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与人心教化

时间:2022-10-15 11:19:36 诗经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诗经与人心教化范文

  人的道德教化,靠单打一不行,必须全方位地营造一种氛围,使人全身心地受到熏陶和滋养。在其中,艺术就扮演着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角色。这是中国古老的传统,其实也是当今时代的要求。

诗经与人心教化范文

  孔子云:“《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思无邪”,是说《诗经》有诚意正心之功;“无邪”就是正其不正以归于正。《诗经》三百零五篇,在体裁上分为“风”、“雅”、“颂”,在表现手法上分为“赋”、“比”、“兴”。《毛诗大序》对风、雅、颂做了解释,谓“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又云:“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再云:“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显然,此三者均含有道德教化之义,要么直接是教化,要么是王政之盛衰的鉴诫,要么是德治仁政的讴歌。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兴、观、群、怨的落脚点,在于“迩之事父,远之事君”。说到底,它仍然被纳人并落实到伦理秩序的强化方面。诗歌能够潜移默化地陶养人的德性,在诚意正心的环节上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春秋战国时代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所以孔子特别看重并强调《诗经》在挽救世道人心方面的积极意义。

  中国文化有着古老的诗教和乐教传统。孔子说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可见,在人的道德人格成就方面,诗、乐的作用不可小觑。那《诗经》的作用安在?《礼记》云:“温柔敦厚,诗教也。”《毛诗大序》认为,“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它可以敦化人的性情,和谐人伦关系,改善民风民俗。孔子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君子的风尚能够深深地影响民风民俗。

  “乐教”的“乐”是广义的,实则包含一切能够引发人的审美愉悦的艺术形式。郭沫若在《青铜时代》中言:“中国旧时的所谓‘乐’,它的内容包含得很广,音乐、诗歌、舞蹈三位一体的不用说,绘画、雕镂、建筑等造型美术也被包含着,甚至于连仪仗、田猎、肴馔等都可以涵盖。所谓‘乐’(岳)者,‘乐’(洛)也。凡是使人快乐,使人感官都可以得到享受的东西,都可以广泛地称为‘乐’。但它以音乐为代表,是毫无问题的。”《乐记》曰:“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还说:“德音之为乐”。因为“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以道制欲,则乐而不流;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这可以说是一种广义的美育。《乐记》云:“乐者,通伦理者也。”“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所谓“反人道之正”,其实也就是“思无邪”的结果和表现。诚如朱熹所说:“圣人千言万语,只是使人反其固有而复其性耳。”“反人道之正”,亦即“尽心知性”而已。人们在审美愉悦中,在内心的感动中,不知不觉被改变了、提升了。这种熏染和陶冶,比那种空洞的说教来得扎实和可靠,故孟子说“仁言不如仁声之人人深也”。道德说教不如音乐教化那样深人人心。

  据《论语》记载,“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孔子闻尽善尽美的《韶》乐,以至于“三月不知肉味”。孔子自况道:未曾想到听音乐竟能达到这样的程度!音乐的力量,音乐对人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而汉代经学家刘向说:孔子闻《韶》,“乐非独以自乐也,又以乐人;非独以自正也,又以正人矣哉!”这是说,孔子通过欣赏雅正之乐,不仅仅为了自我拯救,还是为了拯救他人;借用佛家言,即所谓自渡渡人、自觉觉他。

  再看中国的书法和绘画。书法看上去似乎与人格培养并无关系,其实不然。书法讲究法度、章法,正书要求横平竖直、错落有致,这与做人的道理实则相通。扬雄曰:“书,心画也。”柳公权亦有言:“心正则笔正。”所以,人们常说“字如其人”;其实也可以反过来说“人如其字”。在一定意义上,一个人写字的风格,是书者人格浓缩了的形式。在书写中养成不苟且、不讨巧、中规中矩的习惯,对于人格的成就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可以说,书法的训练也就是人格的训练。书法作为审美形式,固有其道德教化的功能。这也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特点,也是优点。通过长期的书法练习,人的心态和仪态都会逐渐变得端庄和方正,人的气质和品性得到改变。至于绘画,同样如此。

  标举“越名教而任自然”的魏晋名士,大都强调审美的自足性,主张审美同道德教化相脱离,譬如嵇康的《声无哀乐论》就说:“音声有自然之和,而无系于人情。”嵇康看起来颇有点这样的气概:“审美就是审美,其他什么也不是!”这正是鲁迅先生为什么说魏晋时代是“文学自觉的时代”的缘故。

  人的道德教化,靠单打一不行,必须全方位地营造一种氛围,使人全身心地受到熏陶和滋养。在其中,艺术就扮演着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角色。这是中国古老的传统,其实也是当今时代的要求。

《诗经与人心教化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编辑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诗经与人心教化】相关文章:

《诗经》02-15

浅谈诗经11-08

诗经名句精选12-05

诗经的天空的散文10-25

如何读《诗经》01-03

诗经体诗10-19

先秦诗经诗词12-23

诗经作文400字01-06

诗经中的经典爱情古诗10-24

《诗经:扬之水》赏析12-16

文章
代写

文章代写服务

网站编辑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诗经与人心教化范文

  人的道德教化,靠单打一不行,必须全方位地营造一种氛围,使人全身心地受到熏陶和滋养。在其中,艺术就扮演着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角色。这是中国古老的传统,其实也是当今时代的要求。

诗经与人心教化范文

  孔子云:“《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思无邪”,是说《诗经》有诚意正心之功;“无邪”就是正其不正以归于正。《诗经》三百零五篇,在体裁上分为“风”、“雅”、“颂”,在表现手法上分为“赋”、“比”、“兴”。《毛诗大序》对风、雅、颂做了解释,谓“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又云:“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再云:“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显然,此三者均含有道德教化之义,要么直接是教化,要么是王政之盛衰的鉴诫,要么是德治仁政的讴歌。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兴、观、群、怨的落脚点,在于“迩之事父,远之事君”。说到底,它仍然被纳人并落实到伦理秩序的强化方面。诗歌能够潜移默化地陶养人的德性,在诚意正心的环节上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春秋战国时代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所以孔子特别看重并强调《诗经》在挽救世道人心方面的积极意义。

  中国文化有着古老的诗教和乐教传统。孔子说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可见,在人的道德人格成就方面,诗、乐的作用不可小觑。那《诗经》的作用安在?《礼记》云:“温柔敦厚,诗教也。”《毛诗大序》认为,“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它可以敦化人的性情,和谐人伦关系,改善民风民俗。孔子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君子的风尚能够深深地影响民风民俗。

  “乐教”的“乐”是广义的,实则包含一切能够引发人的审美愉悦的艺术形式。郭沫若在《青铜时代》中言:“中国旧时的所谓‘乐’,它的内容包含得很广,音乐、诗歌、舞蹈三位一体的不用说,绘画、雕镂、建筑等造型美术也被包含着,甚至于连仪仗、田猎、肴馔等都可以涵盖。所谓‘乐’(岳)者,‘乐’(洛)也。凡是使人快乐,使人感官都可以得到享受的东西,都可以广泛地称为‘乐’。但它以音乐为代表,是毫无问题的。”《乐记》曰:“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还说:“德音之为乐”。因为“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以道制欲,则乐而不流;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这可以说是一种广义的美育。《乐记》云:“乐者,通伦理者也。”“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所谓“反人道之正”,其实也就是“思无邪”的结果和表现。诚如朱熹所说:“圣人千言万语,只是使人反其固有而复其性耳。”“反人道之正”,亦即“尽心知性”而已。人们在审美愉悦中,在内心的感动中,不知不觉被改变了、提升了。这种熏染和陶冶,比那种空洞的说教来得扎实和可靠,故孟子说“仁言不如仁声之人人深也”。道德说教不如音乐教化那样深人人心。

  据《论语》记载,“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孔子闻尽善尽美的《韶》乐,以至于“三月不知肉味”。孔子自况道:未曾想到听音乐竟能达到这样的程度!音乐的力量,音乐对人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而汉代经学家刘向说:孔子闻《韶》,“乐非独以自乐也,又以乐人;非独以自正也,又以正人矣哉!”这是说,孔子通过欣赏雅正之乐,不仅仅为了自我拯救,还是为了拯救他人;借用佛家言,即所谓自渡渡人、自觉觉他。

  再看中国的书法和绘画。书法看上去似乎与人格培养并无关系,其实不然。书法讲究法度、章法,正书要求横平竖直、错落有致,这与做人的道理实则相通。扬雄曰:“书,心画也。”柳公权亦有言:“心正则笔正。”所以,人们常说“字如其人”;其实也可以反过来说“人如其字”。在一定意义上,一个人写字的风格,是书者人格浓缩了的形式。在书写中养成不苟且、不讨巧、中规中矩的习惯,对于人格的成就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可以说,书法的训练也就是人格的训练。书法作为审美形式,固有其道德教化的功能。这也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特点,也是优点。通过长期的书法练习,人的心态和仪态都会逐渐变得端庄和方正,人的气质和品性得到改变。至于绘画,同样如此。

  标举“越名教而任自然”的魏晋名士,大都强调审美的自足性,主张审美同道德教化相脱离,譬如嵇康的《声无哀乐论》就说:“音声有自然之和,而无系于人情。”嵇康看起来颇有点这样的气概:“审美就是审美,其他什么也不是!”这正是鲁迅先生为什么说魏晋时代是“文学自觉的时代”的缘故。

  人的道德教化,靠单打一不行,必须全方位地营造一种氛围,使人全身心地受到熏陶和滋养。在其中,艺术就扮演着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角色。这是中国古老的传统,其实也是当今时代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