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读报任安书有感(精选12篇)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报任安书有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报任安书有感 1
流连于唐朝的风华,流连于宋朝的儒雅,流连于元代的四海归一和明清的肃穆庄严。我可以对任何一个时代流连,但我知道,在我的心中,那所敬的,所爱的,永远只是那独一的汉朝。虽然那里有勾心斗角,有尔虞我诈,有诽谤污蔑……但这仍不能阻挡我对汉朝的爱,因为只有在那里,才有那唯一的太史公,才有那让世人惊叹的司马迁。
司马迁在千古绝唱《报任安书》中,将他强烈真挚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他将封闭压抑的情怀一吐为快,字字血泪,处处真情,理灼古今,动人心魄。从《报任安书》中可以看出,司马迁是一位隐忍苟活、坚韧不跋、矢志不渝的大丈夫、真英雄,他有着崇高的人生信念和为《史记》献身的精神。
司马迁被诬定罪,因“家贫,财赂不足以自赎。交游莫救,左右亲近不为一言”而身受腐刑。“行莫丑于辱先,诟莫大于宫刑”,他抑郁,他痛苦。这种最卑劣的刑罚使“才怀随和,行若由夷”的司马迁身心受到了极大的侮辱与摧残。这种情况下,选择“死节”是一种解脱,活着要承受的痛苦实在太多太多,活着比死去更需要勇气。但太史公却选择了隐忍苟活。他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为了完成先父的遗愿,为了《史记》,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他宁愿忍受所有的嘲笑、侮辱与自己的`责骂。这是何等的伟大啊!
忍受着“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的痛苦,司马迁坚韧不跋,矢志不渝。他以古代圣贤发愤为作的事例激励自己:“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这些古代圣贤历经磨难,最后成功的典例让他看到了那盏指明灯的光辉。于是他夜以继日地撰写〈史记〉。他正日没命地挥刀竹简,拼命地刻写,只怕对不起父亲,只怕对不起那些过往的英雄,只怕没有人把他们的事迹写下来留传后世!司马迁拿刀的手指结了茧,茧破了流血,再结茧,再破;不知破了多少次,那简册以弄得血迹斑斑。这是何等的艰辛啊!
苏轼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是的,司马迁便是一位坚韧不拔、矢志不渝的伟人。终于,他完成了《史记》,这部无韵之《离骚》的历史经典著作。他成就了非凡的功绩。生前无法回到纯白,身后却是鲜艳夺目,熠熠生辉。他生前所有的耻辱,现今如浮世一梦,惟独见他的绚丽,他的繁华,他的绝世的人格魅力。
伟哉,司马迁!
读报任安书有感 2
读罢《报任安书》,我被司马迁的精神和意志所震撼,总想了解他是如何写出这样读来令人荡气回肠的文章。字里行间的愤懑,不满与痛苦,从何而来?
司马迁因为李陵上谏辩护而使汉武帝勃然大怒,面对自杀和遭官刑的两难选择,他也曾犹豫,也曾彷徨,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他还有理想要实现,还有使命要完成,所以他不能就这样含冤而死。于是,他毅然接受官刑,最终写出了不朽著作《史记》。
纵观历史,有不少伟人,他们不是在一帆风顺的环境下创造出价值,而是在困境和挫折中,创造骄人的能够留传后世的成绩。我们最耳熟能详的贝多芬,人们大多知道他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家,许多作品足以震撼心灵,可却不了解那些光鲜艳丽的音乐章后面,埋藏着他曲折的一生。贝多苍从小就表现出了极强的音乐天赋,他的.爸爸为了把他培养成一位音乐家,从而成为自己的摇钱树,不惜对小小的贝多芬施加武力,当贝多苍不认真练琴时,爸爸甚至饿他,关他在小黑屋里。但这没有成为贝多芬前进的阻力,多年后,他终于小有成绩,正当他的事业爬上巅峰时,他突然意识到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而与此同时,他深爱的女人,幼稚自私,风骚的爱丽丝也因不理解贝多芬的事业而离开了他。
贝多芬也有正常人的七情六欲,这对他的打击非同小可。在短暂的低迷后,他重新振作,创作出了更加精彩的音乐。然而,挫折还在不断地攻击着他,三四年后,贝多芬失聪了。然而令我们震撼的是,有着钢铁般意志的贝多芬竟然又创作出了震惊世界的《命运交响曲》,铿锵有力的曲调仿佛描述了他铿锵有力的一生,给我们上了铿锵有力的一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尼古拉·列克塞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在创作这本书时的处境是全身瘫痪,双目失明,躺在病床上口述完成了这部著作。
这些伟人的事例,都和司马迁一样告诉我们:困境往往使那些有梦想、有意志的人们更加坚强。
司马迁心中有一股气,这是对皇帝、对专制不满的怨气,忍辱负重的豪气,正是有这股气,才使司马迁在极度困难和痛苦的时期,实现了他那“重于泰山”的价值。他坚忍的意志,对理想的坚持,对生命的忠诚,值得我们用心去思考、学习!
在黑暗中,破茧成蝶,重生!
读报任安书有感 3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是司马迁对自己撰写的《史记》的一句概括。
现在,就让我们走进《史记》,感受司马迁的博大情怀吧!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我国的史学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同时,它还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从鲁迅对它的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中我们就能看出这一点。
《史记》全文共有一百三十篇,有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期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史记》之所以成为不朽的著作,关键在于它对人类的巨大贡献。
首先,《史记》的人物类型、体裁和叙事方式都对小说产生了影响。其次,由于《史记》的故事具有强烈的戏剧性,人物性格鲜明,矛盾冲突尖锐,它自然成为了后代戏剧取材的宝库。另外,由于《史记》的纪传体为后代史书所继承,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历史人物传记。
《史记》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如此深远的影响,然而,谁会料想到作者司马迁在编写《史记》时已是一个受了宫刑之人呢。
司马迁为什么会受到宫刑呢?这就引出了另一件史实——李陵事件。
李陵是西汉的一位将领。在一次与匈奴的作点中,他经历了八昼夜的战斗,斩杀了一万多匈奴,但最终因得不到后援而战败,向匈奴投降。这个消息传到都城长安后,汉武帝愤怒万分,他认为李陵即使战死沙场也不能投降。满朝文武察颜观色,趋炎附势,为了保住自己的官职,他们由几天前称赞李陵的英勇而变成了纷纷指责李陵的罪过。在这时,人有当时的`太史令司马迁敢于站出来,为李陵辩护。司马迁认为李陵“为人自奇士,事亲孝,与士信,临财廉,取予义,分别有让,恭俭下人,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司马迁还说,李陵投降一定是为寻找适当的时机再报答汉室。
汉武帝听后,认为司马迁是在替李陵求情,勃然大怒,将司马迁打入了大牢。最终,司马迁被判宫刑。
受了宫刑的司马迁,悲痛欲绝,他想到了自杀,在面对死亡和生存这两个两难选择时,他想到,如果他死了“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于是,他化悲痛为力量,终于,在他坚强意志的支持下,他忍辱负重地活了下来,并完成了《史记》这一著作。
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两难选择,不论我们最终选择的是什么,我们都要使自己的人生有意义、有价值,最终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这不仅让我想到现任中国残联会主席张海迪,她在5岁时因患脊髓病导致高位截瘫,从此无法上学。因此,她就开始自学,最终,她凭借自己惊人的毅力自学了小学、中学和大学的课程,还学会了英语、日语和德语以及世界语。现在,她是一位作家,从事文学创作和翻译。
像张海迪这样的残疾人都能凭借自己的毅力,克服种种困难,发奋学习,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
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和失败,只要我们坚定信念,决不放弃,勇敢击败各种困难,我们就能为人生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读报任安书有感 4
《报任安书》是司马迁写给友人任安的回信,信中抒发了对自己身世的悲哀与幽愤,但同时也表明自己为什么还要忍辱负重活下去,那便是像古代贤者一样,有未完成的意愿,著成《史记》,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这是一篇激切感人的至情散文,是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血泪控诉,司马迁用千回百转的笔法,表现了自己的光明磊落之志,愤懑不平之气,和回肠九曲的情感。文章中运用大量的排比,增强了感情抒发的磅礴气势,同时善用典故,将古人的不幸与自己联系在一同,但不是一味的诉说不幸,低沉中见激昂。而且也经过修辞伎俩的多样,丰富了感情表达的内在。
总之,《报》中,司马迁经过富有特征的语言,真切的表达了自己慷慨激昂的情感,表现了他高洁的人品和伟大的精神。看罢此文,《史记》为什么会有那样重要的成就,也就不敷为奇了。
古者繁华而名磨灭,不可胜记,唯俶傥非常之人称焉。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书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及如左丘明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总之,《报》中,司马迁经过富有特征的语言,真切的表达了自己慷慨激昂的情感,表现了他高洁的人品和伟大的精神。看罢此文,《史记》为什么会有那样重要的成就,也就不敷为奇了。
司马迁不仅在《报任安书》中提出了“舒其愤”的创作思想,而且以其《史记》的创作实践详细地表现了自己的理论主张。这种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使《史记》的创作蕴含着作者极其深沉的感慨,因此具有极其强烈的抒情性。很明显,《史记》写的是汗青,但它并不是纯客观的实录,而是饱含着作者强烈的爱憎与批驳。司马迁作《史记》,自比于孔子作《春秋》,在写作方法上,力图遵照据传为孔子所说“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的原则。《史记》写作以叙事为主,黑白批驳一般寓于叙事之间。顾炎武认为“古人作史有不待结论而于序事之中即见其指者,惟太史公能之”。司马迁写《史记》正是经过对汗青人物及汗青变乱的叙述,表现自己的社会理想和对黑暗实际的愤怒批判,并抒发其悲郁之情。纵观《史记》,可以看到太史公的笔下时常涌荡着一种愤嫉之情,一种沉郁之气。那种对帝王公侯的`贬低鞭笞,那种对佞儒苛吏的尖刻讥讽,那种对刺客游侠的倾心歌颂,那种对失路好汉及含愤志士的无穷同情,都极为鲜明地表现作者的爱憎批驳。鲁迅老师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真是精当之极。
慕义而去世,保持名节;忍辱负重,自奋立名,怎样处置惩罚好这二者的界限是很难的。在《报任安书》中,司马迁提出了一个“人固有一去世,去世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的标准。司马迁认为仅以一去世来对黑暗进行抗争,“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异”,故他在忍辱与存亡的痛苦抉择中选择坚强地活下来,并以最大毅力完成名著读后感《史记》。并且在司马迁看来,自古迄今的圣贤君子和志士仁人之所以要著书立说,便是因为他们在建功立业的奋斗过程中遭遭到各种黑暗势力的打击和无故的迫害,使他们倍受艰难困苦和压抑,精神上承受了巨大的折磨;而这种难言的隐衷和哀痛又无法为人所明白,于是只有经过为文论述来抒发他们内心强烈的悲愤,阐明他们的思想主张,并凭借往事的兴衰成败的轨迹,总结汗青的规律,寄希望于来者。这引起了司马迁的共鸣。所以他以《报任安书》来明志,说明他要发愤著书,效法古人,把自己全部精力倾注在《史记》著作之中,以成就其“一家之言”。载于《全汉文》的《悲士不遇赋》也是司马迁受刑后悲叹生不逢时的作品,可与《报任安书》相互补充。在赋中,司马迁指斥天道微暗,美恶难分,“理不可据,智不可恃”,他的内心满盈了抵牾和痛苦。一方面消极厌世,“委之天然,终归一矣”,认为人总是要去世的,追求功利又有什么意义,还不如听之天然;另一方面又坚持理想,“没世无闻,古人惟耻,朝闻夕去世,熟云其否”,显然是要追步孔子,去世而后已。这正是司马迁在受刑后于耻辱与名节间挣扎的写照,而最后司马迁选择了隐忍发愤、创建功名之路。故此赋与《报任安书》正好相得益彰。
读报任安书有感 5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说的可就是司马迁所著的《史记》。都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这说的不就是司马迁遭李陵之祸事,遭受炼狱后书写《史记》。这不就被我们记住了吗!我想,我们只知道《史记》书成后的辉煌成就,却不知司马迁背后的辛酸苦楚以及他所遭受的讥讽,还有什么是司马迁没受过的罪?
话说这古人也真真是憋屈。你说你被上头的处罚了吧,还得谢恩,“谢皇上不杀之恩”。“最是无情帝王家”也不知是谁说的,说的可真精准。哪一个皇室之人不薄情。像司马迁的父亲,他们祖先是周朝的太史,远在上古虞舜、夏禹之时便功名显扬,掌管天文之事。而大汉天子在泰山举行封禅典礼时,本应由太史官亲身参与并记录下这一辉煌的时刻,这是太史的责任,同样也是荣光,蝎子尾巴独一份的'恩宠。可司马谈硬是被留在周南,后来司马谈愤懑而死,想来是因为看着祖业的衰弱而焦急,还有就是日常的被嘲讽、白眼。
而司马迁本人,你说你就一小小太史,也就写写文字、记录记录皇帝的丰功伟绩,有必要为了和你“不曾衔杯酒”的李陵打抱不平吗?再想想呵,有哪一任皇帝是真傻的,个中冤情岂会不知,“最是无情帝王家”,只是不想真弄清楚罢了!李陵一家祖孙三代素来忠心耿耿,真要不忠于大汉,又怎会领兵深入匈奴腹地作战?
由李陵的《答苏武书》可知,在匈奴“更练精兵,强逾十万,单于临阵,亲自合围”,而我方仅仅五千人马敌我实力如此悬殊的情况下,李陵仍振臂高呼、奋力杀敌,士兵们即使受了伤,矢尽援绝,也要争着冲到前面去杀敌。反观汉皇,一听说李陵降敌,在还没弄清内情的情况下,直接对李陵的全家骨肉实施了严惩,这才是真正地将李陵推向敌方啊!
这桩桩件件,寒了多少臣子的心。
司马迁何尝不委屈,那又能如何?喊冤,不是变着法子说皇上不英明;抵抗,不是变相的说明自己不顺从圣上。故此,只能跪地叩谢不杀之恩。从牢狱中出来,受了腐刑。从‘最下腐刑,极矣!’可见他的心在淌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腐刑既是对他的身心的摧残,也是对祖先的辱没,是对父母的不孝。司马迁肉体上遭到的折磨以及平日里受到的嘲讽、耻笑、白眼等肉体精神双重折磨下,仍能够不断调节自己,用“李斯,相也,具于五刑;魏其,大将也,衣赭衣,关三木……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来自己安慰,用“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做《春秋》……《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来自己勉励。最终完成了《史记》这一经典,可见司马迁内心的坚韧及不屈。
司马迁遭受腐刑,李陵忠勇深入敌后,终因寡不敌众被俘,却被诛灭。而在现实中,又有何处不苟且?
南非总统曼德拉在就职典礼上,邀请了曾经关押他27年甚至虐待他的三个狱警,并向他们致敬。
孟晚舟被加拿大政府拘押一周年之际,写信感谢所有关心华为的人,甚至还感谢法庭的工作人员。
由此观之,只要是有人的地方,难免会有腌臜之事。每个人都是单独的个体,每个人都会经历这样那样的磨难。
重要的是,我们自己要有一颗坚韧的心以及一缕不屈不挠的灵魂。
读报任安书有感 6
司马迁的故事早就让人耳朵生茧,我自以为对司马迁已摸得透彻,可今时今日读了《报任安书》才算真正了解了司马迁。
想他司马迁前日何等风光,可世事难料,不过为正义辩驳几句,却惨遭宫刑。“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这耻辱的滋味,就像躺着天堂的软云忽的消失,尔后重重的摔下地狱。
遭受了重大打击之后,楚国大夫屈原选择投身汨罗江,再不问世事。而司马迁却选择了一条截然相反的路,他不顾周遭人的眼光,把自己关在自己的'世界里,用他明亮的双眸洞悉历史的长河,记载了上下三千年。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显然,司马迁的人生价值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倘若当时他承受不住屈辱,选择了自裁,那他就会“如九牛亡一毛”,被漫漫历史淹没。
骄傲有多少次被粉碎入土,但是人啊,不能被外物所击败,至少自己要有自己坚持的方向。这是我读后最大的感悟。
读报任安书有感 7
《报任安书》是我们高中教材里的一篇课文,当时读到的时候,我就存了疑惑。司马迁因李凌事下狱并受宫刑,但他忍辱苟活,立志著书,此举一向为人称颂。他在书信中向友人吐槽,也无可厚非。问题在于,司马迁书信中态度,在我读来,近乎卑微。此人是求他“推贤进士”,举荐自己,若是你不想帮忙或者帮不了忙,大可以略陈理由,推拒就是,为何要这么长篇大论,这么低声下气,是古人礼节、习惯使然,还是另有缘故?
看了本文的创作背景,我才稍稍解惑。司马迁三十八岁继父职为太史令。四十七岁时以李陵事下狱,受宫刑。出狱后,为中书谒者令。这一官职掌领导尚书出入奏事,是宫廷中机要职务。然,身受宫刑的他,出狱后表面上是皇帝近臣,居要职,实则近于宦官,为士大夫所轻贱。任少卿,名安,荥阳人。曾任益州刺史、北军使者护军。他是司马迁的朋友,此时写信给司马迁,就是希望司马迁能利用中书令的地位“推贤进士”。司马迁由于自己的遭遇和处境,感到很为难,所以一直未能复信。之后,任安因罪下狱,被判死刑,司马迁才给他写了这封回信。关于仁安的获罪,这里有两种说法,一是,在任安为北军使者护军的时候,因他在太子刘据“造反”时采取了袖手旁观的做法,其实太子并非真反只是因“巫蛊事件”被冤枉没办法了,想杀江充以自保。另一种说法是,任安为北军使者护军时,因其在太子刘据造反时采取了“持两端”做法,而为汉武帝处死。总之,现在的情况是,仁安就要死了。
司马迁选择在这时给仁安写信,其思虑是值得考究的。我也稍稍理解了他的“卑微”的语气。好友即将赴刑场,这位好友曾经求自己帮助他,自己却无能为力。司马迁此时的心况可见一斑。此信既是为了向他解释自己的苦衷,求得谅解,更是表明自己的心酸苦楚与隐忍负重,更甚就是与好友的诀别书。在此信中,司马迁以无比激愤的心情,向朋友、也是向世人诉说了自己因李陵之祸所受的奇耻大辱,倾吐了内心郁积已久的痛苦与愤懑,大胆揭露了朝廷大臣的自私,甚至还不加掩饰地流露了对汉武帝是非不辨、刻薄寡恩的不满。信中还委婉述说了他受刑后“隐忍苟活”的一片苦衷。为了完成《史记》的著述,司马迁所忍受的屈辱和耻笑,绝非常人所能想象。但他有一条非常坚定的信念,死要死得有价值,要“重于泰山”,所以,不完成《史记》的.写作,绝不能轻易去死,即使一时被人误解也在所不惜。就是这样的信念支持他在“肠一日而九回”的痛苦挣扎中顽强地活了下来,忍辱负重,坚忍不拔,终于实现了他的夙愿,完成了他的大业。
我不知道之前仁安是否怨过司马迁没能理会自己的请求,也不清楚当临死的仁安收到司马迁的这封书信时的心情。但是司马迁的这种做法,我是欣赏的。他没有忘记这个朋友曾经求助于他,他没有因为他即将赴死而避讳他,他没有弃他于狱中,独自品尝濒死的无望与恐惧,而是通过书信,以一种相对低下的、带着安慰性的语调,向友人陈述自己的无奈,与他分享自己的心路历程。我看了很多人写的《报任安书》的读后感,他们基本都在称扬司马迁的忍辱负重,他对生死的抉择,我却要颂扬他与仁安之间的生死不忘的友情。
读报任安书有感 8
或许终此一生,我们都不能明白他。他是怎样为一件原本无关的事心潮汹涌,怎样挺身而出仗义执言,怎样锒铛入狱,站在一个两难的选择面前,他又有着怎样的姿态和决绝。
这算什么选择,屈辱地死去,或受辱而苟活。强势如他,也必定曾陷入最艰难苦涩的困惑罢!幸而他最终选择了后者,终于“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终于留下一部千古绝唱——《史记》。
问他为什么?!为什么你能、你甘愿承受如此耻辱?因为不愿死如蝼蚁。宁可活下来,完成一部足以令他自许自傲的作品。此书一出,当震惊世俗,流传千古,令天下人心倾服之!那么他当日所遭耻辱,也自然洗脱了。尽管决心坚定不已,可现实的反面能量大过美好未来的积极意义。耻辱加身,流言所指,身心俱疲。他也一定曾在面对广阔、永恒却虚无的天地时心生惶惑,一定曾无数次在无意识的耻辱的温习中被刺痛而惊醒。他在《报任安书》中这样写道,“……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读到这一句时,我竟几乎堕下泪来!他将他郁积在心的愤懑和疼痛,统统倾注了进来罢?所以读来才是极苦、极痛,令人伤之切之的。
他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心比天高,身为下等,这句话或许也适合子长吧。为什么一定要活下来写完《史记》?是作为记载者,对历史与生俱来的责任感?是作为政府官员,对虽然将罪名加诸于他却仍不失为一代明君的汉武帝的忠诚?这些因素必然都有,然而我想,更重要的,是他对于自己所受的耻辱的敏感和疼痛。我们不能只是笼统地说,司马迁是一个有大人格的人,是一个伟大的'忍辱负重的史学家。他也是血肉之躯,尽管他写道,“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可既然生而为人,“人情”事实上已是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至激于义理者亦然。正如我们不能把自己的思想抽出来,然后指着说这是灵魂,这是肉体。灵魂与肉体,人性与人生,都是交错缠杂无法分离的。
《史记》之所以让他愿意倾注毕生心血,“成一家之言”之所以如此重要,固然想借此流芳百世,更直接更使他日夜心如刀绞的原因应当仍是他的耻辱,我想这就是“人情”在他身上所表现并为我们看到的。无怪孟子要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只有当一个人饱受折磨,甚至到了司马子长这样对人生再没有别的期望的地步,才能心无旁骛,才能极坚强极有韧性地付出数十倍于常人的努力。
可如今换个角度看他的人生,历史的烟云却模糊了当年的每一点细枝末节。
我不禁要问,留下一部《史记》,人生就是有意义的吗?
著出《史记》的司马迁也好,留下《离骚》的屈原也好,这些在当时看来是郁郁不得志并饱受命运戏弄的人们,他们人生的意义是否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模样呢?司马迁自言,“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倘若他真的轻视一切“人情”,他存在的意义岂不是全部凝聚在《史记》上了吗?一部书再伟大,又如何能比得过一个人的生命和活力所包含的意义?我们赞许《史记》,或许赞许他的豪情和思想更甚于《史记》的史学价值。司马迁把他残余的人生糅入了《史记》,他为英雄豪杰们立传,走过他们的叱咤风云和金戈铁马。阿这就是他的人生和快乐!那么人生的意义和追求,正如纪德一直坚持并告诉我们的,应该是真正的快乐。人是为快乐而活着的。
司马迁在文中提到很多人,李斯,韩信,侯窦婴,周勃,吕不韦,孙膑……或功高盖主而遭忌,或才华横溢而被妒。可是对于这曲折却精采的一生,他们到底是满意的吧?既然深知“伴君如伴虎”仍要不顾一切地走上这条路,谁还会去希冀一个安详的晚年?是,他们更愿在战场甚至官场死去,死于你死我活的斗争,这才是他们潜意识里所热衷和追求的东西。
读报任安书有感 9
记得苏东坡曾说过这样的话,原文记不大清楚了,大意是:读《报任安书》如果没有悲痛流泪,就不可为人。当时没有读过此文,直到现在也只阅览了节选,但深觉苏子之话无虚言。
司马迁写此信,可谓借信言志。道出了渴望被人理解的心愿,可世人不慧,至今尚有人无法体会太史公一片雄心壮志。更何况当时,人们大概均认为太史公是贪生怕死之徒耳。“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这句话让后世之人终于明白了太史公忍辱负重的原因。
即使我们明白了,但如果换成我们呢?我们自己能有这样伟大的勇气吗?我们也许会推脱:司马迁有那么广博的知识,那么傲世的才华。可是,那就一定可以成功吗?成功还要1%的灵感。所以司马迁是冒了不成功,便成仁的风险。那么,如果《史记》失败了呢?可能他的名誉,他的理想,他的灵魂便连同他自己那不全的躯体被历史的长河所卷走。就是说,司马迁是托福神灵,得传《史记》?非也,《史记》的成功与否并不重要,真正的解脱是司马迁精神的升华,他摆脱了世俗的一切,融入了《史记》之中,使《史记》获得了生命,才能不朽地流传下去。
信中作者感情的流露,无不使人为之动情。“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司马迁不是神,身体上的创伤对于他是有如蛆附骨的影响。而从他发自肺腑的话中,更使我看到他内心深处的伟大。这已经不是语言的表述,早已上升到了心灵的传递,受此齐天大辱,才真可叫忍辱负重了。
有人说,司马迁因受腐刑而作《史记》,这话未免过于恶毒。逆境中创造奇迹虽话不假,但这绝非根本因素。重要的,是他那颗高傲、纯洁又伟大的.心,把一滴滴血与泪凝聚成了一部伟大的作品,在历史的长河中煜煜闪光。
司马迁用他人格的伟大远远超过了他所受到的大辱。而《报任安书》则记录下了他品质的点点滴滴,更是让我们后世之人使其作为自己心中的榜样,受益终生。
读报任安书有感 10
人们提起司马迁往往以羡慕及崇拜的眼光来看他!他的史笔让古人在纸上永远活了起来,他替古人诉说着他们的荣耀与心酸的人生历程;但他写给任安的信却让我们走进了他那看似无比坚强的心,细读《报任安书》就仿佛可以看见他的泪水一滴滴的落下……
在成就上:司马迁有与日月争辉的成就,但他的成就却也掩饰不了他的.不幸。其实,他只是极端政治造就的一个苦命人,一个在洪流面前拼命挣扎却又无能为力的可怜人……
在不幸的方面,人们喜欢将司马迁与屈原对比。司马迁诚然有着屈原一样的自傲,但是他所受的委屈绝对是比屈原还要大得多的。我们看屈原“为楚怀王左徒”,这也让他一直引以为傲,他是“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所面对的是“信而见疑,忠而被谤”,是国破的无能为力,是不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而同样自傲司马迁虽“负不羁之才”,但他不过是被汉武帝视为“近乎巫祝之间”的史官,更不要说有屈原“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的优待了!他自己也只是被君主当成最不起眼的“倡优”,所面对的是“诟莫大于”的宫刑,是那种生理和心理不断重复的打击!是世人的耻笑!是“下流多谤议”!但是——他又不能像屈原那样痛痛快快的去死!他不能像屈原那样的去解脱——他背负有使命,他的肩上背负着父亲和他未完成的心血……古人说:“哀莫大于心死”,司马迁何尝不是那样的人?
当然,或许正如司马迁自己对任安说的那样:“大抵贤圣”都是在不幸面强大起来的。
一个人有了极大的不幸后,那么他可能只有用他的生命来为自己的不幸作注解,司马迁大概就是用他的《史记》来为自己的不幸做出他自己注释。
在成就上,人们喜欢将他和西方的修昔底德做比较,毕竟他们都是“历史之父”!
然而,我更喜欢将司马迁和普鲁塔克联系在一起。司马迁有《史记》,普鲁塔克有《比较列传》,他们都是通过人物传记来写历史(虽然普鲁塔克说他写的是传记而不是历史)……虽然他们在成就上有那么多的共鸣之处,但是,普鲁塔克的命运比司马迁好得太多了,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据说普鲁塔克曾经为罗马帝国的2个皇帝——图拉真和哈德良讲过课,并博得了他们的赏识,而且图拉真皇帝曾授予普鲁塔克执政官的高位。后来哈德良皇帝又提拔他担任过希腊财政督察,晚年他又出任希腊圣地——德尔斐阿波罗神庙的终身祭司。可是,司马迁却当了“刑余之人”,面对的是被“主上所戏弄”,所受的是“流俗之所轻”,在别人眼里他“与蝼蚁何异”……
记得尼采说过“凡一切已经写下的,我只爱其人用血写下的书,用血写书,你将会体会到:血便是精义”。我想,《史记》或许就是用太史公的血肉写的吧!
如果让读哭《离骚》的贾谊去看司马迁给任安的信,他大概也会痛哭流涕不能自已吧!
读报任安书有感 11
“有的人活,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句话使我想到司马迁用自己的人生对此作出很好的诠释。
司马迁口出“恶”言,便落下刑罚,遭受宫刑之后,作为一名文人,为了保全名节,本应自行引决,但思及自己的理想,要完成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著作,使得自己能够显露于世,于是他默默忍受了令人耻笑的宫刑,忍受多年的孤军奋战。
在《报任安书》中,他终于有机会吐露压抑了许久的痛楚,“且夫藏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等已乎?”他是何等的痛苦。可明知道是这样一条艰苦的路,他却还是毅然迈出自己的脚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就是他的生死观。
韩信曾经为了自己的志向,宁愿忍受胯下之辱,也不想飞蛾扑火,为什么?为了未来,为了自己的志向,最后他毫无意外的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成为了战无不胜,所向披靡的大将军。
面对这样的处境,为何还能毅然决然的迈出这样一步?
因为他们有梦,为了信念,为了梦想,他们在后人心中留下了顶天立地的形象。
论生,还有另一种,无耻小人总是惜命,为了自己活得更长久,甘愿做一棵墙头草——正如名著《红岩》中所述的浦志高一样,在敌人面前的姿态做牛做马,人的尊严消亡殆尽,命是得以保住了,可是人呢?终日活于担忧之中,两边倒,他们是中国人的耻辱,他们为了换取一时的`安宁,一时的荣华富贵,背叛了自己的国家,出卖了自己的灵魂。
再有华音醉心名利,汲汲富贵,致使管宁割席与之绝交;扬雄趋炎附势,巴结王莽,招天下文人鄙弃;关起为得骈名。杀妻取信,遭世间百姓万代唾骂。
屈原吟沉江畔,至死不悔;陶渊明封印辞官,饮酒采菊;朱自清拒绝“美粉”,他们坚贞,他们有观念,他们有志气,他们在一番矢志不渝的坚贞中,成就了万代英明,在后人心中,他们挺直了脊梁的顶天立地的形象,他们是不朽的丰碑。
那些汉奸们,为求生而投敌,也许获得一时的荣华富贵,留下一生的骂名,一辈子的耻辱。
人一生中或生或死,或长或短,我们要让生命大放异彩,这才活得有价值。
读报任安书有感 12
《报任安书》流传千年没有因为时间的磨炼而消逝,并且代代传唱至今,可见它是不朽名作。背过《报任安书》,我更是被作者司马迁的意志所感动所震撼,从他的字字荡气回肠中可以看出那坚定的信念;从字里行间又可以看出司马迁不平的态度。
是谁“给予”了司马迁这样的态度?是因为李陵的'战败造成了“大臣忧惧,不知所出”的后果。只有司马迁在沉默中站出来主动为李陵辩护,而当时在皇帝盛怒之下,这样做无疑是冒险的,这会让他蒙受巨大的灾难。最后,司马迁激怒了皇上而被处以宫刑。他在上谏之前也许曾犹豫,但想到能为国家挽回一个“事亲孝,与士信,临财廉,取予义,分别有让,恭俭下人”的爱国将领而在所不惜,可见他的刚正不阿。在这大义凛然上谏之后司马迁却被汉武帝打入大牢!这是多么可悲的一段历史啊!而他在受刑以后,在**与生存之间一次次犹豫,一次次彷徨,但他最终为了自己的事业,为了自己的目标而忍辱负重地活了下来,并写成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千古名著——《史记》。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这是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的一句千古佳话。人死的意义不同,为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而努力,不畏惧挫折在激流中前进的人将被世人铭记。其实在每个人生中难免有挫折而经历挫折也并非坏事,它可以给予你经验,磨炼你的意志。人就像一只雏鹰在学习飞翔、捕猎的技能中往往有困难,而只有不断克服困难才能学会技能而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才能见到生命中成功的曙光,方能登上人生的巅峰。相反,那些拒绝接受挫折考验,在困难面前缩头缩颈的人是没有技能的鹰,最终会被饿死,度过它那昏头昏脑、毫无意义的一生,“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
因此,我们要用知识充实自己,要用挫折磨炼自己,努力前进,多远大的目标都会实现。
【读报任安书有感】相关文章:
读报的心得体会10-23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作文10-04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的作文10-10
任逍遥诗歌10-17
任鸟飞翔作文12-11
任时光飞逝作文09-16
任嘉伦《荣耀》歌词11-17
安管员转正申请书09-05
烟雨任平生作文10-27
天空任鸟飞作文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