫漫长夜结束后,曙光就会到来一样。”这是稻盛先生在当时艰难的条件下,取得一次一次出色的研究成果时候说的.。
既然我们都知道工作于人生的意义不仅仅的是工作,而是灵魂的磨练,那么你就应该明白,任何人,哪怕一株小草在石缝间也要努力生长,这就说明,在这个世界上不存在不劳而获,万事万物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工作也是我们生命绚丽,幸福人生的关键。
既然人人都要工作,那么不妨与工作和平共处,爱上它,改变对它的心态和厌恶的情绪,接受它,从而让它来成就自己呢。
改变心态!热爱工作!
就像恋爱的时候一样,哪怕和喜欢的他/她聊个通宵,第二天依然要准时上班,也会觉得,精神抖擞,心情愉悦,更加快速的完成工作,期待与他/她的再次联系。用恋爱的心态的去热爱你的工作,你会发现,工作原来有那么多的乐趣和神奇,不仅事半功倍,还能成就自己,是一件如此幸福的事情。
三、持续付出、出色完成工作。
努力工作,相信每个人都可以做得到,但为工作持续努力持续付出,你可以么?
记住一句话“持续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出色的工作产生于“完美主义”稻盛先生这里也分享了一个小故事:
他的叔叔是一位海军飞机维修员,曾说到“
每当轰炸机起飞时,维修员也要随机飞行。但奇怪的是,几乎所有的维修员都不乘坐自己维修过的飞机,而是乘坐别的维修员同事维护保养的飞机。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虽然自己在维修保养时候竭尽全力,但如果被问到”你做得到万无一失吗?”却没人敢充满自信的回答“是”。
正是因为对自己的工作缺乏充分的自信,考虑到万一的情况,所以维修员们都选择乘上同事负责的轰炸机。”
这样类似的事情,有很多,比如很多医生不愿意亲自为自己的亲人做手术诊断,往往会委托自己信任的医生去诊治,这种情况,也是医生们对自己的不自信表现。
我们需要自己要求自己,将工作竭力做到“完美”,成功距离你还会远么?
书中,真切且深刻的揭示了工作的意义,稻盛先生说,人类生活都是由工作创造的,去理解工作的意义,也就掌握了生命的意义。
不论你是一线工人、辛勤的劳动者,还是企业白领、高级管理者,亦或者你是自由职业者,我们都可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创造更大的价值,希望我们都能建立起积极、健康的工作态度和人生态度,理性的对待工作,成就人生。
《干法》读后感 篇10
干法这本书,我是一口气读完的。看的出来,稻盛前辈写书很用心,跟目前充斥在市面上的那些所谓的成功学之类东拼西凑的货色完全不同。说实话,这本书给我的震惊着实不轻,之前我只是听说过他,没想到他居然是这样强悍,这样恐怖。稻盛和夫可以说是白手起家,自己创建的两家企业都是在极为强大的竞争对手压迫下顽强地存活下来,慢慢发展壮大并成为业内难以企及的高峰存在的。稻盛哲学博大精深,值得我们多花点时间研究,探索和学习,我从此书中获得一点心得体会,现在分享出来,不是很拿得出手,希望大家不要嫌弃。看完这本书,我初步得出这样的结论:
如果想要成就一番事业,做出一点成绩,有三点要素必不可少:
第一,热爱自己的工作
干法上说,如果想做好自己的工作,首先要喜欢自己的工作、如果不行,就强制喜欢上自己的工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全部潜力。没错,这一点相信我们每个人都能领会。在这个世界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我们如果想获得别人的认可,创造价值,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必须强制自己喜欢上自己的工作,因为只有喜欢,才会用心,只有用心,才有可能成事。而稻盛和夫在这方面就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在松风工业的工作他一开始并不喜欢,也矛盾了很久,曾想过甩手走人,可是自从意识到自己正在做全世界独一无二的事业后,他改变了心态,变得积极,变得坚定,眼睛里全是产品,心里想的全是技术,日夜与火炉和铁锅为伴,吃睡都在实验室,于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就在办公条件极为简陋的前提下他居然用创新的土方法成功制作出了世界领先的陶瓷材料,掌握了这一举世瞩目的新技术。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如果不是出于对这份工作的热爱,他不会投入如此多的精力和心血,如果我们也能像他一样,对自己的工作无比用心,相信没有任何工作做不好。我们的大脑是个沉睡的巨人,常人一般只用了大脑的2% - 5%,而伟大如爱因斯坦不过也用了12%所以,倘若我们真的能做到用心,热爱自己的工作并全力付出,那么像稻盛和夫那样取得工作上的巨大突破也是大有可能的。
第二,坚韧的意志和过人的胆识
稻盛和夫的京瓷建立起来之后,面对着垄断寡头一般的竞争对手,硬没有被打趴下,而是倔强地坚持不懈地缓慢占领一个又一个市场,最后成为同类市场上的佼佼者,这其中的艰辛又岂是一般人所能承受得了的?当时现有产品市场几乎全被几大竞争对手瓜分,谁会对这个新成立的小公司正眼相看?更何况这家小公司无论人手,技术还是设备都远远不能和竞争对手们相提并论?那它是怎么成功的呢?它是这样做的:无论哪家公司抛给它一个产品问他“你可以做吗?”他都说“能!”为什么会在有那么强大的供货商的同时,会有一家公司问某种产品是否京瓷可以做,答案显而易见,因为那些强大的供货商做不了,那些技术成熟,设备先进的公司尚且做不出,京瓷怎么可能做得出来,不过正相反,通过稻盛和夫和他手下员工的疯狂加班和全力攻关,这些貌似不可能全部变成了可能,而且京瓷竟然在不知不觉之间掌握了同行业最先进的技术,生产出了市场上最先进的陶瓷材料,并一跃成为行业龙头老大!这是一种什么概念,没有坚韧的意志和过人的胆识,怎么可能出现这样的结果?恐怕一般公司在面对这种情况时,早就支支吾吾一句:“不能做”然后就灰头土脸地逃之夭夭了,他们的顾虑是可以理解的:接这个活儿办不成事陪人家损失不说企业名声也扫地了,那还混不混了!所以他们连尝试一下也都不敢了,这失败的代价可是很大的,可是殊不知他们拒绝尝试从而避免失败的同时也失去了这个可能成功的机会,尽管成功的希望很渺茫,但却彻底与成功无缘。这样的机会只有有胆量的人才有资格获得,也唯有意志坚定者才能最终笑到最后。中国有句古话:叫人又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当时说来确实有戏谑的意味,但何尝不是一句真理,连想都不敢想的人还谈什么成功,有再多成功的机会向他招手,他都会望而却步,落荒而逃。所以,当我们面临挑战时,我们要勇敢地对自己说,我可以!朋友们,当领导想提拔你问你能不能胜任,或是当主管想为你的业绩设一个高指标问你能不能完成时,你要说能!因为只有你有了肯定的回答,你才拥有了取得成功的机会!
第三,做最好的产品
相信大家看了这本书肯定会得出这样的'结论,稻盛和夫是个完美主义者,而且是完美的过分那种。他让自己的工程师设计一款新产品,该工程师不分昼夜,日夜钻研,做了几百次实验,终于在规定时间内做出了成品,兴奋异常地来到稻盛和夫面前邀功,不料稻盛和夫只看了一眼,就直截了当地泼了他一头冷水,原因无非是那产品表面上貌似因为氧化物燃烧的关系而出现了黑色烟状杂质,稻盛随即毫不掩饰地做了产品不合格的结论。这位工程师自然四郁闷得不行,但经过稻盛解释也就释然了。没错,一件产品的好坏不是外观所能决定的,但是带有杂质的外观直接会让顾客看了第一眼之后就抛到一边,因为外观尚且不能保证过关,性能能好到哪儿去?更有甚者甚至会想到这是个态度问题,外观做的这么潦草,在内在价值方面又能有多上心…等等等等,所以正如某位先贤所说的:细节决定成败。稻盛和夫要的是完美的产品,要的是同类产品的标杆和范本,而不是一个参与者,他近乎偏执的严格要求最终使他的产品始终站在业界顶峰高度,所以他的成功绝对是必然的。不管是产品还是服务,无论发展多少年始终都有改进的余地,无论哪个行业都会有领头羊和落后者,但不论做什么,我们心里都要有这样的觉悟:一定要做到最好!只有抱着这样的想法才有可能立于不败之地,才有可能打出自己的天地。
《干法》读后感 篇11
《干法》这本书书中贯穿的一个故事,是稻盛和夫先生的人生轨迹,由一个濒临倒闭企业的研发人员,最后通过不断努力走到人生巅峰的励志故事。稻盛和夫先生不能不说是一个活着的传奇。在整本书中,“天道酬勤”“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敬天爱人”
“奉献”的人生观,在书中无不时刻映现。感悟人生,知道做人的道理,知道“三尺以上有神明”,怀着对天地苍生的敬畏,不轻言放弃,把人生逆境当成最“欢喜”的修炼,奋斗再奋斗,才能换来不一样的人生。
一、钟爱一生的工作不是找到的,而是爱到的。
如何喜欢自己的工作,年轻人总认为,我必须去寻找,经过不断的磨合后,才能发现到它,与它相伴一生,这更像爱情与婚姻。我认为这句话本身没有错,的确,“君子好逑”的工作与伴侣是每个人的向往,但世人的欲望,更愿意憧憬诗与远方的妙丽,往往忽视了身边的美景。立足于当下,让一颗浮躁的心,回到它原来的地方,用心重新观察身边的美景,你有可能发现,原来它没有这么讨厌,当你尝试爱它的时候,慢慢你会发现,它也有你一样的情怀,用不同的方式来“爱”你,让你努力与拼搏,变成被爱的幸福。当爱充满你的生活后,你的人生将彻底改变。
二、要不断给自己树立准确的目标
工作与人生一样,都是在不断超越中实现价值,每个人其实都是愿意给自己在一段时间内树立一个目标的,这个目标是否正确,这个目标是否能够实现,很多人做到最后,只能把目标变为一个美好的憧憬。这就是树立目标的常见错误。准确的目标如何把控,如何能将目标转换为最终的行为结果呢?大家还记得周五分享的那个行为公式吗?B=MAT,大家不妨用这个公式认真套一套,静心而观,你会发现其实这个公式可以将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观与西方的唯物方法论可以有效结合。当你悟到此处的时候,很多犹豫不绝的都将迎刃而解,有种“直方大,不习无不利”的感觉。
三、在人生低谷的时候,不要轻言放弃,要把它当成是蓄势的储能修炼。
还记得《爱拼才会赢》这首歌吗?“人生就像海上的波浪,有时起有时落”,人生与工作同理,每个人都希望每天都是顺境,每个人都希望自己人生的轨迹就是一条快速爬升的坦途。但现实确实很现实,每个人都像海浪一样起起伏伏,顺境沾沾自喜,逆境怨天尤人,绝望的放弃是多数人的选择,理由是他们认为前途无解。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一个故事:一个在销售界叱诧风云的大师,临退休前给大家讲授他多年来成功的经验,授课当天,会场里座无虚席,当人们期待老人一次精彩的演讲的时候,大幕徐徐拉开,舞台中央放着一个巨大的铁球,为了这个铁球,台上搭起了高大的铁架。
主持人这时对观众讲:请两位身体强壮的人,到台上来。好多年轻人站起来,转眼间已有两名动作快的跑到台上。老人这时开口和他们讲规则,请他们用这个大铁锤,去敲打那个吊着的铁球,直到把它荡起来。
一个年轻人抢着拿起铁锤,拉开架势,抡起大锤,全力向那吊着的`铁球砸去,一声震耳的响声,那吊球动也没动。他就用大铁锤接二连三地砸向吊球,很快他就气喘吁吁。
接二连三的人上台,台下逐渐没了呐喊声,观众好像认定那是没用的,此时,老人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个小锤,然后认真地,面对着那个巨大的铁球。他用小锤对着铁球“咚”敲了一下,然后停顿一下,再一次用小锤“咚”敲了一下。人们奇怪地看着老人持续地做。
二十分钟过去了,会场早已开始骚动,有的人干脆叫骂起来,人们用各种声音和动作发泄着他们的不满。老人仍然一小锤一停地工作着,他好象根本没有听见人们在喊叫什么。人们开始忿然离去,会场上出现了大块大块的空缺。留下来的人们好象也喊累了,会场渐渐地安静下来。
大概四十分钟的时候,台下一个女孩儿突然尖叫一声:“球动了!”刹时间会场立即鸦雀无声,人们聚精会神地看着那个铁球。那球以很小的摆度动了起来,不仔细看很难察觉。老人仍旧一小锤一小锤地敲着,人们好象都听到了那小锤敲打吊球的声响。吊球在老人一锤一锤的敲打中越荡越高,它拉动着那个铁架子“哐、哐”作响,它的巨大威力强烈的震撼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终于场上爆发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在掌声中,老人转过身来,慢慢地把那把小锤揣进兜里。老人开口讲话了,他只说了一句话:在成功的道路上,你没有耐心去等待成功的到来,那么,你只好用一生的耐心去面对失败。
科学告诉我们,球受力就是储能积蓄到一定阶段,开始转换为动能的。我们的工作与人生相同,当你和身边的其他人都看不到希望的时候,当大家产生绝望的时候,你能否依旧坚持,保持“抱着产品睡”的投入?当你做到的那个时候,属于你的成功就在脚下。
《干法》读后感 篇12
稻盛先生的《干法》是一本容易读的书,相比于他另一本极有名的《活法》,《干法》里谈的都是“做事的道理”,活法则是说“做人的哲学”,这是两种不同的领悟,佛学上讲“修行悟道”,书中也提到“工作造就人格”,再引用唐峻“做事、做人、做秀”的说法,都是说“做事”中如何领悟“做人”的道理,这应该是对于普通人比较容易的途径,也是本书会比较好懂些的原因。本书仍然延续了稻盛先生“大道至简”的风格,但要真正读懂,还是要放到“干”中去琢磨,而且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中国企业家》的社长刘东华在序里讲一部分人看到这本书“只是增强了他们的信心和动力而已”,我应该就是这类人,对书中大部分的观点颇有些心得体会,因为程度还比较浅,也常常因各种浅薄念头而产生怀疑,或左或右不够坚持,读此书时就如同注了一剂强心针,为不让这种热情会太快的散失,所以及时把自己的反省记录下来,以便参考修正。
稻盛先生说能够碰上“自己喜欢的工作”的几率恐怕不足千分之一,大部分的我们需要“让自己喜欢上工作”,我很认同。在没有读到这本书之前,中国有句古话“做一行爱一行”对我很有影响,其中道理是同样的,所以拿这句话来做题目。我是这个道理的受益者,却未能取得太多的成绩,今天反省下来就是不够“爱”,不够持久,原因有三:一是认知;二是高目标;三是完美。
为什么而工作?“工件是为了获得生活的粮食”,为挣钱而工作,干好工作也是为了挣更多的钱,这是今天大多数人的想法,我们拿钱作为工作好不好的标准,也成为激励自己前进的唯一动力来源,一旦现实未能成正比,人就会因失望沮丧而失去动力。很多人都有曾经问自己“为什么不快乐”的经历,我在刚进公司工作一年半后,也一度把这句话设为MSN的签名,得到了许多朋友的呼应,却没能解惑。后来我便留意那些在工作中精力充沛的人,询问他们是什么原因如此干劲十足?
发现他们其中的大多数能说清楚自己在干什么,要往哪里去,甚至怎么去,而且他们在说到这些的时候眼睛会放光,而这些事情看起来都好象超出了他们的工作职责。后来有一天看到老虎伍兹的一句话,不记得原文,大意是“以世界第一为目标,而不是财富;当你成为世界第一时,财富就会象浪潮一样涌到身边”,才知道自己设错了“工作”的方向,也因此会陷入保“饭碗”的竞争之中,无法让自己快乐起来。后来老板又分享了“工作当作舞台”的观点,便很容易从中体会到“展示自己,实现自己”的快乐而获得持续的动力。
前一段时间与一位刚入职又很快离职的'同事面谈,她告诉我“来的时候感觉自己该会的都会了,跑这里却发现要求不一样,还要学习,压力比较大”,她有点纠结在“要学习”又“没有动力”的矛盾中,再聊下来就知道一切源于她的目标:“原想来一个大点的公司,稳定些,工作几年后,等升职做个主管就可以了,不想让自己太辛苦”。不记得是在哪里读过这样一句“梦想是要伸长胳膊、踮着脚尖还要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东西”,跟这位同事相似,过去我大多以略高于公众平均分为自己的目标,稍稍的努力加上一点小聪明,很快就满了,也因太轻易实现很难带给自己太大的动力,于是长期陷入跟那位同事相似的矛盾纠结中,又体会不到突破自己的快乐。稻盛先生说“纵使是自不量力的梦想,还是要在胸中牢牢立下‘高目标’”,“并坚持每天付出不亚于常人的努力,…这种积累会使我们达到…谁也不曾想到的极高境界”——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我刚进公司的老板是个以追求“细节”的人,他戏称自己是“完美至上”的“处女座男人”。那时候人少工作多,忙起来的时候就会赶着完成,所以经常在各种项目中要面对他对各种细节的“挑战”,小到资料摆放的方向,每每看到他在展区巡查时就会特别紧张,有时候也会因挨批而觉得委屈。后来有一天发现我的下属也开始评论我为“追求完美”,才知道不知不觉中自己已经养成了习惯。书中提到“要求每天的工作都要追求‘完美’,这很苛刻,也很困难”,正因如此我常常会因各种借口妥协自己的标准,用应付的心态,而当有人指出错误的时候,又会因为自己没有100%努力而滋生懊恼、不满的情绪,如此反复,人就变成另一种状态。
与“完美至上”一样,“妥协”、“马虎”也会变成习惯,可能一点小错误不会有太恶的影响,当习惯变成一种态度时,影响的就是整个方向。书中还提到“最佳”与“完美”的差异,对这一点我也很有体会,过去我所谓的“完美”都是“最佳”,是跟别人比较,在这种状态下是很难听得进有意义的建议,很容易失去“更好”的机会。“完美是它自身具备可靠的价值”,当一念转变的时候,任何好的建议都是“创新”的动力,仿佛“聆听到神的声音”,也因此获得追求“完美”无止境的动力。
《干法》读后感 篇13
很久没有一本书能让我一口气读完的,《干法》做到了。《干法》到底是一本什么样的书,能让对书愈发挑剔的我一口气读完?
火车上人来人往,总算买到了靠窗的位置。以前没有买到靠窗的位置,总会和别人换,喜欢靠在窗前,低头埋首看旅途带的书,在眼困体乏之间,抬头看看窗外,思考也就随着远去的景物发散远方。
《干法》到了忍住不看,就希望找个合适的时间,好好看看这本书。静静翻开书页,一个叫稻盛和夫的人,一个叫张旭明的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相遇了。
稻盛君写过很多书,由于都是写给企业家们高管们看的,所以如果你身边不是很多企业家高管朋友的话,能接触到他的书也是有限。不过有一个系列在朋友圈很流行,就是《活法》了。
《活法》探讨的是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要如何地活着,人应该树立怎么样的人生态度等等,大家有兴趣可以网上购买。《活法》的姐妹篇就是今天要分享的《干法》。
倘若说《活法》探讨的是人生的态度问题,那么《干法》探讨的就是工作态度和工作伦理的问题了。同样地,《干法》也是写给企业家们高管们看的,但是我看完后,给企业家们高管们看,实在是浪费了,我认为更加适合正在职场奋斗的年轻人。
1、人为什么要工作?
刚看到这个问题,说实话我是愣了几秒,我还特意看看书名,以为买错买了成功学的书了。确认无误后,带着怀疑的眼光,小心翼翼地看每个字词,看看一个曾经创办两家世界五百强企业的老人,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人为什么要工作,得到一般的答案不外乎是为了食物,为了名为了利。但是稻盛君的回答很了不得:人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心志。认为工作能锻炼人性,磨砺心志的。我看到这,瞬间觉得稻盛君不是一本人,格局和眼界非常了得。于是迫不及待继续往下看。
2、如何让自己喜欢上所从事的工作?
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是磨练心志,万一从事不是自己喜欢的工作怎么办?岂不是由磨砺变折磨了?这又是一个棘手的问题。稻盛君给的的建议是让自己喜欢所从事的工作。但是怎么样才能让自己喜欢所从事的工作呢?那就是投入工作。
投入工作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改变心态。由于很多人不喜欢自己的工作,想让他喜欢自己的工作是很难的。别说喜欢,不消极怠工已经是很好了。然后这种心态去工作,是无法投入工作的。改变心态是投入工作的最快的方法。
再则就是成为“自燃人”。稻盛君说人有三种,即点火就着的“自燃人”,点火也不着的“不燃人”,自己就能燃烧的`“自燃人”。自燃人是我最喜欢的一个概念,因为我就是一个自燃人。让自己燃烧起来可以搅动一切。
3、持续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持续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咋一看,似乎很承重的话题。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身边的环境变得不再努力工作。稻盛君指的努力不是说“到这种程度就行了”,而是“没有终点,永无止境的努力”。
看完这句,压力感迎面而来,但也有一丝惊喜,因为我又找到一条卓越的道路了。持续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能做到的有多少人?但是能做到的觉得是卓越之人。
我曾在所在的公司,包括现在的公司,都不提倡艰苦工作。公司大环境没有努力工作的氛围,你也不好意思努力工作。公司的新人也就没有机会积累努力工作的资本,错失了很多成长的机会。
同时,我们的时代到处充斥着矫情做作、好吃懒做的社会风气,工作也是挑三拣四,拈轻怕重,能够下班正点走是王道,回去加班那不好意思了拜拜。所以提倡努力工作很有现实意义。
4、怎样才能出色工作?
出色的工作产生于完美主义。曾经我还一度认为不应该追求完美,至少完美也是可遇不可求的。
曾经做过咨询顾问的同事建议我写方案先不管完不完美,先完成了再说。互联网思维狂刷朋友圈,工作也讲究迭代优化。我也在这种工作理念中慢慢妥协,不以追求完美主义了。
可是稻盛君却主张完美主义,理由也很简单。
一个产品,一项工作,只做了99%,如果1%出了差错,所有一切全部泡汤,这些太常见了。
那怎么做到完美主义呢?稻盛君建议在平常工作中就要做到“有意注意”,并在平时不断练习,养成习惯。
最后,就是要舍弃“最佳”,追求“完美”。“最佳”是和别人比较,意思是比起来是最好的,在低水平的群体中也有“最佳”。“完美”具有绝对性,不同别人比较,依靠自身价值而定。
《干法》用简单的文字,诉说着深刻的思想,简单的道理。因为干法简单有效,倘若能认同稻盛提倡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伦理,干法一定干出一番新天地。
【《干法》读后感】相关文章:
图书《干法》读后感范文01-12
《干法》读后感(精选12篇)10-29
《干法》读后感700字作文11-05
干法读后感范文两篇03-08
稻盛和夫著作《干法》读后感范文01-21
稻盛和夫《干法》读后感(通用11篇)06-22
2016日本稻盛和夫《干法》读后感01-13
2022稻盛和夫干法读后感(通用20篇)06-22
2022稻盛和夫干法读后感(通用27篇)06-22
稻盛和夫干法读后感优秀范文800字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