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汇总
《给教师的建议》一书是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为了解决中小学的实际问题,专门为中小学教师写的教育经典丛书。下面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欢迎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一)
学期末,校领导赠与每位教师人手一册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并把这本书做为暑期教师培训的主要内容之一。作为一名青年教师,读完此书,可以说是受益匪浅。虽然现在教育形势发生了很大改变,但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对现在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过时。
书中共有100条,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其中让我印象较深的是“第一次学习新教材”这一章节,似乎找到学生学业落后的根源--就是第一次学习新教材没有学好。很多学生,读音的正确率不高,考试成绩不理想。有些错误,甚至纠正的四、五遍,还是不能理解或者正确改正。我总认为是他们上课不听讲或者做听录音读课文粗心导致的结果。其实,读罢这一章节,我有所钝悟,第一次学习新教材是由不知到知、由不懂到理解的过程。所以,不管是老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要重视“第一次”,在“第一次”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真正理解教材内容。和就给教师对新教材的思考提出了要求。《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之十一条:“思考新教材是上课”的一个阶段解决了我的疑惑。文章开头便呈现一个大家都普遍发现并头疼着的事实:“昨天上课时,大家都很好地理解了所学的规则(定义、定理、公式),回答得也很好,还举出了例子;可是今天上课时,你瞧,班上大半的学生对学过的东西就有些模糊了,个别的竟把教材全忘了。还发现,许多学生在完成家庭作业时遇到了很大的困难。而在昨天上课时,并没有察觉到这些困难呀。”
正如作者所说,懂得还不等于已知,理解还不等于知识。为了取得牢固的知识,还必须进行思考。作者倡导教师,在每一节课上,都能留出适当的时间,让学生思考新讲的材料,把教师所讲的东西都记录下来。按照我的理解,就是在课上留出适当的时间,给学生一个回忆老师上课过程的支点,让学生在脑海里当场把教师所讲的内容情境进行“过电影”。所以年轻教师常犯的一个问题就是缺乏对学生的关注,这条建议提醒我们一定要多关注学生,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和回顾的时间。
说到这个“过电影”,我在学生时期试图自己运用过。因着这种回忆,事实上,就是把老师在课堂上所讲的内容进行再次学习,通过多想,所有的知识点不仅能够被记忆调起,再次记忆,而且,能够把一个个知识点进行贯通,让教材中的一个个“点”汇集成因果关系,汇集成知识的基础。这时候进行的是学习过程中最必要的、最有益的事——不用通读全文而复习以前学过的教材。这种复习是最有效的,因为就实质而言,这种复习就是思考。
想想我们的课堂,总是讲得满满铺铺的,恨不得把所有的东西都在一堂课上讲完,这要练,那要练,于是一个个的训练点都被挖掘出来了,听说读写,一个也不能放过训练的机会。于是,下课的音乐铃响,老师还讲兴未衰。没有了作业的时间,没有了自己整理思考的时间,于是,许多的知识和感悟都在下课的一刹那,随着离开教室的脚步而开始游离,甚至于当然无存。所以一节课最后的summary一定要做的透彻。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读过这本书,我体会到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以以下三点为努力方向:
第一:充分备课。
充分备课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我们要认真钻研教材和大纲,精心备好每一堂课。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有经验的教师都在努力做到这样一点:在他的学生热爱的那门学科方面,教师制度的东西要比教学大纲要求的多十倍至二十倍。”备课不仅是备教材,更重要的是备学生,要考虑的学生的实际情况,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这样的课堂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会有一种愉悦的心情。
第二:精心设计课堂语言。
苏霍姆林斯基特别指出了教师的语言素养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他说:“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我们教研组也曾在刘主任的带领下总结过英语课堂教学课堂用语。如果教师的语言素养好,那么他上起课来会非常轻松,学生听的也非常明白,课堂效率怎能不高呢?
第三: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
每个班级都会有学习不用功、成绩比较落后的差生,今年暑假观赏的电影“孩子不坏”也体现了赏识孩子的重要性。我们应该尝试着用赏识的眼光来看待学生,慢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从课堂的点滴中努力去发现学生点滴的进步,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优点,都会去赞扬、鼓励他,试着让他能看到自己的进步。
古人云:“开卷有益”。常读书和常思考,苏霍姆林斯基不愧为伟大的教育理论大师,针对教师的困惑和不解,好象与教师面对面地交流一样。书中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让我犹如身临其境、受益匪浅。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二)
苏霍姆林斯基特别指出了教师的语言素养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他说:“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教师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语言表达能力,这就给教师的语言修养提出很高的要求。如果教师的语言素养好,那么他上起课来会非常轻松,学生听的也非常明白,课堂效率怎能不高呢相反,语言能力差,不仅会影响课堂效率,而且也会让学生不喜欢这个老师和这门学科。所以,我们要精心设计课堂语言,争取用准确、轻松、易懂、风趣的语言吸引学生。把学生当成朋友。
如何才能让学生喜欢你的这门学科我认为,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就要爱学生,用真诚平等的态度,赢得所有学生的.爱戴,也就自然而然地走进了学生的心灵世界。爱学生,就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走进学生的内心情感世界,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苏霍姆林斯基说:“您若变成小孩子,便有惊人的奇迹出现:师生立刻成为朋友,学校立刻成为乐园;您立刻觉得是和小孩子一般儿大,一块儿玩,一处儿做工,谁也不觉得您是先生,您便成了真正的先生。”
我经常在课后和学生一起相互交流,和学生交朋友,去倾听他们的心声,和学生一起打篮球,慢慢拉近了和学生之间的距离,通过我的真诚,让学生喜欢我,进而喜欢我的课。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每个班级都会有学习不用功、成绩比较落后的差生,如何对付这些学生往往是很多老师头疼的难题。我们应该尝试着用赏识的眼光来看待学生,慢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让所谓的“差生”也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我试着从课堂的点滴中努力去发现学生点滴的进步,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优点,我都会去赞扬、鼓励他,试着让他能看到自己的进步。结果收到了很好的成效,一些一开始上课不认真听课的学生现在慢慢也能坚持认真听课,甚至还记起了笔记,当天的作业没能及时完成。第二天会把做好的作业亲自送到办公室向我道歉,这时,我会毫不吝啬我赞扬的语言。因为我记住了苏霍姆林斯基所告诫我们的话:“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给我们提供了百条“建议”,我不能一一列举,这些建议都是我们在平时所接触的一个个话题。这些建议的背后所展示的或是一个个鲜活的教育案例,或是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教育故事,这些建议也是我们教师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需要进一步去实践和思考的。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体会和领悟苏霍姆林斯基的伟大教育思想,从中得到许多启迪和教育,通过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使自己的教学得以有效地提升。
苏霍姆林斯基的这本《给教师的建议》犹如一泓清泉,清爽甘甜,沁人心脾;又仿佛一面镜子,时刻映照着自己;又象慈祥师长,不断地给我们以指引。站得越高,才能看得更远。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会继续学习这100条建议,用它来指导自己的工作。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三)
通过参加这次学校读书活动,我再次温习了一遍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虽然相隔的时代迥异,但大师思想的精华却依然大放光彩,再次将此次读书心得汇报如下,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
1、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
能否保护和培养每一个学生的自尊感,取决于教师对这个学生在学习上的个人成绩的看法。不要向儿童要求他不可能做到的事。
感悟:很多时候,我们不满意的学生仅仅只是因为:他的成绩不能使我们满意,没有达到我们想要他达到的合格或者优秀,——也许,他也曾努力过,或者至少尝试过。我们教师应该认识到,同一知识,有些学生是接近然后达到,有些是达到然后超越,有些是用很快的时间就能达到,有些则需要你的再三的期待与忍耐:对不同的儿童来说,这是不相同的。
如果学生没有在掌握知识的道路上前进哪怕是很小的一步,那么这堂课对他来说就是白费了。无效劳动——这大概是学生和老师可能遇到的莫大的严重危险。
感悟:这句话太重要也太可怕了,因为在我的课堂上,有多少时候是在进行着集体性的无效劳动,有多少学生自始至终地在那里进行着无效劳动,又有多少学生终于厌倦了这种无效劳动而不再“劳动”,只是木然地存在在那里!
2、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
那位历史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
感悟:“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我认为:读书不能只读与本学科有关的书,甚至不能只读与教学教育有关的书,教育者应该把视野放得异常开阔,有必要把哲学、美学、宗教、心理学、文学、最新科技理论著作纳入自己的必读书目中。
3、把基础知识保持在学生的记忆里
在学校工作的30年,使我发现了在我看来是一项重要的秘密——也可以说是一条特殊的教育学规律:到了中年级和高年级,就出现学业落后、成绩不良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在小学的时候,没有把那些好像是知识的“地基”的基础知识牢固地保持在记忆里,达到终生牢记的程度。不妨设想一下,我们盖一座漂亮的楼房,可是把墙基打在很不牢固的混凝土上,灰浆不断地剥离,砖头也在脱落;人们每天都忙于消除工程中的毛病,可是始终处在楼房倒塌的威胁之下。许多四至十年级的语文教师和数学教师正是处在这样的状况下之中:他们在盖楼房,可是墙基在裂缝。
感悟:我是一个高年级的数学教师,也深深地体会到,许多落后的学生并不是弱智,而是基础没有打好。只要认真的辅导,他们是完全可以赶上去的。我们一定要做到:把那些好像是知识的“地基”的基础知识牢固地保持在记忆里,达到牢记终生的程度。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汇总】相关文章:
霍尊+林源之子于归的歌词01-11
针织霍姆透雕马海毛上衣编织花样图解09-24
给幼儿教师的建议读后感02-28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范文03-11
《给教师的建议》的读书笔记范文03-28
马克西姆高尔基《童年》读后感12-08
读《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01-24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范文精选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