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的作文

时间:2023-03-19 16:43:10 优秀作文 我要投稿

老屋的作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老屋的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老屋的作文

老屋的作文1

  晨雾乳白,挡不住老屋,挡不住万枝柳条在风中挥舞,时而舒缓,时而急骤……如一支支软柔的毛笔。一只只雪白的鸭儿们,研磨了一塘墨绿汁,又浓,又酽。塘里种有不多的莲藕,这阔大的的荷塘是父亲用六个白天六个黑夜建成的。堤岸上,点点新绿围绕荷塘延伸,又沿着盛满露珠的青石板的缝隙向上伸展,伸展到老屋旁的'稻场边,开始兴致勃勃地张望。婆婆翘着嘴角儿,从堂屋里出来了,向右转身,颠簸着三寸小脚儿,前来迎接这满眼的新绿。

  浅绿的小草们,你挤着我,我挤着你,散发出撩人的芬芳。草间嬉戏着不少的小虫子,或知名,或者不知名儿的,追赶着,跳动着……这时候随风也飘来了野物们动情的欢叫抑或肆意号叫,从斜对门岩壁上大大小小的山洞而来,外带奔跑的毛狗散发出来的狐味儿,来了又走了,或者扩散开去。正午阳光,从高过老屋的老杏子树的枝叶间,撒下了一稻场碎碎的金子。

  山风来了。婆婆转过身,坐在可以靠背的木椅上,端看摇动的金子,眼睛老舍不得眨一下儿,微微的笑意却从脸颊爬上了眉梢。

  听听,潺潺的溪流从老屋右侧茂密的竹园里出来,沿岩边尽情地向前奔跑,向着神秘的清江奔跑。小溪边是大片大片绿油油的油菜,由几条土石坎儿和几棵高大笔直的杉树横向隔断,其间长着多棵光秃秃的木梓树。庄稼地的尽处种满了桑木,接着有一片杂生的树林,林间大多数是黄荆,有花儿们的姹紫嫣红,也有鸟儿们的婉转歌唱。

  偶尔间,窜上来野猫儿,摇摆着粗壮的大尾巴,在老屋周围溜几转,又旁若无人地独立于稻场中央,沐浴阳光。

  夕阳醉汉一样,习惯性卧倒在西山上。稻场中央的野猫儿渐渐望向老屋上的青瓦,望得好出神——是在默读?还是在探视呢?

  老屋后旁也是竹园,不成形但很茂密。屋后千竿竹,家藏万卷书。这野猫儿定是在默读吧。很久了,才不舍地离去,转身停下脚步还回望。

  山风靠向山边,月亮悬在湛蓝的夜空中,那么孤单地悬着。这时候,山边跑上来了几颗星星,眨呀眨的,不想给月亮一个人寂寞吧。

  老屋的春天,蕴含着一种静美。谁来谁都会融入绝妙的韵律中……融入老屋的芬芳。

老屋的作文2

  清灰的瓦,苍老的墙,潮湿的苔攀上了老屋的窗。门前的橘子树洒下满园清香,白色的落花是岁月已逝的流光。木门上的老栓还是原来的模样,风中悠悠荡荡,却是在独自品味荒凉。

  推开这记忆斑驳的大门,咿呀的呢喃声像是唤醒了昔日的时光,她有些恍惚,一幕幕画面都重新浮现在眼前,依稀都是童年的光景……这老屋是外公的心血,他曾为它铺上台阶,曾亲手种下一棵棵橘子树苗,曾一砖一瓦堆砌两代人童年最梦幻的乐园,曾用破碎的瓷片点缀朴素的门廊,不留意间被刺破掌心,染了满手鲜血的红色,害得外婆嗔怪了许久……

  那个时候,一家人总愿意坐在不宽的院子里,”挤”在一起就能让人感到莫名的心安。外婆倚在老屋的门口,轻摇小扇,看着几个娃娃上窜下跳,有时佯装恼怒地责怪几句,转眼便又被”小机灵鬼们”哄得眉开眼笑。外公则靠在他心爱的木藤摇椅上,沉默着,面色平淡,而藏在老花镜的后面,半眯着看向妻女儿孙的眼中是一片深邃的柔情。时光也随着藤椅轻轻摇晃,不觉间流淌而过,山中的晓风清浅又安然。

  山雨来临,或是一片雾霭迷茫,或是瓢泼而下,一家人钻进老屋,任他屋外雨疏风骤,穿过树林,直打得树叶、瓦片噼啪响,老屋内依旧满室温馨和暖意。檐下滴滴答答,积水成洼,汇成溪流,沿着沟渠淌向花田,那花在雨中好像巧笑嫣然的人儿,颤动着枝叶,显得鲜活明媚。听着夜来风吹雨,或许是因为有老屋避难,也或许是因为有外公坐镇,心头只觉得慰籍非常,便在一天的最后,伴随着天放晴后清爽的晚风,留下一个夹杂着雨和老屋的芬芳的梦。

  山中岁月长,绿柳成秋霜,几个寒来暑往,多少秋收冬藏。后来的`后来,境地渐佳,一家人为了方便,挂上了老屋的门栓,将回忆仔细地收拾,将曾经的悲与欢悉数封存,离开了这个世代安居的地方。

  乔迁城中,房屋更加宽敞,却遗失了当年挤在一起互相取暖的感觉;质地更加精致,却再也听不见老屋开门时可爱的呢喃声;有了多个居所,却开始迷茫此心该何处安放……。

  这年,恰逢山雨来时雾蒙蒙,她撑着伞,又回到了这个令她多少年魂牵梦萦的地方。那令人柔肠寸断的杏花春雨啊,直教她的泪像决堤洪流涌下,胡乱地抹一把在手中,震颤了心房。别来无恙,那草木与印象中的位置重合,茂盛如初。她有些愕然,时间真是让人猝不及防的东西,那棵棵橘子树苗竟已经亭亭如盖。

  藤蔓青了又黄,老屋坐落群山间,一如往昔那样,静默着,不张扬……。

老屋的作文3

  生活中最大的幸福是坚信有人爱我们——雨果

  “人活七十古来稀”,不错的,每个人一旦到了七十这个年龄,对所有的事似乎也变得从容淡然多了。我的祖父祖母在我初中以前都是与我们住在一起的,但就在前一年,他们搬出了我们家,这是他们自己的意思,我爸爸尊重他们,于是,祖父母老两口就搬回了我们以前住的古厝。今年的暑假,爸妈带着我一起到了祖父母家,并把我托付给他们,因为我爸妈突然心血来潮想去自费旅游,享受一下二人世界,就这样,我开始了与祖父母为期三天的“同居”生活。

  老年人的生活平淡而安逸,但是我正处于好动活泼的年龄,在我看来,自己就像是半道画出的斜线,永远无法和祖父母的两条直线平行,还有,我不习惯古厝里硬硬的床铺与旧式的喷头,这一切都让我越发的别扭,此时的我,只能在心中暗暗埋怨爸妈,并祈祷他们早日归来。

  在古厝的第三天下午,我在门口放风筝,一不小心,把自己的左膝盖跌了个鲜血直流。祖母把我叫进里屋,一边用碘酒给我消毒,一边心疼地说我:“你都这么大了,还这么好玩,这可不行啊!小宇,你得稳重一点,你是大人了。”

  我似是而非地应付着,此时,爷爷正坐在床头看书,奶奶给我包完纱布后,要用剪子剪断,于是她叫了爷爷一声,只见爷爷放下手中的书,从抽屉里拿出剪子,将刀刃的一头握在手里,把剪刀把递给了奶奶,奶奶接过剪子用完后,又用同样的动作把剪子递给了爷爷.......夕阳照进老屋,照在爷爷奶奶有些紧张又十分宁静的`面容上,一组简单的动作转瞬即逝,却在我的心中彻底定格,当老两口不约而同地将刀刃一头握于手中时,我的心被深深震撼着。这不就是无数人所追求的晚年生活吗?无须过多的言语,只要一个细微的动作,便可灵犀一点;没有过多的烦心琐事,只是两个彼此深爱的老人,彼此互相依靠,将一颗心无条件地为对方付出,在爱人与被爱中坚守着人生最末的一段生活。此时,我的耳边仿佛响起了那一首歌,歌声悠悠响起:“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直到我们老得哪也去不了,你还依然把我当成,手心里的宝”。原来幸福可以如此简单,我恍然大悟……。

  我相信,这一次古厝之旅,会成为我一生中的财富,直到前几天,我妈还跟我提起这事,其它细节我已经忘了,但我永远记得有两个人,在夕阳的轻抚下,相互依靠着的场景。

老屋的作文4

  我家老屋有一小院,在小院的墙脚和围墙上栽着各种各样的花草,虽然不是什么名品,但四季飘香。每年当菊花开得鲜艳夺目时,我就知道中秋节要到了。父亲的生日要到了,老父亲的生日也刚好在农历的八月十三,每年的中秋节前我们家就要来很多的亲戚朋友,那时购买食品是凭票供应,所以,老母亲早早就开始准备过节的东西了。母亲非常的好客和贤惠,那时家里收入不多,负担重,但经过母亲的打理,家里还过得井井有条,母亲弄得一手好菜饭,总是能把一些普通,平常的东西做出各式各样的一桌饭菜,客人们总是赞不绝口,包括作为儿子的我们也很惊奇,平时里不在意的小菜在母亲精心制作下,就能变成一道道可口的菜来。那时家里过中秋节是很庄重的,在旧历八月十四的晚饭后,老母亲就把厨房收拾得干干净净,点上一个油灯放在锅里,在灶台上点上几注香,其他人就不要再进厨房了,更不能动由母亲放得整整齐齐的那些厨房用具,那油灯就一直亮到第二天。过八月十五的那天晚饭是最丰盛的了,桌上摆满了母亲亲手做的各种饭菜,放好碗筷,酒杯里装好酒,但这时大家都不能上桌的,要举行祭拜仪式,由家里德高望重的父亲主持,见他神情庄重,举着酒杯,绕着桌子,口里依次念着过世的长辈们的名字,在饭桌的每个坐位前住脚,将杯里的白酒慢慢地一一洒向地上,并请老辈子们回来吃好喝好,在场在每位客人都静静的看着父亲做完后,才由长辈依次如席。开席时由父亲代表全家敬各位亲朋好友一杯酒,随后开席了,席间的`父亲与刚才的庄重表情大不一样了,那时的父亲谈笑风生,濒濒举杯与亲戚朋友敬酒畅饮,说古论今,欢声笑语不断,满小院里详溢浓浓的亲情和节日的气氛。母亲则在厨房里忙前跑后,端菜添饭而从不入席与大家同桌吃饭,待大家尽兴后,母亲又急忙收拾,一阵忙碌下来此时已是繁星点点,皓月当空了,小院里一遍银色的月光。此时母亲梳洗完毕,换上干净的衣服,在小院里摆上一香台,放上果盘,点上红烛,静静的默默的,站在香台前,双眼望着夜空。月光洒在母亲身上,菊花香气四溢,看着母亲的身影,多么的温馨,圣洁。

  现在,虽然父母亲走了十几年,老屋也拆了,每当中秋节来临时,总是想起那老屋小院里幽香的菊花,总是想起父亲母亲的身影和笑貌,总是想起小院里母亲身上的那片月光和月光下的母亲。

老屋的作文5

  城市的一角,一座灰白相间的现代化大楼巍然耸立,30层的高度,让底下的人极力抬头才看得清全貌。而就在离这座大楼5米远的地方,低矮的老屋默默“无语”,像孤单的蜗牛伏在那里。

  走进老屋,扑面而来的是渗入心底的宁静。尽管现代的脚步离这儿不过5米的距离,但与这里相比却好似两个世界老屋的人们依然每天买菜,串门,站在路边闲聊。

  我已经很久没回来了,因为总是害怕看到的会是一片废墟,还好它今天并未消失。

  和熟识的大爷大妈打过招呼后,我轻轻走上2楼。木质的楼梯随着我的脚步发出吱吱的响声,那是在欢迎一个久别回家的孩子。在回廊的中央,我看到了此行探望的人邻居何阿婆,几个月前,她中风住院,今天刚回来。

  岁月的痕迹在她脸上清晰可见:记忆中花白的头发如今已经成了银丝,老人斑爬满了脸颊。过去每天清晨都可以听见她扫大街的声音,现在看着那轮椅上的孱弱身躯,心中有种说不出来的难受。阿婆正在晒太阳,看见我过来,高兴地招了招手,示意我站到她身旁:“你好久没回来了吧,春节就没看到你……要多回来看看你爷爷奶奶……”我靠在木栏上,和她唠着家常。阳光照在身上,光影中她淡淡的笑容,絮絮的话语让人丝毫感受不到病痛折磨后的无力与疲倦,反而给人一种充满阳光的心情,似乎生活从未因中风而改变。就像我所看到的老屋一样,时间剥蚀了它的繁华与喧闹,却阻止不了每天照常映入的.阳光和岁月沉淀的芬芳。

  对于老屋,对于老屋里所有的老人来说,时间是短暂而又漫长的。短暂,因为下一刻生命可能随时终结;漫长,因为下一刻谁也无法预知。老屋随时可能被拆迁,盖成新的大楼,但拆迁之日总没有定论。不管怎样,阳光永远是真实的,它平等地照耀着每一个生命,时刻给人以光明和温暖。因此,老屋里的人选择了一种从容不迫的生活,平淡地看待病痛,平淡地看待死亡,也平淡地看待头顶的大楼。正是这种淡泊,给老屋平添了一份宁静。

  即使哪天老屋真的被拆了,这种宁静,也会像那一米阳光始终照耀我的生活。无论城市与乡村,无论现代与传统,我永远记住老屋及它给我的启示时间长短我们无法控制,命运多舛我们无法选择,但宁静却可以永存于心。

老屋的作文6

  青砖黛瓦,绿树红墙。

  坐着车回到老家,是不短的一段路程,刚开始还满怀疲惫,可当我踏上那熟悉而又陌生的石板路,踏上那饱经岁月沧桑,已经颠颠簸簸,摇晃不平的路时,便顿然困意全消。

  推开满面锈迹的铁门,放下沉重的行李箱,便瘫坐在屋前的台阶上。抬头仰望天空,有些许灰蒙蒙之感,似神秘环绕,仿佛正在放映一部老电影,迷糊着似在放映我的童年。

  儿时,我也坐在这台阶上,仰望头顶这片天空。儿时的天是一种无可比拟、不可描绘的浅蓝色,像浸水或变色的丝绸,我就这么呆呆地望着它,任凭时光从指缝中悄然流逝。这明亮似蓝宝石般的天空,好像是我童年时想象的明亮未来。

  儿时,老屋旁还有个鸡窝,里面有几只外婆养的鸡。每天早上天微微亮,公鸡就开始打鸣,鸣叫声打碎了寂静了一夜的、沉睡的天际。外婆也就是这时就早早起床,开始一天辛勤的劳作,打井水,烧开水,煮早饭,打理小菜园,喂鸡,田里耕种等。而我,根本不理睬这打鸣声,翻个身,继续睡去,等到自然醒,才揉揉眼,睡眼惺松地爬起来,走出门,拥抱早晨的阳光。

  而这一切,现在似乎都已成为回忆,现在的天空不再明亮,我也不再无忧无虑。

  可有一件事情,永远也不是回忆:回忆中有,现在还有。

  推开老屋大门的那一刹那,没见外婆的踪影,回忆了许久,才想起外婆来。我奔向厨房,还未走近,就只听得炉灶中烧火的声音,还有锅里菜肴的翻炒声,合成一首热烈的交响曲。踏进厨房,向外婆打招呼。外婆便放下手中的`柴火,热情地说道:“回来啦!”“嗯!”晚餐上有丰盛的菜肴,外婆从来没有亏待过我。听母亲说,外婆平常独自在家只烧一两个蔬菜。

  时过境迁,外婆也渐渐年老了。鸡也不再养了,只留一个空荡荡的屋子。可是,无论何时,只要我一回老家,还在门外,就能感受到外婆对我的热情与亲情。这是回忆,也是现在,是回忆中童年的美好,也是目前的生活中老屋留给我最快乐的回忆。

  时光荏苒,唯有这存放在老屋中的回忆,温暖了时光,震撼了心灵。

老屋的作文7

  望着昔日泛黄的照片,身边的外婆发出这样的感叹:时间过得可真快啊!转眼间我都老了。现在的日子真是越来越好了,这真的该好好感谢社会主义。

  是啊!这些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生活质量到交通工具,从交通工具到基础设施……

  看着新的房屋,望着闪闪发光的瓷砖,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老屋,那座充满儿时回忆的老屋,这使我产生一种冲动,想要重游一下老屋,重温一下儿时的记忆。

  穿梭在杂草之间,总有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随着越来越殷切的期盼、伴着越来越沉重的步子,终于在山的某一角它露了出来。它依旧那样庄严、那样肃穆,犹如一个沉思的老人。它是由木板组成的,板上也由于岁月的侵蚀而披上了一层黑黑的衫衣,还记得每当下雨时它就会变软,而我也总会趁此去刮它。板与板之间总是能看见或大或小的缝,吹风时呼呼的响声会让人心烦意乱,冷风的灌入犹如利剑般直射进来让人直哆嗦。屋顶上是一片又一片叠加着的瓦片,黑黑的,屋里的地面时凹凸不平的,没有粉刷,下雨时总是有雨水透过瓦缝滴漏下来溅在地上,一滴、两滴,渐渐的成了一个水洼,如果一不留心还会滑倒。遇上干燥多风的天气时一扫屋内便是“黄尘滚滚”,让人只想逃离。

  看着厨房里那黑黑的'烟囱,望着那已经有些破乱的炉灶,让我想起了以前做饭的情形。那时我们总会用火柴点燃山上的枯叶,遇到潮湿的还要用火筒呼呼的吹,弄不好还会被呛到。一顿饭下来快成了“大黑猫”了。

  可是这些年过去了,老屋也慢慢地退休了,它在安享晚年。现在的新楼已是由钢筋水泥组成的,红红的火砖外面已贴上一层层亮锃锃的瓷砖,屋顶上也是由闪闪发光的琉璃瓦的所搭成,光滑的地面也已经代替了凹凸不平的地面……一切的一切都在不知不觉之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雨天不用再怕水洼,晴天也不用再担心“黄沙”。厨房里面更是千差万别,液化气、电饭煲、平底锅早已经“蜗居”在那儿。这些变化难道与社会主义无关吗?我想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个答案。

  老屋依旧伫立在那里,耳边似乎又回荡起外婆的声音“社会主义好啊,社会主义真好啊……”

老屋的作文8

  老屋是父亲一砖一瓦堆砌而成的,也是父亲一锹一锤推倒而没的。不长不短的三十年,没有人知道老屋是否哭过,笑过。没有人知道,老屋化作残砖碎瓦的时候,父亲是否哭过,笑过。只有门前樟树一圈圈疯长的年轮,见证着老屋的兴起和没落。

  三十年前,父亲十四岁的青春淹没在老屋的瓦砾里。

  汗水模糊的眼敛,却依稀看见,年幼的弟妹与染病的双亲拥挤在逼仄的小房间,转个身也能碰撞出巨大的声响。十四岁的少年握着镰刀,把眼泪当成汗水抹掉。房子,像无人砍伐的山草,在年少的心中疯长。而村长的'工分簿里,十四岁的孩子,每日的辛勤劳作,换来的只是可怜的数字。梦想原来如此遥远,找不到可能的迹象。

  路边的樟树上,刻着少年的心伤与苦恼,淡绿色的新叶看着,随着凉风,徐徐的摇曳……

  村支书是踏着和歌而来的,薄薄小本上,清清楚楚的字迹让少年的心也跟着跳跃比停。责任田。不是工分,不是分红。原来辛劳换来的:可以是自己的谷仓满满,可以是自己的……

  老屋动工了,在父亲汗水潋潋中。瓦砾用竹篾篮子从很远的厂子里挑来。青砖,不识建筑的父亲一块块地堆砌。一切都那么真切的进行。樟树上的刻痕少了,新叶落了,更新的叶子已冒出芽儿。

  三十年后,老屋老了,父亲也有了白发。

  墙角的苔痕深深刻在老屋的记忆里,老屋,真的老了。父亲抚着苔痕,眉头锁住,再舒展开。老屋裂开的墙面是在哭还是在笑?

  一砖一瓦地堆砌,如今,又一砖一瓦地推倒。父亲,走在漫天的尘土中,扒着砖头,一块块装进簸箕,再一块块整整齐齐地叠好。好象是安葬老友的遗体,重而慎之。

  新房子在老屋没去的烟尘中矗立。两层的小楼,白色的墙和红色的琉璃瓦映衬着樟树的浓荫。

  老屋,再也寻不着踪迹,只有记忆深埋在樟树的年轮里。父亲,总在太阳的余晖里抚着樟树起皱的老皮。诉说,老屋里的温馨与新房子里的安乐。

  三十年,老屋经历着风雨,从父亲接过责任田的地契开始,从梦里的砖瓦开始,父亲怀揣梦想,开恳梦想开始。老屋,从父亲三十年的奋斗中一点点老去,直到,新房子骄傲的矗立。三十年,老屋,见证着时代的变迁,记录着父亲的汗泪。

  老屋的记忆里,有父亲疲惫的身影;父亲的记忆里,又如何能抹去老屋的班驳?

老屋的作文9

  一座低矮的小木房,只在屋顶披着一层灰色的瓦,时光侵蚀了老屋的门。而我徘徊在门口,想着那些平常小事。

  先前是爷爷守着老屋。他喜欢坐在门口,一口又一口优哉游哉地抽着自卷的旱烟。而当每次呛得满脸通红时,便急急地招我给他捶背。那场景重复了几年。而我印象中染红老屋门口的那一抹残阳,落了又起,起了又落。不经意中,爷爷便没了。老屋的那扇门吱呀吱呀地在风中摇曳,担摇出的只是一阵又一阵凄凉的心痛,终究,没了坐在老屋门口的人了。

  后来迁了新居,奶奶却执意要呆在那所老房子里。她也不解释,只是如爷爷一样沉默地坐着,大家违拗不了她。但稍稍懂事的我想,这老屋的门,承载了太多太多。放学回家,我喜欢伏在老屋门口的小板凳上写作业,一来那儿安静,二来也可与奶奶做伴。奶奶喜欢唠叨,唠叨那些我好奇的往事。偶尔也有三三两两的老婆婆们聚在老屋的门口,谈着那些谁会先入土的事情,平平常常地,如同拉家常一样。但我偶尔也会听到奶奶一个人埋怨,埋怨那个糟老头子去得太早。那时候不知是奶奶倚着门,还是门倚着奶奶。孤零零地,我噙着泪,听着她呜咽,却哭不出声。

  时间久了,老屋也成了摇摇欲坠的危房。村里的人劝爸爸把屋拆了,我没肯,当然,爸爸也执意没有答应。记得他同我一起走到老屋那挂锁的门口,听他喃喃地说:“等我老了,还住在这屋里。”我想我是懂的:爷爷奶奶都在这里去了,爸料想是在这门口看到了他们的身影;而人近中年,也想到了自己的归宿。那时候,我天真地应了一句:“爸,等我老了,也住在这屋里。”爸没吱声,摸了摸那扇小木门,转身便走了。我想他是不愿在老屋的门口哭,怕爷爷奶奶瞧见了伤心。

  而如今,我站在老屋的门口,不愿去推开它,因为怕触及那些尘封的往事。但有些事物,如同老屋的.门,经历了太多太多,却依旧沉默无语。我不敢撩扰这一份岁月的无声与沧桑,但我想,今天与明天之间,也许也只隔着一扇门,我们都站在岁月的门口徘徊,追忆着那些过往的事与过往的人。

  我站在老屋门口,想着那些平常小事。老屋的门,被岁月锁着。

老屋的作文10

  在我从小长大的小城里,流行着吕剧这一地方剧种。人们喜欢随时随地地哼唱几句;扛着锄头下地,行走在田间小路上,或是闲暇时候,斜倚在躺椅上,听着收音机播放的吕剧,嘴里咿咿呀呀地跟着,手指还随旋律转几下,颇具意味。

  姥姥家所在村子的村民对吕剧甚是热爱,每个星期六一定会在老屋的戏台上唱上几出,而每次唱戏时,不大的老屋里总是挤满了听戏的人。小时候,每次唱戏,我都会夹上凳子,恳求姥爷带我一起去听。姥爷欣然答应。到了老屋,我搬着凳子坐在前排,瞪大了眼睛仔细瞧着台上唱戏的人,看着他们的举手投足,表情神态,听着他们不够专业却足以让人过瘾的唱腔,早不知道美成什么样了。“姥姥门前看大戏”,大约就是这样吧。

  受家乡人的熏陶,儿时的我也能学唱几句。虽然没有把吕剧看作是我生命的一部分,但是我仍喜欢沉浸在这一句句悠扬的唱腔里,不愿出来。家乡的.戏台也为我提供了表演的机会。二姥爷生前是戏台上的二胡手,所以有时会通融管事的人让我上去唱一个。时间久了,大家倒也挺希望我上的,不是因为我唱的就是好,而是因为我是所有表演者中最小的一个。每当我上台时,台下的观众就饶有趣味的看着我。现在的我很难相信自己曾有过那样不怯场的时候。那时的我只顾放开声音跟着伴奏唱,摆弄着从戏台上学来的一招一式。一曲过后,台下叫好连连,我呢,就欢喜的鞠个躬,蹦下台去。

  等到我大了一点,跟随父母到了新的环境,也很少回老家了,各色流行歌曲渐渐占据了我的视线,我也不再热衷于吕剧了。看到姥姥听吕剧也不屑一顾,自己换台听歌去了。那时的我,并不懂恋旧是一种多么美好的遐想。

  每个忙碌的星期六,不管有多忙,姥爷都会挤出一晚上的时间听戏。这天,星期六,我们回家看望姥姥姥爷,我记得是照例唱戏的日子,可是姥爷以为现在的我和几年前一样,早就不喜欢吕剧了。我想我不愿错过这个和姥爷在一起的机会。于是穿好外套,夹上凳子,随姥爷一起出了门。姥爷一愣说:“你不是不去吗?”“我又想去了,不行吗?”我说。“好,去吧。”

  老屋还像十年前一样,挤满了看戏的人,东家长西家短,不经意间,邻里感情又加深了。我搬着凳子坐在前排。台上的是一位在家乡小有名气的唱手。音响使她的声音让我听起来震耳欲聋,但我却仔细听着,生怕失去什么。

老屋的作文11

   老屋一直在我的记忆里存在着,模糊不清却又那么的真实。

  三岁是便离开了这座房子,根本没有任何的记忆。以后的记忆,是从妈妈嘴里开始的,我偷偷的延续着妈妈的记忆。

  我知道老屋是一座有三层楼的独楼。第一层是几间大客厅,里面有朱红的木椅和桌子,那是身为木匠的姥爷亲手做的。客厅里有一台小得不能再小的黑白电视机,姥爷不爱看电视,也就没怎么用过。第二曾是几间休息的卧室,那是妈妈和她的兄弟姐妹住了十几年的房间,里面全是温暖的回忆。第三层的几间房间都是空荡荡的,偶尔姥爷会把他养的画眉放在那里。

  妈妈告诉我老屋前面的院子很大,姥爷在院子的一角围了一块地,种了些花花草草。夏天的时候,她们睡在院子里,便可以看到满天的'星星。姥姥会烙香喷喷的南瓜饼,来满足她们的嘴馋。

  妈妈总是在哄我入睡时给我讲她和老屋的故事,有时候在梦里,我也会梦见那座老房子,梦见姥爷。

  姥爷去世那年,我跟爸爸妈妈一起回到了老屋。院子大铁门上的漆已经掉了大部分,变的锈迹斑斑。院角的那块地已经没有了花,只剩下生命力旺盛的野草。一楼的客厅里多了一张床,听大人们说孩子走后姥爷就睡在了客厅里。客厅里的黑白电视被换成大彩电,可是电视罩子上落上了尘埃,倒是床头的小收音机已经被用的失去了光泽。二楼的卧室门窗被锁的死死的,透过窗户只看到所有的家具上都盖上了布。我没有看到那只画眉,只在三楼见到了一个落满尘埃的空鸟笼,大概它也已经死了。

  楼下的灵棚已经搭好了,传出一阵阵哀乐,我站在三楼的走廊中,心里却是一阵阵的空荡。姥姥去世的早,怎么大的房子,姥爷一个人在里面住了好几年,那是种多么难熬的寂寞。这座曾经充满亲情回忆的老屋,姥爷守了它一辈子。

  最近一次去老屋时,老屋已经被拆掉重建了,雪白的墙壁,崭新的门窗,院子的土地被铺成了水泥地,走在上面硌的脚生疼。

  我想我以后可能再也没有机会来这里了,老屋已经消失在这个世界上,留下的,只是记忆。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记忆或许也会被忘记。

老屋的作文12

  久久伫立在窗前,满目皆是钢筋混凝土筑就的巍峨大厦,想起日前听到老屋即将拆迁的消息,心中似有什么东西碎落一地。静默,这一片静默中,蓦地,我想要回老屋看一看。

  再次站在熟悉的地方,老屋依稀昨日,但却在光阴的洗练中改变了模样,宛如昨日黄花,破败萧条。昔日的红砖碧瓦已被蛛网封锁,那脱落的墙皮牵动我紧绷的心弦。看着已经褪了色的漆木大门,想起了在老屋度过的美好时光……

  懵懂年少的时光是和爷爷奶奶在老屋度过的,那时四季皆与老屋为伴,享受着它带给我的一切温情。

  春秋之季的老屋没什么可炫耀之处。北国的`春来得晚,老屋这时很是破败萧条;秋季,触目皆是满落的枯叶与干草,老屋也毫无美丽可言,那时的它只能沦为山光水色之衬,只有夏与冬才是老屋的真正舞台。

  夏季的老屋宛如一位慈祥的长者,接受了不知从何而来的爬山虎,使得原本破败的墙壁添了满满的绿意。站在屋前望去,满眼尽是沉甸甸一片湿绿,树木枝缠藤绕,密不分株。在这样的天气里,我总是撒了欢儿地和小伙伴们上蹿下跳,有时还会坏心眼儿地揪掉老屋墙上的藤蔓,而老屋总是静默的站在那里笑看着周遭,它包容了我的一切。我有时也会静静地躺在老屋门前绵软的绿地上,仰面望天,心中是从不曾有过的宁静悠远。玩累了回到家中,爷爷早已备好了凉凉的棒冰,五角一根的老式雪糕,却是当时的我每天最大的享受。坐在院内的大榆树下,绿荫如盖,肆意漫洒,听爷爷讲那些熟知的民间传说。小扇轻摇的时光,老屋伴我走过。

  冬季的老屋一改往日的破落,皑皑的白雪为它着上华装,宛如一张琉璃水墨画,跨过了岁月,惊艳了年华。冬季的老屋是我的天堂,我和伙伴在雪地里挥洒青春,玩的不亦乐乎。打雪仗,堆雪人,样样都是我的拿手好戏,往往直到天色昏暗才会回屋。爷爷看我回来,忙将不知热了多少遍的饭菜再次加热,在柔缓的灯光下,老屋似乎也因此染上温情。童年美好的岁月,老屋伴我走过。

  蓦然回首,物是人非。伴我走过流年的老屋已然不复当年原貌,墙上的爬山虎失了原本繁盛的容貌已枯黄凋零。我知道,对于老屋,我不是归人,只是个过客而已。

  思念老屋,不仅为屋中之景,更为屋中之人。岁月已老,时光已散,唯有老屋,穿过厚重的岁月,风一样掠过,悄然入梦,牵动我的情思。

老屋的作文13

  外公家的老宅里还残留着半间老房子,历史悠久,听说原本是清朝遗下来的。

  老房子在妈妈小时候的照片里还保留着,那时有三大间房,连成一长排,白墙青砖黑瓦,门上石砖拱檐,古朴之风犹存。如今老屋只剩半间了,墙上的石灰掉了,屋上的顶换了,但那饱经风霜的青色脸庞,显示出萧条的气氛。

  老屋早已不住人了,每次回乡下都会缠着爷爷讲讲老屋的故事。

  老屋是曾祖父的爷爷留下来的。到我这辈已经是第六代了,我且称曾祖父的爷爷为祖宗吧,当年祖宗辛苦创业,买了很多地,成为了乡里数一数二的大户人家,建造了的这栋老屋。本来是气势宏大的正三间大青瓦房,白墙青黛,两头是当时流行的龙头高跷,好似长龙卧顶。建筑工艺也十分考究,是一种“榫卯结构”,不用钉子也能固定住木板。五根粗壮的大梁,虽不及雕梁画柱,却也是结实耐用。房间内全是用实木隔开,一张八步床稳居房内。祖宗有三个儿子,把这栋最好的房子传给了大儿子,可大儿子膝下无子,小儿子总对大哥的老屋虎视眈眈,常常上房揭瓦无理取闹,惹得大哥无法居住,将老屋里的大梁换成小梁,换现钱搬到了启东去住。

  “那房子怎么会成了我家的呢?”

  “后来老大年老体衰,看中了老二家的侄子为人正直,做事厚道,于是把老屋过继给侄子,赡养他们到老”。这个侄子就是我的'曾祖父,后来,家道渐渐没落,房子里的木头因贫穷拆掉,或变成女儿的嫁妆,或变成桌上的现钱。再后来,随着农村的改造,家家户户造楼房,外公拆了老屋盖了楼房,老屋只剩得半间,成了现在的模样。

  听完,我诧然。一间老屋,竟承载着那么多的故事!秋日的金辉肆意的泼洒在老屋身上,轻轻抚摸那青砖墙,阳光是热的,墙也是热的,但里面散来丝清冷。可最近房子改造,老屋里留下来的八步床,也变成了一地碎料,我好生失落。

  坐在田埂上,透过枝丫,凝视老屋。他似乎在向我诉说,向我诉说这天地的改换,诉说这世道的变迁,诉说这历史的悠远。老屋里的老人已乘鹤西去,老的故事还流至今天。

老屋的作文14

  我已经有很多年没回故乡的老屋了,但老屋的样子却时常浮现在我脑海里:那是一个用砖砌成的房子,上面不规则的盖着瓦片,门前有一个小院子,院子虽小,但里面装的牲畜可不少,狗,鸡,鹅,猫。

  第一次回山东,走进老屋,眼前的一切都好像那么新鲜,一进门一张面黄肌瘦的'卷轴挂在了一面已经老得掉了皮的墙上,正当我疑惑之时,爸爸向我解释道,这就是我们家族的族谱,他指着我的名字说:“看,这就是你,是我们家族的第十八代传人。”进了内厅,一张非常陈旧的灰色“豆腐”吸引住了我,我忙问爸爸,这是什么呀?爸爸耐心的给我解答,这就是炕,是用来睡觉的,在冬天的时候,炕底下还可以生火呢。我看着这些新鲜的东西,既好奇又崇拜。

  到了半夜,爸爸和大伯总要去庭院里放鞭炮,第二天早上,我不解的问爸爸:“你们晚上放完鞭炮为什么还要去烧香?”爸爸告诉我:“在我们家乡关于烧香,有一段美丽的传说:每年的大年三十,灶王爷就会领着自己家的老祖先回来看望后人。三十的晚上,家里的男人要去老屋看族谱,并且在族谱面前手握三根香,向族谱面前拜三拜,表示对祖先的欢迎,这个叫迎神。然后要在院子里放鞭炮,一直放到午夜十二点。就可以回屋睡觉了。这个习俗已经在我们这里延续了七百多年了。而且在这几天里面,我们一定要好好表现,不然祖先们会不放心,留下来陪我们的!”说完爸爸严肃的一笑,却把我吓了一跳。

  第二天吃完晚饭,爸爸走到我面前说:“我们该去送祖先们回去了。”在路上,爸爸告诉我:“一会你要和我一起做一件事,就是送神。记住,在鞠躬的时候心里要许下自己对这一年的期望。”说完就来到了老屋的族谱前。爸爸点燃了三根香,然后把它递给我,我学着爸爸鞠躬的样子,慢慢的把香插进了族谱前的香炉里,然后我们就去放了鞭炮。

  后来我又陆陆续续回去了几次,虽然我也知道了,这是一种迷信的做法。但每次回去都会和爸爸一起去迎神,送神。

  如今,在老屋的旁边,盖了一栋新房子,从此,我们就再也没有进过老屋。躺在新房子那用砖砌的炕上,虽一样暖和,但却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老屋的作文15

  又是一年秋来到,黄澄澄的银杏叶既喧嚣了那树,也染黄了我记忆中的那老屋和穿梭其中的那人——外公。而如今,银杏老屋依旧,只是外公早已乘着两年前那最后一袭花香去了。

  每当我和妈妈回老家看外公,他总是安逸的坐在摇椅上,品着茶,抽着烟,眯着双眼看太阳,他说他喜欢那从东方升起的太阳,像毛主席一样温暖、慈祥。听妈妈说,外公从小就入了伍,对毛主席感情特别深。

  打我记事起,外公就住在那间被烟熏火燎得乌黑的老屋里,老式门窗上的油漆早已斑驳,妈妈屡次要求重新修盖老屋,可外公就是不肯,他说,人老了就喜欢这住了一辈子的老屋。是啊,伴着公鸡雄壮的啼鸣,几声牛羊的欢叫,农家小院飘起的袅袅炊烟,交织成老屋这样恬淡闲适的早晨。

  门前那颗银杏树,粗壮遒劲,枝干上粗糙的纹路,像极了外公额头上深深浅浅的皱纹。一年十二个月,它却只有在区区三个月中绽放光彩,它不会在人前展露脆弱,它用一身金黄裹住外衣下的灵魂,用冷傲妖娆的`外表掩去内心的柔软,伴着花开花落,逝过归根落叶,它用生命演绎了一场最奢美的传奇。我想,这就是外公爱它至极的原因所在吧。

  儿时的今日,在露白月明之秋夜,我和外公一齐躺在凉床上,明月被几缕“清烟”所萦绕,忽明忽暗,几朵云彳亍地向我飘来,慢慢的,慢慢的,它带上了几片银杏叶一同飘来,那树叶是云带给我的信,或告诉我应昔日如今,或告诉我将离愁别绪。不远处的几处灯火,好似繁星坠落,给人以希望,给人以慰藉……

  如今,我坐在被尘埃盖过的凉床上,忆着张爱玲描绘凄美爱情的句子,心中却所想的是人世亲情。她说:“像在一个昏黄的梦里,梦里的时间总觉得很长,其只不过是一霎那,却以为天长地久。”何不是呢,以前与外公的欢乐时光总觉得很漫长,却稍纵即逝,五年后,十年后,二十年后,我是否还会记得那棵树,那老屋,那记忆,亦或我留下的只有那张外公年轻时已泛黄的旧照。待你来看老屋时,只求你化作那片云彳亍着,彳亍着像我飘来,默默地,默默地,带上几片银杏叶,因为那树叶是你给我的信。

  有一种寂寞,身边添一个可谈的人,一条温顺的狗或许就可以消减,有一种寂寞,茫茫天地之间“余舟一芥”的无边无际无着落,人只能孤独面对,各自素颜修行。

【老屋的作文】相关文章:

老屋优秀作文03-02

老屋的作文300字07-25

童年老屋作文03-04

记忆中的老屋作文02-21

老屋的作文15篇05-24

老屋记忆作文3篇12-02

家乡的老屋作文2篇01-02

记忆中的老屋作文【精】01-07

记忆里的老屋作文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