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读后感优选(15篇)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正面管教》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正面管教》读后感1
《正面管教》应该按这个角度去阅读:寻找日常教育、教导孩子过程中的思维漏洞。
如果,你是一个教育者或监护人,那这是一本不错的书。
但是读好这本书,理解好这本书,运用好这本书,甚至掌握、完全理解这本书,还需要一个药引子。
这个药引子就是——给书换个标题(核心)及入门心法,《育人教娃的思维漏洞》——查找亡羊补牢的豁口以及木板钉子。
这本书,是不错的方法书,但是个译本,文字翻译得很专业。但是因为太专业,搞得想我这种英文不好,中文一般的人来说:看得费力,对书里的理念思想理解觉得生生且拗口。
我一直在求索,如何看懂这本书的理念和实操思想以及实践方式,特别是父母和老师看这本书之后,有多大的实操空间。
时隔半年,在断断续续的酝酿中,终于领悟了书本的一些切入点:正儿八经的书名和翻译,把人引入了一个造神的场景,外国的圣书,销量巨大,读不懂是理所应当;都读懂了,这书不就等于没看吗?
于是我想给他换个书名《育人教娃的思维漏洞》,多年来,我们的教育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那么就有很多思维的漏洞,我们没有发现。在阅览这本书的阅读过程中,我们带着寻找漏洞的视角去学习,那么我们的目光就不会过多停留在作者(或者译者)新造的词上。把目光和念头都放在我们在意的事情上,这才是我们看书学习的目的,也是项目教学法的精髓。
诸如“正面管教”“逻辑后果”这些词拗口难记,词意也不是通俗易懂,在外国运用的场景和背景不相同更是生中夹生。这些词留给研究学者专用标明是他们最新研究成果是不错的,最新的发现就是要配一个最新的名词,最好是引领潮流,和旧的词断绝联系(比如“微商”“股东价”)。
然而,写一本书,是为了把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传达给更多的人,并不是为了标新立异。在这本书中,能看到很多干货。但如果学习的心歪了,或者内功心法不够,看这本书,那么极有可能因为内功不足导致学得不好,半途而废是轻的,邯郸学步就白费力气了,要是变成走火入魔那就不好了。
从第一次看这本书起,我就在寻找比较合理的切入口,寻找合适的读书心法。
功夫不负拖延症患者,终于在今天有了突破:给书先换个脸:把书名换成“育人教娃的思维漏洞”,这样高雅而又接地气,同时点明看此书的目的以及核心。对,没错。把书改了名,从翻译的角度换成了读者的角度,姑娘还是那个姑娘,美的方式瞬间不一样了,同时又了欣赏和追求的目标,读书顿时又有了动力了。
育人教娃的思维漏洞:书里提到很多新的理念,都可以先浏览,先别记在心头,因为死记硬背,你记得住,用不了。作者不单是在书里把他的理念和方法表述出来,她还列举了很多例子,列举了很多分析,让你认识到了我们本来具有的想法和理念是和真相是有偏差的,或者说是没有逻辑关系的。但是我们经常把这些没有多大关系的东西,联系到一起,然后凭经验这么用了。而如今,既然作者把这些指明出来,我们当然是去寻找这些日常生活、育人工作中的漏洞,先注意找出来,把问题解决了;随后顺利的逐步接近书本的育人理念以及实现方法。
寻找自己的漏洞,巩固自己比较模糊的领域,当然比学习一个全新的知识轻松多了。
譬如书中介绍了零花钱的问题。你对于大人给小孩零花钱的理念是什么?方法有哪些?
你是否继承了老人传下来的方法,比如我爸,能不给就不给,要给就问问人家给多少,看着给吧。或者是,给他安排家务完成多少给多少,又或者是奖学金、奖励写作业金的方式发放。
在书中P264分析了这个问题,零花钱不应当作为奖励或惩罚的工具。
因为钱是用在市场做商品价值交换的中介。零花钱与作业、成绩、家务进行绑定,那就给零花钱附加了“威胁”的意味,你完不成任务就拿不到零花钱。但让孩子做家务的目的是培养家庭责任感(而不是为剩下请保姆的钱),做作业是培养孩子认真努力的品质(而不是为了节省教育费),但就这么硬生生的就绑到了零花钱身上;而天然的零花钱并无培养责任以及认真学习品质的属性,这么搅和在一起,那就是混沌一盘。经过这么一点拨,对零花钱该怎么配置给孩子的`问题,是否清澈许多?
钱的属性,在于价值交换,定期的零花钱,培养孩子学会积累和规划,甚至在攒钱花钱过程中学会割舍,培养金钱价值观。而学习和家庭责任的价值观,就应该在它该有的领域培养。
怀着怎么处理“零花钱问题”的心,去书里校核自己在“零花钱问题”处理上是否有错漏?是否把它与其他问题混淆?这就是看书的心法——寻找我们在培养教育孩子过程中的漏洞,循着这个理念去看别的章节,你会有很多收获。
作者的教育理念以及实操,也是书里的精髓部分,但这精华的部分,应该建立在基础的问题基本都已经解决好的基础上。这也是为何众多译本以及很多大家之作,在读者手里却水土不服的原因。 作者认为,你们都满足了基本条件,就和你说要点和心法,可是读者还没弄明白他到底符合了作者的多少个指标,他只是个骑自行车的,你默认他开的是汽车,每当你说转向要打转向灯的时候,他就会心慌。他不仅仅因找不见转向灯而心慌,更主要是因听不懂什么是“转向灯”而心慌。
《正面管教》读后感2
这是本非常好、非常实用的教育书,无论是从实用性还是从理论深度来说。教我们如何做老师,如何做父母。我相信,没有一位老师不爱自己的学生,没有一位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我常常思考什么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怎样才能教育好孩子?有时孩子犯错,我常用的也是最简单的教育方式是以言词厉色或予以惩罚,因为这种教育效果最快,孩子因为害怕老师的威严而屈服做出暂时的妥协。教育者遇到问题时不能不知道怎么处理,只知道发火,当带着情绪去教育别人的时候,却往往会适得其反。有时觉得不听话的孩子,尤其那些不良行为越来越多的孩子,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作为老师或老师没有用正确的方法去教育孩子需要成长,这本书也让为人母的我有所成长。
老师的.情绪言语无形中影响着成长中的孩子。书中倡导对待孩子要“和蔼和坚决〞,和蔼坚决是正面管教孩子的基石。只有在和蔼和坚决的气氛里孩子才能更好的开展和掌握各种生活技能,和蔼和坚决也有利于亲子关系更加亲密融洽。讲求“和蔼而坚决〞的前提,是教育者抛弃惩罚、羞辱孩子。因为没有人会因为被惩罚、羞辱了而去更好地做好事情,顶多只是出于害怕而屈服,但伤了孩子的自尊,且在孩子心里埋下了反叛、敌意、报复等坏的种子。而不会去想问题到底出在哪里,问题仍然是问题。这样的惩罚会一点点地抹杀孩子的自我,变得讨好或。
正面管教以相互尊重和合作为根底。要正确解读孩子不良行为背后的信息,他是想寻求关注,还是寻求权利,亦或是为了报复,为了。因为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当一个孩子行为不当时,要把这一错误行为看成一个密码,揭秘:“他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呢?〞
老师都想教育好孩子,这也是作为老师的根本责任,但苦于没有找到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来教育或引导孩子。《正面管教》给予我很好的指导,在教育孩子方面,有很多教育方法,而本书所讲的正面教管,是一种比拟科学的教育方法,值得我认真学习。在了解正面管教前,我们首先了解一下,什么叫正面管教,它有什么好处,具体的实施步骤如何?我觉得正面管教就是两个核心词,那就是“和蔼〞和“坚决〞,它是一种既不严厉,也不娇纵的教育方法。跟传统管教最大的区别是:它不羞辱孩子,以尊重合作为前提,和蔼和坚决地与孩子一齐解决问题,通过让孩子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从而提升孩子的自控能力,也培养孩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相当于通过错误来进行教育的方法,把孩子犯错变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时机。
我的孩子并不完美,我也不完美,《正面管教》帮助我消除了对孩子不尊重的、没有长期效果的错误管教方法。帮助我找到了这种对于不完美的相处方式,从而更好地与孩子们相处,从现在开始真正享受到为人老师、为人师的快乐。
《正面管教》读后感3
《正面管教A—Z日常养育难题的1001个解决方案》这本书是我从单位借来打算这两天看完的。我用了五天的时间看完了这本书,了解了这本书的主要内容。读完之后,我就特别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读后感。
这本书的结构是非常清晰的,共分为了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正面管教的基础理论,在本书的第1页到第44页。
第二部分是书中第45页到最后的422页。第二部分就是把我们养育孩子过程当中遇到的1001个问题对应的解决方案。
这个解决方案分析起来也有一定的模式架构。比如说我们家的孩子爱哭啊,有这样的问题,那么我们家长应该怎么去解决呢?
首先,本书教会我们要理解我们的孩子,也要理解自己和当时的这种情形。
其次,作者会给出我们几个建议。有了这些建议后,我们还要预防这种问题的发生。在这些解决方案当中,孩子们能够学到的'生活技能作者也会指出来。针对这个问题的养育要点,书中会有一两点的提示和说明。
最后,再结合一个具体的案例来开阔我们家长的思路,从而能更好地去帮助家长解决这个问题。
这就是一个问题解决方案的大致框架。
第一部分的基础理论就是告诉我们正面管教理论知识。正面管教的一个原则就是和善而坚定。这个是我们家长面对孩子问题解决时的一个态度问题。
第二就是行动胜于语言。我们中国的家长在管教孩子的时候总是习惯于长篇大论的说教,这样很不利于孩子对于自己行为后果的理解和认识。我们家长如果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就一定要让自己也做到。
比如说,我们要求孩子少看电视或少使用电子产品,那么我们家长就不要整天抱着电视看或拿着手机刷着视频等。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孩子的行为照出了我们家长日常的所作所为。
所以我们教育孩子时,一定要做到行动大于说教。
第二部分的问题解决方案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诸如分离焦虑、家务活等孩子经常会出现的一些问题的列举及解决之道。
比如,孩子有肥胖的问题,我们怎么结局呢?
首先我们要理解我们的孩子,肥胖问题会涉及孩子的健康,我们家长必须重视。我们要了解肥胖可能给孩子带来的危害,同时我们也要考虑到肥胖可能是由于基因问题或身体问题造成的,我们认清原因和危害后,要清楚地知道减少和消除肥胖症的关键在于多进行体育锻炼、更健康的饮食习惯以及加强健康教育。
其次,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给出的几点建议。然后教给我们怎么做到预防。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孩子可以学到的生活技能有哪些作者也详细地做了说明。
最后针对这个问题会举出例子来开阔家长思路,指出养育要点。
每一个问题都按照这样的解决思路来说明,本书的第二部分真的是一个很实用的工具指南。
当我们家长在遇到各种各样孩子问题的时候,真的可以静下心来读一读这本书,然后它会教给你怎么去做,怎么去引导孩子和家长保持一致。
这本书是一本不错的管教孩子指南,建议有育儿困扰的家长来读一读哦!
《正面管教》读后感4
利用假期,把《正面管教》这本书拿出来认真读一读,感觉不论对自己孩子的培育,还是对教学过程,都有很大的启发。下面详细谈一谈我的感受。
一、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处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决的气氛中,才能培育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力量,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果。我想这是这本书的一个大前提,也是一个宗旨,假如我们能带着这个前提走在我们教学的道路上,信任,我们在对待同学的问题上,消失在大的问题,我们都能通过正面管教的方法得到解决或真正的改善,而不是越来越糟。
二、理解了以下四种错误目的:
1、寻求过度关注错误观念:只有在得到老师的关注时,同学才有归属感。
2、寻求权利错误观念:只有当同学自己说了算或至少不能由老师对我发号施令时,我才有归属感。
3、报复错误观念:同学得不到归属,但他至少能让老师同样受到损害。
4、自暴自弃错误观念:不行能有所归属。我放弃。
这几种发生在同学中的错误目的其实是他们行为不当的真正的内在缘由,也是他们消失问题的内在驱动力。但作为老师,我们往往只能看到同学们的负面表象,而看不到表象的实质,许多问题也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其实,这或许就是我们的许多同学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错误的缘由。假如我们老师能真正解读孩子行为背后的东西,或许很多问题我们处理起来就会简单的多,也会更有效。
三、自尊,一个简单造成错误的概念,读了这本书,使我对我们以前经常挂在嘴边的自尊有了新的熟悉。我信任,假如我们认为自己能够赐予同学自尊,实际上就是对孩子的一种损害。一场“给孩子自尊”的运动连续至今,内容包括我们课堂内外常常运用的赞扬、欢乐小贴纸、笑脸以及让孩子做“今日最重要的人”。这些都可以是好玩儿而无害的,只要孩子不认为自己的自尊取决于外在的他人的评价之中。假如消失这种状况,孩子可能就会变成“讨好者”或“总是寻求别人的认可”。他们就学会了观看别人的'反应来推断自己行为的对错,而不是学会自我评价与内省。他们培育出来的是“她尊”,而不是“自尊”。我们能为孩子做的最有益的事情,就是教孩子学会自我评价,而不是让他们依靠于别人的赞扬或观点。这一观点我要好好的琢磨,并在我以后的工作中能不断的通过改进而实行。
四、孩子们需要感觉到自己被人需要,我们怎样来“赢得”孩子。当孩子们觉得你理解他们的观点时,他们就会受到鼓舞。一旦他们觉得被理解了,就会更情愿听取你的观点,并努力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记住,在孩子们感到你的倾听之后,他们才更可能听你的。
五、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丢失信念的孩子。假如我们能够牢记,在不良行为的背后,是一个仅仅想要有所归属并且不知道该怎样以一种恰当、有效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目标的孩子,我们对不良行为就会有不同的感觉。而且,认真端详一下是否是老师的行为招致了孩子信任自己无所归属或没有价值,也会有关心。假如我们能正确熟悉到孩子的行为是以目的为导向,并意识到孩子行为背后的目的首先是寻求归属感和价值感,我们对待孩子不良行为的态度就会不同了,我们就不会以为孩子总是在有意捣乱,总是喜爱跟我们对着干,而且也该反省自己的言行,是否忽视了孩子的感受,或者损害了孩子的感情,才招致孩子缺乏归属感和价值感的。
六、犯错误是学习的好时机。我们自己要学会、而且也要教孩子学会把错误看做一个让人兴奋的学习机会当我们把错误看作一个学习机会而不是什么坏事时,为自己的错误担当责任就变得简单多了。正像大多数成年人和孩子一样,即使我很明白应当怎么做,可有时却不肯定能照着去做。
七、要确保把爱的讯息传递给孩子。当老师记住了要确保把爱的信息传递给孩子时,我们就不但能够取得乐观的效果,而且还会体验到更多的欢乐。我深有同感,多少次我和同学们都是在爱的信息传递中消退隔阂,增进感情。“没有爱就没有训练”!
《正面管教》这本书,是一本真正的好书,以后在工作中,信任它能引领我的教学之路越走越宽广。
《正面管教》读后感5
这一次再读《正面管教》,恰逢寒假,终于有时间陪孩子了,从放寒假到正式开学,差不多也有两个月时间,也修复了我和女儿的关系,使我终于收获小棉袄的爱。
以前我在女儿眼里应该是个严厉的母亲,在解决他的教育问题上,我总是最后出现,这意味着前面的教育已经失效,接下来他要面对的就是妥协或被惩罚,同时我之前过于沉迷工作,没有太多的有效陪伴,用《正面管教》来总结我们的关系,那就是:坚定有余,和善不足!而《正面管教》的核心思想:孩子的首要目的是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当孩子缺乏归属,感他会通过一系列错误行为来找存在感,以为这样能获得归属感,却适得其反,因为家长不能洞察孩子的本意,而只是简单粗暴地回应,最终只会进入互相伤害的怪圈。所以,无论从一个老师的'角度,还是从一个父母的角度。《正面管教》都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和应用,它为家长和老师提供了一系列的管理工具,让我们可以轻易上手,也有许多具体的案例让我们可以借鉴模仿。但是他也有一些问题:语言拢馐敲拦诵词榈某L徊糠治淖只奚馐欠氲乃骄龆ǖ摹H萌硕疗鹄床荒敲此吵还谙钢潞颓昂笾馗唇隙啵獾懒⒂谛“赘谜莆眨械愫姆咽奔洹H绻胍焖僬莆盏幕埃冶冉辖ㄒ檎庋亩粒旱章——第4章——第5章——第6章——第7章——第9章——第10章——第11章。想要更快的话:第4章——第6章——第7章——第9章。
读《正面管教》,还让我领悟到了:
1、亲子问题的根源在于家长要解决问题,家长首先要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这个可以看第10章记得做课后测评,每个组织包括家庭的管理风格是自上而下的,很多问题的根源是什么?为什么总会出现解决不了问题就解决提出问题的人(搞不定,孩子就打骂)?
2、带孩子和向上管理低水平的领导是一样的,你要满足他的权利感,不要和他争权,不要命令孩子做什么,而是让他选择做什么大孩子,则是要启发他做什么,为什么很多领导更喜欢你带着解决方案让他选,这可以满足他的权威力又不用动脑子,是不是有点像巨婴?
3、家长和老师一方面希望孩子懂事自律,另一方面却不愿给孩子学习的机会,典型的只要结果,不管过程是不是像你的领导?一切都是人性,无论大人还是小孩,当你开始把孩子当成自己的领导,而不是你的私有财产是一定就会子孝你笑。
《正面管教》读后感6
《正面管教》书中指出:“大人的不良行为促成了孩子的不良行为,当大人改变自己行为的时候,孩子也会随之改变。”
也就是说父母应当对自己子女的很多行为问题承担责任,改变孩子的不良行为问题的关键在于父母首先要改变自己,为自己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而每个成年人都是以自己孩童时代所作出的决定为基础形成自己的性格,这个性格正在影响着自己的孩子。
所以,《正面管教》一书中用了一整章的篇幅,来讲述成人自己的生活态度取向,并指出生活态度取向不分好坏,父母应当关注自身的生活态度取向对教育子女的影响,并注意那些不好的方面并加以引导改善。
这世上没有完美的人,更没有完美的父母,父母在接纳孩子不完美的时候,也要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正面管教》一书中有一个理念反复提到,就是“错误是学习的机会”。其实这一条同样适用于父母。父母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难免不会犯错,要把每一次错误当成学习的好时机。
印象最深的是,书中讲到的一个关于简·尼尔森自己的例子。
故事经过是这样的:有一天,简·尼尔森的8岁的女儿玛丽,惹到简·尼尔森生气了,简·尼尔森生气的对玛丽说:“玛丽,你就是一个娇被宠坏了你的淘气鬼!”
玛丽已经很熟悉矫正错误的3个R了,她反驳道“哼,你待会儿可别来说对不起”
简·尼尔森完全出于反应回答道:“你不用担心,因为我肯定不会。”
然后玛丽听了后,就气哄哄的回到了自己的房间。简·尼尔森很快就恢复了理智,意识到了自己的行为,并到玛丽的房间道歉。
玛丽当时还在生气,她手上捧着一本早期版本的《正面管教》,正忙着用一支大号的黑色记号笔在书上画着下划线。简·尼尔森从她的肩膀上看过去,看到玛丽已经在书白潦草地写了两个大字:骗子!
你看就连正面管教的创始人简·尼尔森都会犯错误,更何况我们呢。
犯错误不可怕,重要的是我们懂得使用矫正错误三个r去修复我们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是在错误发生之后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是在错误发生之后我们下一次能做得更好。
我们要做哦能给予接受自己不完美的榜样,这样我们的孩子便能从我们身上看到犯错误确实是一个学习的好机会。
理智的决定。我觉得这里可以用在《非暴力沟通》中学到的四个步骤“
1、描述一个事实;
2、说明自己的感受;
3、解释原因;
4、提出自己的要求”。
千万不要说“我跟你说了多少遍”,你说了一万遍都没用,孩子可能不会当回事。怎样要让孩子重视,就要说的下一条:让孩子自己学会解决问题。
二、让一本书花了大量的篇幅介绍如何用开班会和家庭会议的办法,让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这种教育方法肯定是满足正面管教的四条公理化定义的。首先,你只有做到和善而坚定才能让孩子们和你达成共识;其次,让孩子们参加解决问题,而不是处罚和说教,带给孩子价值感和归属感;再次,孩子自己想出的办法,他也愿意长期遵守;最后,能够培训孩子积极解决问题的良好品格。那问题来了怎么做的到呢?
三、大人该如何做
首先要认识到孩子可能有的四种不正确的行为及其正确处理方法,其次要改变以前靠吼、靠打取得短期效果的方法,按本书中所讲的解决问题的和善而坚定的方法,比如鼓励、具体指导、自然后果、家庭会议、班会等等;最后,家长也要反复练习,即使有时实在控制不住发了火,也要及时向孩子道歉,还是回到正面管教上来。
总之,这本畅销全球的经典真不是盖的,让人耳目一新,我是先收听《樊登读书会》的节目接触到本书相关信息,就找了电子书看了一遍,发现电子书不过瘾,无法随时翻阅,就又找来了纸质书读了两遍。我明显感觉我冲小孩大喊大叫的频率明显减小,但在让小孩自己解决问题的招数还没学会,所以还要继续磨练。暑假在家读了美国教育学博士、心理学家简尼尔森的“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的《正面管教》这本书,该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涉及孩子心理、行为、认知、教育等方面的经典理论,使我受益匪浅。
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骄纵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书中主要介绍了如何运用正面管教方法使孩子获得这种能力。书中用了非常多的例子来告诉我们如何有效地与孩子沟通。书中还列举了很多阻碍沟通的语言,同时还告诉我们改善沟通的话。让我明白了怎么样才能改善沟通。
首先,核实能改善沟通。我们要多去发现学生的真是想法和感受。可以通过核实,问启发式问题来促进沟通。其次,探询会促进沟通。我们可以用好奇心增进情感联结并改善沟通。比如一种简单的探询方式就是要求“多告诉我一些”还可以接着说:“然后呢?然后呢?”孩子们不需很多鼓励就会告诉你他们的。想法和感受。他们需要的是知道老师对他们的观点真正感兴趣。只要我们不评判、打断或纠正他们,她们就会告诉我们很多。再次,邀请会鼓励合作。邀请学生多参与一些有助于他们变得能够自我指导的计划和解决问题的活动,如果一味地指挥会招致被动会主动的抵制与反叛。然后,肯定也是一种沟通方式。要寻找机会肯定孩子们的成就和独特性,特别像美术这种学科,就更需要我们美术老师发现每个孩子所特有的艺术感悟。不能要求他们的画面一定要达到你所期望的那样。当我们要求过多并且急于求成时,他们就会丧失信心。就像书中讲到一个叫杰森的五年级孩子,在课堂上如何的捣蛋,杰森的老师在开始也试到这些惩罚,留下抄几遍课文,请他站起,送校长办公室,而结果是杰森只会做鬼脸。之后老师怎样运用鼓励,给与尊重和友善的态度,在杰森每取得了一点小小的进步,哪怕是今天的课堂只是比前两天的课堂少了几声乱叫,老师都会鼓励并回以微笑,终于让这个孩子在课堂上与老师同学越来越愉快地相处。最后,尊重是最重要的沟通方式。当我们尊重学生时,我们就会认可我们和学生有不同的观点。尊重会创造一种接纳的氛围,并鼓励成长和有效的沟通。不要因为别人不明白的事情评判他们,而要鼓励学生寻求对自己和他人的理解。
当老师把学生们作为值得尊重的人看待时,我们就会发现通过核实、探询、邀请和鼓励、肯定以及尊重赋予学生力量会更容易些。在良好的沟通中,会有大量的倾听、尊重、好奇心和赋予力量。
《正面管教》读后感7
初冬,不如隆冬神圣庄严,不如金秋给人已收获的喜悦,然而它却承载着别有的一份美丽,让我眷恋……11月中旬,在园领导的带着下,我们将一起跟随Linda老师带来的《正面管教》开启四期的课程,可以说是为我们带来一场身心的洗礼,为了我们学习的有效性,领导还为我们提供了《正面管教》书籍及践行工具卡。在学习中我们一起头脑风暴、一起分组讨论、一起分享收获、一起参与各种游戏。四次的学习让我们彼此拉近了间隔,更加深入了解彼此、理解彼此、温暖彼此、最后到欣赏彼此……之后,我便以依依不舍的姿态利用工作之余阅读完这本“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正面管教》。对于学习正面管教,我有以下体会:
以前我在工作中在解决孩子问题上会直接去纠正孩子,直接指出他的错误和缺乏。有时候,甚至还会讲一大堆的道理,认为这些道理你应该都懂,因为我是为了你好。甚至我们还天真的认为,我们这样纠正了孩子,孩子就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可事实是:不良行为一直存在。问题出在哪里呢?为什么孩子就是听不进我们的话呢?今天我学习正面管教之后完全明白了,原来都是因为自己没能和孩子建立好联结。
德雷克斯说:“爱不是一种情感,而是一种关系”,先联结再纠正是要我们通过传递爱的信息,建立亲密和信任,而不是间隔和敌意。这其中往往透着这样态度:“我爱你,而答案是不”;“我爱你,我相信我们可以找到一个相互尊重的解决方案”。比方,孩子在商场闹着要买东西,可家里的这种玩具已经很多了,你又不想纵容孩子这种出门就要买玩具的坏习惯。那么,就要在纠正孩子错误之前先跟孩子建立情感联结、认同感受,建立良好的关系,再去积极的影响孩子,这才是最有效的解决方法。简单的来说:就是先处理情绪,再处理问题。一旦有了情感联结,孩子们就会愿意承受在相互尊重根底上纠正了。 这里的纠正行为,是在尽可能的情况下,给孩子提供参与的时机,或者和他们一起来找解决问题的方案。买玩具这件事情,就可以和孩子就买玩具达成共识,而当孩子感受到被尊重和爱时,彼此之间才更可能达成共识并容易执行。因为,此时,孩子的归属感和价值感都得到了充分的满足。
下面的这个案例是我运用Linda老师讲的认同感受的“你感到……是因为……你希望……”句式来帮助孩子解决了别离焦虑:周二早上我们班有个小女孩高快乐兴走进教室,把玩具放进自己的抽屉里,接着跑回班级门口,往外张望着,这时脸上的笑容已经变成了两行眼泪,最后终于忍不住嚎啕大哭。我便走向前蹲下来帮她擦拭眼泪,与她说话:“宝贝,程老师理解你的感受,你现在心理很伤心,很难过,是因为你还没有来得及跟妈妈说再见,妈妈就走了对吗?”孩子听了我的话用力地点点头,哭的更伤心了。“那你希望我为你做点什么吗?”我抚摸着她的背接着问。
这时孩子的情绪缓和了一些,对我说:“小程老师,我想让你抱抱我。”接着我给孩子一个大大的拥抱,又和孩子约定下次先和妈妈说再见,再进教室。孩子就快乐地去吃早饭了……拥抱是最天然的动作,是最能表达爱的亲密接触,也是情绪控制和安抚最有效的动作,在我的拥抱里,孩子得到了平安感,得到了爱。相信孩子在这一整天里都不会再因为这件事产生压力了,因为她内心不再有不安和恐惧。其实,不只是和孩子需要建立联结,爱人,亲人,朋友,同事都需要情感的联结!
德雷克斯一直说:“孩子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鼓励”这个词一个法语词根,其意思是“将心给与”,鼓励能帮助孩子培养勇气,增强自信。但模糊的“真棒”不是鼓励,小孩子的最好方式是要让你的鼓励很详细。比方,一个孩子刚完成一个泥工作品拿给你看,而你对孩子说:“哦,这是我见过最漂亮的作品,你简直太厉害了!”那么你对孩子的帮助可能并没有你想的那么大,你教给他的可能是,他能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取不安和恐惧。其实,不只是和孩子需要建立联结,爱人,亲人,朋友,同事都需要情感的联结!
德雷克斯一直说:“孩子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鼓励”这个词一个法语词根,其意思是“将心给与”,鼓励能帮助孩子培养勇气,增强自信。但模糊的“真棒”不是鼓励,小孩子的最好方式是要让你的鼓励很详细。比方,一个孩子刚完成一个泥工作品拿给你看,而你对孩子说:“哦,这是我见过最漂亮的作品,你简直太厉害了!”那么你对孩子的帮助可能并没有你想的那么大,你教给他的可能是,他能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取悦别人,这是一个危险的人生信条。告诉这个孩子:“我看到了,你真的很喜欢红色和黄色,你能跟我说说你是怎么做的吗?”这样,就会翻开交谈和一起学习的大门。不过,我个人感觉这部分有点难,稍微不注意就又说成赞扬的话了。所以,这需要我们不断反复的练习才行!寒假里我读了简·尼尔森的`“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正面管教》,该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涉及孩子心理、行为、认知、教育等方面的经典理论,使我受益匪浅,尤其是书中第7章讲述的:有效地运用鼓励,让我更深入地认识到鼓励而非赞扬,书中说到:“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是的,孩子们需要成人的鼓励,才能茁壮成长。那么什么是鼓励呢?首先我们要将鼓励和赞扬有效的区分开来。
作者也提出我们给予孩子的是鼓励,而非赞扬,这一时让我十分困惑,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吗?难到我们不应该给孩子们赞扬吗?带着疑问我继续读下去,慢慢地才了解到话中的含义。鼓励的学问非常深,平时我都没有好好地运用鼓励,而书中从假设干个方面加以阐述,比方时机、相互尊重、着眼于优点等,让我们了解到什么才是有效的鼓励,自我反思,我在该方面存在很多的误区,比方:我经常会用到这么一句话赞扬孩子:“你真是一个乖孩子,听话、懂事,是大家学习的典范!”在这种赞扬下,该孩子会很快乐,会满脸灿烂,她会觉得“大人认可我,我是有价值的”。作者提出:赞扬指向了做事的人,使得做事的人常常基于“别人会怎么想,怎么看”的考虑来做事。当没有得到别人的认可时,他会茫然与疑惑。这位孩子(长大后就是成年人)可能会形成一种完全依赖于别人的观点的自我概念,可能会变成:“讨好者”和“总是寻求别人认可”。
而鼓励是指向人的行为的,常常启发对方思考“我是怎么想的”、“现在该怎么做”、“我学到了、感觉到了什么”等,它能让人内省,更多地让人思考并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无需他人的认可,最后形成自信、自立的态度。小班的孩子年龄小,自我反思的能力比较差,所以老师在此运用的赞扬可能要比鼓励更多一些,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年龄的增长,我之前的那句话只会使孩子们变得“变动”,缺乏自信。是作者让我了解到同一句赞扬鼓励的话对于不同的孩子,它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我们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性格等真诚而恰当地赞扬和鼓励。
及时的赞美犹如生病及时服药一样,对年幼的孩子会产生很大的作用。比方在活动课上时,当孩子们答复以下问题时表现的非常棒时,这时就需要我们老师及时的把握时机进展鼓励:“你的声音真响亮,答复地非常完整”等,只有在孩子做完某件事或正在进展中,就给以适当的赞美和鼓励,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如果一时忘记了,应该设法补上去。又如:孩子在老师的说服下,吃饭时终于肯吃蔬菜了,那么我们马上就要补上一句:“XX,真棒,荤菜、蔬菜都要吃,不挑食。”
在给予孩子的赞扬和鼓励时,老师要做到实事求是,不能夸张和缩小。比方:在一次美术活动中,一个孩子在画“春天里的花”,她画了两朵小小的、红色的花,一个老师走过去看了看,用很夸张地表情说:“XX,你真聪明,画的真漂亮啊,继续吧!”当孩子们听到这个赞扬,她非常快乐,继续画了起来……这是我们经常能看到的画面,外表看看,该教师运用了鼓励的方式,让孩子们继续乐意的画画,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读了《正面管教》,我们就会了解到,鼓励是帮助孩子改善,而不是完美。我们应该针对孩子的详细行为和取得的效果,有针对性的实事求是的进展鼓励和赞扬。对于上面的情况,其实我们可以尝试一下说:“XX,这图画的真不错,如果你能在画的大一些,颜色再运用的多一些,那么你肯定会画的更棒!”孩子就会肯定自己的行为并继续努力。 书中说到:安排特别时光、试一试抱一抱孩子都向我们讲述了,鼓励是需要爱的支持。让我们通过奉献来让孩子感受到鼓励,这么感觉是多么的美妙。班中经常有那么一个孩子是大家公认的淘气鬼,其实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被太多的人责备、羞辱的孩子。如果你试一试将孩子“抱一抱”,那么你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该书给了我很多启示,让我在经后的工作中学习更正确、正面的方法管教孩子,让孩子在自信、自立的环境下快乐安康的成长。、
《正面管教》读后感8
对于每一位学生,每一位教师,都面临一个最简单,但是也最棘手的问题,那就是作业问题。学生总是怨天怨地的大喊,老师作业的严酷,还说这homework真的是不可数名词呀!而老师总是要学生复习,巩固,预习等等理由给学生铺天盖地的作业。于是,老师为了能让学生完成作业,也制定了各不相同的规定。
下面就是一个班级对作业的部分规定,不过,要提醒大家,这些规定是学生没有参与的规定:一次不交,课代表记名,两次不交,课堂点名批评,一周内所有学科作业不交超过五次,叫家长到校陪读,观察孩子的课堂作业表现,第二周再出现这种情况,家教一周。这样的规定,老师会认为,学生会害怕这些惩罚,而努力完成,认真对待所有学科的作业,可是结果却令人更加生气。有些孩子为了不受到惩罚,他们就会抄作业,而且抄的很是认真的样子。他们这是出于恐惧和害怕,而不是证明自己有了对错的概念。这些孩子为了证明自己还有可取之处,就会弄虚作假。另外一些孩子则捉摸着怎样打败老师,只抄一些单项选择,让后上交,表示自己做也交了呀,谁能说我没有交作业呢。很有一些孩子,随你怎么要求,我不会,我也不抄,就是不写,任由你惩罚。在受到惩罚之后,有些孩子心里就会留下不公平的感觉,他们不会将心思集中在招致自己受到惩罚的行为上,而是对惩罚他们的人充满了怨恨,或者感到自己很受屈辱。我不就是没交作业吗,为什么要请我的家长来陪读,让我的家长也跟着受到屈辱。
逻辑后果对孩子的作用可以是尊重性的,鼓励性的,然而却经常被误用或未被充分利用。在运用得当的时候,孩子们就能从中学到有助于他们以尊重和有尊严的方式培养责任感和义务感的.大量东西。用逻辑后果而不是惩罚作为帮助孩子培养责任感的一种方式会更有效,更长效。
作者文章中举例琳达写作业喜欢在课桌上敲铅笔,这会干扰到其他孩子。老师让他选择是停止敲铅笔,还是交出铅笔等别人写好作业后她再写。让孩子选择是停止不良行为还是体验逻辑后果,是一个好方法。给孩子一个选择,并且私下里把后果告诉孩子,并不是有效运用逻辑后果的唯一指导原则。倘若如此,让孩子选择是停止不良行为还是挨一顿打似乎也很合理了。吃苦头不是逻辑后果需要的条件。因为逻辑后果的目的是为了停止不良行为并找到解决方法,而不是为了报复而给孩子造成痛苦。所以把孩子的不良行为转变成有贡献的行为,对于鼓励孩子停止或大大减少不良行为很有效。
不论孩子错误的目的是什么,逻辑后果都有可能完全不适合。或许是我们给孩子布置的作业毫无意义,或许是老师根本就没有让孩子参与制定作业计划,并且没有让学生感到写作业的重要性,这个作业对自己的学生有多么的需要,或许是老师应该和学生一起讨论应该做怎样的作业,怎么去做,为什么需要做。没有什么事情比学生参与问题的解决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赢得他们的合作了。所以,我们可以定期召开班会,所有的班级事务都由学生自己参与讨论,所有的班级规则都有学生参与制定,这些会带给学生民主,带给学生尊重,让学生感受在在这个集体中的存在感,归属感和价值感。
从这里我们也会反思,我们给学生布置的作业到底有多少含金量?对孩子的发展有多少引领的作用?对学生的未来有多少影响?
读书吧,一本值得阅读的书,带给我们太多的反思,也许这些反思,会促我们循序成长!
《正面管教》读后感9
《教室里的正面管教》是一本温暖的书,很适合教育工作者阅读,读完会有一股爱的暖流从心里涌出。是的,一名教师不能只把眼光放在教学成绩上,单纯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会“爱”。因为“爱”是驱散一切黑暗的力量;“爱”是收获满满幸福的源泉;“爱”是踏上成功之路的助力。“爱”从何而来?我有两点深刻的感悟。
首先,“爱”会给予他人快乐,给予自己幸福。
“爱别人就等于爱自己!”当你用爱培养出具有爱心的孩子,他就会变得敏锐、聪慧。孩子领悟到了老师对自己的爱,他会积极乐观、自发向上,成绩自然就好。成绩好了,作为老师的你不也会更加快乐吗?
我的班里有一名女生,性格内向,上课从不发言,和老师几乎没有语言上的交流。机缘巧合,学校成立了心理社团,第一次社团活动时,我在名单上看到她的名字,抬头望了一眼,她笑了。活动中,她愿意和我一组做游戏,游戏失败,我会告诉她:“没关系,重新来过就好。”手偶表演,我会引导她勇敢表达,尽管她表达的内容不是很清楚,但是相比之前的她真是有了极大的进步。八期社团活动,我们俩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她课堂上的变化,老师们都注意到了:喜欢笑了、敢于提问了、喜欢背书了、愿意回答问题了……我想这就是爱的力量,每一朵盛开的小花都需要“爱的雨露”来滋养,将来,这朵小花也会将“爱”播撒到每一个角落。
其次,“爱”会给予他人尊重,给予自己幸福。
爱,是通向学生心灵深处的道路,教师只有热爱、理解、尊重学生,关注他们丰富而复杂的内心世界,才能通向他们的心灵。
一年春节,我收到一条短信:老师,春节快乐,祝您阖家幸福团圆。在网络信息平台发达的今天,还能收到短信问候,让我有些意外。马上用微信搜索电话号码,加了好友询问。原来是曾经的调皮学生小宇。我们聊得很愉快,当然也会聊到当年发生在班里的一些事。
小宇曾是出了名的“捣蛋娃”,下课打闹、上课睡觉,分到我班上也让我有些头疼。随着接触增多,我发现这个孩子内心有柔软的地方:合唱比赛时他会把自己的白鞋借给前排忘换鞋的同学;运动会接力比赛时,他会用尽全力冲向终点……我想用“爱”来感化他。一次年级大会,主任要在大会上点名批评他。我当着主任和小宇的面,否定了这个做法。小宇诧异地看着我,我只说了一句话:“我想每个人都是有自尊的。”事后他主动向我承认错误,并保证用实际行动来维护自己的自尊。以后的日子里,老师们发现小宇改变了许多:他会向老师问好了、他会主动打扫卫生了、他会主动交作业了……我想这也是爱的力量,是尊重让他有勇气展现自己好的一面。让我们一起爱学生吧,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
播撒爱,收获快乐;播撒爱,收获幸福。“爱学生等于爱自己”已经深植我心,因为在对孩子付出爱的同时,我收获了更多更珍贵的东西。作为一名教师,我时刻提醒自己:要尊重每一个有尊严和价值的个体,要热爱每一个正在成长的心灵。《教室里的正面管教》是一本让我深感震撼的教育类书籍。作者简·尼尔森通过一种以互相尊重和支持为基础的教育方法,为解决师生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提供了有效的策略。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在班级管理中的做法,并为我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首先,这本书强调了正面管教的重要性。传统的惩罚和奖励方法往往在短期内有效,但长期来看,这些方法可能会导致孩子们失去自信、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导致一些不良行为的加剧。而正面管教是一种基于互相尊重和支持的基础上,通过引导孩子们参与自己的行为矫正和自我控制,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和自信心。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孩子们获得成功,还可以让他们成为积极、自信、有爱心的人。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我意识到自己在班级管理中过于依赖惩罚和奖励,而忽视了引导孩子们积极参与自己的行为矫正和自我控制。通过学习书中的`方法,我开始尝试用更多的鼓励和引导来代替惩罚和批评。这种方法让我和孩子们的关系更加和谐,也让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班级的各项活动中。
此外,书中还提到了一些有效的沟通技巧。这些技巧不仅可以帮助我更好地与孩子们沟通,还可以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他们的需求和想法。通过运用这些技巧,我发现自己能够更好地处理孩子们的问题,也能够更好地引导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总的来说,《教室里的正面管教》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教育类书籍。它不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教育方法,还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通过学习书中的方法,我相信我们能够更好地引导孩子们成为积极、自信、有爱心的人,并为他们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正面管教》读后感10
读简·尼尔森的《正面管教》大概有三、四遍了吧,每次都有不同感受,还记得第一次读完的时候就记住了要和善要和善,不能惩罚孩子造成孩子心理创伤,然后导致自己都不敢严肃教育孩子;
第二次读完记下了要鼓励孩子,不要赞美孩子,然后每次孩子完成一件事、学到了一个技能后,每次开口鼓励孩子前都反复默念:要鼓励,不要赞美。
后来决心参与了一次线下正面管教家长课程之后,不断通过自身体验加深对正面管教的理解,通过头脑风暴讨论哪种教育方式更为有效,对正面管教的理念愈发认同。
所以在这里记录一下自己的读书感悟,文章较长,为方便阅读,分两篇推送。
正面管教
《正面管教》一书自1981年出版以来,已经成为管教孩子的《黄金准则》,畅销美国400多万册,被翻译成16种语言畅销全球。
那正面管教到底是什么呢?
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它以相互尊重与合作为基础,把和善与坚定融合为一体,并以此为基石,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础上,培养孩子的各项能力。
简·尼尔森认为,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生的社会技能和人生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
所以《正面管教》这本书里,提供了大量的工具与方法供父母或老师使用,去培养孩子获得社会技能和人生技能。
和善而坚定
正面管教是以阿尔弗雷德· 阿德勒和鲁道夫·德雷克斯的思想为基础的。在书的开始,作者就引用了鲁道夫·德雷克斯的话解释了和善而坚定的养育方法的必要性。
德雷克斯说:“当父亲失去了对母亲的控制权时,父母也就失去了对孩子的控制权。”
现在社会男女平等,整个社会的大环境变了,父亲和母亲之间是平等的,而孩子总是以父母为榜样开始模仿的,那么也就是说孩子会认为自己与父母之间也是平等的,因而当父母想要控制孩子的时候,孩子自然就反抗。
所以《正面管教》书里一直在强调父母要用和善而坚定的态度正面管教孩子。
《正面管教》读后感11
这学期我一直在读《教室里的正面管教》一书,在读的过程中,我对于“管教”一词有了新的理解。在我原来的认识里,管教应该是一种威严,是约束,是赏罚分明的,首先要管,之后才是教。而这本书中谈到一个词语“正面管教”。
书中指出:“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他们受益终生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如何运用正面管教的方法使孩子获得这种技能,就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孩子们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鼓励对于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很多人认为学校的目的就是学习功课,而各种纪律规定应该以学生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为目的。因此,老师们普遍实行的是以奖励和惩罚为基础的管教方法,其目的是为了控制学生。然而,研究表明,除非教给孩子们社会和情感技能,否则他们学习起来就会很艰难,并且纪律问题会越来越多。
《教室里的正面教育》中“在接受过正面管教的教室中,学生们能受到尊重的对待,有热爱学习的.勇气和激情,并有机会学习人生成功所需要的技能。正面管教的方法,是让学生们参与专注地解决问题,而不是成为惩罚和奖励的被动接受者。
正面管教的愿景是,孩子们在学校里遭遇失败时永远不会被羞辱,而是通过有机会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在这种没有威胁的环境中,孩子们会愿意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他们会知道一种感受是什么,以及如何将自己的感受与自己的行为区分开。以往的管教形式和正面管教的不同,前者是告诉孩子们去做什么;后者是邀请孩子们思考应该做什么。
从小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不仅是学习,更是做人。让教室不是一个老师管教的场所,而是一个学生内求、自律的乐园。
《正面管教》读后感12
近期,我阅读了《正面管教》这本书,书的作者是简。尼尔森,她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以及多年亲身育儿心得,同时还是专业的心理治疗师。纵观全书,作者都是围绕着用一种不娇惯、不惩罚的方法去正面剖析、解决育儿教育中的种种困惑难题。文中例举了大量现实生活中的事例,深入浅出的灌输正面管教的教育理念,文笔通俗易懂,结构清晰。读后,使人获益颇多。
诚然,书的作者是名外国作家,她生活的环境,文化氛围与我们还是有区别的。我们所处的社会家庭环境及教育还是保留了些中国传统的一些理念与方法。有人说现今的中国教育多为“虎爸狼妈”式,家长的观点往往强加于孩子,“忘子成龙”、“望女成凤”,使得现今的教育呈现节节攀比竞争心态,而忽略了最重要的孩子个人成长过程,成为什么样的人?
家长们教育的方式总在严厉、溺爱、说教中徘徊,无法正确把握平衡。而尼尔森的书一开始便切入主题,什么是正面管教,就是本着相互尊重,不惩罚、不娇纵,共同参与制定规则,能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案。家长必须去赢得孩子,这里的赢得是指得到孩子的信任、理解、尊重与合作。出了问题后,家长怎样去和孩子沟通,运用什么样的言语、肢体动作、行为去了解孩子内心想法,共同找到根源所在,一起制定规则,使孩子们自我转变意识,纠正错误,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最终目的。让人印象深刻的是,父母在这一系列事件中,总是起着关键作用。这本书中多次提到大人们应该转变思维,运用正面管教工具,带着友善、关心与尊重这个基本核心思想,才能与孩子建立起合作,产生共鸣去纠正孩子的不当行为,培养孩子的自信、归属感、价值感和责任感。
这本书可以说是教育类的经典之作,虽然短时间之内我们不可能完全按照书上的方法去实施,但要看到的是,只有家长们做出一点努力去改变,那么孩子就会呈现不同的进步。现实中,我可以试着用平和的语态与孩子交谈,哪怕是从食堂的饭菜说起,而不是一味的追问着“今天的作业多么?做好了么?考试考得怎样啦?”这已经让她听了无数遍的问题。我可以试着发火前冷静处理自己,而不是过后看着孩子熟睡的脸庞时心中升起的阵阵心疼悔意。我也可以试着放下家长的姿态,跟她说声对不起,给她个拥抱,因为大多情况下,孩子已经原谅了你。我也会试着给孩子更多的空间,下棋、散步、读书陪伴着她。欣赏过一句话:参与生命,见证成长。这已足够。
《正面管教》读后感13
深秋的田野广袤而萧瑟,只剩下收割后农作物的枝干在凉风中飒飒作响,山坡几簇开得正好的野菊花在这满目萧条中,显得格外鲜亮。野菊花的叶子已见颓败之势,稀稀疏疏的黑色斑点见于其上,花也开败了许多,饶是如此,远远望去,它依然是让人眼前一亮的那抹。残菊傲霜,果然是秋天最值得欣赏的景,最值得品味的情。
喜欢这抹残菊。喜欢它傲霜的筋骨,喜欢它不随波逐流的坚贞,喜欢它淡泊处世的清醒。望着这抹深秋的精灵,我进入了深思,不期然又想起了曾经的班主任岁月,想起了与孩子的种种斗智斗勇的水深火热。要是我与孩子们相处,也能像这淡泊的野菊这般平静该多好;要是孩子们也能拥有野菊这种沉得住气,处变不惊却又斗志昂扬的锐气该多好;要是家长能够放手,放任着孩子在深秋的冷空气中坚韧地成长该多好。
然而想想现下的处境,理想与现实的距离似乎是山幕重重,任重道远;可转念一想最近阅读的简·尼尔森《正面管教》似乎又有路可寻。
一座山:不要做什么与要做什么。
我自认为是一个严厉的老师,也是一个没脾气的人。是的,你没看错,这看似矛盾的两样特质全集中在了我的身上。之所以说我严厉,那是因为每到开学的时候,我就根据以往的经验,摆出一副厉害面孔,把他们压住,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可惜披着狼皮的羊再像也终归是羊,久而久之我的孩子们就开始渐渐地不听指挥了,我的班级管理之道渐渐地趋于崩塌。以往这是最让我疑惑、也是最让我头疼的一个问题。读了《正面管教》之后,我突然有一种豁然开朗之感。
其实孩子什么道理都懂,我们天天都在给孩子们说不要做这个,不要做那个,孩子们听得烦,上心的就更少了。他们的病根不在于不知道应该怎么做,而在于没有动力去做。或许这就是简·尼尔森所说的“要”“不要”的问题吧。
简·尼尔森认为:传统的教育关注的是给孩子不要做什么,或者因为别人是那么说的而去做什么;正面管教关注的是教给孩子要做什么,关注问题的解决,关注孩子需要的是什么。
这让我想起了尤老师最近眉飞色舞给我说的他们班级的变化。
他们班的孩子其实不笨,但是却很懒,好像什么事情都调不起他们的积极性似的。班级整体性集体荣誉感不强,邢老师苦口婆心地说了一次又一次,批了一次又一次,然而收效甚微。
不得已,他改变了管理策略。最近他把班上分成了7个小组,每个小组实行加分减分政策,前两名有奖励,最后一名有惩罚。你是选择奖励还是选择惩罚?他把选择权交给了学生。这一政策一开始实施,他们班级的各项管理迅速好转,班级凝聚力也提升了不少。
两座山:赞美是手段,挫折却是成长。
周三放学的时候,走在路上的我与小雨老师不期而遇。她正在和家长交流,恰巧那个家长我也认识,正是我去年教的学生小泽的家长。
“老师,你说这孩子这是怎么回事儿呀!他这次考试是不是考得不好?我和他要考试卷子,他告诉我要落在学校了。我让他回去拿还不乐意,总是在推三阻四的。”小泽妈紧紧地皱着眉头,“他考好考坏这个我都有心理准备,但是对于他现在这种不服管的态度,我很是头疼。”
“这件事我知道,当时是我给他们监考。”我接过话茬,向小泽妈妈讲起了当时的情况:“当时他心情有些不好,我催了他两句,他就生气不写了,一年级的时候,为了让孩子奋发向上,我们给孩子太多的鼓励、太多的赞美了,现在孩子听不得我们的批评了。”
简·尼尔森认为:要赢得孩子,就要大人维护孩子的尊严,以尊重孩子的态度对待孩子,相信孩子有能力贡献他们的一份力量。这也是书中我最有疑惑与最不能赞同简·尼尔森的地方。这个理论有道理吗?有。甚至可以说,这是一条金科玉律。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时代已经赋予了我们一些不一样的东西。现代社会,从上到下普遍宣传赞扬教育,在孩子成长中,最不缺少的就是赞美与鼓励了。然而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过犹不及。现在的孩子许多就像小泽一样,听不得一句不好的话,野菊一般抗压耐挫折能力在孩子身上表现出来的越来越少了。
换个角度想,我们成人整天处在一个阿谀奉承的环境里都会被糖衣炮弹所侵蚀,何况孩子呢?所以我认为,赞美是手段,挫折却更是成长,孩子的成长离不开中庸之道。
三座山:千夫所指应思变
简·尼尔森认为:当父母和老师对孩子太过骄纵时,孩子培养不出来责任感。对于这句话,我特别能够感同身受。
有一次放学,我又看到浩浩妈妈在陪读。此时铃声还没响,浩浩妈妈身边正围着一群小朋友在告状:逢人就吐口水;别人不借东西给他,他就把人堵墙角揍一顿;老师管教就朝老师大吼大叫,甚至揍老师;闲着没事儿就骂骂人打打架……浩浩身上的一切都显得那样的不合时宜。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学生,在老师与家长多次沟通后,家长却依然我行我素地奉行“我的孩子没错,错的是别人”“哪怕孩子有错,打孩子也不是教育的办法。”
打孩子不是教育的办法,这点我支持。然而现在孩子的品德已经出行问题了,已经被千夫所指了,浩浩妈妈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改变一下教育策略?毕竟我们生于社会,长于集体,最终还要融于社会,既然我们是社会人,就要有社会的责任感,要遵守社会的规则。
从这本书中,有几个思考点值得关注我去思考。
1、教会孩子把犯错当成学习的大好时机。
就如书中所说每个人都会犯错误,所以更有益的做法是把错误当做学习的机会,而不是表明了自己能力不足。当学生能够真正理解了可以通过犯错误来学习时,他们就能从错误中获得有价值的帮助的机会,让孩子意识到错误是一个让事情变得更好的机会。
2、要确保把爱的讯息传递给孩子。
作为老师,要确保把爱的信息传递给孩子,让其能够感受到我们的爱,这样不但能够取得积极的效果,而且还会体验到更多的快乐。这点我深有同感,许多次我和学生们都是在爱的信息传递中消除隔阂,增进感情。“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正面管教》这本书中常说,我们总要学生控制自己的行为,其实我们更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正是如此。我会克制自己易怒的脾气,努力把自己修炼成为一个更理性更温和的好老师。以和善而坚定的态度和学生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正面管教》读后感14
初冬,不如隆冬神圣庄严,不如金秋给人已收获的喜悦,然而它却承载着别有的一份美丽,让我眷恋……11月中旬,在园领导的带领下,我们将一起跟随Linda老师带来的《正面管教》开启四期的课程,可以说是为我们带来一场身心的洗礼,为了我们学习的有效性,领导还为我们提供了《正面管教》书籍及践行工具卡。在学习中我们一起头脑风暴、一起分组讨论、一起分享收获、一起参与各种游戏。四次的学习让我们彼此拉近了距离,更加深入了解彼此、理解彼此、温暖彼此、最后到欣赏彼此……之后,我便以依依不舍的姿态利用工作之余阅读完这本“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正面管教》。对于学习正面管教,我有以下体会:
一、先联结情感、认同感受再纠正行为。
以前我在工作中在解决孩子问题上会直接去纠正孩子,直接指出他的错误和不足。有时候,甚至还会讲一大堆的道理,认为这些道理你应该都懂,因为我是为了你好。甚至我们还天真的认为,我们这样纠正了孩子,孩子就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可事实是:不良行为一直存在。问题出在哪里呢?为什么孩子就是听不进我们的话呢?今天我学习正面管教之后完全明白了,原来都是因为自己没能和孩子建立好联结。
德雷克斯说:“爱不是一种情感,而是一种关系”,先联结再纠正是要我们通过传递爱的信息,建立亲密和信任,而不是距离和敌意。这其中往往透着这样态度:“我爱你,而答案是不”;“我爱你,我相信我们可以找到一个相互尊重的解决方案”。比如,孩子在商场闹着要买东西,可家里的这种玩具已经很多了,你又不想纵容孩子这种出门就要买玩具的坏习惯。那么,就要在纠正孩子错误之前先跟孩子建立情感联结、认同感受,建立良好的关系,再去积极的影响孩子,这才是最有效的解决办法。简单的来说:就是先处理情绪,再处理问题。一旦有了情感联结,孩子们就会愿意接受在相互尊重基础上纠正了。这里的纠正行为,是在尽可能的情况下,给孩子提供参与的机会,或者和他们一起来找解决问题的方案。买玩具这件事情,就可以和孩子就买玩具达成共识,而当孩子感受到被尊重和爱时,彼此之间才更可能达成共识并容易执行。因为,此时,孩子的归属感和价值感都得到了充分的满足。
下面的这个案例是我运用Linda老师讲的认同感受的“你感到……是因为……你希望……”句式来帮助孩子解决了分离焦虑:周二早上我们班有个小女孩高高兴兴走进教室,把玩具放进自己的抽屉里,接着跑回班级门口,往外张望着,这时脸上的笑容已经变成了两行眼泪,最后终于忍不住嚎啕大哭。我便走向前蹲下来帮她擦拭眼泪,与她说话:“宝贝,程老师理解你的感受,你现在心理很伤心,很难过,是因为你还没有来得及跟妈妈说再见,妈妈就走了对吗?”孩子听了我的话用力地点点头,哭的更伤心了。“那你希望我为你做点什么吗?”我抚摸着她的背接着问。这时孩子的情绪缓和了一些,对我说:“小程老师,我想让你抱抱我。”接着我给孩子一个大大的拥抱,又和孩子约定下次先和妈妈说再见,再进教室。孩子就高兴地去吃早饭了……拥抱是最天然的动作,是最能表达爱的亲密接触,也是情绪控制和安抚最有效的动作,在我的拥抱里,孩子得到了安全感,得到了爱。相信孩子在这一整天里都不会再因为这件事产生压力了,因为她内心不再有不安和恐惧。其实,不只是和孩子需要建立联结,爱人,亲人,朋友,同事都需要情感的联结!
二、含糊的赞扬不是鼓励。
德雷克斯一直说:“孩子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鼓励”这个词来源于一个法语词根,其意思是“将心给与”,鼓励能帮助孩子培养勇气,增强自信。但含糊的`“真棒”不是鼓励,小孩子的最好方式是要让你的鼓励很具体。比如,一个孩子刚完成一个泥工作品拿给你看,而你对孩子说:“哦,这是我见过最漂亮的作品,你简直太厉害了!”那么你对孩子的帮助可能并没有你想的那么大,你教给他的可能是,他能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取悦别人,这是一个危险的人生信条。告诉这个孩子:“我看到了,你真的很喜欢红色和黄色,你能跟我说说你是怎么做的吗?”这样,就会打开交谈和一起学习的大门。不过,我个人感觉这部分有点难,稍微不注意就又说成赞扬的话了。所以,这需要我们不断反复的练习才行!
鼓励的方法:
1、描述行为
2、强调努力,而不是结果
3、对孩子有信心,给孩子力量
4、关注孩子的感受
5、关注正面
6、指出孩子的进步
7、表情夸张,带有煽动情绪。
三、把犯错作为最好的学习机会。
我们往往对孩子有着诸多评判、期望、指责、失望、愤怒。但事实上,爱和快乐才是我们管教孩子的全部目的,向他们表达无条件的爱,我们应当给孩子更多的包容和成长空间,理解他们对于自己未知的问题犯错很正常,相信他们自己已经在犯错中感受到了悔恨,并有机会和能力在我们的正确引导下改进。将犯错作为最好的学习机会。如果孩子在一个问题上反复犯错,我们需要“翻译”一下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不要肤浅的应对孩子当下的行为,而是要找到产生这样行为的,帮助他们找到真正的“是”。才是我们为人父母、师长可以、更应该采用的正确的方式。
随着正面管教学习的不断深入,以及回到工作中的不断实践和思考,我会给自己制定一个每周爱心计划,每个周我都将认真践行正面管教的一张工具卡,无论对孩子们,还是对身边的每一个人,我都将学以致用,以便帮助我、维护我改善自己的人际关系,亲密关系。尊重他人,带领着温和而坚定的态度,允许他人发表看法和情绪,接纳自己的情绪!
爱孩子,爱自己,洞见缺憾,寻求第三选择,就是美好人生!
《正面管教》读后感15
刚上完一节课,筋疲力尽回到办公室,桌面上放着一本崭新的《正面管教》,本学期教研组共同书目,书名早已耳熟能详,但是从未认真阅读,刚好趁此机会,平心静气,提升自己。
其实在阅读此书之前,我曾以为,正面管教这本书应该是大多亲子教育书籍一样,引导家长、老师挖掘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淡化或者忽视孩子身上的存在的问题,但是第一页中“如何不惩罚、不娇纵地有效地管教孩子”却引起了我的兴趣,虽然在提倡素质教育的大浪潮下,我们更多的是给予孩子“自主、自由、平等”但是,如何平衡它与“管和教”之间的关系,其实也是我一直困惑的问题。
此书作者为美国教育学博士,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家简·尼尔森,其英文名字为Positive Discipline,直译为积极的.纪律。何谓正面管教?我想书中的这句话可以简单地概括一下: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用严厉也不用娇纵的方法。它以相互尊重与合作为基础,把和善与坚定融为一体,以此为基石,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础上,培养孩子的各项生活技能。
书中的信息量很大,列举了大量家长、老师管教孩子的实例并对其进行具体的分析,越看越能引我的共鸣,梳理一下自己的管理方式,我发现其实自己在教学管理方面存在着很多的误区。尽管经常告诉自己要学会心平气和,但是不得不承认,自己还是需要多多修炼,总是压抑不住自己的情绪,总是为了孩子的这点那点小错误而生气。继而开始对学生们苦口婆心地进行说教模式或让让她们去承担一些逻辑后果,静下心来想一下,是因为我单纯地在孩子们犯了错误时给予她们的更多是说教而不是让她从自己的错误中本能地去体验自然后果,所以在我的教育方式中,孩子也许是被动地去接受这种教育模式,而非自己真正地意识自己的问题所在,更没有给予他们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机会。因此,有的时候教育的成效是那么的低。
那么怎样做才算着有效管教或者说是正面管教呢?这就要回到书中有效管教的4个标准了。即:
1、是否和善与坚定并行?(对孩子尊重和鼓励)
2、是否有助于孩子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心灵纽带)
3、是否长期有效?(惩罚在短期有效,但有长期的负面效果)
4、是否能交给孩子有价值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培养孩子的良好品格?(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善于解决问题、敢于承担责任、乐于奉献、愿意合作)。
手捧《正面管教》一书,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在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上,我觉得自己的确不断地学习与尝试着改变,书还没有看完,期待下面的章节能带给我更多的启发。
【《正面管教》读后感】相关文章:
读《正面管教》心得03-23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10-03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范文10-10
读《正面管教》心得7篇05-01
《正面管教》读后感05-23
正面管教读后感02-10
《正面管教》读后感01-20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05-16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02-25
读《正面管教》有感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