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读《质量免费》有感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体会,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质量免费》有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质量免费》有感1
我感到非常幸运自己将《质量免费》这本书作为6月份个人能力提升的阅读书籍,这是一本理解零缺陷管理思想的进阶型的书籍,学习了这本书使我对零缺陷的认识上升了几个台阶。《质量免费》全书很系统的梳理了零缺陷理论思想及推行零缺陷的步骤,是一本操纵引导变革的教科书。整本书将零缺陷思想总结的完整而不冗长,生动而不枯燥,由浅入深,简单易懂。
全书分为三大部分,十三个章节,其中前三章主要从“何为质量”这个层面引起读者的思考,第四章节到第九章节则从零缺陷政策、质量组织、改进、质量成本等几个方面详细的解析零缺陷管理思想。第十章及第十一章是全书的.第二大部分,引入了HPA公司的真实案例解析了十四步骤的具体实施过程。实例生动鲜活,也包含了具体推进过程中的细节,读者可以站在故事主人公的角度,边阅读边思考,更易于汲取消化与应用。第十二、十三章节是全书第三部分是工具部分,这个部分我将作为重点章节,日后反复的学习。
整本《质量免费》中蕴含着零缺陷思想的精髓,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四项基本原则”。
我们的组织是满足客户、员工和供应商需求的存在,将组织保持在有用的和可信赖的状态是我们的持续的追求,第一次就把正确的事情做对是我们组织的决心。
质量是“符合要求而不是好”,满足客户的需要即是符合质量,工作的准则是零缺陷而不是差不多就好,产生质量的机制是预防而不是检验;衡量质量的工具是PONC而不是指数。提高质量要提高人们在质量方面的文化素养,与其他的质量人角度不同,克劳士比大师从医生的角度考虑质量的问题,从源头控制“小麻烦”的影响。
其中的“十四步法”非常详尽的表述了零缺陷思想文化变革的实施步骤,既包含了政策组织也包含了领导变革,既包含了文化引入与教育也包含了工具实施与衡量检验。“十四步法”有很强的操作性。
《质量免费》这本书是值得学习多遍的教科书,拜读一遍之后,掌握了些许的皮毛,窥见冰山一角,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反复学习,希望能够多领悟一些克劳士比大师对于“零缺陷”管理思想的诠释。
最后我想用克劳士比大师的话作为我这篇读后感的结尾:“质量是免费的。虽然它并不是赠品,可是它的确是不花钱的。要花钱的是‘非质量’的东西——也就是那些一开始没把工作做对,而必须采取的所有的补救措施。”
读《质量免费》有感2
1.认为质量是好,奢侈,光亮或者份量
对质量的最简单表达就是符合用户需要或者符合要求。
2.认为质量是无形的,因此也无法衡量
最简单的衡量方式就是金钱的额外付出,因此通过质量成本进行衡量
3.认为有一种经济质量(economics of quality)存在
4.任务质量的一切问题都是由工人,特别是哪些制造工厂的工人引起的
前期所有的影响质量的设计缺陷全部在后续制造过程中暴露出来
5.认为质量问题的根源在于质量部门
质量部门只是提供监督控制的方法,质量问题的根源在执行部门,根源在管理者的意识问题
质量不是质量部门的事情,也不是管理者一个人的事情。管理者首先要重视质量,但项目中的每个成员都要有一种第一次就把问题做好的质量意识,努力为下游创造合格的产品。首先要有质量意识,意识决定了做事情的态度,而态度决定了具体的行动,态度决定一切。而培养态度的最简单方式就是自己为自己的质量事故买单,而且是加倍的买单。驾驶飞机的驾驶员每次执行飞行任务都会异常认真负责,因为出现事故自己也会有生命危险,没有补救措施,所以必然会100%的认真对待。
第一次把事情做好思路就是不要想到还有检验,测试,Review等环节来帮助我们发现问题。或者报存反正有后续检验环节可以帮助我发现问题,我没有必要一次把问题做好的心理。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思维盲区或考虑不周的地方,后续的Review或测试是为你的思维盲区服务的,而不是为你的不负责任的态度服务的。所以如果在这点意识上都存在偏差,那后续的质量控制和保证就是空话。
通过强制的约束或各种检验规则来控制质量是质量的低级阶段。管理者或质量部门的重点不是出多少检查规则,而是如何让大家潜移默化的形成一种质量意识的问题。当大家都形成了某种质量意识后,最终形成组织的质量文化,在企业唯有文化生生不息,大道而无为,形成零缺陷的企业文化是质量管理的最高境界。
质量管理被视为一种主观性的工作,难以加以定义和衡量。这是因为质量管理一直被简化为成果导向的'过程,而不是一种有计划的过程。有预才有立,有目标才会有衡量的标准,因此首先应该有明确的质量管理计划和管理目标,质量问题不是遗留到产品生产出来后再去发现的,质量的改进和控制蕴含在每一个过程阶段中。越早的发现质量问题,防治缺陷泄露,才能够更好的控制质量。
克劳士比提出了质量管理成熟度方格的概念,任务质量管理的成熟度分为不确定期,觉醒期,启蒙期,智慧期和确定期五个阶段。在确定期有三个内容值得我们关注:第一是管理层对质量的高度重视,质量已经提升到公司的战略要求;第二是质量问题还在没有成为问题的时候已经被我们提前的发现和预防了;第三方面就是意识问题,质量改进已经成为的持续的,日常必不可少的工作。
进度紧张,员工技能缺乏,培训效果不好,业务复杂,我们可以找到太多的出现质量问题的藉口。但是我们却很难找到人主动的去承认是由于自身的原因引起了质量问题。如果成员都认为质量问题跟自己无关,那谁对质量问题买单?与其先花时间去制定相关的质量规则,还不如首先统一团队成员的认知,树立质量意识。质量是团队成员的共同责任,每个人都必须对此进行承诺,并承担自己引发的质量成本。
质量控制和跟踪是贯穿于整个项目或产品生命周期的,而不是产品生产出来后仅仅通过检验或测试去控制质量。通过跟踪控制,通过相关的状态图表或控制图,管理者可以时刻了解到项目的健康状况,了解质量问题出现的偏差是否超出了预期的质量目标,但偏差超过了上下限后管理者需要采取相关的应对措施去解决问题。
读《质量免费》有感3
最近利用业余时间认真阅读了零缺陷之父----菲利普?克劳士比的《质量免费》一书后,让我受益匪浅,让我对质量有了重新的认识,也使我清楚的认识到零缺陷并非那么遥不可及。
如今我们面临的市场,是竞争与利润同步的市场。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一个企业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最核心的就是优良的产品质量。质量是产品的基础,没有质量何谈发展,竞争。对于东汽来说,面对发电市场的饱和,订单的减少等困难,我们唯有靠质量来取得客户的信任。也唯有提升质量管理来推进东汽的进一步发展。
在《质量免费》一书中克劳士比为我们阐述了一个重要观点即"零缺陷".所谓"零缺陷"就是第一次就把正确的事情做正确,如果企业一开始就做正确的事情那么会节省很多由于"纠正错误"而浪费的时间和成本。我们很多人对质量下的定义就是"好",但是真正让他说出来到底好在哪里的时候,他又说不出来。其实,对"质量"的最好定义是"符合要求",就像生产螺丝钉一样,我们要求生产出的所有螺丝钉都应该满足要求而不仅仅是10000颗中有9999颗是好的而另一颗则是不符合要求的。"零缺陷"理论就是这样产生的。质量的定义是"符合要求",而不是"好",质量的系统是预防,而不是检验和救火;工作的标准是零缺陷,而不是差不多就好。
如今质量提升主题活动正如火如荼的在东汽各个单位开展,质量已经上升到东汽发展的战略高度。任何一个改变都会经历艰苦的过程。质量管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好的,它需要我们东汽的全员参与,改善以往我们的陋习,最终达到"零缺陷".我作为一名数控机床的操作工,我们的任务就是从我们手中所加工出的零件都能满足设计要求,装配要求,在加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加工规范去执行,大胆的发现问题。杜绝差不多就好的旧观念,真正贯彻"零缺陷"的理念。
在质量管理中要"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克劳士比根据自己多年工作经验觉察到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大多数人认为产品的缺陷大多数是基层的生产工人的责任,但克劳士比不这么认为,他认为这种劣质的成因来自于管理者设定的标准。如果一开始管理者提供的标准是正确的、是对的,那么生产出来的产品就应该是符合要求的.。他确立了"质量管理"的五个阶段:不确定期、觉醒期、启蒙期、智慧期、确定期。从这本书中我学到了要善于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在实际的生活、工作中我们不能像一棵墙头草一样,没有自己的想法。
质量就是一个准则,质量就是一种信任,质量就是一个责任,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质量是生产过程的累积,只有打造一流的质量,才能打造一流的产品。质量在每个人的心中,它是每个人的责任,代表着诚信。质量不是一句口号,需要我们付诸行动,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颗火热的质量"心",将产品的质量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让优质的产品和优质的质量托起东汽更美好的明天!
读《质量免费》有感4
《质量免费》提出的"零缺陷"和"一次做好"的观点,极大地冲击着我的思维和观念。回顾以往的管理经历,我们对于质量和绩效的标准从来都是低标准、高要求,美其名曰体现激励性。"完美主义者"往往被视为贬义的代名词,"零缺陷"怎么可能?
随着对《质量免费》的.深入研读,仿佛跨进了另一个世界。质量就是符合标准,"零缺陷"是工作的标准和要求,这些简单又清晰的定义让我知道了什么是"一次做好"、怎么才能"一次做好".古语有云,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管理的衰退效应也告诉我们,我们必须高标准,才能取得好效果,不能给自己一个完成任务的保险系数而将工作标准降低。
当我们认识到了"一次做好"的重要性,有了"零缺陷"的意识后,怎样将理念变成行动,让它落地,体现在每个员工的工作业绩和产品质量上呢?所谓知易行难。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理念上,公司高层管理者,重点在方向和路径的把握上,作为单位和部门的各级管理者,则要侧重在"术"的层面上,学习和掌握具体的方法,与自己单位和部门的实际相结合。我们要学习并掌握《质量免费》的"14个步骤的做法",像教练一样,在专业人员的帮助下,辅导自己的团队和员工,实施质量改进,逐步做到"一次做好",实现"零缺陷"目标。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组织、策划、考核、纠偏、激励和控制,这是一个细致活,需要一个步骤一个步骤脚踏实地去做,这是一个技术活,需要专业人员的帮助,确保把事情做对。这既是对我们能力的考验,更是"一次做好"成效的体现。
"一次做好",让我们从"道"的理念层面深入到"术"的方法上。
读《质量免费》有感5
当我在公司琳琅满目的书库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籍阅读时,发现《质量免费》这本书名新颖且不同寻常,这或许与自己从事质量管理工作有关吧!而认为的不寻常也应该与经历的培训有关,历次的提升生产效率培训,我们的一些培训师都表明所有的工作,唯有生产是创造价值的,其余的工作都是浪费。也许深受这个理念的影响缘故,使我对这本书产生了更大的兴趣。这本书的作者是如何诠释《质量免费》的呢?抱着一探究竟的好奇心态来阅读这本克劳士比大师之作。
翻开这本书的推荐序,我就被作者提出的“第一次就将事情做正确,那么比将它们做错要便宜一些”的理论所吸引。而引起我共鸣的是由于我们众多的客户投诉和质量事故的发生的根源也在于此,这也使我回想起去年在上海参加APQP培训时,培训老师所讲的言语:“我们之所以要做APQP,就在于降低企业的生产经营风险,而降低企业风险的关键在于我们要第一次将事情做对。”老师的谆谆教诲还记忆犹新,所以接触此书更引起了我对此书的好感与拜读欲望,总在夜深人静之时,翻阅此书。对于书本中引起共鸣的桥段采用铅笔进行了勾划,并深入的体会其内在的含义,有些桥段我们不能仅从字面肤浅的去了解,只有深入体会,才能了解其真义。
对于勾画的部分也曾多次复读,以便加深理解。在此也向大家推荐书本中的一些桥段:质量不是工人的职责,很多劣质的安排来自管理者设定的标准,鼓励管理者设定一个不会被误解的标准,要让所有人都清楚。质量定义是符合要求,而不是好,质量的系统是预防,而不是检验和救火。当我拜读这些大师总结的经典时,不时就陷入现实的沉思之中,如何让我们现有的管理者能有所觉悟,不要仍停留在检验和救火的叫喊之中,而是从我们的根源解决问题,清楚各自的管理职责,自发负责地承担如何将事情一次性做好的管理中来。工作的标准是零缺陷,而不是差不多就好,质量的.衡量要用金钱和代价,而不是各种基于妥协的指标。经理们的职责是创造一个既有用又值得信赖的组织,一个永继成功的组织,这样的组织会创造价值并且可以让员工、客户和供应商都获得成功。你要是深入体会这些言语,你会发觉这是多么的精辟,值得我们推崇和学习。
同时,作者也向我们推荐了系列书籍《削减质量成本》、《随心所欲的工作艺术》、《永继成功的组织》、《完整性》,正是通过上述这些书,阐述了“管理思想家、品质大师中的大师、零缺陷之父、一代质量宗师”拥有这众多头衔与赞誉的克劳士比,告诉我们质量不仅仅是质量部门的质量,而是完整性的质量,是需要我们认识这是我们所有人的质量与追求。同时,也告诉我们质量是会成为竞争优势和市场壁垒的,同样也是打造我们企业竞争力的最佳途径。这里也引用了另一位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的理念“管理不在知,而在行”同样让我深有体会,这些年基层近距离接触,让我对于相关工作有了更深的了解与体会,知识面也增进不少,也使其能更好地服务公司。
最后我想用克劳士比大师的话作为我这篇读后感的结尾致我们所有的管理者:“质量是免费的。虽然它并不是赠品,可是它的确是不花钱的。要花钱的是‘非质量’的东西——也就是那些一开始没把工作做对,而必须采取的所有的补救措施。”
读《质量免费》有感6
这是一本在质量领域很出名的书,作者是Philip B.Crosby,作为零缺陷的倡导者,作者一再的阐述了质量的本质及人们应该对它抱有的态度,又用自己实践所得的经验,将如何进行零缺陷的活动按照14步法则教授给我们。对我而言,这里面的理论很深,有很多需要仔细挖掘研究的东西,作为一个初学者,只记录目前所能理解的几点内容。
1、质量的定义。质量最简单的表达就是符合用户需要或者符合要求,没有好坏,只有对于人们给定他的标准上的合格不合格。就如郁美净和雅诗兰黛就质量而言没有区别,他们相对于自己的说明书而言都是合格的产品。就如泡沫底的鞋子不防滑,并不是因为泡沫的质量不过关,而是它一开始被设计时就压根儿没提到防滑那码事儿。质量需要被正确的.理解,才会被正确的对待。
2、质量不是质量部门或者管理者一个人的事情。管理者首先要重视质量,但项目中的每个成员都要有一种第一次就把问题做好的质量意识,努力创造合格的产品。首先要有质量意识,意识决定了做事情的态度,而态度决定了具体的行动,态度决定一切。
3、通过强制的约束或各种检验规则来控制质量是质量的低级阶段。管理者或质量部门的重点不是出多少检查规则,而是如何让大家潜移默化的形成一种质量意识的问题。当大家都形成了某种质量意识后,最终形成组织的质量文化,在企业唯有文化生生不息,大道而无为,形成零缺陷的企业文化是质量管理的最高境界。
4、进度紧张,技能缺乏,培训效果不好,业务复杂,我们可以找到太多的出现质量问题的藉口。但是我们却很难找到人主动的去承认是由于自身的原因引起了质量问题。如果成员都认为质量问题跟自己无关,那谁对质量问题买单?与其先花时间去制定相关的质量规则,还不如首先统一团队成员的认知,树立质量意识。质量是团队成员的共同责任,每个人都必须对此进行承诺,并承担自己引发的质量成本。
而关于为什么有的人工作质量一直很高,在于他在懂得高效的同时,也善于自查。这样的人不太需要“管理”,因为他能分清目标,自我管理。“质量管理”的终级目标就在于,人人都能把质量放在心中,同时也知道如何去高效保质的完成工作。
【读《质量免费》有感】相关文章:
免费购书作文10-16
快乐是免费的作文07-19
免费游览的幽默故事10-26
免费赠送幽默故事10-28
免费赠送的幽默故事10-28
幽默短篇故事:免费品尝10-11
免费的阳光作文400字07-16
《免费》读书笔记范文10-17
幽默小故事免费的广告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