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总结

时间:2023-03-21 11:44:53 炜玲 工作总结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总结(通用13篇)

  一段时间的工作在不知不觉间已经告一段落了,经过过去这段时间的积累和沉淀,我们已然有了很大的提升和改变,制定一份工作总结吧。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总结,欢迎大家分享。

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总结(通用13篇)

  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总结 篇1

  xx专业种植合作社是xx规模种植合作社,现有种植面积xx多亩,已成为当地农业种植大户,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本社于xx年xx月成立。两年来,我社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目标,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依靠科技与创新,建立机制,规范运作,完善管理,强化服务,在农民增收,开拓市场,打造品牌,提高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xx年上半年共销售xx,实现销售总额xxx万元。下半年产xx万斤。为建设好县级示范社,我社对照标准,进一步提升和完善了我社的运行机制,进一步发挥我社的示范带动作用,我社全年主要做以下工作:

  一、建章立制,规范管理

  根据合作社自身管理要求,合作社内设生产技术部、销售部、财务会、日常事务办、办公室等机构,建立和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如: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成员大会制度、质量安全制度。现有成员xxx人,已培训二期成员xx人次,占成员总数的xx%,根据形势的发展需要,我社5月份和8月份邀请县农业局技术人员来我社技术讲座,提升种植水平。县农业局领导还专门为我社理事会、监事会和管理人员上合作知识课。在股份调协与利益分配上,我社综合考虑了种植户的`种植规模,经营水平,科技效能和种植户入社的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注册资金xx万元;全社成员(包括发展成员)的人,每人最少入股股金不得少于xxx元,成员代表大会是合作社的最高权力机构,表决权一人一票。去年合作社的盈余在提取公积金、公益金之后的余额按股份和产品交易量返还给了成员。并认真执行农民专业作社财务制度,设立了成员帐户,财务每半年公开一次,成员代表大会半年召开一次,理事会、监事会活动正常,合作社报表等资料按要求及时报送县农业局。

  二、示范引导,标准生产

  加强农产品安全生产工作,是保障民生食品安全的重大举措,我社以合作社成员为主体,狠抓技术培训,组织成员重点学习无公害产品和生产技术规程等,通过宣传教育、技术培训,使成员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取得了明显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

  由于我社引进xx产品,我社在专家的精心指导下,种植xx产品品种,大获丰收。

  三、品牌营销,完善网络

  为了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我社根据销售要求,派销售员到各大城市、集镇和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宣传。同时,在本社内部建章立制,严格管理,内外结合,建立了营销网络,实施统一收购,统一品牌,统一质量,统一销售,且占成员产品总值的xx%以上。

  四、建设基地,做强产业

  根据市场的需求,在成员代表大会讨论决定,同意再投资xx万元,作为下年的种植资金,为做强产业,走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之路。

  我社自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以来,做了大量的完善规范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特色种植得到长足发展,农民得到实惠。但对照考核标准,我社认为在规范建社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内部管理不是很规范,机制不够灵活,服务还不够到位等,为此自己查摆问题的基础上,我社决心在县农业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持续产业合作组织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促进我社向规范化、规模化方向发展,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而努力建设。

  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总结 篇2

  为提高村级财会人员的政策水平、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工作,推进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进程,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消除因村级财务管理混乱等影响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不安定因素,同时也为进一步指导和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核算工作,我县于4月12日至18日分2期举办了村集体经济组织暨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培训班,并取得了圆满成功。现将培训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培训计划完成情况

  村级财务问题历来是群众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也是农村工作的难点问题。为保障农村财会业务培训工作的有序开展和顺利进行,去年,我县结合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刚颁布的施行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不够规范的现实状况,制订了农村财会人员20xx-20xx年三年业务培训计划。今年培训的对象主要有:

  1、业务还不够熟练的村会计、村报账员、村民民主理财小组成员;

  2、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会计;

  3、各乡镇农村财会业务辅导员。

  今年计划培训学员166人,实到161人(其中:乡镇财会业务辅导员10人、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关人员36人、村级财会人员115人),计划完成率为97%。

  (二)培训方式

  以《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教程》为主,以《新编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教材》为蓝本,编印《xx农经》培训专刊,采用投影方式进行互动教学。

  (三)培训内容

  1、xx县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收支预决算制度;

  2、xx县村集体经济组织货币资金管理制度;

  3、xx县村级财务管理责任追究办法;

  4、xx县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收支票据使用管理规定;

  5、xx县村级集体财务“村账乡代理”操作指南;

  6、会计分期与权责发生制;

  7、会计凭证;

  8、会计账簿;

  9、《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与《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之会计科目对比;

  10、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报表;

  11、会计职业道德规范。

  (四)上岗证办理情况

  培训后,经考试合格,新办理农村财会人员上岗证123本,通过年审38本。

  二、主要成效

  (一)通过培训,强化了学员对财会制度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了学员贯彻落实财会制度的自觉性和责任心,规范了会计核算特别是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核算的方式方法,推进了农村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建设进程。

  (二)通过考试,增强了学员的动手能力,锻炼了学员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进行有效对接的结合能力和应用能力,进一步为农村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建设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通过办班,拓展了农村最基层的财会人员与各级主管部门的沟通渠道,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和指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有助于错误的纠正和工作方法的改进,不断夯实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基脚。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培训经费严重不足。由于农村财会辅导经费未列入各级财政预算或者预算不到位等原因,导致农村基层财会业务培训工作举步维艰,常常“节衣缩食”,一是培训次数少;二是培训时间短;三是培训内容尽量缩减。加上参训学员业务基础差异大,文化素质与个体接受能力不一,造成培训效果参差不齐,培训作用没有得到充分显现。

  (二)村级财会人员变换比较频繁,究其原因:一是村(居)委会干部每三年一次的换届选举,原财会人员可能得到提拨重用,也可能因此变换岗位,还有可能落选,如此等等,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村级财会人员岗位的不稳定性;二是少数村级财会人员的任用和变换存在主观随意性,不按程序办事,破坏了农村财会队伍的相对稳定。这种现象的存在,难以保障村级财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长期稳定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和层次。

  (三)乡镇农经机构与其他机构合并,职能混淆,人员紧缺且兼职过多,指导与监督难以到位。乡镇机构改革后,乡镇农经站已与乡镇其他农业事业机构一同合并为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一定程度上造成职能混淆,职责不明,队伍不专一。同时,在乡镇农经站并入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后,每个乡镇基本上只保留了2名以下农经工作人员,与当前农经工作职能极不匹配。相反,在乡镇农经工作人员极其紧缺的情况下,乡镇农经工作人员还全部兼职了乡镇其他各项工作,比如会计、出纳、统计、纪检、民政、医保、妇联、能源、计生工作组、驻村等,而且往往本末倒置,兼职工作成了专职工作,本职工作反变成了副业,非常不利于农经工作的开展,对村级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财会业务的指导和审计监督很难到位。

  四、建议

  (一)将农村财会辅导经费足额列入各级财政预算,确保农村会计培训工作的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加快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步伐。

  (二)保持农村财会队伍的相对稳定,严格执行“村级财会人员的任免和调换,必须经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会或成员代表大会讨论通过,报乡镇农经部门审核、乡镇人民政府审批、县农经站备案后执行”的规定,严禁出现农村财会人员因秉公办事等遭遇打击、报复的`事件发生。

  (三)加快农经机构改革进程,确保乡镇农经机构队伍与新时期农经工作的职能相匹配。一是恢复乡镇农经站的单独设置,确保乡镇农经队伍的专职专用;二是将基层农经部门尽快列入参照公务员管理范畴,赋予农经部门行政管理、行政监督、行政执法职能;三是适当增加乡镇农经工作人员编制,根据乡镇管辖范围的大小按3至5个名额配齐配足乡镇农经工作人员。

  (四)加大对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的指导与审计监督力度,严肃查处违反财经制度的人和事,大力推进农村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建设工作。

  (五)抓点示范,以点带面,发挥示范带动效应。农村会计培训工作,在抓好办班培训的同时,还要不断创新培训方式,拓展培训渠道。比如印发业务操作资料、编印工作简报、举办知识竞赛、组织互动交流等,尤其是要重视创建示范点,让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实说话,激发大家学先进、赶先进、超先进的精神与勇气,营造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

  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总结 篇3

  一年来,安平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县供销社、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始终围绕我镇以无公害蔬菜龙头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服务三农,为入社社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引导社员科学种植、规范管理、提高蔬菜品质,增加经济收入积极开展工作,现将20xx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1、专合社阿严格按照《章程》的要求,增设了技术信息科、生产资料供应科、产品营销科、财务科,进一步完善了服务组织,为大力引进、示范、试验、推广、销售等方面提供指导和服务。

  2、在县供销社、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投资1万余元装修了办公大楼,购置了电脑,进一步完善了办公条件。

  3、建立了大棚育苗基地,20xx年育苗达80万株,实现产值96万元,农户节约差旅费5万元。

  4、蔬菜新品种推广占种植面积95%,仅豇豆一项由原来亩产值2500元增加到3000元,入社社员每户增收500元,全社入社社员实现收入3.20万元,无公害蔬菜基地农户增收30万元。

  5、专合社与东海食品公司共同投资10万余元,建立食用菌示范基地,除去成本预计创收2万余元,社员种植食用菌每户可增收2千元。全镇农户可增收40万元。

  6、在生产过程中,专合社实行五统一:统一购种、统一病虫防治、统一生产管理、统一销售、统一结算,入社社员在购蔬菜种子可节约成本10—15元。

  7、在千亩海椒基地推广杂交一代海椒品种,由原来亩产2500元增加到3500元,农户增加收入84万元,入社社员户均增收1200元。

  二、完成上述目标任务具体做了一下工作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今年以来,蔬菜价格下跌,直接影响到入社社员和农户的经济收入和无公害蔬菜发展,为此,充分以上级主管部门为依托,发挥本社技术人员的优势和特点,以科技示范户为基础,加强对信息的研究和对市场分析预测,提高信息的准确度,为准确定位、定向、定量组织蔬菜生产和销售提供决策依据等,形成了一个技术服务网络。同时充分利用广播播放蔬菜信息、部分社员种植大户座谈会。县供销社陈云副主任、镇政府朱成贵亲自带领科技示范户到金堂、广汉、彭州参观学习,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增强发展蔬菜生产的信心,1—12月,共3次组织250人次到市内外参观学习。

  2、依靠科技,强化服务

  在抓科学种菜的工作中,积极引导社员进行科学种菜,大力引进种植豇豆高架新技术,比普通搭架增产250公斤。引进示范、试验推广有市场竞争力的`杂交一代新品种,在无公害蔬菜基地推广蓝山大白苦瓜、之豇原种、高产王、泰国杂交莴笋。在千亩海椒基地推广湘辣4号、火辣王海椒。在千亩生姜基地推广乐山大白生姜、上海合作903、908、美国大红番茄等20来个蔬菜新品种,新品种推广面积达95%。同时大力推广棚室、遮阳网生产技术和使用频率杀虫灯、使用生物菌、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为无公害蔬菜发展,改善蔬菜品质、提高产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12月先后在镇、村、组召开技术培训6期,参培社员500余人,印发蔬菜信息、技术资料1000余份,发放生物农药、生物菌肥价值800余元,并安排技术人员骑车上门下乡指导、免费为社员服务。由于培训服务工作到家,今年社员仅种豇豆、海椒、生姜比原来亩产增收1000元,入社社员人均增收600元。

  3、树立典型,以点带面

  在抓无公害蔬菜生产、社员增收的同时,始终从政策等方面对专业社科技示范户进行培养和培训,以点带面,促进无公害蔬菜全面发展。锦屏村科技示范户刘通培、安乐村范树成、松花村周龙贵、东平村叶启富,今年实行东育春苗蔬菜新品种达150万株,改变了我镇长期依靠新都、彭州等县市供应菜苗,仅此一项入社社员、农户可节约差旅费6万元。

  4、当好联系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桥梁

  我国于20xx年11月正式加入“wto”国际贸易组织,因此国际国内对无公害蔬菜的需求必将增大,实现公司+专业社+基地的文章大有可做。20xx年协助镇党委、政府引进了东海食品公司、齐宴居蔬菜公司共投资350万元落户略坪,开创了我镇无蔬菜加工企业的历史新纪元。

  5、搞活流通,解决农产品销售难

  销售是制约无公害蔬菜发展,社员增收的关键。专业社成立了12人的营销队伍,负责销售、运输、搜集信息,编成信息,免费提供给社员为准确定位、定向、定量,组织生产和销售提供决策依据。引导社员关注市场,搞好外销,为全镇无公害蔬菜发展创造好环境条件。1—12月召开营销大会4次。同时邀请外地客商、厂商进行座谈,主要是总结经验,提高营销人员的素质,为外地客商、厂商创造良好外销环境,吸引他们来我镇投资合作和开发,同时要求营销人员坚持为三农服务,收购上按质论价,切实做到诚信守信。先后与金堂、什邡、青白江、彭州等地蔬菜加工厂和西藏、成都、绵阳、西安等地营销商签订豇豆1000吨、生姜800吨、青椒500吨销售合同,实际销售蔬菜2350吨。

  以上是我社在无公害蔬菜生产、专合社发展所作的一些工作,这些离上级主管部门、镇党委、政府领导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在20xx年工作中,我们一定要总结经验,找出不足,知难而上,在上规模、上档次上下功夫,加大科学种菜力度,进一步提高我镇无公害蔬菜在市场占有率,增加入社社员的收入。

  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总结 篇4

  培育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当前创新农村经营体制,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新农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我乡紧紧围绕培优、培强两大工作重点,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稳步健康发展。截止xx年底,全乡累计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45个,涉及19个村,注册社员371户,注册资金3374万元,辐射带动农户1140户,xx年合作社组织成员人均收入7125元,比非成员高出18%,具体工作如下:

  一、围绕“优”字,实施新举措。

  1、健全组织机构

  xx年7月我乡即成立了东赵乡农民专业合作社指导组,主要负责政策咨询、业务指导、宣传培训、登记备案等工作。

  2、明确工作目标,根据区工作要求,结合我乡合作社发展实际,制定了我乡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目标,并以村为单位,小村最少一个,大村3到5个。

  3、优质服务

  在农村专业合作社注册登记的工程中,为申办人提供指导服务,即:编印一份申报程序,告知申办人,提供一套文件格式,将以申办成功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全部资料复印件装百度订成册,使办理过程规范。

  二、走多特色路

  我乡紧紧依托优质水果、蔬菜、种植,生猪、蛋鸡养殖等特色产业,鼓励种植养殖大户,农民经济人,村干部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使他们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带动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合作社的形式呈现出多样性、多领域发展趋势。种植合作社18家,占40%,养殖合作社20家,占44%,服务类合作社6家,占13%,村干部组织承办合作社10家,占22%。

  三、做大做强为目标、规范化管理上水平。

  做大做强是我乡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的目标,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工程中,我乡始终把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管理水平与辐射实力作为增加合作社凝聚力、吸引力的重要措施。

  1、组织人员培训,扎实做强基础。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人员素质高低,决定合作社的发展前途,《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以来,我乡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培训班和财务管理人员培训班,通过培训增强了他们民主管理意识,提高了经济管理能力。

  2、实施示范创建工程,提高做大做强的能力。示范创建工作主要围绕相关实施细则确定的合作社组织机构的建设、内部规范管理、服务模式完善、利益分配机制等四个方面进行。面前有5个农民主要合作社申报市级示范合作社。

  3、推广联合社模式,增加做大做强的实力。为了切实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解决资金、技术、产品销售等方面的'实际困难,推广联合社模式,让合作社的生产、服务、销售与推广融为一体,创新了模式和机制,服务了农民,壮大了合作社,增加了农民收入。李墕村联合社投入600万元对加入联合社的合作社统一提供生产资料,统一无偿服务,统一销售农产品。通过以上工作,全乡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形成稳步、健康、规范的发展事态,呈现出勃勃生机。

  今年我乡以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线,抓好示范创建活动,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加快合作社成员培训进程,做好品牌培育工程,推广联合社模式,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活动,全面做大做强农民专业合作社。

  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总结 篇5

  近年来,我县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两办《关于进一步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意见》、市委、市政府两办《关于大力推进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意见》和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以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为指导,以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采取得力措施,扎实引导和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目前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发展现状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像雨后春笋般的发展起来。到目前,全县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各种农民专业合作社共265家,其中:种植业99个,养殖业154个,农机服务类1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总计25.85亿元,入社成员户数31826户,带动周边农户数45500户,农民专业合作社资产总额53.2亿元。近三年年均经营总收入29.5亿元,年创纯利5.1亿元,年返利4.8亿元,成员年人均纯收入比当地农民增加1200元。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依托优势产业兴办。我县90%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围绕发展当地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建立起来的,起到了与优势特色产业互动互促的作用。

  二是发展服务多元化。合作社行业分布多样。合作社分布于种植业、养殖业、农机业、加工业、林业等多种行业。合作社服务内容多样。有产加销系列化服务的合作社,有从事加工、存储服务为主的合作社,也有技术、信息服务为主的合作社。领办主体多元化。农村经纪人、种养大户等各类农业经济主体积极牵头兴办。近两年,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返乡农民工、农村妇女也加入到了创办合作社的行列,成为合作社新的创办主体。

  三是经营方式灵活多样。主要有三种形式:一种是实行分散经营。成员根据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要求组织生产,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成员提供统一服务,全县以这种形式的居多;第二种是农民以资源入股的形式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对资源进行整合,实行统一生产、统一经营;第三种形式是合作社实行统、分结合的经营形式。对合作社的共有资产,实行统一经营,对农民成员实行在专业合作社指导下的分散经营模式。

  四是规范化程度不断提高。通过全县合作社规范化建设行动,大部分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办公条件、制度建设、成员管理、档案管理等方面都有很大改观;越来越多的合作社能够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要求,建立各项规章制度,逐步建立了财务管理制度,明晰了股权关系。到xx年底,全县进入规范化建设名录的专业合作社达11家,其中:省级示范社6家,市级示范社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管理,有效地促进了特色农业的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实力也不断壮大。

  二、主要做法

  1、依靠行政推动,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县委、县政府坚持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农业经营体制创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来抓,作为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来抓。树立了抓农业不仅要抓生产、抓科技,而且还要抓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业发展思路,先后制定了关于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意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

  2、抓好试点示范,带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各级政府及农业部门坚持群众自愿、示范引导的发展方针,紧紧围绕农业主导产业的开发和农民群众的合作愿望,通过抓点示范来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近几年,根据合作社对农业农民带动力、产业关联度、现有规模及运行情况进行综合考评,认定了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市级示范社和6家省级示范社。同时,积极引导和组织各专业合作社参加部级示范社创建活动。

  3、实行分类指导,合力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前,根据省市文件精神,组织人员对全县各乡镇进行了一次调查。在调查摸底的同时,县、乡农经人员还深入村组进行分类指导。对拟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按照法律的规定和要求进行引导和规范;对暂不具备条件但具有合作基础的,依法加强业务辅导,一旦条件成熟,适时引导其登记;对计划新设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法做好其章程的制订、内部各项管理制度的完善、申请登记应提交文件的准备等有关事项的辅导和指导工作,使农民专业合作社迅速发展。

  三、主要成效

  一是促进了农民增收。一方面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新型农村经营主体,通过统一购买生产资料、提供信息、加工、营销等方面服务,使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分享到产前、产中和产后各环节利润。另一方面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产业发展,促进土地流转,农民可以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打工,获得可观经济效益。近几年来,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11%左右,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户收入却达到27%左右。

  二是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农民专业合作社按照市场需求,引导农民有组织地进入市场,实现了农户与市场的有效对接,解决了农户进市场难的问题。目前,全县有17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与超市、批发市场、学校建立了稳定的产销关系,有10家合作社在城市和社区开设直销门店,绝大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办了自己的电子商务。

  三是推进了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经营。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组织分散农户实行统一生产标准、统一操作规程、统一产品质量、统一农资供应,强化生产过程管理,提高了农户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经营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促进了全县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经营的快速推进。目前,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生产标准186个,获无公害绿色食品认证33个,注册商标48个。

  四是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组织成员开展种植、养殖技术培训,引导成员打破传统农业,发展特色农业,激发了成员科技兴农意识。同时,一大批上规模上档次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与相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密切联系,使得农业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目前,全县6家合作社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产学科研基地,转化科技成果10项。

  五是创新了农村社会管理。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民生产经营的集合体。县、乡政府对农业生产服务和管理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这条渠道能够一步到位,减少中间环节,降低行政成本。从xx年开始,我县还重点开展了以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为目标的“两型”示范合作社建设,有效助推了全县“两型”社会改革发展。近几年来,我县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专项扶持项目22个,争取资金325万元,取得良好效果。

  六是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导致农产品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由当地有经济实力、有经营头脑的能人发起,充分整合当地资源,将其转化为经济优势,从而不断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胭脂湖特种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就是发挥当地农户养植水产品的资源优势,组织农户养殖水产新品种,促进了当地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四、后段措施

  当前,我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要“积极发展、逐步规范、强化扶持、提升素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作出了战略部署。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虽呈加速发展势头,但仍然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规模小带动能力不强、经济实力普遍较弱、运行质量不高、人才技术信息缺乏、合作社内部组织涣散等。县乡政府必须创新工作方法,采取过硬措施,确保加快发展。

  一是认真落实惠农强农政策,充分调动和保护农民积极性。各级政府应认真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要求,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实施积极的财政扶持政策,扩大内需;继续增加对农业的补贴,采取措施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防止农产品价格大起大落。

  二是加大金融支持,着力缓解合作社资金短缺问题。一方面拓展政策性金融服务范围。强化农业发展银行“三农”服务职能,拓展业务范围,制定相应措施,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其他“三农”贷款,发挥政策性金融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支农的主力军作用。把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农村信用社一项服务创新,不断探索新路径,重点支持那些内部管理规范、产品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可通过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有效资产(如固定资产、果木林权、经营权、收益权等)办理抵押贷款,解决担保难问题;可试办成员联保贷款或发放小额支农贷款的形式给予信贷支持,积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成员入股信用社,尽快建立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成员信用档案,对信用好的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成员予以发放信用贷款。三要鼓励支持发展新型农村金融组织。政府可出台有关政策和优惠措施,支持鼓励引导农村设立村镇银行、农民互助合作金融组织和小额信贷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户提供更多、更好的金融服务。

  三是加强管理,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首先要进一步拓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合作领域。继续鼓励组建农业产业型、农产品购销型合作社的同时,积极引导组建农资供应、综合服务等类型的专业合作社,探索在专业合作社内部开展贷款担保试点。引导专业合作社向服务业发展,为农户提供全过程服务;向农产品加工业拓展,建立农产品加工企业,分享工业利润;向农产品批发零售业进军,减少中间环节,节约交易费用,分享销售利润。然后要进一步抓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化建设。重点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章程、制度和服务内容,逐步使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特色优势明显、服务功能健全、规模实力较强、利益联结紧密、运作机制规范的经济组织。再则是进一步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竞争力。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强制度建设,规范财务管理,健全运行机制,完善合作手段,提高成员素质和组织化程度;引导成员运用标准化技术和方法进行生产,为现代装备、现代科技的推广应用提供平台;打造农产品品牌,运用品牌效应扩大产品影响力,增强市场竞争;引导成员在参与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中,学习先进种养技能、加工技术和营销技巧,有针对性地培训成员,进一步提高成员素质,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活力和后劲,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水平;有计划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的培训,使他们成为合格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家,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可持续发展,推动现代农业建设。

  四是研究发展农业保险业务。由于农业的高风险性,造成了农业信贷的高风险,目前这项业务在县城还非常滞后。要降低农业信贷的风险,就要发展农业保险,走政策性和商业性保险共同发展之路,以政策性为主,激励金融机构信贷支持农业的积极性。要着力解决商业性保险公司重利益、轻责任的老问题,抓紧筹建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将主要农作物、牲畜、农房、农机、农民人身安全等影响农民家庭收入的主要因素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范围,减少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因各种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

  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总结 篇6

  20xx年,我县认真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发展生产力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措施,加强指导和服务,加大扶持力度,使农民专业合作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我县经工商部门登记注册并到农委登记备案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132个,成员数13715个,带动农户数22761个,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起到了一定的带动作用。在全省启动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建设工程会议后,我县紧抓机遇,认真贯彻省农委《关于印发安徽省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建设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皖农合〔20xx〕51号)文件精神和5月16日宁国启动会议精神,在全县组织实施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建设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20xx年工作开展情况简述

  ㈠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今年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建设工程启动会议结束后,我县对此十分重视,立即召开农委全体干部职工会议,认真组织学习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精神,贯彻省农委宁国启动会议精神。通过学习,使广大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到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建设工程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由生产走向市场,将产品变为商品的重要途径。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建设工程步伐,让农民专业合作社步入“信息高速公路”,积极创建农产品产、加、销信息一体化服务新体制,提高农民素质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综合管理能力,对于进一步推动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㈡成立组织机构,制定工作方案

  为加强此项工作领导,县农委于5月18日成立了“定远县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建设工程领导小组”,由农委主任任组长,分管副主任任副组长,相关科室及二级机构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农经科,明确专人负责日常工作。同时,根据省农委《关于印发安徽省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建设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下发了《定远县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建设工程实施意见》、《定远县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建设工程培训方案》、《定远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网络服务平台建设方案》等文件,为实施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建设工程做好了充分准备。

  ㈢选择示范社,开展人员培训

  为认真做好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建设工程,按照省农委的统一布署,我县采取合作社申报与组织筛选相结合办法,在全县选择了35个规模较大、管理较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我县20xx年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建设工程示范合作社。在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后,我县按计划组织了两期培训。第一期于7月1日-7日对22个合作社66名信息员等开展培训,培训时间7天,其中计算机及网络基本操作培训3天,省合作社网及信息平台应用培训4天。第二期于11月20日-24日对另13个合作社39名信息员等开展培训,培训时间5天,其中计算机及网络基本操作培训3天,省合作社网络及信息平台应用培训2天。两期共培训了3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经营管理人员和信息员105人。

  为确保培训效果,我们一是选择了全县师资实力较好的一家电脑培训学校(神洲电脑学校)作为培训基地;二是统一了培训内容,两期培训全部采用省农委编制的培训教材,并邀请了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网和省安泰克国际技术转移公司专家来我县授课;三是安排好了参加培训人员的食宿,培训和食宿费用全部由县财政承担;四是加强服务和管理,县信息化建设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培训期间全程服务和管理,并安排学员每天三次签到,确保了学习效果。

  ㈣配备电脑硬件,建立个性化网站

  为尽快搭建好农民专业合作社通往信息网络的`硬件平台,培训班结束后,我县按照省农委统一规定的型号,采取政府招标采购的形式,先后两次为3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建设示范合作社,采购了电脑、打印一体机等硬件设备35台套。县领导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分管县长亲自主持了9月8日上午我县举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建设工程示范合作社电脑、打印一体机发放仪式”,为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建设工程营造了良好的氛围。目前,我县35台套电脑、打印一体机的发放、安装、调试和入网工作已全部到位。同时,按照“安徽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网”建网站基础信息采集要求,我县对3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网站建设单位与各示范合作社的密切合作,全面采集了示范合作社的基本信息资料,完成了35个示范合作社个性化网站建设,并全部注册加入了“安徽农民专业合作社网”。

  二、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㈠取得的成效

  ⑴培育了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

  今年我县被选择试点的35个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本来在我县同行业中相对基础较好,实力较强,影响较大,通过参加信息化建设工程培训后,进一步拓展示范合作社利用网络平台寻找市场、推介产品的渠道,有力地推动了这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并且,由于他们的示范带动作用,将会影响和鼓励更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成长。

  ⑵培养了一批信息人才队伍。

  通过两期培训,培养了一批懂技术、会经营、擅管理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技术骨干队伍,增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服务能力,提高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成员接受和利用信息的水平。

  ⑶“安徽农民专业合作社网”得到了初步的应用。

  目前,我县已有“宫集瓜果蔬菜专业合作社”等35个合作社加入了“安徽农民专业合作社网”,另有“阜康养猪专业合作社”等15个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正在进行“畜牧养殖协同管理平台”的先期应用工作,实现了“生产在社、营销在网、业务交流、资源共享”,提升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综合能力,降低了运营成本,促进了农民增收。

  ㈡存在的问题

  1、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网络平台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对产品信息的收集和发布不够及时;合作社与技术支持单位及相关主管部门的业务联系较少;信息员的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2、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现象,制约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

  3、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品牌意识不强,市场竞争力较弱。

  三、20xx年工作计划

  ㈠继续做好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建设工程示范社的培训工作

  20xx年,计划再选择一批示范合作社实施信息化建设工程,培训一批信息员,认真做好示范合作社的“安徽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网络使用和“畜牧养殖协同管理平台”应用工作。

  ㈡加大奖励扶持力度

  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扶持各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使之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主体力量。县政府每年安排部分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支持农民组建的专业合作组织,对部级、省级、市级、县级示范合作社,分别奖励5万元、3万元、2万元和1万元;没有达到示范合作社称号的,经审核符合支持条件的,给予奖励5000元。

  ㈢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化程度

  重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力培育农村经纪人队伍,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推广“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模式,充分发挥其在引导农产品生产、落实订单、衔接产销等方面的作用。坚持企业领办、农民自愿、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把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成为引领农民参与现代流通的新型经营组织。

  ㈣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化管理

  针对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有关制度不健全的问题,在近段时间,我们将组织部分信息化建设示范合作社,到其他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较好的兄弟县、市进行考察学习,在全县选择5-7个基础条件较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规范化管理典型,抓好示范合作社的规范管理的试点示范工作,以促进和带动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尤其是信息化建设工程示范合作社,在组织建设、财务管理和规范制度等方面进行规范化管理,以真正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作用。

  ㈤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提升市场竞争力

  明年,我们在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争取项目资金之外,更多的是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依托网络平台的基础上,加强自身建设,通过整合资源、打造优势产品、实施企业化管理,来提升市场竞争力。

  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总结 篇7

  为支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和行为,保护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以来,在市工商局的统一部署和领导下,我局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学习宣传,确保登记工作顺利开展,按照工商局办公室转发《国家工商总局办公厅关于报送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工作情况的通知》(桂工商办发[]25号)要求,现将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工作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成立领导小组,认真组织学习

  我局党组十分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贯彻实施工作,专门成立了“工商行政管理局引导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小组”长由党组书记、局长亲自担任,制定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各股(大队)工商所具体落实的科学有效的工作机制,在企个股成立办公室,负责组织学习宣传等贯彻落实的具体工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组织全体人员学习《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登记人员了解掌握登记的内容、条件和程序,为登记工作的顺利开展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二、做好宣传工作

  4月,我局在区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有关职能部门的密切配合下,紧紧围绕“抓服务、上水平、讲效能、促发展”这个主题,结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在区华石镇开展了由区政府组织、我局牵头、各乡镇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参与的大型“服务个体私营经济暨农村消费维权”宣传月活动,大力宣传了各级党委、政府关于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进一步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内容,同时把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来抓,提高社会各界和广大农民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认识,统一思想引导、鼓励多主体、多层次、多类型兴办合作社。全年共出动宣传车20多车次,工作人员80多人次,发放宣传资料800多份,拉过街横幅2条,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登记情况

  截止3月我局共登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户。3月28日《农业专业合作社法》实施前我局就登记了第一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名称为“生态农业合作社”,住所是,经营范围是生猪饲养,沼气生产,玉米种植,生态循环农业经营,为发展沼气产业化经营的农户和企业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服务。下半年我局又登记了“种养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正会同区农业部门指导“玉桂八角协会”、“果蔬协会”等个农业协会逐步规范为农民专业合作社。

  四、主要服务措施

  一是畅通准入。主动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注册。编发登记注册所需材料的指导资料,指导申办人拟定相关文书,填报有关申请表格,开通登记绿色通道,实行“零收费、近距离、耐心指导、无障碍”服务,符合条件的当场登记。

  二是合理把握准入尺度,分类指导,分类规范。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前已办理工商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逐步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有关规定进行规范;会同农业部门着手开展引导各类属于农民专业合作社性质的农村专业协会转型取得经营主体地位,走规范发展之路工作,已得到了农村专业协会组织的认同。

  三是实行“上门服务”,重点地指导。我局以区“兴企强区、兴农富民”工程为契机,为申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户提供登记辅导和政策咨询,实行“上门服务”,我局相关科室的工作人员一起深入农村实地了解情况,现场指导申请人如何办理设立登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所须提交的资料和手续,积极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

  四是加强监管,维护权益。切实加大“红盾护农”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行为。拓展农资经营主体准入模式,创新农资主体监管方式,推进“农资放心店”建设,落实种子留样备查、农资经营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等制度;把握农时加强农资商品质量监测,及时发布监测信息,确保农民专业合作社放心经营。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农村市场秩序,严厉查处农产品购销中压级压价、非法收购、虚假宣传、商业欺诈等违法行为,切实保护农民合法权益不受损害,以“红盾护农”为工作重点,加大对假冒伪劣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查处力度,严厉打击各类经济违法违章行为,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经营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五、存在问题

  虽然我局比较顺利地贯彻实施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各项登记工作也能正常开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登记人员还没能熟练掌握登记工作,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将在上级工商部门的指导下,加大学习培训力度,使贯彻实施工作更顺利开展。

  总结一年来我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实践,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区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处在发展的初始阶段,发展还不平衡,在实际运行中还遇到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和困难,我们将进一步落实措施,加大力度,积极探索,加快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步伐,促进我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发展、大提高。

  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总结 篇8

  xx合作社是种植合作社,现有种植面积成为当地农业种植大户,xxxx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重瓶口支持下,本社于年月成立。两年来,我社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目标,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依靠科技与创新,建立机制,规范运作,完善管理,强化服务,在农民增收,开拓市场,打造xxx品牌,提高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年xx万斤。上半年共销售,实现销售总额xx万元。下半年产为建设好县级示范社,我社对照标准,进一步提升和完善了我社的运行机制,进一步发挥我社的示范带动作用,我社全年主要做以下工作

  一、建章立制,规范管理

  根据合作社自身管理要求,合作社内设生产技术部、销售部、财务会、日常事务办、办公室等机构,建立和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如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成员大会制xx% ,度、质量安全制度。现有成员人,已培训二期成员人次,占成员总数的58根据形势的发展需要,我社月份和月份邀请县农业局技术人员来我社技术讲座,提升种植水平。县农业局领导还专门为我社理事会、监事会和管理人员上合作知识课。在股份调协与利益分配上,我社综合考虑了种植户的种植规模,经营水平,科技xx效能和种植户入社的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注册资金xx万元;全社成员(包括发展xxxx成员)的人每人最少入股股金不得少于元,成员代表大会是合作社的最高权力机构,表决权一人一票。去年合作社的盈余在提取公积金、公益金之后的余额按股份和产品交易量返还给了成员。并认真执行农民专业作社财务制度,设立了成员帐户,财务每半年公开一次,成员代表大会半年召开一次,理事会、监事会活动正常,合作社报表等资料按要求及时报送县农业局。

  二、示范引导,标准生产

  加强农产品安全生产工作,是保障民生食品安全的重大举措,我社以合作社成员为主体,狠抓技术培训,组织成员重点学习无公害产品和生产技术规程等,通过宣传教育、技术培训,使成员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取得了明显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

  xx由于我社引进产品,我社在专家的精心指导下,种植产品品种,大获丰收。

  三、品牌营销,完善网络

  为了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我社根据销售要求,派销售员到各大城市、集镇和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宣传。同时,在本社内部建章立制,严格管理,内外结合,建立了营销网络,实施统一收购,统一品牌,统一质量,统一销售,且占成员产品总值xx%的以上。

  四、建设基地,做强产业

  根据市场的需求,在成员代表大会讨论决定,同意再投xxx资万元,作为下年的种植资金,为做强产业,走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之路。

  我社自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以来,做了大量的完善规范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特色种植得到长足发展,农民得到实惠。但对照考核标准,我社认为在规范建社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内部管理不是很规范,机制不够灵活,服务还不够到位等,为此自己查摆问题的基础上,我社决心在县农业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持续产业合作组织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促进我社向规范化、规模化方向发展,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而努力建设。

  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总结 篇9

  一、基本情况

  自xx年至xx年11月底,xx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由112家发展至384家,其中工商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372家,民政局注册登记的协会12家。全部合作社拥有注册资金由880万元发展至365000万元,入社社员由最初的3299人发展至135950人,辐射带动农户由最初的3500户发展至7.3万户,涉及19个乡镇313个行政村。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宣传培训,营造良好氛围

  合作社法出台后,我们充分认识到学习宣传工作的重要性,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确保法律的贯彻实施。一是狠抓内部学习培训,提高自身素质。在农业系统内部通过自学及集中培训等形式,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等法律法规进行强化学习,使全体干部职工的法律意识进一步增强;二是积极组织合作社相关人员20多人参加省级市级政府组织的培训学习,提高了工作人员的法律水平;三是组织乡镇农业办业务骨干20余人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培训学习,四是通过“三下乡”和普法宣传活动宣传培训。几年来,共组织专题咨询12场次,出动宣传人员60多人次,发放宣传材料2万多份,张贴标语、悬挂横幅100多条,解答群众咨询1200人次,受宣传农民群众达到35000人次,宣传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法律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积极培树典型,把握发展重点

  近年来,xx县积极培树典型,对10余个有较高知名度、有自主品牌、有规模和实力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通过电视媒体、印发宣传资料、实地进行观摩、开展经验交流等多种方式方法进行广泛宣传,让人民群众真正认识和了解成立或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益处,使合作组织的建设变推动为主动。在办社思路上,把握合作社发展原则。一是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办社基础。农民加入合作社,入社自愿,退社自由,不改变家庭承包关系,不影响生产经营自主权。二是坚持以产业为基础。紧紧围绕我县小枣、畜禽等特色主导产业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不但可以依托合作社做大做强,而且可以使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农业主导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三是坚持多形式并存。在发展合作经济组织的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注重特色,不强求一种模式。在形式上可以是专业从事生产加工或销售的,也可以是产、加、销一体化的;内容上可以是农产品生产经营的,也可以是进行科技服务或经营生产资料的。在发展过程中,既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又要防止急于求成,可以边发展边完善,以完善促发展。

  (三)搞好规范指导,实施动态管理

  在实际工作中,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以强化规范化建设,完善依法设立、管理民主、操作规范的运行机制为重点,对已建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按照“严格标准,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要求,着力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规范化建设,每年在确定的全县专业合作组织中开展创建活动,对达标的单位确定为全县的示范单位,实行动态管理,对达标的专业合作组织实行一年一复查,根据发展情况给予保留或摘牌。同时,为鼓励合作社发展,xx县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有关规定》和《关于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实施意见》,完善各项管理机制,以及协调各方面的关系等,支持合作社的健康发展。

  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扶持措施

  为加快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壮大农村经济和促进农民增收,根据国家有关政策,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如下政策规定。

  (一)方便登记注册。对具备企业法人条件、开展营利性经营活动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到县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注册登记手续,取得企业法人资格,工商部门要热情服务,依法依规及时给予办理有关登记手续。对具备社会团体或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条件、不从事营利性经营活动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到县民政部门进行登记,取得社会团体法人资格,民政部门要尽量简化手续,提高办事效率,加快办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登记手续。

  (二)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农业生产者(包括从事农业生产的单位和个人)销售自产的农产品,享受免征增税的税收优惠政策。对其自产自销农业产品以及经其分级、加工、包装、加注品牌商标等的农产品免征增税。对其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初加工取得的收入,免征或者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对其为农业生产提供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其技术服务或劳务收入免征营业税。

  (三)搞好金融信贷服务。县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要进一步改善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信贷服务,简化审批手续。对符合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及其社(会)员优先给予信贷资金支持,对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项目,适当放宽担保抵押条件,并给予利率优惠。面向农户的小额贷款,优先满足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社(会)员需要。

  (四)加大技术支持力度。鼓励现职农技人员受聘或离岗参加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三年内保留基本工资和福利待遇,视同在职人员,给予办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享受职称评定和工资调整。

  (五)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建设项目。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从事的农业开发、科技推广、农产品基地建设等项目,在符合国家项目政策的前提下,在土地、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

  (六)依法保护合法权益。依法保护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财产权、知识产权、自主经营权和其他合法权益,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平调其财产,干扰其经营自主权,不得干涉其正常经营活动。对违反法律规定,侵犯其成员权益的',要依法追究责任。

  (七)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任何单位不得以任何方式向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进行摊派和组织集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有权拒绝除法律、法规规定以外的各种收费。有关部门向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供生产、技术、信息、保险等服务,必须坚持自愿原则,不得强行收取服务费。

  四、取得的成效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以来,xx县始终坚持把实施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作为促进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工作,制定措施,狠抓落实,取得良好成效。

  (一)发展速度较快。统计显示,xx年9月,xx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工商局注册229家,而截止到xx年7月底在工商局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打312家,1个月增幅达原来的138%。

  (二)产业特色明显。已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集中在我县农业产业优势比较明显的小枣业、畜禽养殖等方面。其中种植业合作社104家,畜牧养殖业合作社24家,林业合作社4家,农机专业合作社11家。特别是枣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有90家,占已成立合作社的28%,逐步形成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枣产业链。20xx年xx县明达禽业养殖专业合作社、xx县御封枣业专业合作社、xx县富民农业技术专业合作社被评为省级示范社;xx县诚信枣粮专业合作社等8家合作社被评为市级示范社。合作社整体发展呈现出发展速度较快、领域不断扩大、层次逐步提高的态势,农民逐渐由松散的联合逐步向较为紧密地合作转变,由小批量、小规模经营向逐步建立专卖店、网上交易等新的流通业态转变。

  (三)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得到增强。近年来,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注重打造品牌效应,先后涌现出一批知名品牌,如明达禽业养殖社的“鸣达”牌柴鸡蛋、高川朴寺社的“朴寺”牌小枣、诚信枣粮专业社的“双發”牌小枣杂粮等。品牌的创立,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促进了农业标准化建设,更增强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四)农业组织化程度得到提高。崔尔庄镇的御封农产品专业社以红枣标准化种植为基础、以产业为依托、以红枣包装、销售为载体,坚持自我经营、自我管理、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原则,把分散的农户联成紧密的统一体,提高了种植的组织化程度,成功地依托河北欧亚匡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并签订了稳固的购销合同,形成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入社会员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合作社也在不断地发展壮大。

  (五)社会服务化体系进一步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根据市场需求开展各种服务,组织各种培训,推广先进技术和标准化生产模式,形成了服务农民的新型社会化服务体系,解决了经济技术部门不好办、一家一户办不成的事情,推动了政府职能由权力型向服务型转变。xx县富民农业专业技术合作社积极引进、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实施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使会员累计实现增收100万元;诚信、御封等社实行统一施肥、统一剪枝、统一浇水、统一用药、统一防虫、统一采收的“六统一”经营模式,大幅度提高了红枣的品质和枣品的市场知名度。

  五、存在问题

  (一)政策扶持问题。扶持政策不到位,推动效果不明显。我县支持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具体政策虽然已经出台,但在项目、资金、信贷、税收、科技投入等方面的扶持力度与实际需要还有较大差距;省、市虽然有财政补助资金,但是僧多粥少,每年也就有两三个合作社能争取到财政补助资金,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实力较弱,服务能力有限,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强。

  (二)土地问题。合作社需要规模集约发展,但目前农村土地经营零散、土地占有不平衡的问题比较突出。30年土地承包权不变,尽管特殊条件下允许小调整,但没有与《土地承包法》相配套的要求明晰、可操作性强的政策规定,实际工作中难以实现调整。同时,通过土地流转解决土地矛盾,必须群众自愿,众多农户全部达成共识难度很大。我们现在仅仅能依靠村规民约来解决,还没有比较好的解决办法。

  (三)金融扶持问题。融资难、贷款难是合作社加快发展一大瓶颈。现在,农村扶持农业信用贷款金融机构,仅剩下农村信用社一家。而且,实行的是小额贷款,额度较小,且信用评定门槛过高。这样导致越是家庭困难、急需用钱的却很难贷到款。

  (四)管理人才问题。合作社的发展壮大关键在人才。而目前,合作社的成员大都是普通农民,理事会、监事会成员和会员代表大部分都是在农民会员中选举产生的,专业水平、市场竞争能力、管理经验都比较缺乏,影响了合作社高质高效发展。

  六、今后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做好法律宣传和培训工作。继续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纳入农村普法内容,利用各种媒体宣传报道典型经验。有计划、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培训农业部门干部、业务指导人员、乡村基层干部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建立一支政策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基层辅导员队伍,确保法律的顺利实施。

  (二)加强规范管理,确保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进一步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章程、财务制度等相关管理措施,依法建立组织,在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同时,规范其内部管理,确保健康发展。

  (三)采取多种形式,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按照法律规定的范围,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在组织形式上、内容上、产业上、合作空间上,多渠道、多方位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如农机专业合作社,除了为农民提供耕、种、收等机械化服务外,还可以向植保、抗旱等综合服务方向发展,努力形成“建一个社、兴一项产业、活一地经济、富一方群众”的发展格局。

  (四)加大扶持力度,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将农民组织起来,但农业所面临的风险还依然存在,我们继续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和扶持力度,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

  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总结 篇10

  20xx年以来,我区坚持以“打造万家合作社,培训千名理事长,培育百强示范社,建设一村一品合作社,一县一业联合社”为总体目标,规范和发展我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现将前半年工作汇报如下。

  抓好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不断提高我区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

  1、坚持加强引导、搞好服务、积极扶持、不断规范的工作方针,进一步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了65家。同时我们进一步加强合作社的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合作社的经营管理水平和产品竞争力。目前,我区比较规范的合作社达到了30家,有注册商标的合作社有5家,其中,省级示范社6家,市级示范社5家,县级示范社1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促进了我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组织化程度,提高了我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带动了农民发展生产、创业致富。

  2、加强对全区合作社非法集资的排查工作。根据长农经管发[20xx]11号《关于开展非法集资风险排查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我们成立由农林委主任xx为组长的排查小组,设立举报电话和举报邮箱,确保排查工作做到实处。20xx年3月23日—27日农经站对全区正常运作的41家合作社进行了全面排查,并积极引导合作社合法入股,促进合作社发展,确保合作社稳定。此次排查未发现存在非法集资现象,同时也未接到群众举报非法集资现象。

  3、认真做好对合作社乱收费情况的`监督工作。根据市农经局工作安排,我们成立了涉农乱收费专项治理工作领导组,组织区农经、安监、工商、税务等部门召开联席会议,严格查处向农民专业合作社乱收费现象,同时抽查10家合作社查看有无乱收费现象发生,通过了解,在办理农民专业合作社设立登记、税务登记、组织机构代码证、年检等事项过程中,未出现相关部门、基层强行集资、乱收费、乱罚款和摊派情况。

  4、进行了推荐“百佳示范社”工作。配合市局开展的评选“百佳示范社”活动,我站于4月中旬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完成了3家合作社参评百佳示范社的自主申报工作。这三家合作社分别是:锦浩兔业、紫源农产品、新益华蔬菜种植合作社。区农经站根据合作社的行业类别、参评标准和要求,对申报材料进行了初审推荐,并上报了市局。

  5、对20xx年、20xx年度的合作社项目扶持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农经站组织相关人员对全区20xx年、20xx年两年来合作社项目扶持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了检查,主要从项目的财务账目、项目完成情况、资料档案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检查。通过检查合作社在项目资金的使用过程,基本能做到专款专用、专户管理,检查工作结束后,向市局上报了检查报告。

  6、积极开展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宣传工作。坚持开展了经常性的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6月3日组织有关人员在城区政府门前开展了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发放宣传单1450份。

  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总结 篇11

  培育和发展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是当前创新农村经营体制,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新农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载体。20xx年以来,我镇紧紧围绕培优、培强两大工作重点,引导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稳步健康发展。截止20xx年5月底,全镇累计在部门注册登记农村专业技术协会7个,涉及4个村,注册会员64人,辐射带动农户121户,带动农民235人。具体工作如下:

  一、围绕“优”字,实施新举措。

  1、健全组织机构20xx年我镇成立了富新镇农民专业合作社指导组,主要负责政策咨询、业务指导、宣传培训、登记备案等工作。

  2、明确工作目标,根据市级工作要求,结合我镇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发展实际,制定了我镇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目标。

  在农村专业合作社注册登记的工程中,为申办人提供指导服务,即:编印一份申报程序,告知申办人,提供一套文件格式,将以申办成功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全部资料复印件装订成册,使办理过程规范。

  二、走多特色路

  我镇紧紧依托优质花卉、种植,生猪、养殖等特色产业,鼓励种植养殖大户,农民经济人,村干部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使他们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带动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合作社的形式呈现出多样性、多领域发展趋势。种植合作社5家,养殖合作社2家,村干部组织承办合作社1家,专业大户组织承办合作社3家。

  三、做大做强为目标、规范化管理上水平

  做大做强是我镇规范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工作的目标,在农民村专业技术协会发展工程中,我镇始终把提高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规范化管理水平与辐射实力作为增加合作社凝聚力、吸引力的.重要措施。

  1、组织人员培训,扎实做强基础。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经营管理人员素质高低,决定专业技术协会的发展前途,《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以来,我镇组织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理事长培训班和财务管理人员培训班,通过培训增强了他们民主管理意识,提高了经济管理能力。

  2、实施示范创建工程,提高做大做强的能力。示范创建工作主要围绕相关实施细则确定的合作社组织机构的建设、内部规范管理、服务模式完善、利益分配机制等四个方面进行。

  3、推广联合社模式,增加做大做强的实力。为了切实帮助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解决资金、技术、产品销售等方面的实际困难,推广联合社模式,让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生产、服务、销售与推广融为一体,创新了模式和机制,服务了农民,壮大了专业技术协会,增加了农民收入。

  通过以上工作,全镇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已形成稳步、健康、规范的发展事态,呈现出勃勃生机。

  今年我镇以规范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为主线,抓好示范创建活动,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加快合作社成员培训进程,做好品牌培育工程,推广联合社模式,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活动,全面做大做强农民专业合作社。

  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总结 篇12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基本情况

  随着农业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民合作领域的不断扩大,农民农业合作生产愿望的不断增强,我镇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也从无到有,规模从少到大,数量不断增加,层次不断提高,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到目前止,全镇有专业合作社8家,专业协会3家,合作社(协会)党员48名,社员(会员)400多名,带动农户8000多家。20xx年,经营服务总收入9800万元,纯收入1500万元。

  (一)积极组建各类专业合作社。

  我镇以市场为导向,结合农业结构的调整,以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农产品为基础来组建并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社,通过“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对农产品实行统一品牌、统一管理、统一销售。我镇相继成立了西甜瓜、青蟹、蓬勃西兰花、明大葡萄、超腾果业、蓬海养殖、兴绿蔬菜、兴农生猪产销等8个农业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的建立,不仅提高了农业专业化水平,同时也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在这8个农业专业合作社中,成立了18支农产品销售队伍,年贩销农产品达1200多吨,联结农业种养植(殖)大户150户,联结农户达2000多户。

  (二)创建农业行业协会。

  我们积极引导镇农技人员、种养植(殖)大户、贩销大户和科技示范户,按照“民办、民管、民产、民益”的原则,成立农业行业协会,把协会的利益与农民的利益放在同等位置,采取市场联结式、契约式、参股式等形式与农民建立良好的利益联结机制。目前已成立了镇农业技术、青蟹养殖、水产养殖3个农业行业协会。协会通过发展订单农业、组织贩销、实施标准化生产、开展技术信息服务等,在衔接产销,联结农户,加强农业种养殖大户、贩销大户与农户之间的合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我镇的青蟹养殖协会目前联结的农户已达250多户,带动周边近8000亩围塘水产养殖业的发展。镇农业技术协会下面还设立了农经、农技、植保等10个专业分会,基本涵盖了全镇十大主导农业产业,据统计,20xx年,该协会发展农产品订单3000亩,为会员和群众增收450多万元。

  (三)大力培植农业龙头企业。

  我镇积极鼓励农户与农业龙头企业之间的合作,通过订立协议,农业订单等形式,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通过制订奖励政策,提供农业技术和产品市场信息等服务,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并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带领农户走向市场,为农产品找准销路,带动全镇农业产业化发展。目前我镇上规模的农业龙头企业已达5家,建成基地面积8000多亩,联结农户近500户。

  我镇通过成立农民专业合作、培植农业种养植(殖)大户、发布农产品供求信息等途径,将千变万化的市场和千家万户的农户有效联结起来,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仅为农产品所有找到了销路,同时也为实现农产品的专业化生产、品牌化发展、产业化协作创造了条件。

  二、专业合作社党建工作情况

  面对这支庞大的专业合作社队伍,如何在党的领导下取得更大发展,在专业合作社里的党员又如何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我们就农村专业合作社党建工作进行了积极探索,致力于把农民专业合作社党员培养成农民致富的领跑者,把农民专业合作社建成党员作用发挥的示范区。

  (一)强化组织建设,夯实工作基础

  一是抓支部组建。为了使党建工作迅速而有效地进入到新生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我镇按照“三个有利于”原则(即有利于加强党的领导,有利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有利于开展党的活动),于2002年6月,率先在条件较为成熟的路桥区青蟹养殖合作社建立党支部,组织关系采取迁转与临时并存,在管理上采取合作社与村(居)双向沟通和联系制度,解决了由于利益原因,组织关系难迁入与党员教育管理难融洽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我镇又于20xx年7月,建立了蓬街镇农业科学技术协会党支部,使党在专业合作经济中建支部问题获得突破。

  二是抓班子建设。首先建强镇班子,我们建立了由镇组织委员为主要责任人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工作责任班子,发挥宣传、农业各有关部门的职能作用,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态势。其次建强支部班子,在注重班子成员结构、年龄、地域等方面合理搭配的同时,针对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党员专业素质强、党务知识薄、协调能力弱等实际,由镇选派农技服务中心干部挂职任书记,既主持支部日常工作,又肩负培养物色干部、培养党员的重任,注重把已具备一定政治素养、威望高、懂经营、善管理、会服务,又有技术专长的党员任支部委员,使合作经济党组织参与协会决策能力得到保证,制度得到执行。

  三是抓党员队伍建设。我们把发展党员作为加强合作社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作为推进党员人才工程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积极把合作社里的致富带头人和技术骨干推荐入党,吸收他们参与党的活动,接受党的启蒙思想教育,大胆交任务、压担子,使他们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务。支部成立以来,共有28名社员提交了入党申请书,12名社员列入积极分子培养考察,5名社员加入了党组织。通过党员发展质量的保证,吸引更多的社员向党组织靠拢,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

  四是抓制度建设。为加强党支部和合作社的有效运转,我们建立健全支部工作规划和各项制度,明确党支部和理事会的职责,建立了支委会月工作制度、理事会重大问题决策向支部报告制度、党支部理事会重大问题联合讨论研究制度、季节性调研制度、电教培训制度、党员先锋岗制度,这些制度的执行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正常运转提供了保障。

  (二)强化教育培训,提高能力素质

  为提高合作社党员的致富本领和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我们积极探索适应专业合作社经济组织党员教育、管理的方法,加强支部成员理论和科技知识的学习。通过学习,要求合作社中的党员带头开拓市场,带头科研攻关,在急、难、险中冲锋在前,在生产经营中不偏离正确的轨道,为社员作出榜样,使党的活动真正为党员和会员所欢迎。同时,我们围绕党员人才工程活动,切实加强对合作社社员的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到目前,合作社党员已培养成致富带头人和各类技术骨干38人,有9名党员获得了市、区级科技示范户荣誉称号。教育培训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一是借助党员“七彩电教”开展培训。农协会党支部按照“三个一”标准(一个党员电教播放室、一个“电教长廊”、一个农业科技实实践基地)建立党员电教农业科技服务中心,作为人才培养主陈地。在电教片播放的时间、内容、方式和方法上,做到时效性与实用性相结合,政治理论灌输与实用技术培训相结合,集中收看与现场示范相结合,使培训工作不仅生动活泼,而且富有成效,使党员在接受党性教育的`同时学到了农业技术知识和致富本领。今年以来,电教室播放各类电教片面6场次,参加收看人数达200多人次。

  二是聘请农技专家授课指导。采取理论讲授和现场指导的方式,不定期邀请农技专家进行授课,开展现场技术指导。三年来,以浙农大张明方博士、浙江农科院何圣米、省农业厅赵建阳等组成的专家队伍,为合作社建立了西甜瓜研究所、大棚蔬采研究所、葡萄研究所等研究机构,提供了19项新技术,开发了60多个新品种,培训社员和农户9000多人次,有效解决了种养过程中的各类技术难题。

  三是开展示范基地现场实践。确定镇内8个具有实际推广价值的基地,划定为合作社人才培训基地。根据全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效益农业发展的需要及社员的意愿,组织社员到示范基地学习,进行现场技术辅导和观摩。三年来,8个示范基地共吸引农户4300人次参观学习。

  (三)强化平台搭建,发挥党员作用

  如何发挥好合作社党支部和党员的作用,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服务,是合作社党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积极为合作社党员搭建作用发挥的有效平台,围绕“解民忧、致民富”开展活动,使他们有作为、有地位,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一是树典型引导致富。对合作社中有发展潜力的党员、会员人才,积极为他们争取上级的政策支持、小额信贷、产业和科技项目立项,以及各级多项优惠政策,并以其为典型,引导社员引进名、特、优、新品种的引进试验和推广,用党员户的示范效应带动社员户的快速跟进,促进效益农业的发展。如支持农协会党员杨礼池,建起了百亩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建立了种子种苗和无公害两大基地,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效益农业的带头人。其本人也先后被团中央、国家科委、省委授予“全国青年星火带头人”、浙江省十大杰出农村青年、“双带好党员”等荣誉称号。

  二是组建农民“土专家”宣讲团。组织14名合作社党员技术骨干组成农技推广、信息服务宣讲团,每月有计划地到各村居课堂交流经验、讲授技术、传播市场信息,帮助消化电教片中学到的技术,帮助社员和农户解决生产中碰到的技术问题。如超滕葡萄合作社党员曹仁福,利用十多年种植大棚葡萄积累的丰富经验,经常巡回各村和生产基地,为社员无偿传授大棚葡萄生产技术经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今年以来,农民“土专家”宣讲团共宣讲5场次,受教育人数达到300人次,发放宣传材料1000多份。

  三是积极开展党员人才联困难党员和群众活动。组织合作社党员人才与困难党员和群众结对,每名党员致富能手和技术骨干结对帮扶联系5-10户困难群众和党员,帮助他们转变思想观念,提供致富信息,解决农业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5年多来,合作社党员人才共结对帮扶贫困农户102户,帮助300多人实现了脱贫致富。

  四是组建生产经营贩销队伍。为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合作社党支部鼓励一部分社员生产经营骨干从生产中脱离出来,直接从事农产品贩销,通过他们把产销触角延伸到全国各地。去年全镇蔬菜批发市场年交易额达到3000多万元,并在上海、南京、杭州、宁波等大中城市设立了营销窗口、直销处和连锁店50多家,有效解决了农产品卖难问题。

  五是引导实施品牌营销战略。合作经济党组织指导合作社开展品牌经营,注册了“绿森”牌葡萄、“蓬蜜”牌香瓜、“台藤”牌葡萄、“蓬潮”牌青蟹4只商标,组织合作社参展产品参与国际农业博览会,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支部牵头组织带领合作社走市场销路,在上海和杭州召开西甜瓜、青蟹、葡萄推介新闻发布会,使得“蓬潮”牌青蟹、“台藤”牌葡萄等在上海、杭州市场占有率迅速提高。

  六是积极参政议政。把确有一定影响的优秀党员人才推荐为所在村(居)村级后备干部人选,把特别优秀的党员人才推荐担任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先进劳模,更好地发挥合作社党员人才的作用。在去年的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中,有8名合作社社员当选为村两委成员。目前,有2名优秀党员人才被推荐为区党代表和政协委员,有3名当选为镇党代表、人大代表。

  三、专业合作社党建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回顾分析我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党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缺少优秀的党务工作者,合作经济组织支部的自转能力欠强。

  支部中的党员绝大多数埋头于抓经济,求致富,他们在生产管理、业务技术上自有一套,可在党务知识、组织协调能力上都相当欠缺,离开了机关事业单位下派的支部书记就感到无所适从。合作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主要是在上级党委的推动下开展,缺乏应有的自转能力,牵制党委的大量精力。

  (二)合作经济组织党员有奉献的意识,缺少政治参与的热情。

  他们乐于将自己致富的技术和本领传授给普通的群众与会员不计报酬和名利,对专业技术知识等也能主动的学习、钻研。但是他们对参加党课等政治性组织活动的态度比较冷漠,热情较难调动。

  (三)合作经济组织的缺位与支部越位并存

  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立以后,其理事机构运作不正常,未能有效发挥其应有的组织、协调作用,合作生产效益有些不很明显,缺位较严重。支部的建立,极大地推动了协会组织功能的发挥,但同时带来了协会支部的越位,牵制了支部将更多的精力用于党的建设,需要协会理事机构的及时补位,实现协会理事机构和支部的良好互补与互动。

  (四)党组织关系的管理欠缺。

  虽然合作经济组织支部党员的组织关系迁转与临时管理共存,对协会支部党员的管理带来了便利,但对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带来了困难,一些村居党支部和党员对协会党员参加合作经济组织支部活动,不参加村居支部的活动感到困惑和不解,并在党员民主评议对象的确定和评议结果也带来了一些影响。合作经济组织支部与村居支部的双向沟通和联系制度尚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五)支部活动经费的不足。

  由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机构管理不够正常,多数组织不能完全做到“民办、民管、民受益”,专业合作社需要有牵头能人,但目前农村中既懂技术又善经营管理的能人比较匮乏,影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壮大。支部活动经费基本上由镇党委提供,不利于支部长期自主的良性运转,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协会支部活动的开展。

  (六)有效的活动载体和方式需进一步创新。

  尽管合作经济组织党建在总体上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在如何协调支部与理事机构的关系,调动党员积极性,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吸引和凝聚非党员参与活动,为会员户增产提效上还有很多可资挖掘的地方。

  四、农民专业合作社党建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党员先进性怎么体现,党组织怎样统一党员的意见,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引导合作经济组织怎样实施千家万户的农民与千变万化的市场连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面对这些新形势,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开展,十分需要我们运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去摸索、去实践、去创造。

  (一)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和途径。

  增强渗透力。思想政治工作由“外延扩大向内函提高转变”,积极利用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开展工作,探索出一条融合作社管理、服务、宣传、教育、培训、科技推广于一体的新路子。增强吸引力。创造一些形式上喜闻乐见、内容上需求、效果上潜移默化的办法和载体,真正使思想政治工作走进合作社社员,做到全体党员。增强感召力。讲究工作艺术,注重以情感人,把宣传教育与提供服务结合起来,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合作社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取得社员的理解、支持、参与。

  (二)强化合作经济组织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积极探索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新机制。把专业合作社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当作镇委重要内容来抓,努力探索合作经济组织的特殊规律,从组织设置、党员管理、活动方式等方面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采取单独建支、联合建支、属地管理、向无党员的合作经济组织选派党建联络员的办法;努力寻求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的新突破。搞好合作经济组织党支部建设,关键是选准选好支部书记,拓宽用人视野,引入竞争机制,把那些具有一定素质素养、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肯吃苦的理事会党员、社员公认的优秀人才选上来,进入支部队伍。以争创“五好”支部和设立先锋岗为载体,促进组织建设管理工作的落实。

  (三)围绕提高人的素质这一目标,创造性地开展精神文明建设。

  注重活动载体的多样性。随着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专业性特点,组织党员、社员开展学理论、学科学、学文化、学法律,引导他们富了口袋富脑袋。寻求社员参与的广泛性。去年我镇在农协会建立的党员电教农业科技服务中心和党员先锋岗等活动载体,并经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现在的关键是进一步提高社员(会员)的参与度,扩大功体的覆盖面,增强活动的影响力,力求使各种类型的活动真正成为广大党员、社员和群众自我教育、自我激励、自我提高的过程。讲求创建工作的实效性。在规范上求突破,规范就是坚持制度化、经常化、练内功、打基础,增强为社员服务的意识,提高服务水平,让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真正成为沟通党委与企业的一座桥,解决合作社疑难杂症的一本工具书,沟通社员企业的一个温馨的家,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覆盖网络,真正使合作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落到实处。

  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总结 篇13

  腾农农机专业合作社位于枝江市问安镇双合村,依法于20xx年4月1日在枝江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成立,法人代表唐昌荣,现有资产480万元,合作社成员102人,拥有各类大型机械60余台套,其中:大型耕整机4台套,插秧机42台(高速乘坐式2台);高性能联合收割机4台套;2400平方米高标准智能连栋育秧大棚一座(已于20xx年7月16日顺利通过验收);全自动播种机2台套;500平方米机库一栋;120平方米维修车间一间。

  腾农农机专业合作因地制宜,整合农机资源,利用3000余亩流转土地,建立水稻生产机械化、油菜生产机械化示范基地,利用合作社组织化、规模化的优势,为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提供平台,推动了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仅一年时间,合作社成员由成立时的12人发展到现在的102人,资产由成立时的60万元增加到现在的480万元,20xx年服务创收720万元,流转土地由成立时的100亩增加到现在的1500余亩,服务规模、服务范围、投资规模逐步提升,社员人数逐步增加,呈现出欣欣向荣蓬勃发展态势。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建章立制 规范运作

  为进一步加快合作社发展的步伐,促进合作社规范化建设,腾农农机专业合作社成立以后,依据《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各项政策要求,及时制定了财务管理及分配、货币资金管理、社员管理、档案管理、机械管理等一系列管理制度,配齐办公设施和日常维修设备与工具,设立机械台账和维修记录,建立与健全作业合同、作业档案,并指定专人管理。使合作社各项活动有章可循。并经过民主选举成立了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明确领导成员工作职责及会员的权力和义务,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合作社章程,为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实行“一独立六统一”的管理方式保证合作社工作有序进行

  自合作社成立以来,按照“风险共担、利益均沾”和“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将服务所得利润实行按劳分配和按股分红相结合,以组织机耕、机插、机收等一系列农机作业、供应成员农业生产中所需的生产资料、并引进农机新机具、新技术,开展技术培训、技术交流和咨询服务为业务范围,采取“基地+农户”的形式开展农机服务。为了使合作社的各项活动能够有序开展,合作社采取“一独立六统一”的运作模式具体运作。“一独立”即实行单机核算,由机具所有人自负盈亏;“六统一”即统一联系业务、统一作业质量标准、统一技术培训、统一零配件供应、统一收费标准、统一签订作业服务合同。根据农作物播种先后,统筹安排,机动灵活,有组织地进行连片作业,切实提高作业效率。具体作法如下:

  一是狠抓技术培训,确保服务质量。合作社成立以来,始终把社员的技术培训放在首位,从机插秧和油菜直播技术入手,共举办机插秧技术培训班6次,油菜直播技术培训班4次,油菜收割技术培训班2次。分别召开水稻机插、油菜直播等现场会8场次,共培训农民技术员50余人,现场培训农民机手58人,为合作社实现优质服务提供了保障。

  二是实行“订单作业”。与周围村庄、农户签订农田作业服务合同,按合同或订单为农户进行统耕、统收等机械化作业,解放了农村劳动力,促进了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开辟了农民致富新途径。如20xx年和问安镇双湖村签订1000亩机耕机插订单合同;分别与仙女镇高峰村和董市镇的石坪村签订200亩机耕、机插、机收订单合同,提高了机具利用率,增加合作社的收入。

  三是实行“一条龙”服务 。协助周边乡镇开展夏季小麦机收、麦杆还田,开展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和水稻机收、秸杆还田、油菜精量直播等“一条龙”作业,使“三夏”变“两夏”,“三秋”变“两秋”。如20xx年“三夏”“三秋”期间,将本社经营的1000亩流转土地以及周边村庄的部分土地实行统一耕整、统一机插、统一机收,各个环节都由合作社负责,机械化程度提高,生产时间缩短,与往年机手单打独斗、农户各自为战的情况相比,可减少5——7天时间,解决了农民农时季节的后顾之忧。

  四是组织跨区作业,拓宽收入渠道。合作社充分利用其组织化、规模化作业的优势,组织社员和机具到周边村镇进行对外作业,以最低的价格、最佳的质量为全市农民提供耕、种、收等系列服务,这样,既拓宽了收入渠道,增加合作社的收入,又提高了腾农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知名度。20xx年年初,腾农农机专业合作社分别与问安镇的双湖村、方家畈村、张家桥村、袁马头村、仙女镇的高峰村、董市镇的`石坪村等签订作业合同,为其农户提供耕整、育秧、机插、收割等一条龙服务,实现收入近10万元。

  五是开展承包流转土地和“土地代管”等农机服务,合作社合理利用现有人力和机械资源,大胆承包流转土地1000余亩,并与家庭劳动力欠缺的农户签订合同,代管承包土地,实行统一耕种、统一管理、统一收割,极大地提高了机械化水平,为合作社规模化经营创造了条件。

  六是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农机户发家致富作坚强后盾。农机户参加农机专业合作社后,机械的入户挂牌,年检年审、加入保险、维修保养、作业联系、合同签订等,都由合作社专人统一组织,作业市场及一系列后勤保障都有合作社统一负责,扩大了作业区域,延长了作业时间,提高了机械利用率,增加了作业收入。

  三、采取灵活多样的分配方式,提高社员工作积极性

  合作社的入社方式有带机如社、带资入社、带土地入社等多种形式,分配方式根据入社方式加以确定,带机如社的社员按照单机核算,分户管理的原则进行分配;以土地入社的社员,享受的机械作业服务低于市场价格,同时还可以参与分红。合作社从服务收入中,提起一定数额的公共基金,主要用于合作社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保障合作社工作的正常运转。合作社年终召开总结大会,公布每个社员全年经营作业情况,公开收入分配方案,评选出服务好、水平高、群众满意的社员和机手,最大程度在精神和物质上给予奖励,极大地提高了社员的积极性,有效地带动了当地农民共同致富。

  四、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扎实推广农机新技术

  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既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又是实现农业机械化的重要保障,而新机具、新技术的应用,主要取决于农民对其的认可和掌握程度。腾农农机专业合作社始终围绕粮食、油菜增产增收,以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和油菜精量直播技术为切入点,扎实推广水稻、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为全市的粮食、油菜增产增收做出了贡献。

  (一)、打破僵局,水稻机插秧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腾农农机专业合作社始终把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工作放在首位,以实施科技兴粮为主战略,以推广水稻机插秧技术为切入点,积极探索“标准化育秧、机械化插秧、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新路子,实行了统一育秧、统一机耕、统一机插、统一配方施肥、统一机防、统一机收、统一农资采购、统一田间管理的“八统一”经营模式,充分发挥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作用,与农户签订机插秧合同,从备土、育秧、机插到后期管理等水稻生产全过程由合作社全面负责。同时,聘请机插秧农民专家龚祖明同志为组长的技术专班全程指导,机插秧技术指导小组人员分片负责,以集中育秧区域为重点,加强苗期观察,统一田间管理,通过采取一系列得力措施,使广大农民对机插秧技术有了新的认识,突破了水稻机插的瓶颈,打破了僵局,今年,合作社连片推进水稻机械化育插秧面积17000亩,其中早稻6000亩,中稻1万亩,晚稻1000亩。在腾农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下,全市今年新增水稻插秧机116台,实施整镇推进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生产镇2个;整村推进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生产村32个;全市实现水稻机械化育插秧面积91000亩,其中,连片推进水稻机械化育插秧面积50000亩;使全市的水稻机插秧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20xx年,腾农农机专业合作社极力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多方筹集资金,投资近150万元兴建的2400平方米高性能智能育秧大棚已于20xx年7月16日顺利通过验收,为机插秧技术在全市全面推广提供了保障。

  (二)油菜生产机械化技术稳步推进

  腾农农机专业合作社把发展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为工作重点,将推进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工作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精心组织,狠抓落实,从试点示范入手,先后建立示范基地4个,以油菜机械化精量直播、油菜机械化收获为突破口,为了让农民接受油菜生产机械化技术,充分发挥各示范户和示范点的辐射带动作用,先后召开油菜精量直播现场会6次,机械收割现场会4次,现场演示,现场培训油菜精量直播机手180人;油菜收割机手150人。经过对油菜机直播、油菜收割等机械化技术的反复试验示范,使农民初步接受油菜生产机械化技术,在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下,全市今年完成油菜精量直播面积38000亩;新增油菜精量直播机具33台;高性能油菜收割机18台,机收油菜1800余亩。实现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面积15000亩。目前,全市农民对油菜生产机械化技术加深了认识,栽种油菜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五、热情服务,共奔小康

  “立足三农建基业,以人为本铸灵魂,优质服务树形象,与时俱进奔小康”。腾农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开展农机作业过程中,始终坚持“诚实守信、服务周到”的原则,以服务社员、服务农民为宗旨,围绕耕、种、收和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先后参与周边村落和内部作物收、耕、种、管,创服务产值200多万元,加之合作社内部经营的1500多亩标准化粮食生产基地,20xx年创总产值700多万元,合作社社员人均创收7万多元,纯收入近5万元,实现了社员小康。同时,在合作社带动下,使当地农机化水平提高到90%以上,农业病虫害统防统治率提高到70%以上,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xx年被湖北省农机推广总站评为全省农机推广先进单位。在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中真正起到了示范作用。目前,腾农农机专业合作社正引领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朝着“建设标准化、管理规范化、经营企业化、作业规模化、生产科技化”的五化方向健康有序发展。

【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农民合作社协议书10-20

农民的诗歌10-20

农民诗歌10-20

农民工培训工作总结02-15

农民工欠薪工作总结01-20

农民的奉献作文05-29

农民先进事迹04-21

农民的作文600字10-07

我的农民爷爷作文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