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柔的夜读后感

时间:2021-01-26 15:11:04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温柔的夜读后感范文

  《温柔的夜》是2011年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三毛,该书延续了三毛一贯的写作风格,记述了三毛在加纳利群岛上的生活。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温柔的夜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温柔的夜读后感范文

  温柔的夜读后感一:

  断断续续,用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读完了这本书。书中带给我最深印象的,莫过于三毛的善良和荷西的忠厚。最让我佩服的是他们对待生活的态度,以及夫妻之间的理解和信任。

  文章中的一个个小故事,或许是三毛的真实经历,或许是三毛的心理想象。但不管怎样,每一篇作品都透着三毛对人的看法,对人生的启迪和概括,并且是那么恰如其分。每读一篇,我的心情都会静谧起来,尽管情节也有曲折趺宕,但三毛语言的特色,总不至于让我有大起大落的心理起伏。游离其中,就仿佛来到漫山遍野的花丛当中,有一条小路,漫步迈向前方,两旁飘溢着花的芬芳。走着走着,眼前突然闪出一个大花园,顿时让人豁然开朗,心境明亮。沉浸在这样的情景当中,总是有所期待,想象着三毛对这件事又会有什么样的精辟哲理。

  其实,吸引我读下去的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化身真实中的三毛,去游览、去经历五彩斑斓的生活路程,去感悟、去体验丰富多采的酸甜心路。一直很崇拜那些飞来飞去的人,当然也喜欢读他们关于在路上的书籍作品。三毛就是这样一个作家。一个中国女孩,年纪轻轻就留美游欧,后来还让人吃惊地嫁给一个大胡子的西班牙人。可结婚五年,荷西就意外去世,这使三毛的心灵受到严重创伤。有句话说,“每个不幸的东西,都让我心灵颤动。”我喜欢三毛的作品,却不是因为怜惜,而是因为崇拜。

  阅读中我发现,三毛的心理反应竟和我出奇的相似(或许这也是每一个忠实读者的感觉)。这是人性的善良还是性格的懦弱?我不去追究,只想静静地体会。毕竟,意识是我自己的,谁也夺不去,谁也左右不了。就如三毛做的一样:心灵上受到亏欠,一辈子也不安心,世俗的东西又算得了什么。

  我喜欢三毛,喜欢《温柔的夜》。

  温柔的夜读后感二:

  三毛是台湾的一名作家,她曾写过一本《温柔的夜》本书共有7个篇章,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第一篇《寂地》是讲三毛夫妇和一大群朋友过夜的故事,本文重点词是“脸狺”包括关于它的一大堆问题,其中一个方法段落很离奇:“三毛悄悄地说:‘脸狺贪心!’不知从哪吹来一阵怪风把火往三毛这边吹,幸好三毛躲得快,不然就要烧着了。”

  第二篇是《五月花》,《五月花》的记述方法很新,是以日记的方法来记述一个家庭的家常事和小闹嘴,当然三毛夫妇也在内。三毛的作品之所以这么好,就因为三毛的作品文字简练,可以把平平常常的事情写成非同一般的作品,如:音乐像火山爆发似地播放出来;旧空调轰轰轰地炸到天亮。

  第三篇是《玛黛拉游记》,三毛的游记写得特别详细:看见“殡仪馆”酒吧;吃到扫把大的松枝烤肉;在山顶坐滑车下山;看到了长300千米的花田……每件事都写了10多行字。让读者看的津津有味。

  第四篇是《温柔的夜》讲的是三毛在一个夜晚送了一张船票给一位流浪汉,三毛觉得那是一件和很快乐的事情。当三毛登上客船之后,发现那位穿水红色衬衫就在她的上面一层时三毛手中的面包差点掉到水里!

  第五篇叫《石头记》于曹雪芹的《石头记》重名,只不过曹雪芹的《石头记》是写人的,而三毛的《石头记》单单是写石头的。三毛的《石头记》里的“石头”指石头画(在石头上画画)三毛精挑细选只剩下了11块,其中4块送给了班吉,剩下7块放在了床底,但最后还是被清洁工当垃圾扔掉了,三毛跑到海边,抱住大黑石痛哭起了。

  第六、七篇分别是《相逢何必曾相识》、《永远的马利亚》向我们阐述了三毛和莫里分开之后的故事;圣女名字恶毒心灵,马利亚的故事。

  三毛用她的笔和平凡的事勾勒出这本《温柔的夜》。

  温柔的夜读后感三:

  用了两周的时间看了三毛的三本书,原因:某天梦到三毛,具体的没有情节,只是想到了这个人,以前是不看三毛,不看张爱玲的,不知道为什么总把这两个人联系在一起,看张爱玲的《倾城》也是因为老师推荐,为之纠结感动固有,但没有动容。看的三毛的第一本书是《稻草人手记》,从序言开始就完全被吸引,一直在床上躺着看从上午九点多一直看到下午两点多,看完最后一个领养的小男孩的故事泪流满面。好书就是让人放不下手,必须看完才心甘。

  《温柔的夜》是前天看的,又是一个周末,又是醒来看到起床,又是过了两个饭点,看完以后浑身舒畅!

  中间一篇是《饺子大王》,看的时候看得我分泌了好多口水,想起了我妈妈包的饺子,饺子是一种特别有家的感觉的食物,三毛的表哥的饺子让三毛在异国感受到了家人的温暖,每次在外面过节我都想妈妈包的饺子。

  “我哪里是为谁做这些事情呢,我不过是在享受我的生命,拿饺子当玩具,扮了一桌童年时便梦想着的货真价实的家家酒罢了。”这是三毛的饺子。这么一比较,我便是不知不觉中消耗了我妈妈生命中许多她本应享受的东西。

  这本书印象最深的是《相逢何必曾相识》中那个叫莫里的日本人。莫里完全符合我想象中日本人的形象,严肃、认真、温情、坚强、刚愎自用,骨子里还有点小浪漫。(在这个特殊的时候是不是不应该这么说日本人,看得村上书《挪威的森林》中的渡边君,看“入殓师”中的男主人公都是这样的性格)我们只谈文学中的人物,不谈政治!只谈风月,不谈国事!免得伤感情。

  三毛因为“石头”暂时淡忘了这个朋友,后来猛然发现莫里的经历后后悔不已。殊不知这个莫里朋友早就给了他们很大的信任,莫里那会儿应该很无助难过吧。然而过后不论怎么做,曾经的信任和热络也回不来了。

  我们总是很轻易的认识一些人,没有深交就凭一时印象觉得这人不错,可以成为很好的朋友。可是过后又因为自己或环境别的什么的原因不能好好地继续这段友谊,很久之后想起来也会因为长久的不联系不敢再去打扰,就因此失去了一个也许可以成为好朋友的人。有时候这种事情多了,认定生活中两个人之间不必要的热络是不需要的,一切随缘,如果可以,两人之间总会有羁绊联系在一起的。

  深蓝色的夜空里,总会有一颗星星向你眨眼的。

  温柔这个词总让我想起上善若水,三毛说荷西是一个“心如皎月,身如冬日暖阳”的人,在我心里三毛就是个上善若水的人,看似不争,却又不知不觉中把她的美好品格侵入每个人的心里。这样的人,怎能让人不爱。

  温柔的夜,因为这样一个温柔的人。

  温柔的夜读后感四:

  三毛像一朵云,用晕一般的生命舒展成随心所欲的形象,无论生命的感受是甜蜜是悲戚,她都无意矫饰,字里行间,处处是无声的歌吟。读作品《温柔的夜》让我发现了一个由生命所创造的世界,就像开在荒漠里的繁花,把生命高举在尘俗之上。

  《温柔的夜》共收录15篇文章,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五月花》、《温柔的夜》、《石头记》和《永远的玛利亚》。

  《温柔的夜》让我震颤的是三毛的爱心和同情心:一个身穿水红色衬衫的流浪汉在黑夜中,在走投无路中向三毛求救,三毛怕上当,不肯给他钱,但又担心他的遭遇是真的,如果没有帮助一个急需帮助的人,会对不起自己的良心。最终,三毛在再三拒绝了流浪汉两百块钱的要求后,又在临离开前匆匆塞了五百块钱给他,后来事实证明流浪汉确实是为了那一点钱买一张船票过海时,三毛内心受了很大的激荡。她说:“当我再度看见那件水红色的.衬衫时,惊骇的手里的面包都要掉到海里去了,上天宽恕我,这个人真的是只要一张船票,我的脸,因为羞愧的缘故,竟热的发烫起来。”三毛,就是这样,做事力求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是一个内问自省的人。这样的尴尬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或许都经历过,大多数人都选择漠然处之,以避开不必要的麻烦或陷阱。然而,三毛跟大多数人一样做着心理斗争,但她毫不掩饰,真实的记录着自己心里的情绪变化,她善良的心多么善良多么勇敢,即使被欺骗,也不能放弃内心对于绝望的回应和抚慰。

  《石头记》与曹雪芹的《石头记》全然不同,故事讲的是三毛到港口去看船,无意间发现一家小店在卖画好的鹅卵石,样子美丽非凡。三毛后来在海边捡石头,险些被海浪吞噬,但还是全心全意的画石头,最后留下了十一块她自己喜欢的石头,连拿出来给人家看看都舍不得,但是这是十一块石头都丢失了,三毛一个人奔大海,对着大海哭了很久,没了力气,就安慰自己说:“我有一块石头,它不是属于任何人的,它属于山,它属于海,它属于大自然……怎么来的,怎么归去——”。我想,一般人肯定不会像三毛那样因几块石头而癫狂、痛苦,但三毛就是这样一个洒脱随性的女子。

  《五月花》篇幅最长,记叙的是三毛为荷西因工作向老板讨回公道的故事。在这中,我能深刻体会到三毛和荷西的爱情。三毛简单,荷西忠厚,他们的爱简单真挚。还记得三毛为了跟荷西的老板讨要拖欠的工资,都病倒了还坚持给荷西做饭、送饭,让荷西去工作不要担心她。虽然两个人之间很平淡,但透露的是双方真挚而朴素的爱情。

  三毛在《五月花》中引用《圣经》中的话说:“你看天上的飞鸟,也不种,也不收,天父尚且眷顾它们,你们做人的,为什么总忧虑明天呢?一天的忧虑一天担就够了。”这就是三毛的豁达,性格里有豪放亦有柔情。读三毛的《温柔的夜》,我的心被柔软的震撼了,沉浸在像被蜜浸透了的夜里,原来朴素、纯真、善良的情感是可以跨越时空而来,轻轻地散布在空气中,呼吸他,依然可以给与深深的感动。

【温柔的夜读后感范文】相关文章:

温柔的奶奶英语作文范文10-31

温柔的歌词01-31

《一千零一夜》的读后感范文03-24

温柔的母亲作文07-14

温柔的母爱作文03-26

温柔的爸爸作文03-10

《一千零一夜》读后感范文04-08

手心里的温柔简谱10-07

温柔的近义词3篇08-27

温柔的近义词及造句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