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

时间:2023-06-28 15:18:20 读后感 我要投稿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15篇

  读完某一作品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15篇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1

  读完史蒂芬·柯维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掩卷沉思,感触颇深。俗话说:“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德,品德决定命运。”习惯对我们的生活有极大的影响,因为它是一贯的,在不知不觉中,经年累月影响着我们的品德,暴露出我们的本性,左右着我们的成败。书中论述的七个习惯不仅仅对于高效能人士有价值,也是人生自我修炼的信条,是非常精辟和正确的人生道理。它表达的是一种新的思想水平,强调以原则为中心,以品德为基础,要求“由内而外”地实现个人效能和人际效能。

  作者把习惯定义为“知识”、“技巧”与“意愿”相互交织的结果,知识是理论范畴,指点“做什么”以及“为何做”。技巧告诉我们“如何做”。意愿促使“想要做”。要养成一种习惯,三者缺一不可。所以说如果想养成一个好的习惯,要通过不断地阅读和观察总结来学习更多的规律和方法论,同时也要注意多实践,来获得技巧,更重要的是要打破思维定式,积极向上,让自己有意愿去做一些应该做的事。

  书中所论述的七个习惯是密不可分的整体,相辅相成。

  习惯一:主动积极——个人愿景的原则,即采取主动,为自己过去、现在及未来的行为负责,并依据原则及价值观,而非情绪或外在环境来下决定,创造改变,积极面对一切。

  习惯二:以终为始——自我领导的原则,个人、团队和组织在做任何计划时,均先拟出愿景和目标,并据此塑造未来,全心投注于自己最重视的原则、价值观、关系及目标之上。

  习惯三:要事第一——自我管理的原则,要事第一即实质的创造,是你的目标、愿景、价值观及要事的.组织与实践。

  习惯四:双赢思维——人际领导的原则,双赢思维是一种基于互敬,寻求互惠的思考框架与心意,鼓励我们解决问题,并协助个人找到互惠的解决办法,是一种信息、力量、认可及报酬的分享。

  习惯五:知彼解己——移情沟通的原则,当我们改变以回答的心态,而以了解对方的心态去聆听别人,便能开启真正的沟通,增进彼此关系,知彼需要仁慈心,解己需要勇气,能平衡两者,则可大幅提升沟通的效率。

  习惯六:统合综效——创造性合作的原则,统合综效是创造第三种选择,既非按照我的方式,亦非你的方式,而是第三种远胜过个人之见的办法,它是互相尊重的成果,使整体获得一加一大于二的成效。

  习惯七:不断更新——平衡的自我更新原则,在四个基本生活方面(生理、社会、情感、心智)中,不断更新自己,这个习惯提升了其它六个习惯的实施效率。

  读书使人进步,这本书让我学到很多东西。仅有事业成功只能算成功了一半,唯有兼顾事业、家庭、人际关系、个人成长等人生其它层面的和谐发展才是真正的成功。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要有一个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做任何事情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把要事时刻作为第一位,避免被偏见、情绪所左右。另外要有双赢的思想,做到诚信,成熟和自信。在工作中要注意与人的交流合作,如遇到两人意见不同时,要多与人沟通,在分歧中寻求收获。因此,我们在学习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时,重要的是一天一点实践,一天一点努力,才能提升自己成功的高度。最怕看书时一阵激情,结果转眼就又恢复了原来的自己。在不断实践“七个习惯”的过程中,完善自我。自我提升和完善是一种原则,也是一个过程,一个在成长和转变之间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一个人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2

  这次重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相比第一次读完后的运用,这次的感触和收获更大,让自己对运用时遇到的小问题有机会对照书中的某些章节和观点做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吸收。在日益变化和挑战共存的生活中,需要我们学习一些基本原则来指导我们更好更高效的生活工作。此书讲到的原则值得我们反复去阅读。

  书中提到从个人领域成功到公众领域成功的七个习惯:

  个人领域的成功:

  1、积极主动:

  专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关注自己的思维模式来看待事情,逐渐让“影响圏”不断扩大。以前遇到同伴的消极和被动时,自己只想着独善其身地完成自己的部分,或者是把同伴的事情直接做了,因为在做之前没有和同伴了解情况和沟通,也没有征得同伴的同意,在自己完成的时候,会对同伴的不合作行为产生抱怨,而同伴也觉得他需要的不一定是直接帮助完成事情,从而导致产生了误会。重读这篇文章联想到自己以往的`做法,意识到首先应该先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让大家一起参与进来,这样大家才会一起成长共同精进,当遇到同伴停止不前时,会先耐心地听取对方的想法和遇到的困难,和对方一起分析问题所在,在商讨中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对方需要时再予以协助,这样既锻炼了自己的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伴也会因为得到尊重而主动承担自己的部分。自己的影响圈也会变得越来越大了。

  2、以终为始:

  做任何事情之前先根据目前的处境,找到清晰的方向和明确的目标并为之努力。在遇到迷茫或被其他事情牵绊时,我们需要经常问自己的初衷到底是什么,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被次要的事情蒙蔽了双眼而偏离了方向。

  3、要事第一:

  平衡产出和产能的关系,将时间和精力集中在重要不紧急的事务上,但实际上经常会被不重要紧急的事情弄得效能低下,所以我们要每天列出自己的三只青蛙,重点要关注自己持续的成长和学习。

  公众领域的成功:

  4、双赢思维:

  互相信赖的社会中,取得杰出的成就需要靠相互信赖和彼此合作才能实现。当遇到别人的想法和自己不一致时,为了达成既定目标,以往会采取折衷的办法来处理。这篇文章中提到店铺中通过调整薪资结构,先让店员赚到钱,店长才可能有钱赚的模式后,实现了真正双赢的奖励体系。将注意力放在结果而不是方式上,这样就可以跳出以往的思维模式,找到第三种解决问题的方式。

  5、知彼解己:

  首先去了解对方,然后再争取让对方了解自己。

  6、统合综效:

  尊重差异取长补短,共同参与让总效能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和思维模式不一样,通过坦诚沟通可能会发现,对方的观点正好是以往一直被忽视或完全没想到的观点,而这些观点有可能会左右事情的结果,分歧点正好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多角度地去思考和学习成长的机会。

  7、不断更新:

  人生最值得的投资就是磨练自己,通过不断的思考、学习、创造和适应能力,让自己拥有创造财富的能力。

  每章节的付诸行动部分部分提供了详细的指引,教我们更好地使用本书,通过实践来提升自己从而达到高效的人生。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3

  这是一本“基业长青”的书,书中传达的精神和理念好像永远不会过时;这也是一本关于人怎样去获得改变与成长的书,让处在当下“大数据”时代的职场人士们找到清晰的方向和正确的指引,从而对自己和这个世界的关系给出了新的定义,人生从此发生改变。

  个人对这本书的体会主要来自多年来的工作实践,书中提到的七个习惯有点类似于古人提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只是本书更着重于职场,后者则是上升到社会。

  积极主动是七个习惯之首,重要性不言而喻,个人觉得这是最重要的一个习惯,如果这个习惯养不成,后面的六个习惯将会是纸上谈兵。

  积极主动是一种人生态度,一个积极主动的人会自带光芒,他像一个磁场一样,会吸引世界上美好的事物,传送出积极上进的正能量。

  但需要注意的是积极主动并不是指“做事”这一层面,采取主动并不是鲁莽行事,或者是只求短期效应的激进式行为,或者是不断活跃地“救火”行为,这些并不是积极主动所代表的意义。

  积极主动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改变,从被动的思考变为主动的思考,从适应性的思维变为创造性的思维。人的观念或者价值观是很难改变的,积极主动就是对个人陈旧观念及被动的价值观进行打破并重生,这是一个非常难的过程,能突破的人并不多。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坚持地对工作及生活抱有积极的态度是一个人最大的修行。我们在日常工作及生活中,要始终充满乐观积极的态度,对未来的世界抱有希望。

  以终为始是一个关于树立目标的习惯。

  人活着是为了什么?这是一个很大的哲学问题,大多数人都回答不了。

  胸有大志的确很重要,但我的建议是不要去想太多的大问题,很多不是个人可以改变的`,我们可以从“小问题”做起,例如设定一个目标:今年我要看多少本书,写多少篇文章,或者本月我要达成多少销售业绩,接多少订单;或者是三天作业完成率在本月达到什么水平?等等。

  以终为始可以给组织或者个人提供“指南针”,让工作的方向不会偏离,让行进的道路不会脱轨。

  要事第一是关于时间管理的习惯。

  人的精力或者组织的资源都是有限的,或者说至少在一段时间内是有限的,但事务的多样性及复杂性对我们的时间管理提出了挑战,要事第一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和资源下,我们要先处理“要务”,再处理其他“杂务”。

  这是高效的七个习惯中应用性最多的一个习惯,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态度,在众多事务中,我们要有能力去甄别事务的重要性和紧急度,从而合理地安排时间。

  双赢思维,知彼知己,统合综效的三个习惯主要是关于与其他人或者其他组织进行协同。

  人际关系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我们所说的“情商”主要是通过这三个习惯锻炼出来的,这三个习惯因人而异,但前提是个人的修为(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也要达到一定的火候,只有自身过硬,与别人打交道才有底气。

  不断更新是关于跟上时代的习惯,变化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如何在变化的环境中抓住成长的机会,需要不断地更新自我的知识结构,了解发展的规律,利用前面六个习惯不断地更新自己。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4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作者史蒂芬·柯维,该书钻石版精选柯维博士“七个习惯”的核心思想和方法,为忙碌的我们带来高价值的自我提升体验,用更少的时间参透高效能人士的持续成功之道。

  书中提到七个习惯如下:

  1、积极主动:采取主动,为自己过去现在及未来的行为负责,并依据原则及价值观,而非情绪或外在环境来做决定。

  2、以终为始:在做任何计划时,均先拟出愿景和目标,并据此塑造未来,全心投注于自己最重视的原则、价值观、关系及目标之上。如使命宣言。

  3、要事第一:梦想的组织与实践,聚焦要事,重点是把要事放在第一位。

  4、双赢思维:基于互敬、寻求互惠的思考框架与心态意图,目的是分享更多的机会、财富及资源,利人利己。

  5、知彼解己:诚心去了解聆听别人,开启真正的沟通,增进彼此关系。

  6、统合综效:扬弃敌对态度1+1=1/2,不以妥协为目标1+1=1.5,也不止于合作1+1=2,而是创造式的合作1+1大于2。

  7、不断更新:在基本生活层面不断更新自己。这个习惯提升了其他6个习惯的实施效率。

  原文摘录:这七个习惯唯有在身心平衡的状态下运用效果最佳,每个习惯之间关系密不可分。越是积极主动就越能在生活中有效地实施自我领导和管理;越是有效管理自己的生活,就能从事越多的'第二象限事务的更新活动;越能先理解别人,就越能找到统合综效的双赢解决方案;越是改善培养独立性的习惯,就越能在相互依赖的环境下提高效能;而自我更新则是强化所有这些习惯的过程。

  其中,我对第五章要事第一—自我管理原则和第十章不断更新—平衡的自我提升原则最有启发。

  01、要事第一中的时间管理矩阵:

  第一象限既紧迫又重要;第二象限重要不紧迫;第三象限紧迫不重要;第四象限既不重要也不紧迫。

  我们之所以疲于奔命,觉得很累那因为把绝大部分时间花在第一象限,其次花在第四象限用以逃避现实稍作放松,用在第二和第三象限的少之又少。如果这样意味着我们陷于处理危机的生活中。

  未必。这是我们太在乎别人而忽略了自己。也会时常感觉很累。

  而高效能人士是这样处理:

  避免陷入第三和第四象限事务,因为不重要。花更多时间在第二象限,这样会减少第一象限的出现频率。

  只要能确定自己的第二象限,即知即行,可以事半功倍,这就是帕雷托原则——以20%的活动取得80%的成果。

  而我们常常会犯的错误,以为重要紧迫的事情是第一位,其实不然,花在第二象限更多的时间原来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02、从四个方面磨炼自己

  身体层面:健康饮食,充足休息,定期锻炼。锻炼身体提升耐力韧性和力量。

  精神层面:能够调动人体内具有激励和鼓舞作用的资源。忠诚,学习,冥想。

  智力层面:主要靠教育,借此不断学习知识,磨砺心智,开阔视野。阅读,想象,规划,写作。

  社会、情感:理解别人,服务,增进安全感,坚守原则,肯定自我,与人为善。

  在这两点上印象最深刻:在拓展思维上,定期阅读优秀文学作品,每周一本书。磨砺心智上就用写作这个方式。

  从本书中我将改变自己原来总是在第一象限中忙得团团转,筋疲力尽,而是致力于重要不紧迫这第二象限,另外,每天坚持锻炼身体,一周一本书,还有就是每天坚持码字。

  良好的习惯是可以让你变得更好。而习惯的养成也并非一朝一夕,需要持之以恒,方可习惯成自然。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5

  假期里偶然听了一次樊登读书,推荐的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主要讲的是分析成功者的一些经验和思维方式。每个人对于“成功”都是渴望的,但成功者却寥寥无几,有的甚至离我们很远。于是听完推荐后我毫不犹豫下单了这本书。书里不仅由表及里向我们剖析了成功者的认知、习惯和行为方式,举例通俗易懂,而且还给我们一些操作步骤非常有助于我们把这些原则付诸到实践中去。以下就是我的一些摘录和感悟。

  积极主动

  积极主动即主动为自己过去、现在及未来的行为负责,并依据价值观,而非情或外在环境来下决定。积极主动的人是改变的催生者,他们弃被动的受害者角色,不怨天尤人,发挥了人类四项独特的禀赋自我意识、良知、想象力和独立意志,同时以由内而外的方式来创造改变,积极面对一切。他们选择创造自己的人生,这也是每个人最基本的决定。阅读本书让我更深刻地明白,人性的本质是主动而非被动的,人类不仅能针对特定环境选择回应方式,更能主动创造有利的环境。采取主动不等于胆大妄为或惹是生非,而是要让人们充分认识到自己有责任创造条件。不要总是埋怨环境不好,要知道自己也是环境的一部分,也有能力和担当去改变环境创造出有利的环境。惯于怨天尤人者其如,有真正接受了“我昨日的选择决定了今日的我”的观念,才可能说“我有权另做选择”。不要总是怨天尤人或文过饰非,犯了错误,就要诚心悔悟并从中吸取教训,从自我做起。对于别人的缺点,不要一味指责。别人是否履行职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态度。如果你一直认为问题“存在于外部”,那么请马上打住,因为这种想法本身就是问题。如果能对选择的自由加以善用,那么假以时日,自由的范围会越来越大反之就会越来越小,直到只能够“被动生存”,即按照他人——父母、同事和社会的意志生活。

  以终为始

  所有事物都经过两次的创造——先是在脑海里酝酿,其次才是实质的创造。个人、家庭、团队和组织在做任何计划时,均先拟出愿景和目标,并据此创造未来,全心投入自己最重视的原则、价值观、关系及目标。对个人、家或组织而言,使命宣言可以说是愿景的最高形式,它是根本的决策,主宰了所有其他决定。领导工作的核心,就是基于共有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创造出一个文化。成功,甚至求生的关键并不在于你流了多少血汗,而在于你努力的方向是否正确。有了使命感,你就抓住了积极主动的`实质。以朋友或敌人为中心的人没有内在的安全感,自我价值变化无常,受制于他人的情绪和行为;人生方向也取决于他人的回应,时时揣摩如何反击;他们的智慧受限于以敌人为中心的偏执心理毫无力量可言,总是被别人牵着鼻子走。读这一部分最大的感受是要坚定自己的原则和初心。

  知彼解己

  当我们不再急切回答,改以诚心去了解、聆听别人,便能开启真正的沟通,增进彼此关系。对方获得理解后,会得受到尊重与认可,进而卸下心理防备,坦然交谈,双方对彼此的了解也就更顺畅自然。知彼需要仁慈心,解己需要勇气,能平衡两者,则可大幅提升沟通的效率。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6

  在当当网上刚看到这本书名时,并不觉得很吸引人,总觉得这些什么习惯啊、品质啊,说来说去都大同小异,没什么好看的。后来在本书的封面上看到有这样一行字:在美国,此书影响力仅次于《圣经》。所以就买了。

  这本书确实经典!它表达的是一种新的思想水平,即基于原则的思维定式。这种新的思想水平就是强调以原则为中心,以品德为基础,要求“由内而外”地实现个人效能和人际效能。他对“由内而外”的定义是从自身做起,甚至更彻底一些,从自己的内心做起,包括自己的思维定式、品德操守和动机。这种思想模式我现在只是有点肤浅的了解,把这种思想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是我所要追求的。

  本书共探讨了七个习惯。

  习惯一是积极主动。现在的大部分关于成功学的书籍都不约而同的强调积极主动的态度是成功的必备条件,看来这招需要下番苦工把它练习起来。

  习惯二是以终为始。以终为始说明在做任何事之前,都要先认清方向。这样不但对目前处境了如指掌,而且不至于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误入歧途,白费工夫。因为很多人功成名就之后,反而感到空虚,发现自己牺牲了许多更宝贵的东西。这让我想到以色列国第三任国王所罗门,在他晚年的时候他以一种怀疑和消极的论调写了《传道书》这卷书,在开篇的第一章第二节写到“虚空的虚空,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

  当时以色列国正处于鼎盛时期,那个富有我不知道该怎么形容才贴切。所罗门王有妃嫔1000个,正宗的老婆一个,像他这样的人说出虚空两个字真让我们一般人想不通。他尝试了一切的追求,并取得极大的.成就,但在他写这卷书时,发现除了上帝以外,没有什么可以令他快乐。所以对他来说敬拜上帝才是他心目中真正渴望的成功,其他的都是虚空的。那么对于我们来说也需要明确真正的目标,然后才好勇往前走,坚持到底,实践使命。

  这里我也想起张弈在《离亭燕》中的一句话:“多少六朝兴废事,皆入渔樵闲话”。意思就是当年那些英雄业绩,到头来只不过成为渔夫,樵夫闲言碎语的话题而已。人们穷其一生的力量去追求更多的财富、更大的势力等等,但到头来可能这一切根本就没什么意义,根本就不是我们真正所要的。当康熙皇帝看到长城后,感叹到:“万里长城万里空!”所以“以终为始”就是要我们先认清方向,明确真正的目标,找到真正有意义的事情,然后去奋斗去努力!

  习惯三是要事第一,就是把最重要的事当做最重要的事情来处理就行了。

  习惯四是双赢思维。

  习惯五是知彼解己。

  习惯六是统合综效,统合综效谈的是创造式的合作,就是1+1>2。

  习惯七是不断更新。“不断更新”谈的是,如何在四个基本生活面向,包括身体、精神、智力、社会/情感中,不断更新自己。这七个习惯非常值得我们去追求实践的。

  今天的我们是有无数个过去所组成的,我们重复旧有的习惯,只能得到旧有的结果。我们想要有所突破,就要修正即定的轨迹,就像萨达特在自传中写道:“如果一个人无法改变自己的思想构造,就永远无法改变现实,也永远不可能取得进步”。让我们先改变我们的思想,然后让思想来决定行动,让行动来决定习惯,让习惯来塑造品格。一个人有优秀良好的性格,想不成功都难!

  这本书确实好,值得我们每个人去读!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7

  最近在多看阅读上通过听书的方式听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说实话不太适应“听书”这种方式,作为一个四川人我还是更喜欢休闲的捧着一本书,喝着茶慢慢的看,或是在公交车上用电子书一页一页的阅读顺便打发路上的时间。听书这种方式总感觉会听着听着出神,但是我发现这种方式却能很好的提高阅读效率。

  最开始选择这本书是因为觉得自己工作效率有待提高,想要通过一些学习能更好的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但听完这本书发现其实内容并不是我想象中的那种,可以听完就能有所提升或是有什么特别的方法可以帮助提高个人工作效率。书中主要介绍了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提升自我,从三个方面可以提升团队,最后塑造一个全新的自我。

  “要事第一,有效地管理自己。在我们的一生中想完成的目标可能有千千万万,每一个都要长期努力才能实现,可人的'一生时间有限,满打满算也不过几十年时间,再加上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琐事,让实现目标困难重重,那该怎么办?既然时间不够用那我们需要培养的就是强大的时间管理能力。”感觉这就是我们现在工作内容的写照,每天工作强度大,责任重,要求高。那怎么去完成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呢?作者提出了二维分类法,将事情按照重要性和紧迫性分为了四类:一、即重要又紧迫;二、重要但是不紧迫;三、不重要但是紧迫;四、即不重要也不紧迫。在处理这四类工作时作者又提出了两点需要注意,一、抵制诱惑,对那些很想做又不重要的事情坚决说不;二、学会授权,不要凡事亲力亲为。第一点也许就是我们现在急需要做到的——“抵制诱惑”。工作中我们经常会为一些小事纠结,郁闷以至于浪费时间精力。我们应该更多的将精力放到更重要的客户身上,学会取舍。

  “统合综效,进行创作性合作。相信不少人在工作中都害怕跟别人出现意见不统一的地方,因为不同意见往往意味着矛盾和分歧,但实际上在合作的过程中差异才能真正带来成果。”书中讲到团队合作中有的人会相互提防,觉得自己的方法是最好的。有的团体会心平气和的讨论,选出最好的方案。但是也有第三种方法,选取每个方案中合理的地方组成一个全新的方案。虽然这个讲述的是团队合作时的处理方法,但是对我们来说其实也是有值得学习的方法。我们现在处于学习的阶段,有很多前者的经验可以学习,但是并不是所有方法就一定适合我们。我们每个人在处理客户时,都有自己的风格,都有自己的一些小习惯。但是我们的目的都是一样的,处理方案都是大致一样的。读后感·所以我们可以学习别人长处,加以利用形成适合自己的话术或者方法流程。看到自己和别人的差异,学习别人的长处,保留自己的优势,形成自己的风格。

  “不断更新,保持高效能状态。一把刀需要经常磨才能保持锋利,一个人只有不断的更新自己才能在高速发展的时代保持进步。有意识的进行自我更新就相当于对自己投资,我们自己才是我们拥有的最重要的资产。”作者提到可以从身体、精神、智力和社会情感四个层面出发提升自我,调整好自我后再出发。人应该不断的塑造新的自我,打造符合时代的自己。

  以上就是我在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觉得印象最深刻的地方,这个世界没有捷径可以走,一个人的成功与否都需要拿成绩、成果来说话。我们可以做的就是不断提升自我,提高工作效率在有限的时间里面做更多是事情,完成更多的工作,做出更多的成绩。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8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刚拿到这本书,一看名字觉得实在普通,读了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获益良多,给予我很多的启发。看完了整本书才理解它销量超亿册的原因。对于我这样刚刚开始工作的新人来说,一本好书就如同一个好的向导。

  在书中,史蒂芬·柯维提出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七个习惯分别是:一、积极主动;二、以终为始;三、要事第一;四、双赢思维;五、知彼解己;六、统合综效;七、不断更新。这七个习惯交给我们人生的态度、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团队合作的精神,告诉我们要懂得抉择、要学会换位思考,并强调永不止步,不断学习,不断创新。

  对这七个习惯,我谈谈自己的理解。

  习惯一:积极主动

  我们要主动出击,不要被动的去适应坏境,要勇于去创造环境,未来是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的。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身边发生的一切。我们更要学会去抓住机会,因为机遇是一直在你身边的。

  习惯二:以终为始

  我们自己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都是不一样的,因为每一个人都是唯一的,每个人都应按照自己的角色确定自己的目标,朝着自己的目标不断的去努力。一个人如果没有自己的目标就如同一艘没有舵的船,只能在大海中随波漂流,只有有理想的人才能获得成功。

  习惯三:要事第一

  要懂得如何抉择,注重分析事物的重要性。把最重要的事情安排在第一位,合理安排日常事务。一个高效能的人必是一个有条不紊的人,

  习惯四:双赢思维

  双赢才是真正的胜利,损人利己的人看到的都是短期的利益,这种行为其实是自断后路,对方在受到损失后必然不想再与你合作或者相处,甚至会寻机报复,以彼之道,还之彼身,损人利己其实就是损人损己。

  习惯五:知彼解己

  对于我们这些刚开始工作的新人来说,学习处理人际关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课程。史蒂芬·柯维交给了我们最关键、最基础的原则:知彼解己、换位思考。办公室里,和谐的气氛最重要。处理好同事之间的人际关系,营造和谐的气氛,才能更好进行日常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习惯六:统合综效

  三人行必有我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每一个人都能成为自己的老师善于听取他人意见,相互学习,相互增长。统合综效就在这种学习型、创造型合作中使效益达到最大化。一根钢管、一块石头,这两者都是最简单的东西,单独每一个的作用都很有限,但是如果用这块石头作一个支点,两者结合就变成了一个杠杆,足以撬动千斤巨石,这就是统合综效的作用。

  习惯七:不断更新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同池塘里的水一样,我们每个人都要不断进行更新。从身体、精神、心智、社会情感等四个方面磨练自己。经过良性循环使我们不断成长。

  史蒂芬·柯维说习惯是知识、技巧和意愿三者的混合体。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德,品德决定命运。所以要想成功,这七个习惯是关键,要想养成这七个习惯,我们必须要有养成这七个习惯的意识。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但它必须有个开始,开始就是现在。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9

  在美国《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影响力仅次于《圣经》。第一次看这本书是在20xx年部门领导推荐阅读的书目之一。当时可能由于年纪小还不太能理解这七个习惯的真正含义,只记得看完这本书告知自己要践行要事第一的工作习惯,要求自己一旦下定决心做一件事就要全力以赴。

  7年之后的今天利用早上边跑步边听樊登老师的解读,突然有一种全新的收获,引起了我的不断反思,最重要的是积极主动的思考方式,一直以来狭义的自我定义:我属于行动上的积极主动的乐观派,但在思维模式上我把更多的精力都放在了关注圈,就像LG对我说的:“你的焦点更多的放在细节上,还没有放在重点上(他说的重点其实就是影响圈,重点应该放在我自己可直接控制的'事情上,接受不能改变的事情)”。跑完步回家后从书架上找出这本书,重新拜读了一遍,于是决定要把我此时此刻的感受记录下来,这对我来说很重要,以后也是我重点要修炼的部分。

  积极主动是其他六个习惯的必备条件,本书中的高效人士的七个习惯分别是:

  个人领域的成功:从依赖到独立

  习惯一:积极主动

  习惯二:以终为始

  习惯三:要事第一

  公众领域的成功:从独立到依赖

  习惯四:双赢思维

  习惯五:知彼解已

  习惯六:统合综效

  自我提升和完善

  习惯七:不断更新

  关于积极主动我的理解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做出的自由选择,这对于自己其实是一种心灵上的救赎。如果我们一直将自己的需求绑架在他人身上,会活的很痛苦,生活中会充满了抱怨与指责。比如中国最大的矛盾关系体:婆媳关系紧张,很大一部分原因其实不是生活的年代不同,生活习惯不同。而是媳妇或是婆婆把自己的要求放在对别人的控制上,因为她不按照我要求的方式(外界刺激),我就生气、指责与抱怨(内在反应)。其实我们还有自由选择的权力,比如解决方案一:控制自己的情绪选择不生气;方案二:告诉自己别人是否履行职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态度。如果你一直认为问题“存在于外部”,那么请马上打住,因为这种想法本身就是问题。

  虽然我们不必象书中举例的维克多。佛兰克尔那样被关在纳粹德国的死亡集中营中凭借详细与记忆来修炼心灵、头脑和道德的自律能力,将内心的自由种子培育得日益成熟,直到超脱纳粹的禁锢。在最恶劣的环境中,佛兰克尔运用人类独有的自我意识,发掘了人性最根本的原则,即在刺激与回应之间,人有选择的自由。就像某名言说的那样“除非你愿意,否则没人能伤害你”“除非拱手相让,否则没人能剥夺我们的自尊。”

  接下来我们可以自我反思在婚姻、家庭和工作中有没有用积极主动的言语去表达,如果没有,那么从今天开始制定一个为期21天的自我觉察实践表,分为影响圈与关注圈。

  消极被动的言语:VS积极主动的语言:

  1、我已无能为力。试试看有没有其他可能性。

  2、我就是这样。我可以选择不用的作风。

  3、他把我气疯了。我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4、他们不会答应的。我可以相处有效的表达方式。

  5、我只能这么做了。我能选择恰当的回应。

  6、我不能。我选择。。。

  7、我不得不。我更愿意。。。

  8、要是。。。就好了。我打算。。。

  不要总是怨天尤人或是文过饰非,犯了错误就要马上承担,改正并从中汲取教训,致力于影响圈内的事情,淡化关注圈。学会做照亮他人的蜡烛,而不是评判对错的法官;以身作则而不是一心挑错,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矛盾。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10

  看《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你学到了什么?如果你还没有读过本书,希望你也能从这篇文章中受益。世界上99%的人都是被他的情绪和大脑所控制的,只有少数的1%的人是可以控制他的情绪、大脑和言行的,而这第一种百分99%的人就是被动活着的人,只有第二种1%的人是主动活着的人。

  1、主动活着

  本书中的第一个习惯就告诉我们要主动的活着,那什么是主动活着的人呢?其实世界上事情分为两种:一种是你不可以改变的,比如说你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今天的天气如何?你老板的个人决定或者他生气的时候对你说什么话?这些都是你不可以改变的;第二种就是你可以改变的事情,就是你内心世界的情绪,你的思想,你所想说的话,你所做的事情还有你自己的决定!这些都是你可以改变的。如果你是一个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思想的人,总是被情绪左右,你就会觉得整个世界好像都在跟你作对,什么不顺心的事情都在你身上发生,然后你就会变成一个充满消极情绪的人,这就是被动活着的人。

  而被动活着的人就有一个不好的思维就是总把注意放在不可改变的事情上。

  所以想要改变这种状态的话,就应该把注意力放在你可以改变的事情上,做一个主动活着的人。比如说今天你要不要去郊游?要不要玩游戏?要不要看书等等!这样你才能不断变成一个内心强大的人,让你的人生多一点控制力和影响力。

  大致可以将这两种人概括为:被动活着的人总是抱怨,不去做改变;而主动活着的人知道抱怨没用,只会增加消极思想,从而寻找更多改变的机会。

  2、葬礼法则

  什么是葬礼法则?就是讲在你葬礼来临的时候,你希望人们是怎样去怀念你,怎样回忆你的呢?他们认为你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葬礼法则教我们要以终点为起点来思考问题。比如说你通过你现在想达到的目标来设定今年的目标,再分解设定每个月和每天的计划是怎么样的?至于制定什么目标,你就要根据你自己的需求来决定了!

  3、重要的事情优先做

  关于选择目标,你肯定是找你重要的'事情来选定目标,比如说高薪的工作和这个过多的物质不是你所追求的,因为它们并不能给你所谓的真正的快乐,所以你还是决定辞掉年薪百万的工作,去寻找真正能让你快乐的生活。

  对于制定计划,这里有两个很重要的小窍门。

  ①每天计划达到的量一定要非常小,小到自己都觉得可笑,自己都无法接受的地步。因为现在很多人都把自己的计划定的太过于苛刻,最终都会因为坚持不下去而告终。比如很多人计划每天看两个小时的书,过不了两天,坚持不了就不看了。这里建议,每天就拿起书本翻开几秒又合上就行了,这一个简单的动作相信是个人都能做到并坚持下去。当然,如果你翻开的时候自己有兴趣看,那就看下去,等自己不想看了就放下。久而久之你会发现意想不到的效果!

  ②学会奖励自己。当你完成了自己定的某个小目标,要给自己一点奖励,至于奖励什么,你怎么开心怎么来吧。为什么奖励自己?就像你打游戏,打游戏你可以在脑中享受到快感,所以你就愿意玩。而如果你做完了某个小目标,没有任何奖励,你自然就没太多动力再去做这件事情了。

  4、不断自我提升

  这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最后一个习惯。当你每天都完成一些小目标,一年后你就会在各方面也得到更好的提升,而你在提升的基础上又加以提升。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11

  自从毕业以后,放下书本已经好多年了,好久没有静下心来去看一本书,《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由于好久没有看书了,刚开始读起来确实有些费劲,每天也就读个十来张,就放在那里不读了。这或许就是一种推翻一种习惯的难度吧。但是坚持,坚持,坚持。这本书也渐渐的摸清了他的思路,读书的习惯也渐渐的养成。现在习惯在车里放一本书,中午休息时可以读一读,等客户时也可以看一看。晚上回到家,在床头放一本书,静下心来时读书,可以让自己完全进入到书的情境之中。读书真的是好,当自己没有目标时可以找到目标;当自己缺乏知识时可以补充知识;当自己陷入困境时,可以找到方法。所以点滴的习惯从读书开始。

  书的开篇就是很多大咖对这本书的高度评价,可见这本书的高度,在以前也读过很多类似励志书籍,但从来没有读过一本这么多大咖认定过的书籍,我觉得与其他书籍最大的区别,就是书籍在开篇反复强调的要推翻过去的一种思维,是啊,人们往往认定过去那种已经习以为常的思维,及时看再多的书籍,再多的文献,也很难改变过去的思维。中国古代大思想家王守仁也曾经提出“知行合一”四个字。可是要做到是要有多难。自己就是个例子,曾经我以“知行合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实际到了生活能做到五分之一也就不错了。要做事,先做人,人是成事的根本,自我反省,自我进步,才方能成就一番事业。

  感觉此书第二大的论点便是1+1>2的论点,在当今社会尤其凸显出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再也不是一个人打天下的时代了。只有强强的联合,资源的共享,方能使其更快的.达到目标。在以后个人也是要注意到这一块,我实际也是个独行侠,在团队协作上表现的稍微差一些。积极改正优势互补。

  后面所讲个高效的七个习惯,从积极主动到不断更新,作者也是让我们循序渐进,从依赖期到互赖期让我们从思想上发生积极的改变。

  习惯一积极主动:个人自我感觉还是比较良好的,从一个刚刚毕业的学生,到现在熟练的医药人员,我所经历的机会,我感觉每一个都去把握了。需要改进的也是要发现更多的机会,有新的事物就要努力去尝试。

  习惯二以终为始任何事物都是两次创造出来的,有先天的不能改变的东西,和后天需要更加的努力。我们改变不了先天的,但后天的努力是我们要追求的。

  习惯三要事第一,大家都明白着急的事情要第一个去完成,却忽略了什么样的事情是最重要的。发现最重要的事,或许是作者最想表达的吧。

  习惯四双赢思维,习惯五知己知彼,习惯六统合综效更多是在讲述我们的人际关系的思维。我们这一行业也是最需要的习惯,在谈判时站在对方角度想一想,大家互利,整合所有想法,我想很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习惯七不断更新,习惯也是需要慢慢的养成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从小事做起,从思想做起,尝试与客户接触时用我们的一些行为习惯接触客户。我想我们很快就会得到收获。我也一定会积极向前,在希尔安的大家庭里,不断努力学习。为公司的辉煌,添砖加瓦。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12

  看《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你学到了什么?如果你还没有读过本书,希望你也能从这篇文章中受益。世界上99%的人都是被他的情绪和大脑所控制的,只有少数的1%的人是可以控制他的情绪、大脑和言行的,而这第一种百分99%的人就是被动活着的人,只有第二种1%的人是主动活着的人。

  一、主动活着

  本书中的第一个习惯就告诉我们要主动的活着,那什么是主动活着的人呢?其实世界上事情分为两种:一种是你不可以改变的,比如说你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今天的天气如何?你老板的个人决定或者他生气的时候对你说什么话?这些都是你不可以改变的;第二种就是你可以改变的事情,就是你内心世界的情绪,你的思想,你所想说的话,你所做的事情还有你自己的决定!这些都是你可以改变的。如果你是一个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思想的人,总是被情绪左右,你就会觉得整个世界好像都在跟你作对,什么不顺心的事情都在你身上发生,然后你就会变成一个充满消极情绪的人,这就是被动活着的人。

  而被动活着的`人就有一个不好的思维就是总把注意放在不可改变的事情上。所以想要改变这种状态的话,就应该把注意力放在你可以改变的事情上,做一个主动活着的人。比如说今天你要不要去郊游?要不要玩游戏?要不要看书等等!这样你才能不断变成一个内心强大的人,让你的人生多一点控制力和影响力。

  大致可以将这两种人概括为:被动活着的人总是抱怨,不去做改变;而主动活着的人知道抱怨没用,只会增加消极思想,从而寻找更多改变的机会。

  二、葬礼法则

  什么是葬礼法则?就是讲在你葬礼来临的时候,你希望人们是怎样去怀念你,怎样回忆你的呢?他们认为你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葬礼法则教我们要以终点为起点来思考问题。比如说你通过你现在想达到的目标来设定今年的目标,再分解设定每个月和每天的计划是怎么样的?至于制定什么目标,你就要根据你自己的需求来决定了!

  三、重要的事情优先做

  关于选择目标,你肯定是找你重要的事情来选定目标,比如说高薪的工作和这个过多的物质不是你所追求的,因为它们并不能给你所谓的真正的快乐,所以你还是决定辞掉年薪百万的工作,去寻找真正能让你快乐的生活。

  对于制定计划,这里有两个很重要的小窍门。

  1、每天计划达到的量一定要非常小,小到自己都觉得可笑,自己都无法接受的地步。因为现在很多人都把自己的计划定的太过于苛刻,最终都会因为坚持不下去而告终。比如很多人计划每天看两个小时的书,过不了两天,坚持不了就不看了。这里建议,每天就拿起书本翻开几秒又合上就行了,这一个简单的动作相信是个人都能做到并坚持下去。当然,如果你翻开的时候自己有兴趣看,那就看下去,等自己不想看了就放下。久而久之你会发现意想不到的效果!

  2、学会奖励自己。当你完成了自己定的某个小目标,要给自己一点奖励,至于奖励什么,你怎么开心怎么来吧。为什么奖励自己?就像你打游戏,打游戏你可以在脑中享受到快感,所以你就愿意玩。而如果你做完了某个小目标,没有任何奖励,你自然就没太多动力再去做这件事情了。

  四、不断自我提升

  这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最后一个习惯。当你每天都完成一些小目标,一年后你就会在各方面也得到更好的提升,而你在提升的基础上又加以提升。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13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在读完这本书后,我自己最大的收获是深刻地认识到要提高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从改变自己内心深处的价值观、对事物的认知方法以及对竞争环境的理解入手,也就是提高自身的素质,同时辅助一些必要和实用的有效方法。“积极主动”的态度,“以终为始”的愿景,″要事第一”的把握,“双赢思维”的互赖,“知彼解己”的沟通,“统合综效”的合作,“不断更新”的创造,会使每一个人走向世成功的彼岸。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的七个习惯是一个整体,它们相辅相成, 既讲到了个人要全力以赴确立目标,进行个人修炼,并由依赖转向独立,从而实现“个人成功”,也讲到了要通过建立共赢、换位沟通、集思广益等,促进团队沟通与合作。而不断更新更是涵盖了前六个习惯,督促我们从身心开始完善。其中让我启发最大的是“要事第一”这一种习惯。

  “要事第一”是一种自我管理的原则,有效管理是掌握重点式的管理,它把最重要的事放在第一位。作为一名商业客户经理,每天必然会被许多如针对性营销政策的落实、客户的走访、对区局营销支撑、领导交办的临时事宜等琐事缠身。自己以前在工作期间,感觉到在工作中常常难以避免被各种琐事、杂事所纠缠。由于没有掌握高效能的工作方法,经常被这些事弄得筋疲力尽,心烦意乱,总是不能静下心来去做最该做的事。有时候被那些看似急迫的`事所蒙蔽,根本就不知道哪些是最应该做的事,结果白白浪费了大好时光,致使工作效率不高。学习了“要事第一”这一章后,我认识到工作是要有章法的,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分轻重缓急,这样才能一步一步地把事情做得有节奏、有条理,达到良好效果。为提高工作效率,我每天上班第一件事情就是对一天的需要处理的事情进行罗列和分类,按照如下四个方面画一张图表:重要而且紧迫的事情、重要但不紧迫的事情、紧迫但不重要的事情、既不紧迫又不重要的事情,对照图表规划自己一天的工作。这样坚持一个月后,我觉得图表让我得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首先,图表让我的工作目标变得可以触摸和实际,从而避免浪费时间和漫无目的地瞎干;其次,图表为我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我每天可以排定事情的优先次序,可以明确一些事情究竟是应该做还是不应该做。排定优先次序可以帮助我确定将最重要的事放在最优先的位置上,以免被感觉、情绪或冲动所左右;第三,图表大大地调动了我的工作积极性。每天制一张图表,使我对自己的工作目标更加清晰,当一天的工作结束时,检视当天的图表,可以发现哪些工作还没有完成,哪些工作还可以做得更好,从而使自己的积极性能够充分地发挥出来。通过一个月的实践,我觉得我的时间分配比以前更加合理,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更重要的是每天工作的心情也更加愉快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读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学习前人和他人的经验,是为了掌握更多有用的知识和技能。只有把从书中学来的东西用到实践中,才能真正达到读书的目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会通过不断的努力和探索,通过培养这七个习惯,我相信我可以循序渐进地获得不断的进步,逐渐成长为一位真正高效能的商业客户经理。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14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读完,可以用振聋发聩来形容,书中的很多观念比如要事第一,回应方式,倾听理解,不带自己的偏见,重视自己重视的人的重视的东西,这些观念令我非常激动。

  第一个习惯,积极主动。有一个护士,曾经看护过世界上最挑剔,最难伺候的病人。无论这个护士做什么他都觉得不够好,不但从来没有一句感谢的话,而且还处处找茬,与其作对,结果她每天都过得特别痛苦。可是你刚才却在台上大谈积极主动,说什么除了我自愿,否则没有什么事可以伤害我,我的痛苦都是我自找的,这实在让我接受不了。可是后来我又反复思考了这番话,从内心深处问自己:我真的有能力选择自己的回应方式吗?结果居然发现我自己有这个能力。我承认自己选择了痛苦之后,我渐渐认识到自己可以选择不痛苦。那一刻我感到自己站了起来,我自由了,我摆脱了牢笼,不再受限于别人对我的方式。

  其实我一直也受别人对我方式的制约,很多时候,因为怕被拒绝,所以不会选择主动做什么,如果能够摆脱制约,不再关注别人对我的方式,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朋友,不怕朋友的拒绝,其实对自己不会有什么伤害,所有的伤害不是别人对我们造成的`,除了我们自己,没有人能从精神上伤害我们。有时候我特别容易受到伤害,别人可能一句话,或者嘲讽,或者冷漠,都会让我猜测对方是不是有什么恶意,或者对我有什么意见,其实是自己太敏感了,别太在意别人的看法,用积极的态度去思考问题,不怕受到伤害,别人不能伤害到你,别太敏感,把别人想的太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

  在所有进步的社会中,爱都是代表动作,但消极被动的人,却把爱当做一种感觉。爱必须通过行动来实现,爱的感觉由此而生。

  第二个习惯,以终为始。在做任何事之前,都要先认清方向。我们做任何事都是现在头脑中构思,然后付诸实践(多么像明先生的知行合一)。

  第三个习惯,要事第一。

  其实,要想提高做事效率,要先明白什么对自己是重要的,这可以由第二个习惯来决定。比如对我来说,毕业了去什么单位很重要,结合自己的兴趣,明白什么对自己是重要的,然后在实践中,把最好的时间和精力分配给相应的工作。

  情感账户的六种投资方式:

  1、理解他人,如果你重视一个人,那么必须同样重视他所重视的事情。

  2、注意小节,一些看似无关既要的小节,如疏忽礼貌,不经意的失信,最能消耗感情账户的存款,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就是这些小事。

  3、信守诺言

  4、明确期望

  5、正直诚信

  6、勇于致歉

  第五个习惯,知己知彼,移情聆听,以理解为目的的聆听,要求听者站在说话者的角度理解他们的思维模式和感受。

  有效的沟通:

  第一阶段是复述语句,这至少使人专心倾听。

  第二阶段是加入解释,纯用自己的语句表达,但仍用左脑的逻辑去理解。

  第三阶段深入个人的感觉,右脑发挥作用。

  第四阶段即加以解释,又带有情感,左右脑并用。

  同别人交流的时候,试着抛开自己的经验,尽力真正了解对方。聆听他们的心声,感受他们受到的伤害,并作出回应。何不从现在起立刻付诸行动,不论在办公室或家中,敞开胸怀,凝神倾听。不要急功近利,即使短期内未获反馈也决不气馁。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15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在我家的书柜中已躺了十年了,十年前看过,看完后激动了一段时间,但印象已经不深了。听完张总的精彩讲课后,联系自己目前的工作和生活,真的有了很多新的感悟。

  一本书的优秀并不因为它所表达的一切都是真理,而是因为他的某些部分表达了可能被忽视的真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是一本带有典型的美国精神的书。书中讲的道理通俗易懂,字里行间都带着闯劲和拼搏精神,我自己最大的收获是深刻地认识到要提高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从改变自己内心深处的价值观,对事物的认知方法以及对竞争环境的理解入手,也就是提高自身的素质,同时辅助一些必要和实用的有效方法。

  做事的恒心和毅力,决定了成功的可能性,性格决定命运,如果你要改变自己的命运,首先要改变自己的性格。通过改变个人的`习惯,实现个人性格的改变,最终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

  以下就七个习惯我觉的自己没做好的方面具体谈一谈感受:

  习惯一:积极主动

  主动积极即采取主动,为自己过去,现在及未来的行为负责,如果你不向前走,谁又会推你走呢, 因此,积极主动的态度,是实现个人愿景的原则,。我们经常说:"我不小心忘记了……, "我迟到,因为……","其实是有原因的……"我们每天都在不停地找借口或是抱怨,其实我们应该主动积极地创造未来,实现梦想。所以,有效能的人士为自己的行为及一生所做的选择负责;他们致力于实现有能力控制的事情,而不是被动地忧虑那些没法控制或难以控制的事情;他们通过努力提升效能,从而扩展自身的关切范围和影响范围, 同时积极的心态能让你拥有"选择的自由"。

  习惯二:以终为始

  高效能的人懂得设计自己的未来。他们认真地计划自己要成为什么人,想做些什么,要拥有什么,并且清晰明确地写出,以此作为决策指导。因此,"以终为始"是实现自我领导的原则。这将确保自己的行为与目标保持一致,并不受其他人或外界环境的影响。

  习惯三:要事第一

  有效能的人会用少量时间处理的紧急,危机事件,他们将工作焦点放在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上,来保持效益与效率的平衡。。而我在工作中,感觉每天都很忙碌,发现工作效率很差,并没用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时间,经常被一些繁琐却不重要的事情耽误了最宝贵时间,连锻炼身体的时间都没有了。如果弄不懂什么叫〖要事〗,就难以把时间管理好,〖要事〗也做不好。

  习惯四:双赢思维。

  习惯五:知彼解己

  习惯六:统合综效

  习惯七:不断更新

  对于〖不断更新〗这项,我认为是要懂得去学习和自我批评,不能停留在做完一件事再总结的层面,这是不够的,应该全面审视自己,这样自己才能得到进步。 读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学习前人和他人的经验,是为了把握更多有用的知识和技能。只有把从书中学来的东西用到实践中,才能真正达到读书的目的,通过这次张总讲课深入的学习和总结,。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会通过不断的努力和探索,通过培养这七个习惯,我相信我可以循序渐进地获得不断的进步,逐渐成长为一位真正高效能的人。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相关文章: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_读后感05-01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11-27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书心得02-25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01-21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9篇02-21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13篇02-21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 (精选38篇)04-07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15篇02-17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精选10篇)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