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读后感

时间:2023-07-26 16:52:42 读后感 我要投稿

《目送》读后感(经典15篇)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目送》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目送》读后感(经典15篇)

《目送》读后感1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我的一篇文章中,也曾引用过这句话,我想,当许多人读这句话时,都能够感同身受,这是亲情的柔软,是亲情的温度。人的一生,需要经历多少次的离别,目送、伤怀,才能懂得珍惜与放手呢?

  当读着文中孩子第一天上学的情景:“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这是每个孩子必经的成长历程,这让我想起第一次送小女去幼儿园,她的脸上虽挂着泪珠,但却是那么懂事地压抑着自己的情绪,没有像别的孩子那样大哭大闹,老师拉她进教室时,她一直眼巴巴地望着我,我也眼眶湿润地目送着她,不得不鼓励她向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的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这是多少孩子与父母的心声?作者将父母与孩子彼此之间内心的那种不舍,痛楚与万般的语言只能用夺眶而出的泪水表达,有一种很强的画面感,让人为之动容。

  大女儿上一年级就送去城里寄宿,每次星期天下午送她到车上,她的小脸紧贴在玻璃窗上望着我“吧嗒吧嗒”地掉眼泪,当汽车慢慢启动,孩子不停地向我挥着小手,望着逐渐远去的车,泪流满面的我常常呆呆地站很久。每个父母,都在一次次地目送着孩子的背影,这是一种成长的喜悦,也是一种告别的忧伤,当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留下被拉长的目光,在追赶……

  孩子在不断地成长,而他在成长的过程中,就像一只雏鹰,他的翅膀会一天天的'变硬,总有一天,会飞出我们的视线,而我们只能望着他远去的背影,给他真诚而美好的祝福,惟愿他前进的道路上铺满花香,更充满阳光。

  文章的后面,又写到送父亲去火葬场的那一幕:“我掠开雨湿了前额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住这最后一次的目送”。虽然没有写如何的痛哭,但生与死,就在这目送之间,让人能够感受到,这样的凝望,一定伴着泪水与疼痛,心一定是悲痛欲绝的,这是一种撕心裂肺的告别:“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生命的终结,就在阴阳相隔的隧道里,慢慢地,慢慢地,所有的一切都将消失,成为人世间的一粒尘埃……

  人这一辈子,不光是父女母子,亲人之间的情缘,都在不断地目送,渐行渐远,蓦然回首,留下的只不过是一片空虚与寂寞罢了。

  读《胭脂》这篇,也让我很受感动:“买了很多不同颜色的指甲油,专门用来跟她消磨卧房里的时光。她坐在床沿,顺从地伸出手来,我开始给她的指甲上,一片一片慢慢上,每片指甲上两层……”多么孝顺的女儿,多么贴心的小棉袄!这静默无言的举动,却表达了最深沉的爱。面对连女儿都不认得,无法用语言交谈的老母亲,女儿用另一种相处方式:认真而细致地“摆布”胭脂阵来哄母亲开心,将母亲的手指甲和脚趾甲都涂完,又拉着母亲在镜子前化妆,这种女儿对母亲的宠爱,多像一个母亲对幼小的孩子的宠爱!这就是:“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的最好的回报!

  在亲情和孝心频频被物欲和私利侵蚀并逐渐荒漠化的今天,读这样的文章是能够触动人心的。文中朴实而简短的对话,浓缩了母女之间血浓于水的真情,这种情感就像一股潺潺流淌的小溪,洗涤着每个人的心灵,让孝心和爱心不被蒙上一层厚厚的尘垢,这让我们会扪心自问:我们对父母,有这样的耐心吗?我们曾这样陪伴过父母吗?

  牵挂是亲情,友情和爱情中永远的“保鲜剂”,“这些是牵挂你的人慷慨赠予你的时光和情感”,那种“想见亦无事,不来常思君”的真挚情感,是多么难能可贵!当读着作者临上飞机前给朋友打电话,让帮忙收拾家,那种口气不像是跟朋友说话,倒像是在叮嘱自己的亲人,让人觉得心里暖暖的,那种如姐妹般毫无掩饰的率真,裹挟着朋友之间的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珍惜的温情,这亦或是我们每个人都渴望拥有的纯真友谊。

  这本书语言简洁朴素,贴近生活,作品所描述的都是身边的人和事,题材似乎俯拾皆是,看似像拉家常,娓娓道来,但那浓浓的生活气息把人性的美跃然纸上,毫无矫揉造作之意。文章以“情”和“爱”作为主线,用细腻的情感之笔勾勒出每寸光阴中触动自己的背影,处处洋溢着真情实感,像一坛醇香的美酒,醉了读者。

  “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无论是孩子还是老人,我们都无法做到永远陪伴左右:“我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这是一种无奈的目送,也揪着心在慢慢地往前挪,“整本书,也就是对时间的无言,对生命的目送”。

《目送》读后感2

  《目送》这本书的扉页上写着一句话:献给我的父亲,母亲和兄弟们。这一句话让我想到了很多,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父亲母亲,在以后或许还会有自己的孩子。亲情是有温暖、充满温度的感情,同时作者用女性特有的细腻的情感书写了友情爱情,发生在身边的故事和日常琐事。跟随着作者的文字,她所表达的情感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

  给我感触最深的是书中写道:“所谓父子母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不断的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转弯的地方,而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是啊!我们都会长大父母也是一天一天地老去。小时候的你父母还可以经常围着你游戏,随着他们的苍老年迈,我们留给他们的只剩下身后的影子。而终将我们也会目送父母的背影,回忆他们的背影。

  想起面对父母对自己唠叨时的不耐烦,心中时常会产生愧疚,过后也会后悔,可还是会将自己的负面情绪展现出来。电影《银河补习班》中邓超饰演的角色说过这样一句话:“儿子,这是我第一次当父亲。”但是我们做子女的何尝不是第一次呢?现在这些年还可以利用假期回家陪陪自己的父亲母亲,可一想到再过几年就要工作,夜深时躺在床上总会翻来覆去,心情焦虑。父母是真的会目送我的背影渐行渐远。

  每次离家去车站,父母都会争着送我,最后时常是两位一起把我送到车站。接过他们手中的行李,道别。上车后透过车窗还能看到他们——他们一直确认我安全的走了才放下心来。后来跟我母亲聊天中得知,她有时还会骑着电动车再跟着公交车行驶一段距离。

  这些都是自己最深的情感体会,怎么不对《目送》产生共鸣?

  印象中外婆是个性格刚硬的人,在身患癌症的那段时间依旧积极的面对生活。她和别人的聊天经常会谈到我,记得每个人的好。后来,老屋里站满了人,堆满了花,天气也是阴蒙的,我竟没有见到外婆最后一面了,只有那冰冷的黑色棺木。记得那天,我和母亲跟了灵车一路,最后母亲的嗓子都哭哑的说不出话来。这一目送,一转身,已是经年。

  曾经日子很长,回想却又很短,毕竟生命是短暂又漫长的。有位作家说:“小说讲故事,散文见人心。”《目送》前半部分主要是在写龙应台女士自身的经历,或在不同的环境中,或与朋友,或是日常的琐事,而后半部分更多的是在写她的父亲。在这本书中,她所描写的不管是失败,或是放手,都包含了作者的真情。她想告诉我们的是爱,是亲情,是生活。为了不留下遗憾,让我们记住与父母相处的点点滴滴,且行且珍惜。

  在文章的开头,作者是先写自己目送孩子第一天上学时,走进校门,直到看不见。书中孩子第一天上学的情景是“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文章的最后,又写了送父亲去火葬场的一幕,“我掠开雨湿了的前额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住这最后一次的目送”。这是一种令人心痛的告别:“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在人的一生中,或许我们都会感悟很多,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冲刷,都会慢慢的变淡,我们所能做的只有当下的陪伴。

  在《目送》这本书中,作者有颗慈爱的心,在父亲面前,虽然父亲留着口涎,甚至有排泄物,但她从来没有嫌弃过;在儿子面前,作者又有一颗敏感的`心。每一本书读完都会给我内心一次震撼,合上书本那一刻,心里总会有一种沉重感。看完作者身上的悲欢离合,我心中便决定一定要让自己与父母之间聚多离少。

  现在回想起来高一走读那年,经常在晚上十点放学后回家还要跑到父母屋里,跟他们聊白天学校里面发生的事情。虽然有时候我母亲会很不耐烦,嫌弃我打扰了她睡觉,但是现在想起来确是甜蜜,值得珍惜的。毕竟住校后,随着与父母的距离渐渐拉远,有时回家后会忘记自己平时在学校所发生的各种事。坐在一起聊天,也总会出现冷场,我心里想,这或许是我自己长大了,不是总说,少年不知愁滋味嘛?现在经历的许多事情都大多自己消化了,而长期不沟通,便会造成双方的不熟悉。但仔细想一想,庆幸父母有我们姊妹三个小孩,年龄差距也不小。对于他们来说,小孩子可以当作生活的调味品,用来充实每一天,这还算是一件好事吧。

  但是于父母来说,一个个孩子的长大何尝不是要目送他们一个个的离开。我们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来感受生命,换位思考一下,站在父母的角度,就像作者龙应台女士一样,他们的经历相较于我们肯定更加丰富,那么关于人生的感悟他们可能深刻更多。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而家家不同的经可能印着同一份内容,那就是亲情。书中还有一段让我印象深刻的话,“两个人一起走时一半的心在那人身上,只有一半的心在看风景。要真正地注视,必须一个人走路,一个人走路,才是你和风景之间的单独私会。”

  在外读书一年差不多只有寒暑假可以回家陪伴父母。虽然平常可以通过视频电话缓解对父母的思念之情,但是还会每次期盼回家的时光。趁着现在为时不晚,多陪陪自己的父母;同时每个人都要常怀一颗感恩的心,感恩父母,感恩他人,感恩自己。还有重要的是,拥有一颗敬畏亲情的心。而读《目送》,感悟到岁月如歌,感恩父母无言的爱!

《目送》读后感3

  龙应台,多年前第一次看到这个名字还不了解这个人,以为这是一位犀利的男宾。后来,才知道,这是一位女客。即便到了今天,也不敢说了解这位让我有些心生敬意的女先生。

  这里称“先生”,与“杨绛先生”的“先生”,同义。

  上个月回家,翻出来大学时候的读书笔记本,看到了关于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的摘抄。

  固然听闻,龙应台最出名的文集当属《野火集》,辛辣深刻。可惜,我还未读。

  去年,看到一位在山东大学读文学硕士的朋友转载一篇龙应台的文章,叫做《(不)相信》。这个月读《目送》,我找到了出处。

  喜欢这位龙女士,因为我从这本扉页题着“献给我的父亲、母亲和兄弟们”的散文集,以及几年前读过的那本写给她可爱儿子的随笔录里,读到了女儿的贴心、姊妹的温情和母亲的柔软。拿过再尖锐的刀笔,亦逃不脱女性的光辉。骨子里的豪气,连着血肉里的柔情。

  为什么书名偏偏起做《目送》?龙应台自己给自己注脚: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可不就是这样吗?所有亲情里的角色,最后都会成为相隔相望的背影。时光荏苒着苍老,追不上一缕散落的白发。彼岸的痛心疾首,却可能了悟后滴不出哪怕一颗眼泪。今生今世的生养之情,突然间显得那么无情。还不至于像庄子一样鼓盆而歌,倒多半会默念一句:“愿:逝者安息,生者珍惜。”

  龙应台的母亲,那位会遗忘掉时光的老妪;龙应台的父亲,那位最爱夸耀女儿的老翁————都是傻傻的可爱,天真的宝贝。如果没有经历过父母大病,或许不会对文中的父母有太深的领会。如果老天过早夺去一个如日中天之人的思考力和行动力,将健康和正常锁在门外,羽翼未丰的儿女此时该是多么无助又坚强。

  虽说骨肉亲情,血浓于水,却不代表会永远相伴相随。终归,是要你走你的路,而我会偶尔沿路而行,摘花踏青。

  那抹在皱纹里的红胭脂,那撞在树上的车凹痕,渐渐沉淀为岁月里泛黄的风景。画框里没有人,画名却取做《父亲母亲》。

  虽是一本写亲情的书,但从头至尾,无不渗透着这样的字眼:孤独。

  才子孤独。“才子当然心里冰雪般的透彻: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歌者孤独。蔡琴说,“你们知道的是我的歌,你们不知道的是我的人生,而我的人生对你们并不重要。”

  老人孤独。“他可以孤单却不孤独,他既是独处又是热闹,热闹中独处,仿佛行走深渊之上却有了栏杆把手。”

  修行孤独。“可是修行的路总是孤独的,因为智慧必然来自孤独。”

  除了孤独,还有寂寞。

  淇淇寂寞。“洪荒万年,独对苍穹灭顶,谓之大寂寞可也。”

  时代寂寞。“太疼的伤口,你不敢去碰触;太深的忧伤,你不敢去安慰;太残酷的残酷,有时候,你不敢去注视。”

  两个人或许比一个人更寂寞。

  “身边添一个可谈的人,一条知心的狗,”未必寂寞会削减。

  更有“余舟一芥”的寂寞。茫茫天地间,无边无际无着落,“人只能各自孤独面对,素颜修行。”

  周国平也说,“人的灵魂,只能独行,即便再亲密的人,亦是如此。”

  两个灵魂,原本各自前行,相安无事,有一天,或许可能因为独对宇宙苍穹的浩淼而深感此生孤独。于是,他们自然而然抱在一起取暖。柔声细语里,不乏温暖安慰;抚摸亲吻里,胜却风花雪月。然而,这样的孤独,与生俱来,带着宿命,永难消除。最后,两个灵魂即便深爱一场,也还是两个灵魂,分行在各自的轨道上,承载此生孤寂,茕茕孑立。

  其实,十年前的我,在第一次读到这段文字时就顿然,“在最内的精神生活中,每个人都是孤独的,爱,并不能消除这种孤独。但正因为我们由己及人领悟到别人的孤独,我们的内心,才会对别人充满最诚挚的爱。”十年间,一直铭记这段话。甚至,会成为一生的谶语。

  天地之大,悠悠而来,浮生之间,难觅归处。

  繁星满天,熠熠生辉,抵不过刹那怀抱里小小的温柔。

  清风明月,细浪拍岸,唱一曲大江东去写一篇赤壁怀古。

  我与风景之间的单独私会,必须我一个人走路,心无旁骛。即便孤独沦肌浃骨。

  我擎着“一香,二净,三柔软,四可爱”的莲花,忘记来时路,不知归去处,只好沉醉在巨大的如婴儿般的纯洁光明间,守着浓浓的深情和淡淡的心事,终老。顺便看,人间静好。

  大时代的车轮轰隆隆碾过,新闻里、历史里,确有记载。

  属于你的我的小时代的段落,没有人会细细驻足,赏析。

  爱情的打情骂俏也好,亲情悲欢离合也罢,夜深人静时,还需孤独地面对一个最真实、最坦诚、最率直、最无知的自己。

  孤独,是一生的主题。

  享受孤独,是一生的课题。

  不知多年后,当我也为人妻、为人母之时,再读龙应台先生这本《目送》,会是何种心情?又会生发何种感慨?想必那时,该不会再如今夜这般肤浅和废话吧?但愿,所有的成长都配得上流逝的时光,哪怕再疼再痛。

  月夜如缁,想象月光如织。

  李叔同先生说:“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而忘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目送》读后感4

  生活中某些珍贵的片刻,其实都来自于一些微不足道的细节。《目送》,简单的文字,是她生活中每一个温馨时光的剪影所剪贴而成的幸福画面。流露出来的真挚、细腻的情感,一字一句,如阳光般,暖暖的。

  龙应台,一位孩子的母亲,一位母亲的孩子。我为后者,但年龄远远有差,人生轨迹也全然不同。如今看到的,多是闲适,温馨,怕是到了作者写时的年岁,也会凭添一份责任与感怀吧。

  喜欢她笔下的母亲,越长大越像个孩子,慈祥而可爱。虽然,年老的迟钝让其记忆力衰退到几分钟前的事都全然忘记,但那份不变的关怀与对她的孩子”雨儿“的爱,永远不变。

  喜欢她笔下的儿子,望向母亲的眼睛有感情而深藏不漏。”拜托,妈,不要指,不要指,跟你出来实在太尴尬了。你简直就像个没见过世面的五岁小孩。“天晓得你说这句话是心中是何种心情。十七岁,固执得想证明自己的独当一面,成熟却青涩。说妈妈像孩子,妈妈的眼里,孩子却永远是孩子。

  喜欢她笔下的小可爱们:水光粼粼的小溪里,睡梦中的白天鹅,脖子蜷在自己的鹅绒被上,旁边一只小鸭独自在玩水的影子。多么浪漫温馨的画面,让人不舍得翻书,是怕书页的响动扰了天鹅的美梦哩。窗外是火红烧天的凤凰花,溪里是鱼虾戏水于潺潺之间,野蛇趴在石块上晒太阳。多么勾起回忆的同创场景,让人穿越时空,真的找回那时的自己。

  喜欢她笔下满满的诗意。有一种寂寞,忙忙天地之间”余舟一芥“的无边无际无着落,人只能各自孤独面对,素颜修行。学过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为何当时就没能觉出那是怎样一番天地间唯我一人的孤独使然。

  喜欢她笔下肺腑的哲理。兄弟,不是永不交叉的轨道,倒像同一株雨树上的枝叶,虽然隔开三十米,但是同树同根,日开夜合,看同一场雨直直落地,与树雨共老,挺好的。兄弟,几十载并肩共行,几十载风雨同舟,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第一次体会到,有一种淡淡的亲情,却深入骨髓,如手足般不可分离。

  喜欢她笔下的小幸福、小温暖。你的修行开始。在你与世隔绝的修行室外,有很多人希望捎给你一句轻柔的话、一个温暖的眼神、一个结实的拥抱。我们都在这里,等着你。读到这儿,顿觉周身都暖暖的,却不暖得热烈,也不暖得淡淡,只是觉得心里有了一种力量,背后有了一种信念,一种支持。

  然,也有不少深思。

  都说大陆点击率最高的一篇文章是其中的《(不)相信》。”相信与不相信之间,令人沉吟。“曾相信爱国,曾相信历史、文明、正义、理想主义者、爱情、海枯石烂。而到了20岁之后,全盘否认。为什么?为什么这些真善美的化身都被二十岁的作者摒弃了?难道生活真的那么惨淡无情,把人之初性本善中每一个美丽的梦想打碎,如阳光下缤纷的泡沫,一触即破,只一刹花火。

  人生总是逼迫我们去认清,看懂许多。”野蛮和文明,一线之隔。“”可以同时存在两种正义,水火不容。“”原来海容易枯,石容易烂。“初读这些文字:作者的文字也太偏激太犀利了吧,社会经如此一说,似乎在华美繁荣的绸缎外衣下,里层补丁遍地,千疮百孔。如此一说,连千古传颂的文明,刚直不阿的正义,海枯石烂的爱情都不相信,人在世上该相信什么,还可以相信什么,美在哪里,人生的意义又在哪里。满腹疑惑,翻回开头,重读,想从字里行间找到遗漏的信息,在自己心中挣扎着想为作者辩解,也想,解脱自己。

  后来,这才发现,再读时,少了开始的新鲜与抵触,去理解,去联想。似乎身边真的有不少这样的事例。平时的眼中为自己的生活申辩,看到那些能动摇我们继续向前的信心的事,便视其如过眼烟云,同样是一双眼,为什么不让心灵的窗户多接收温暖的'阳光而偏要容纳沙尘暴和龙卷风呢。而如今,去回想,好像作者说的这些早已在心中存在,早已半认半否地疑惑过。只不过,它就像早已得不到滋润的种子,早已枯死在土地中。只不过,就如旅途上,不应因枯涸的泉水而停留惋惜,而应因其河床闪烁的鹅卵石与岸边的鸟语花香而停留休憩;不应因风雪中大地的萧瑟而停留默叹,而应因其傲然挺立的青松与幽香暗放的冬梅而停留致敬。那些,不值得我们去停留,去为其伤怀,而斩断眼前的路。生活,总有灿烂的笑容,也有灰暗的,时光匆匆,旅途短暂,为值得的事去停留,去真正的,热爱身边的世界吧。

  终于,我们又看到了希望。史也许不能全信,但真相的追求永无止境。海枯石烂的永恒也许不存在,但是如果一粒沙里有一个无穷的宇宙,一刹那里想必也有一个不变不移的时间。是呀,从另一个角度去看,从背阴的角落,踱步到向阳面,去欣赏,去敞开心扉地接纳,世界,又变回原来那可爱的样子了。

  所以,朋友们,真正去爱生活,爱这大自然吧。相信那些在体味到生活五味杂陈时,依旧能让我们背起行囊,充满信心继续上路的心灵洗礼,追求旅途中灿烂的阳光,追求那些让人生之梦花开的,绚烂时光。

《目送》读后感5

  龙应台作家的《目送》作为经典佳作为无数青少年追捧,下面让我们跟随外文五班张欣同学一起走进这本书吧!

  《目送》里的文章包罗万象,龙应台女士用她温婉细腻的笔触将每篇文章刻画地完美。在人生不同的阶段,我们总有不同的感悟,会面对各种各样这个年龄段所要触碰的事情。

  《目送》共由七十四篇散文组成,是一本极具亲情,感人至深的文集。它由父亲的逝世,母亲的苍老。儿子的离别,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同行,写出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寂寞与孤独,写出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目送这本书,集慈爱,悲悯,同情于一体,无慈难以成悲,无悲难以为慈,这两者往往并肩而行,相辅相成。

  惯用犀利的笔尖去批判社会的龙应台,竟也能写出如此细腻温情的文字,可见,亲情,对人的触动有多大。不喜欢离别,更不用说目送,无论是送与被。总觉得亲友离别很难过,这个送别的形式更让人伤感。所以我远行是很少让人来送的,我害怕在我的一个转身会看到落泪的双眸;我也很少去送别人,我恐惧自己那种无奈的不舍。但龙应台让我对目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目送》中,龙应台将笔触伸到了人的内心深处,用洋洋洒洒的文字,细说着生命中的悲欢离合,无奈与失落。她娓娓诉说,说着血浓于水的亲情,讲着亲情离去的无奈与锥心的疼痛。作为父母的子女和作为子女的父母,我们的身份在时间中一次又一次地转换,第一次目送的成长,最后一次目送的,却已是永别。也许这就是龙应台所说的,生活和生命的本真。我们如今虽然年轻,但我们迟早有一天,也总要经历这些离别与目送。

  当我翻开这本书,时光的飞逝与生命的沉重让我屏气凝神,这是关于生命的思考,是关于时间的追问。龙应台的这本书,是将自己对亲人细腻的感情都付诸笔下“把个人生命中最私密,最深埋,最不可言喻的‘伤逝’和‘舍’“化作”刻骨铭心的痛”。

  也许这部书正应了书中一句话——“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不同年龄的人,对于生命总是有着不同的理解,正如龙应台所说,这本《目送》,早一年她都写不出来。正是因为年龄已至,她感受过生命中的大起大落,感受过父亲的离去,母亲的衰老,儿子的远行,所以,她对人生,对时间,已经有了一个深刻的认知。

  世界上并没有永恒,一切事物终有消散离别之日,我们所能做的,只有珍惜当下。当一切离别都已是迫不得已,我们所能做的,只有目送,默默地去接受它们。离别是最好的相遇,我想终有一天,我们会在宇宙一隅再次相遇,或微笑,或哭泣。读后感一生目送——我的.理解也许并不够深刻,并不够成熟,因为我还未经时间打磨,我还无法深刻体会生活的酸甜苦辣,我想,也许是随着岁月的增长,人的心也容易变得忧伤罢,曾经视若无睹的东西,不知不觉间也在心底烙下了深深的印记。

  生命中常常会有朋友的离去,亲人的离去,顾名思义——生离死别。“天下无不散之席”,总不会有永恒的相聚,而我们,活在当下,应该珍惜自己所拥有的。时光的流失是世间万物的规律,它会带走我们的亲人朋友,还有我们的思想,我们的情感,那是因为我们不断在成长,当我们正感叹周围的一切都变了,其实不知不觉我们也在改变。

  一生目送——我的理解也许并不够深刻,并不够成熟,还没有经历深思熟虑的锤炼。但我往往会经过仔细思考,来写下这些阅读中的心得,理解中的体会。我们每个人都在时光的洪流中渐渐长大,我们眼前的背影从高大到佝偻,自己也慢慢变成了别人眼里的背影。我们的一生都在目送。

  “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我们对于时间无可奈何,我们所能做的,就只有看着亲人的背影,看着他们慢慢消失在慢慢天际。一个人的一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残忍的是,有些事情,你虽不愿发生,可当它们降临到你头上时,你也只能独自默默忍受。

  散散的文字全然不似作者火力凶猛的杂文,文字所及,依然能抵达文化深处的基因,即便是写生活里的点滴和琐碎。你可以从另外的世界里,看到他们社会里的风情,感受这代代之间牵扯不断的血脉亲情。

  再怎么犀利的笔也总有一言难尽的温情。目送,你看着他们的背影渐行渐远,看着他们消失在转角之处,而他们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目送》读后感6

  或许,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爱并非轰轰烈烈的情感,而是浅浅的藏在了一次又一次的目送之中。只因一味向前,而忘了回首,也忘了发现。因为工作的繁忙,父亲与我的每日并无太多交集,也正因此,我也习惯于将情感倾入那简单的目送中。还记得去年的汶川地震。本想在放学后试着去劝说其留下,却无奈回家后他早已离开。于是目送中涌起了担忧与害怕。在音讯全无的十几天中,我总是期盼而又紧张的等待那一条条不过三字的短信,为他一日的安全而庆幸。常常,只因一个新闻线索,他便于深夜远行,他不多说,我也不多问,于是情感便悄悄积聚在每次我们出门前的目送中。父亲总是繁忙着,沿着他的轨道前行,而我总是想去追上他,生怕哪天会因生疏而无法溶入他的世界。我无法向他表达这样傻傻的情感,于是便试着去与他聊天,但他却仍在不断向前,并未停歇,抑或回头看看身后我追逐的目光。我总希望他可以停下,像其他父母那样在放学后等我回家,用一杯牛奶唤我起床。但这份幻想却终是与那份沉沉的情感一同若于这目送里……

  爸爸妈妈说:孩子,我怎么会怪你?

  看完了龙应台的《目光》,回头看看身边的女儿,恍然如梦。从一个巴掌大的小婴儿,到一个比她母亲还高出一头来的大姑娘,时间过得可真快啊!

  记得第一次看到她的时候,完全没有书上所说的那样兴奋和喜悦,更多的是惊讶和惶惑,怎么都不能相信,护士手中那个红通通的,软的像一团泥巴的小家伙就是自己的宝贝女儿。

  手忙脚乱的从护士手中接过这团“软泥巴”,小心翼翼地塞进她妈妈的怀中,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饿得哇哇叫的她竟然不会吃奶。

  一次又一次把她放进妈妈的怀里,希望她明白这里有要吃的美味,可每次她却执着的挣扎出来,哇哇大哭。一次、两次、三次,直到大家都累得满头大汗,她才用尽了力气,放弃挣扎,委屈地趴在妈妈怀里吮吸起来。

  哦,老天,她终于会吃奶了。

  女儿六岁的时候,一天放学,她蹦蹦跳跳的回来宣布:幼儿园下周在文化宫举办演出,让她当报幕员。看着眼前这个豁着大门牙,兴奋的一脑门汗珠的小胖子,我惊得差点从椅子上翻了下来。

  上舞台报幕要面对台下上千观众的注视,那种突然被推到聚光灯下的感觉足以让许多第一次登台的成人崩溃,女儿是个性格文静的孩子,能行吗?

  所有的`疑虑都挡不住女儿期待的目光,于是为她写报幕词;为她讲自己都未曾有过的舞台经验和技巧;告诉她,老师选了她,她准行。看着女儿依服的频频点头,我的心里其实一点底都没有。

  演出那天,女儿噘着涂了口红的嘴唇,拿着我写的报幕词走上了舞台,我紧张的连气都喘不过来,仿佛上去的不是她,而是我。实在看不下去,我悄悄退出了剧常

  后来听老师说,演出还真的出了意外,女儿报幕时话筒突然没了声音,所幸有声音后,女儿镇定地再次上台把幕从头到尾重新报了一遍。

  “你怎么知道把幕重报一遍?”实在忍不住我问了女儿。“老师让我再报一遍,我就报了。”说这话时女儿很轻松,仿佛在说一件很正常的事。

  哦,幸好我没去看,我暗自庆幸。

  女儿在二中的第一次考试,我没想到她会考得那么糟。上小学的时候,她一直是班的尖子生,是我们全家人的骄傲。

  至今仍不能忘记那天她瘪着嘴拿着成绩单回家时的情景。“爸爸,这回我考了倒数第二,你不会怪我吧?说完就嗖的一声大哭起来。

  “没事,下次赶起来就行了。”然而,情况比预想的要糟糕许多。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考试,女儿的成绩依然没有起色。那段时间,女儿几乎每天都要流着眼泪问我:“爸爸,我是不是不聪明。”“怎么会呢?你只是换了新环境不太适应,以后只要努力就能赶上去。”“真的吗?”“真的。”听到我这样肯定的说,女儿半信半疑地进屋学习去了。其实我心里很清楚,在这个尖子生班里,要想把成绩赶起来需要付出怎样的代价。两年又三个月的初中学习,大大小小的考试女儿考了差不多100次,也问了差不多100次,每一次假装轻松回答她,心里其实都难过的要死。女儿的学习成绩终于从倒数第二变成了倒数第五,又追到了这次期中考试的第二十八名。

  “我考砸了那么多回,为什么你们不怪我。”前段时间,女儿总是问我这个问题。

  孩子,我怎么会怪你呢?你是我看着一点一点成长起来的,你的每一次成功和失败,我和你都在一起,你的成功和失败,就是我的成功和失败,我又怎么会怪你呢?

  孩子,我永远爱你

《目送》读后感7

  第二次读龙应台的《目送》,比起高一时候第一次读后的阖书落泪,这次在落泪之余,心里还泛起了层层涟漪,多了一些感悟。或许一本好书就是要多次地阅读才能读懂其中的情感和道理,而少年也要在经历一些世事之后才能成长吧。

  《目送》一书分为三辑:“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沙上有印,风中有音,光中有影”、“满山遍野茶树开花”,一共有七十三篇散文。龙应台用手中的那管笔,写尽了亲情、友情的细微和动人之处,也述说自己对生命的叩问和思考,以及对世界的人情关怀,而其中最触动我的便是她笔下的亲情,“父亲的逝去”和“儿子的远离”这两部分充满了温情,而读罢之后又觉得莫名的感伤。

  书的第一篇是写龙应台送别儿子华安,她在机场目送儿子远去,心中万般不舍,“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此时她的期待全都幻化成灰,心里的落寞自然不必多言。接着龙应台又回忆起在火葬场的炉门前目送棺木中的父亲,而那也是最后一次目送。同时作为母亲和女儿的龙应台,从这两次刻骨铭心的生离与死别中,从一次次的目送中,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下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我想,龙应台该是有一颗多么坚强的心,才能说出“不必追”这三个字,而这三个字背后又隐藏着她多少的无奈和感伤。

  《目送》中龙应台与父亲的感情以及她与儿子的感情特别令人动容,那种浓浓的亲情蕴含在字里行间,在这些文字中漫步一番,便足以使人满含泪水。

  龙应台的父亲在退休前是宪兵队的队长,就是这样的一位父亲,他在女儿小的时候会用湘楚口音教他读唐诗宋词及古文经典;用小货车送女儿去大学报到时会对女儿深感抱歉;在过马路时执着地要伸出手牵女儿过街,尽管那时候女儿并不领情;他还有些胆怯地请求女儿陪他一起参加宪兵队的同学会,在同学会上表现出以女儿为傲的神态。父亲含蓄的爱就隐含在这些微小的细节之中,而龙应台直到为人母之后才渐渐懂得。父亲年纪渐老,晚年生活不能自理,龙应台一直细心照料父亲,每天都给父亲打电话,开头的第一句必定是问候父亲今天好不好。她带着父亲上街买衣服;让两个儿子找有趣的话题陪她父亲谈话;她牵着父亲的手重新教他走路,用父亲教她的诗来作为走路的节拍;她细心地用棉签替父亲清理眼屎,毫不厌恶地清洗父亲的排泄物;在最后她带着父亲回到故乡,按照湘楚风俗来安葬父亲,听司仪用楚音招魂,让父亲叶落归根。龙应台对父亲的爱,都融入到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在父亲去世之后,龙应台还常常怀念起父亲,遗憾没有用更多的耐心和爱心去对待父亲。

  作为母亲的龙应台,和天下的母亲并无二致,她在送别儿子时会满怀期待地希望儿子回头看她;在和儿子同行时看到有趣的东西会兴奋地指给儿子看;在过马路时也会不由自主地伸手牵着儿子;会苦口婆心地劝儿子多吃鱼,劝他出门多添衣。但是龙应台的这些关爱却得不到儿子的回应,儿子有时还会觉得丢脸,儿子的不领情刺痛了龙应台的心,而在她年轻的时候,对于父母的爱,却同样也是不领情的。但儿子也自有表达爱意的方法,龙应台写到儿子回家为她做了一顿很精致的'西餐,她在一旁看着,说学会了下次要做给儿子吃,而儿子却说自己是想要母亲学会照顾自己。其实,龙应台与父母的关系,也恰是她与儿子的关系,其中的那份亲情是一脉相承的,龙应台游走在女儿与母亲的双重角色中,尽力把每个角色都做到最好,正是因为这样,书中所描写的情感才能如此地打动人心。

  而我,仅是扮演一个女儿的角色,都无法做好。小时候与父母亲密无间,到了青春期却渐行渐远,甚至很想逃离家庭的禁锢,因此在填写志愿时我选择了韶关学院,特地选了离家远的学校,便是不愿再受拘束。父母目送我登上离家的列车,同样地,我也没有回头,一心想的是尽快逃离,如今想来觉得甚是可笑。“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或许只有在离家之后,才能懂得亲情的可贵,才能读懂文人笔下的乡土情结吧。

  我想,所谓的“亲情如水”,大抵就是如此,水潺潺而流,渐流渐远,却是割不断的,正如亲情,虽然子女长大了终要远行,父母只能以目送之,心恒念之,而子女是身虽远行,心怀父母。

《目送》读后感8

  最近,我阅读了著名女作家龙应台的散文随笔集《目送》,这是一本适合情感细腻的人阅读的一本好书。

  《目送》,写了父亲的逝世,母亲的老去,儿子的成长单飞,朋友亲人的离散牵挂,兄弟的重逢携手等等,在刚读完的时候,我就不忍释手,深深为之吸引,为之感动。

  龙应台先生的文字,时而锋利,时而温婉,时而脆弱,时而感伤,时而朴实,时而华丽,却总是,如此的动人。读她的文字,如冬日晨曦中沾满露珠的青草,带着轻微的潮气和清新,扑面而来。亦如黑暗海面上绽放微光的灯塔,散发温暖的光茫和明亮,照进心房。

  阅读它,让我的内心无比的酸楚,眼泪差点决堤。文章分为两个段落,第一段龙应台从一个母亲的角度,叙述了儿子从第一天上小学起到中学、直至出国上大学十几年的感人片段,她一次次目送孩子背影的离去,一次次目送孩子的成长。

  第二段龙应台从一个女儿的角度,追忆自己成长的岁月,与父亲的一次次别离,总是目送父亲的背影渐行渐远,直到有一天,在殡仪馆熊熊炉火里永远的消逝。所以她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最犀利的一支笔,也有最柔软的时刻。当孩子一天天地长大,她的忧伤却与日俱增。昔日为了孩子,她辞去文化局长的官职,抛开博士高官的美丽光环,毅然离开,重归学者作家的生活,仅仅是因为她突然之间的反思:“会不会你赢得了全世界,但你失去了你的孩子?”

  龙应台是一位优秀并且清醒的女人,明确地知道自己在人生的每个阶段有着怎样的.责任,知道生命的意义,不仅仅是事业的成功和虚浮的掌声,所有的精彩,在繁华落尽时,也许留下的不过是永远无法弥补的一份遗憾。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像她这样清楚地获知生命的本象。

  阅读总是伴随着无数的感同身受,当阅读《雨儿》一文时,我不禁被作者所记录的一点一滴所感动,每天,作者都给妈妈打一通电话,电话那头,年迈的母亲已经糊涂的像一个可爱的孩子,思维不够清晰地说着“雨儿,我只有一个雨儿。”……当作者来到妈妈的身边,妈妈怀疑地说着“你好像我的雨儿!”,而作者像哄孩子一样地确定着:“妈,千真万确,我就是你的女儿”,“你的女儿要看见你笑。”

  作者伴妈妈睡、陪妈妈聊天、带妈妈洗温泉、坐公交车,让妈妈享受着有女儿陪伴的分分秒秒,这应该是人世间最朴实的幸福吧。所以,为人父母以后,不管工作多么忙碌,都应该抽出时间带着孩子来到父母亲的家中,做一顿母亲爱吃的饭菜,听一听父母家长里短的唠叨,然后不住地点头应和。

  忽然联想到她写的另一个文章《寒色》,作者自认为是对“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早有体会的人,可是当别人问她“家,是什么?”的时候,她却突然支吾,不知所云。接着,作者又帮我们历数了一个个叫做“家”的地方:作为被人呵护的儿女时,父母在的地方,就是家,和人做终身的伴侣时,两个人在哪里,哪里就是家。

  在作者清新细腻的文字里穿梭,我读懂了太多关于爱的信息。《散步》一文中,她们为母亲发明的“大字报”;《为谁》一文中安德烈让妈妈学做的“西餐”无不浸透着真挚浓郁的爱。在《寻找》、《忧郁》的文字里,我也读懂了作者伤春悲秋的情怀,就像秦观的《踏莎行》里的句子“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在《我村》、《火警》、《手镯》等文章里,我还读出了世间的人生百态。所以说,读散文,是需要有一定的人生阅历的,更需要有一种对散文情有独钟的心境。这样的文字,才会触动我们的心灵,震颤我们的神经。阅读,才能变成一次快乐的旅行,实现一种深刻的人生体味。

  也许是岁月增长,人的心也越来越容易忧伤。曾经视若无睹的东西,在不知不觉中,也在心中烙下了深深印迹。开始在乎起父母越来越多的皱纹,也开始担忧起孩子越走越远的脚步。

  所以,这样的文字,才这样的令人心痛起来。放下书,闭上眼睛,在苦涩的眼泪中,更多的领悟到生与死那一瞬间的界限。无法忍受,却需要面对的是:到底什么才是最宝贵的?

  这是关于光阴的故事,我们每个人都在时光的洪流中渐渐长大,我们眼前的背影从高大到佝偻,自己也就慢慢成了别人眼里的背影。当我们再不能为过往的遗憾一一买单的时候,彼时的目送就成了眼下的悲凉。

《目送》读后感9

  合上这本书时,窗外的雨又开始淅淅沥沥的下了,比白天的势头要更猛。大雨把世界冲刷的干干净净,带给人久违的宁静和放松。隔着时空,我仿佛也听见了书中那位母亲深情的呼唤——雨儿。

  这是一次关于亲情的坦言。“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这是《目送》中的一句话。每每看到这段文字,我的心都不由得一颤,总想多读几遍。回首过去,好像真的是这样。每次都是自己走在前面,而父母却总是默默地跟在身后,不语,静静地把我们的成长映入眼中,把他们的喜悦和欣慰不露声色地埋藏在心底。

  我家有个小妹妹,她是个贪玩的小家伙,活泼好动,半个月前刚满一周岁。周末我回家时,小家伙已经开始学会走路了,明明是个小不点,却很要强。这天,我牵着她在地上走,她稚嫩的小脸上难得流露出了认真的表情。她嘟着嘴,低着头,看着自己的脚,深一步浅一步地牵着我,朝对面走过去。到了对面,一定要拍一下椅子,随即哈哈大笑,脸上浮现出胜利般的笑容。然后起身,主动拉起我的手,又开始新一轮的练习。渐渐地,她已经可以不用人牵着走了。

  周六,我像昨天一样牵着她走路。大伯默默地站在一旁,笑眯眯道:“放手吧,她已经可以自己走了,让她试试吧。”于是,我试探性地缓缓放下了那双温热的小手。小家伙好像觉察到了什么,回头茫然地看了看我,向我伸出了那双稚嫩的小手,并对我“啊……啊……”的叫了几声。我努力克制住自己,装作没反应。见我没理她,小家伙也并没有灰心,一个人迈开了步子。我则像护小鸡的鸡妈妈一样,悄悄地跟在她身后。慢慢地,小家伙有些步伐蹒跚地往前晃了,但却没有回头,更没向我求助。只是,她每晃两步就微微顿一顿,在原地停留几秒,然后又重整旗鼓,继续向前走去。有时,她也会突然一屁股坐在地上,吓得我心都提到嗓子眼儿,但我表面却还是装作不动声色,默默地看着她。最终,小家伙都没有向我求助。倔强的小家伙!

  终于,她到达了终点。还是像从前那样,用力的拍一拍椅子,然后咧开嘴,哈哈大笑,露出嘴里两颗刚长出来的大门牙。这一抹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灿烂!

  人啊,终究要学会成长,而成长的前提就是大胆。就像放风筝,线拉得越短、越紧,风筝反而不听话。所以,适当放放手,让其自由。

  这是一个关时间的记载。随着时间的流逝,当我们也成为那个默默凝望背影的人时,我们才能体会到父母当时的心痛与沉默。在这种沉默下,往往更多的是苦楚。小时候,我们是父母的孩子;长大后,父母是我们的孩子。作为孩子,当初的我们根本就不懂自己的所作所为会给他们带来什么。我们只知道一味的索取,无休止的索取。未来的某一天,我们又会很后悔,后悔当初我们的无知,后悔曾经的所作所为。可当我们后悔时,我们中的一些人,可能已失去了后悔的资格。也许未来的某天,当我们想要感谢他们的时候,却已经没有机会了。时间可以改变事物,也可以让我们成长,它让我们懂得了很多,但同时也让我们失去了很多。

  有时候真的.是这样。有的泪,只能一个人流;有的委屈,只能一个人说;有的痛苦,只能一个人承担;有的事,只能一个人做;有的关,只能一个人过。而有的路啊,则只能一个人走!

  这是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人的一生都会经历许多,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该经历的终会经历,该拥有的终会拥有,该忘记的终会忘记,该丢失的终会丢失。而我们只能按生命的轨迹去执行,经历人世间的大起大落,看尽庭前的花开花落,云卷云舒。虽然《目送》这本光阴故事是别人的,但诉说的人间真情却是永恒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生活就像一场场电影,也并非每一场都是美好的,但我们却总能从中提炼出最美的一幕,由此获得新生的动力。

  目送,这个词眼略带一丝无奈,略带一些伤感,略带一点成长。这个词看似残忍,可有时又会带给人奋发的力量。如果有一天,我们站在落日的余晖下,望着远处那个被夕阳拉长了的背影,那一刻,你又会作何感想?或许,也只有等到那个时候,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目送的真谛吧!

  生命的无言,时间的目送。

  目送过去,回忆中沉淀着晶莹的泪花……

《目送》读后感10

  《目送》是龙应台整篇《目送》的开序篇,淡淡的文字蕴含了浓浓的父女情、母子情,几许慨叹,几番唏嘘,尽在其中了。掩卷沉思,我不禁想到了自己的女儿,自己的父亲。

  当女儿带着青春期的咆哮以长江后浪推前浪之势向我涌来,我明显地感到自己的力不从心。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独生子女的标签是他们特殊的符号,在前无版本可借鉴后无来者可重复的今天,厚厚的教育读本都是纸上谈兵。青春期与更年期的碰撞,现实与理想的的错位,困扰着我这个摸着石头过河的母亲。

  我清晰地记着女儿在我面前倾诉她的第一次被欺骗后的痛哭流涕,我用尽可能平静的语气对女儿说:“只有经历一些,才能明辨是非,只有经历许多,才能返璞归真。”当女儿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我是否已开启了目送女儿的程序?在生命的长河里,我目送着女儿从一开始的彷徨迷离到后来的坚定从容,从一开始的跌跌撞撞,到后来的渐行渐远……在时间与等待中,我静等花开。

  在这里,我不得不提我的父亲,一个给我生命,带我成长的男人。不知从何时起,父亲迷上了种菜,而且一发不可收拾。每次他把菜往家里一放,就立刻启程回家,从不做过多的停留,跟他说了很多回,叫他多休息下,吃个便饭再走,但他依然我行我素,像头犟驴。只是,我心里知道,他怕惊扰我们太多,怕给我们添太多麻烦。而且我更知道,他所做的一切,只是缘于我所说的一句话“现在的蔬菜太不安全了”。言者无意,听者有心,他把这句话牢牢记在心里,所以,种菜成为他最大的事情,所以,他种的菜吃在嘴里是安全的,含在心里是幸福的。每当看到静放在家里的蔬菜,想起他一个人踯躅回家的背影,就有一种想流泪的冲动。

  从何时起,我细数自己额角的皱纹,却骤然发现父亲头上日益增多的白发;在感叹岁月催人老,体力大不如以前时,却兀地发现父亲爬楼梯时的一步三歇。父亲——再不像以前的硬朗,他老了。

  真的老了。

  正如文中所说的那样:“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所以,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攥紧手中的幸福,珍惜每一个我爱的和爱我的人的渐行渐远的背影。

  龙应台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一直在想象她的表情,是淡然,抑或无奈?

  曾经“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到后来不过是“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

  曾经他说:“女儿,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我看着他的小货车小心地倒车,然后‘噗噗’驶出巷口,留下一团黑烟”,后来“推着他的轮椅散步,他的头低垂到胸口”“排泄物淋满了他的裤腿”“总是在暮色沉沉中奔向机场”“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

  《目送》并不长,却写出了儿子的成长,写尽了父亲的离去,有缠绵不舍,有忧伤黯然,也有平静释然。

  有人在评价龙应台的文字时说:“‘横眉冷对千夫指’时,寒气逼人,如刀光剑影;‘俯首甘为孺子牛’时,却温柔婉转仿佛微风吹过麦田。”《目送》这篇文章,给人的感觉正是“温柔婉转仿佛微风吹过麦田”,那么轻,那么柔,让人不禁深陷其中,感动于她对儿子的深爱,对父亲的孝心中。

  我不由想起自己。年幼时和阿太亲,她问我她死后我会不会哭,我哭得稀里哗啦;做梦梦到去亲戚家的路上看到阿太的尸体,醒过来后扑在老妈怀里狠狠哭了一场……可后来呢?后来慢慢地疏远了,阿太死了,我却哭不出了。

  我们又何尝不是在目送呢?人生,不就是一场没有尽头的目送吗?

  古人云“子欲养而亲不待”,与其到人死不能复生时才悔不当初,不如从一开始就好好对待身边的亲人朋友,珍惜当下,一起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现世安稳,岁月静好。

  就像海子曾经说的那样,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目送》读后感11

  作为父母的子女,作为子女的父母,彼此的身份,是在一生之中一次又一次的目送中完成转换只是第一次的目送是成长,最后一次的目送却永别。龙应台说这就是生活和生命的本真。

  所谓的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人到中年,当你读到这段话的时候,你的心会不会剧烈的颤动一下?

  向来以文风尖锐、犀利著称的女作家龙应台以一本《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享誉文坛,时至今日已过不惑之年的她逐渐开始由关注社会公众领域转为关注自己的人生亲情感悟。龙应台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有了对生死的经历之后,开始觉得大部分社会议题其实都只是枝微末节。不过,她又说评论与文学,两者都是我,而无论笔下书写的是什么,都总有一个核心,那便是对人最深的关切。

  前面所述《目送》中扉页上的那段话,说得既令人心酸又无奈,步入中年,拥有年轻时所向往、所追求的一切,名利、地位、资本,但是平静下来才发现父亲已经远去、母亲也在慢慢的老去、儿子们挣脱自己的保护要远行、朋友们在曲终之际渐渐散去、兄弟姐妹各自经营着自己的生活,在别人眼中拥有一切的我却无力将他们一一挽留,环顾四周,惟有任凭他们渐行渐远,默默目送。有没有在这里找到你的影子,这里的我又是多少个我们的写照?

  《目送》一书收录作者近年来写的七十三篇散文,全书分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沙上有印,风中有音,光中有影、满山遍野茶树开花三章。但这三章体例不大清晰,多为作者一些游记及人生感悟,大致归作两类,一谈周边人物,一谈家庭。前者琐碎杂乱,将经历的所闻所见,点点滴滴记录下来,加以评论与感叹;唯后者谈亲情则着实感人,平实中饱含深情,含蓄中不失真切。全书以时间为轴,以亲情角色为卷,作者游走于女儿与母亲的双重角色,用细腻的情感之笔勾勒出每寸光阴中触动自己的背影,达到这种境界既需要时间历练,更需要反观人生的静思。

  这本书与其说是龙应台女士对自己生活的回顾与反省,倒不如说是照出了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照出了我们生活中所忽略的最珍贵的事物。书以第一篇文章《目送》命名,也以此文最为精彩,文中描写作者目送儿子踏入各种不同的门,儿子的背影,愈来愈高大,但却从来都没有犹豫,没有回头,这种落寞感,使她回忆起当年父亲用廉价的小货车载着她去大学报到,父亲因觉得女儿会嫌弃小货车太穷酸,便在校门口放下她和行李转头就走,留下一团黑烟和背影。多年后慈爱的父亲过世,作者又在细雨中,目送着父亲的灵柩慢慢滑入火葬的炉门,消失在火焰中。

  文中没有歇斯底里的情绪,但却让你有哽咽的滋味,让你体味到隐隐的悔恨与哀伤,正如作者所说,她的确是想让读者从她的文章中得到感悟,她也正在用她心酸的.经历给我们还未曾有过悲伤体会的人指点迷津。从小到大,从上学到上班,从欲走还留到不再回首,孰不知每一次的启程,都有一对关切的眼神在背后凝视着。是因为越来越独立了?还是越来越忙碌了?甚至有时连再见都没说就走。是的,我们都太忙了,忙着学业,忙着谈恋爱,忙着结婚生子,忙着事业。

  时间越来越紧,脚步越来越急,但我们是不是从未想过,能与父母相望的日子也在一天天的在减少?难道真的要经历作者在医院目送父亲的那一幕,我们才能顿悟吗?我们无法医治父母身上的病痛,我们也无法阻止生命进程的客观规律,但我们至少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多陪陪他们;孩子们固然要长大,总有一天要张开翅膀飞翔,但我们至少可以在他们年少的时候多一些爱的呵护,我们可以以身作则,教会他们更多的生活技能,更多的为人处世的道理;少些应酬,多陪陪家人,放却一些无谓的纷繁杂乱,多关心你身边的人和事,善待他们,这样当你一次次面对背影的时候才会释然。

  做儿女的要明白,在父母的有生之年,让他们的眼睛多点落在我们的面孔上,而不是含泪看着我们渐行渐远。做父母的也要明白,孩子不是你的附属物,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你能给孩子的只是精神上的慰藉和支持,让他(她)自己体会孤独、挫折、失败等种种坎坷,这才是真正的爱,因为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

《目送》读后感12

  我在车站等车,身旁是一对等着过马路的母子。母亲在起步的一瞬间握住儿子的手,儿子却不动,转头看她,眉一皱,正要说什么,不料他此刻的神情被母亲尽收眼底,儿子转过头,撇撇嘴,轻轻把手从母亲手中挣脱,大步向前。母亲的身躯一怔,随即上前。我看到的是,她眸中掩不住的失落。

  目送着他们的背影,思绪纷飞。

  不知从何时起,自己也像那个儿子一样,不屑父母递过来的关心。一件外衣是“不冷,拿走拿走”,一杯牛奶是“难喝,不要”,一只关怀的手,也是不着痕迹地挣开。即使是一个关切的眼神,一句询问的话语,也总是以无所谓的视线,不耐烦的神情挡回。

  也不知从何时起,那个捧着书跑来跑去问东问西的身影被时光冲淡,支离破碎,渐渐清晰的是一个人翻书上网寻求答案的背影。也不再是那个在商店里一手拿一个颜色的发夹,欢快地跑到母亲身旁询问哪个漂亮的孩子,在母亲给出建议后,仍然犹豫地左看看,右摸摸,狠不下心,抬起一张哭丧的脸请求“妈妈,我选不好,两个都要行不行?”而是习惯一个人作出抉择,再一个人承受。也不像儿时受了委屈跑到父亲怀中大声哭泣并且寻求安慰,而是一个人辩解,一个人反击。

  《目送》中的孩子告别母亲,一个人踏上那条每个人必经的道路。在告别的时候,母亲目送着孩子渐行渐远的背影,站在斑驳小路的这一端,看着背影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眼睛里流露的风霜是岁月留下的痕迹。她舍不得孩子去受苦,去接受岁月的洗礼。母亲太懂得这条路上的'艰辛,当年的她也向往过,义无反顾过,然而也跌倒过,流泪过,但,不后悔。如今她只能放手,让孩子自己走,因为--

  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前边的孩子转身离开的时候眼中有不舍,有对前方未知事物的畏惧,但更多的是喜悦憧憬和睥睨一切的自信。他面带微笑迈出了第一步,留给母亲一个“不用追”‘的背影。哪怕前方荆棘遍地,被扎得遍体鳞伤,也绝不回头。

  这条路上的艰辛,只有自己懂;这条路上的风景,也只有自己欣赏才能会心一笑,这条路上的果实,只有自己采摘才更觉得甘美,这条路的尽头,也只有在别人最后的目送中,自己走。

  从读大学到现在工作,离家已有十载,离家远了,自己年龄大了,反倒觉得和父母之间的线越牵越紧了。记得上学的时候,每年寒暑假回家,刚到家的几天,不管做什么,只要是在父母的视力范围内,那目光必是紧紧追随的,笑着看我吃饭,边说“慢点吃,还有呢”;笑着听我聊校园的趣事,偶尔插一句“是吗?”,常常会被看得不自在,心想“这是肿麽了,不就是半年没回来吗?”;每次开学的前一周,父母必是睡不好的,又一次的“目光紧紧追随”,心想“至于吗?半年后不就回来了吗?”那时的我,就像一只小小鸟,只想越飞越高,挣脱那温暖的怀抱!

  其实,很多时候不是我们去看父母的背影,更多的时候是我们承受爱我们的人追逐的目光,承受他们不舍的,不放心的,满眼的目送。但我们从小到大只管着一心离开,从未回头张望过,只因我们知道那份可以依靠的爱一直坚实地存在着。

  因为工作在外地,回家的次数很少,每次都是急匆匆,惹得妈妈总是念叨“真是忙啊?就不能多呆几天?”,满眼关切、恳求。因为要赶火车,每次离家总是清早,爸妈一早起床,把我送到车站,之前很少回头望过。直到有一次,有一个考查顺路回家的机会,父母又一次送我,车子已经开动,只觉得心里沉沉的,回头望去,父母一直站在那里“目送”,看着他们微驼的身影,泪水再也控制不住。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总有一天,他,她会离开,正如书中写的“火葬场的炉门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屉,缓缓往前滑行。没有想到可以站得那么近,距离炉门也不过五公尺。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我掠开雨湿了前额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所以,做儿女的我们要明白,在父母的有生之年,让他们的眼睛多点落在我们的面孔上,而不是含泪看着我们渐行渐远,常回家看看。

  将来,你也会为人父母,看着曾经的“小毛桃”一天天长大,也会“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也会经历父母曾经经历的一切,所以做父母的也要明白,孩子不是你的附属物,”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你能给孩子的只是精神上的慰藉和支持,让他、她自己体会孤独、挫折、失败,这才是真正的爱,因为”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

  你说你的眼里只有我,我说我的眼里还有那”广阔的天空“,一次次生命的轮回,为了不留遗憾,这父女母子间的情缘啊,且行且珍惜吧!

《目送》读后感13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必追。”

  —— 题记

  萍水相逢

  谈我与《目送》的初识,那第一眼的对视,亲和的墨绿,麻布一般的质感,是无华,是它勾起了我的欲望。这本娓娓道来的亲情之书是给予上一代人和下一代人的:步履蹒跚的父母和展翅高飞的孩子。也正是这本诉说了三代人的书让我感受到作为父母和孩子这样一代人的情感和体会。

  品读代序,她将自己写这本书的初衷一一道来,这是她对“是否相信”的道别、稍纵即逝的认识、时间的无言和对生命的目送。无法想象还没品读正文的我,已经被两三页的文字所打动了。对,生命的轮回、身份的转变,这条道路上总有人会远去,也总有人会到来,而我已开始期盼于那“目送”的真谛到底是什么。

  我想,龙应台似一卷平铺在桌面上的白纸,平滑柔软,不浮华、不喧闹,静静地躺在那,迎接着一切。但若有痕,就像被放大的伤疤,暴露在外,却可以用笔来告诉别人她的体悟,以更多人的感情填补她暴露的伤疤。没有想到,读过她的语录后,才发现,她竟是一个如此犀利之人,是因为面对孩子和父母时的慈悲软化了她坚硬的笔吧。后来,我进一步了解她:她在20xx年面对人生第一次至亲的离去——父亲的离世。那时的她已52岁,或许正因为在这样成熟的年纪才上了甚是重要的人生第一支课,比大多数人都受到了乘以数倍的打击,才有了乘以数倍的感悟,以至于用家常便饭的方式倾诉出这本令三代人都心碎的人生之书吧。

  慈悲为怀

  “慈祥”和“怜悯”二词常常被我们滥用,诸如“那位慈祥的老奶奶”和“那个使人怜悯的脏孩子”。谁又曾想过,这两个词混合后的结晶会映出怎样的光斑呢?两盘大众菜的加工调味,又会与味蕾碰撞出怎样的美味呢?我抛开一切正规的翻译,潜心思索“慈悲”二字。它是母亲和女儿的代名词,龙应台就是这样一位母亲和女儿,她带着对孩子的怜爱和对老去的父母的孝与悲,以一颗洁净之心相待。第一篇文章就甚是动人。无数次她面对着儿子和父亲的目送,每一次都截然不同。儿子从每一次回首与“我”的相望到再也不回头,这是儿子成长的印记,但却让人感受到龙应台对儿子从未改变的怜爱与疼惜。这是作为母亲的感受。但她依然没有叫住儿子,是因为她是慈祥的,是安宁的,是会放手的。她以慈悲为怀。而父亲从与我说“抱歉”再到无言地离去,这是岁月在她的生命上留下的疤痕。龙应台是悲不自胜的,却只是寂静地目送,这是她对于时间、生命的目送,她的接受和对已变为曾经的'放手。她以慈悲为怀。

  我忆起了姥姥,表面上雷厉风行,像摆着规矩的“衣架”,又像没完没了的复读机,总为一点小事计较不停。那次,放学后突下的雷雨让我这个家住城东的人不知如何是好,却在零乱的思绪中突然从包里掏出了一把雨伞,不知是谁放的。后来我才想起,是上学路上,在她目送我远去前拿起我的书包,不知往里面塞了什么,就静静地目送我远去了。那把伞,救我于暴雨之中。只是不知我走后,她会不会凝望着我的身影远去,或许还是站在原地不动,生怕我又忘带了什么东西。我都明白,她的唠叨和斤斤计较,最终还是都归结于“对我好”,她对我的依恋即使藕断,也仍丝连,只是渐渐目送。

  踽踽独行

  目送着他们远去时,我们的身边又空荡了一些,心也虚无了一些,最终“很多人在散了之后就开始终身流浪”,踽踽独行。踽踽独行的本义是孤零零地走着,形容非常孤独。但在我眼中,只有拥有了信念才能让一个人在失去很多后还能孤单但顽强地前行着。《骆驼祥子》的主人公祥子在失去爱人和理想后,选择了堕落、放弃,他不再愿意前行了。换言之,一个人能独自前进,那他一定拥有着别人的期许和自己的信念支撑,这四个字背后,似乎正是这力量的另一种体现。

  念及最近,屡屡占据报道头条的白衣战士们总是穿着厚重的防护服,似乎与世隔绝,为什么他们忍住了自己与家人分离的悲痛,选择“踽踽独行”?为什么他们坚持着、战斗着,最终取得了胜利?我想也许是因为他们的心中满载着民众对健康的期盼和自己对国家的职责所在。即使独行,可他们并不缺乏力量。而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踽踽独行”,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位置上坚守,我们也在学习的道路上带着信念奔跑。路遥曾经说过:“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个世界,即使最平凡的人也要为他生活的那个世界而奋斗。”哪怕是独行,不停下,不放弃,也许也是一种坚持。相信会有无数的理由支撑着我们,不断启程、不断出发。

  目送回首

  《目送》让我们深陷尘世羁绊的心灵,一次次得到解脱和自省。目送,到底是什么?我们不仅目送着人们的离去,我们也曾目送着一件事物、一种情感、一段时光的离去。目送在生命中不断地演绎,也许也曾想过让它停止,却连那道目送的开关位置也无从知晓,就似书中的那段话:“因为无法打开,看不见沙漏里的沙究竟还有多少,也听不见那沙漏的速度有多快,但是可以百分之百确定的是,那沙漏不停地漏,不停地漏,不停地漏。”我们只有宁静地带着期盼,目送着。要学会紧握,也可以学会放手。在“目送”的过程中,我们成长着,逐渐学会独自前行,但其实,我们又何尝不是“被目送”的人呢?不要忘记那些来自身后的或温暖或深情的“目送”,记得回首,记得偶尔为这些目光驻足停留。

  如今,已待到春暖花开,也期待着病毒远去,我们又相约在中山书院的春草池畔。愿以慈悲为怀,在生命和学习的道路上继续前行,来年,回首过往,只愿能不负曾经的目送。

《目送》读后感14

  著名作家龙应台的散文《目送》里有一段话:“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用追。”

  我非常喜欢这段话,反复去揣摩、咀嚼、回味,心中不断涌现浓浓的感伤。它让我想起了远在川南老家、已分别迈入88岁和80岁高龄的老父老母,也想起了在求学道路上离自己越来越远的22岁的女儿。

  24年前,刚刚大学毕业的我,因为单纯、浪漫,瞬间就把自己的工作之锚草率地抛向了一个陌生的行业、一个陌生的地方,从此踏上了一条荆棘丛生的拼搏道路,尝尽了异乡的伶仃和惶恐。当初,我这个父母自小最疼爱的女儿,率性作出如此重大的人生决定,居然没有事先征求父母的一丝意见,事后开明的父母也从没说过什么,我却从他们心疼我和爱人边工作、边自考、边带女儿的长期艰辛,主动提出要帮我们带女儿回老家读书的想法,以及不顾身体年迈、辛苦辗转长途汽车、每年坚持到荣昌看望和陪伴我们两个月的细微言行中,才慢慢捕捉到许多对于我的关心与担忧。但,这也是我为人妻母多年后的呆滞感受了。 24年间,每抵近春节,老父老母就在电话里隐隐透露出思念之心,“子欲养而亲不待”时刻散发的无声鞭策,也督促着我们一家归心似箭地踏上那条熟悉、亲切、盘转的老家路。有了爱与亲情的浓浓包围,短暂的过年时光就在这种欢乐氛围里飞快地流逝着,一转眼就到了我们不愿归去的日子。每次,依着父母心意,兄嫂姊妹、侄儿侄女三代人都会依依不舍地为我们这一家子话别,父亲母亲依旧是简简单单的那几句话:“这次时间紧,没耍好。下次回来多待几天,轻轻松松地玩!”每次,父母总要我们带上他俩亲自制作的家乡小吃,精心培育的兰花,还有他们老早就买了的'本地蜂糖等。每次,车子徐徐启动了,我总是忍不住回望,渐行渐远处,依旧是那熟悉的老街、亲切的老屋,依旧是父母满头的白发、佝偻的身影、远眺的眼神。刹那间,我的眼里润了、心里暖了、思绪飘飞了,孟郊的《游子吟》情不自禁地涌上了心头“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归家数日,脑海里依然萦绕着老家过年的温馨场景,以及挥之不去的老街、老屋,还有老父老母深情的目送......

  去年,正读大三的女儿决定考研,思虑大学毕业后我们工作、学习、生活的种种不易,我们满心希望她报考本校——西南大学,除了把握大一点,更重要的是可以近距离享受家的温暖和照顾,她却一心向往烟雨霏霏的江南。在父母苦口婆心地反复劝说下,她勉强听从了建议,开始了购书、买资料及学习之旅。暑假结束,一回到学校的她,9月1日晚发来一条简短的微信:“我要考南京大学,已订资料。”距离20xx年考研时间——20xx年12月22、23日已经箭在弦上了,内心焦灼万分的我们已经别无所选了,此刻只能保持沉默,一场漫长而艰难的思想拉锯战戛然而止。结果还算幸运吧,女儿如愿考取了自己喜欢的学校及专业,也大声讥笑了父母的保守和落后。如同当年自己的父母,我们依旧保持了沉默。也许,女儿不愿知道或者不会理解,父母面对子女的每一个重大人生选择之所以如此谨慎小心,甚至到了如履薄冰的地步,更多缘由恐怕是掺杂了自己二十多年风雨人生的深刻经验教训吧!这样苦心考虑的唯一目的仅仅希望自己最亲爱的、也是唯一的孩子远离可能发生的曲折和打击,拥有更多选择幸福生活的自由与权利,并在漫长而莫测的人生旅途上可以顺利一些,幸运一些,安宁一些。此外,还有什么理由可以让一心付出的父母与最心爱的孩子间屡屡发生思想的交锋呢!?是啊,天下父母同心同情,可逐渐成长起来的年轻子女们——他们那青春飞扬的心又将安放何处呢?

  最近,我常常回忆起自己风华正茂的那些年龄段,譬如高考时、大学毕业季,好像也是心心念念地向往和追求外面世界的无比宽广与精彩,从来没有、也不会去想去问父母心里的愿望。所谓父女母子情,人至中年的我,慢慢地细味、慢慢地明白,有些事啊,真的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啊,真的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真的只能一个人走。这,或许是每一代父母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孩子的背影渐行渐远中,一点一点领悟的生活与生命的本真吧!

  子女,恰如天空自由飘荡的风筝,无论飞得再高再远,都会被父母手里那条无形的线牵着,拉着,攥着,在未来的日子里或许会慢慢变得更近、更紧、更温情。

《目送》读后感15

  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越来越喜欢龙应台了。透过一本本凝聚着她在生命中不同时刻不同心态的书,一点一滴地触碰到,她丰富细腻的内涵。

  《野火集》中的她,是那样桀骜而犀利,用锋茫毕露的文字,呼吁国人为保护环境而努力,为社会腐败而愤怒。

  《孩子你慢慢来》中的她,是那样慈爱而温柔,用一个母亲的赤诚爱意,温暖孩子成长过程的每一步,给安德烈和飞利浦一个没有遗憾的童年,读后感《《目送》的读后感!-读后感!》。

  《亲爱的安德烈》中的她,是那样小心翼翼,在安德烈步入青春叛逆期时,用理性的头脑,谨慎的文字传达自己的关切,为他分担成长的烦恼。

  而今的龙应台,在《目送》中,有了更加丰富多变的内涵。

  这是一本记录她生活点滴的散文。在这本书中,她用优美的文字记录了自己做为一个母亲在对待日益成长的孩子时所遭遇的困惑和小小的失落;记录了自己做为一个女儿在面对日益苍老的父母时耐心温柔的守候;记录了自己做为一个采访者所悉心付出的那份亲切;记录了她做为一个敏感细腻的女人在面朝大海耳闻杜鹃时感受到的那份凄楚和伤痛。

  翻开这一本《目送》,竟然能让我从头到尾都保持眼睛酸楚的感觉--仿佛一个饱满欲滴的石榴果,轻轻挤一挤,眼泪就要往下掉了。

  《目送》,七十三篇散文,文字抚过了父母、子女的亲情,知己好友的友情、周围世界的植物、动物、风景…用那最细腻柔软的笔触,写尽了幽微处最动人心弦的那种种感觉。读起来,便连呼吸,也充满了共鸣的激动。

  最犀利的一支笔,也有最柔软的时刻。当孩子一天天地长大,她的忧伤却与日俱增。昔日为了孩子,她辞去文化局长的官职,抛开博士高官的美丽光环,毅然离开,重归学者作家的生活,仅仅是因为她突然之间的反思:"会不会你赢得了全世界,但你失去了你的孩子?"

  她是这样优秀清醒的'女人,明确地知道自己在人生的每个阶段有着怎样的责任,知道生命的意义,不仅仅是事业的成功和虚浮的掌声,所有的精彩,在繁华落尽时,也许留下的不过是永远无法弥补的一份遗憾。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象她这样清楚地获知生命的本象。

  在面对孩子时,优雅知性的她,和所有平凡的母亲一样,困惑而挫败。不同的是,她聪明和懂得控制的头脑,使得她在面对孩子的独立和疏远时,懂得用压抑自我的方法去尊重他们做为一个独立的人所理应拥有的自由和尊重。而她的骄傲和锐气,在汹涌的母爱面前,也只能委屈地选择让步。《母亲节》,原本以为会是一个温暖感人的故事,没想到透过安德烈寄来的一封电邮,让人在一篇既凸显了母亲的琐碎,又记录了母亲的无奈的幽默小文中,读到她心底深处那份无从说起的寂寞。

  在面对的父母时,仿若在呵护柔弱的婴儿,那般的温柔耐心,细细私语。她知道"妈妈是那个搭了时光机器来到这里,却再也找不到归程的旅人",她知道"妈妈想要一个家,不是一个空间,而是一段时光。在那个时光的笼罩里,年幼的孩子正在追逐笑闹,厨房里正传来煎鱼的滋滋香气,丈夫从身后捂着她的双眼要她猜是谁,门外有人高喊'限时快递拿印章来'…"她年迈衰老甚至开始神志不清的妈妈想要的,只是那样平淡而幸福的时光,在那段时光里,凝聚着她一生丰盛的记忆,她的爱情,她的家人,她全部的留恋…

  她也在书中写战争的残酷,贫穷的无奈,写自己在一日日的生活中,渐渐黯淡下来的激情和慢慢平和的心境,曾经相信和不相信的东西,在陌生的小巷见到的年幼的童工,父亲离世后巨大的伤痛,一点一滴细微的触动…

  她的文字,如冬日晨曦中沾满露珠的青草,带着轻微的潮气和清新,扑面而来。

  她的文字,如黑暗海面上绽放微光的灯塔,散发温暖的光茫和明亮,照进心房。

  从她的文字中,总能读到一个矛盾的双面的她,时而锋利,时而温婉,时而脆弱,时而感伤,时而朴实,时而华丽,却总是,如此的动人。

  也许是岁月增长,人的心也越来越容易忧伤。曾经视若无睹的东西,在不知不觉中,也在心中烙下了深深印迹。开始在乎起父母越来越多的皱纹,也开始担忧起孩子越走越远的脚步。

  所以,这样的文字,才这样的令人心痛起来。

  放下书,闭上眼睛,在苦涩的眼泪中,更多的领悟到生与死那一瞬间的界限。无法忍受,却需要面对的是:到底什么才是最宝贵的?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这是关于光阴的故事,我们每个人都在时光的洪流中渐渐长大,我们眼前的背影从高大到佝偻,自己也就慢慢成了别人眼里的背影。当我们再不能为过往的遗憾一一买单的时候,彼时的目送就成了眼下的悲凉。

【《目送》读后感】相关文章:

《目送》心得05-06

目送优秀作文03-02

《目送》读后感06-19

《目送》读后感06-04

目送读后感07-13

目送的读后感03-07

2023目送读后感04-16

《目送》读后感【精华】07-03

《目送》读后感【推荐】07-02

《目送》读后感【热】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