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美》读后感-优秀

时间:2021-02-19 16:40:09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谈美》读后感-优秀范文

  导语:《谈美书简》是中国现代美学家朱光潜在八十二岁高龄的情况下写就的“暮年心血”之作,它既是对自己漫长美学生涯和美学思想的一次回顾和整理,也是“给来信未复的朋友们”,尤其是青年朋友们的一次回复。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读后感,欢迎阅读。

《谈美》读后感-优秀范文

  很懊恼也很惭愧,直到今日才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接触朱光潜先生的作品,这回有幸捧一本《谈美》,虽说对大师的思想只是浅尝辄止,可已有满腔肺腑实在是不吐不快!令人深深钦慕起昔人来.

  朱老先生属于那种“把复杂的东西说得简单明白”的人,他自己说过:“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业.”这句话,已然成为他人生的第一准则,也即是《谈美》一书的灵魂,同样的,成为了我此后深入认识朱光潜的一枚宝贵的钥匙.

  其实,刚开始踏入这本书的正文时,我的心理是缺乏自信的,一是因为本身对朱光潜不甚了解,二是因为由于自己学识尚浅,鲜有阅读这类纯文学理论书籍的经验,自然有几分抵触心理.可就在我怯懦地试着读下去以后,才反过来笑话自己:原来一切本是明朗.还不过几页,就已经彻底推翻了我之前自以为“枯燥、尽是学术语言的堆砌”的作品的形象.它比我所能夸奖的不知有趣到多少!集中体现在:1、易懂;2、文字生动精炼;3、系统.读罢只令人倍感亲切,像与一位君子志士之友交谈了一番,或者更准确地说,像是接受了以为好老师的悉心教授.请允许我称朱光潜先生为老师,就此来谈一谈这“亲切”的来源.

  一

  先说这“易懂”.许多与我类似的读者知道,在读《谈美》之前,我们都基本上没有接触过关于“美”作为一个系统性的思想范畴的论著,因此,如果突然被硬生生抛于面前一个概念,就等于一个怎么也下不去的瓶颈,无法做合适的起步来继续自己的学习.朱老师深谙此理,从一开始就没有给我们建空中楼阁,《我们对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即让我们明确了“美感”一说,为我们分清楚“美感”与“实用”、“科学”的区别,考虑可谓周全且地道.要知道,以朱老师的学识,愿意并且能够说得如此详细易懂,是需要性格上巨大的耐心和包容的,也由此可见,朱老师自始至终都没有选择拿一种专家态度来写作,而是把自己定义为一个朋友,一位平易近人的、手把手教年轻朋友的老师.这也进一步解释了我为什么要称他为老师的原因,阅读时候的这份感受是很强烈的.

  可“易懂”决不能联想成“肤浅”.读这本书我最大的体会之一就是,老师传达出来的这诸多思想,实质是对“我思想”的一次纠正.老师甚至可以对历史上的一些流派、学说坚定自信地说“不”,然后自成一派,绝不含糊.比如在谈到写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错误时,老师句句在理,有据有理,认为“艺术的最高目的既然只在模仿自然,自然本身既已美了,又何必有艺术呢?”妙语连珠,实让人赞不绝口.如此说教,需要多大的胆识啊!可见,老师根本没有所谓拿现成的东西进行注解通俗化以后摆给我们.得益于老师这一生的积累和研究,浓缩成薄薄一本,虽只是大师思想的一点凤毛麟角,可又岂不是字字珠玑?

  二

  说到这本书的文字,这是我最为着迷的地方,经常会读到某处妙言,忍不住读慢一点,再读慢一点,倒回来再看一遍,再咀嚼一番,往往这个时候,心里会不经意地在说:“这才是大师啊.”比方说下面一段:

  一首诗做成之后,不是就变成各个读者的产业,使他可以坐享其成……读诗就是再做诗,一首诗的生命不是作者一个人所能维持住,也要读者帮忙才行.

  我读了便感同身受,想着之前也有这类意识过,可就是表达不出.抑或下面一句:

  科学家自然也有见到美人就求婚,见到粪就掩鼻走开的时候……

  读着这般令人会心发笑的语言,一方面我们搞清楚了“美感经验和科学的态度是有区别的”这句话,另一方面足见老师的`幽默智慧.

  流畅通达、一气呵成,这是我读这本书的有一大感受,老师行文如此流畅常使我不由赞叹.往往都是,在读上句时联想下句,读到下句时惊讶发现书与自己所想所问皆有相应解答,自然读起来趣味横生,不会磕磕碰碰——这是需要作者有深厚文学功底的,绝非一朝一夕与生俱来.况且是作这样一册“开窍”之书,学问之书.里面例子很多,见过的没见过的读时使人几乎欲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可谓真功夫也!

  三

  在说第三个特点之前,我想先解释一下我平时阅读的习惯,比方说读《刺猬的优雅》时,讲到门房勒妮通过黄香李测试证明了康德的论著是成功的那部分一样,我也会模仿主人公的心态进行类似的体验,当然,这仅限于对使我感兴趣的作品而言.所以我读《谈美》,在讲到对一棵古松的美感经验时,我也会联想起比方老家那棵高大的古榕树;又比如《“超以象外,得其环中”》里讲到对王昌龄诗《闺怨》的赏析时,我也会联想起平日语文课的古诗文学习.因此,老师由于抓到的都是我们平日里经常遇见却不注重的问题,带我们探明其本质来,我们才得以晓其根本.这怎能说不是个实在的优惠啊!从中亦体现了老师思想之深邃,做学问之透彻.

  基于这深邃和透彻,所以这本书之条理清晰、系统性强的特点也就不必赘言.只怪我粗心,初读时并没有发现这一点,而是后来,各种概念已清楚可辨时才逐渐体会到.老师的这十五封信,每篇都紧扣一种观点,从“美感”到“美”,再详细讲“艺术美”,还有艺术美与创造、人生等的关系,阐发,不急不缓,只可谓精辟入理,一通读完不说掌握超八成也是意犹未尽.

  除却对美学的学习认识,这本书还带给我另外一些的思考.

  其实,在读书中途我心里突然涌起一阵感动.当时老师身在德国研学,而那时的中国,日军入侵,举国抗战,生死存亡关头老师还做做学问,难免有人不满,所以老师才会在开场白中写下:

  我坚信中国社会闹得如此之糟,不完全是制度的问题,是大半由于人心太坏……要求人心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

  老师是一名学者,他能做到的实是更多人做不到的,这才能说是一名学者的境界.何况当全国抵御外侮,老师研究国学难道不是对民族传统和民族尊严的捍卫?

  这让我忆起齐邦媛在《巨流河》中对朱光潜的描写,齐邦媛是革命先驱齐世英的女儿,大时上过朱老师的英诗课,她这样写道:

  朱老师读到“zhe fowls of heaven have wings...Chains tie us down by land and sea"(天上的鸟儿有翅膀,……链紧我们的是大地和海洋),说中国古诗有相似的“风云有鸟路,江汉限无梁”之句,此时竟然语带哽咽……老师取下了眼镜,眼泪流下双颊,突然把书合上,快步走出教室……

  时隔六十年的齐女士仍清楚记得,也说“在那样一个艰困的时代,坦率表现感情是一件奢侈的事”,“甚至感到荣幸,能看到文学名师至情的眼泪”.

  这该有多么令人追忆向往!只悔叹昔已去,一个时代真的不复返了.试问中国能否再出这样一位至情至性,有真学问的大家?老师留下来的一席言语已使我感慨万千,一定还要研读老师的其他著作,一定的.

【《谈美》读后感-优秀范文】相关文章:

《谈美书简》阅读答案04-28

高一散文篇作文:谈美09-24

成熟美优秀作文05-29

秋风美优秀作文11-18

关于成熟美优秀作文06-05

夏天的美优秀作文02-06

身边的美优秀作文09-17

谈宽容的优秀作文01-28

欣赏自然美-优秀作文08-06

大美青海-小考优秀作文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