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外人读后感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局外人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局外人读后感 篇1
终于在今天看完了法国作家阿尔贝。加缪的《局外人。鼠疫》,我看的是孙睿君翻译的版本。
刚开始看的时候没想到里边会是讲的两个单独的故事,分别是《局外人》和《鼠疫》。但是《局外人》才占篇幅的五分之一,以至于感觉还没看出个所以然,就已猝不及防地进入《鼠疫》的剧情了(哈哈,就像看川端康成一样)。
但是我还是想把两个故事放在一起讲,因为我感觉它们在某一点上还是有一定的关联的。
第一部分《局外人》
《局外人》以主人公回去参加母亲的葬礼开篇。在整个葬礼过程中,主人公都表现的很冷淡,之后又在守孝期内和玛丽发生了关系,然后玛丽成了她的女友。在一次和朋友去海滩玩的时候射杀了一个阿拉伯人,之后的故事就是讲他的审讯过程,在这中间还有一个神甫希望能够“救赎”他,以及他和神甫的一系列“较量”。
故事的从头到尾主人公都是一副很冷淡的样子,或者他的心里根本是空空的没有任何内容。他冷眼旁观母亲的葬礼。想到要和玛丽结婚时也是无所谓,结与不结好像没什么不同。甚至面对法官对自己最后的审讯也是一样,好像他是一个观众在分析别人案件的进程,死亡也无所谓。这就是应了文章的题目《局外人》吧。
在监狱里主人公有几次都想到了他的母亲,我以为他的心理活动终于要显露出来了,最后却还是没有,故事读完,我也没触摸到主人公心里的那个点。
而整个故事我觉得需要特别一提的就是,最后判主人公死刑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却是因为他在母亲葬礼上表现出的冷漠。这一点有些讽刺。几乎养老院所有的人提供证词的人都出来指认这一点。引用文中检察官的两句话:“…这人母亲才死了两天,就乱来男女关系,更为了结束桃色事件就草菅人命…”“…我控告,此人在埋葬母亲的时候就有了一颗草菅人命的心…”
最后案子判下后神甫再一次来监狱里找主人公,此前他已多次拒绝见他。神甫问他为什么不愿意见自己,他说上帝是不存在的,他的心里没有一线光明,活着却不停想象自己怎样死去。有人在痛苦的石头上看到上帝神圣的面容,而他的石头上什么都没有。
第二部分《鼠疫》
《鼠疫》讲的是奥兰城街上人们发现老鼠突然多了起来,到处可见老鼠的尸体,后边慢慢就爆发了《鼠疫》,大概和非典的程度差不多吧,每天都有很多的人死去。
这篇文章让我想要和《局外人》一起讲的就是:《局外人》的主人公面对自己的死亡始终都是冷漠的,平淡的。而《鼠疫》里的人们却是每天真真实实的看着自己身边的人一个个死去,并且知道自己也会死掉,那种恐惧,渐渐到麻木。
中间有一部分讲到埋葬死去的人,最开始还尽量追求体面,直到后面死去的人越来越多,多的没地埋,面对一车车尸体,就像是处理xx一样,焚烧。
也有一部分人们寻求天主教的庇护,更多的想的却是及时行乐,反正到时候主也会庇护他们。
文中有两个人让我印象深刻,一个是里厄医生,他说因为他不信仰所以才会救死扶伤。而另一个人是神甫,他始终拒绝看医生,直到染上鼠疫死去。
整个过程当中,我觉得医生真的是很伟大的,曾经被人敬仰的医生因为面对鼠疫的无能为力而让人以为他冷血无情,医生承受着这样的冷漠,依旧为鼠疫而抗争,见证一例又一例的死。老人的,年轻人的,小孩的,男的,女的,认识的,不认识的,还有自己的亲人。最后,塔鲁医生也死去了。
之后好像就有奇迹出现了,开始有了两个染上鼠疫却并未死去的人,在大街上又看到了猫,这是鼠疫渐渐退去的象征。
鼠疫最终好像被打败了,这次的抗争好像是胜利了,但是文章的结尾却这样写道:鼠疫的病菌永远无法消灭,它会几十年如一日地沉睡在家具及衣物中,它会潜伏在屋子、地窖、箱子、帕子以及废纸里,可能某一天,厄运会再度降临,或者瘟神再作乱一次,显示出它的功力,让所有的幸福在一座城市中死去。
没有永恒。
局外人读后感 篇2
在这个纷扰的世界,谁不是一个局外人?这是我昨天早上一口气读完小说后的第一反应。
很久没有一口气读完一本书了,有书的原因,也有自己的原因,很多时候,本来端起架子,准备好好读书,殊不知,捧起书来,没过半个小时,就开始眼睛困了,后来就是脑袋也木了,索性就睡会儿再说。唯有这本才五六万字的小说,让我的阅读体验,有了少年时一目十行的快感。
《局外人》是写司法问题小说的。开篇就是“我”要向老板请假,去给母亲奔丧。母亲在养老院里死了,“我”没有表现出一个人子的巨大悲痛,平静的有点反常,只是对老板不太情愿准假有点微词。觉得只有自己奔丧回来仿佛才坐定了丧礼的事,老板才会表现出对下属的慰问和哀悼。奔丧过程,以为作者把“我”放在了局外人的位置,只想说“我”情感冷漠,活得行尸走肉一般。包括和门房的闲聊抽烟,和女朋友玛丽于丧礼次日,就在一起欢爱……直到被朋友约到海边去玩,稀里糊涂地开枪杀了人。就有了下篇最重要的事情发生。“我”进了监狱,要接受审判。而只有这个时候,“我”才真正成了“局外人”。
作为一个职业法律人,当然也很关心在法国,对于这样一个连开五枪杀死一人的案子如何办理。检察官对案发当时的情况并不十分在意,却从“我”给母亲奔丧开始,做了大量的外围调查工作,就想向陪审团证明“我”从一开始就是个十恶不赦的杀人恶魔……他成功地在冗长的庭审过程中,获得了陪审团和法官的支持,“我”被以法兰西的名义判处斩首示众。
在整个司法活动中,包括“我”的辩护律师在内,都是这架庞大司法机器的螺丝钉,他们在按部就班一成不变中完成了作业,就算“我”被宣判死刑,律师也只是不无遗憾地握住“我”的手,他本来也没想改变委托人的命运,只是在完成任务。
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我”本来才是案件的当事人,却完完全全的成了“局外人”,仿佛一切都与“我”没有关系,“我”只是他们完成办案任务的一个载体。没有人关心“我”的喜怒哀乐,没有人听“我”认认真真地叙述一下案件过程。所以当听到宣判结果的时候,庭长问我是不是有什么话要说,“我”只是稍微想了一下,就说“没有”。其实,疲惫不堪地走完所有的程序,“我”已经感受到,说什么都没有用,他们根本没有人会认真地聆听,这都改变不了自己的命运。因为“我”从发案开始,就一直处于局外人的位置,所以“我”从来就没有真正参与到对自己的审判中,不能不说是貌似完美的司法制度的巨大缺憾,也是在这架机器下每个个体命运的.悲哀。
看到这里,我想起了呼格吉勒图……他们在面对死亡判决的时候,那种绝望无助的眼神。唯一的不同,是这两个人最后成了真正的“冤魂”。他们原本就没有杀人。而这才更加恐怖。我不知道作出这样的判决并最终将他们处死的人,是不是此后余生都生活在连绵不绝的噩梦之中?而局外人中的“我”好赖还是一个杀人犯,只是没有得到司法裁判时应有的关注、追问和公平的对待罢了。要是加缪再世,来写以中国为背景的“局外人”,不知道会引发什么样巨大的反应?
那些以解读人类命运为己任的中国大作家们,敢不敢用自己的如椽巨笔写出几部人间悲剧?“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我怎么越来越觉得现实的生活本身,早已经超越了艺术家的想象空间!哪还需要什么艺术加工,只需要用直白的文字原原本本地记录下来这些案件即可,就注定了是一部传世之不朽大作……记录悲剧,也是为了减少悲剧重演,这才应该是中国作家的真正使命。
“书非借不能读也”,《局外人》是同事主动借给我看的,看完以后,我觉得很值得收藏。在当代《局外人2》没有被写出来之前,这部书放在自己的书架上,至少可以时刻提醒自己“你能做到的,其实并不是很多,但你必须为之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这也是一个法官的真正使命所在。山里有句老话“就算是杀一只鸡,临死前它也会叫唤几声……”何况是人呢?
局外人读后感 篇3
真相总是包裹着谎言一同到来。我的朋友,我需要你友情的支撑时必须接受你的困扰;我的爱人,我需要你爱情的抚慰时必须接受你的无知;我的家人,我需要你不计回报的付出时必须接受你的固执;我的老板,我需要金钱来自我立足时必须接受你的世俗。在我接近这些真相之后,我总是取舍利弊,然后在你们的游戏中败下阵来。我了解作为胜者需要付出的代价——无助、孤独、贫困、死亡。于是我每次都选择了妥协,用谎言来让游戏变得简单。但每次处于真实与虚无之间的时刻,我总试图寻找些什么,以期待能离真相更近一点。
加缪的《局外人》讲的故事很简单,主人公默尔索在乡下养老院的母亲死了,他回去守夜时没有表现出悲伤的感情,并且在葬礼上也没有哭泣。之后在和朋友的一次海滩出游时意外用枪杀死了一个阿拉伯人,然后被判了死刑,并拒绝接受神父的忏悔。在整个人生包括对待自己的审判时也一直表现的像个局外人。
在尝试理解《局外人》之前,我要说个发生在我身上的事。前两天我妈给我打电话,要求我去看望在上海医院住院的大姨,大姨第二天要做手术,而我妈在苏州老家,家里也在装修,无法脱身,于是要求我去看望。我听了后心里不大乐意,这当然不是我感兴趣的事情。但我开始分析,大姨是我妈的姐姐,姐妹从小一起长大,感情深厚且有很多共同回忆。其次按乡下的规矩亲戚有人生病要去看望,那么做手术之前她当然要来看望,但她来不了,于是让正好在上海工作的儿子去看望,十分合情理。可问题就出在这儿,我得为这情理去做一件我不感兴趣的事,我个人不是很在乎情理。从我这方面来说,小时候大姨对我很亲,但长大后我常年在外读书工作,一年也见不到几次面,逐渐成了熟悉的陌生人。第二,这世上每天都有人生老病死,很多事情都应看淡,这世上的大多数事情与我无关我也不感兴趣去参与。第三,我同很多当代青年一样处于一个断层的环境中,我并不把亲戚当成我至关重要的人,我很难倾注起和我妈一样的情感。于是被要求看望这件事对我来说像是一个形式主义的事,一个道德上的负担。但我妈是我至关重要的人,而大姨是她至关重要的人,所以我理解她,于是我买了水果,包了红包,决定去医院。去之前我路过女朋友那给她送西瓜,她想一起去但被我拒绝。她看我只买了葡萄和荔枝,还是简单的塑料袋装着,就建议我买个水果篮,或者至少买些橙子搭配,显得颜色好看。我心想水果篮好看但不好吃,而且大姨手术前不能进食,买的水果大部分是陪床的人吃,那买当季的水果性价比更高。诚然,我不喜欢形式主义,对于这套规矩显得也很生疏,但我女朋友当然希望她的男朋友八面玲珑,在社会上多方面能吃得开,但这种要求使我为难。我和默尔索一样在成了社会规则下的矛盾体,我并不想参与人们规定的很多游戏。但我在去之前还是买了橙子,因为我觉得她说的颜色搭配的话有道理。
发生在我身上的事并不在隐射什么,只是以我浅薄的人生经历来感受默尔索的情感,我的.故事也远没有默尔索的那么鲜明又有特色。默尔索在自己的人生中一直是个局外人,他认为很多事情怎么都行但同时又和它们保持着距离,在这种距离中他既无法体会到自己真实的情感,也没有获得灵魂上的净化。包括参加妈妈的葬礼,和玛丽的恋情,老板安排出差工作,甚至最后对于自己的死刑的审判。他接受自己平淡的人生又不想参与社会制定的游戏,像个局外人一样将自己的感情绝缘,自己的人生似乎是处于一种荒诞和虚无之间。而他最后接受死刑也是因为“未来的岁月并不比我已度过的岁月更真实”。
我时常会产生相似的想法,脱离了生活觉得人生很多时候是无意义的。追求金钱、爱情、名誉、信仰的人生本质上都是相同的,都是追求自己的欲望。只有某一刻追求的真相让生命在宇宙中的此时此刻闪耀出富有生命力的光。我并不是批判和否定追求欲望的人生,我也是其中之一,只是每个人选择不同。追求这些东西无疑会获得幸福的感觉,但有时候获得太多也会成为人生的枷锁,让人畏惧无法决绝。人生就是一个大混沌,在这些追求中搅拌缠绵,蹉跎光阴。
局外人读后感 篇4
周末不要闲着了,来看本吧。
这五本小说不仅内容精彩,而且特别适合没有阅读习惯的同学培养阅读习惯,毕竟短篇小说不会有很大的阅读压力。
1
《活着》
作者:余华
豆瓣评分:9.1
这本书多有名,我就不说了,几乎所有的推荐书单上面都有它。
《肖申克的救赎》里男主说过这样一句台词:要么忙着活,要么忙着死。
《活着》的主人公富贵显然是前一种。
作者只是用非常平实的笔调记录了富贵的一生,无非是人生的起起落落,只是这个起起落落的太过极致,就是死亡。每一次富贵感受到一些温暖和希望的时候,就在短暂的瞬间破灭......这样希望失望的轮流交替,直到身边的人都离开,除了他的大黄牛。
本来是非常残忍的结局,但是最后富贵和他的老黄牛一起坐在田埂变得时候,我却感觉莫名的心安。大概所有的担惊受怕都结束了,所有的生离死别都尘埃落定,剩下的时间里,只要向死而生就好了。
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以前我就是考过这个问题,我觉得活着的意义就是不断寻找活着的意义。
而余华在序里说,活着就是为了活着。
一部看起来会有些压抑的书,但是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看一看,生命的虚无在余华的笔下、富贵的身上体现地淋漓尽致。
2
《人生》
作者:路遥
豆瓣评分:8.4分
路遥最著名的作品是《平凡的世界》,《人生》比起《平凡的世界》来说,篇幅短了不少,在故事构架上,自然单薄了一些。
之所以喜欢路遥,是因为他的作品有强烈的时代色彩,不管是《平凡的世界》还是《人生》,都有时代的大背景做烘托。人的命运是身不由己的,是在时代的洪流推动下的不得为之。
即使时代不同,人生的轨迹还是一样的。世界很平凡,人生很平凡。孙少平也好、高加林也好,他们不只是作者笔下的人物,更是那个年代人物命运的.缩影。
据说,当年马爸爸高考失利后,就是看了这本书,才决定发奋图强,二战高考。
3
《人间失格》
作者:太宰治
豆瓣评分:8.3分
看完这本书我给朋友发了个微信。
我说能把颓废、丧这些负面情绪写得如此清新脱俗、理所当然,也只有日本人了。
当然,这只是一种调侃。
对于我来说,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作者赤裸裸人性中最隐秘的一面地表现出来。比如逃避、消极、避世、背叛。
即使你厌恶憎恨这些,但是你摆脱不了它。
比如日本很有名的一部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你讨厌她的怒而不争,讨厌她把所有的爱和尊严都堵在一个男人身上,讨厌她悲观厌世。
可我们谁又不是松子呢?渴望被爱,又缺乏安全感。
4
《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
作者: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
豆瓣评分:8.7分
一开始我是它当作悬疑小说来看的,以至于我抱着看悬疑小说的警觉,试图找出最不可思议的凶手,否定每一个真相,期待出现一个巨大又精妙的反转。后来我发现,我错了。
就像小说的名字一样,确实是一桩事先张扬的谋杀案,没有蹊跷、没有惊悚、没有悬疑,张扬地即使凶手告诉所有人,他即将杀死死者,没有一个人对其持有怀疑,没有人试图拯救一个生命,一切都理所应当。
小说的高潮在最后两部分,因恨生爱,爱恨相涨,爱恨相消,以及人性骨子里的冷漠和自私,最后死者去世时悲伤的宿命感。到最后,我都不知道死者是不是被冤枉的,可他就是死了。
注:不管是《百年孤独》还是这本,人名真心是硬伤。
5
《局外人》
作者:阿尔贝·加缪
豆瓣评分:9.1
看评分就知道,内容有多棒。高潮依然在第二部分。
第一部分的流水账,让我一度以为又是一本“拿错书系列”(看《月亮与六便士》的前半部分我也是这种错觉)后半部分荒诞的情节又和前面的每个细节都对得上。
明明审判的人是“我”,却没有人在意“我”到底做了什么,“我“在想什么。审判官只是根据几个碎片信息,串联起所谓的逻辑真相就可以为我“定罪”。明明只是和人之间刻意的疏离,反而变成了蓄谋已久的杀人动机。只要不按社会预期的样子过活,你就是罪人。
加缪语调犀利,反讽能力一流,不愧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局外人》真的要强推,看一遍真的不过瘾。
局外人读后感 篇5
《局外人》是阿尔贝·加缪的代表作之一,首次出版于1942年。这部小说讲述了主人公默尔索的故事,他是一个孤独的人,生活在社会的边缘,他的行为和想法与社会常规相悖。默尔索的人物形象深刻地反映了加缪的存在主义和荒诞主义哲学观点。
首先,默尔索的孤独性是他人格的一个核心特征。他不仅在社会中感到孤立,还在情感上与他人保持距离。他对母亲的去世表现出冷漠,对女友玛丽的爱情表现得淡然,对老板的鼓励和升职期待表现地无所动容。这些看起来让人不可思议的,过分理性的孤独和冷漠,在加缪荒谬的笔下却恰恰反映出当时社会所存在的真实的本质,如果我们结合1940—1942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一背景来看的话。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默尔索这些冷漠且孤独的思想下,依旧有着些许的情感波动,他会翻身在枕头上寻找玛丽头发留下的盐味,会在意莱蒙对他使用你这个词,以及被别人当成朋友。这些淡淡的情感波动,让读者不由有了一种同情与珍惜,然而,我个人觉得,也是他对莱蒙的情感波动促使他总是会卑微地选择满足他人的请求与期待,做出妥协,然后被迫纠缠进了后续的事件中,最终导致了自己的万劫不复。
其次,默尔索被视为社会的局外人。他的行为和思维方式与社会的期望不符,这使他成为了一个不被理解甚至被排斥的人。他的生活方式简单,他会想,星期天总是忙忙碌碌,妈妈已经安葬了,他又该上班了,总之,没有任何变化。
他也不追求权力或财富,或许曾经他有过雄心大志,有期待过想要改变生活,在他上大学的时候,可惜一切的想法都随着他辍学而消失了。他也不遵循社会的道德准则,比如在母亲的灵床面前抽烟和咖啡,第二天就去看了搞笑电影,和别人约会。在这个意义上,他既是字面上的“局外人”,也是精神上的独立者。
默尔索因为杀人而被审判的情节是小说的高潮。这一部分不仅是对默尔索个人行为的审判,更深层次地体现了社会对个体道德和人生观的审判。在法庭上,默尔索的审判超越了他的犯罪行为本身,转而成为对他的性格、生活方式以及他对母亲死亡的反应的评判。法官总是找别人来描述默尔索的生活态度,而不是犯罪事件的.目击者,就事论事。因此犯罪本身的这一过程明显地反映了社会对个体的不理解和偏见,以及社会价值观对个体的压迫。
同时,默尔索在审判过程中的态度和反应进一步揭示了他的人物特质和加缪的哲学观点。他对审判过程的漠不关心和对死刑判决的接受,体现了他对生命本质的冷静认识和对命运的接受。他不在乎上帝,也不认可那些虚妄着戴着伪善的面容,站在道德制高点去抨击他的行为。他更愿意一个人呆在牢房里,去回忆过去的故事,去反思人的选择,站在终极理性的角度探索生命的意义。只有一种命运选择了默尔索,未来的生活并不比他已往的生活更真实,他人的命运也与默尔索没有任何关系,玛丽也许会爱上另一个人,塞莱斯特也许应该是另一个时空下他更好的朋友,萨拉马诺的狗也许值得主人的疼爱……他的内心独白深刻地体现了加缪的荒诞主义思想。默尔索的最终接受和平静面对死亡,反映了他对人生无常和世界无意义的深刻理解。他的这种态度,虽然在社会看来可能是悲观和消极的,但实际上却体现了一种对生命真相的勇敢面对和深刻认识。
总而言之,《局外人》是一部深刻探讨人性、自由和存在意义的小说。加缪通过默尔索这一角色,展示了一个孤独而独立的人物形象,他的生活和思想挑战了传统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观念。默尔索的故事不仅是对个人孤独和社会疏远的描绘,更是对人类存在的荒诞性和不可理解性的深刻反思。
全文最后,长夜将尽,默尔索听到了远方响起的汽笛声。它宣告有些人踏上旅途,要去一个从此和他无关痛痒的世界。很久以来,他第一次想起了妈妈,在晚年又找了个“未婚夫”,玩起了“重新再来”的游戏。也许在一个个生命将尽的养老院周围,夜晚如同一段令人伤感的时刻。妈妈已经离死亡那么近了,该是感到了解脱,准备把一切再重新过一遍。面对着充满信息和星斗的夜,他第一次向这个世界的动人的冷漠敞开了心扉。
局外人读后感 篇6
小说《局外人》的作者阿尔贝·加缪是法国现代著名的存在主义作家,曾获得1957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他出生在一个战乱的时代,从小和母亲在阿拉伯贫民中长大,对他们贫困的处境有着深刻的同情,从而对人生的荒谬感更有体会。二战后初期,他和当时颇有盛名的存在主义作家保罗·萨特非常亲密,萨特说他在一个把现实主义当作金牛膜拜的时代里,肯定了精神世界的存在。但加缪一直否认自己是存在主义作家,还声称自己对一切问题都有自己的看法,不属于任何派别。加缪曾写了论著《反抗者》与萨特产生论战,轰动一时。
作品介绍:
《局面人》是加缪的成名作,以一种不动声色但有内含力量的文字粗线条地塑造了默而索这个“荒谬的人”。整部小说分为两部,第一部分从母亲逝世开始讲起,默而索参加了葬礼,却平静得没有任何悲伤的情绪。葬后第二天,他的生活又恢复原样,“妈妈已经安葬了,我又该上班了,总之,没有任何变化”。后来他认识了邻居莱蒙,一次和他在海边意外遇上了莱蒙的敌党。冲突中,莫尔索开了5枪,阿拉伯人直接毙命。第二部分开始写了默而索因杀害阿拉伯人在监狱中的日子。他无法解释自己杀人的动机,不请律师为自己辩护,也不想神甫忏悔。最终法庭结合了他之前在母亲葬礼上的冷漠态度,默尔索被判处死刑。然而死亡降临,默而索才有那么一丝恐惧,但更多的是满足,“我体验到这个世界如此像我,如此有爱融洽,觉得自己过去曾经是幸福的,现在仍然是幸福的。”
《局外人》读后感:多余的理性
《局外人》是法国著名作家阿尔贝·加缪所写的小说,描述一个叫默而索的年轻人安葬母亲之后,一直到因为防卫过当致人死亡而被判为死刑的那段日子。小说语言冷静又干脆,稍嫌单调的叙述揭示了默而索复杂的内心世界。
小说开头一句即是:“今天,妈妈死了。”不知所措孩子一样的口气,大凡成人提到该类事,会尊称母亲,可是默而索却不是。接着又是一转:“也许是昨天??”,不经意间,暴露默而索的漫不经心和恍惚。接下来,让人有点愤然,他从头到尾没有哭,还在母亲遗体前抽烟。第二天,他就游玩的不亦乐乎,带女友回家过夜。还帮一个名声狼藉的`邻居惩罚他的情妇,因为“没有理由不让他满意”。女友要和他结婚,他觉得“怎么样都行”,女友一定要他回答是否爱她,他竟然说“大概是不爱她”。最后迷迷糊糊杀了人,对于法庭上的辩论也不关心,好像与他无关似的。默而索被判死刑,与其说是因为杀了人,不如说因为被指控“怀着杀人犯的心埋葬了母亲”。在临刑前夜,他拒绝神甫,却想起妈妈。小说最后一句:“为了使我不感到不那么孤独,我还希望处决我的那一天有许多人来观看,希望他们对我报以仇恨的喊叫声。”让读者不由震惊!
小说的开头和结尾,都是那么不凡,使得中间的有点枯寂有点冷淡的述说,顿时变得意味深长,平淡中现出深刻。作者把《局外人》的主题概括为一句话:“在我们社会里,任何在母亲下葬时不哭的人都有被判死刑的危险。”这种生存的荒诞感,人和社会的剥离的痛楚感,才使得小说有深沉的哲理。事实,评论界把《局外人》标签为哲学小说。
问题是,默而索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从上面的简述,默而索似乎是个冷漠的人,因为在母亲下葬时候竟然不哭。默而索为什么不哭?小说最后解释道:“妈妈已经离死亡那么近了,该是感到解脱,准备把一切重新过一遍。任何人,任何人也没有权利哭她”。默而索的冷漠似乎来自他的理性,但是正是这样的“理性”使得他和整个社会道德系统脱节。
我们活在社会,必须接受传统的价值观,如感情,爱情,事业,金钱等等。我们不能不遵守约定的风俗习惯,譬如母亲下葬时候要恸哭,娶一个女人时候要说“我爱你”,在法庭上为自己辩解。但是,如果你觉得自己可以背离这一切,那么无疑就成为社会这个“局”外面的人,最终被社会抛弃。
局外人读后感 篇7
《局外人》是加缪的成名作,堪称20世纪整个西方文坛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最著名的小说之一,描述了主人公默尔索与世界及人生疏离、到哪里都是“局外人”的感觉。他不仅在母亲的葬礼上无动于衷,而且在偶然的情况下成了杀人犯、被判死刑时,也冷漠如初。加缪通过对默尔索这个典型人物的冷静刻画,深刻地表明了所处世界的荒诞和人类自身的荒诞。
作品是运用主人公自述的方式表现的一部中篇小说,由标题的含义即可看出,它标示的是人与周围环境的完全脱节,人对自己的生存感到陌生的主旨。
在《局外人》中,我们看到人的理性与荒诞世界之间似乎永远横着一条鸿沟。世界是荒诞的,这是主人公默尔索对世界的主观感受。这种荒诞感的实质是个人与世界、主观与客观之间冲突的关系。正如加缪所述,它们之间是一种永无止境的斗争。加缪的这种存在主义哲学思考,是从荒诞感入手解释人生的哲学思考,也是针对西方资产阶级传统性观念而提出的带走强烈反叛性质的哲学思考。
整部作品紧紧扣住“荒谬”主题,以默尔索的感受和遭遇,向读者淡淡地描写出人与世界的脱离。小说开篇就写道: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昨天,我不知道。母亲的死的确切时间不知道,说明他与外在环境的不和谐。在入狱后,每天要消磨的时间就剩下六个钟头,其中包括吃饭、上厕所、会议和捷克斯洛伐克人的故事,生活中没有任何激情,一切都是荒谬。
默尔索,这个世俗眼中的离经叛道者,其实不过是个被误读的正常人。他有健全的心智,读过大学,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和敏锐的观察力、判断力。例如,他仅根据电影散场后年轻人的举动比平常坚决果断,就推断出他们刚才看的是一部冒险片;他对太阳、大海、鲜花的香味十分敏感;他被捕后回答问题是很有逻辑,条理清晰;他具有清醒的自我意识,死刑前仍拒绝被招安进神甫描绘的美好世界。
同时他又是个典型的悲剧形象,他莫名其妙地杀人,又莫名其妙地被处死,而在这一事件中,默尔索、辩护人、检察官、神甫所表现的行为全都代表了他们各自的思想意识。通过小说的描写,我们知道,事实上默尔索杀人只是偶然发生的,并非检察官指控的蓄意谋杀。默尔索也并非如检察官所言是一个无情无义、十恶不赦的人。他只是一个萎靡不振、但却有着善良品质的普通人。
但是在他埋葬母亲时,因为疲倦便被视为麻木不仁。本来这事儿与凶杀案并没有丝毫关系,然而检察官却将此作为一条重大的证据,作出自己最具逻辑的推理判断,为人类维护“正义”。小说通过这些来告诉读者加缪所认识的生活真相——世界是无比荒诞的。
局外人形象是一种批判和拒绝,一宗对社会虚假道德、理论、秩序的无情否定。默尔索沉默冰冷表象背后的神经是如此脆弱,如此维系于本能又如此不堪一击。他母亲下葬时的无动于衷和在法庭上的拒绝作假具有同样的意味:保持最后的'一点自我。如果认为这世界是荒诞的,那么“自我”也将是荒诞的,积极与否同样毫无意义。为了给活下去维持一点心里支撑,默尔索拒绝作假,拒绝礼节和说谎,他沉默孤傲的形象好像一个拒绝的符号,这种姿态却并不是明亮灯光下英雄式的,而是黑暗中遭到厌弃或自我流放之人最后的一点热气和执着。
不过,默尔索临死前的一段话,让我们看到了局外人的清醒,那是对荒谬的清醒,对不合理的世界提出的抗议。可以说,这段话是整个小说的画龙点睛之笔,它有着更为深刻的哲学意义。加缪认为,世界是荒谬的,但我们应该再这个荒谬的世界中完成自己的生活意义。
加缪对默尔索是偏爱的,临刑前的默尔索想象星空、夜晚的气息、土地和盐的气息,能够毫无遗憾地认定“我认为我过去是幸福的,现在还是幸福的。”尽管生活中充斥着荒诞与苦难,毕竟还有值得留恋的东西。人间的真情、自然界的美丽,甚至苦难本身也成为活着的证明。
【局外人读后感】相关文章:
局外人作文04-24
《局外人》读后感02-03
局外人读后感02-07
局外人读后感【精】02-08
《局外人》读后感(精选16篇)04-17
《局外人》读后感(15篇)03-15
《局外人》读后感10篇04-12
《局外人》读后感7篇02-14
《局外人》读后感15篇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