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舍》小品读后感1000字(精选14篇)
看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雅舍》小品读后感1000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雅舍》小品读后感 篇1
《雅舍》是梁实秋先生的随笔录。分为雅舍品人,雅舍品世,雅舍谈吃,海外撷英四个部分。
文章给人整体的感觉多是用轻快,一本正经的语气来陈述事例等,却表现出讽刺的意味。有些幽默。总惹来无奈一笑。看得出来作者对于国学和外国文学都有很深的造诣,可以随便拉出《尚书》一类书中的事例,句子,又可以引入外国文人或思想家的话语和做法。
随笔描上写的都是本身所想,实际经历,世间百态。具有浓厚的时代特点,其中所描述的很多现象与揭露的事实一直存至今日。作者选取的都是日常生活中在平凡不过的事物,却写出丰富的内涵,看见我们没有看见的东西,做出联想。可见作者思考问题的深入,全面。和对事物的了解之深。
我读《雅舍》并未觉出有多少晦涩难懂,却依旧觉得读得很累,或许是人生履历不够。没读一篇文章都要想许多,其中有问题,还有许多深刻的地方没能理解。
雅舍品人与品世是最深刻的部分。品人中开头就有男人,女人,然后按年龄写,按职业写,再到具体的五个人。基本表达了他对人的看法,有些并不全面,是着重以讽刺去了。如男人这篇,开头一句便是“男人令人首先感到的印象是脏!”。下一段开头则是“对了,男人懒。”再如是“男人多半自私。”
至于品世,作者选取的都是平常事物,说出自己的观点。举得事例是我们熟悉,却又不常用的。写得很真实。如“音乐”疑问。很是实在,“音乐的耳朵不是人人都有的。”看多了那些高雅艺术,什么歌剧,古典音乐会后,只能让人有些许愉悦,可是花了多久的时间,受了多少磨砺才会这样。我呢,没有什么艺术细胞,就如毕加索的《格尔尼卡》画了什么,我真没啥感觉,连历史书介绍它时都是用的“据作者介绍”如何如何。如果听不懂,看不懂,就不必逼着自己,音乐和绘画都是宁缺毋滥的。
再到雅舍谈吃,就多是一些没事的出处,做法以及世人对其的观点,还联系了许多生活上,作者经历过的事情。想想,也许作者是在怀念友人,回忆当初。看着,还觉得作者是享受生活之人,在入内就读不出许多了。
至于海外撷英,多是写作者在美国的所见所闻,语言风趣幽默。一“豆腐干风波”为例,描写的是作者踏上美国本土,与美国海关的一些故事。把当时美国人对中国的不了解写了出来。至于有个美国作家写的那本书,就像是个笑话,作者也仅是说自己孤陋寡闻而一笑而过了。有很典型的美国人形象。对于美国人的人情味,则有一种反讽的意味。
这本随笔,对人生,对世间百态的看法。有许多问题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也许再过很多年再去读,味道就不同了。
《雅舍》小品读后感 篇2
《雅舍小品》是一本杂文集,《雅舍小品》中的“雅舍”,即作者的居室。在抗战期间,作者因避战火而到了四川的北碚,跟同学吴景超夫妇合资在北碚买了一幢房子。由于房子筑在路边的山坡上,没有门牌,邮递不便,便用吴景超夫人龚业雅的名字,替居室命名为“雅舍”。后来,他应邀在重庆出版的《星期评论》写专栏,以“雅舍小品”为栏目,每星期一篇,每篇二千字,以笔名“子佳”发表,写了十多篇。虽然后来《星期评论》停刊,但“雅舍小品”还是继续写下去,散见于重庆,昆明的一些刊物。抗战胜利后,梁氏有意把作品辑为一册,交商务印书馆印行。可是由于当时内战方殷,终因纸张太贵而无法即时出版。直到台湾后,才由正中书局出版。
作者梁实秋,原名梁治华,字实秋,原籍浙江杭县,生于北京。著名文学评论家、散文家、翻译家。曾与徐志摩、闻一多创办新月书店,主编《新月》月刊。后迁至台。历任台湾师范学院英浯系主任、英语研究所教授、文学院院长、国立编泽馆馆长。代表作有《雅舍小品》、《雅舍谈吃》、《偏见集》、《秋室杂文》、长篇散文集《槐园梦忆》等。译有《莎士比亚全集》等。主编有《远东英汉大辞典》。
读《雅舍小品》有两点体会:
一是要提高语言的艺术性。《雅舍小品》体现了梁实秋的语言功力,寥寥数句就能把意境勾勒出来,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作者所感受的那种情景。例如全集开篇的《雅舍》一文中对雅舍夜景的描写“雅舍最宜月夜——地势较高,得月较先。看山头吐月,红盘乍涌,一霎间,清光四射,天空皎洁,四野无声,微闻犬吠,坐客无不悄然!舍前有两株梨树,等到月升中天,清光从树间筛洒而下,地上阴影斑斓,此时尤为幽绝。”,7、8个短句就把雅舍夜景的寂静、优美,动和静的交融呈现到你面前,让美感扑面而来。同时,作为文学评论家,梁实秋一直认为,文学批评不是鉴赏,而是判断。他说,“判断有两层步骤——判与断,判者乃分辨选择之功夫,断者乃等级价值之确定,其判断的标准乃固定的普遍的。”这个普遍的固定的标准是什么呢,梁实秋说:“常态的人性与常态的经验便是文学批评的最后标举。”对于文学批评的目的,梁实秋认为:“文学批评根本不是事实的归纳,而是伦理的选择,不是统计的研究,而是价值的否定。”换言之,批评的作用一方面在于对纷繁复杂的艺术作品作价值判断,指出哪些作品是伟大的,哪些是低劣的;另一方面,批评家还需指出这些作品哪些是符合伦理的,他们又是如何符合的。梁实秋批评语言的幽默性掩藏着字里行间,于轻松中见其深意,如《年龄》一文中作者写道“在饮宴席上,如果有面无皱纹的年高名婆在座,不妨含混的称赞她驻颜有术,但是在点菜的时候,不宜高声的要点鸡丝拉皮。”语言诙谐幽默,但却包含着讽刺之意,作者风趣的语言,让人忍俊不禁,会心一笑同时也引起自我的反思。
二是文章要勤写勤练。整部雅舍小品取材之广,“在纷繁芜杂的大千世界中颉取一鳞一角都可成文。”无论是《吃相》还是吃饭用的《圆桌和筷子》,或是《理发》《男人》还是《麻将》《下棋》等,凡于生活中之事之物,梁实秋皆可信手拈来,娓娓而谈。而且都极具其风趣和个性。这是日积月累的过程,我们作为研究人员,文字能力是主要能力之一,同样要勤写勤练,把过程积累起来,从量变走向质变。
《雅舍》小品读后感 篇3
经过修缮后的雅舍显然不会再有“风来则洞若凉亭,雨来则渗如滴漏”的景象出现,但墙上挂着的老照片、陈列柜中摆放着的旧物以及梁老笔下供他酣睡读写的一几一椅一榻却依然在静静的向我们诉说着那些关于雅舍可爱的个性。
刘禹锡《陋室铭》中曾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居于繁华闹市里的雅舍,因着浓厚的文化底蕴而显得分外不同,而梁老所著《雅舍小品》读来更是别有风味。
文房四宝、结婚典礼、我看电视、理发、洗澡、垃圾……以前从未将这类词与散文相联系过,却在看完“人间烟火”这一辑中得到感悟,原来散文也可以如此接地气。而读“世情百态”这一辑时,又仿若在和一个老友或是长者闲谈,亲切却也受益匪浅。看“故都乡情”,听梁老将故都的风情娓娓道来,可以清楚的感受到身处异乡的游子内心对家乡的思念。
“早起最快意的一件事,莫过于在案上发现一大堆信。”梁老在《信》这一章中如此写道。书信作为最温柔的艺术,的确有其独特的魅力所在。但如今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聊天工具层出不穷,我们在享用着网络便捷的同时却也很难再感同身受“从前车马很远,书信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的唯美画卷。
若偶有闲心,执笔书信,你最想写给谁呢?远方的亲人,心中的那个他,还是昔日的同窗好友……离开校园已有一年多时间,但翻看到《同学》这一章时仍有莫名的情绪触动着我。文中梁老提及同窗共砚的深厚情谊,谈到令人记忆犹新的同学外号,感慨走出校门,各奔前程后的所遇种种……读着读着便勾起了我对校园、对同学的记忆。小学同学像是玩伴,嘻嘻闹闹,互相见证彼此的成长;中学同学像是战友,一起熬过中考、高考的磨砺,更有革命的情怀;大学同学像是伙伴,相伴走过青涩,迈向成熟;离开校园后,同学更像是熟悉的陌生人,通讯录中一直保存着电话号码却甚少联系,但却丝毫不会影响“同学”这个词在我心目中的地位与分量。
谈及同学与校园,总是伴随着回忆的美好与分别的感伤,这种情绪在看“故都风情”这一辑时也曾有过。在我看来中国人最有“故乡情怀”,本着“故乡即是根之所在”的意念,总是会对故乡的风土人情格外有感觉。梁老用简洁而平和的文字,无比温情的向我们讲述着北平的年景、冬天、街道甚至连树、雪、垃圾都不容错过。我想“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此时此刻最是应景。
雅,古正也。身居陋室,却鸿儒相交;身处闹市,却静雅于心。这便是梁实秋先生雅之所在。
《雅舍》小品读后感 篇4
梁实秋(1903~1987),名治华,字实秋,北京人,原籍浙江杭县。一生著作甚丰,散文集《雅舍小品》一、二、三集行世,文学批评论文集多种,经近40年的时间独立翻译完成莎士比亚全集40卷。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学者、文学家和翻译家。
《雅舍》是他的散文集《雅舍小品》的小篇之首。本文写于1938年,当时抗日战争已经爆发,国难当头,大学教授到重庆只能住陋室。明明是陋室,却偏偏称“雅舍”,这表现了作者对战争年代的无奈,对自己生活环境的自我调侃,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天朗乐观的心态和旷达超脱的情怀。
文章开篇简洁自然,像是闲来之笔,但在读到“砖柱”、“木头架子”、“瓦”、“竹篦墙”、“泥灰”时,我们能从“孤零零”、“瘦骨嶙峋”、“单薄”、“可怜”等词语中体会以作者不满的情绪。即不满却又对它的“好感油然而生”,可见其文风之幽默。由此我们便能理解作者为什么评价四川人造房子用“经济”一词,为什么在写到“雅舍”的时候用了引号。
在作者眼中,“雅舍”各有它的个性和风格。其一、“雅舍”筑在半山腰,前临稻田,后接榛莽,围以竹林、水池等,是一亦俗亦雅之地。由此,作者得出为友之道,“好友不嫌路远,路远乃见情谊”。其二,“屋内地板乃依山势而铺,一面高,一面低,坡度甚大”,“每日由书房走到饭厅是上坡,饭后鼓腹而出是下坡。这样的句子用词逼真、细腻,真实地再现了房子的简陋和不方便,字里行间又表现出作者处之泰然的幽默感。堂堂知名教授居此陋室,本已无限辛酸,而他却以旷达超然的胸襟从容视之,以宽缓舒和的语气予以调侃,自具雅人情致,别有况味。其三,和人共一套房,常有“隔壁戏”:“邻人轰饮作乐,咿唔诗章,喁喁细语,以及鼾声,喷嚏声,吮汤声,撕纸声,脱皮鞋声,均随时由门窗户壁的隙处荡漾出来,破我岑寂”。陋室多有不便,但作者却以审美的眼光,从中挖掘出它的许多可人之处,听话听声,言外之意也很有分寸地表现着作者闲适、散淡、不与人争的生活态度。其四,居此“雅舍”,又有鼠、蚊相扰,我们看到作者用了“骚扰”、“猖獗”等词语,这或可理解为作者内心的不满,对生活、对战争的不满,却没有直抒胸臆的愤怒和反抗,所有的语句仍然是对“月夜”、“细雨”的欣赏,对“简朴”之风的追求,对“似我”、“非我”境界的陶醉。其五,尽管条件简朴,但“一事一事之安排布置俱不从俗”。文中以戏谑的语言说壁间不挂显要的照片,也没有牙医的博士文凭,更不需要张贴电影明星影片等,表明作者对物质需求不存奢望,坚守独立的人格,不攀附权贵,不随意从俗。
本文语言典雅清朗而又富于幽默感,偶用文言词句,也是信笔而至,娓娓道来,明白流畅,雅俗共赏。
《雅舍》小品读后感 篇5
大凡世间之物,多数都可冠以“雅”字,至少这在文本上是数见不鲜的。但此雅非真雅也。一处风景,一件器物,被涂抹得浓艳之至便趋向平庸,外在的装饰固然有几分意义,可一旦失了本性,便再难称雅。
雅舍之名,世上怕是不止一处,但梁实秋笔下的雅舍,却是仅此一家的绝景。梁先生的文字,是我在初中毕业后,才偶然在书架上欹斜的书堆里触及,初读便有文言之味,二读尚有入俗之气,三读始觉淡雅之风。在雅舍中寻雅委实不易,幸得梁先生一支生花妙笔,如此飘摇的现状能描绘成这般大雅。
雅舍之雅,在于其简陋。篦墙不固,门窗不严,风雨不避,寒暑不挡,夜有鼠子作乱,空有群蚊为害,这兴许是雅舍最鲜明的特色。依山势而铺,随坡而起,房间虽然不大,但也排布有致,书房饭厅分置上下两处,往来奔走爬坡之劳,足以让人将“自然”二字了然于胸。而最具体的表现物,当属屋内陈设,徒有一几一椅一榻,以供自己写之用,其余的,各处净无纤尘,四壁之内均无他物点饰,格局却不单调,依先生所言,“喜欢翻新布置”,如此一来,人屋看似从俗,其实具有个性,“有个性就可爱”。
雅舍之静,恐怕难得一回,户壁多隙,邻里间已可“互通声息”。唯有华月轮空,兴阑人散之时,雅舍才初显宁静安详的真面,清光筛洒,阴影斑斓,幽绝之时,亦为思乡之时,是乎月光“逼进窗来,助我凄凉”。悄然播洒的无奈,犹似一夜难却。那破顶而注的大雨来曾使人懊恼,而那皎洁的明月却教人隐生闲愁,古今中外,超然物外者大抵莫不如此。
《雅舍》之雅,在于其朴实,虽然初读《雅舍》,总觉得有不少难懂的奇字,涵义也未必如现在的诸多文章那样一目了然,但我们要赞它朴实。一如第二节对于雅舍周边环境的描写,一个“粪坑”搁在那里总觉得特别碍眼,再往后看,邻人的脱皮鞋声亦可顺着窗隙“荡漾而来”,那景象快教人无可想象了,简直近乎悲惨,真的是“随想随写”。但渐而渐之,久而久之,便不再觉得有多少奇怪的地方,那些笔直的文字,其实是朴实的另类体现,不单是行文的朴实,亦是种为人的朴实,人之所居不在于住所华丽与否,这才是“人屋合一”的最高境界,而这种朴实,深层次的便是种豁达,因而《雅舍》之雅,亦在于其豁达。种种常人所见的不幸,据作者所言俱成了从现实中汲取的乐趣。人亦伤别,我亦伤别,到头来拣得了一身困惑,却不如看透人似寄,尚且活得明白。
读书时,注意到雅舍一词始终为引号所缚,也不知是先生特引还是自嘲。当然,我更倾向于前者。所以在这里,我将雅舍外的引号悉数除去,雅舍便是雅舍,自然之雅,方为至雅。
《雅舍》小品读后感 篇6
梁实秋的散文是以幽默风趣见长的“闲适小品”闻名于世,我尤其爱看他的“随想篇”中的文章,题目很简练,通常都是两个字,例如“雅舌”、“女人”、“男人”、“衣裳”、“饮酒”等等,包罗万象,说的都是些身边的人或事,可以透过文章看到三、四十年代的生活气息。今天看来,依然觉得趣味横生。
1939年5月,梁实秋随教育部中小学教科书编委会迁至重庆北碚,秋天,梁与吴景超夫妇在北碚主湾购置平房一栋,遂命名为“雅舍”。此屋结构系砖柱木架,瓦顶篾壁,有房6间,高低两蹬,梁实秋住一室一厅。然而.梁实秋住进后,宾客盈门,骚人墨客,常聚会于此,吟诗作画,弹琴对弈,热闹非凡。梁实秋在雅舍蛰居7年(1939—1946),其间翻译、创作了大量作品,《雅舍小品》就是在这里写就的。
雅舍虽以“雅”为名,实乃是一栋典型的“陋室”,缺点多多。大致有:
1、结构简陋
2、风雨难避
3、地点荒凉
4、行走不便
5、门窗不严(隔墙传声)
6、鼠子瞰灯(老鼠肆虐)
7、蚊子猖獗(聚蚊成雷)。
关于其结构简陋,作者刚刚说它“瘦骨嶙峋”、“单薄得可怜”,便一转曰:“但是……没有人能说不像是房子”。“像”一座房子,就是说它实际上并不是一座“房子”(连起码的砖墙也没有!)。这话说得俏皮,表现了梁实秋从容的文风,也包含了作者对人生各种穷愁况味的感慨。接着写它的“不避风雨”,他用整饬、雅致的骈句写房屋的破旧、残损,是承认它的“丑”,但肯定它的“个性”,表现了梁先生超脱、豁达的性格。明明是“地点荒凉”,却冠以“若说”,似乎“荒凉”只是别人所说,自己未必这么认为;明明屋内地板是个斜坡,连来客也“无不惊叹”,却说“亦不觉有大不便”。写门窗不严,杂音扰人;鼠子瞰灯,破坏严重,都不厌其烦地用排比来铺叙,极言环境之不宁,而最后的结论却是“没有法子”,表现了一种自嘲和无奈。写蚊子骚侵,用了两处夸张,强调蚊子的厉害,结果却是“我仍安之”。真是“以不变而应万变”,对环境的恶劣始终安之若素,不是别有旨趣是无法想象的。
“雅舍”既有那么多缺点,也并非一无好处。从文中看,至少有两大优点:一是地势较高,得月较先,便于欣赏自然美景;二是陈设简朴,易于安排,最能彰显主人个性。物质形态未能尽如人意,作者就从自然界去找快乐,觅情趣。正如李白诗云:“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苏轼赋曰:“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为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这种面对困境的释然、达观的态度,比起一碰到逆境就沮丧、颓废,总是要积极得多。
雅舍“所能给予之苦辣酸甜,我实躬受亲尝。”作者深深的感叹,蕴含于字里行间。
《雅舍》小品读后感 篇7
有时候一篇文章,一个故事就能让人的一生改变,希望有关于读梁实秋的《雅舍》有感的这篇文章能对您有所帮助!
工作之余、闲暇之时,读点书,写点字,别有一番情趣,也算没有枉度时光。我的书架上经常摆几本自己喜欢看的书,名人传记、历史小说、杂文趣事、唐诗宋词之类。不知何时梁实秋的散文,也跑到书架上来凑热闹,也许是被鲁迅骂得无处藏身了吧!也好,使我大饱眼福,一睹大家的风范。说来,敢和鲁迅对阵的梁先生也真算不简单,文章写的朴实无华,既无哗众取宠之意,又无刀削斧斫之痕;讽刺诙谐、妙趣横生,家常小事,娓娓道来,令人耳目一新;观察人物是那么细致,阐述观点是那么独到,引经据典不雅于鲁迅,真可谓是博学多才。
他的《雅舍》让我想起刘禹锡的《陋室铭》何陋之有?比之,似乎有点不"雅",况且,"雅舍"还并非梁先生所有,他只是客居而已。请看他的雅舍:"有窗而无玻璃,风来则洞若凉亭,有瓦而空隙不少,雨来则渗如滴漏"。如此说来,还不如刘禹锡的"陋室"。说梁先生不简单,还因为,就凭寄居在这雅舍几日,竟然写出那么多脍炙人口的大作。
今天,恐怕无处寻觅雅舍了,难怪很多人住在舒适的高楼大厦里,写不出好的文章来,是因为再也没有雅舍那样"好"的环境了。虽然,我也有意识想多读点好的文章、好的散文,来补充点先天不足的文学素养,遗憾的是,再也找不到雅舍似的理想处所,怪哉?说怪,是因为自己曾几何时,自叹条件不好,而影响了写作的兴趣。那时,几点热血,几点激情,怦然心动,理想憧憧,大有作为之势,参加过"春风"函授文学讲作学习班,学过作诗、写文章,但是,叹息没有舒适的书房,感慨没有像样的书桌,甚至,没有台灯都能成为放弃的理由,还时时告诫自己,将来有了!一定能写出几部,不,几篇、几首像样的文章、小诗。后来,一切都有了,又没有时间了,等等吧,一等就是几十年,随着时光的流失,已到中年,半百已过,人的年轮一圈一圈地在增加,时间有了,台灯、书桌,甚至书柜都有了,可称得上书房了吧!为什么单单又没有了雅舍呢?真是见怪不怪。
《雅舍》小品读后感 篇8
最近中我有幸阅读了梁实秋的散文集《雅舍》,一下子被他清新的文笔、优雅的语调所吸引。几个下午,坐在朝南的落地窗前,一边享受冬日的温暖的阳光,一边品味《雅舍》的悠闲,可真是人生的一大乐事。
有个学者曾经说过:““五四”以来,植根于民族文化土壤的现代散文,大致可分为两代流派。一派继承“载道”的传统,直面现实而发出进击的纯响,如鲁迅所言“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同时也不断锤炼散文的艺术;一派延伸“言志”的脉络,倚湖海身世山林性情书写“美文”,融人生思辩、处世智慧和脱俗情调于一道,入水不濡、入火不热地显现生命气象和人生百态。这两派散文各有侧重、异质同构、互补共荣,合而为一道现代散文亮丽多姿的风景。”梁实秋的散文当属后者。
综观梁实秋的散文小品,无论是记叙个人经历、民俗风情、还是回忆亲朋师友,雅趣苦事;无论是纪游、杂感、札记,还是小品、随笔,都体现了“以理节情的心态、恬静安详的心境与平和冲淡的心气”。梁实秋的散文,其精神资源来自西人的新人文主义和中国传统的儒释道。梁实秋曾自述:“一个地道的中国人,大概就是儒释道三教合流的产物。”又说:“我的散文在思想方面、形式方面受英文文学影响不少,但是在文学方面如何遣词造句等等是中国文学影响……”
梁实秋生平有三好,“好交友、好读书、好议论”。历史上的梁实秋霸才横溢:五四大潮,演讲鼓吹;八年清华,三赶校长;辩驳问难,拳打周作人,脚踢吴稚晖等等。早在20年代,梁氏就在一次辩论中说,“我梁实秋是把文学当做献身的事业的,凡是以正当的态度研究文学的都引为同志。文艺里有主义的不同,没有偏僻的党见。梁实秋生就的'一身硬骨头,不怕嘲骂,不避嫌疑,不惜费纸费笔费精神!……”好一个“一身硬骨”!梁实秋后来和鲁迅论战,无疑便是这身傲骨的自照。与鲁迅交手,是梁实秋第一大败着,两雄相扑,傲骨对傲骨,此时便要看大势所趋了。梁实秋最终被鲁迅钉上“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的耻辱柱,终其一生都挣扎不脱。
雅舍小品动笔于1939年。所谓“雅舍”,指的是梁实秋在重庆郊区,一处叫北湾的农村,置下的几间平房。他在那儿一直住到1948年,其间写作的散文随笔,统统以舍为名。1949年赴台,地点变化了,而情志不变,他把闲常写作的部分散文、小品、杂感、札记
《雅舍》小品读后感 篇9
《雅舍小品》是梁实秋先生的随笔录。分为《雅舍品人》《雅舍品世》《雅舍谈吃》《海外撷英》四个部分。
写《雅舍小品》的时候,梁实秋已近不惑之年,各方面修养较为深厚。小时亲炙故都风情,身经兵乱之灾;年轻时幸逢“五四”新潮,眼界大开,个性张扬,又漂洋过海,游学美国,领略异域风物,饱尝离愁别绪;回国后涉足社会,南来北往,看够了世事变幻,尝遍了人生五味,见识日增,年事渐长,不知不觉间,就到了中年,春华消退,秋思老成,委实能够“相当的认识人生,认识自己”了。梁实秋不仅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又有真才实学。清华8年的正规教育打下了他国文、英文坚实的基础,清华文学社的活动培养了他的文学爱好和写作才能;留学3年又主修英美文学,师从新人文主义批评家白璧德教授,青春的浪漫才情受到古典理性的洗礼而获得升华;学成归国后,历任南北数所大学教授,编过《新月》等报刊,卷入文坛风波,从事文学批评,讲授英美文学,译介莎翁戏剧,堪称才学过人,诗书满腹。因而,中年时代的梁实秋,可说是才学识兼备,积累丰富,修炼到家,不鸣则已,一鸣自能惊人。其学养、阅历、性情、气度,就充分体现在《雅舍小品》之中,他在20世纪中国散文史上大家的位置,就是从这里开始奠基的。
“雅舍”最宜月夜——地势较高,得月较先。看山头吐月,红盘乍涌,一霎间,清光四射,天空皎洁,四野无声,微闻犬吠,坐客无不悄然!舍前有两株梨树,等到月升中天,清光从树间筛洒而下,地上阴影斑斓,此时尤为幽绝。直到兴阑人散,归房就寝,月光仍然逼进窗来,助我凄凉。细雨蒙蒙之际,“雅舍”亦复有趣。推窗展望,俨然米氏章法,若云若雾,一片弥漫……
他在描写“雅舍”“得月较先”这番赏心悦目的情景时,作者的情趣之雅,飘飘然有出尘欲仙之感。不禁插叙一段遇有暴雨则满室狼藉的镜头,回到雅舍之陋,对比如此之鲜明,令人忍俊不禁。
在谈感受时作者写下了这样的句子:“雅舍所能给予之苦辣酸甜,我实躬受亲尝。”其间自然存在着作者对所处战争年代的无奈,但更多地表现了作者随遇而安、豁达乐观、苦中作乐的生活态度。
孔子云:“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雅舍小品》一文在内容与形式上取得了和谐的统一,集中体现了一个“雅”字,即在思想感情上的高雅的志趣和恢宏的雅量,在语言风格上的典雅的文气和蕴藉的辞采,可谓“文质彬彬”的典范。
《雅舍》小品读后感 篇10
最近在品读梁实秋先生的《雅舍小品》。
梁先生的这本书,可以说渗透了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的方方面面。一件很常见的小事,在他笔下写的风趣幽默,妙笔生花,整本书典雅中见质朴,凝练中透真知,旁征博引,学富五车,让我好生佩服。
开篇的第一章名字是雅舍,这个“雅舍”,“有窗而无玻璃,风来则洞若凉亭,有瓦而空隙不少,雨来则渗如雨滴。”进得屋来仍需上坡,还有破人安宁的老鼠和蚊子,“客来无不惊叹,我则久而安之。”
在作者眼里,这个雅舍自有宜人之处。“因地势较高,得月较先,可以看山头吐月,红盘乍涌,等到月上中天,月光仍逼进窗来,细雨蒙蒙之际,亦复有趣!而且家具陈设疏落参差,正合我意”。
李白有句诗里说“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陋室铭》里说“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表达的都是一种对于生活百态的静默和从容,是达观,是对生命对生活的敬畏。欣赏这些在困境里能超然物外,苦中寻乐的人们他们豁达乐观的心境。我们该寻之学之。
本书还讲了一些生活琐记,其中有一篇讲理发,我印象深刻,看得我捧腹大笑。最后一段讲在法国一个雷雨天气让理发匠刮胡子,结果一个闪电把理发匠吓得跳了老高,还有一个喝醉酒的理发匠,因为喝醉站不稳,往前一靠,作者的胡子刮了一块,刀还留在皮上。吓得作者趁势立刻用梦魇的声音叫起来:“别刮了,够了,谢谢你......”然后仓皇而逃。原文特别生动幽默,梁先生要生在现代,肯定是个日收5000粉丝量的不可多得的段子手。
还有一篇调侃男人这个群体的文章。通篇描写得生动形象,幽默非常,每个人都能在身边找出那么几个活脱脱的例子让你在文中对照然后忍俊不禁,拍腿叫绝。
关于骂人,梁先生颇有兴致的还总结了十大战术,非常有趣,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精进一下骂人的话术。其中一大战术是这样写的:“骂人的上乘,是你骂他一句要使他不甚觉得是骂,等到想过一遍之后才慢慢觉悟这句话不是好话,让他笑着的面孔由白而红,由红而紫,由紫而灰。欲达到此目的,深刻典雅之词必不可少。”
真是一个老顽童,特别有意思。
可以说,整本书每一篇都是精华。在这些看似质朴的话语里,你能看到作者深厚的写作功底。读文识人,你也能看到梁先生是个特别真实坦诚的人,不娇柔造作,不无病呻吟,不高高在上的说教,不故意卖弄自己的学识,他像一位洞察世事的老人跟你调皮的拉着家常,可是字字珠玑。“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在梁实秋先生的文章中,我看到这两句话最好的诠释和表达。
因为思考笔触都还不够,不能完全表达出我对此书的喜慕之情。但是我一定会把这本书端端正正的摆上我的书架,时而拿出来摩挲之,揣度之,学习之。好的书就是这样,不管什么年纪,都能给相应的人以不同的角度去欣赏和理解,或许等到过些年再回头看这本书,又是一篇不一样的读书心得了吧。
《雅舍》小品读后感 篇11
生在人世上,没有一天能离开吃饭这一件事。但是对于吃,有些人只是为了填饱肚子,而有些人则对吃之一道不断钻研,使之渐成艺术。
梁实秋先生对吃这件事情就有着自己的许多研究与见解,在《雅舍谈吃》一书里,满是梁先生对那些美味佳肴的念念不忘。这些美食有不易吃到的水晶虾饼,瓦块鱼,佛跳墙,也有平民小吃炸丸子,酸梅汤,糖葫芦,还有北平特有的不被一般人所接受的豆汁,油鬼等食物。
食材自有贵贱,但美味不分高低。在梁先生的笔下,鱼翅自然是一道美味,但若是发的不好,手艺不精,黏黏糊糊的一盘鱼翅端上来,还不如一道简单的鸡刨豆腐来的让人心喜。梁实秋先生出身大家,自幼年时便跟随父亲出入北平的大馆子,可以说是尝过当年首屈一指的美味。但梁先生对于美食并不自矜身份,许多平常小食也会出现在他的笔下,对于豆汁,梁先生数度写起,怀念至今。
豆汁是老北京人所喜好的一种食物,味道嘛酸臭二字即可概括。但不知为何却得了北京人的喜爱,和豆汁就着辣咸菜,越辣越喝,越喝越烫,最后满身大汗,才算是吃的畅快。还有爆肚,也得北京人的喜爱。内脏一味有些人是不喜欢的,不过老北京做的爆肚却是美味。梁先生在写爆肚的时候,不单只写食物之香,还兼写食材的选择与烹饪的技法,而这也正是梁先生谈吃的一个特色。
梁先生好吃也会吃,甚至还可称的上是善厨艺。在他的谈吃小文里,时常出现食物的选材与做法,狮子头讲究多切少剁,烙饼则要热水和面,多醒一会,炸酱面的酱若要好吃不妨加些茄子丁,鱼丸则要活鱼刮肉才最为好吃。
梁先生的谈吃,谈的是美味,也是他曾经的生活。在这些谈吃的小文里,我们能看到他对父母的爱敬,也能重温北京餐饮曾经的辉煌,只是时光流逝,物是人非,曾经的美味如今只能留存于回忆中了。
其实对于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也会有自己念念不忘的味道。梁先生写他在北平家里吃的面,酱要炸好,面抻得好,面码配的也好,而离家以后,标准的炸酱面就再也吃不到了。炸酱面于我可有可无,倒是北京前门吃过的肉丝面念念不忘有20年之久了。大约七、八岁年纪的时候,在北京前门吃了一次肉丝面,付账的是大舅,因为大舅家不是很宽裕,纵然没有吃够,也不好再要一碗。于是这碗面的味道就成了白月光与朱砂痣,小的时候,家长哪能专为孩子吃碗面跑趟北京,长大以后,再去前门,又哪能找到曾经的面摊呢。另一样让我念念不忘的美味是小学时门口老太太买的炸丸子,那时候不像现在偷工减料,丸子是豆腐做的,但是里面有火腿有肉,一串五个,放进老太太秘制酱料的小桶里,酱料满满的裹住每一颗丸子,真的是香的舌头都想吞下去,可是不知什么时候老太太再不出摊,丸子也就成了绝响。
食物总是带给人温暖,俗语就有,吃饱了不想家。去国他乡,能吃到儿时的美味自然是一种享受,便是吃不到,想一想,写一写,看一看,也当是一种安慰吧。
《雅舍》小品读后感 篇12
《雅舍谈吃》是梁先生的一本有关饮食文化的散文集子,在这本书中,梁先生就各种菜谱、饮食文化等进行了非常独到的分析。读来,一方面,阅读这些介绍性的文章,梁先生对于诱人食物的描述,令人生津,馋涎欲滴;另一方面,也可见梁先生的生活态度和人生体味,可见匠心。
也许,一国的吃,深刻地体现了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文化。但是,吃者,总是口腹之欲;欲者,几乎在所有的文化中,都有“节制”之必要。所以,“格尽人欲”似乎让对于美味的追求变得不那么上得了台面。但是,也许,人欲本身就是人之为人的组成部分吧?在梁先生看来,“如果天理不包括美味的要求在内,上天生人,在舌头上为什么要生那么多的味蕾?”对于严肃的人而言,这话可能漏洞颇多,玩儿的是小蚊子伎俩;但是,对于饕餮之徒而言,这话,俨然可以成为饕餮客的圣经了!
虽说梁先生的文章,确实将很多笔墨耗费在了食物之上,比如西施舌、烤羊肉、狮子头之谓,但是,正如梁先生所言,“偶因怀乡,谈美味以寄兴”。对于出生于北平的梁先生,对于北平的小吃珍馐都如数家珍。小吃如豆汁儿、酸梅汤、糖葫芦,且“实在想念”,而对于所谓“大八件”“小八件”嗤之以鼻,对于鄙夷北京小吃的我辈而言,发现也找到了“权威论断”。
说是“怀乡”,更多的可能仍是思人。谈到狮子头,心中所思,是客死异乡的萧毅武先生;谈及“冬笋炒肉丝”,那是“无上妙品”,但必须是“妈妈亲自掌勺”;而真道及那些吃食,尤论及父母爱吃之物什,未及供养仍是梁先生之哀伤。
同时,梁先生也在缅怀一个时代。例如东兴楼,日寇盘踞之后,一代名馆,后“名存实亡,不复当年手艺”。致美楼、厚德福、便宜坊……那些曾经的手艺,“全在掌勺的存乎一心”,有如“庖丁解牛,不仅是艺,而近于道”了。想想梁先生所谓名坊名斋,手艺不再,却也值得感伤。
食以寄兴,也是梁先生的智慧。论及窝头,梁先生有着士人之情怀,仍在追问“那些啃窝头的人,是否还在啃窝头,抑或窝头都没得啃”;论及炸活鱼之野蛮行径,梁先生直呼其未开化,“炸活鱼者,小人哉”;论及吃大菜,梁先生对崇洋媚外之行进行了讥讽,“不管我们这一辈子吃多少回大菜,头发不会变黄,眼珠儿也不会变绿”;以萝卜汤启示行文之道,“少说废话,便是秘诀,汤里少加萝卜少加水!”
或许,口腹之欲的“欲”,皆“人欲”也,本也无高下之分。讲究者,山珍海味仍无处下箸;困苦者,锅盔加上冻豆腐粉丝熬白菜,吃得稀哩呼噜,也可见其快乐。终是讲究充分享受,或细嚼慢咽,或风卷残云,“怡然自得”,才是乐事!
想到曾经看过的一个故事,一先生,即便吃糠咽菜,也要搬桌弄椅,正襟危坐。别人诧异,何必如此劳神?先生道:“毕竟是个人嘛!”可见,吃者,本是人生态度的一种重要体现!精者,可品饮食之艺术;粗者,也可得饮食之乐趣。阅读梁先生的最后一本书居然是馋涎欲滴,不知对先生是敬还是不敬?但遗憾的是,居北京五年,先生所述几乎都没有尝过,真是憾事!
《雅舍》小品读后感 篇13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古往今来,又有多少人能抗拒美食的诱惑,历代的文人墨客拜倒在美食的裙摆下,更是多的数不胜数。梁实秋先生大概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了。他虽不是像美食家对于美食如数家珍,但他多的是一份文人对于生活的感悟。
我是那种“唯美食和信仰不可辜负”的那一类人。我喜欢美食,喜欢亲手制作美食和回味的过程。读了梁实秋先生的《雅舍谈吃》,我仿佛找到了知己,找到了一个和我有着相同观念的朋友。
书中提到了一个观点,君子不一定要远庖厨。这个观点和我是相同的。因为烹饪不只是以填饱肚子为目的的一种浪费时间的方式,而是非常让人享受的一种过程。从小我就非常羡慕那些餐厅里的大厨,羡慕他们可以做出那么多好吃的。烹饪的技巧可以传授,但真正独得之秘也不是尽人而能的。当厨子从学徒做起,从剥葱剥蒜起以至于掌勺,在厨房里耳濡目染若干年,若不是因为热爱和一份传承,如同戏剧的名角,一旦凋谢,其作品便成《广陵散》矣。
书中不仅有平常人家餐桌上的家常菜式,也有茶楼酒肆的招牌美味,更多的是记忆中家乡里走街串巷的小贩叫卖的小吃。每一道菜肴都经过细致的描述,描述味道,也是在临摹记忆。每道菜品都大不相同,相同的是渗透在字里行间对乡味的怀念。
读着“芙蓉鸡片”,我就会被饭馆跑堂的剥蒜、剥葱、剥虾仁的麻溜劲给吸引住,读到说山东腔的堂倌说:“二爷!甭起虾夷儿了,虾夷儿不香”,堂倌与食客的画面感给吸引住。然后开始挽起袖子也想试试炸得片片薄脆的芙蓉鸡片。一口下去,是不是也会吃得满面油光,酣畅淋漓。
读着“核桃酪”,你我就会被作者那一副翘首以盼的样子和心中的期盼之意所吸引,读到母亲在张罗着做核桃酪时,你我就会被母亲眼花缭乱的动作所吸引。然后拿起勺子也想试试才出了锅的,热腾腾的核桃酪,是不是也会吃得兴高采烈呢?
《雅舍谈吃》更多的是对日常美食的惦念。有些过处尽管不精细,难得的是一位老人对故土的浓浓情意。写的是味道,品的是人生。不停地追忆,不停地烘焙,带着记忆和乡愁的香,是吃的精华。
北京的寻常巷陌,前尘往事,混在食物的馨香和茶酒的清冽中犹有风味。他也曾自嘲一生未能忘情于诗酒,文字飘逸洒脱岂不是诗性使然?
是啊,正如所言,初心不改,便能在尘世烟火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闲适人生。
《雅舍》小品读后感 篇14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题记
拜读梁实秋的《雅舍》,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刘禹锡的《陋室铭》。暂且不看《雅舍》,我们先看看刘禹锡要想表达什么思想。
刘禹锡通过《陋室铭》表现的主题就是通过对陋室的描绘和歌颂,表达了作者淡泊明志、不为物所役的高尚情操,反映了他不与权贵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怀着这样的崇敬之情我继续往正文看。第一段主要讲“雅舍”的特征:简陋,不能避风避雨,风雨来往无阻。此段作者在介绍木头架子时,用了一个拟人的句子“看上去瘦骨嶙嶙,单薄得可怜”使得雅舍的简陋形象化、具体化。第二段主要讲的是“雅舍”的地理位置,雅舍位居半山腰上,以及雅舍旁边的风景,还有客人来的话要上几级阶梯。第三段作者以幽默诙谐的口吻诉说了雅舍的简陋,可以与邻居互通声讯,特别是讲到蚊子和老鼠,以其幽默看出作者是个生性乐观之人。如果说前几段都是讲雅舍的基本特征的话,这段讲的就是雅舍的“思想”了。最喜“雅舍”的月夜,细雨蒙蒙之雅舍,以其凝练的文字,勾勒出一幅幅月升中天,细雨蒙蒙,大雨磅礴下的“雅舍”图,又通过雅舍陈设之简,表达出作者淡泊明志,不由得又想起了刘禹锡的《陋室铭》,“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把自己置身于世外,人便超然脱俗了,不为世事所累,这不是陶潜的“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雅趣吗?“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雅舍啊,何陋之有?何陋之有啊!
由此我感慨良多,当今时代下,能居陋室者,能安雅舍者,少也!现代的人往往只看得到物质上的东西,精神上的东西也越来越物质化,利益化。再难有那些淡泊明志,像孔子所言“君子食不求饱,居无求安”的雅致,灵静致远、志存高远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因此,当我们居于陋室,当我们身处困境,不要埋怨,不要浮躁,我们要懂得享受生活,享受上天给予我们的一切苦难和幸运。不管幸福,不管困难;不论贫穷,不论富有;不在乎你身在何处,我们都懂得这是上天给我们生存的恩赐。我们再穷也不能穷到思想匮乏,再累不能累到只认识钱,再困难也不能难到泯灭了人性。
当我们不能感恩生活时,就想到一盏香茗,一副茶几,一栋陋室。念天地之悠悠,唱一支赞歌给生活。山不在高,水不在深,我们不论出生,不论富贫,只要有爱,我们就要淡泊明志,让思想在陋室上优雅地萦绕着,随着香茗飘到阳光的笑容里。
那阳光下的陋室和雅舍,笑得好甜,好甜!
【《雅舍》小品读后感】相关文章:
《雅舍小品》读后感(精选28篇)06-21
《雅舍》阅读题的答案02-10
《用手唱歌的雅雅》读后感范文04-23
《哑舍》读后感11-22
《断舍离》读后感01-06
《断舍离》读后感10-21
雅雅的遭遇1000字作文03-06
断舍离读后感11篇01-19
西湖的雅作文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