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柴静的看见读后感范文3篇
导语:《看见》是2013年01月1日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传记,作者是柴静。[1]该书既是柴静个人的成长告白书,某种程度上亦可视作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
篇一:柴静《看见》读后感
“我渴望呆在最寂静的角落里,被最热烈的声音包围。”
——来自柴静的日记。
这个时代盛产“名人”,特别是和媒体沾边的,有人说把一头猪放在CCTV演播室里也会出名。这话虽然有褒奖CCTV之嫌,但也不算很夸张。
初闻柴静出书是去年冬天的事了,当时自己没有太大的感觉,“哦,柴静也出书了”,心想。那时也不知道她早先出过一本书。反正名人都出书吗,白云都出了,柴静差啥呢。
后来看了她的新书发布会,决定入手。白岩松说,人们怀念的世界未必都是美好的,人们号称最幸福的岁月其实往往是最痛苦的,只不过回忆起来非常美好罢了,你经历的时候或许觉得很慢很难甚至很痛很苦,但经历过再回首的时候往往却非常怀念。十年的心路,愿意并能够呈现出来就值得一看,尤其还是柴静,勇敢、务实而又颇具文艺范的这种作者,我们喜欢。
当当下单后很快就收到了书,看到封面立即想起了某网友的“批评”:“不带这样的,只PS柴静的脸,任由大爷们一个个跟实似的”。呵呵,权当是花絮了,其实我倒觉得封面照片蛮亲切。估计柴静也是有所考虑,所以在新书发布会上还特地说明了关于封面的设计思考。《看见》有405页,挺厚的,乍一看觉得还是对得起它的价钱。装帧朴素,没有一上来好几个大彩页,没有众多大牛的联袂推荐,让人感觉很踏实。书脊上的“理想国”三个字像天边的彩虹。
@舒浅浅同学先行阅览,春节之后轮到了我,从黑龙江回天津的'火车上开始,当然,我是平常心读柴静,没有刻意崇拜,也不带有“柴静只是徐静蕾和朱军的合体”之类的偏见。我平时读书是很慢的,这次还是很慢,但也有不同,因为书中的内容,偶尔会呼吸困难、甚至心痛唏嘘,打开这本书,你就不禁跟着她的文字,在那些人群与往事里穿行,看见……
初见陈虻,比“你对成名有心理准备吗”这样幼稚的问题更幼稚的是柴静那份幼稚的心高气傲。
进入央视,溃败紧跟着溃败,但或许溃败就是蜕变的躯壳,就像她书中后来的数次蜕变,没完但总有益。
非典,在我们还在大学里因为不能出校门玩而抱怨的时候,柴静和她的团队出生入死奋战在阻击非典的第一线。那次是她生命的一次大开阖,原来温暖窄小的自我,瞬时被生命拉开了无限的可能。
山西,山西。故乡情节是每个游子最深切的感情,然而这里文字的沉重让我感到悲伤,悲伤于那样深深的恋下,眼看失去的无能为力。当然,这段故事也同样贯穿于着柴静与奶奶的那段温暖记忆。
卢安克,无能的力量,一切成熟的逻辑被推翻,重建,又被消灭,反思。
当人们全在咒骂药家鑫和虐猫女的时候,柴静给我们讲述了两个怎样由于不同悲剧造成的悲剧。“人最大的慈悲是给生命一个救赎的机会”。而我们要学习的,是如何看见、面对那苦难与原罪的种子,甚至是恶开出的花。这些,普遍存在于我们这些“善良”人的心里。
陈虻,以及老范、老郝,这些亦师亦友的伙伴,与他们的感情犹如血肉已经伴随生命而结合在了一起,走过人生最难忘的日子、最精彩的路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
向陌生的人传递这些成长的记忆,是一种功德。这里面有痛,有泪,有苦难,有微小的欢乐杂阵其中,这一切,构成繁复生命的每一面,有待我们去遭遇,看见。
《看见》是记载柴静个人的心路历程的白皮书,是中国社会发展变迁的备忘录,想怎么定义,因人而异吧。但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为什么它会这么受欢迎,我想,大概是因为柴静不断拾取令人感动的过去,令人心碎的回忆,更难为珍贵的是那触及灵魂的思考,在这物欲横流、犬牙交错的时代,让人们体会到人性的感受和生命的感悟,永远是我们心中最原始而迫切的需求所在。
“生和死,苦难和苍老,都蕴含在每一个人的体内,总有一天我们会与之相逢。”
“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
多有禅意!
也很喜欢书中的另一句话:“很多事情,是因为有人相信,才会存在”。
想起王筝的那首歌,《我们都是好孩子》,“我们都是好孩子,异想天开的孩子,相信爱可以永远爱……”。
相信吧,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一场梦的旅行。
相信吧,因为很多东西唯有你相信,才会拥有。
就象陈锡文发给柴静的短信里说:“我们做的事情,都是为了让人们继续对明天有信心”。
篇二:读柴静的《看见》有感
第一次发现这本书是在同学的桌上,柴静这个名字虽早有耳闻但并没多少了解,只知道她是一个央视记者。吸引我的是它的封面,是怎样的一个记者能让身旁的老人笑的如此慈祥,小孩肆无忌惮地玩耍,而《看见》这一个名字又有种莫名的沉重感。
个人认为读的速度过快是对这本书的不尊重,一本书,二百八十八页,二十个章节,二十六万字,能描述的不算多,内容的厚重感却绝不允许你匆匆掠过,打开品读让人不禁停下来深思,合上又让人不舍。
“人们声称最美好的岁月其实都是最痛苦的,只是事后回忆起来的时候才那么幸福”。《看见》是柴静十年记者生涯的一个回顾,没有宏大的叙事,在讲一个个鲜活的,这十年中所经历过极具突出的事件里的人。这十年中,从娱乐节目到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评论部,由第一次采访时的青涩,紧张,焦虑,到语言犀利,咄咄逼人的温柔杀手,再到现在的宽厚。她说关键不是别人能给什么,而是自己内心想要什么。如今的柴静正在一步一个台阶的爬上事业的最顶峰。她这十年中遇到过的挫折,苦难,感动,也许只有自己能够体会。那时的陈邙对柴静说:痛苦就是痛苦,对痛苦的思考才是幸福…十年的成长,就像叶子从痛苦的蜷缩中要用力舒展一样,人也要从不假思索的蒙昧里挣脱,这才是活着。青春是用来奋斗的,相比起来,我的青春或许不值一提,但青春对于每个人自身来说都是同样的刻骨铭心。像那年的高三,没有人会记得你考过多少分,没有人知道自己在排名榜前走开时失落的模样。但只有自己记得曾经做题做到教室里只剩自己,曾经在失败时痛苦地向朋友倾诉,只是因为不甘心。也许很多努力貌似徒劳无获,但对一个人来说,他得到的是博尔赫斯说的“时光流逝而我心安”。如今的柴静已经有成熟的淡然,在许多误解与反对的.声音中她只是沉默、微笑。然而多少人知道有些笑容背后是紧咬牙关的灵魂。
人常常被有意无意忽略,被无知和偏见遮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这些思维,被埋在无意识之下。真相来自探寻,来自我们自身对世界的认识。而这个过程中,平衡是我们的道德责任。药家鑫的故事那时传遍了大街小巷,可是又有多少人真正了解这件事。就如那时的我写作文常想着如何把这个人批判得再犀利一点,把这件事说的再有深度一点,然而看过这本书后发现自己是多么的无知。自己那所谓的观点不过也是从新闻媒体的观点得来,从没去深入了解和思考,然后得到自己的观点。柴静是从药家鑫父亲的角度来阐述这个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个儿子的成长以及父亲的影响都是潜移默化的,当父亲用暴力手段去解决问题的时候,孩子学会解决问题的手法必然是暴力,当父亲对受欺负的孩子漠然置之的时候,孩子可能得出的结论是这就是个弱肉强食的社会,暴力才能解决问题。一个自己看着长大的孩子,作为家长却没有机会或者无法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失败的教育才会酿成如此悲剧。书中是抛开媒体对药家鑫杀人影响的大肆渲染,去关注事件的本身,关注真相,这也是柴静这本书一直想传达的观点。
身处网络时代的我们,面对形形色色网络信息,我们又是否能像柴静一样去关注真相,关注事件本身,面对社会又是否能多一份理智。像书中讲到的许多新闻事件,像华南虎事件、虐猫事件,当时的人们在看到新闻报道后是热议纷纷,网友的批判声也能压过新闻的本身,然而看过这本书后,有人会后悔曾经的妄下论断,也有人会因为刺痛的伤口而开始谩骂。而我学到的是在许多事情发生的面前,不必急于下结论,发表意见,很多时候眼见不一定为实,换一个角度或许你会发现缺口。对真相的拷问与挖掘,理智对待我们所见的不公,也许是我们该学会的一种能力。
《看见》这本书是柴静十年的心路历程,我自认阅历尚浅,她所抵达的高度是我不能触及的,但也正因为这样,读书的意义就显得更深远,从读书中经历他们的心路,在自己的领悟中成长,才能看见真实的自己。
篇三:柴静《看见》读后感
书名如其人,书如其人。于前者,可以看见柴静内心世界;于后者,从娓娓道来的故事或人生感悟中,透露出她对这个世界的关爱和对人性的剖析。于是,无论是关于人生的感悟还是对世界的觉悟,在《看见》里,都可以看见。
起初拿到这本书时,本能地认为在这本书中应该会有可以选择的标志性事件,或者会有描绘历史的雄心,然而,在大量的新闻报道里,柴静只选择了留给她强烈生命印象的人,这些人,让我们本身存在的一些坚硬的成见和模式被一遍遍冲刷,摇摇欲坠,土崩瓦解。最后发现这种摇晃是危险的,然而思想的本质就是不安。
一、生活中充满悖论
柴静的文字,有一种力量,一种有温度又有黏度的力量大多指向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夹杂着探索人性的热情,关照着那些为怜悯所涵纳的不安、恐惧与绝望。
你可以清晰地看到她在不断地向自己发问,不断质疑,故而字里行间带有脆弱迷人的气质,与此同时,又因这种发问与质疑的持续性,这些文字拥有一种韧劲,糅合着作者的执拗与激情。
但我猜,受过严格的逻辑训练的'人,会对这样的文字产生些许不适,因为其中经常使用的,恰恰是“我的答案就是没有答案”这种的悖论式表达,而其思考的探究,也常止于最易达成共识的界面上,诸如:过程是有价值的;人性是复杂的;认识自我是艰难的;内心要独立等。所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在不同时代的不同思考者那里,你都能找到相类似的句子,以及更精致的论证过程。
二、柴静说,我的理想是不断完善自我
心理学家荣格曾说过,人的一生是不断实现自我意识的过程。当看见非典时期由于疫情的肆掠,运送病人的医生没有隔离服,只穿着普通的蓝色外科手术服时,我们明白了,当一个人关心别人的时候,才会忘记自己;当看见偏远的双城中,出现了事件,我们明白了,最大的谜,其实是孩子的内心世界,能不能打开它,可能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问题;当看见十几年遭受丈夫殴打都不曾还手,而在一天的晚上刺了他27刀的安华后,我们明白了厄运中的人多有一种对自己的憎恨,认为是自我的某种残破才招致了某种命运。
直到书的末尾处,出现了这么一句话:曼德拉说,如果因为怕别人看到就不做自己觉得该做的事情,把它隐藏起来,那就等于说谁都不能做这个事情。如果自己把它做出来并让别人看到,那就等于说谁都可以这样做,然后很多人都会这样去做。
三、不仅要埋头苦干,更要抬头望天
梳理了思绪,能震撼人心的,往往存在于细节处。正如我们的教学,何尝不是一个在悖论中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面对既幼稚又成熟的学生,我们要懂得把握其两面性;面对既活泼又安静的学生,我们要懂得其差异性;面对既骄傲又谦虚的学生,我们要懂得因材施教。从实践中获取问题,到理论中寻找答案,并有机结合。
【柴静的看见读后感】相关文章:
柴静《看见》读后感03-16
柴静看见读后感范文03-28
柴静看见读后感(精选20篇)05-30
柴静作品《看见》读后感(通用19篇)08-19
《看见》心得03-13
看见的作文04-01
观看柴静的演讲《穹顶之下》有感作文11-01
柴静《穹顶之下》观后感(精选7篇)09-19
关于看见的诗歌10-19
看见大海作文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