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诵儿童诗歌》教学案例及教学反思

时间:2021-02-16 18:00:57 儿童诗歌 我要投稿

《朗诵儿童诗歌》教学案例及教学反思

  【教学分析】

《朗诵儿童诗歌》教学案例及教学反思

  朗诵,就是带有角色感的诵读。朗诵是一门语言艺术,是朗诵者对语言艺术作品的再创作。朗诵儿童诗歌是幼师学生的一项言语技能训练内容。幼师学生掌握了朗诵的技能,能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技巧,使学生的生活语言上升到艺术语言的高度,让言语表达更加清晰生动,更加符合幼儿的欣赏习惯,为今后从事幼教工作奠定基础。朗诵儿童诗歌技能的掌握应引导学生认识朗诵的作用,了解朗诵的技巧内容,在多形式的朗诵活动中学会朗诵。

  【设计思路】

  《朗诵儿童诗歌》这个教学内容是幼儿师范专业课教材《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中第六章“讲述和朗诵儿童文学作品”中第二节的教学内容。三年级幼师学生在前两年的学习中已经过普通话的基础训练,学习过《教师口语》课程,但是在前面一些章节的学习中(在前面章节中有一些儿童诗歌的例子),我发现学生对于朗诵儿童诗歌作品不能较好的运用已经学过的普通话相关知识来分析处理儿童诗歌,以至于朗诵出来的儿童诗歌不形象,不生动,没有节奏和韵律,没有角色感,不符合幼儿的欣赏习惯,说白了就是学生还不会朗诵。基于这些原因,我精心设计了这节课,以学生的尝试练习为主,教学中充分注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体性的发挥,通过初试朗诵——学习朗诵技巧——尝试朗诵——欣赏朗诵四个教学环节引导学生认识了朗诵的作用,了解了朗诵的技巧,运用了朗诵技巧。

  本节课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围绕着教学目标,生动、形象、适时的逐一展现教学内容,为学生营造了一个用文字、声音、动画和想象构筑的充满童趣的儿童诗歌朗诵时空。教学过程以朗诵活动为主线,层层深入,小步递进的引导学生学会了朗诵。

  【教学过程】

  一、初试朗诵(播放课题,配背景音乐《铃儿响叮铛》)

  师:儿童诗歌是儿童文学作品中韵体作品的统称。包括儿歌、儿童诗、绕口令、谜语和浅显的古诗。它们共同的特点是语言精炼、内容生动、想象丰富,有优美的韵律和节奏,易懂易记,适合幼儿朗诵。

  (生被充满童趣的氛围所吸引,面露笑容,快速将教材翻开)

  (师播放《小熊过桥》的儿歌文档)

  师:今天,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一首儿童诗歌《小熊过桥》请同学们试着朗诵一下。

  (全体学生开始自己读《小熊过桥》2-3次)

  师:刚才大家练习得很积极,请大家来朗诵一次给老师听听好吗?

  (生集体朗读,只是注意到读准普通话的字音)

  师:读得不错,能不能再生动一些,请大家再试试!

  (生再次朗读,效果比前次稍好,但是远远没有达到朗诵的要求)

  师:刚才的同学们读得比前一次生动了一些,但是还可以读得更加生动、形象。哪一个同学愿意来朗诵一下。

  (生踊跃举手,一致推举两名普通话好的学生来朗诵,效果比集体朗诵好一些。)

  师:看到大家朗诵得这么积极,老师也想朗诵一次。请同学们认真的听,比一比老师的朗诵和同学们的朗诵有什么不同。

  (教师生动的示范朗诵)

  (生被老师的朗诵所吸引,面露惊喜的表情,当老师朗诵结束时,全班学生自发的鼓掌)

  师:请同学们评议一下你们的朗诵和老师的朗诵有什么不同?

  生1:老师的朗诵声音有高有低,还把小熊和乌鸦、鲤鱼的话表现出来了。

  生2:老师朗诵时有表情,还有动作。

  生3:老师朗诵的很生动,很好听,有节奏,比我们朗诵得好。

  师:通过对比老师和同学们的朗诵,大家觉得有不一样的地方。因为老师在朗诵诗歌时运用了朗诵的技巧。这节课,大家将要学习朗诵儿童诗歌的技巧。

  二、阅读讨论:朗诵的作用。(播放“教学内容一”)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140,和同桌讨论:朗诵有哪些作用?结合自己专业的特点说说学会朗诵对于幼儿教师来说有什么作用?

  (生阅读、讨论、交换看法、交流表达。)

  生1:朗诵有利于加深幼儿对作品的理解,有利于幼儿学好普通话,有利于提高幼儿的言语表现力。

  生2:我们是学幼师专业的,学好朗诵能把儿童诗歌读得更生动,幼儿喜欢听。

  生3:学会朗诵会使我们的口语表达更加清楚,幼儿听得懂。

  ……。

  师:朗诵,就是带角色感的诵读。朗诵是一门语言艺术,是作品的再创作。幼儿教师掌握朗诵技巧,可以使言语的表达更加清晰、生动,说出来的话幼儿更加容易听懂。

  幼儿园教师把儿童诗歌朗诵得有声有色,使语言、文字变成生动的形象和画面,有利于加深幼儿对作品的理解,也有利于幼儿学好普通话,更有利于提高幼儿的言语表现力。

  (师播放多媒体展示板书:朗诵的作用)

  三、学习朗诵技巧。(播放“教学内容二”)

  师:那么,怎样才能把儿童诗歌朗诵得有声有色呢?朗诵时语言形式要较为夸张,节律起伏要大,有时还要借助表情和手势等体态来强化表达效果,必要时还要化妆,运用灯光、道具来渲染气氛,增强表演的艺术性。让我们来看看朗诵技巧的一般要求有哪些。

  (师逐一展示朗诵技巧的一般内容,并讲解示范,层层引导学生学习朗诵技巧)

  师:朗诵技巧的内容一般包括三方面。第一个方面是:读准字音,语言清晰流畅。要咬字,不吃字,读准普通话的声韵调。比如:“天安门”不能读成“天门”大家说吃掉哪个字?

  生:吃掉“安”字。

  师:把“大家”读成“大啊”呢?

  生:吃掉声母。

  师:对,吃字和咬字的情况在朗诵诗歌时是不允许出现的。

  师:朗诵技巧内容的第二个方面是:要掌握节奏,重音停顿要适宜。运用重音、停顿和声音的高低、语速的快慢来表现诗歌内容。节奏包括三个要素。一是重音,二是节奏,三是动作和眼神。重音就是在中心词上加强、加高、加长,把重音词读得重些、响些。比如:“我家有个小弟弟,聪明又淘气。”这一句的中心词是哪一个?

  生:“弟”字和“又”字。

  师:对,请大家跟老师一起读。

  (生跟读练习)

  师:重音词有时候要根据诗歌的内容和情感表达做轻念的处理。比如:“小竹桥,摇摇摇。”要把竹和摇读得轻一些,请大家来试一试。

  (生练习重音轻念的读法,教师指导)

  师:请说一说为什么要重音轻念?

  生:轻念好听。

  师:如果不做轻念处理读的效果会怎样?试一试。

  生:经过轻念处理,能把小竹桥晃悠悠的感觉读出来,更加符合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师:节奏的第二个要素是停顿。停顿要长短恰当,声断意不断,语断情不断。包括:语法停顿、逻辑停顿、感情停顿三种情况。比如:“小竹桥,|摇摇摇。”是根据标点符号停顿,属语法停顿。语法停顿的一般情况是:“?”、“!”、“……”的停顿时间稍长;“。”、“:”、“——”的停顿时间适中;“、”、“,”的停顿时间最短。又如:我家有个|小弟弟,聪明|又淘气。属于逻辑停顿,是在中心词之前或强调某一特殊的意思前停顿。请大家读一读。

  (生练习读,教师指导)

  师:再看一句“姐姐听见|哈哈笑。”在哈哈笑前停顿,请说说属于哪种停顿?

  生:情感停顿。

  师:对。在强调强烈的感情之前停顿就是情感停顿。请大家读一读。

  (生练习读)

  师:节奏的第三个要素是:声音的强弱,语速的快慢。一般来说表现热情、欢快、紧张、急切的感情声音要强意;表现庄重、悲伤、回忆的感情,声音要放慢、放弱。请同学们尝试练习一下这一句“小弟听了害了臊,妈!妈!快来给我洗个澡。”然后说说为什么这样处理?

  (生练习,表达)

  生1:我觉得应该把“妈妈”两个字读快一些,因为小弟心情急切。

  生2:我觉得要把“小弟听了害了臊”这一句读得慢一些轻一些。

  生3:我在她们两个的基础上补充一点,把“快来给我洗个澡”这句读快些,强一些。

  师:太好了,我们把她们的意见整理一下就是:“小弟听了害了臊”一句读时声音放慢、低沉;“妈!妈!”一句由慢加快;而“快来给我洗个澡”一句声音加快,加强,请大家试着读一读。

  (学生跟读练习)

  师:朗诵技巧内容的第三方面要求是:动作和眼神要恰当、自然、少而精。请大家看老师朗诵这首儿歌《新年到》。

  (教师运用动作和眼神示范朗诵儿歌)

  (生热烈鼓掌,并自发的创造表演朗诵,有的比跳舞的动作,有的边念边做穿衣裳和戴新帽的动作,已经初步运用上朗诵的技巧)

  师:在朗诵诗歌时,我们要认真分析和熟悉诗歌作品,研究如何通过朗诵表现出作品的内容和情感,确定诗歌中有哪些角色,然后运用朗诵的重音、停顿、语速、语调,动作和眼神的变化来表达内容,才能把儿童诗歌朗诵得生动形象。

  四、尝试朗诵练习。(播放“教学内容三”)

  (师再次播放《小熊过桥》的儿歌文档)

  师:刚才,大家学习了朗诵诗歌技巧的内容,现在我们回过头来读一读这首《小熊过桥》,大家运用朗诵技巧来分析处理这首儿歌,读一读,议一议,说说运用了哪些朗诵技巧。

  (生在背景音乐的伴奏下,练习朗诵2次,教师巡回给予指导。这一次学生能将刚学的朗诵技巧知识恰当的应用,生动形象的把小熊过桥的情景展现出来,朗诵有了角色感。)

  师:同学们,你们刚才朗诵的儿歌《小熊过桥》就比刚上课时朗诵的好多了,注意了节奏和韵律,读出了小熊、乌鸦和鲤鱼的角色感,让大家感受到了小熊过桥的情景,这说明大家基本掌握了朗诵的技巧。现在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四首儿童诗歌,我把大家分成4组,每组练习朗诵一首儿歌,要求你们首先研读诗歌,分析作品,确定儿歌作品所要表现的内容和情感,有些什么角色,讨论应该运用哪些技巧来朗诵,用笔做出标记;然后练习朗诵;最后每组推荐一名同学来朗诵,并说出运用了哪些技巧。

  (师分发儿歌卡片,分组,重申尝试练习要求)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在指导的过程中,有的学生问到重音、停顿的标记方法,有的学生要求教师做一做读《春晓》诗的表情,还有学生在小组讨论中争论《大西瓜》一诗的中心词的确定……,讨论、练习积极主动,没有一人游离于教学环境之外)

  师:请四个组的同学推荐你们的精英来表演朗诵。要求先朗诵,后说朗诵中运用了哪些朗诵技巧。

  (学生按照分组的顺序作交流,教师没有作任何点评,只是赞许地引领学生欣赏表演。每组学生都把本组朗诵的最好的同学推荐出来,在听的过程中学生不时的报以掌声,有的在悄声的跟读,气氛热烈,和谐。)

  五、欣赏朗诵。

  师:老师听了同学们朗诵的4首儿童诗歌,觉得同学们真能干,能在朗诵诗歌时恰当的应用朗诵的技巧来朗诵儿童诗歌,朗诵出来的儿歌生动形象。你们想不想听一听原音?

  生:(急切的大声回答)想!

  (师:播放4首儿童诗歌的动画课件。生:激动的欣赏4首儿童诗歌的动画片,大声跟读,再次巩固了朗诵技巧的`掌握,体验成功。)

  六、小结、检测,引入课外活动。

  师:今天的学习,老师给大家介绍了朗诵诗歌的技巧,请大家说说朗诵的作用是什么?朗诵的技巧有哪些?

  (生:不看书就齐声回答出知识要点。师:点击课件,展示知识要点)

  师:朗诵技能并不是一次课或者几天就能掌握,要靠大家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多练习,多创造,朗诵的技能才会逐步提高。下次课请大家每人准备一首儿童诗歌,我们将学习如何教幼儿朗诵诗歌,如何组织幼儿的诗歌朗诵活动。同学们,休息。

  (生:兴致勃勃的与教师道谢)

  【教学反思】

  技能是中等职校学生学习之本。朗诵诗歌技能是幼儿师范教育专业学生的一项重要的语言技能。一项技能的学习需要学生在思想上引起高度的重视,认识到技能学习的重要性,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需要动机,只有在需要动机的驱使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才能得到充分体现。

  教与学是一个双边活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互为主客体。新课程改革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强调学习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获得知识技能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成功感,形成学习的期待,为下一次的学习打下基础。《朗诵儿童诗歌》一课从教学设计到教学组织力求体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围绕着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不断的展示新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教学过程以朗诵活动为主线,让学生因初试朗诵活动而发现了自身朗诵技能的不足,认识到了朗诵的作用;通过互动朗诵活动学习了朗诵技能技巧的一般要求,并在尝试朗诵活动中运用了朗诵的技巧,巩固了认知;最后在欣赏朗诵活动中体验了成功,形成了学习的期待。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不断的变换教学方法,把学生的注意力控制在老师为她们建构的充满童趣的朗诵时空中,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当我看到学生在我的精心引导下,从不会朗诵——想学朗诵——学会朗诵——喜欢朗诵的变化过程(因为此节课后,学生主动要求我再加一节课让她们练习多种形式的朗诵儿童诗歌表演),我知道,我的这节课设计与组织是成功的。

  所以,在职业技能学习中,教师应当注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发挥,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应不断变换,教师应充当学生技能学习的支持者、资源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因为只有这样,技能学习才会变得自觉自愿、轻松有趣。

【《朗诵儿童诗歌》教学案例及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春儿童诗歌四首教学反思11-06

适合儿童朗诵英文诗歌02-08

儿童诗歌适合朗诵09-28

《轻叩诗歌大门》教学反思08-23

六一儿童诗歌朗诵02-23

童年儿童诗歌朗诵02-24

儿童朗诵诗歌稿02-13

适合儿童的诗歌朗诵02-07

儿童英文诗歌朗诵精选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