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作文

时间:2023-04-15 07:19:10 优秀作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精选】公开课作文三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公开课作文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选】公开课作文三篇

公开课作文 篇1

  今天我们的第一节课是数学公开课。这是第一次在我们教室上公开课。

  今天来了很多老师来听课,把教室塞得满满的。我一看这个阵容,哇噻,这么多老师,这节课一定非同寻常。

  果然,一上课,金老师就对我们说:“同学们,这次我们上公开课,老师要看同学们上课谁坐的好、举手积极,就可以得到奖励”。接着金老师说今天我们上的课内容是’+’ 和’=’ ,同学们一起跟着金老师大声地喊了起来,课堂气氛马上活跃了。

  接下来金老师给大家出了第一道数学题目:“金老师在黑板上写上4,问可以分成几和几之和”,同学们都勇跃地举手,金老师请我回答,我立即大声说:“4可以分成2和2”。接着,金老师又出了一道题目:“5可以分成3和几呢?”,这时候我举手也很快,金老师又请我回答,我说:“5可以分成3和2”,金老师夸奖我真棒!

  接下来,金老师又出了一道题目1+3=4,金老师说:”1加号3等号4,请哪位同学说说金老师说的错正哪里,正确的应该怎么说?” 这次金老师请张荟璟同学回答。张荟璟站起来说:“正确的`说法是1加3等于4。“ 金老师很满意同学们的回答。

  在这堂公开课上学到了很多知识,当我还在津津有味的听着金老师讲课时,下课的铃声响了,我真希望上课时间可以更长一点呢!

  真是一堂生动的数学公开课!

公开课作文 篇2

  “叮铃铃,叮铃铃。”又是那熟悉而悠长的上课铃响起,这节是婷婷老师的一次公开课--《黄鹤楼送别》。

  听到这个消息时,我们真是即兴奋又紧张。兴奋的是婷婷老师的语文课一直都是我们最专注,最期待的快乐时光;紧张的是这节可是公开课,对于婷婷老师和我们班来说,都可谓关系重大呢!

  我们一个个腰板挺直,抱臂而坐,静静地等待上课。正当我满脑子天马行空时婷婷老师云儿似的飘到了讲台上,年轻气盛的笑容爬满她的脸庞,哇!真的好帅耶!

  “上课”,“起立”,“同学们好”,“老师好”,“请坐”。婷婷老师和我们整齐干练的问候之后便开始讲课了。“这节课我们学习第25课《黄鹤楼送别》,有哪位同学知道大诗人李白?有谁去过黄鹤楼?谁会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大家想知道这首诗是诗人如何得到灵感创作而成的'吗?.......”一开始就来一连串的大问题,果然还是我们的可爱婷婷,不会因为是公开课就让谨慎严肃压制了我们的快乐奔放。接下来的时光自然跟往常一样时而热烈,时而紧张,我们凝神谛听,如痴如醉。尤其当婷婷老师读到“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友人登上了船。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我们似乎看到了老师眼中饱含的离愁---是她,把我们带到了好友相送的黄鹤楼。

  随着送别的旋律升腾跌宕,步步高昂,课堂进入了高潮。当婷婷老师提出最后一个问题时,“刷刷刷”我们不约而同地举起一片手森林。当然了,教室后面那些来自全校各班颇有经验的老教师也像被施了魔法一样,都还沉醉在那蓝蓝的天,白白的云,绿绿的杨柳,白白的风帆画面里。

  “叮铃铃,叮铃铃。”就在这一瞬间,我们的神志都清醒了,是那熟悉而悠长的下课铃把我们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意境中带回了现实。“下课”,“起立”,“同学们see you”,“老师see you”。我们恋恋不舍地走出教室。

  从此难忘婷婷老师的那节公开课!

公开课作文 篇3

  终于盼来了这个下午,我们要去鹭江新城小学开公开课!目的是为了让我们更加了解印刷术的来历,过程等,让我们体验印刷术的其中一些步骤。

  这可于以往的课有所不同,不同之处就在于这节课会让我们体验,只见同学们一只只小小的.手举了起来,看来同学们的热情程度很高!

  详细介绍完印刷术,我们便拿起黑色油性笔,在之前发的萝卜这会派上用场了,我现在上面写一个反“心”,为的是最后能将其印的时候是正的。

  我拿出美工刀,用心地沿着边沿慢慢地切,不好,切进去了一点,纠正过来。这回不能切错了,慢慢地,不要心急,让心平静下来,但是,力度也要掌握,所以,还挺困难的。

  接下来就是一项更艰巨的任务了:将反字多余的外框去掉,只剩下要印的字,要小心,不能将字也一起挖掉了,然后想要翘掉可不容易,万一翘错了,就完了!

  开始做一项较简单的工作:将外面的一整大块去掉,就可以了!但还是要小心,小心切到手,否则会得破伤风,会死的很惨!

  耶!做好了,字工工整整从我的刀上出来了!老师一见我完成了,便将我的字拿上去展示!哈哈,心里别提多美了!

  在我高兴的那一刻,我仿佛懂得了什么:万事开头难,不管做什么事,要懂得变通,不一定要先做简单在做困难的,也可以先难后易,有时也可以突破传统的方法去做事,才会有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