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这样做教师的》读后感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我这样做老师》读后感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这样做老师》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我这样做老师》读后感1
以前总觉得魏书生这位教育大家离我们太远,最近看了魏书生的书籍,我感觉豁然开朗,被他的睿智幽默所感染,敬佩他乐观、进取的态度,敬佩他平和的心态,敬佩他独特个性,敬佩他独特的教育观念与方法,原来,教育也能享受如此的幸福。魏书生老师缓缓而谈,阐述了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师观、
幸福观。
一教师的幸福源自学生序言的开篇这样写道:我从来没有想过要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我只想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有价值的普通人,一个称职的教师。关于幸福,魏书生说:如果一个人能够让这个世界因自己的存在而更加美好,让别人因自己的存在而更加幸福,那这个人一定是幸福的。这句话,早些时候已在其它刊物上读到过,再次聆听,更加深了我这样的信念:如果由于我的存在而多了一颗真诚、善良、美好的心灵,如果由于我的存在而让孩子们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如果由于我的存在而让孩子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习惯,那我的工作就有了价值。作为教师,恐怕没有什么比遇见让自己满意的学生更幸福的事情了。然而,教师无法挑选自己的学生。教师的成长,一定是自我的成长,是发自内心的成长。一位教师,要做经师,更要做人师。教书的同时始终注意育人,这是个人心理上的需要,也是学生切身利益的需要。一个教师,一定要牢牢守住自己的长处,不断发展和利用自己的长处,只有这样,他才能真正成长和强大起来,最终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二教师的睿智启迪着学生魏书生讲课始终秉持一个原则:教师不替学生讲学生自己能讲清楚的问题,不替学生做学生自己能做的事。我们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展示机会,培养学生自信心、成就感。在课堂中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充分表达自己,先想方设法让每位学生的嘴巴动起来,更重要的是多给他们创造机会,给他们重复的机会,给他们再次检验纠正的机会,要尽可能的多给他们展示交流的时间。
还要注意及时发现学生暴露的问题做好点评,教师的讲解要少而精,要有针对性,要对学生展示的结果加以提升,魏书生说,要培养学生具有比天空更广阔的胸怀,决不能让自己的胸怀像马蹄坑一样狭小,而要千方百计开拓成游泳池,开拓成湖泊,开拓成大海,甚至比天空更广阔。这样我们才能明确人生的意义,才能把精力用在于国于民,于已于人都有利的大事上,才能活得开朗乐观有意义。通过读书增加理论知识,通过实践中抢挑重担,锻炼实际能力两种方式相结合,教师才能真正让自己一天比一天更强大。我们必须坚信每位学生都至少有两个自我在内心深处并存,用学生心灵深处的能源,照亮学生的精神世界,是最节省能源的方法,壮大学生的心灵世界,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是班级管理的最好办法。魏书生的原则是:在班级管理中“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事做,事事有时做”。我们的心灵像摄像机,眼睛是摄像机的镜头,面对社会,面对生活,我们拍下什么录像片在自己的心上,全由自己说了算。一个老师,应该对美好的事物保持敏锐的感觉,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我们培养学生,要从发现学生身上的美好、长处和闪光点出发。一个教师,应该学会自我控制,不轻易发脾气。要有爱心、耐心、也要有宽容的胸怀。做一个有胸襟的教师,节省内耗互头的时间。生活像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教师要多做实事,要与人为善,要多看自己的长处,少想一些无法改变的弱点。要看到自身的渺小,对待人生的不幸要用笑来使它减半。多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听听音乐唱唱歌,要善于寻找欢乐,提高笑对人生的能力。 “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自己不好;埋怨别人太狭隘,常常是我们自己不豁达;埋天气太恶劣,常常是我们
自己抵抗力太弱;埋怨学生难教育,常常是我们自己方法少。”读魏老师的这段话,让我看到了别一个天空那美丽的风景。当我们在为课对学生越来越缺少吸引力时,我们往往只强调要加强学生的纪律与注意力,而为什么不能从自身找找原因呢?我的课堂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是否符合学生的生活基础?是否能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与其让五十几位学生来适应自己,不如让自己来适应这些学生,这样效果或许会更好。改变自己,适应环境,我们就能看到那一片天空的美丽。对待学生不同错误的多种教育方法给我的触动特别深,使我想起我在教育学生时的黔驴技穷。有时除了提高嗓门高八度外,还真觉得无计可施。自己也知道这样的方式方法对于学生并不管用,或许学生的气焰灭了,但他们的抵触情绪仍然强烈,并没有让学生真正做到信服。这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做法。也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活泼发展,但我也实在不知该怎么做才能让学生信服。反观魏老师能在处理学生不同类型的错误时,以尊重为前提,把自己定位于多种不同的角色,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使学生对自己的错误有深刻的认识,对老师佩服地五体投地,从而主动积极地改正缺点。错误要分类,方法要多样,才能让学生真正知过而改之。
三教师的胸襟滋润心灵变换角度思考问题,选择积极的角色进入生活,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拥有一份宽容、豁达的'生活态度,不斤斤计较,从自己的小世界中跳出来,人生变得开阔,也便拥有了更多的可能。人都是这样的:青年认为少年好,中年认为青年好,老年认为中年好,结果他一生都没有在好的时候过过。那么,人的一生究竟什么时候最好呢?实际上就是你现在最好。因为你不可能再回到昨天。人生这列车,以提速的趋势,载着人们向生命的终点奔跑,你只有珍爱现在,有效地利用现在,才能使你有所作为,不虚度年华。 “人”字的结构,一长一短,所有人都是长处和短处共同组成的。千万别盯着人家那点毛病,越盯自己越累,人家也不痛快。
有人说,教师像蜡烛,燃尽自己,照亮别人。其实,我从未想过要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也并不想把自己置于多么高大的位置上,只想用自己对教育的热爱让自己成为一个有价值、称职的教师。 《我是这样做教师的》是魏书生老师的又一杰作,魏老师集自己几十年的教学经验,用朴实的语言表达了对教育的挚爱,对课堂的迷恋,他的教改创举看似普遍却隐含着难于超越的真理,时刻与学生平等商量的对策成就了师生课堂的辉煌。我们有时总会错误的用着“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观点来看待自己与学生的关系,总觉得自己是老师,学生就必须无条件服从自己的课堂内容,最后却让自己和学生都身心疲惫。魏老师在书中提到“用自己的长处教书”,而他的长处就是商量。北京师范大学实验中学的一次公开课,8分钟的备课时间,他的课堂导入是“同学们,我上午10点多才赶到北京,10分钟以前才拿到教材,没备好课就来上课了,怎么上,咱们商量着上吧!”学生一听都笑了,学生愿意接触没有架子,和他们说心里话的老师。所以我觉得我们老师在与学生相处时不要老是端着高高在上的架子。我记得曾经有人跟我说过,一个老师想要学生在你的课堂上听话,你就必须要和他们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和他们笑笑嘻嘻的,他们怕你了,上你的课自然就不会那么闹腾。其实这个观点我思考了很久,曾经也一度被这个观点所捆束着。因为我的课上总有那么一些学生永远都在嘻嘻哈哈,所以,我曾一度的认为是自己平时真的跟他们接触太多不够严肃造成的,看了魏老师的书,我彻底的摒弃了这个思想在我脑中的地位,也彻底改变了我对教师与学生关系的认知。
一、事事敢于与学生商量的背后。魏老师是一位非常民主的老师,不论是课堂上还是他当校长、局长期间,遇到困难的事情他总是把“商量”二字放到前面,这个看似人人都能做到的事情,其实能够坚持的人寥寥无几,这里面的原因除了部分人喜欢“操纵权力”的天性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商量”之后措施的执行问题。既然是商量做事,那么必须得听得进其他人的意见,甚至还要做出与自己意志对立的决定。虽然我们总把“少数要服从多数”挂到嘴边,可真正执行时能够诚心地乐意做到者,为数少矣。
二、就我个人的音乐课来说,我有时会自信的觉得自己是在跟学生商量啊,可是为什么他们还是会那样呢?说白了,自己的内心其实并没有真正做到让学生自己去选择,我所谓的选择都是自己在课本中已经设好的圈圈里让学生去做。所以,这么来看我还是那个在“操纵权力”的人,更或者说是自己没有勇气做出与意志相对立的决定。我在怕,怕学生不会,怕学生做不到,怕学生不学好。学习了魏书生老师的书,我觉得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可以尝试着做一些快乐体验式音乐教学,让学生在与课堂主题并不违背的前提下,课下与学生交流商量,让他们自主选择本课歌曲学习内容,让每个学生轮流来当我们音乐课的小老师,改变过去传统一言堂的教学状况,变传统单向传授式为启发体验和讨论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构建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自由的、主动地去探究交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唱、奏、舞、说)自由地、主动地去模仿、探究式的学习音乐。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学习经验和社会生活相联系。不用标准答案束缚学生,允许学生突发奇想、展现奇思妙想。我相信让每一个学生去努力做他自己想做愿意做的事,他一定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出自己的才能,这才是真正的课堂教学需要达到的效果。
《我这样做老师》读后感2
暑假期间,我拜读了魏书生老师写的《我是这样做教师的》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心灵震撼,,魏老师集自己几十年的教学经验,用朴实的语言表达了对教育的挚爱,对课堂的迷恋。
最熟知最欣赏魏老师的一句话,“用公家时间锻炼自己身体。”这句话充分体现了他“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的风格。他为人坦诚,做人做事从不隐瞒自己的私心,这是真实自我的体现,是做实事的基础。在保持健康方面,他坚持每天跑步3千米,坚持每天练气功——松、静、匀、乐;还经常和孩子们一起做俯卧撑;具有良好的饮食习惯,喝白开水,喝大米粥。在魏老师的启发下,我坚持每天做仰卧起坐,每天练手臂,工作时间和孩子们一起做课间操,上班没事时锤锤腿,开会时做做手按摩。在生活习惯方面我还做不到像魏老师那样,有些管不住自己的嘴,给身体吃进了很多毒素。我要努力向魏老师学习,关爱生命,热爱生活,从锻炼身体开始。
魏老师是一个做实事的`人。他坚持每天写日记,从1979年开始,三十年如一日;他做老师,引导学生们做到每天5个一分钟——一分钟做家务,一分钟日记;一分钟军歌;一分钟挺胸抬头、大摆臂、踏步,一分钟注意力或记忆力比赛。他做局长,对大家施政演说,也不提什么大的要求,还提五个“一分钟”;他引导潜能生,从一点一滴做起;在语文教学方面,他带领学生出自学完课本教材外,还带领学生读各类文章,引导学生写日记,写说明书……魏老师的做法启示我,与其空想,不如实实在在做事。
魏书生老师,我永远的偶像;心态平和,身体健康,生活充实,人生无悔,我永远的梦想!
《我这样做老师》读后感3
《我是这样做教师的》是魏书生老师的又一杰作,魏老师集自己几十年的教学经验,用朴实的语言表达了对教育的挚爱,对课堂的迷恋,他的教改创举看似普遍却隐含着难于超越的真理,时刻与学生平等商量的对策成就了师生课堂的辉煌,本书中魏老师依然沿用自己的表达风格,给我们呈现更科学、更精典的做法与思路,更给我们享受终生的启迪,现将其中的几点感触分享在此。
一、他事事敢于与学生商量的背后。
魏老师是一位非常民主的老师,不论是课堂上还是他当校长、局长期间,遇到困难的事情他总是把“商量”二字放到前面,这个看似人人都能做到的`事情,其实能够坚持的人寥寥无几,这里面的原因除了部分人喜欢“操纵权力”的天性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商量”之后措施的执行问题。既然是商量做事,那么必须得听得进其他人的意见,甚至还要做出与自己意志对立的决定,一般人的能够做到这点么?虽然我们把“少数要服从多数”挂到嘴边,可真正执行时能够诚心地乐意做到者,为数少矣,然而魏老师做到了,因而他就成功了。
二、他的公开课为什么不让学生提前预习。
公开课是所有老师都熟悉的事务,可也是一个让多数人畏惧的事情,多数老师为了上好一节公开课,在之前不知反复练习了多少遍,甚至哪位同学回答哪些问题都进行了专门的安排与预演,真有点拍摄电视剧的味道,原来应该具有现实生成性的课堂的变成了剧本的翻唱,但在魏老师的公开课上,他从来不让学生提前预习,即使他外出讲课,面对下面一两千人的听课者,他依然如此,如果换成其他的老师,他们敢这样么?魏老师既然敢于坚持这点,这其中一定有着背后的知识支撑。只要我们读几本魏老师写的书后,就会知道魏老师的知识不仅面宽且深厚,他能游刃有余于天文与地理之间,语文教材课上的例子作用,在他这里是可以被其它文章随意代替且随时切回来的,因而我们要想如此,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博览群书,提升其自身的专业水平。
三、他对教师的挚爱是无私至上的。
我们现在的很多老师,自身并不想从事这个职业,只是由于种种的原因目前不得不先这样干着,只要有合适的机会,随时准备着跳槽,当然不是这样老师思考不对,而是这种心态下的教学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因为我们多数时间想的不是怎样把教学搞好,如此可见,魏老师的这种无私至上的挚爱精神值得我们敬仰与学习。
四、他把育人放到第一的教学观。
在目前的职称的评审工作中,我们听到了很多不和谐的东西,除了个别评委徇私舞弊外,甚至有些地方竟然以此来要求老师做大量的无用之功,让平静的教学生涯翻上翻下,无法静心教学,倒要投入大量的精力找证书、搞成绩。这样的状态下学生的育人就自然地被放到了一边,所以近几年接二连三地出现了问题学生、问题老师的不快之事,我们也只有回归到魏老师的育人第一的教学观上才能让教育之花开正、开艳。
总之,魏老师的这一巨著,我是无法一下地全部理解与贯通,就是上面谈到的四点也很可能不是魏老师之本意,但既然有感悟我就愿与大家分享,更愿意听到共鸣的声音。
《我这样做老师》读后感4
拿到《我是这样做教师的》这本书,淡绿色的封面洋溢着清新的气息,上面的一行小字“我从来就没有想过要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我只想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有价值的普通人,一个称职的教师,一个最幸福的教师。”朴实的语言,表达着魏书生先生对教育的热爱,对教师职业的诠释。读完整本书,深深敬佩先生乐观、进取的精神,安静、平和的心态,独特、独到的教育观念与方法。于是,感慨着自己这两年走过的支教乡村之路。
一、坚守成长——内心的自觉
初到乡村,我深切地感受到乡村教师的“挫败感”:留守儿童是那么多,家庭教育是那么缺乏,隔代教育是那么常见。我不懂那里的方言,我和孩子的爷爷奶奶们无法沟通。我也常听到身边的老教师在说“老师再怎么努力也不行,学生就这样的基础。”“我以前也是这样教的啊,现在的学生真是越来越难教了。”在这样的氛围里,我也难以邀约他人一起探讨交流教育和教学的话题。
于是,我常想,我在乡下的日子会不会颓废,会不会沉沦?容不得我“乱想”,容不得我“偷懒”,学校让我承担一节“省名校名师”的展示课,我的导师推荐我参加镇江市省第二批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培育站主持人委以我班长重任!所有人的关心、扶植,让我知道,不让现实中的困境改变自己,就要不忘自己身为教师的本质,不忘自己身处乡村而面临的童心,不忘自己来时的路,不忘自己要成为自己!所以,身为教师,无论身处何方,无论面对着怎样的环境,知不足而前行,“必须以他自己的方式来面对这个世界。”
二、追求卓越——成长的自觉
抱怨环境不如改变自己。凡事先从自身找原因,反求诸己,总是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总会打开一扇意想不到的窗口。——摘自魏书生《我是这样做教师的》
在乡村的两年,在培育站的一年,在“师生共读——农村儿童整本书阅读课程设计”的主题下,我以学生的心态先后阅读了多本书籍,聆听了多位特级教师和专家的相关讲座。
绕梁三日之音,总让我的耳边回响着两个词:儿童、阅读。成尚荣先生说:“儿童研究是教师的第一专业。”朱永新则说“阅读,让孩子成为天使。”以儿童和阅读的视角来看,之前我的小语阅读教学局限于教语文课文,一篇课文还唯恐教得不完整,将星星点点的语文知识碎碎念,多而杂,一地鸡毛,碎片满地;而以往的课外阅读,也只是东一榔头西一棒的随性而为:老师布置,师生两处放任自流,最多写写读后感,出份阅读小报。
如今,在与一群人共读共学的时光中,我对儿童,对阅读,有了全新的认知和体悟,明确了整本书阅读的体系与规范,苏醒了开展儿童整本书阅读的自觉,也悟懂了个人专业发展的语言所在:以整本书阅读为基点,融合丰富的语文资源,建立起个人的语文课程实践路径,承载着对儿童的研究,改变孩子,也改变自己。
所以,在自己班级开展了一系列整本书阅读活动,在读书中,在活动中,“总是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总会打开一扇意想不到的窗口。”我发现,教师专业的卓越,在于自己始终把成长作为一种永照内心的自觉,做一名有思想的教师;在于坚持以学生的自我发现和建构作为课堂的教学理念,不囿于“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观景之境,更有“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执着追求,登高望远,瞰察教育教学的理念与归途,明确目标与方向,让自己永在教育教学路途之上。心中有儿童,手中有书本,阅读有方法,无论他是不是乡村儿童,一样有收获,一样能精彩,一样可以改变现状。
阅读整本书,让学生成长,也让自己成长。师生共读,让师生之间的沟通有了桥梁,交流有了更加优雅的方式。
“抱怨环境不如改变自己。”我想,先生说的就是这个理。
三、传递成长—专业的自觉
变换角度思考问题,选择积极的角色进入生活,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拥有一份宽容、豁达的生活态度,不斤斤计较,从自己的小世界中跳出来,人生变得开阔,也便拥有了更多的可能。——摘自魏书生《我是这样做教师的》
农村孩子的学习基础自然是个问题。第一次期中考试就与平行班相差6分之多,41位同学,不及格的有11人,其中还有两位同学是个位数。个别辅导的时间只能安排在中午,因为放学他们都是坐校车准时离校。第二年,我担任六年级语文教学,同样41位同学,同样考试个位数的有两位以上,从未有过的压力让我重新审视自己,改变角色进入学生心中。尽管每天作业本收不齐,交上来的作业改着改不下去,但是,不去计较他们今天的作业完成了多少,不去纠结他们作业的质量如何,我做的.最多的就是表扬——表扬作业中字写得最好的,PPT展示,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表扬作文写得最棒的,读给大家听,大家来评价;表扬作业一题不少的,表扬坚持写日记的。如此,“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拥有一份宽容、豁达的生活态度,不斤斤计较,从自己的小世界中跳出来,人生变得开阔”。
乡村的资源,相对于城市资源有优有劣,乡村的儿童,对于城区的儿童,他们,依然是有无限可能的儿童,依然是有着童年梦幻的儿童,依然是有着享受优质教育权利的儿童!作为乡村教师,带不了孩子们去博物馆、图书馆,但可畅游在农田阡陌,菜畦池塘;看不了文物标本,但可听取蛙声一片,蝶舞菜花。
在魏书生先生的《我是这样做教师的》一书中,我感受到:一个人,一部教育史;一个人,一本活的教育学。身为教师,无论在哪里,都需要不断自我成长,不断传递成长。我觉得这大概就是先生所说的“有价值的普通人,一个称职的教师,一个最幸福的教师。”
《我这样做老师》读后感5
《我是这样做教师的》——一本影响了几代教师高效教育的实用精华,魏书生这个名字,在我们大多数人这里是大神级的存在,但是,在这本书里,他又是如此的接地气。
本书共有三个篇章:教师修炼篇、教学方法篇、班级管理篇。读完后,我深有感触,敬佩他乐观、进取的态度,佩服他独特教育观念和方法。
一年前,我是一名刚刚踏入教育领域的新教师,一腔热血的进入了中专校,想大展身手,但不久后便发现,现在的中职教育已不同从前,学生也不是我所了解的一心学习的学生,一时间无法自处,找不到工作、教育的乐趣。因此,魏老师提出的建议、教学的方法对新教师而言,十分的有针对性,不管是自身的修炼,还是日常的教学和班级的管理,都是我们经常遇到的困难。在这一年里我不断反思自己,变换角度看待问题,尤其是做班主任以后,逐渐找到了作为一名中职教师的快乐源泉。
下面,我将结合就职一年来自身的体会和经历,简单地分享一些我阅读这本书的感触。
要正确认识学生,做到知己知彼。相信大多数就职中职学校的新教师而言,都会遇到和我一样的问题——没有成就感。这其中的原因就是中职学校入学门槛低,学生都是在中考中失利的那一部分,有研究结果显示,中职校中有53。6%的学生是在没有达到普高分数线,受到家长的动员才来到的中职校,他们并不了解所学专业内容和未来的就业方向,也不明确学习目的,上课易会出现不听课、玩手机、打游戏、睡觉等现象。并且这些学生年龄偏小,多数还未形成正确的学习观,易受到同伴的影响,除此以外,常常还或多或少的伴有家庭问题。因此,相对于普通高中,中职学校生源较差,教师会遇到各种问题。每一位教师都有一个“桃李满天下”的情结,如不能正确看待这些现象,就易受到学生的影响,逐渐产生懈怠感,影响教学质量。
要尊重信任学生,用心与学生交流。魏书生老师尊重每一位学生,把他们当作思想独立的完整的人对待,而不是小孩子,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用心去引导他们。当我们作为教师站在讲台上,不妨设身处地地想想自己当年坐在讲台下,对老师有着怎样的期待、要求。作为学生,你是希望老师对你大声吼叫还是和风细雨地与你交谈,是和你剑拔弩张、水火不容还是温和平稳的相处?对于人与人的相处,魏老师认为“尊人者,人尊之”,即师生之间要互相尊重。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总想维护自己的师道尊严,但是,同样的,学生也需要获得我们的尊重,除却他的学生身份,学生和我们平等的。因此,我们需要用尊重别人的方式获得别人对自己的尊重,孩子同样需要自尊。你不尊重学生,学生怎么会尊重你。教师要相信中职生仍然是成长中的个体,不把他们当作永久的“差生”对待,中职生所处的年龄段一般为15—18岁,尽管在初中他们已经遭受了学业的困难,但他们仍然处于人一生中的学习黄金期,在适合的.引导下,完全有进步的可能,甚至成为国家栋梁。有研究表明,中职生对于完成操作性作业,有一定的优势,他们动手能力强,若正确采用“活动法”“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加以引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避免“一张卷子定乾坤”,中职生也有可能成为一代能工巧匠。因此教师要相信他们、尊重他们,而不是继续证明中职生在学业上的失败。教师要尊重学生、认可学生,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担任班主任,在工作中砥砺前行。魏书生老师说过:“我属于愿意当班主任的那类教师。我总觉得,做教师而不当班主任,那真是失去了增长能力的机会,吃了大亏。”他也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这句话。要找到教师的快乐感,那就要做班主任。只代课,不担任班主任,和学生接触只在课堂上,那就会错失很多与学生接触的机会。只有做了班主任,才能更好的了解学生,想他们之想、思他们之思,走进学生的内心,做真正意义上的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魏书生先生说教育要做到“松、静、匀、乐”,身体放松、心灵要静、呼吸要匀、保持乐观,客观向上。这些教育思想在中职教育中同样适用,在教学中要守住平常心,有感恩之心,不怨不怒,乐在艰难中,乐在奔走中,乐在教育过程中。就像高尔基所说:工作快乐,人生便是天堂;工作痛苦,人生便是地狱。”在工作中,未免遇到各类事情,仍然要记得不忘初心,爱平凡、爱工作。
《我是这样做教师的》这本书并不厚,内容却是实实在在,对刚刚步上教师岗位的老师来说,会提供很大的帮助。而我们对于书本中的内容,不仅要细细品读,还要联系实际,切切实实地实践起来,毕竟实践出真知。
《我这样做老师》读后感6
对于魏书生这一在教育界鼎鼎有名的代表人物,想必从事教育事业的人并不陌生。其实在此之前“魏书生”三个字对我来说仅仅代表了一个符号,因为我并未去认真了解过他的生平与事迹,也并未看过他的作品,仅仅只是从他人口中听到过这一名字,当时也并未想过去真正“认识”一下这位教育大师,而转变的契机是缘于一次偶然。自从我工作以来,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那就是:我该怎样做好一名教师?也就是在这样的心态之下,我遇见了魏书生先生的《我是这样做教师的》,看见书名,我就急迫地想了解一下我的前辈教师们是怎样做教师的,于是就选择了这本书作为我的寒假读物,想来跟魏书生先生还是有缘的,无意之中就选择了这一本书。
翻开书页,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我从来就没有想过要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我只想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有价值的普通人,一个称职的教师,一个最幸福的教师”。魏书生的这句话让我深思,他将做人和做教师都考虑了进去,并且他把“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有价值的普通人”写在成为“称职的教师”前面,的确任何一个教师在此基础上都是人,脱离“人”这一身份去谈“如何成为教师”都是不切实际的。那如何成为一个有用的有价值的普通人?对从事教师岗位的人来说,最基本的应该就是成为一名称职的教师了。魏书生把“称职的教师”写在了“最幸福的教师”前面,可见在他看来“称职的教师”显然是重要的基础,的确,“称职的教师”更有益于教育、国家,“幸福的教师”是相对更指向于教师个人的幸福感。我们说从事教师岗位的有三种职业心态,第一种是从业,即仅仅只是把教师这一工作当成谋生的手段;第二种是敬业,即以崇敬的心态来对待教师这一工作,对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社会价值;第三种是乐业,即指对教师这一职业有很大的兴趣,能产生一种幸福感和皈依感。而魏书生先生应该是怀着“乐业”的心态从事教师这一工作的,书里说“他不止一次说过:‘我属于愿意做教师的这一类人,在我看来,教师的工作尽管不乏清贫,而且颇多辛苦,但对于喜爱和热爱这一行业的人来说,他也自有吸引人之处’”,的确,“苦”与“乐”是相对的概念,并无绝对的标准,而在当今温饱无虞的情况下,所谓的'苦乐更多只是人们一种心理上的感受。当然每个教师都不会只是纯粹的只抱有某一种心态,更多的是一种混合心态,而当前的我也正努力让自己“敬业”“乐业”的心态比重更大一些,千万不要让细碎的无聊的琐事磨光我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热情,至于如何去做到呢?
我想千万不能抱着过一天是一天的无所谓心态去面对每一天,那会消磨我的热情与意志,最终使我对教师这一岗位习惯性地失去兴趣。书中提到了很多,有如何教书的,如何带班的,如何做教育演讲的,但这里我仅想谈谈他如何带班的一部分以及我的一些心得,因为我现在正深受如何带班之困惑,极想从这一困惑之苦中解脱出来。“坚信每位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你的助手,你也是每位学生的助手”,这是魏书生在书里提出的他认为当班主任最根本的一条原则。教育不是“自古华山一条路”,而是“条条道路通罗马”。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教育的途径是多样的,而放在班主任处理班级事务这一方面,则是说班主任要“灵活应对,善于发现、发挥学生本身的力量和智慧”,要善于借助学生的智慧去管理班级。通往班级管理的最高境界是“不管”,这个不管是形式上的不管,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不管,即让学生自我管理。班级并不是班主任一个人的班级,是大家伙的班级。学生不是需要被班主任管理的对象,而是班主任最有力的管理助手,是这个班级的主人,是不可缺少的一份子。读到这一点,我想起了暑假培训时一位老师说的话:班主任管理的对象不是学生,而是班级。当时我理解不了这句话,甚至在开始当班主任管理一个一年级班级的时候我更理解不了这句话,我想这句话只适合高年级的学生,因为高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自我管理甚至管理他人的能力,而一年级却缺乏这样的能力。因为他们连自己的事情都做不好,怎么去管理别人。但是当我发现我们学校的一位二年级的年轻教师可以把班级管理的井然有序时,比如学生可以在老师不在的时候自觉地早读,自觉地完成打扫工作,我觉得很神奇,因为自觉对低年级学生来说真的是一件很有难度的事情,他们需要老师时刻盯着,甚至有时候盯着都不能完成任务。但是那位年轻老师却做到了,她已经摸到了“管理班级”的门槛,而我还在门口徘徊,连门都看不见。那个时候我又开始思考那位老师说的话,他说的是对的,但是到底怎样去实行我还是一头雾水,直到看到魏书生先生写的:“班主任要敢于放手,要相信学生,学生的能力要在实践中、在练习中提高”,“每一个看似烦恼的问题,其实都是一个机会,提高学生能力的机会,考验班主任智慧的机会”,这个时候我才恍然大悟,我犯了一个大错:我不相信我的学生。或许一开始我是相信他们,给过他们机会的,但在一次次失败中我开始否认他们,觉得他们做不到,他们太小了,与其他们失败了我又重做还不如我亲力亲为,这样还比较省事,因而长此以往我会变得越来越累,觉得学生越来越不懂事,殊不知,学生的“不懂事”全都是我自己惯出来的,俗话说能干的妈妈饿死孩子,这话放到师生关系上也适用。的确,谁都是从不会到会的,不能因为他们一开始不会就不给他们锻炼的机会,这样他们永远学不会。因而我今后还是要把管理班级的机会放给学生,那具体如何去做呢?结合魏书生书上提到的方法以及实际情况,我想出了下面的一些可实行的对策。第一,班级里的每一件事都可以分配给学生去做,常规的地面清洁是交给每天的值日生完成,但在此基础上可以再增设一名检查完成情况的人员,而不是我直接去检查,我只要随时抽查就可以了。但课桌椅整齐度保持、窗户和门的开关、书柜整理等可分配给学生去做,最好把管理要求给学生说明清楚,当然每个学生分配到的任务可以定期交换,可以每天将任务表放在讲台上,完成后让学生自己在每个项目后面打钩,教师只要每星期检查就可以了,看谁完成得好,当然奖罚制度要分明,到月末可进行管理评比,以此激发学生的管理热情。可能一开始我要不断提醒学生自己身上的责任,但我想万事开头难,只要学生养成了管理的习惯,到后面就会轻松了。第二,培养基本的班干部。
一开始,我觉得一开始可以不用有班干部,可以慢慢来,等以后发现了能力比较高的同学再说,但是班干部的能力不是天生的,是需要培养的,因而我觉得我需要开始有意识地培养班级的班干部。常务班长需要有哪些能力?魏书生写到:一有组织能力,二心地善良、胸怀开阔,三头脑聪明、思维敏捷。可采用竞选的方式来产生常务班长,并且让每个学生参与投票,当然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可能并不知道当班长要做些什么事情,我需要把班长的指责解释给他们听,比如维持班级纪律(课堂,课间,出游等),以身作则;维持班级卫生,做文明学生;热爱学习,以提升自己学习成绩并帮助同学提升成绩为目标;爱劳动,讲文明,爱学习,做小朋友们的榜样等。谁当上了常务班长,谁便有权确定以自己为核心的班委会成员,主要有体育委员,文艺委员,卫生委员等,当然班干部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可更换,让每个班干部都有一种紧迫感,只有做得好的同学才能长久地当下去。也可尝试设立值日班长,减轻常务班长的负担,值日班长按学号轮流,每个人都要当,轮到谁,便当日负责班级事务。
第三,培养学生的良好心态。可在主题班会上讨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小摩擦,比如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为了一点小事闹不团结,我们班孩子就经常发生谁让谁跟谁不好,不一起玩的事情,那可以以此为中心讨论这种行为应不应该,为了一些小事伤害同学感情,还弄得自己不开心,实在是不值得。当班级内的每一位学生都不为眼前的小事斤斤计较时,而是为了共同的目标努力,那么这样的一个班级一定会是一个很优秀的班级。
第四,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其实前三种的对策最后到达的目的都是为了能自我管理,当每个学生都试着参与班级管理的时候,就有一个隐形的要求,那就是自我管理,因为当他们去管理别人的时候就必须保证以身作则,否则就在其他同学面前失去了威信力,一个自己也做不到的管理者永远也别妄想他人听你的话。当然,我的目标也在于此,让每一位学生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学会自我管理,不断提升自己,变得越来越优秀。当然实践是最重要的,否则永远只是理论的纸上谈兵,现实不会有任何改变,所以务必要督促自己去实行,要不然真的毫无用处了。
《我这样做老师》读后感7
《我这样做教师》是魏书生老师的又一杰作,魏老师集累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用朴实的语言表达了对教育的挚爱,对课堂的迷恋。读了第一个章节,我有以下两个方面的体会。
一、 事事敢于与学生商量的背后。
魏老师是一位非常民主的老师,遇到困难的事情他总把“商量”二字放在前面,这个看似人人都能做到的事情,其实能够坚持的人寥寥无几,这里面的原因除了部分人喜欢“操纵权力”的天性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商量”之后措施的执行问题。既然是商量做事,那么必须得听得进其他人的意见,甚至还要做出与自己意志对立的决定。虽然我们总把“少数要服从多数”挂到嘴边,可真正执行时能够诚心地乐意做到者,为数少矣。
二、就我个人的音乐课来说,我有时会自信的'觉得自己是在跟学生商量,可 是为什么他们还是会那样呢?说白了,自己的内心其实并没有真正做到让学生自 己去选择,学习了魏书生老师的书,我觉得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可以尝试着做一些快乐体验式音乐教学,让每个学生轮流来当我们音乐课的小老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构建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自由的、主动地去探究交流,允许学生突发奇想、展现奇思妙想。我相信让每一位学生去努力做他自己想做愿意做的事,他一定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出自己的才能,这才是真正的课堂教学需要达到的效果。
《我这样做老师》读后感8
在学校教师阅览室拿到魏书生的《我是这样做教师的》便迫不急待地翻开,闻着淡淡墨香,细细品味这位我一直以来都十分敬佩的大师的著作,我心潮澎湃!
“我从来没有想过要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我只想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有价值的普通人,一个称职的教师。”开篇的第一句话让我的心为之一动,这不正我我心中所想吗!心中带着愉悦与期待开始了我的阅读。
关于幸福,魏书生说:如果一个人能够让这个世界因自己的存在而更加美好,让别人因自己的存在而更加幸福,那这个人一定是幸福的。如果由于我的存在而多了一点点的真诚、善良、美好,如果由于我的存在而让孩子们能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如果由于我的存在而让孩子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习惯,那我的工作就有了价值。
作为教师,恐怕没有什么比遇见让自己满意的学生更幸福的事情了。然而,教师无法挑选自己的学生。既然无法选择那么我们就要学会成长,学会改变自己适应学生。学生才是我们的中心。
一位教师,要做经师,更要做人师。教书的同时始终注意育人,我觉得应先拥有好的品德,再着眼于知识的成长。
一个教师,一定要牢牢守住自己的长处,不断发展和利用自己的'长处,同时也要学会发现自己的短处,懂得弥补,只有这样,他才能真正成长和强大起来,最终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魏老师讲教材,主要讲重点、难点(学生能做的,教师不做,少讲多读),讲系统(教学生画知识树)。我深有启发。科学从三年级开始,共八册书,也可以引导学生来画一画知识树。我们这套教材,一直以滚雪球的方式不断复现旧知引出新知,让学生通过系统地梳理,整体把握教材,纵观教材,活用教材,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魏老师讲课始终秉持一个原则:教师不替学生讲学生自己能讲清楚的问题,不替学生做学生自己能做的事。
在当班主任时,重点培养学生干部,做班干部的后盾、顾问、教练和导演。告诉同学们:班干部指挥可能失误时,也要先服从,不争论这样做的对与错,等课后再与老师研究纠正的方法。
魏书生说,要培养学生具有比天空更广阔的胸怀,决不能让自己的胸怀像马蹄坑一样狭小,而要千方百计开拓成游泳池,开拓成湖泊,开拓成大海,甚至比天空更广阔。这样我们才能明确人生的意义,才能把精力用在于国于民,于已于人都有利的大事上,才能活得开朗乐观有意义。
通过读书增加理论知识,通过实践中抢挑重担,锻炼实际能力两种方式相结合,教师才能真正让自己一天比一天更强大。
班主任必须坚信每位学生都至少有两个自我在内心深处并存,用学生心灵深处的能源,照亮学生的精神世界,是最节省能源的方法,壮大学生的心灵世界,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是班级管理的最好办法。魏书生的原则是:在班级管理中“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事做,事事有时做”。
我们的心灵像摄像机,眼睛是摄像机的镜头,面对社会,面对生活,我们拍下什么录像片在自己的心上,全由自己说了算。一个老师,应该对美好的事物保持敏锐的感觉,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我们培养学生,要从发现学生身上的美好、长处和闪光点出发。
一个教师,应该学会自我控制,不轻易发脾气。要有爱心、耐心、也要有宽容的胸怀。做一个有胸襟的教师,节省内耗互头的时间。生活像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教师要多做实事,要与人为善,要多看自己的长处,少想一些无法改变的弱点。要看到自身的渺小,对待人生的不幸要用笑来使它减半。多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听听音乐唱唱歌,要善于寻找欢乐,提高笑对人生的能力。
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自己不好;埋怨别人太狭隘,常常是我们自己不豁达;埋天气太恶劣,常常是我们自己抵抗力太弱;埋怨学生难教育,常常是我们自己方法少。
变换角度思考问题,选择积极的角色进入生活,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拥有一份宽容、豁达的生活态度,不斤斤计较,从自己的小世界中跳出来,人生变得开阔,也便拥有了更多的可能。
人都是这样的:青年认为少年好,中年认为青年好,老年认为中年好,结果他一生都没有在好的时候过过。那么,人的一生究竟什么时候最好呢?实际上就是你现在最好。因为你不可能再回到昨天。人生这列车,以提速的趋势,载着人们向生命的终点奔跑,让我们一起珍爱现在,共同努力创建美好的明天。
《我这样做老师》读后感9
平时,常听到这样的议论:看一看那些优秀名教师的成长事迹,我们热血沸腾;可一回到自己的岗位,又是一头雾水,不知何去何从。
“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是教师专业发展要‘提速’,可怎样才能使专业更好地‘跃进’呢”?通过拜读魏书生《我是这样做教师的》一书,使我对教师专业成长有以下几点浅薄的认识:
一、努力管理好自己的知识专长
当老师这几年,经常会有这样的经历:撰写教案时想起昨天看过的一份资料,但无论如何也找不到了,最后只能遗憾地放弃;在备课或撰写文章时,想起了某篇文章上的一个片断很精彩,或者是某本书上的一个材料很有价值,可翻箱倒柜也不见踪影……上述现象均说明教师不善于管理自己的知识。
教师的知识可分为显性和隐性两大类。学科内容知识、课程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等属于显性知识,这些显性知识可通过阅读等途径来获得;而教育教学实践经验、教学机智、教育教学技巧、教学情境创设力、个人的科研能力、治学策略等隐性知识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感悟并逐渐累积。
对显性知识的管理,可通过自主研修、学习,搜集信息资料,采用系统化分类管理,建立实用的知识管理库。而隐性知识,它基于教师的个人经验和个人特性,镶嵌在教师日常教育教学中,深藏在教师知识的“冰山”下部。对于这些非系统的内隐知识,管理的关键是尽力让其显性化。这时,教师应做有心人,把实践中的智慧、经验、课堂上发生的有意义的事件以及平时观课和教学研讨中有价值的信息及时记录并整理出来,运用叙事研究、案例撰写等把它们外显出来,并通过教育论坛和博客等方式和同行交流、分享,以让自己更好地反思。
二、制定规划,驶入专业发展快车道
根据自身的实际,制定出适合自己的专业发展规划并按照规划“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是专业快速发展的良策。
制定专业发展规划,先要分析自我,全面了解和认识自我,要对自己的能力、兴趣、特长、需要等进行全方位的准确分析,要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诊断自己的主要问题,认识问题发生的领域、难度,找到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和专业发展方向。
根据“缺什么就补什么”的原则,分别制定好长期与近期规划。近期目标的制定,要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拟订具体的实施策略,设计行动方案。根据自己的缺陷来确定需要强化的行动措施。如多向同行学习,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有选择地强化读书,勤做读书笔记,弥补理论功底的不足;加强和同行沟通、合作,参加各类研训活动,在交流中拓展思维,提高鉴赏和辨别能力等。
三、开发教学案例,及时发出专业成长的“声音”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有意义的事件,如转化“问题学生”失败的教训或成功的经验;课堂教学中处理突发事件的教育机智。但是许多教师意识不到这些,尽管在日常的工作中也谈论这些问题,但“口头谈论的东西会即刻消失在空气之中”。
案例作为教师对所经历的教育教学事件的记录,能反映一个教师专业成长的轨迹,这种记录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来说是极其宝贵的财富。案例写作,是教师发出自己声音的重要渠道,建构自己知识体系的重要手段。撰写教学案例,它要求教师要对过去的知识进行梳理,对过去的教育教学情境和经验进行审视、批判和反思。“写作是一种有力的思考工具”,通过写作,能让教师在对原有知识和经验重新认识的基础上,获得新的理解和体验。案例写作,更是过去的.实践经验和新的理论学习、教育教学智慧之间的交流、对话和碰撞。案例写作,能帮助教师跨越实践与理论的鸿沟,使隐含于自身实践中的缄默理论“浮出水面”。
案例写作,必须梳理自己的行动,确立写作主题,围绕主题选择和组织材料,让隐含于实践背后的思想和信念“闪亮登场”,从而确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四、自我成长过程中的反思
教师以自己的教育实践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行为及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其本质是一种理解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卓有成效的自我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具体而言,教师要善与在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进行反思,也要善于通过阅读思考反思比较自己的实践效果,从其中发现差距。教前反思,要求教师在备课前认真分析教材、学生及学生以前生活、学习状况,通过教学前深思准备出符合班情、生情的个性化教案,这种反思具有前瞻性,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并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预测和分析能力;教中反思,即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根据课堂上随时出现的问题即时反思,抓住契机,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这种反思具有监控性,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调控和应变能力;教后反思,这种反思具有批判性,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阅读反思,通过阅读教育教学专著不断的汲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来促进自己的专业素养。
通过反思、通过研究,教师可以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使自己真正成为教学和教学研究的主人,提高教学工作的自主性和目的性,克服被动性、盲目性。实践证明,教学与反思相结合,还可以帮助教师在劳动中获得理性的升华和情感上的愉悦,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和思维品位,从而可以改变教师自己的生活方式,使教师能够体会到自己的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经验+反思=成长,只有经过反思,使原始的经验不断地处于被审视、被修正、被强化,这样经验才会得到提炼、得到升华,从而成为一种开放性的系统和理性的力量,唯其如此,经验才能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力杠杆。只有教师自己才能改变自己,只有教师意识到自
己有的教学经验及其局限性并经过反思使之得到调整和重组,才能形成符合新课程理念要求的先进的教学观念和个人化教育哲学。
《我这样做老师》读后感10
魏书生,教育界的领军人物。敢想、敢干、敢改变、敢为天下先。读过很多魏书生老师很多书,被他的乐观进取的态度,平和的心态、独特的个性、超前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所折服。“教书是门技术活,管理学生有方法”的话语时时在耳边响起,鞭策我跟着魏老师学做老师,学做班主任,从他身上我看到了教育的“光”。
这个学期,学校组织老师们同读魏书生老师的杰作——《我是这样做教师的》。这是魏老师集自己几十年的教学经验,用朴实的语言表达了对教育的挚爱,对课堂的迷恋。读后,我受益匪浅。
当我读到“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自己不好;埋怨别人太狭隘,常常是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天气太恶劣,常常是我们自己抵抗力太弱;埋怨学生难教育,常常是我们自己方法少。”这段话时,我的心慌慌的',这不说是我吗?平常总抱怨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不会听讲,不会思考,学生难教、难管。何曾反思自己,是自己出了问题。我的心被重重击到了。以后,课堂教学出现问题要多问自己:我的课堂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及年龄特点?是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紧密?能否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与天天抱怨,不如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自己,适应孩子,我们就才能感受到教书的幸福。
魏老师说课堂上要“少讲多读”,深以为然。讲得少,教师才更珍惜讲课的时间,仔细考虑那些是必讲的内容,那些是讲了之后学生能记住、能理解的内容。讲得少,学生才能记得住。读得多,学生才能提高阅读能力。读的机会多,时间多,学生才能有自己的时间去思考、琢磨、查字典、查资料、问同学,才能形成自己克服困难的能力。
我的课堂总是自己说的多,生怕孩子没学会,给孩子读书、思考的时间少,时间长了,孩子就不愿自己动脑筋,养成了依赖老师的习惯,还总说孩子不动脑筋、遇到困难绕着走。以后的课堂,我要管住嘴,少说,让孩子多说、多做、多思考,真正把课堂还给孩子。
问题因思想而充满睿哲,思想因问题更熠熠生辉。读魏书生老师的书,对比自己,寻找问题,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感谢魏书生老师带给我们的教育智慧!
《我这样做老师》读后感11
魏书生老师的《我是这样做教师的》我经常翻阅,常读常新,解决了我做教师的很多困惑,帮助我走出误区,激励我在教学中不断尝试、实践,在实践中收获成就,收获快乐。
魏书生老师的“高效管理”的理念,让我认识到自己的“凡事都要亲力亲为”是及其错误的。新课改进行了很多年,“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可我却仅仅把这一理念应用于课堂教学,下课铃声一响立刻陷入了“教师发号施令,学生听话执行”的误区,但问题很快就来了。当我坐在办公室等着课代表把作业送来时,却发现收上来的作业总是参差不齐;吩咐课代表催学生交作业,甚至自己在班上三令五申,但收效甚微------收作业变成了一件头疼的事。当我读了魏书生老师的书,魏老师的课堂管理之高效让我惊叹,我开始反思和尝试。学生为什么不按时交作业?我在班上做了一个不记名的调查,总结原因如下:1.不会做(主要是主观题);2.作业太多做不完(学生会优先完成语数外等主科)。针对第一种问题,首先,我在平时上课中穿插教给学生主观题的答题方法,规范答题格式,并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不出两周,学生的主观题有了很大的进步。其次,设置竞赛机制,分学习小组比赛哪个小组交得最快,前三组交齐且批改可得优的.小组学生可评一次优,每月奖励一次评优最多的前十名同学,“惩罚”最少的后十名同学。针对第二种问题,我尽量压缩课堂教学时间,将时间“还给学生”,利用课堂时间来落实背书、作业,既提高了学习效率,又为学生“减了负”,一举两得。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作业收齐了,成绩也提高了。魏书生老师的高效管理理念值得每位老师学习。
魏书生老师献身教育的崇高精神,改变了我工作只是谋生的工具的想法。工作之初,每每抱怨教师工作量大,不被社会理解,而收入又和投入不成正比,对教学的热情,对学生的耐心,似乎也在抱怨与彷徨中消磨殆尽,上班成了无比痛苦的事情。当我了解了魏书生老师,我被他献身教育事业的精神震撼了!魏书生是真正的教育家,他心里装着全体学生,他爱自己的事业,更爱自己的学生,不放弃一个学生,要把所有的学生都教好,让他们学有所得。他把学生看得比自己重要,自己可以忍受生活上的种种不便,种种困难,目的是把这些学生一个一个地教育成才。这是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的精神,也可以说是宗教家的精神:就是牺牲自己,拯救别人。他用满腔的爱,来谱写着人生光辉灿烂的篇章。当我遇到困难想方法,而不是一味抱怨时,困难也就迎刃而解了,学生的成绩和热爱,带给我无比的成就感和快乐,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魏书生老师的爱的教育,坚定了我不放弃一个学生的信念。魏书生身上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崇高而无私的爱。它像一盏明灯照亮了学生内心深处阴暗的角落。他海洋般宽广的胸怀,能容纳和理解学生所有的错误。因而,他从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公平、公正地善待每一个学生,从不偏私。对待学生的错误,从不体罚,而是让学生唱歌或做件好事来改正错误。在充满爱的教育中,真正体现出他在学生心目中伟大的地位。爱是最伟大的教育。
教育,就是一个不完美的人带着一群不完美的人追求完美的过程。一个聪明的人,一定会以人为鉴,取长补短,魏书生老师的教育理念和伟大精神是我教育生涯的一盏明灯,让我收获了对教育的热爱,使我主动、积极得去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问题,并使我保持心态的平和,从容的享受工作的乐趣。
《我这样做老师》读后感12
暑假期间读了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由赵国忠先生主编的《今天可以这样做教师》一书,深受震撼和启迪,原来,今天是可以这样做教师的。
为什么选择了这本书?还真有点说不清楚,邂逅一本书和遇见一个人或许是一样的,也是有缘分的吧。直到翻开来读了,才暗自庆幸:这,正是我想要读的书!
不知不觉,我已经做了两年教师了,在这两年的教师工作中,我做了哪些有意义的事?我获得了哪些方面的成长?我对我教过的学生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我到底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教师?我怎么样才能成为我想成为的教师?这些问题在我读了这本书之后一个接一个地从我脑海中跳了出来。
序言中,赵国忠先生讲了一件发生在8年前一直让他难以释怀的事情: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我的办公室里来了一位刚刚退休、有32年教龄的小学数学教师,他想应聘兼职教育理论图书编辑。我问她:“你对新课程理念怎么看?”她回答:“我没去看,我教我的书。”我又问:“那你能编辑中学数学方面的书稿吗?她回答:“不行,我全忘掉了,我教的是小学数学。”我又问:“那你对小学数学有何研究?”她的回答更干脆:“教书很忙的,哪有那么多时间研究?”我诧异地问:“那你来这里想做些什么?”她的回答让我吃惊:“我熟悉小学数学教材,我擅长的就是编练习、做练习。”
对此,赵国忠先生有些悲愤地写道:“呜呼,没想到,32年的教学,已经把她变成了十足的小学生了!当教师难道就这样当吗?”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心里一惊,好像赵国忠先生的这话正是对我的当头棒喝。仔细想想,我的这两年不就是像那位有32年教龄的数学老师一样过来的吗?好像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处理学生的.各类事情,跟家长沟通,还有各种各样临时袭来的任务,让我每天疲于应对,忙的焦头烂额,忙的毫无头绪,还哪里有时间去研究我的教学?研究我的班级管理?如果我一直这样“忙”下去,等到我退休的时候不是也变成十足的小学生了吗?
虽然我对自己这两年来的状况有种种不满,总觉得这不是我预先设想的样子,但却勉强安慰自己:我是新手,等完全适应了工作应该就不会这样了吧。有时我也很有危机感,想要有所改变,但是该怎么做,我找不到方向,不知道路在哪里。《今天可以这样做教师》这本书犹如黑夜里的一盏明灯,让我看到了脚下的路。
书中精选了20位中外名师的故事,直观地再现了名师的教育智慧以及深刻解读背后的教育经验。文章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开学了,我能做些什么。第二部分是课堂上,我是这样教学的。第三部分是在我眼里,没有“差生”。第四部分是,一个教师,到底能走多远。第五部分是,教师,你对学生的影响有多大。整本书没既有枯燥乏味的理论宣讲,也没有高高在上的说教,只是一位位名师的一个个鲜活事例的呈现,读来耐人寻味,引人深思。
成为名师,可以说是每一个教师的梦想。当我们惊叹名师头上耀眼的光环时,我们是否看到了隐藏在他们身后的辛勤付出?成功是没有捷径的,没有一个人会随随便便成功,也没有一个教师会轻而易举成为名师。不过,所有名师的成名之路却都是从普通教师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创造“中国百合班”的俞玉萍老师,她的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只有她以她独有的爱和智慧十几年如一日地坚持做着一些不起眼的小事。每到开学前一天,俞玉萍要为每一个孩子写上个性化的寄语。她为了让彼此陌生的小伙伴们尽快熟悉,为他们设计胸卡,卡片的正面上端用红色字体印上“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我有美丽的花”,正中是三颗淡蓝色星星,是由他们自己写名字的地方,下端是盛开的几多洁白的百合。卡片的背面则是由她根据学生名字内涵写的寄语。从民办教师成为特级教师的朱良才老师的经历告诉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来改变自己的命运,每一个人都是命运的主人。
是的,我们一定还记得自己刚走上讲台时曾在心底立下的豪言壮语,我们也一直在朝着我们的梦想的方向观望,那么,接下来该做的,就是付出行动。
《我这样做老师》读后感13
以前总觉得魏书生这位教育大家离我们太远,最近看了魏书生的书籍,我感觉豁然开朗,被他的睿智幽默所感染,敬佩他乐观、进取的态度,敬佩他平和的心态,敬佩他独特个性,敬佩他独特的教育观念与方法,原来,教育也能享受如此的幸福。魏书生老师缓缓而谈,阐述了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师观、幸福观。
一、教师的幸福源自学生
序言的开篇这样写道:我从来没有想过要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我只想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有价值的普通人,一个称职的教师。关于幸福,魏书生说:如果一个人能够让这个世界因自己的存在而更加美好,让别人因自己的存在而更加幸福,那这个人一定是幸福的。这句话,早些时候已在其它刊物上读到过,再次聆听,更加深了我这样的信念:如果由于我的存在而多了一颗真诚、善良、美好的心灵,如果由于我的存在而让孩子们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如果由于我的存在而让孩子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习惯,那我的工作就有了价值。
作为教师,恐怕没有什么比遇见让自己满意的学生更幸福的事情了。然而,教师无法挑选自己的学生。教师的成长,一定是自我的成长,是发自内心的成长。
一位教师,要做经师,更要做人师。教书的同时始终注意育人,这是个人心理上的需要,也是学生切身利益的需要。
一个教师,一定要牢牢守住自己的长处,不断发展和利用自己的长处,只有这样,他才能真正成长和强大起来,最终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二、教师的睿智启迪着学生
魏书生讲课始终秉持一个原则:教师不替学生讲学生自己能讲清楚的问题,不替学生做学生自己能做的事。我们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展示机会,培养学生自信心、成就感。在课堂中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充分表达自己,先想方设
法让每位学生的嘴巴动起来,更重要的是多给他们创造机会,给他们重复的机会,给他们再次检验纠正的机会,要尽可能的多给他们展示交流的时间。还要注意及时发现学生暴露的问题做好点评,教师的讲解要少而精,要有针对性,要对学生展示的结果加以提升,
魏书生说,要培养学生具有比天空更广阔的胸怀,决不能让自己的胸怀像马蹄坑一样狭小,而要千方百计开拓成游泳池,开拓成湖泊,开拓成大海,甚至比天空更广阔。这样我们才能明确人生的意义,才能把精力用在于国于民,于已于人都有利的大事上,才能活得开朗乐观有意义。
通过读书增加理论知识,通过实践中抢挑重担,锻炼实际能力两种方式相结合,教师才能真正让自己一天比一天更强大。
我们必须坚信每位学生都至少有两个自我在内心深处并存,用学生心灵深处的能源,照亮学生的精神世界,是最节省能源的方法,壮大学生的心灵世界,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是班级管理的.最好办法。魏书生的原则是:在班级管理中“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事做,事事有时做”。
我们的心灵像摄像机,眼睛是摄像机的镜头,面对社会,面对生活,我们拍下什么录像片在自己的心上,全由自己说了算。一个老师,应该对美好的事物保持敏锐的感觉,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我们培养学生,要从发现学生身上的美好、长处和闪光点出发。
一个教师,应该学会自我控制,不轻易发脾气。要有爱心、耐心、也要有宽容的胸怀。做一个有胸襟的教师,节省内耗互头的时间。生活像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教师要多做实事,要与人为善,要多看自己的长处,少想一些无法改变的弱点。要看到自身的渺小,对待人生的不幸要用笑来使它减半。多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听听音乐唱唱歌,要善于寻找欢乐,提高笑对人生的能力。
“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自己不好;埋怨别人太狭隘,常常是我们自己不豁达;埋天气太恶劣,常常是我们
自己抵抗力太弱;埋怨学生难教育,常常是我们自己方法少。”读魏老师的这段话,让我看到了别一个天空那美丽的风景。当我们在为课对学生越来越缺少吸引力时,我们往往只强调要加强学生的纪律与注意力,而为什么不能从自身找找原因呢?我的课堂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是否符合学生的生活基础?是否能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与其让五十几位学生来适应自己,不如让自己来适应这些学生,这样效果或许会更好。改变自己,适应环境,我们就能看到那一片天空的美丽。对待学生不同错误的多种教育方法给我的触动特别深,使我想起我在教育学生时的黔驴技穷。有时除了提高嗓门高八度外,还真觉得无计可施。自己也知道这样的方式方法对于学生并不管用,或许学生的气焰灭了,但他们的抵触情绪仍然强烈,并没有让学生真正做到信服。这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做法。也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活泼发展,但我也实在不知该怎么做才能让学生信服。反观魏老师能在处理学生不同类型的错误时,以尊重为前提,把自己定位于多种不同的角色,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使学生对自己的错误有深刻的认识,对老师佩服地五体投地,从而主动积极地改正缺点。错误要分类,方法要多样,才能让学生真正知过而改之。
三、教师的胸襟滋润心灵
变换角度思考问题,选择积极的角色进入生活,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拥有一份宽容、豁达的生活态度,不斤斤计较,从自己的小世界中跳出来,人生变得开阔,也便拥有了更多的可能。
人都是这样的:青年认为少年好,中年认为青年好,老年认为中年好,结果他一生都没有在好的时候过过。那么,人的一生究竟什么时候最好呢?实际上就是你现在最好。因为你不可能再回到昨天。人生这列车,以提速的趋势,载着人们向生命的终点奔跑,你只有珍爱现在,有效地利用现在,才能使你有所作为,不虚度年华。
“人”字的结构,一长一短,所有人都是长处和短处共同组成的。千万别盯着人家那点毛病,越盯自己越累,人家也不痛快。
“人”字的结构,一撇一捺,你帮着我,我帮着你,一块儿组成一个人。男人帮助女人组成一个家庭,领导帮助同志组成一个集体。
“人”字的结构,还是上坡和下坡。有上坡成功的时刻,也有下坡失败的时候;有强壮的年龄,也有衰弱的阶段。于是,成功时无需飘飘然,失败时也很坦然。
改变自我,天高地阔;埋怨环境,天昏地暗。
要为前进寻找条件,不为后退拼凑理由。
那些善于自我埋没的人,总是刚一看到1%失败的可能,就已泄掉了99%的勇气。
胜利者比失败者常常只是少了一占怯懦。
悲观者在每个机会中都看到困难,乐观者在每个困难中都看到机会。
多用时间来瞻前、来实干;少用时间去顾后、去空想。少说空话,多做实事;少琢磨人,多琢磨事。
《我这样做老师》读后感14
寒假期间,手捧魏书生先生写的《我是这样做教师的》细细品读。这位朴实做教育的人总会给我们这带来温暖与感动,让我深刻反思与静心追问。行走在教育的途中已经21年,不止一次听到别人说,教师是蜡烛,燃尽自己,照亮别人。我想:如果一个教师以牺牲自己来成全学生,那他的教育是不会成功的,这是社会对教师职业的道德绑架。其实,我从未想过要成为一个多么了不起的人,也并不想把自己置于高大上的位置。正如湖南师范大学的周敏教授说:教育就是迷恋学生成长的艺术。我其实只想成为一个迷恋我的事业,温暖我的学生的那种人。
这本是带有魏书生自传色彩的成长之书,通过一百五十多次申请才从工人转到教师行业的魏书生老师,刚开始的时候,上帝并没有因为他热爱教育而对他稍加青睐,他的教学成绩很不理想。魏书生后来在一次访谈中讲到:“我那时候只有一个信念,就是不能输,一定要将这些孩子带好……”。是啊!人生的路上没有捷径。如今是竞争的时代,家长挑选学校,孩子选择老师。可以说一个学校创办是否成功,管理固然很重要,但是好老师的数量与质量却是学校真正的生命线。所以,作为教师,我们需要足够的进取之心。如果停滞不前,那么站在教育的潮头,你怎样迎风破浪,怎样扬帆起航?在众多的行业中,教师无疑是最无私的.“师傅”,恨不得将一身看家本领倾囊相授。以前,我总认为只要花足时间,耐得性子,就一定能让学生学懂学会,就能取得预期的效果,虽然身心疲惫,仍然坚持不懈。可是,这样的付出,得到的是学生的厌学,家长的怨声载道。通过解读魏书生的教育理念,通过许许多多优秀教师的经验,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开始深深思考:教育的真谛是什么?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时刻明确自己的职责,蹲下来与学生对话,了解学生所思所想,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去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真正喜欢数学课堂,喜欢数学。亲其师而善其道,怎样的老师,就会成就什么样的学生。那么,作为教师,你的所思所感,你喜欢的书籍,你的业余爱好,你的气质,你的素养都是吸引学生模仿的地方。所以,我们要把每一段岁月都当成最好的时节,努力成就最好的自己。相反的,如果我们把教学工作看成是干钟点工,来学校一天就工作一天,离开学校就什么也不想,结果会是怎样呢?我更喜欢把教师比喻成园丁,那样才凸显出教师的艺术。学校像地,学生像种子,而老师就是艺术家也是园丁。教师应该具备进入学生心灵世界的本领,不是站在这个世界的外面观望,更不是站在这个世界的对面发牢骚与叹息,而是站在这个世界耕耘、播种、培育、采摘、流连忘返,这样的老师会生活在幸福之中。
让我们用心诠释教育,解读教育,演绎教育,用温暖的情怀催开满园的桃李芬芳!
《我这样做老师》读后感15
教育是一个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以身作则的职业,自从踏上教学之路,我常常思考:应该如何做一位合格的教师?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我偶尔看到魏书生老师的《我是这样做教师的》,书中不论是教学还是班级管理上,都能给我很大的震撼。
一、坚信每位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你的助手,你也是每位学生的助手。
教育是做到“条条大路通罗马”,解决一件事有一百种解决方法,在处理班级事务时,作为班主任要灵活应对,善于发现、发挥学生本身的力量和智慧。印象清晰的是上学期开学时,班上的桌椅摆放混乱,不能横竖对齐,学生们的`自觉性也还是很差,天天扣文明班的分数。于是我请了班上几个学生帮我想想办法,第二天,这几位学生分别给我不同的提议,他们的解决方法出乎我的意料,不但新颖,而且实施起来有效。每一个看似烦恼的问题,其实都是一个机会,提高学生能力的机会,考验班主任智慧的机会。在班级管理中,我们真正需要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去管理,去实践。
二、教师有心,处处皆是学问。
在书中,魏老师坚持了很多年的做法是:坚持利用国外学生的事情,来扩大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境界,让他们知道国外同龄人是如何做的,从而与自己形成对比,以此更好地规范自己的行为,配合班级管理和教育教学改革。他会常给学生读外国学生的作文;坚持订阅《外国教育动态》杂志,给学生读适合他们的内容;向学生介绍哥伦比亚学生的教改营......就这样,他的学生通过同龄人生活的比较,通过不同国家和地区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比较,找到了既科学有比较适用于自己的方法,而且,扩大了视野,有了一种更加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条条大路通罗马,管理班级,不一定非要盯着那些“管理班级”的条条框框,学生视野扩大了,综合素质提高了,沟通起来自然容易很多。班主任工作虽繁多杂乱,但我相信,在实践中不断学习,热爱我们的工作,关爱我们的学生,定能收获更多的幸福感。
【《我这样做老师》读后感】相关文章:
我喜欢做这样的我作文05-24
我应该这样做的作文12-14
《我是这样做教师的》读后感05-17
这样做值得作文03-20
这样做,值得作文06-06
这样做值得作文05-27
做这样的人作文03-15
我喜欢做这样的我作文范文(通用60篇)09-08
《这样做不好》教学设计10-08
这样做最好作文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