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蓓著作《请让我慢慢长大》读后感

时间:2023-08-01 16:10:49 芊喜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吴蓓著作《请让我慢慢长大》读后感(精选10篇)

  《请让我慢慢长大》的作者为国内较早接触并实践华德福教育的华德福老师,对中国华德福教育的推动发挥了重要作用。下面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吴蓓著作《请让我慢慢长大》读后感,欢迎阅读!

吴蓓著作《请让我慢慢长大》读后感(精选10篇)

  吴蓓著作《请让我慢慢长大》读后感 1

  翻阅这本书,就感觉了它的与众不同,不禁浮想联翩:“慢慢长大”是一种怎样的成长?“华德福教育”是一种怎样的教育?华德福教育让吴蓓经历了什么,让她如此动容?怀揣着疑问,满含着期待,静静地翻看。一个个新奇的做法,一个个感人的举动,我禁不住一次次地感动、思考——土路,该不该为他修理?

  在德国一所华德福学校,孩子们必须经过一片树林才可以到达小山坡上的食堂。登上小山坡的路高低不平,时而可见几块石头嵌在土道上。孩子们每天从这里经过,下雨天更是泥泞难走。看到这里,我不禁有些不安,内心里和吴蓓一样产生了疑惑:这样的土路多不安全!不要说是下雨天了,就是好好的天气里如果有孩子不小心碰到了石头,或是摔倒在石头上,那该怎么办?我想,很多和我一样的老师看到这里都会条件反射式地这样想,甚而指责学校的领导者视学生的安全不顾。是的,在我们的学校里何曾见过这样的土路?

  为什么?华德福学校的老师说得好:“就是要故意保留原本的状态。修理这条土路市很容易的,可是这样做,学生对大自然的体会就减少了。上下坡走土路是艰难一点,还会摔跤跌痛,弄脏衣服,但天长日久,他们会有收获的。”

  是的,孩子的成长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需要耐心和时间,需要引导和鼓励,需要体验和实践。这样的一段土路在我们看来是隐患,在华德福学校的'老师眼里,恰是孩子与自然接触的一座桥梁。每天走过土路,孩子们都在嬉戏玩闹的同时享受着自然的亲切、生命的乐趣。即使有孩子不小心摔倒、跌破,或是弄脏衣服,那又有多大的关系?他们一定会在一次次的摔倒中知道哪里会有危险需要避让,也会在一次次的疼痛中学会自我保护。

  其实,这只是我们看得见的土路。还有看不见的呢!还没有学习吃饭就怕他吃不好喂他吃饭,还没有尝试做一道题目就怕他做错耐心地告知答案,还没有自己阅读寓言就怕他看不懂干脆记下寓意。我们一遇到“土路”,就会出于关心、保护等种种之于“爱”的代名词,毫不犹豫、不遗余力地铲掉“石头”,修理好宽阔、平坦的“大道”。那么以后呢?孩子再遇到“土路”了,我们还是义无反顾地去修理吗?

  吴蓓著作《请让我慢慢长大》读后感 2

  近期,我一直在拜读吴蓓的《请让我慢慢长大》——亲历华德福教育这部著作。从这本书的封面上的一句话中让我对这本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句话是这样说的:“是否有一种更适合人类的教育。”读着这句话,我的脑海中立即跳出这样的问题,难道我们现在所做的教育都不适合人类?难道我们所做的教育都是徒劳的?带着这样的问题,我细细地浏览着每一句话,揣摩着每一个字的意思,思量着每一篇文章带给我们的启示。

  一、参观华德福学校

  “教育是改变社会的一股重要力量,而且必须通过正确的教育来促进社会文明。”这句话说得很经典,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一条真理,不管是历朝历代,能够离开教育吗?社会的文明,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教育。

  华德福教育是一种与众不同的教育。首先表现在教室的布置上,我们平时所见到的教室,桌椅都摆放得整整齐齐,横竖都成一条线,这样给人的感觉是整齐划一,就像街道两旁绿化带中的灌木一样被修剪得平平整整,给人一目了然的感觉。现在当然我们也重视对教室的环境进行美化与布置,竭力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自由、活泼的环境。但我们做得还不够。再来看看华德福学校教室的布置吧,教室的桌子围成长方形,四周有各种造型的植物标本,每一件标本的制作和摆放都好像来自艺术家的创造,充满着灵性。房顶上垂下十束美丽的花束,灿烂的颜色和优雅的形态宛如从天而降的瀑布。整个教师犹如展览室,展现着大自然的奇迹,又像是一个乡村之家,温馨而又丰盛。这就是华德福学校的教室,给人一种美的`享受,用美塑造着儿童的心灵。我觉得小学阶段的儿童,应该让他们的身、心和灵性都被环境塑造着,感觉到自己就是大自然中的一个分子,时刻都在享受着大自然的美丽与温馨。所以,我们以后在设计和布置教室的时候,要让孩子感到美、亲切和温暖,孩子可以像一家人那样在一起玩、聊天和分享喜乐。

  华德福学校的自然课和手工课也独具特色。自然课很像我们现在开展的综合实践课,不过我们的综合实践课都是一些纸上谈兵的综合实践理论课,学生根本就没有动手实践操作的机会,偶尔的一次实践活动也只不过在教师指定的框框之内,没有半点创造和想象的成分,学生只不过是在按照教师设定的思路走一遍。华德福学校的自然课哪像自然课呀,有学生榨苹果汁,有学生做茶叶,有学生收花种,有学生翻地播种。他的自然课很像我们的科学课,但又不像我们的科学课那样只讲给学生动植物的有关知识,而是让学生动手实践,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施展的机会。手工课也一样,也重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虽然这些对我们来说是再简单不过的了,但对孩子来说,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进去,感受大自然造化的美妙,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大胆想象和创造,培养孩子的艺术素养,陶冶他们的心灵。我想,这要比我们在教室里把生生息息的大自然割裂成支离破碎的知识,让孩子端端正正地坐40分钟听教师纯理论的枯燥讲解有趣得多。这样的课堂学生怎么可能产生厌恶呢?他们除了喜爱还有什么呢?

  二、什么事最好的成绩

  什么事最好的成绩呢?可能会有很多人说:“这么幼稚的问题也好意思提!最好的成绩就是不管什么考试都考满分呗。”是的,我以前也是这么认为的,那什么去衡量学生,不就是分数吗?除了分数还能有什么,分数就是实力的象征,就是最好的证明,也是最好的成绩。可是,你不知道,有人会不同意你的看法,他们说:“相对自己有了进步,就是最好的成绩!”这就是华德福的教育,这就是华德福教育对待什么是最好的成绩的回答。

  是的,我们平时太习惯于用一种标准去衡量每一个学生,用一个最高的标准去要求每一个学生,这对于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司空见惯了。我们经常拿一个优秀生的标准去衡量一个各个方面都后进的学生,哪怕这样的学生有了进步,我们都会视而不见,仍然认为没有进步,因为他与优秀生之间的差距还是显而易见的。可能我们平时太习惯于横向比较了,却很少进行纵向比较,因为我们脑海中的评价制度就是这样的。也许我们平时有可能也想到纵向比较,但一对照我们现有的考核制度就会把这些学生训得不行。华德福教育坚信:“相对自己有了进步,就是最好的成绩。”

  细细思量之后,我发现华德福教育确实有它的高明之处。

  首先,我们得承认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人与人之间都是有差异的。不仅每个人的外表迥异,而且每个人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各种能力都是不一样的。就好比有的学生擅长数学,有的学生擅长语文,而有的学生擅长艺术等等,各有所长。我们不能拿一个学生的语文去跟另一个学生的数学去比,寸有所长,尺有所短。马丁·洛森说:“如果我们为自己的孩子设置标准,这类标准必须是可达到的,并结合孩子现状制度,使孩子能被激发去超过他以前的成绩。如果总是和别人比较,孩子就会丧失信心。”我们首先应该对学生进行一个纵向比较,看他跟以前比较有没有进步,如果有进步,我们还是应该表扬和鼓励的,然后再进行横向的比较,让他自己找到自身的不足,这样他才会有前进的动力,学习才会有激情,才能看到成功的曙光。

  其次,我们得树立任何一种才能都很重要的理念,这种才能不分主次、贵贱。我们的老师其实都懂这样的道理,但在真正实施的时候却很难做到,因为当前的评分和考试制度就是用一把尺子来衡量所有的孩子的。当然,就目前而言,我们不能为每一种才能设置一个考试,也不能改变考试科目的要求,但我们老师必须要明白,考试只能说明这个孩子在某个方面的状况,绝对不能成为衡量孩子整体的标准。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霍华德·加德纳认为,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具有八种智力,只是表现程度不同。但愿这不只是我们的美好愿望,在不久的将来能真正做到孩子的进步就是最好的成绩。

  吴蓓著作《请让我慢慢长大》读后感 3

  华德福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注重身体和心灵整体健康和谐发展的全人教育。它的课程设置是根据儿童不同阶段的意识发展,对儿童的身、心、灵进行整体平衡教育,从而协助儿童的智慧生成,最终帮助他们找到自己,充分实现自己。《请让我慢慢长大》分为两部分,上篇讲述了她在国外华德福学校的见闻,下篇记录了她在北京实践华德福教育的甘苦。从中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华德福教育的理念和实践,同时可以感受到华德福人对华德福事业的热爱,以及与孩子一同成长带给我们的'感动。一九一九年,世界上第一所华德福学校于德国斯图加特创立,是一位德国企业家,邀请奥地利科学家、教育家和哲学家鲁道夫·斯坦纳,根据人智学的理念和研究成果,为其名为华德福-阿托利亚的香烟厂创办的子弟学校,并命名为自由华德福学校。这所学校办得很成功,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被认为是未来教育的典范。后来,凡是实践这一教育理念的学校都被称为华德福学校,也被称为鲁道夫·斯坦纳学校。经过八十多年的发展,根据2000年德国华德福教育友好协会的统计,全球已有876所华德福学校,2000多所华德福幼儿园,300所矫正教育和社会治疗机构。作为非主流教育,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充分肯定和推荐。

  吴蓓的观摩笔记部分,不是一般的参访文字,而是一个自发的教育研究者,带着对中国教育的困惑,走近华德福的感动和思考。

  《请让我慢慢长大》,作为书名,它非常好地表达了华德福教育的基本教育理念:万物皆有时。华德福教育认为,万事万物的发生都有时间性,不能违背大自然的规律。任何一种教育理念和体系都不是万能的,华德福也不例外,它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体系是建立在对现代工业文明的深刻反思基础上的。在中国目前的现实环境下,华德福教育在中国的实践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寻求真正本土化的道路。中国本土化的儿童本位的教育体系的建设,需要无数像吴蓓老师这样的热忱、真诚的教育研究者、实践者去探索去实践。

  《请让我慢慢长大》是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华德福教育不仅是一种与众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教育观点,而且是一种与众不同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在华德福学校里,不仅仅是提供给学生一个健康、安全的环境来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探讨每一个人都要面对的生活问题,并引导学生探索自己的人生答案……

  吴蓓著作《请让我慢慢长大》读后感 4

  作者吴蓓写的这本《请让我慢慢长大》看后让我感触良多,作为非主流教育,本书的作者为国内较早接触并实践华德福教育的华德福老师,对中国华德福教育的推动发挥了重要作用。本书分为两部分,上篇讲述了她在国外华德福学校的见闻,下篇记录了她在北京实践华德福教育的甘苦。从中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华德福教育的理念和实践,同时可以感受到华德福人对华德福事业的热爱,以及与孩子一同成长带给我们的.感动。

  我也许也是被“拔苗助长”的发声者之一,童年时期的上学期间,我早早便进入了学校,幼儿园早入学,小学也早早入学,无限被推后我都是早而又早,永远是班上最小一个,太早了,智力发育并不成熟,推理逻辑跟不上,数学学的很是吃力,当然和我后天的努力分不开关系,但这也成了我日后没把数学学好的一个借口,但是我确是期盼着能有一个真、善、美教育的缓慢成长。

  寄信,最好是特快专递。拍照,最好是立等可取。坐车,最好是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磁悬浮。坐飞机,最好是直航。做事,最好是名利双收。创业,最好是一夜暴富。结婚,最好有现房现车。排队,最好能插队。若不能,就会琢磨:为什么别人排的队总比我的快呢?大家都在赶着早,生怕慢了半拍子。

  但,就像托尔斯泰《生活值得过吗》中的一句话说的,所有美好事物的成长都是缓慢的。

  吴蓓著作《请让我慢慢长大》读后感 5

  读了吴蓓老师的这本《请让我慢慢长大》 ,让我对华德福教育有了个大概的了解,书里提到的手工课、饭前静思和感恩,以及让学生尝试自己做课题写课本并配图等内容,让我很是向往,华德福教育如此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而非现今流行的匠人教育,那里的学生们知道生命中真正重要的是内在的喜悦、分享和爱。

  其中有句话让我很有感触“若想成为最好的'老师,首先要热爱自己所教育的课”,现如今有多少老师能真正做到?除了这点,华德福教育对手工课的要求也是令我很愧疚的,他们的要求是:具有实用性,并赋有艺术性!想想平时我给孩子们上的手工课,居然只是串串珠,玩玩具,折折纸……一开始我觉得我以前的老师就是这么上的,觉得自己这么上也是对的,现在想想,那些虽然给了孩子们动手能力,但是也仅仅停留在动手能力这一点上,为什么动手,动手后对孩子的心灵成长有没有帮助……我一点也没有考虑过呢!看这本书时,我喜欢对比自己的童年,说实在的,我为这一点而感到庆幸,因为童年时我家的后山就成了我们的手工房和游戏房,我们会在树林里搭房子、捉迷藏、捏泥人、采摘野果、编我们所喜欢的天马行空的故事……那是我们下学后快乐的时光!现在再回村里,孩子们多是不愿意上山去了,而是围在电视机旁,我感到很难过,他们失去了多么美好的时光!

  这本书我用一天的时间看完,觉得意犹未尽!

  吴蓓著作《请让我慢慢长大》读后感 6

  很庆幸无意中翻到这本书,被它吸引,然后一页一页翻阅下来。名字首先让我心动----《请让我慢慢长大》。也许是慢慢长大触动了心底的某根神经。生存的压力,对现实世界的紧张不能阻挡心底对于某些事物的向往,相反,越是缺失的便越是希望这世界能有另一种言论或一种方法能对此给予颠覆。于是,拿起这本书,开始对以往的迷惘有了一个合理的解释。

  孩子的教育一直让人们很头疼。人类不停地探索,寻求好的,或者更好的教育方法希望走出桎梏走向更美好的明天。斯特娜夫人教育法;蒙台梭利教育法;卡尔威特教育等等。优秀的,科学的种种教育理念让人迷茫,尝试,坚定,并不断充满希望。眼前这本书倡导的是华德福教育。

  其教育的基本立场是发展个人的潜能以及丰富人的心灵,反对为了考试而灌输一些专门的知识,认为不应该用太多的理性知识窒息儿童的天性。认为儿童的成长是个缓慢的过程,需要时间和耐心,需要引导和鼓励,认为儿童在某个年龄段,是通过身体的`活动并参与其中来学习。他们的感觉支配整个人的身心和灵魂,只有通过孩子自己的感觉器官和感性体验,才能了解自然界。

  他们认为童年的时间是短暂而又宝贵的,父母和学校应该把孩子健康、愉快的成长放在首位,而不要把竞争看得那么重要。他们强调让孩子成为孩子,不要过早地剥夺孩子的时间和空间,不要改变孩子的天性。要重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并通过艺术化的方式达到教学目的。让孩子学习各种知识,不是单纯地从书本上学习,而要结合学生的实际体验。要让孩子认识到自己是整体的一个部分,是集体中的个人,是大自然中的一部分。认识到人和自然界的万物息息相关,让孩子懂得个人对集体、对大自然负有责任。体悟到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天地万物之一。并且强调从自然生活中学习,把自己放在生活中一个正确的位置上,每时每刻,每天每周,每月每年都成为进一步发展学习的源泉,无论学校教育走得有多远,必须学习如何从生活中学习。

  生活是一所学校,学习将帮助他们找到人生的意义和目标。原始,简单,自然,人性的教育才更具生命力。

  世界就这样,由简向繁,又由繁崇简。地球是圆的,转了一大圈之后,发现,回到原点也许才更接近事情的真相。

  吴蓓著作《请让我慢慢长大》读后感 7

  记得以前看过这样一篇散文《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上帝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我不能走得太快,蜗牛已经尽力爬,每次只是往前挪那么一点点。

  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仿佛说:“我已经尽了全力!”

  我拉它,我扯它,我甚至想踢它,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汗,喘着气,往前爬。

  真奇怪,为什么上帝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上帝啊,为什么?”天上一片安静。

  “唉,也许上帝去抓蜗牛去了!”

  好吧!松手吧!反正上帝不管了,我管什么?

  任蜗牛往前爬,我在后面生闷气。

  咦!我闻到花香,原来这边有个花园。

  我感到微风吹来,原来夜里的风这么温柔。

  慢着!我听到鸟叫,我听到虫鸣,我看到漫天的星斗多么美丽。

  以前怎么没有这些体会?

  我忽然想起来,莫非是我弄错了?

  原来是上帝叫蜗牛牵我去散步。

  这首诗与《请让我慢慢长大》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教育孩子就好像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不急,不燥,与孩子欣赏沿途的风景与美妙。

  华德福教育的基本立场是发展个人的潜能以及丰富人的心灵,反对为了考试而灌输一些专门的知识,认为不应该用太多的理性知识窒息儿童的天性。认为儿童的成长是个缓慢的过程,需要时间和耐心,需要引导和鼓励,认为儿童在某个年龄段,是通过身体的活动并参与其中来学习。他们的感觉支配整个人的身心和灵魂,只有通过孩子自己的感觉器官和感性体验,才能了解自然界。

  他们强调让孩子成为孩子,不要过早地剥夺孩子的`时间和空间,不要改变孩子的天性。要重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并通过艺术化的方式达到教学目的。让孩子学习各种知识,不是单纯地从书本上学习,而要结合学生的实际体验。要让孩子认识到人和自然界的万物息息相关,让孩子懂得个人对集体、对大自然负有责任。体悟到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天地万物之一。并且强调从自然生活中学习,把自己放在生活中一个正确的位置上,每时每刻,每天每周,每月每年都成为进一步发展学习的源泉,无论学校教育走得有多远,必须学习如何从生活中学习。

  请给我一个窗口,给我留一片还没有污染的天空,在层层重重的铁窗后,让我望一望草地上绿色的自由。亲爱的妈妈,请给我哭闹的时间,让我迟一些才学会标准的笑脸,也许你可以先给我一些时间,让我喜欢自己,才接受文明的训练。亲爱的老师,请不要那么紧张,不是所有的歌曲都要规矩地唱,一切的ABC可以慢慢学,不要教我增光添彩,请让我从从容容。

  这是这本书里的一首儿歌,或许这也是孩子们的心声——请让我慢慢长大。

  吴蓓著作《请让我慢慢长大》读后感 8

  《请让我慢慢长大》是华德福系列书籍中的一本。上个学期我买了系列书籍,它就一直躺在书柜里睡觉(呵呵,挺惭愧的)。这个学期,我就把它拿出来认认真真的盯着书名好一会。——《请让我慢慢长大》我在心里默念了好多遍,想到了前两年大家都在说的一句话“现在的人们步伐太快,请停下来等一等我们的灵魂。”如今的社会不管对于成人或者孩子,我想都需要慢慢的长大。

  本书的作者吴蓓为国内较早接触实践华德福的华德福老师,对中国华德福教育原推动发挥了重要作用。本书分为两部分,上篇讲述了她在国外华德福学校的见闻,下篇记录了她在北京实践华德福教育的甘苦。我现在读的是上篇的内容。读的过程中我不仅受到很多的启迪,还有对吴蓓对待教育之心的感动,尤其是读到吴蓓在国外华德福学校的见闻,我反思,作为妈妈和教师的我很多时候都会以成人的观点去衡量孩子的行为,去约束孩子的天性,以大人的标准去教育和要求孩子,还会讲他们不规矩,不懂事,哪知在孩子的心灵世界里,一切还都是那么纯真、稚嫩。在德国,一所华德福学校,孩子们必须经过一片树林才可以到达小山坡上的食堂。登上小山坡的路高低不平,时而可见几块石头嵌在土道上。孩子们每天从这里经过,下雨天更是泥泞难走。看到这里,我不禁有些不安,内心里和吴蓓一样产生疑惑:这样的土路多不安全!不要说是下雨天了,就是好好的天气里如果有孩子不小心碰到了石头,或是摔倒在石头上,那该怎么办?我想,很多和我一样的老师看到这里都会条件反射地这样想,甚而指责学校的领导视学生的安全不顾。是的,在我们的学校里何曾见过这样的路?就连行走在平坦的小路上,老师都要嘱咐孩子们小心,别跑,别摔倒。为什么?华德福学校的老师说得好:“就是要故意保留原本的状态。修理这条路是很容易的,可是这样做,学生对大自然的体会就减少了。上下坡走土路是艰难一点,还会摔跤跌痛,弄脏衣服,但天长日久,他们会有收获的。”是的,。孩子的成长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需要耐心和时间,需要引导和鼓励,需要体验和实践。说到这里,我又想起上周陈老师开会时,让我们商量体能训练的事情,大多数老师都先会想到,学校的场地都不是塑胶地,对幼儿来说不安全,考虑了很多的负面因素,不是因为老师不愿意去尝试做,而是老师对孩子考虑的太多,不管孩子们内心怕不怕困难,怕不怕摔倒,而我们成长总是会怕的。华德福学校的一段土路在我们看来是隐患,在他们的老师眼里,恰是孩子与自然接触的一座桥梁。每天走过土路,孩子们都在嬉戏玩闹的同时享受着自然的亲切、生命的乐趣。即使有孩子不小心摔倒、跌破,或是弄脏衣服,那又有多大的关系?他们一定会在一次次的摔倒中,知道哪里会有危险需要避让,也会在一次次的疼痛中学会自我保护,再次拿体能训练来说,我们老师要做的是选择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体验游戏。老师的组织、配合、示范,既能让孩子的身体得到训练和释放,又能在游戏中学会本领和自我保护。

  其实看完这一章节《土路》,我也想到了我家的宝宝,她刚学会走路时,总喜欢走小区里的小土坡和鹅卵石路,那时我总觉得她不听话,太调皮,现在想想自己不了解孩子心灵的发展和需求,我总是担心她会摔倒,不敢放手,我应该给她的是做她的`陪伴者,陪着她去闻土地的芬芳,感受鹅卵石在脚底下的不同感觉等等,这样让我想到书里引用的一段话:

  莎士比亚喜剧《皆大欢喜》

  生活在森林中,

  可以远离尘嚣,

  倾听树木的话语,

  涓涓细流犹如万卷书籍,

  路边小石,寓寄着神的教诲,

  大千世界处处可以受到启迪。

  孩子的快乐往往很简单,一块棒棒糖就可以开心的玩一天,一堆沙堆,也可以想象成一个世界,看到河岸上的蚯蚓会学得它是不是找不到回家的路了,小孩子眼中的每个人都是友善的纯真,小孩的一切都是新鲜的,好奇的。所以,我想能如孩子一样继续成长,带着孩子般的童真,我眼中的世界是不是也会变得很不同。

  吴蓓著作《请让我慢慢长大》读后感 9

  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事,在暑假里用心读书对我来说就是最有意思的事。其中《让我长大的一句话》这本书让我感受最深,书中讲到少年时期的我们,总盼着能够快快拥有一张成熟而长大的脸。然而,我们很多人却在长大后才发现,原来自已并没有准备好怎样长大,留下了许多遗憾。

  而这本书就是围绕“长大”这一主题精选了60余篇美文,每一篇都非常适合我们小学生阅读,并能带给我们思考,带来思想的营养,一句话可以改变一生,书中这样的“一句话”非常多见,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快乐成长,也会在人生态度、为人处世等方面对我们产生积极的.影响。

  《点一盏感恩的灯》这篇美文介绍了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每个人都应该有一颗感恩之心和宽容之心,用心感谢生活,感谢父母,感谢师长,宽容别人对你的过错,原谅做错的人。要让恩泽如灯光一样环绕在四周,既照亮了自己也照亮了他人。在付出的时候,不应怀有希望别人对我们心有感激的念头,否则,我们不但不能从别人那里得到所期望的,甚至会失去付出时所带的`喜悦。

  《接受帮助也是美德》中告诉我们适当接受别人的帮助也是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会使我们与别人之间心与心距离更近。

  《种植宽容》中告诉我们宽容是一种做人的艺术,宽容是万物所具有的美德。也要接纳别人的短处,缺点和过错,这样,我们才会有多一些朋友。宽容一点,我们的人生会更精彩。

  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两句话是: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不经历磨练,怎么能成长?每一粒麦子,只有经过风雨的洗礼,烈日的曝晒甚至蝗虫的威胁后才能唤醒内在的灵魂,才能彻底的饱满,成熟起来。我明白了每一个人的人生都需要困难和挫折的磨练才能真正的长大成人。我们为长大准备好了吗?

  读完这本书,我还真的感到自己长大了一点呢!读书使人明智真是一点不假,同学们,大家一起来读好书吧!

  吴蓓著作《请让我慢慢长大》读后感 10

  看到这本书的题目就被吸引了,因为我从事幼儿教育,我还有一个属于幼儿期的女儿,我想看看这本书能给我怎样的启发?

  这本书让我认识了另一种教育——华德福教育。尽管我并没有读透它,但至少它给了我一些启发,让我在今后教育自己的孩子或是自己的学生时想起这种教育中可以吸收和运用的观念。

  书中的少给孩子买成品玩具,多给孩子毛线、木头、铁等材料,让孩子自己做手工,自己做玩具,这样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会有更好地发展让我知道了另一种观念:买来的玩具并不一定好,自己动手做的会让孩子更受益。

  书中运动与知识的结合给了我耳目一新的感觉,原来还有这样一种更有效的促进孩子学习的方法。以前认为,运动紧紧是运动,可能会让人放松,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也有利于劳逸结合,却不曾想到运动可以与学语言、学数学等结合在一起。朗诵诗歌时,全班学生围成一个大圆圈,手拉手,从圆圈的边缘伴随着诗朗诵,渐渐向圆心走去,朗诵下半首时,再向外走,扩展成最初的圆圈。多有意思的朗诵!怎么能不吸引孩子呢。我都想试试他的这种方式,看看在幼儿学儿歌时用上会有怎样的效果?

  书中的“从生活中学习”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孩子从厨房开始,看到食物是怎样来的,从妈妈做的事情如洗衣服知道洗衣服的过程,从菜园里种的农作物了解蔬菜的来历……这种亲身体验,远比父母或教师让孩子通过看电视、图片,通过单纯的说教来得有意义,也更深刻。

  书中提倡的多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感受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感受花香,感受水清,感受鸟鸣,更是和我的观念非常契合。我一直觉得人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到了大自然中就会有一种身心愉悦的感觉,大自然会给你无穷的想象力,给你很多的启发,很多的灵感。所以总喜欢和丈夫带着儿子到大自然中走走。

  华德福学校的老师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敬业、爱学生,从有益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角度出发,为孩子亲手做玩具,教孩子做饼干、蛋糕等食物,带孩子去大自然中远足,给孩子自由爬树、玩沙、玩泥的.机会,让孩子的天性尽情释放,顺其自然地长大,不过早地灌输知识,真正享受了童年,从而为孩子的一生发展奠定基础。受到这样的教育,孩子该是多么幸福!

  书中关于国外华德福幼儿园教师的年龄也给我很大的启发。他们的教师很多是60多岁的,一般都喜欢年纪大的。因为他们认为年龄大的,特别是做过妈妈的能更好的照顾幼儿。这和我们平时的观念认为幼儿教师应该年轻化就有很大的差别了。是的,经过4年的幼儿教师的经验,我也觉得任何事情都不在于年龄,而在于自己的心态,如果始终有一颗童心,能走人幼儿的心灵,年龄绝不是问题。

  书中还有许多让深思、值得借鉴的地方。但这本书中的部分观点,我也非常疑惑。例如“华德福教育坚决反对提前智力开发,而是提倡给予孩子充分地去做、去体验的空间和时间,借此发展孩子的意志力。如果我们把孩子生命成长的能量从手脚转移到大脑,本来应该动手做的年龄,却在用脑;应该是图像式思考的年龄,却变成了理性的概念式的思考;短期来看,孩子学到不少知识;长期来看,他很可能成为一个消极的人,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甚至可能以疾病的方式体现出来。”这样的说法,他们似乎也有理论依据,但是真的是这样吗?许多的古人都是很早就识字,很早就能阅读,但是并不是如他们说的这样,就会没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现代的教育倡导早期教育的人有很多,从国外的到国内的例子很多,似乎并不像他们所说的那样,会有可能成为一个消极的人,难倒华德福教育出来的学生长大后就没有生病或是消极的人了。

  我想作为一种教育观念,可以进行推广,但是不能由此就说只有自己的这种是最好的,毕竟理论依据每一种教育理念都有。何况早期教育,如早期阅读并不是以灌输的'方式进行的,识字现在许多幼儿也不是在专门的枯燥的氛围中学会的,有的是自然而然学会的,更多的是在幼儿感兴趣的基础上学会的。何况如阅读并不是占据幼儿所有的时间,只是部分时间而已,他同样还有大量的时间玩沙、玩水,和蚂蚁、小鱼说话,做自己喜欢的玩具。所以这并不矛盾。当然,一味的强调智力开发,只是不断的灌输想要给幼儿的一切知识,剥夺了幼儿玩的时间,忽视了幼儿以游戏为主的学习方式等等显然也是我们所不提倡的。

  这是一个多元化教育理论存在的时期,不管怎样,华德福教育在今天这样一个大喊素质教育,但确实存在许多教育问题的时代,还是如徐徐的春风吹进了我的心田,让我在今后的教育中更加注重从幼儿的身心健康出发,从幼儿终身的发展出发,做一个心中有幼儿、尽量让幼儿成为幼儿,真正让幼儿享受童年快乐的老师。

【吴蓓著作《请让我慢慢长大》读后感】相关文章:

关于长大的作文800字:我是这样慢慢长大04-20

慢慢的,我长大了作文(通用77篇)04-13

我就这样慢慢长大作文04-14

就这样慢慢长大12-12

就这样慢慢长大04-28

我就这样慢慢长大作文(精选36篇)04-14

就这样慢慢长大作文08-21

就这样慢慢长大叙事作文12-04

就这样慢慢长大优秀作文03-09

就这样慢慢长大作文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