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品三国,论英雄优秀作文(精选49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品三国,论英雄优秀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品三国,论英雄优秀作文 1
话说天下分久必合,和久必分。蜀、魏、吴这三个国家,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人们把它叫做三国。苏东坡一曲:‘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物……’是何等的无奈与感伤呀!无数的英雄好汉随着长江的奔流,随着时光的流逝,渐渐的`消失。
三国是个战争时期,血染红了江水,同样也染红了蓝蓝的天。蜀、魏、吴,相争着能让天下被统一,同样也引出了无数的英雄豪杰。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一同北方,有着天时。蜀国皇帝刘备统一西川,拥有着人和。再说吴国皇帝孙权统一江南,有着父亲与哥哥创下的事业,又占着地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又不如人和。战士们浴血奋战、披坚执锐,有着高超卓越的军事指挥能力。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三国时最聪明的是诸葛亮,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初出茅庐就火烧拨望坡,让众人心服口服。他对人开诚布公,诚心诚意的辅佐刘备、阿斗,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总有着高明的计谋,像草船借箭、巧摆空城计、七擒孟获……
流传千古的桃园三结义:刘备、关羽、张飞,又是那么英勇顽强。他们三英曾同心协力齐战吕布,吕布招架不住,拨马而逃。刘备经过诸葛亮、张飞、关羽、赵云等五虎猛将即大臣们的协助打下了一片蓝天。后来关羽被孙权生擒活捉,而他仍不投降,最后被杀。刘备要为关云长报仇率领大军找孙权报仇,但不幸中计元气大伤,不久死去,而张飞则喝醉酒后被人割去头颅。
长坂坡之战时,刘备把妻子与阿斗交给赵云照看,赵云在曹操的围困下,拼死杀出重围,但却每把二位嫂嫂救出,他又杀进重围,救出阿斗与一位嫂嫂。之后他披荆斩棘,克服种种困难,冲出重围。无数的敌人死于他的刀下,鲜血染红了他的战袍,他就是五虎猛将之一的赵云,他那忠义让我感动。
终于,蜀国、吴国、魏国与天下无缘,司马炎最终取得天下,灭掉了魏国,建立了晋国,他就是晋国的第一位皇帝。从此三国维持差不多一个世纪后灭亡。
品三国,论英雄优秀作文 2
三国,很多人都看过。不过,有没有人真正的去理解,品味三国呢?今天,我来跟大家侃一下。
首先,《三国演义》和《三国志》是完全不同的。《三国演义》又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从题目上来看,是把《三国志》这本历史书变成了小说,就连一些文盲都可以看得懂了。但是《三国演义》拥有一些《三国志》完全没有的内容: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温酒斩华雄、杀文丑……这些都是在《三国演义》中耳熟能详的经典故事,但其实在历史上是不存在的。但是试想一下,假若罗贯中还原历史,不编这些故事,难道《三国演义》还能够这么精彩吗?这些故事,虽没有还原历史,但也别有一番风趣。
《三国演义》中有许多人物形象,我今天就说这几种:曹操、吕布、关羽、诸葛亮。那么,首先从首位曹操说起。曹操,字孟德,是个有名的军事家,统一了中国北方,为后来中国统一打下基础。《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是个奸雄形象,那我也不说他历史的本来面目,就说《三国演义》中的形象吧。曹操从小就很聪明,但是很不老实。他的叔父经常向曹操父亲曹嵩告状。曹操不满,想了个办法。一天,他路过叔父,装出一副中风的样子。曹操的叔父大惊,连忙告诉了曹嵩。曹嵩也急了,马上来看。但是曹操又马上恢复原来的样子,对父亲说:“是叔父不喜欢我,故意这么说的。”从此曹嵩再也不听曹操叔父告状的话了。这个故事说明曹操从小就很聪明,在乱世里可以打下一片天地。但是后头,曹操成为了奸雄。最残忍的.估计也就是借了粮官的头吧。再后来,曹操又很好色,导致典韦惨死在宛城。再说猛将吕布。
吕布,字奉先。虽勇猛过人却还是败在了曹操手上。为啥呢?勇而无计、唯利是图啊!他认丁原为养父,董卓送几件东西,吕布杀了丁原。丁原尸骨还未寒,王允送他貂蝉,再来个计,又把董卓杀了。杀就杀吧,遇上了陈宫这样的人才,居然不听劝阻!他被包围在下邳时,陈宫几次劝他小心,吕布不管,和貂蝉、严氏喝酒。侯成把马夺回来,想喝点酒,却被吕布打了。吕布不听劝阻,打骂手下人,造成了败局。最后要刘备劝劝曹操,刘备也是心太软,想着:吕布总是背叛主人,丁原和董卓都这样了,我一定要让曹操远离危险。然后,让曹操杀了吕布。
说起关二爷,恐怕妇孺皆知啊。关羽,字长生,后改成云长。他的忠义让百姓佩服,后来历代加封,到了盖天古佛最高级别。他的忠义我是认可的,过五关斩六将找刘备是他忠的表现;华容道义释曹操也是他义的表现。可是,关羽还是有个缺点的:轻视敌人。当初只带500校刀手去夺长沙。若不是黄忠也是忠义之人,恐怕关羽也夺不下长沙。后来,轻视了吕蒙的计谋,以为东吴不会找麻烦,去打樊城去了,结果败走麦城,最后父子惨死。诸葛亮,字孔明。这个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吧,三出茅庐、火烧新野、三气周瑜、八卦困陆逊……他的故事,可算是多得很呢!最后魏延大意熄灭了七星灯,诸葛亮也只得“星落秋风五丈原”。孔明在刘备死后,尽力辅佐刘禅。可惜,刘禅是个庸主,还听黄皓的话,最终亡了蜀。
今天也就讲那么多吧,各位看官,明天再聊。
品三国,论英雄优秀作文 3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今日品读三国,觉得回味无穷。
从桃园三结义到三国归晋,三兄弟:刘备、关羽、张飞的性格,言行在字里行间可以体现至微。刘备为人忠厚,颇有心计。从三顾茅庐请孔明可以看出,刘备三次去请孔明出山,次次可以表现出刘备的'心计,第一、二次刘备无功而返,却不生气,第三次去请孔明,孔明不肯出山,刘备就哭得一塌糊涂,谁见此境不心软,自然诸葛孔明就答应出山相助。诸葛亮也确实了得,隆中对便料定三分天下,并在短时间内,帮助刘备成就了霸业。
当然,在天下大乱时,各路英雄豪杰纷纷上阵,袁绍、袁术、董卓、吕布……个个自称英雄,而在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曹操却认为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曹操逢太平则为能臣,逢乱世为奸雄。刘关张三兄弟都以义为准则,个个武功高强,能征惯战,但使“匹夫之勇,蛮夷之力”是不可以的,所以,只有玄德请出了孔明,刘备才如虎添翼,所向披靡。刘备用孔明之计,联合孙权,共讨曹操,赤壁一战,杀的曹操丢盔弃甲。借荆州为根据地,取长沙、战桂阳,然后顺江而上,取汉中,得西川,屡战屡胜,真是八面威风,好不风光,刘备五虎上将,天下文闻名。
关羽刚愎自用,败走麦城之后,孔明劝众人不要意气用事,没有挡住张飞急性子报仇,被刺身亡,刘备起倾国之精兵,征讨吴国,黄忠战死,后被火烧联营八百里,刘备狼狈逃回白帝城,内疚与气愤,郁闷而亡,托孤与孔明。刘备一生没有风光几日,三兄弟便相继而亡,这一战,五虎上将只剩赵云和马超,使蜀国实力大损。
后主刘禅太过愚笨,孔明虽然尽心辅佐,但心力交瘁,最后秋风五丈原,累死在军帐之中,正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主不问国事,不久被魏军擒获,还乐不思蜀,可悲!一代英雄豪杰竟落到如此地步。
最后,三国归晋,也真应了那句话:“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品三国,论英雄优秀作文 4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翻开书页泛黄的《三国演义》,耳边回荡着杨慎那气壮山河的诗句。眼前历经沧桑的字字句句谱写着汉朝末年战火纷飞中英雄的搏斗与拼杀、战争与结盟、勇拼与智斗的诗篇。三国,你是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是个战火纷飞的时代,你给后人留下了无限遐想,无限期待。现在,我终于揭开了你那神秘的面纱!
沉浸在书中的我眼前似乎浮现出官渡之战的刀光剑影,心中好像燃起了赤壁之战中的冲天烈火。这两次战役都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典范。它使我悟出人数的多少不是关键,有利的条件不是关键,最关键的是士兵的强烈斗志,将军的英勇果断,智囊的足智多谋,统帅的坚定决心和领导才能。一个杰出的领导者不能小看似乎不堪一击的对手,不能轻视好像势单力薄的敌军。只有做好一切准备,控制住军心,打探好敌人的虚实,朝正确的方向努力,成为笑到最后的赢家。
有志而不骄,有能而不傲,胜者也。
“陆逊火烧连营八百里,刘备败走白帝城。”刘玄德最后那令人惋惜失利的惨痛教训时刻提醒着我:不能因损失自己爱的人而被冲昏头脑,不顾一切去报仇。只能把悲伤与愤怒埋藏在心底,并把它转化成前进的能量,等到时机成熟,羽翼丰满时,再吹响进攻的号角。“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正是如此。越王勾践,大将军司马懿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他们能屈能伸,忍辱负重,有大局观。
能忍辱而不失其志,成者也。
《三国演义》中不光富有感情色彩的文字与那通俗的'表达方式使我们啧啧赞叹;对各个人物形象的生动刻画也使我暗暗称奇—义气的关羽,多智的诸葛亮,奸诈的曹操……这一切,深深地印在读者的心中。它使我们领悟了做人的道理与成功的秘诀,真不愧是四大名著之一,永远在文学史中闪闪发光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品三国,论英雄优秀作文 5
“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一想起那段英雄辈出,群雄并起的烽火岁月,我便哼唱起这首《曹操》。
从《三国演义》到《三国志》,我也曾在东风台上借东风;也曾与赵子龙提起长枪在长坂坡前七进七出;也曾看着孔明在夜晚昏暗的灯光下写下“臣本布衣……”
品三国,不能不品的人是孟德,世人皆称其为“奸”雄,却不知他也提着一口宝刀冒着死亡的风险欲刺董卓,也曾在官渡之战中身先士卒。他虽阴险狡诈,但这却是在那个时代活下去,并一步步壮大的根本。他也是喊出“宁教我负天下人”,与世界为敌的第一人。
世人皆称其为一代之奸雄,但我更认为他是一位伟大的谋略者,一位伟大的君王,尽管到他去世也没有称王。
与孟德相比,便不能不品一下关云长了。除了他的义,我更看到了他的勇,过五关斩六将,哪怕前方是深渊,他亦无所畏惧。温酒斩华雄,对方的刀下正沾着十八路诸侯军中两位大将的.鲜血,他一个小小的马弓手,在无人敢迎战的时刻挺身而出,将其斩于马下。
再好的马也会失前蹄,守卫荆州之时,关云长太过于自大,英雄末路败走麦城。“义绝”关云长自此画上了句号。
三国三绝怎么能少得了“智绝”诸葛亮呢?他在整个三国历书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如同一位出色的导演,策划了一场又一场的经典战役:孙刘联军帐前,他站在阵前借东风;面对着滚滚而来如同黑云一般的魏军,他坐在城楼之上含笑弹琴;面对着中原,他转战深山七擒孟获。刘备托孤,他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为一段传世佳话。只可惜“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如果他再多活十年呢?只可惜历史没有那么多如果。
小学尚不懂其中,直到初中我才窥到其中一二,以前读的是“温酒斩华雄”的痛快淋漓,现在却对“挥泪斩马谡”陷入了沉思。
时光荏苒,在不经意间再次翻开《三国演义》,我的脑海中又会浮现出场景:曹操对陈宫郑重地说出“宁教我负天下人”;三英与吕布大战三百回合未分胜负;孔明挥笔写下“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品三国,论英雄优秀作文 6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整个三国时期最厉害的军师就是司马懿和诸葛亮。到底谁更聪明呢?可能大家会受罗贯中尊刘贬曹的思想影响,认为诸葛亮更聪明,其实不然。今天,我就来一场魏蜀军师大pk。
首先说诸葛亮,三国时期有句话:“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诸葛亮就是其中的卧龙,由此可见诸葛亮的聪明才智了。但诸葛亮一生中也犯过许多错误,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便是“马谡失街亭”。罗贯中在书中写到,是因为马谡骄傲自大,在山上扎营,导致蜀军被断了汲道,全盘皆输。其实真正的原因在于诸葛亮过于相信自己的计划,而没想到魏军反应如此之快,打得马谡猝不及防。而马谡在山上扎营也是有原因的,当时魏军的士兵是蜀军的数倍,谁敢把营扎在路中间呢?
说完诸葛亮,再来谈谈被后人骂为“奸臣”的司马懿。其实他却有让我欣赏的地方。首先,诸葛亮对司马懿使用过“空城计”,司马懿被骗,被后人说“太多疑”。其实不是这样,你以为司马懿没有识破“空城计”吗?那是不可能的,就连司马懿的.两个儿子都发现了不对,堂堂司马懿怎么可能看不出来呢?而且司马懿当时有几十万士兵,再不放心也可以先派一支先锋军去查探啊?我个人认为,司马懿没有揭穿诸葛亮,是因为他深知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道理,诸葛亮死了,那魏国还要他干什么呢?他的后代更没有可能统一三国。由此可见,他确实是一个深思熟虑、心思缜密之人。
虽然我更喜欢“忠臣”诸葛亮,但是不得不说,“奸臣”司马懿才是三国最终的赢家。他有长远打算这一点,也是值得我们现代人学习,这便是品鉴历史的精髓!
品三国,论英雄优秀作文 7
在诸葛亮北伐期间,街亭失守,运粮也有了阻碍,于是诸葛亮亲自前去西城调运粮草。当粮草全部转移后,诸葛亮接到快报,司马懿亲率50万大军前来进攻西城,大小官员听了不禁害怕起来,因为当时全城只剩下了文官,且老弱残兵还不到五千,大部分又被派去调运粮草,诸葛亮安定大家说:大家莫慌,我已有了退敌之策,大家只要按我说的做,自不会有事。然后他让士兵们扮作百姓,大开城门,假扮的百姓在城门前扫地洒水,如有大声喧哗者,斩!
后来司马懿来了,他见诸葛亮稳坐城楼之上弹琴,而城内并没有防守,城门大开。几个老百姓在不紧不忙地扫地。顿时心生疑虑,心想:孔明平生从不冒险,今日这般此必有诈。想到这儿便不敢贸然进军,僵持了一会儿,只听啪的'一声断裂声打破了僵局。司马懿大喊:不好,有埋伏。军队便开始向后退。当众人都夸赞诸葛亮足智多谋时,诸葛亮却叫大家赶紧离开。等司马懿反应过来时,只剩下了一座空城。《空城计》这一故事便于此诞生,流传千古。
还有七星灯、孔明灯、木牛牛马、诸葛连弩,这些均为孔明所造,三顾茅庐、火烧赤壁、三气周瑜、草船借箭,这些哪一样不说明诸葛亮的旷世才智?一羽一纶巾,谈笑间,天下握于指掌之间。要是说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像天空中的星宿,那诸葛亮一定是最耀眼的一颗。
品三国,论英雄优秀作文 8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一直记得这句名言,所以我读了很多书。其中,我最喜欢的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书中主要写了两千年前三国时期所发生的事,如关公败走麦城,诸葛亮的空城计。每当我读起这本书,总会读很长时间。我之所以喜欢这本书,是因为它里面有两个个性鲜明的人物令我敬佩,他们就是关羽和赵云。
关羽字云长,是蜀国五虎将之一,是刘备的结拜兄弟之一。关羽武功高强,气势非凡,他曾经立下过无数次大功,有刀斩华雄,还干掉了颜良和文丑。为了保护刘备的妻子,在曹营里过五关斩六将,由此可见他对刘备的.忠心。他还是分勇敢,被敌人用毒箭射伤,华佗为他刮骨疗伤,疼痛是可想而知的,但他却还在那悠闲地下棋,他真是太伟大了。被后人称为关公我还真想和关羽一样,有勇有谋,武功高强,若人人都能像关羽一样,那天下就太平了。
赵云字子龙也是蜀国大将,他英俊潇洒,而且武功十分的厉害,可以说是打遍天下无敌手,为了刘备的儿子阿斗,闯入曹操的几十万大军中,救了阿斗,还打死对方很多人。虽然他是一名大将,但身上却无一处伤。他对国忠心,对朋友讲义气,对手下不粗暴,正经常以身作则,在他病逝是,诸葛亮是悲痛欲绝啊!看都赵子龙,我仿佛已经体会到当时社会的混乱,人民的痛苦。
读了《三国演义》,我明白了许多的人生道理,令我一生用之不尽。
品三国,论英雄优秀作文 9
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学家们给我们留下了一部部精彩的小说,其中我最喜欢的经典作品是著名的四大名著中的《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杰出的古典小说家罗贯中所写的.。我觉得非常好看,简直百看不厌啊!书中的一些主要人物大都栩栩如生,像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曹操的奸诈多疑,关羽的忠义,张飞的勇猛,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书中的许多故事,如"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火烧赤壁〝"空城计〝,广为流传。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也是我最喜欢的就是诸葛亮和赵云,诸葛亮很聪明,也很足智多谋,还很神机妙算。而赵云呢,很勇敢,也很聪明,而且很有勇有谋,令我很敬佩,而且赵云他还是蜀国的大将,也是蜀国的大将,很厉害。这本书我已经看了好几遍了,不过,还是很爱看,我最爱看的是赤壁大战,曹操万分认定这次他一定赢定了,可是最后被孙刘联合,给烧得仓皇而逃,正是好可怜啊。
《三国演义》这本书很好看,在我这样介绍之下,大家觉得好看吗?
品三国,论英雄优秀作文 10
近来闲来无事,翻开尘封已久的《三国演义》品析起来。已经许久没看这部著作了,今日再见,果然有新的发现:书中许多人物的命运竟与“沟通”有着密切关系。
先来说说建立蜀国的“一把手”刘备吧。他从一个卖草鞋、草席的小摊商贩做到最后的蜀国皇帝,靠的是什么?是与人的'沟通与和别人交往的密切,他刚起兵时,听说诸葛亮那人有能耐,便要去请来做他的“参谋长”。这段写他们三兄弟的不同反应的字句,足以看出刘备的外交手段有两下子。关公红着脸在边上咱先不说,单看张飞一句话:“怎能请哥哥亲自去?待我取一根麻绳将他捆来!”就足以看出张飞的鲁莽。接下来刘备登场,好说歹说平息了兄弟的怒火,接着拉着他们三顾诸葛亮的茅庐,可谓雷打不动。后来终于请到了他,为大蜀国建立了汗马功劳。后来刘备的队伍日益壮大,与他善于沟通,广纳人才的性格不无关系。
接下来说说黑脸张飞,这家伙可不好惹。也不能总一味说他的坏话,他对兄弟的义气与忠诚那是没得说的。但他对下属人可的确不怎么样,三国刚开头就有他的“威武”一面:怒鞭督邮。在官场待人应谦逊和气,他却好,一点不懂为官之道,见到人家督邮傲慢一点,也不和人家好好沟通,直接拖出门去,捆在树上,用柳条抽得人家死去活来,后来害得刘备大哥乌纱不保,肚子里还忿忿不平。还有一次是关公辛辛苦苦过五关斩六将,把自己的两位大嫂救回。张飞却咬定关羽是叛国了,囔着要和关羽决一死战,关羽要和他讲明事实他也不听,差点闹得兄弟相残。张飞死时也是因为残忍对待部下,不休恤他们才被杀的,一代豪杰就因为不善沟通而弄个这样的狼狈下场。
写到这里,我又想起了三国演义的卷首语:“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分久必分。”当然现代国家很少这样了,那是因为外交家和联合国的存在,如果三国时期的君臣们,也能和和气气地与他国沟通,那就不会造成那么多悲剧了。也不会发现“分久必合、分久必分”的荒唐规律了。
品三国,论英雄优秀作文 11
正所谓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世上大势总在机缘巧合中发展演变,每个人的心目中也都有对《三国演义》不同的认知和理解。冥冥之中,似乎总有一种永恒,总是那么万变不离其宗。
在我跟孩子品读这本书时,不约而同更加关注这本名著的诸多之美。
故事情节美。三国的故事设计巧妙,基于历史,添加了作者巧妙的构思。每个故事都是那么扣人心弦,引人入胜。三顾茅庐、火烧赤壁、草船借箭……故事的背后,是智谋的较量,是力量的碰撞。仿佛一幅幅画卷,很容易就能把我们带入那个遥远而熟悉的年代与场景。
人物性格美。三国的人物林林总总。每个人物的性格刻画是那么特点鲜明,入木三分。曹操的奸诈,关羽的忠勇,刘备的仁厚……一个个栩栩如生。不同性格的人物交织在一起,给我们认识历史,观察周围,与人交往提供了活脱脱的样本模型。
历史演变美。历史的车轮,一直向前。在广阔的`背景上,上演了一幕幕波澜起伏、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历史风云画卷转换之间,表达了那个时代人民呼唤明君、呼唤安定的朴素愿望。
历史不会重演,社会进步却依稀有章可循。时过境迁,如今的世界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追求美、发现美的旋律,却仍不失为一个永恒的主题。
我愿与孩子一起,品读更多书本,发现更多美好。
品三国,论英雄优秀作文 12
吕布,字奉先,东汉末年著名将领,是董卓的义子。
吕布以勇武闻名,会使一把好戟,打仗多胜少败,没几个人是他的对手,素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一说。在与袁绍的大战中,一个回合就把穆顺刺下马来,力气大得可以一戟砍断武安国的手腕,他常常把别人打得毫无还手之力,节节败退。
《三英战吕布》的故事中,吕布与虎将张飞大战五十多个回合不分胜负。关羽上前助阵,战了三十个回合,仍战不胜吕布。最后刘备出马,三位英雄围住吕布,转灯似的和吕布厮杀,斗了一百多个回合,吕布最终招架不住,但却能毫发无伤地从八路人马中逃出去。
虽然吕布身手不凡,武艺出众,但他忘恩负义,见利忘义,人品极差,总是心怀鬼胎,假装忠心耿耿,但总想着反咬一口。
一开始,吕布是丁原的义子,可被董卓派人用金钱和花言巧语骗了过去,他把十分信任自己的丁原亲手杀害,投靠了董卓,又成了董卓的义子。后来,王允使用了“美人计”,使得吕布和董卓的.关系有了裂痕,结果吕布又把董卓杀害了。
接着,吕布投靠了袁术,被曹操打败后去投奔了刘备,可等自己壮大起来,竟又忘恩负义,把当时好心收留自己的刘备赶出了小沛。等曹兵杀到自己领地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军队只有几万余人,只得率领一队人马出战。可他怎么可能打得过百万大军的曹操呢?被曹操活捉后又假惺惺说会为曹操打下一片江山。可刘备早看透了吕布,提醒曹操,最后吕布被斩首。
看到这大快人心的结果,终于把我心里的一口恶气给出了。
品三国,论英雄优秀作文 13
高尔基说过:“读一本好书就像是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现在我懂得了这句话的意思:一本好书可以陶冶人们的性情,让人从中明白很多有益的道理,使人变得高尚起来,值得用心去品读。
这里我要向推荐一本我在今年暑假里读得一本好书——《三国演义》。
这本书从汉灵帝黄巾起义写起,写到太康元年三国统一为止。书中描写了九十多年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的活动,展示了三国兴亡的历史画卷,形象地再现了这一场风云变幻而又动荡不安的历史时代的变故,生动地提示了统治者内部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互相勾结又相互争夺的复杂关系。
在它描写的曹操、刘备、孙权三个政治派别中,曹操、刘备两个派别是主要主要对立面。而刘备处于中心地位。曹操与刘备一组对立的艺术形象尤其鲜明:曹操的奸诈、凶残与刘备的宽厚、仁慈形成鲜明的对比。而诸葛亮他是神机妙算的.精灵,是“贤相”的化身,更是智慧的化身。他在各种战争中总能恰到好处地掌握着敌人心里而灵活运用战机战策,真可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草船借箭”是诸葛亮巧妙利用了大江冬天的天气;“火烧连环船”是诸葛亮巧妙运用了天时;而“火烧赤壁”博望坡却是诸葛亮巧用了地形;“空城计“的成功是诸葛亮利用了司马懿多疑的心理;”六出祁山木牛流汗”则是也孔明利用了科技发明的成果……诸葛亮比起刘备、孙权来也因此给我留下了更多的精彩。
再说关羽,张飞两位主人公,武功之高强,是刘备远远不及,要论智谋,刘备又逊色于诸葛亮。那又是什么让他们甘心情愿为刘备打江山呢?是“信任”二字,刘备对他们以诚相待,委以重托而信任之。如果刘备把兵权交于他们,却又疑虑重重,那谁还愿意帮也出生入死打江山呢?真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心,正是“信任”成就了刘备的帝皇宝座。
品《三国》这本长篇历史长卷,它不仅让我了解中国古代的一段历史,还让我明白了做一个成功人士的必备条件,那就是智、仁、信!
品三国,论英雄优秀作文 14
这几天我正在看一本书——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著的一本《品三国》。
初次见到此书,心中便有一种如获至宝的感觉,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电视里也常常播出易中天教授讲三国,品三国。于是我便拿起这本好书专心致志的看了起来……
看了这本书,使我对曹操的看法大大改变了,我原以为曹操是一个阴险狡猾、诡计多端的“奸贼”。这是其实是错误的。实际上的曹操是一个顶呱呱的大英雄,真正了不起的人物!只不过《三国演义》的改动太大了,才使我对阿瞒(曹操的小名)产生了误会。
那么曹操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性格的人呢?他是一个儿女情长的人。曹操一生南征北战,因为享受天伦的时间不多,所以对家人的感情特别珍惜。在临终前他就说:“我一生所作所为,没什么可后悔的,也不觉得对不起谁,唯独不知到了九泉之下,如果子修(曹昂,曹操的长子)向我要妈妈,我该怎么回答。”
我还觉得他还是一个和我一样爱笑,爱开玩笑的`人。当朋友、亲友、战友去世时,他会哭,会嚎啕大哭。可是,做错了事,打了败战,遭到人家羞辱,他绝不会哭,一定是笑。因为他豁达开朗,大气磅礴!
曹操也是很可爱的。他常穿薄绸当衣裳,腰里挂一个腰包,用来装手巾之类的零碎东西。有时还戴着丝绸制的便帽去见宾客。
……
看了这本书,让我认识了一个真正的伟人,一个真正的英雄,一个真正的政治家——曹操。阿瞒呀,阿瞒,我真是对你误解了!
品三国,论英雄优秀作文 15
一本《三国演义》,成为了章回小说的开山之祖,成就了一个中国小说的历史时期。
一部小说,饱含着作者的情感。罗贯中的这本书里,明显拥刘反曹——对刘备集团加以歌颂,对曹操加以批露。当以一双客观的眼睛看它时,我忽然觉得,那些人物多么值得去研究啊!今日,我也要乱舞春秋了。
品刘备
刘备可以说是三国中的真英雄也,他用人有方,使天下许多有才之人都投到他的旗下,在称王之前有了关羽、张飞这两个生死哥们,又先后有了卧龙、凤雏这两个军师,再后又娶孙权的妹妹做夫人,留下了龙凤呈祥的美谈,但更值得一谈的是刘备有方有圆的处世之道。
那天,曹操煮酒论英雄,刘备在曹操面前竟像老鼠一般,答非所问:“一声惊雷可以把我吓倒。”这是他的至圆之处。刘备在对待属下可谓至方。他也一定知道,“方是做人的脊梁,圆是处世的.锦囊”,那么,何时圆?何时方?玄德自然明白了,该哭时哭,该赔笑时赔笑,外圆内方,可谓处世高手。真英雄可方可圆,方中有圆,圆中有方,这是大智慧,大修养,大谋略,这些玄德全部做到了,可谓真英雄。
品周瑜
也许,在罗贯中心中,他把周瑜变成了一个疾贤妒能、心胸狭窄的小人,是为了衬托诸葛亮,看到诸葛亮比自己强就发怒,到死前,还要朝天空大吼一声:“既生瑜,何生亮?”
其实,在现实中,周瑜是一位君子。历史上的周瑜,他心胸一点不狭窄,人缘也挺好。老将程普自恃年长,原先常欺侮周瑜,周瑜总不计较,后来程普终于从内心佩服,对人说:“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美酒),不觉自醉。”曹操使蒋干游说周瑜,蒋干见周瑜心坚志高,无法开口,回去也说周瑜“雅量高致”,甘拜下风。作为东吴开国元勋,且周瑜与孙策情同手足,又是连襟,吴老夫人并嘱咐孙权“以兄奉之”,在东吴的声望很高,但他始终以辅吴事业为重,虚怀若谷,不摆架子,带头执行臣节,敬重孙权。他精通音乐,吴人有“曲有误,周郎顾”的赞语,说明他日常作风也是平易近人的。要不然,苏轼又怎么能用《念奴娇赤壁怀古》来赞美周瑜呢?一句“古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成为千古名句,后人无不吟诵,更显出公瑾之英雄本色。
品诸葛亮
他一身肝胆为蜀汉,收二川,鞠躬尽瘁,三顾茅庐,四下斟酌,只得挥泪斩马谡,六出岐山,七擒孟获,领千军万马三分天下,到最后,却只留下个病死五丈原的遗憾。
也许,他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他的命运,明知道刘备对自己的信任不及关羽、张飞,也清楚刘禅必将成为扶不起的昏君,却只为报刘备的知遇之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即使病死五丈原,也无怨无悔了吧!
曹操,他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不但是军事家、政治家、还是有名的诗人。
关羽,他富有谋略,武艺高强,赤胆忠心却刚愎自用。张飞,勇猛无比,虽外表鲁莽,却也粗中有细。
今日,我品三国人物,品出了他们的处世之道,品出了他们的与众不同。但,“品”的前提是客观面对历史,方品之有味,越品越浓!
品三国,论英雄优秀作文 16
那是一个烽烟四起的年代,刀光剑影中闪烁着杀机;那是一个疑窦丛生的年代,上演着各种奸猾狡诈的角色;那是一个民不聊生的年代,黑暗笼罩着龙蛇混杂的乱世。《品三国》,作者犀利地把这风尘老朽的历史面纱层层揭开,抽丝剥茧,为我们讲述其中的传奇……
曹操,那是我最喜欢的人物。他儿时虽然有一点纨绔子弟的形象,但在青年时代就已考取了功名。正因为曹操的.正直,慷慨,大量,有眼光,才使得贾诩等有才能的谋士前来投靠。“治世之能臣,乱世之英雄”的曹操可谓是前途一片光明。论才略,“奉天子以令不臣”;论眼光,深谋远虑;论武艺,乱世之奸雄。曹操善于听谏纳贤,“奉天子,修耕植,蓄军资”就是毛?出的点子。
曹操的雄才大略,远胜于志大才疏的袁绍和袁术。曹操实事求是,唯才是举,不拘一格,来者不拒。虚名与虚荣对他来说只是过眼烟云,他要的是实力——身边的谋士、勇将。他的重义才使得关羽在危急时刻放他一条生路。而且娶妻娶贤惠,曹操的第一任夫人丁氏就十分有教养,十分贤淑,这才能为有一点野心的曹操开拓社交路线。只有能够体贴下属,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主人才能够得到下属忠心地拥戴。
如果曹操没有才略,就不会广招贤士;如果曹操没有雄心,就不会与刘备抗争;如果曹操没有宽大的胸襟,就不会有人为他出谋划策;如果曹操不会体恤下士,就不会受到众将士的拥戴和忠诚;如果曹操不会听取谏言,就不会用兵如神;如果曹操没有深谋远虑,就不会自己称王了。
现在,就来谈谈曹操的谋士吧!毛?为曹操提供的“纲领性文件”,使曹操赢在起跑线上;张良”;张绣和贾诩,投靠,叛变再投靠,被曹操完全信任,因感恩而出谋划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作为初中生的我们,应该像曹操一样拥有远大的目标和志向,并为理想坚持奋斗。我们应该做好我们的本份工作——学习。学新知识,温故旧道理,才能进步,才能有所收获。我们不需求像三国时的人物那么出名,令后人敬仰,只求做到自己的最好,问心无愧就可以了。名利是身外之物,我们要像曹操一样把它们当做是过眼烟云,不足以为其启齿。我们只要脚踏实地,不断地向前走就足够了。
全览《品三国》,推翻了人们对《三国演义》中事件的印象,并使历史人物真实而又清晰地浮现在我们眼前。假如说《红楼梦》是文学与历史的结晶,那么《品三国》就是感触与品位的精华;假如说《水浒传》是正义与勇气的代表,那么《品三国》就是谋略与才智的升华;假如说《西游记》是坚持与忠义的化身,那么《品三国》就是文治武功的冶炼。
所以,《品三国》是一本令人回味无穷、茅塞顿开的书,希望大家也能和我一样受益匪浅。
品三国,论英雄优秀作文 17
多少英雄像翻飞的浪花般转瞬即逝,不管是与非,还是成与败,都已随着岁月的流逝消逝了。明代小说家罗贯中用艺术手法编写的《三国演义》流传至今。看完这部小说,我却久久沉迷其中,现在才发现它让我读懂了这么多。
话刘备,让我有感动。
世人的评价中,刘备一直是仁义爱人的代表。说起他的三顾茅庐,更是让人难以忘怀。第一次抱憾而归,刘备并不甘心;第二次是隆冬季节,北风呼啸,大雪纷飞,没能见到诸葛亮他也没有放弃;第三次终于在春暖花开的季节盼到了诸葛先生。诸葛亮也被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打动,同意出山相助。在三次请诸葛亮出山的过程中,刘备也受到关羽和张飞的多次劝阻,但他的决心并没有动摇,而是义无返顾,不等到诸葛亮就不甘心。倘若是我,前两次失败定会让我知难而退,而刘备却让我明白:不到最后关头就不要放弃,有时候不可能也会变为有可能,最关键的是心够不够真诚。诚意到了,付出足了,定会有所获。刘备是一个知人善用,谦虚和善的人,他有难能可贵的'品质,这让我感动。
谈关羽,让我很敬佩。
说起关羽,“义重如山”用来形容他最合适不过了。战乱之时,他为了保护刘备的甘、糜两位夫人,只得暂时投降曹操。在曹操手下,关羽斩颜良、诛文丑,让曹操钦佩不已。关羽接到刘备的信要走,曹操心想留住他,可钱财摇不动他的真心,官爵改不了他的志向,他与刘备是结拜兄弟,那么就要誓死为刘备效劳。这样的忠心有谁不会钦佩?可在如今的社会,有些人为了自己能够赚更多的钱、谋取更大的利益或是想处在清闲的岗位,不惜离开自己工作已久的地方,想方设法地“跳槽”。或许这本是没错的,但在我看来,这是对自己工作不负责任的表现。做一份工作,应该满怀热枕的对待,而不是朝三暮四,人应忠于自己的职业,就像军民忠于自己的首领一样。关羽让我领悟到什么是责任,什么是义气,他因义重如山而在人们心中有伟大的形象,这让我由衷的敬佩。
论曹操,让我心沉重。
在《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中,曹操是一个被塑造的反面人物,提起他,不难想起“奸诈阴险”这样的词语,可是换一个角度来看,他也是一个有头脑、有本领的英雄。在官渡一战中,曹操仅有三万左右的兵力,而袁绍却率精兵十万,战马万匹,最终曹操以少胜多,打败了北方最强大的敌人袁绍。这正是他参考荀攸的意见,采用混战计中“分人之势”的结果。以及在后来,曹操使离间计让韩遂和马超故意不和,最终让马超兵败走西凉,这个故事也是很有名的。曹操自己有谋略,而且善于发掘有能力的“千里马”,毫无疑问他是一位优秀的军事家。我们评价一个人不能单从好或单从坏的一方面来考虑。而且要从多角度综合考虑,就连诸葛亮在荆州驻守人选上,他错选关羽,结果荆州失守,关羽被杀。而刘备也因要给张飞报仇,不听赵云等人劝阻,执意要破东吴,却被东吴军把自己的七十五万大军一夜之间烧得所剩无几。再料事如神的军师也会出错,再令人尊敬的统治者也会因小失大。所以,人还是应该更理性的判断。论曹操,他有功有过,但不能因为他的过失而看不见他的功劳,而在后人的评论中,总有人把他说得一无是处,这让我的心沉重。
读完《三国演义》,再回味一番,作家罗贯中真是下了一番功夫也费了极大的心血。想想这些英雄们个个有胆有谋,令人好生敬仰。看到结局他们个个接连去世,我心中也很不是滋味。但小说依旧要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也正是应了那句话: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如果你还未读过《三国演义》,那赶紧读吧!它会成为你一生的挚友。
品三国,论英雄优秀作文 18
我读了《易中天品三国》后,发现正史和我读过的《三国演义》并不相同,在《三国志》中的许多真实事件被戏剧化了。
现在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故事,例如诸葛亮三气周瑜历史上不曾有过。我认为就算气过也气不死,为什么呢?因为史书上记载刘备评价他“气量颇大”,蒋干说他“雅量高”。在我看来周瑜不仅气量大,而且周瑜还很帅气,这在当时可谓家喻户晓。《三国志》中说周瑜是吴中皆呼为周郎。他不仅人品好,修养高,还会打仗,懂艺术,能把战争变成艺术,仗打得十分漂亮。可见周瑜这个人是官场,战场,情场,场场得意。这样一个春风得意的人,怎么会因为嫉妒别人被气死呢?我们嫉妒他还差不多!讲到战役我们不得不说“赤壁之战”,但其实历史并不像《三国演义》中说的那样,由诸葛亮一手指挥这场战役。真实历史上的“赤壁之战”是由周瑜指挥的。于是我们不难想象出当时的场景,曹军列阵于长江,战舰相连,军棋猎猎,江东之人胆战心惊,唯有周瑜镇定自若指挥战斗,那里有诸葛亮的'事?
从书中我明白了文艺作品中的历史不一定正确,不一定真实。如果我们想要了解历史真相,我们一定要多读正史,才能了解真实的历史。
品三国,论英雄优秀作文 19
相信大家都听过有关三国的故事吧,那些故事可以说是脍炙人口,神机妙算的诸葛亮,智勇双全的关羽,求贤若渴的刘备,……我也是一个小三国迷,但不是对它特别了解。我只知道一些人的小故事,而真正的历史并不知道多少。
然,一本书解决了我的苦恼,那就是易中天教授写的品三国,它让我了解了那段诸侯割据﹑战火纷飞﹑尔虞我诈﹑扑朔迷离﹑引人入胜的历史。
也许人们早就已经对三国中的某些人物有了定义或评论,像诸葛亮,一提起这个名字,人们脑海里就一定会浮现出“神机妙算”“鞠躬尽瘁”“料事如神”“忠贞不渝”这类词语,而一提到“曹操”这两个字,人们就会说这个人老奸巨猾,阴险狡诈,诡计多端,为什么人们的脑海里都会有这样的定义呢?我想,这是因为一本小说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四大名著之一,但它始终是一本小说,不是史书,有许多情节都是为了使故事更加生动有趣而编出来的,所以并不可信,但人们往往都会把这些虚构的故事当真,从而使一些人蒙受了不白之冤。
而品三国这本书使易中天教授翻阅各种史书,经过百般推敲,站在政治角度,仔细琢磨才写成的,很值得我们信任。
从书中我知道了人们说的诸葛亮并不使那样的'神机妙算,料事如神,大部分重大的战役都不是他指挥的,但他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打的战争都是有政治目的的,目他光远大,是一个治国奇才,只有他的“政府”最像政府,没有贪官污吏。可同时他是一个非常重权利的人,心胸并不宽广,在有些的地方表现的很虚伪。
而曹操,他也不像人们说的那么奸诈狡猾,卑鄙无耻,难不成就因为一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就断定他是一各奸诈狡猾的卑鄙的人骂,况且他有没有说这句话都是个问题。相反,曹操是一个当时少有的枭雄。他为人心胸宽广,海纳百川,主张唯才是举,所以许多能人智士都来投靠他。有些时候他的举动却确实很过分,但在那个年代,那个尔虞我诈的年代算的了什么呢?
至今中外有多少像他们这样的人啊,有的被白白冤枉,遗臭万年,有的并不是那么伟大,却永垂不朽(不指诸葛亮)。也许只有像品三国这样的书才能为被冤枉的人讨会公道了!
这一切的误会不都是因为人们的不分是非,没有细细的思考就随便下定论的后果吗?
当然,我们不能责怪罗贯中,他只不过在创作小说,更多是站在文学角度考虑的,不能因为他改编历史就去批评他,如果你去批评他不也是一种因为没有细想而直接下定论而造成的误解吗?而且,品三国这本书也不一定是对的,也一定有许多错误的地方,我们不能因为它可靠就把它当最真实的。
品三国,论英雄优秀作文 20
看完三国演义,就想到这些……
有很多评价三国人物曹操的人,说他是奸雄,是枭雄,因为他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是不忠。如果以这个为出发点,曹操的确就是一个奸雄,可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平民不得不反,先是董卓篡位,汉献帝根本就是一个傀儡,如果说汉献帝还有些作用,那就是帮助曹操,使他成为乱世英豪,这样也算是为天下苍生造福,再者说,汉朝的昌盛时期已经过去,也该改朝换代了,与其让董卓祸害苍生,不如让曹操成就霸业,我是赞成曹操的,为什么这样讲,因为曹操真的是一位乱世英豪,大家想一想,在哪一个战乱的时代,还会有诗词歌赋这些东西,诗词歌赋能代表什么?能代表曹操子民的幸福指数。反过来说,如果曹操不挟天子以令诸侯,怎会取得最后的胜利,这只能代表曹操是个有智谋的`人,曹操更是一个有勇气的人,当时董卓在朝廷称霸,曹操手持七星剑,闯入董卓房间,虽然没有刺杀成功,但这足以证明曹操的勇气过人,像这样一个有勇有谋的人,怎能不成就霸业!
再说关羽,他是我在三国演义中最崇拜的人物之一,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斩颜良诛文丑,温酒斩华雄,刮骨疗毒,勇气过人,手拿青龙偃月刀,天下无敌,只是他太自大,失了荆州,丢了性命。
其实司马懿是三国人物中最有心机的人,利用曹丕斩除后患,不然后来三国怎能归司马家呢?
再说周瑜,他其实是三国中最完美的人了,有勇,不然怎能号令水师,有谋,不然怎能成为鲁肃的知音呢?只是肚量小,竟然被诸葛亮气死了,诸葛亮能做到这些也是本事啊……
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欲知后事如何,请见下回分晓。
品三国,论英雄优秀作文 21
有首诗如此记述诸葛亮的一生事迹:“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草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三国演义》给我们留下的是仿佛如同神一样的诸葛亮,有他在茅庐中被刘皇叔三次上门拜访,有他在吴国的舌战群儒,以及在赤壁中的各种连环计,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
在一般人心中,诸葛亮如同神仙一样,似乎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那结果都是事先料定的。计谋也很现成,甚至都装在袋子里,就等着执行者拆开看。自己既不必上战场亲自杀敌,也不用操心费神,只需要带个大头巾,摇把鹅头扇,泡壶菊花茶,摆个围棋盘,便“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真是何等的潇洒!
然而,这是在几千年中,走样的厉害的诸葛亮。
其实,他也只是个普通人,他在辅佐刘备和刘禅的时候心理压力大的很。刘备对他的三顾茅庐他确实感激不尽,甚至对于有些官员来说,是君仁臣忠的楷模,就出现了那些摆着臭架子,自以为很牛,等着人来推举的伪人。在白帝城托孤中,刘备说道:“吾儿刘禅能辅则辅,不能辅则汝自为成都之主。”。刘禅的无能,是明摆着的,还用看?无非就是为了让自家的血统流传下去,他知道诸葛亮不会篡位,于是就在这儿将它一军。诸葛亮是明白人,立即表态:“臣敢竭股翃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多次的出师都在即将成功的`时候,刘禅听了身边一些不三不四的人的坏话,将诸葛亮一路召回,结果最后竟然因为一个太监让刘禅把诸葛亮从远方回来,把诸葛亮气得当场吐血。在这段时间里,他又要去打天下,又要哄小孩儿,又怕老的起疑心,又怕小的不高兴,能不累吗?事实上,诸葛亮不像军师,倒像一个管家。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他亲自过问,亲自操持,即所谓“事必躬亲”。这虽然是生性谨慎,也是势之所然。不这么做,他怎么能大权独揽而国人不疑呢?他实在害怕出错啊!
过度的疲劳,严重损害了他的身体;沉重的压力,又让他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公园234年,病逝在五丈原,倒在了北伐的途中。我认为,与其说他是病死的,倒不如说他是被刘禅气死的和被很多的事情累死的。
品三国,论英雄优秀作文 22
读罢三国的人都为里面的英雄的.经历成就所感动,叹息。而我认为最不划算的莫非魏延老兄了。
不得不承认在战场上魏延是一位有谋略的才能也十分勇猛。若非万人敌也是勇不可当,然而他自己身家性命的谋算上就略逊一筹。自从他襄阳城上反刘综而后,他的悲剧就开始上演。
长沙城上他奋力杀死韩云救回名将忠臣黄忠,为蜀汉立了大功,却被孔明认“居土献土背主,不义也”。然而此时魏延依旧不悔随后。战马超,平西川,取汉中。魏延无不一马当先,奋勇杀敌。阳平关之战中还险些杀死曹操。刘备都对其赞赏有嘉,而孔明却仍以其脑后有反骨而不肯重用。
刘备死后,魏延跟随孔明七擒孟获,六出祈山,大小战斗数百次,无不尽心尽力,但依旧得不到重用最令人可悲的是孔明去世后,竟为马岱以孔明所授计斩杀,生前的功名就此抹杀。
魏延之悲,其一在于他没有权衡刘备和孔明的关系要比庞统好一些,于是去西川时,为了立战功对庞统严听计从。孔明当然对他反。其二在于不会处理人际关系,总和黄忠争功,黄忠终究是长辈,说到底你还是理亏。再蜀汉建立后自以为功高盖世,看不起别人,自然导致日后孔明伐魏时自己分别带兵褒中出子午谷的建议也不能被采纳。魏延在蜀26年却落得背反罪名遭死人算计而死,何其悲也!
与老将争功,不智;与重臣扬仪不和,不明;部将不从而杀之,不仁;恃勇功高而背主,不忠;街亭战败后推卸责任,不义。
魏延戎马一生却不懂如何为人处事,实为英雄气短,惜哉!
品三国,论英雄优秀作文 23
“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战不休……”这是历史的回音,三国的写照。不知多少次,我在梦中穿越时空,来到乱世中旌旗遍布的古战场,在这豪迈悲壮的沙场上找寻三国英豪逝去的风采。
一部精彩的历史回影
“关云长温酒斩华雄”“虎牢关三英战吕布”“诸葛亮草船借箭”“赤壁大战”“张飞挑灯战马超”“安居平五路”“空城计”……这一幕幕惊险而又精彩的历史场景,无一不扣人心弦。正因为这一个又一个脍炙人口的精彩篇章和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才使这本书满目珠玑,熠熠生辉,读起来令人荡气回肠。每一次的重读,都像回到1800年前的乱世,都会有不同的收获、不同的发现。
一出令人叹息的悲剧
叹息周公瑾,风华正茂,却因气量狭小而被诸活活气死;叹息庞士元,尚未施展自已的雄图大略,就亡于乱箭之下;叹息诸葛亮,六出祁山,力图克魏以兴汉室,最终却遗恨五丈原;更叹息白手起家的刘备,虎视天下的孙权,诡道善谋的曹操,明争暗斗,费尽心机,苦战数十载,最后却都没能实现自己的雄图霸业,让天下落入司马氏之手,三家归晋。悲夫如斯!
一本充满智慧的宝典
每当遭遇挫折、心灰意冷时,我总会想起屡战屡败的刘备,他用自己地经历告诉我:失败,并不可怕,只要有一丝希望,就不能放弃,要重新振作,从头再来,无败何有胜,笑到最后的人才是胜利者;当我面对困难,心中畏惧时,就会想到赵子龙,以他的.英勇和自信,每次都化险为夷,成为“常胜将军”。是呀,“狭路相逢勇者胜”,一个懦弱的人,注定会被困难打倒;当我取得一点成绩而沾沾自喜之时,就会想起智勇盖世的关羽是因为自己的自高、自满和刚愎自用而败走麦城,引以为戒。正如一位名人说得好:“自高、自满、自负,是人生中的三大暗礁”。没想到,一本小小的书竟给了我这么多的帮助,让我明白了这么多真理!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三国演义》真是一本让人百读不厌、千读不烦、万读不腻的创世经典。因为这本书,我的生活中又多了一份精彩!
品三国,论英雄优秀作文 24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泪。
三国已走进了我的生活,他就像一位年长的智者不倦地教导我如何处世做人。
读这本书我明白了,做人要不耻下问,不可以貌取人。当初刘备兵败,若非他有着谦逊爱才的品质,博大的胸怀,如何得到卧龙孔明的出山相助?没有诸葛亮,后来怎么会有刘备的'雄起?当初庞统想投靠东吴失败后去投靠刘备,而刘备却因庞统相貌丑陋拒绝,若非刘备及时悔悟,以真诚打动庞统,恐怕永远失去了一位谋臣。没有了这两位决定刘备命运的谋臣,就没有了赤壁之战的胜利,也就不会轻易地取得巴蜀。
读这本书我明白了,做人要顾全大局,不要妄自尊大。当初关羽就是因为太过自负,没能顾全大局,结果激怒了孙权,最终不仅失去了荆州,更丢了自己的性命。
读这本书我明白了,对待他人要温和。这事可有来头,要由张飞说起。当初他醉打曹休为关羽报仇时,由于下手太酷,导致失去徐州,另外还丢了小命,哪一件都是坏事。“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在生活中与人要和平相处,否则最后落个众叛亲离,哭都找不到地啊……
读这本书我明白了,做人要隐忍,控制情绪,不可冲动。刘备为关羽报仇一事就是被冲动冲昏了头脑,率领几十万大军,硬是被人家东吴一把火烧了个一扫光。所以说,为人要常怀一颗平常心,“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是真谛。
读这本书我明白了,做人不要轻言放弃。赤壁一战,势单力薄的孙刘联盟,面对百万曹军,没有气馁,一把火将老曹烧得没了脾气;夷陵之战,同样是一把火,吴国把蜀国的家底全部烧光。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轻言放弃,相信奇迹就会发生在下一刻。学习亦是如此。做人亦是如此。
读三国如品人生,它或甘或苦,书写着人生的大戏!
品三国,论英雄优秀作文 25
忽略的,有时是最重要的。
翻开《三国》,品读品读这由忽略创造的悲喜剧吧!
曹操平定袁绍以后,为了完成统一大业,挥师南下,收编刘表部众之后,号称八十万铁骑,直抵赤壁江北。江南,孙刘联军不过区区三万,但滔滔长江水,阻隔了南北的交通。曹军虽然个个晓勇却不识水性,如何一战?无奈,曹操听了“凤雏”庞统之计,孰不知已人陷阱。
串联起这几十艘大船,铺上木板,能从容作战了。但曹操身边谋士谏言,此举危险,若一处被敌方牵制住,整个大军都会陷于崩溃。本应一语点醒梦中人,但曹操忽略了,最终落了个火烧赤壁,败走华容的.下场。真是无巧不成书,赤壁一战的胜者刘备也没料到,日后也会犯此等错误,落得个火烧连营七百里。
更有空城计。木案上轻烟萦绕,香烛也静静地燃烧着,轻轻摇动的鹅毛羽扇显出一份自信从容,也遮掩着孔明那流着虚汗的脸……远处马蹄踏起的尘烟漫天飞舞,司马大军兵临城下。司马菇本不相信探子的察报,此时一见,不禁心中大疑:“孔明一生行事谨慎,他如此泰然自若,城内必有伏兵,我如果贸然进击,不正中了他的诱敌之计?”他只是在迟疑,却没有细看,看孔明额头隐隐的汗珠,看城门口挥舞着扫帚的军士的慌乱。
他最终引兵退去,因为“忽略”,以致日后后悔不迭、咬牙不已。
《三国》里“忽略”的故事很多,故事似乎让人惋惜。但试想,如果没有这些忽略,《三国》将变得乏味,佳话、美谈也成了历史泡影。
忽略的,有时是最重要的。既然我们不能避免大大小小的忽略,那么就让忽略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一些酸甜苦辣的滋味吧!
品三国,论英雄优秀作文 26
《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我有幸读过这本书,受益匪浅。
其中有一回赵云费尽心思,找到了刘备唯一的儿子――阿斗。他准备立刻把阿斗送回到刘备的身边,但是,他只有一条出路,就是从曹军大营杀出去。经过长坂坡,然后再找到刘备。他明知曹军大营有千军万马,良将无数,但还硬要杀出去。于是,他带上阿斗,骑一匹快马,直奔曹军大营而去。曹操得知后,立即派大将数十名,精兵百余名前去追杀赵云。但赵云毫不畏惧,一下就把一百多个曹兵斩于马下。曹操又派了许多兵力,但都没能拦住他,最后赵云带着阿斗找到了刘备。
到三国末期,蜀国的刘备逝世,而他的儿子刘禅登上皇位。蜀国的大将相继死去,兵力也寥寥无几,远远不如魏国。但蜀国的最后一位良将姜维,武力出众,智谋受诸葛亮点拨。他曾兵去伐魏,但每一次都败下阵来。他待魏国还没缓过来时,进行了最后一次进攻,但这一次被司马懿带兵击败。之后,司马懿又率大军来进攻蜀国,因刘禅昏庸无能,整天游手好闲,所以被迫向魏国投降,由于姜维不忍看到自己的国家灭亡,他又无能为力,所以选择了自尽。
不论赵云还是姜维,都是对国家和公主忠心耿耿。赵云为不祖国绝后,竟勇军大营,并且成功逃离,杀死曹军不计其数。姜维为国尽忠,自己国家灭亡也毫无投靠魏之意,并且为国捐躯。而阿斗身为一 国之君,却轻易投降于魏国。真是框了刘备和赵云的一片苦心。
所以赵云、姜维等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要选择他们身上的优点学习,发现自己身上有刘禅那样的缺点就要改正。
品三国,论英雄优秀作文 27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的故事流传甚广,家喻户晓,三国的英雄人物形象深入人心,人们为他们的忠义,智谋,武艺所折服。我很早之前就读过《三国演义》了,却有囫囵吞枣之嫌,对许多章节不求甚解,等到第二次通读《三国演义》时,心中的感受发生了许多变化。
第一次读原着时,只顾好看,我就选取其中著名的故事翻阅,再加上对许多字义不理解,所以就只晓得关羽之勇,诸葛亮之智了。随着知识的积累,我对三国的故事更加熟悉,对其中的人物也有了客观公正的'评价。当我第二次捧起原着时,看得极其认真,对许多文字都是与真实历史现实相对比,加以求证。读到“草船借箭”时,我知道这本是发生在孙权身上的事情,可为了突出诸葛亮的智谋,故移花接木,描绘了一幅惊心动魄的画面;读到“关云长义释曹操”时,我不仅敬佩关羽的仁义之心,更明白了“释”背后的玄机:倘若杀了曹操,北方必定群龙无首,群雄会再次纷争,中原大地又将经历一场浩劫。其次,当时刘备实力远不及孙权,倘若没了曹操的威胁,孙权能容得下刘备吗?我还从其它书籍中得知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无从考证。越读到最后,心情越是无奈,一篇《出师表》可歌可泣,怎奈“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真应了那句“是非成败转头空”,三国苦苦纷争,谁料国土悉数落入司马氏之手,可悲可叹!
第一次读三国,只顾欣赏文字的妙处,故事的精彩,第二次读三国,学会了去揣摩人物性格,事物的因果关系,感觉大有不同。通过阅读《三国演义》,我也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真乃受益匪浅呀!
品三国,论英雄优秀作文 28
在我的记忆中,似乎曹操在历史上饰演的一直都是反面角色,一直都是一位奸臣。但自从我听了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为我们讲解了“三国”以后,我才发现“曹操是奸臣”是对历史的一种误解,一种偏见,或许是因为《三国演义》的作者是“尊刘(刘备)”的',所以人们在读了《三国演义》之后,才会认为曹操是奸臣,但是易中天教授用很公正的态度把曹操放到三国这一历史背景中去品读。
在易中天教授的口中,曹操不是“奸臣”,而是“奸雄”而且是“可爱的奸雄”是一代“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曹操是一位心胸很宽广的人,而且是足智多谋,英勇善战,他并不比诸葛亮差,应该说诸葛亮在他之下,因为曹操既是一名文臣,也是一名武将。而诸葛亮呢?仅仅是一个军士罢了。
曹操只会笑不会哭的,在任何时候,即使是在他战败时,或是在即将战死时,他也只会笑。他也很注重人才,好的人才他都不会放过的,因为他不记前嫌,即使是敌人的手下,即使是曾经背叛过他的人,只要是能人,才人那他一定会好好重用他的。因此,曹操的军营里是一个人才倍出的地方,不仅曹操是个人才,就连他的手下都是能文能武的人。
在听完易中天的讲课后,我觉得他的评论是正确的。曹操是一位“奸雄”,一位“可爱的奸雄”。是他为三国的历史增添了光辉。
品三国,论英雄优秀作文 29
三国,这个名字对我们并不陌生。最早,是由陈寿编写的《三国志》。陈寿是现四川省南充市人,他是一个治学严谨的人,在他编写《三国志》时,他觉得不可靠的材料,他坚决不用。所以,《三国志》这本书是可靠的。后来裴松之为《三国志》做注,他和陈寿一样,他觉得不可靠的材料,他会在后面说,我觉得这是不可能的。而《三国演义》呢,它把可用和不可用的材料汇聚在一起,使得真实的可能性很小。在《三国志》里,周瑜是一个光彩照人的英雄形象,《三国志》对他的评价是:性度恢廓,意思是说气量大,品质好。这也就是历史形象。文学家和艺术家是诸葛亮的铁杆“粉丝”,他在《三国演义》里是一个神机妙算的人。而易中天先生说,其实“借东风”这个故事是没有的,“空城计”的'故事并不发生在诸葛亮的身上,是发生在曹操的身上。民间信仰的是关羽],他曾经是最重情义的人,也称为各行业的祖师爷。
看完《百家讲坛》后,我觉得不同的时期也有着不同的评点。因此,我们也不能按照易中天先生来评论三国,他不过是以自己的思想来评论。但是,易中天先生有句话说得合情合理“不管怎么评论,人们看待历史人物,一定要保存三种形象:历史形象,文学形象和民间形象。最后,我也希望大家能读一读《三国志》,了解真正的三国。
品三国,论英雄优秀作文 30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带着对历史的敬仰,手捧一本《三国演义》,回味那可歌可泣的英雄传奇……
孟德篇“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你不甘为一名臣子,你想放飞你的理想。于是,你扬起手中的长矛,在铁马金戈中纵横。“官渡之战”使你信心倍增,即使“赤壁之战”将你“烧”得遍体鳞伤,你仍勇敢地站起来,积蓄力量。“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你站在高山之巅,观沧海之磅礴气势,诵出了你最远大的.抱负。终于,在你的不懈拼搏下,魏国在乱世中鼎足而立,你终于成就了自己的霸业。一曲三国,千声赞叹,赞叹你那气吞山河的雄心霸气!玄德篇“唯此弟兄真性情,血泪洒山河,志在天伦存正轨。”
你不在乎身份的悬殊,只为那志同道合。于是,传出了“桃园三结义”的千古佳话。你身为帝室之胄,但你不愿让老百姓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于是你背起兴复汉室的重任,冲进乱世为百姓而战。然而,你虚心的说了一句:智术短浅。于是,你广纳贤良,放下身段三顾诸葛于草庐之中,咨他以当世之事。之后,“三顾茅庐”的佳话便传遍四海。你身经百战,终于换来了蜀国之社稷。一曲三国,千声赞叹,赞叹你那千古流芳的贤德之才!
孔明篇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于是“草船借箭”势在必得。你手持羽扇,竭尽全力,严人律己,助刘备打下了一片江山。你为报先主“三顾茅庐”的识才之恩,你呕心沥血辅佐后主,率数十万军队,五月渡泸,深入不毛,稳蜀国之社稷,并多次劝谏,最终南上。于是便有了“出师一表真民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的好评。你处处为国家社稷着想,为黎民百姓担忧,可是,你却“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一曲三国,千声赞叹,赞叹你那天地可鉴的赤胆忠心!“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品《三国演义》,叹一个个凌云壮志;品《三国演义》,悟一丝丝万丈豪情;品《三国演义》,颂一颗颗耿耿忠心。我叹,我悟,我颂,恒久不变的“三国精神”……
品三国,论英雄优秀作文 31
一直以来曹操都是一个饱受争议的人物,历史对他的褒贬不一,在三国演义中为了突出刘备的仁义,曹操被刻画成了一个奸诈狡猾之人,但是他卓越的才能并不能被历史给抹杀,在多年的东征西战中,曹操大军攻占了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连少数民族都甘愿臣服于他,能在乱世之中成就一番霸业,曹操毕竟有着超人的能耐,有着许多让人欣赏的优点。
读完《三国演义》这本书,我最欣赏曹操以下两个优点。
我觉得曹操最值得欣赏的地方,首先是它对人才的渴求。为了选拔更多优秀的人才,曹操坚决破除了根据封建德行和门第高低选拔官吏的标准。推出了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曹操首先总结历史经验,认为自古以来所有的开国皇帝和中兴之君,都是因为有优秀的人才帮助他共同治理天下,而这些优秀的人才往往是执政之人从民间寻访来的`。借鉴古人的经验,曹操指出现在天下未定,动乱频仍,正是最需要人才的时候,他希望身边的人要摒弃考虑出身的封建旧观念,帮他把那些没落或者出身贫贱,但是非常有才能的人都找出来。
曹操反复强调唯才是举的方针,并且一再强调选拔人才时千万不要求全责备,只要有才能有本事,即使身上有些缺点也无所谓,曹操这种重视人才的态度,令很多有识之士前来投奔他,当时他麾下可谓是猛将如云,谋臣如雨。
除此之外曹操对人才心胸非常宽广,能够不计前嫌。举一个例子,陈林本是袁绍的部下,曾经替袁绍起草檄文,辱骂了曹操的三代,袁绍兵败后,陈琳归顺曹操,曹操非常爱惜陈琳的文采,不但没有因此而怪责他,反而十分重用他。
除了善于招揽人才,我还很欣赏曹操面对挫折和失败时豁达的胸襟。在赤壁之战遭受惨败时,曹操并没有陷入苦闷停滞不前,而是十分乐观地说,今北方仍由我占据,他先后的三次大笑表现了他乐观的态度。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曹操的所作所为充分的展现了他作为一个成大事者所应有的气概。
品三国,论英雄优秀作文 32
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一段荡气回肠的历史,一部众所周知的名著——《三国演义》。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一场场惊心动魄的画面,深深吸引住了我的眼球:刘,关,张桃园结义;刘皇叔马跃擅溪;诸葛亮草船借箭……
《三国演义》这本书是我国历史上一本流传极广的历史小说,它讲诉了汉朝末年到晋朝三国统一的故事。智谋惊人的诸葛亮,勇武过人的赵云,义气深重的关羽,爽直粗豪的张飞,仁义爱民的刘宠,奸诈阴险的曹操,老谋深算的司马懿,才高量窄的周瑜,诚恳忠厚的鲁肃……这些人物个性鲜明,让人难以忘怀,深深底扎在人民的心中。
曹操用兵堪称举世无双,司马懿更是用兵如神,诸葛亮那过人的机智,娴熟的兵法,更让后人叹为观止。最让后人敬仰的是他那博大的胸围,不像曹操宁错杀一千,不放过一个的残忍手段,也不像周瑜口吐鲜血还怪苍天“既生瑜,何生亮”的狭窄心胸。大家都知道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的.故事吧!诸葛亮用诚心打动了孟获,使他心服口服,并为自己所用。他的博大胸怀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看到这个故事,不由自主的想起往日于弟弟争肥皂的事。
我和弟弟可是21世纪的“绝佳拍档”,关系相当的好。但也经常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吵架。就说最近吧,我就和弟弟发生了一点小矛盾:我在洗澡时用了肥皂盒里一块“白白胖胖”的新肥皂,可洗完澡后,弟弟就对我大哭小叫的,说我用了他的肥皂,半天都拽着我的衣服不肯放手。当然,我怎么可能让他“胡作非为”呢?所以我也对弟弟大吼小叫的,最后我们还发生了“星球的碰撞”。唉!那时候,我怎么不学学诸葛亮博大的胸怀,谦让一下弟弟,做一个姐姐该做的榜样。总是气量那么狭小,为了一点小事就斤斤计较,真是太不值得了。
自古以来,诸葛亮被当做智慧的象征,关羽被看成义气的代表,曹操被看做奸雄的典型。《三国演义》博大精深,想要读懂其中的精髓,就必须用心阅读。
品三国,论英雄优秀作文 33
上周,我们到富乐山,进行了“看天下”的活动,知晓了三国人物,感受了三国文化。但在战火纷飞的三国,又有什么美味佳肴呢?这不禁让我这个吃货浮想联翩。
回到家中,我立马和妈妈收集了三国菜式,各种菜品多不胜举。我心想:“太难了,我也不会做呀!”最后,经过精挑细选,我对一道“关公豆腐”极有兴趣,就做这道菜吧!
我和爸爸去市场采购了食材,有豆腐,皮蛋,青菜等,下面就是“万事俱备,只欠动工”了。我拿起一块中等份的豆腐,望着那白白嫩嫩的豆腐,忍不住去摸了又摸,它犹如白玉一般细腻,弹指可破。我一只手轻轻压在豆腐上,另一只手拿着刀,把握好厚度,再慢慢往下按,生怕把这白嫩的豆腐弄得不成形。开始一两片的确不像样,在爸爸的指点下,我掌握了技巧,手法慢慢娴熟起来,切得更快了。一片薄薄的`豆腐就“出炉”了。
我按这样的方法切第二片、第三片........不一会儿,就切好了所需豆腐片。关公豆腐当然也少不了皮蛋,我将两个皮蛋剥了壳,露出光溜溜的身子,然后将它们切成大小一致的小块。最后,我将豆腐放入锅中小火煮,一片片豆腐像顽皮的小娃娃似的,在锅中舞蹈着。趁着煮豆腐的这几分钟,我在碗中放入油、花椒、盐......调好味,豆腐就熟了,我小心翼翼的夹起豆腐放入盘子里,一层压一层,再将切好的皮蛋放在盘子中间,为了让这盘豆腐更有看相,我在四周放上青菜,摆好样式,一盘环形叠状如圆口瀑布般的关公豆腐,就大功告成了。
我端起这盘热乎乎的豆腐,心里美滋滋的,偷偷地夹了一块,蘸了点调料放进嘴里。哇!入口即化,再加上酱汁的香辣,美味极了!
细细地品尝着这美味的“关公豆腐”,让我不禁想起了那位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关羽,他忠厚,仁义,诚信,追求真善美,不正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吗?
品三国,论英雄优秀作文 34
“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战不休……”这是的回音,三国的写照。不知多少次,我在梦中,来到乱世中旌旗遍布的古战场,在这豪迈悲壮的沙场上找寻三国英豪逝去的风采。
一部精彩的历史回影
“关云长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草船借箭”“赤壁大战”“张飞挑灯战马超”“安居平五路”……这一幕幕惊险而又精彩的.历史场景,无一不扣人心弦。正因为这一个又一个脍炙人口的精彩篇章和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才使这本书满目珠玑,熠熠生辉,读起来令人荡气回肠。每一次的重读,都像回到1800年前的乱世,都会有不同的收获、不同的发现。
一出令人叹息的悲剧
叹息周公瑾,风华正茂,却因气量狭小而被诸活活气死;叹息庞士元,尚未施展自已的雄图大略,就亡于乱箭之下;叹息诸葛亮,六出祁山,力图克魏以兴汉室,最终却遗恨五丈原;更叹息白手起家的刘备,虎视天下的孙权,诡道善谋的曹操,费尽心机,苦战数十载,最后却都没能实现自己的雄图霸业,让天下落入司马氏之手,三家归晋。悲夫如斯!
一本充满智慧的宝典
每当遭遇挫折、心灰意冷时,我总会想起屡战屡败的刘备,他用自己地经历告诉我:失败,并不可怕,只要有一丝希望,就不能放弃,要重新振作,从头再来,无败何有胜,笑到最后的人才是胜利者;当我面对困难,心中畏惧时,就会想到赵子龙,以他的英勇和自信,每次都化险为夷,成为“常胜将军”。是呀,“狭路相逢勇者胜”,一个懦弱的人,注定会被困难打倒;当我取得一点成绩而沾沾自喜之时,就会想起智勇盖世的关羽是因为自己的自高、自满和刚愎自用而败走麦城,引以为戒。正如一位名人说得好:“自高、自满、自负,是中的三大暗礁”。没想到,一本小小的书竟给了我这么多的帮助,让我明白了这么多真理!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三国演义》真是一本让人百读不厌、千读不烦、万读不腻的创世经典。因为这本书,我的中又多了一份精彩!
品三国,论英雄优秀作文 35
回首望,谈笑间,又看到那发黄的书页,曾几何时看到过它,哦,那是一年前……“《三国演义》就是一盘菜,用心去烹调,一定是一道美味!”酸:一个大“?”“‘滚滚长江东逝水……’这首诗写的真不错,但是,妈妈,为什么全是文言文?看不懂。”我只瞟了一眼妈妈递过来的书,连忙推辞,找了一个借口。“你们不是学过一些简单的文言文吗?”“很多都还没学哎。”“自己慢慢琢磨吧。”我虽然很喜欢听三国的故事,但是,对着这些“之乎者也”只能望“字”兴叹。当时我还埋怨罗贯中学的是文言文,写出一大堆我看不懂的玩意儿,比我们学的古文复杂多了。
初次接触《三国演义》我的心里就花了个大大的问号,我感到酸溜溜的。甜:我明白了一两个星期后,我对《三国演义》是朝思梦想,没办法,只好抱着文言文的《三国演义》干啃。回想老师教我们学习古文的'方法,灵活运用,静下心来。俗话不是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嘛。哈,还是看懂了不少。我把“之乎者也”这些绊脚石变成了我的垫脚石。我兴高采烈地告诉妈妈:“我能看懂援助的《三国演义》了!”“是吗?你真棒!”我的心里比吃的蜜还要甜。苦:窃读记这几天,我只顾着看《三国演义》,作业也不认真写了,结果龙颜大怒:“你是怎么回事?学习心不在焉,只顾着啃这本书。以后不准再看了!”“啊?妈妈……妈妈……”无论我的语调多么凄凉,书还是被妈妈从手中夺走了。
看着我的苦脸,妈妈还是稍微缓和了:“好吧,等你成绩提高再给你看。”从此,我认真作业,仔细检查,生怕有些许差错。实在忍不住,就背着妈妈躲在厕所里看。唉,苦哉!苦哉!辣:赦免某日,我正兴致勃勃地躲在厕所里看书。“喂!你已经在厕所里蹲了半个多小时了,难道脚不麻吗?”有半个小时吗?我感觉才十分钟呢,不过,小心驶得万年船,赶紧出来为妙。“怀里揣着什么呀?”“没……没什么。”“我看看。”妈妈把它从怀里拿了出来,瞟了一眼。“算了,这几天你的学习态度很不错,禁令取消!”“真的?”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不是蒸(真)的难道是煮的?”“太好了!”虽然被赦免了,但脚麻的……
一股辣味还是涌上了心头。《三国演义》人生的一盘菜,只有用心灵认真烹调,才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品三国,论英雄优秀作文 36
记得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们在上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上课时张老师微笑着对我们说:“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许多的历史故事,发现大家最关注的可是《三顾茅庐》了,我们来开展一下品品三国人物的活动吧,大家就自由选择研究人物。”张老师的话音刚落,教室里就像炸开了锅似的,同学们个个兴奋不已。我呢,早就乐得合不拢嘴了。心想:平时我可是个小书迷,最爱的就是《三国演义》了。我转念又想,我们通过学习《三顾茅庐》这篇课文,从文中看出了诸葛亮这个人物是具有雄才大略的智者,是个特别适合好好研究的人物。于是我自由组合定了下来:我和黄静怡、何天烨等人组成了“诸葛亮小组”;于是我们分工:我、何天烨负责找诸葛亮人物各方面的特点及代表性故事的资料;张硕、邵承凯负责将资料整理成通顺的文章,最后统一由黄静怡做成PPT。
那天晚上,我一回家就开始反复研究着《三国演义》中关于诸葛亮的历史故事,深入研究草船借箭那个故事,还从百度上搜了一下关于诸葛亮足智多谋这一特点的许多代表性故事,认真查找后打印下来,一切都是我自己单独完成的。到了第二天,我把这些资料交给了张硕、邵承凯。同组的'严月伶居然还了解到诸葛亮是一个书法家、绘画高手、音乐奇才,他还拥有十大发明呢!这么一来,诸葛亮的形象就更加丰满了!张硕和邵承凯一下课,就拿起资料如饥似渴地读起来,一会儿划掉一些句子,一会儿又添加一些好的内容,一会儿皱着眉头望着天花板进入深思……经过他们反反复复地修改,终于一份完整的人物介绍呈现在我们组成员的眼前。又过了几天,黄静怡把PPT交给了张老师,我们全体组员才终于松了一口气,兴奋地等待着活动的到来。
品品三国人物的活动终于如期举行了。那天,同学们都兴致勃勃。介绍“曹操人物”的同学落落大方地走向讲台,排好队形,顿时台下同学们的掌声哗啦啦地响了起来。
通过这次品品三国活动,我们不仅收获了成功,还收获了自信、勇气,提高了问题研究能力。它告诉我们:自主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自主研究会让我们的学习、生活变得更有滋味,更有深度!
品三国,论英雄优秀作文 37
提起诸葛亮,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小说《三国演义》中,他被塑造成一个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得神机军师,人人都认为他很聪明,但是,我也从《三国演义》中发现,他并不是十全十美。
首先,作为执掌蜀国军政大权的他,每日限于具体的事务中,无论是大是小,皆决与他,这是作为掌权者的大忌。一个聪明的领导者,是绝不会这么做的。难怪司马懿会说:“孔明食少事烦,其能久乎?”诸葛亮53岁病死与他操劳过度有着必然的`关系。这能说明他聪明吗?其次,他不懂得用人,往往在关键时刻或重要战场用错人,从而导致严重后果。
战争无情义可谈,倘若在赤壁大战中,把在华容道上的张飞与关羽调换一下,或赵云,关羽调换一下,不但可以还当年过五关斩六将不杀之恩,又可捉住曹操,此乃两全其美之计,岂知他错用关羽,结果放虎归山,是曹操重整旗鼓,卷土重来。后在荆州守将上,又错用关羽,结果荆州失守,关羽被杀。之后刘备又被东吴火烧连营,从此蜀国元气大伤,一蹶不振。这一连串的失误皆因错用关羽,至于错用马谡导致街亭是守,自己也差点成为司马懿的阶下囚,则是妇孺皆知的事。北宋欧阳修说:“用兵之要,现准于将臣。”
而他却用错人,并以“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等说法掩饰过去了。其三,诸葛亮他不挖掘,培养新人才。蜀国君臣平庸,后期更无大将“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刘备死后,虽找了个姜维,但也未能保住江山,又压抑很多人才,如赵子龙老死在家乡,却有许多虚有其表的人得到重用,造成人才青黄不接之势,足见他的疏忽之大。
第四,自不量力,自以为自己能聪明一辈子。蜀国和魏国的力量悬殊,况且刘备死后,元气已大伤,而他竟然六出祁山,进攻未果,虽说当时吴蜀以重归于好,但他口上说连吴抗曹,行动却一意孤行,六出祁山,但是陆逊还在,倘若吴蜀联合,打败魏国也是有可能的。但他却没有这样做。结果屡战屡败,倘若一二次失误情有可原,但多次的失败,只能说明他不才了。总之,诸葛亮有好也有坏,在具体上总能赢一仗,但往往在大局上出问题!
品三国,论英雄优秀作文 38
读三国品人间至情——感动
那个纷争的年代,战火四起,天下大乱,一时间涌出无数英雄豪杰。没错,这就是那段经典的三国往事。那段历史,涌出的情感太多太多:仇恨、忠诚、嫉妒、愤怒、热爱……几乎所有的情感都被包入其中,真可谓“凡所应有,无所不有”。作为读者,在品味这段历史故事,这份至情之时,我心中涌动的感情无非就是简简单单的两个字:感动。
三国之感动《英雄篇》—黄盖(吴)
想到赤壁之战,人们首先想到就是诸葛亮和周瑜荡气回肠的连环计。可是我们恰恰忽略了一个在这套计策中极其重要的人物—黄盖。正是他,这位“苦肉计”的扮演者,为了迷惑曹操,假意投降。自己被打得皮开肉绽;孤身赴曹营,点船放火,亲帅精兵直捣黄龙,最终大胜曹军。一位年逾花甲的老将,为了战局的胜利,为了国家的安宁,不惜皮肉之痛而设下计谋,这需要多么博大的'胸怀!孤身赴曹营,冒性命之忧火烧赤壁,这又需要何等的英雄气魄?我深深的被他的爱国热情和英雄气魄所感动。
三国之感动《奸雄篇》—曹操(魏)
当年曹操逃命之际,接连错杀了吕伯奢父子等人,还留下了一句非议颇多的话“宁可负人,人毋负我。”许多人说曹操没有良心,杀完了人后还留下了一句如此悖逆之话。可我不这样认为。是的,曹操错杀了吕伯奢父子有他的不对。但说出这样一句话需要何等的勇气?视天下为己任,对天下负责,这又是何等的英雄气概。“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没错,曹操就是这样一个让人。我钦佩曹操,佩服他的胆略与气概,感动于他的胆略与气概。
三国之感动《忠雄篇》—关羽(蜀)
曹操败走赤壁,退至华容道被关羽截击,但是关羽并没有擒下曹操,而是放了他。诚然,击杀、擒获曹操是关羽的本职。这样做无可厚非。但是,曹操对关羽有恩,关羽毅然放走了曹操。这样一个有情有义的英雄天下能有几人?关羽既忠于国家,又忠于天下人民,更忠于信义。我为他的情义而喝彩、感动。
三国。那个混乱的年代,造就了无数英雄好汉,也留下了许多令人感动的人或事。品读那本古色古香的《三国演义》,感动于这部古典小说!
品三国,论英雄优秀作文 39
或许是自己懒惰,或是对历史故事的一向不太感冒,我还从未完整、认真地读过《三国演义》。回想,只是在童年时与伙伴们玩卡片时模模糊糊地认识了几个极有个性的人物:羽毛扇不离身的诸葛亮、一代枭雄曹操、三顾茅庐的刘玄德…...
然而,前几年的暑假里,电视里屡屡出现的一位学者,用他现代人的眼光为我们重新解读了《三国》。也是那个时候,我重新认识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那个时期,那个有豪气冲天、肝胆相照,也有文韬武略、儿女情长的烽火年代。
他叫易中天。他所绘声绘色描述的赵子龙单骑救主、孔明火烧赤壁、张飞长板桥惊天一吼,更让我体会到他们的无所畏惧和骁勇善战。一段历史,新的剖析,重新体味侠客豪情,再次感受智斗巧取,心酸血泪。
诚然,他的很多解读不一定正确,会引起争议也合乎情理。但无可争议的,易中天使许多人重新对三国的故事产生了浓厚兴趣,也使很多人有了新的积累和理解,就如我,简简单单的电视节目中,猛然发觉先前深感乏味的历史故事可以变得如此妙趣横生。
抛开什么《品三国》,单看《三国演义》此书。从我微不足道的了解而知,历史上的周公瑾是一个相貌无比英俊、拥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家,而非大家所熟识的那个与诸葛亮斤斤计较、因才识不如对方而暗生嫉妒、猜疑,最后痛吟“既生瑜何生亮”的'悲剧人物。也正是这一个又一个美丽而动人的“误写”使得全书看起来荡气回肠,目所及精彩之处,只教人大呼过瘾。
似乎那个夏天后,众多关于三国的热门话题,茶余饭后被人们谈及。也正所谓历史由人写,也由后人评。
遗憾的是,依旧没能细细将《三国》读全。只是通过《品三国》再对照《三国演义》,便对苏轼的《念奴娇?/SPAN赤壁怀古》有了更深的理解:“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依我之拙见,三国是一本值得细细品味的好书。合上书,战火、柔情、血泪、纷争,便都从眼前消散,却深入脑海。
品三国,论英雄优秀作文 40
《三国演义》这部古典名著,记述着三国英雄的故事,我一直以为那是一个英雄的时代,一个演绎这完美的历史瞬间。读后我才明白,完美是不属于历史的。金戈铁马,群雄并起,逐鹿天下的那段历史犹如逝去的昨天,在脑海中清晰浮现。
曹操,一个几乎可以主宰天下的英雄,或许称他为一代奸雄会更合适。有人说:“一个人的智慧和狠毒是成正比的。”毫无疑问,曹操就是那种人。从年轻时,他刺杀董卓未遂就可以看出,她的勇气,狠毒,智慧决定了他的一生。后来,灭黄巾,诛董卓,伐袁术,平北方。他的气势,几乎睥睨天下,他的雄兵,几乎踏过长江;他的才华,曾在海边的碣石上回荡;他的狠毒,同样令世人皆知。许攸,杨修,华佗,哪一个不是极尽才能之辈。却都丧命于曹操刀下,令人叹惋。
关羽,一贯千古,能文能武,不可多得的奇才,后人称之为武圣。一生中,过五关,斩六将,一把青龙偃月刀,可堪神勇。即使现在想起,也令人心生崇敬,只可惜,他太傲了,华容道放走曹操,镇守荆州时又不顾诸葛亮的`建议与东吴议和,败在他从来看不起的后辈小子陆逊手中,把命也丢了。
诸葛亮,十里耕读,隐居隆中,自比管仲,二十七岁出山,一心辅佐刘备。只可惜刘备早死,阿斗无能,即使他竭尽才能,借东风,入益川,擒孟获,出祁山,收姜维,传兵书,托后事,苦心经营,鞠躬尽瘁,耕尽二十七年的心血,也保不住那一片西蜀之地。五丈原上,就是那盏长明灯不落,也挽回不了那羽纶巾,满腹经纶,仅仅跳动了五十四年就逝去的生命。
与此同时,司马家族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父子三代的招兵买马,积累实力,终于吞曹灭汉,扫平江南,一统残破的天下。而那个三国鼎立的时代,也随之终结。
往事如风。千百年过去了,翻开那本并不重的书,依然能感觉到那个剑拔弩张,风起云涌的时代所带给人的激越情怀。怀念那个时代,怀念那些未遂天下的英雄们。
曹操信奉“宁我负人,无人负我”,但又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志豪言。关羽忠于旧主,恪守信义,始终不渝,即使身在曹营,也不忘旧思。
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他知天时,懂地利,识人心,“未出茅庐,而知天下三分。”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三国,领略英雄的智慧吧!
品三国,论英雄优秀作文 41
花开花落,烟霭迷离,长袖摇曳着似水流年。世界万物总是在变,只是那些令人怜惜的旧书,那些珍贵温存的记忆,是否真的不再需要了呢?思念又把我拉回那段金戈铁马,英雄辈出的年代。
魏有五良将,蜀有五虎将,吴有长江天险,三家划分中国大地,群雄逐鹿,看谁能问鼎中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蜀、魏之间的斗争,而诸葛亮无疑是王冠上的珍珠是最耀眼的一点。喜欢他,正因为,他未出茅庐已有三分天下,初来乍到的三把火,点燃了刘备集团的信心,更奠定了蜀国的位置和版图。他是智慧的化身。
渴望拥有他的智慧,凭此畅游书海,笑看五花八门的考试;渴望拥有他的镇定,临泰山之崩而面色不改,借此坦然面对各种问题,无惧任何挑战;渴望拥有他的文才,一封《诫子书》,启悟了多少莘莘学子,由此写一篇文章或一本书,鱼跃龙门,成为韩寒一样,炙手可热的作家。他是我心中的偶像,伴随着我渡过童年,一起成长。
挥泪斩马谡,杀的却是他的心;六出岐山而无功,苦的是蜀国百姓;病死五丈原,断的是蜀国的希望。他活,蜀国兴,他死,蜀国亡。
每一次读到此,内心不禁有几分挣扎。“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就算是圣人的他也不法不犯错误。就像魏延乃不多得的帅才,为什么不让他分兵伐魏,你可知将相和国家兴;庞统乃不可或缺的谋士,为什么不给他展示才华的机会,你可知得卧龙凤雏者,得天下。关羽的死就是蜀国灭亡的前奏,刘备的去世更是断送了统一中国的大好前景。
智慧的`你终究跳不出儒家的圈子,可知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博才的你终究容纳他人的存在,可知众人拾柴火焰高这个浅显的道理。
“滚滚浪花东逝水,浪花涛尽英雄。”岁月蹉跎,流年易去,千古风流人物,最终都化作了一抷黄土。《三国演义》让我们从历史和文化中明白到世事无常,应学会珍惜现在的一切。
时间滴滴答答地走着,一秒一秒,不再倒流,生命的每一个渡口永远没有停顿,有的是光阴一刻不停的消逝。让我们珍惜那些古人留下的瑰宝,因为那些常常被我们不经意间忽略的,恰是我们最需要的。
品三国,论英雄优秀作文 42
乱世三国,人才辈出。不论君臣亦非等闲之辈。君要有贤臣辅佐,臣要有明主赏识。天下,为英雄所夺。而英雄又是什么?是在万箭齐发,杀气如麻的战场上也能挥剑自若的人,还是在尔虞我诈,风起云涌的计法间也能笑谈无愁的人。没有人能给出答案。当我们捧看历史的剧本,看着他们顺着自己的路走下去,总是不禁震撼,赞叹,惋惜,神伤。
我爱猜测历史人物的内心。猜测那“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曹操也会有怜惜,想要休息的时候,猜测那羽扇纶巾,神一样的诸葛亮,也会有爱恨嗔痴,也会有笨到不行的时候。
对于我来说,历史不光是写史人片面的描写,而是绝对真实的,每个人都有好坏,善恶,是非。每个人都是完完整整的。和我身边的人一样,是有内心世界的。所以,又何必追究那些片面的,为文字所锁住的`灵魂。要去感受,用心感受,让历史真实地流过,把人物的一切都看透。喜欢敬佩,也一定是因为他就是他。
我呢,三国中最爱郭嘉。郭嘉,字奉孝,是曹操身边当之无愧的第一军师。人称“鬼才”。他给我留下如此深的印象,不仅是因为他那比诸葛亮还要厉害的神机妙算,还因为他的生命是犹如流星。犹如流星般短暂,让人们来不及修饰,犹如流星般灿烂,让人们忍不住思念。
所以当我在一次次的故事中,拨开了历史的面纱,我看到了一个最真实的人物。清瘦俊朗,眼神清澈而又深邃,虽清高,但那种无拘无束也幸运地遇到了明主。天生英才的智慧,也幸运地有了展现的地方。那一纸遗计定辽东,我看得心里说不出的难过。对于他视兄弟一般的主公,他倾尽了最后的生命。
建安十二年临冬,其病逝。我也终于为历史流了眼泪。“落落为君子,嵌入成零花。”之后的曹操也是痛惜至极,更是失去了一统天下的机会。
其实,历史本就是悲剧。不会在圆满之处终结,而是一直走一直走不会为谁停留,时间夺走了所有人的生命。结局也是轮回的一样。而三国,则是一场华丽的悲剧。
品三国,论英雄优秀作文 43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一首豪迈雄壮的.千古绝唱,每每吟诵,无不联想到那硝烟弥漫、战火纷纷的战场绝杀。乱世出英雄,三国战未休。刘备、曹操、关羽、孙权、吕布,为英雄;赵子龙、张飞、周瑜、诸葛亮、黄盖,亦英雄。何为英雄?三国皆英雄!
好一个“天下之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如蓄阳烟花之势绽放出层层花火;好一个官渡之战,成就枭雄曹操定中原;好一个巧计连环,美人貂蝉魅杀董卓;好一个忠义刘备,三顾茅庐得卧龙;好一个聪明绝顶诸葛亮,巧借东风赢赤壁;好一个侠肝义胆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
若论英雄,三国何人不英雄。奸雄曹阿瞒,好一句狂言:“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不愧一代枭雄,成就一番伟业,实现三国鼎立。能与之抗衡者,只孙刘二人!
刘备可谓白手起家,虽关爱百姓,深感民间疾苦,却一腔抱负无法施展。凭借仁义德行,一步步,收尽将相良才。他知忍让懂礼节,故而得卧龙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晓兄弟情义,故而得关羽身在曹营心在汉……曹操与其青梅煮酒论英雄,道:“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张飞铮铮好汉,从刘备白衣至皇帝,一直相伴左右。只因他的品行,关羽、孔明、赵子龙,相辅成王,雄霸一方!
封建统治时期需要忠臣,需要一个能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诸葛亮站了出來。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足智多谋。他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取华容道,巧摆八阵图,骂死王朗,空城计,七星灯,以木偶退司马懿,锦囊杀魏延……吴国大将周瑜暗下杀心,欲除诸葛,却落了个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下场,最后仰天长啸:“既生瑜,何生亮?”随后与世长辞!
刘备、孔明等一代英雄,哪一个不心怀天下、心胸宽广?做人亦是如此,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让自己愈加优秀,而不是打压他人,让自己鹤立鸡群。也道周瑜聪明绝顶,然其气量狭小,嫉贤妒能,终难成大业……
若论三国,片语能休?若论三国,欲语还休!
品三国,论英雄优秀作文 44
三国烽火,争其不休。知道现在,三国依旧是人们茶余饭后[注: 泛指休息或空闲的时候。]讨论的话题。
《三国演义》让我深深着迷。在我眼里,论英勇,吕布、关羽称头;论谋略,郭嘉、贾诩并列;论智慧,司马懿、诸葛亮争首;然论英雄,则是那位煮酒论英雄,畅谈天下英雄者,曹操。
曹操,宦官之子,建民一个,社会地位极其卑微。可正是他,在自己往后的六十年生涯中,用尽手段,成就一方霸业。然而,对于他的评论也是众说纷纭[注: 纷纭:多而姑乱。人多嘴杂,议论纷纷。],各有不同。有的人觉得是他用阴谋诡计[注: 诡:欺诈,奸滑。指暗地里策划坏的害人的坏主意。]窃取了刘氏江山,有的人认为英雄成大事不拘小节[注: 拘:拘泥。不为小事所约束。多指不注意生活小事。],我的观点就是后者。
看过三国的同学是否还记得,在《火烧赤壁》一集,面对832万大军覆灭,他没有悔过痛哭,一蹶不振,而是沉静无比:“虽然这次大败,但是我再次听到了当初打董卓的士气!它又回来了!”丝毫没有伤意,反而显得那么平常,并没有把一次失败当做人生中的`耻辱。战败后回到自己的领地,没有夸大这件事,而是用一句:“胜败乃兵家常事
[注: 胜利或失败是带兵作战的人常遇到的事情。意思是不要把偶然一次的胜利或失败看得太重。],何足挂齿。”带过,英雄之风度在此体现。
的确,曹操一生为谋得权位煞费心机,用尽手段,可是在我眼里,英雄成大事不拘小节,步步斟酌者难成大业。如刘备,万事放在心头,不分主次,最后弄垮了自己,诸葛亮终究无力回天,吐血而死。
我不禁想到了林俊杰的《曹操》: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儿女情长[注: 指过分看重爱情。]被乱世左右,谁来煮酒?尔虞我诈是三国,分不清对与错。纷纷扰扰千百年以后,一切又从头。
品三国,论英雄优秀作文 45
《三国演义》讲述了许多英雄人物的故事。但是真正值得我们赏识的英雄是谁呢?我想曹操有一句话说得特别好:“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如果照这个标准商量,《三国演义》真正的英雄只有曹操和刘备。如果你不信,听我慢慢地讲给你听。
关云长,武功绝顶,义气深重,也深有谋略。有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等辉煌事迹,但他骄傲自满安于现状,不算英雄。张飞,勇猛无比,但缺少谋略,性情暴躁,贪酒误事,也不算英雄。诸葛亮干过许多惊天动地的大事,舌战群儒、巧借东风、六出祁山、七擒孟获……但如果不是刘备三顾茅庐,他也就是一个有才无处使的种田农民。可见他胸无大志,所以也不是英雄。司马懿可谓有勇有谋,诸葛亮六出祁山,未能如愿,就是因为碰上了司马懿。可是他优柔寡断,致使诸葛亮空城计,下退几十万大军,让后人耻笑。所以也不是英雄。孙权凭借长江天险,盘踞江东,不图进取,谈不上英雄。周公谨年轻有为,赤壁之战大破曹军80万。可他小肚鸡肠,嫉贤怒能,当然算不上英雄。吕布可谓勇冠三年,在战场上一人能抵刘、关、张三人,但他三易其主,毫无信义,又贪酒好色,只能是一个徒有武功的无义之徒。剩下的'赵云、张辽、许褚、马超、黄忠等诸将,均胸无大志,当个将军还可以,离英雄相差很远。
再看曹操和刘备。二人均看到汉朝将要灭亡,诸侯混战,民不聊生。曹操举事是为了统一诸侯,救民于水火;刘备举事是为了匡复汉室,解黎民于危难。因此他们两个都有远大志向,就是图天下以救苍生。在谋略方面曹操自不必多说,他不但是军事家、政治家,还是有名的诗人。刘备在谋略方面虽逊曹操一筹,但他用人有方,使天下许多有才之人都投到他旗下。他三顾茅庐,是诸葛亮出山,顶三分天下之计。所以说真正的英雄要有远大的志向,其次要有智谋,再者就是会用人。
品三国,论英雄优秀作文 46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此乃天意也!然吾以为天下分合之理,既有天意亦在人数也!
自桓灵以来,佞臣主政,宦官当道,欺压百姓,鱼肉乡里。君不能进贤臣逆耳之言,民不能免水深火热之苦。又兼洪祸震灾,怪事连连,百姓岂有不反之理乎!以此观之人数更胜于天意也。
昔曹操举孝廉以为仕。本图报效社稷,名振九州。然,张角,董卓者乱其本意。遂操,振黄巾于草莽之间,刺国贼于卧榻之前。岂料,镇压有功,刺贼无用,即已奔走。其逃亡之颜色,实为狼狈。然返故里,方得有命。遂聚义士于乡里,会诸侯于洛阳。大举勤王之师,以伐国贼。操知时机已熟,应李郭之变,而劫太子驾以幸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也!纵擒吕布败袁术,胜袁绍,驱刘备,北平西凉,南据荆襄,然骂声愈烈,何也?其挟天子以令诸侯而专权之胜也。若操以其汉臣之名而报汉之隆恩,则天下之势变矣!此乃人数也!
刘备,本乃皇氏宗亲,因不忍宗庙破碎,而聚众于乡里,结关张于桃园,然虽黄巾已定,却诸侯并起。互相争夺,弱肉强食。备无安身之地,四处飘零,居无定所。然备以仁义之军伐暴佞之徒,虽败犹荣也!终,三顾茅庐,得诸葛于隆中。军师运筹,天下可定。猛将效力,势于破竹。先夺荆州,后取西川。不朽功业,数年则成,此乃天命乎?非也,若刘备白帝未死,诸葛岐山续命,则天下存亡之理,朝代更替之际,未可知也!
孙权虽为孺子,然胸中之谋略不逊于孙,伍。更兼父兄之祖业,公瑾,子敬之大才,而稳坐于江东。曹操每欲南下,终不得志。赤壁之战,万古流传。孙刘之盟,各自为坚,何也?权已三江之险,水师之练,而以逸待劳,决胜于天下,若曹操不以伐江东为主,先图西川,后徐徐渐进,则东吴之存亡,实未可知乎?
古人云:“得民心者得天下”。若曹操继董卓之恶,备无仁义之心,权乃暴佞之徒,皆民心相背。天下之势,遂为三分之鼎乎?是以观之,天下分合之理,人数更胜于天意也!
品三国,论英雄优秀作文 47
书籍是人类知识和文化的载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读一本好书,就是在跟睿智和高尚的人交流!我,也是一个非常非常喜欢读书的孩子。
寒假,我多半时间都是在书店里度过的`。《三毛》系列,《宝葫芦的秘密》,沈石溪系列等等,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才是我最喜欢的一本!
三国时代,战火纷飞,英雄辈出:英勇善战的关羽、以德服人的刘备、万人敌张飞、战无不胜的吕布、小霸王孙权、神机妙算的诸葛亮、持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
书中的故事让我很震撼,特别引人入胜,像:桃园三结义、草船借箭、赤壁之战、三顾茅庐、诸葛亮空城退司马、过五关斩六将……
我印象最深的是草船借箭!刘备想打败曹操,天下归一。让诸葛亮去东吴找周瑜和孙策,想和他们商量一起打败曹操。经过谈判,周瑜答应了,但条件是让诸葛亮留下来,诸葛亮也满口答应。周瑜对诸葛亮说:我们擅长打水战,可是我军羽箭不多了,我给你十天时间,你得做出十万支羽箭。诸葛亮说:不必十天,三天就够了,并且诸葛亮立下了军令状。周瑜对甘宁说:你去盯着他。到了第三天,甘宁对周瑜说:老大,这几天诸葛亮和他的朋友一直在吃喝玩乐。周瑜笑着说:没事,他已经立下了军令状,如果做不到,就按军规处置!诸葛亮向朋友借了二十艘船,上面都用稻草人遮蔽起来。第三天大雾,诸葛亮让把草船开到曹军赛口,然后敲锣打鼓,曹军以为有人来攻打曹营,下令弓箭手向船进攻,不一会儿,稻草人身上就插满了羽箭,诸葛亮满载而归!这就是著名的草船借箭!《三国演义》给了我许多启发,让我开始对历史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人要足智多谋,诸葛亮之所以借箭成功,是因为他有足够的聪明才智,并且他还懂天文地理!以史为鉴,以史为例!读书可以明鉴,尤其是名著和经典。让我们博览群书,厚书读薄,在读书中成才,在读书中成就幸福人生吧!
品三国,论英雄优秀作文 48
泱泱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孕育出满天星斗般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诸葛亮六出祁山,七擒孟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关羽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可谓是天下无敌。可是又有谁能力盖群雄,天下无双呢?关云长狂妄自大,败走麦城,死于孙权之手;张飞脾气暴躁,贪杯误事,惨死于营帐之中;周瑜年少有为,却小肚鸡肠,被诸葛亮气死在了长江边;司马懿疑神疑鬼,优柔寡断,诸葛亮一个空城计就将他的'四十万大军吓退了几十里,为后人所耻笑;吕布武艺高强,骁勇善战,但他三易其主,毫无信义,又贪酒好色,好大喜功,只是一个勇而无信的人。武功再高有用?智谋再多有何用?还不是照样惨死吗?
那么,真正的英雄是谁呢?这个人就是论智谋,有智谋、论信用,有信用的蜀汉丞相——诸葛亮。他还未出茅庐之时,就已经知道了三分天下的事情。初出茅庐,便火烧新野,用计谋杀死了夏侯惇十几万大军,令刘备手下诸将都信服于他。后来赤壁之战又与孙权周瑜等群雄强强联手,用火攻箭射的方法再次杀退曹操几十万大军,使刘备从一个默默无闻,只能依附于其他大势力的无名后裔,一下子与曹操和孙权平起平坐。后来,由于曹魏过于狂妄,屡次南下攻打蜀汉边境,为了抵御曹魏的攻打,诸葛亮阵前谏后主,留下了忠心耿耿的《出师表》。虽然后来战争失败了,但是他不气馁,每日操练兵马,筹谋国事,养精蓄锐,蜀汉实力在他的苦心经营下日益增强。九年后,他又一次北伐攻打曹魏,于是又有了《后出师表》的留名,后来由于他北伐中过度辛劳,积劳成疾,最后死于五丈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了他一生的写照。
“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诸葛亮便是如此之英雄!
品三国,论英雄优秀作文 49
话说,东汉末年,是三国。英雄诸多。魏,蜀,吴,各个是豪杰。无论是巾帼须眉,还是精忠报国。今日就来数一数,三国英雄有多少。
一、柔情英雄:小乔
虽说她只会文,不懂武。但她之所以被称为英雄,是因为历史上著名战役——赤壁之战,她功不可末。一开始,孙权打算投降,但很多人反对,小乔也不甘心,于是,联合姐姐大乔,“曲线救东吴”,就让孙权的母亲劝说孙权,再说,孙权又是有名孝子,绝对听话。后来,她又出谋划策,大战全胜,她的功劳可不小!
二、巾帼英雄:孙夫人
谁说女子不如男?论历史人物,孙夫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她,是孙权的妹妹,心又向着东吴,又向着蜀汉。在历史上,她应该说是也算英雄人物了吧。从小习武,虽是女子,但也有几分巾帼气概。她,忠贞烈骨,用心辅刘备,人格也不错,可以说是单纯武女,也可以说是英雄豪杰!
三、才谋英雄:周瑜
身为东吴大都督,又受到了吴帝孙权的赏识和重用,就应该权力以赴,为国卖力。史书说:“周瑜才智过人,通音律,善于出谋划策。”赤壁一战,打出了他的真功夫。一个火烧,就消灭了曹操80万水陆大军,大减曹操的锐气。善出谋,可一点也不差于诸葛孔明啊!
四、智高英雄:诸葛亮
诸葛亮,是蜀国的军师,用现代话讲,叫:“他的IQ极高。”虽然《三国演义》里对他的评价极高,但去除小说,正史上,他也的.到了许多人的认可。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这一点我有些不信,就算是如今,人们也无法达到这种程度,更何况,他是一千七百年前的人啊,除非你说他是周文王不成。但他也令人佩服不以,瞧,一个高智商英雄!
其实,还有很多没有写,如:慧眼英雄,刘备,一代枭雄,曹操……当然,也不能空着,那就留给你们去写了!
【品三国,论英雄优秀作文】相关文章:
读《三国》论英雄作文1200字05-04
品三国优秀作文500字03-22
不以成功论英雄作文03-22
打牌论英雄作文500字04-04
我品三国作文03-26
煮酒论英雄作文900字04-29
我眼中的三国英雄作文08-23
品三国作文1000字04-20
英雄优秀作文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