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工作总结

时间:2024-06-25 17:05:34 工作总结 我要投稿

作文教学工作总结(通用15篇)

  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书面材料,它可以使我们更有效率,因此我们要做好归纳,写好总结。那么总结有什么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作文教学工作总结,欢迎阅读与收藏。

作文教学工作总结(通用15篇)

作文教学工作总结1

  经过一个学期的作文教学,虽然学生的作文水平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但凸现出来的主要问题依然存在。目前六(2)班学生作文有41%的内容不够具体生动,言之无物;24%的作文感情不真实;20%的作文语句不通顺。造成这些主要问题的原因是作文教学过程中重模仿范文,轻实践体验,缺乏大胆创作,重视写作数量,轻视习作质量,教师重指导,轻视反思和总结。针对目前我班级作文中的种种困难和问题,我粗浅地谈几点在作文教学中的感悟。(谈谈自己在作文教学中的点滴感悟)

  一、激发写作兴趣,培养写作信心

  在本学期教学中,采用富有启发性的语言鼓励学生大胆的表达想说的话,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如:《蓝猫快乐作文》视频教学。用鼓励的眼光评价学生的习作。从平淡、粗糙的习作中发现他们的优点,特别是评议后进生的作文时,尽力寻找他们用得具体、生动的词,恰当的标点,精辟的句子等,都给予适当鼓励,让他们鼓起作文的勇气,提高习作信心,逐渐进步。

  生活是多姿多彩的,但学生缺少发现。老师给予作文观察训练课指导,让学生充分运用“眼耳口鼻手”观察感知事物,帮助寻找写作的灵感,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二、课外阅读开展不够深入,停留在表层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向学生推荐文学故事和优秀作文等书籍,他们阅读兴趣较高。然而阅读质量令人担忧,贪玩、毅力差导致学生不能坚持读完一本书籍,记读书笔记的习惯也没有坚持到最后。教师未按时监督检查,缺乏读书笔记的欣赏和评比活动,也是导致课外阅读不足的原因。这学期我安排了一次集中阅读,到图书室统一借出图书给学生,人手一册。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认真阅读,并边读边记好读书笔记,定期进行检查。多数学生按老师的要求进行了认真地阅读和记录,但最后忙于复习的原因一直未曾检查和评比,导致后来的阅读不够理想,停留在表层。

  扎实开展好课外阅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还需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加强,真正让学生从书籍中学到知识、感受书香带来的快乐和无穷魅力。

  三、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和不同类型作文的写作方法

  根据田玉老师的作文教育理念,应该打开学生的全部感官,让他们学会感知世界,只有如此,学生才能真正写出好文章。为此我为学生上了一节《感知物体》作文观察训练课,用眼耳口鼻手为指导,以一张纸为观察对象,让学生亲自看、听、尝、闻、摸,练写片段,引导学生掌握五种基本的观察方法。在学生初步掌握眼耳口鼻手五种基本的观察方法之后,引导学生延伸观察训练,采用“五加一”的方法(即“眼耳口鼻手”五种方法加上一个“心想”)观察农村的山川河流、树木田野,花鸟虫鱼等自然景观,也观察身边的人和事。这样,不断地加强观察指导教学,教给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使学生有目的、有条理地仔细观察,从而提高观察效率。同时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思考,这样加深印象。教学生做个有心人,能够把身边的事,看在眼中、记在心中,把这些看到的、听到的、自己感兴趣的素材积累下来,坚持下去,就会积累出很多的写作素材,就不会没有内容可写了。

  利用学校的多媒体设备,采用网络平台上的《蓝猫快乐作文》教学,指导学生把作文内容写具体、叙述有条理,并重点引导学生写好一幅图画、一个物品、一种花草、一种动物、一次活动、一件事情和一个人物。视频教学不但具体、生动的讲解了作文的步骤和方法,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作文的兴趣。大部分学生在一周的视频学习中,都有较大的收获和进步,一些平时只能写四五百字作文的学生却能写出六七百字,个别学生甚至接近一千字。

  四、加强实践活动,丰富写作素材

  利用农村的生活资源和教育资源,开展了《体验大自然》实践活动,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作文。通过这项实践活动,100%的学生在作文中表达了真情实感,流露出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学校开展的“六一”儿童节庆祝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了书法、作文、绘画和体育竞技活动等,这些实践活动训练了学生观察、体验生活的能力,开阔了学生视野,还提高了动手、动脑的能力,为学生汲取了生活经验,便于习作中培养练习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的训练。

  虽然学校和班级组织开展这样的活动,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写作水平,但实践活动是不足的,“六一”活动中的许多项目只是班级中的一部分学生参与,所以许多学生体

  验生活的情感没有完全被打开。在下步的作文教学中,必须加强课内外实践活动,切实做到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让他们有材可写,有感而发。班级中继续组织课内活动,如作文、演讲、讲故事、小小辩论会、书法、绘画等竞赛活动;通过各种途径努力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如做家务、干农活、采蘑菇、采野花、摘柿子、拾田螺、捉鱼虾等,在活动中引导学生留心观察、亲身体验,并练写随笔。(写随笔是学生积累作文素材最直接、有效的办法)

  五、缺乏认真反思和总结,学习与研究不足

  我们在作文教学中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往往会得不到有效的`改进,学生习作也得不到显著的提高。追根求源,我们缺少认真地思考和总结,对自己教学的得与失没有更好地进行系统梳理,对学生习作中凸显出来的主要问题没有更好地进行反复科学研究,导致我们不能最大化超越自己、提升作文教学。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不断地实践、反思、论证、总结来促进作文教学研究,以加强我们自身地理论学习,探索有效的作文教学模式,来提升我们的作文教学水平。

  六、扎实上好讲评课,注重培养学生习作修改的能力

  上好作文讲评课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关键,讲评课中的修改极为重要,我在作文教学中注重学生习作修改,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修改习惯。“三分写七分改”告诉我们修改的重要性,好文章就是改出来的。学生往往是写完后就立马上交,没有经过认真的修改,我让学生每写完一篇文章,大声朗读几遍,把感觉不对的地方认真修改一下,还和同学互相修改,让学生逐步养成修改的习惯。我采用“二改二查二评”的方式上好习作讲评课,即把习作发给学生进行第一次修改,采取同桌或各组交换互改方式进行,然后教师进行第一次检查,再进行第一次讲评;接下来组织第二次修改,同样采取互改或自改形式,第二次检查,第二次讲评。“二改二查二评”的教学方式解决了学生不易发现作文中的毛病的问题,在不断的修改中了解他人作文出现的毛病,并帮助改正过来,就避免了自己在作文中出现类似的问题,通过改来提高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教师两次检查是对学生习作和修改的监督,小学生的惰性较强,没有一步步的检查,学习只会停留于表面。两次评议的目的是鼓励学生提高写作的兴趣,提高鉴赏习作水平的能力。

  讲评课前,采用“勾圈画+批注”的方式评阅学生作文,勾出作文中用得准确、生动的字,圈出形象、具体的词,画出优美、感人的句子和修辞手法运用较好的句式,再加上适当的批注。批注式评阅作文减轻了教师花大量精力去写作文评语的负担,通过讲评课上师生共同欣赏勾圈画出的字词句,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激情。我通过学生的改来纠正作文中的毛病,改正出现的问题,通过讲评来激发学生学习作文的兴趣。

  提升学生作文能力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做到的,它需要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扎扎实实的训练中下功夫,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作文教学研究是一件艰巨而严谨的工作,它需要我们以虚心求实、满腔热情、精益求精的态度进行反复实践和探索,才能走出一条成功的作文教学之路。

作文教学工作总结2

  在小学阶段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优良的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生活习惯等。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们后天的成长发展奠定好的基础。总所周知,儿童少年时期是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阶段,而直接承担这项艰巨任务是小学教师。也就是说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的好坏对学生影响极大。针对当前孩子迷恋网络,对新生事物充满好奇的情况下。我认为老师们就利用孩子们对网络游戏,网络交往有浓厚兴趣的特点,巧用信息技术资源促进小学生好习惯的养成。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们感兴趣的东西才喜欢专注,也会言听计从。随着信息网络的普及,电话、手机、电脑走进千家万户。教育网络资源覆盖城乡学校。教师们采用电化媒体手段教学,推动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减轻了工作压力,节省了时间,充实了内容。教学方法的更新及先进的教学手段,深深吸引孩子们的眼球,孩子们上电化教学课。更多的好奇心使孩子们也迷恋网络,偷偷玩网游戏,不爱完成作业。本来家长给买的手机是为了方便联系。,这也被孩子们利用。也在偷偷聊QQ。老师困惑,家长苦恼。因此,我们应该利用儿童少年的特点,正面引导他们认识网络,明白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发挥的巨大作用,用积极的态度来应用网络信息资源。养成好的行为习惯。是网络化教育有序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以下是几点做法:

  一.跟孩子交心。让网络成为师生互动的桥梁。

  要教育好学生,我们必须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动态;小学阶段学生的行为特点之一就是善于模仿,单纯、天真无邪的他们对班主任老师盲目的崇拜,说话比家长有力度;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很大。作为老师与学生朝夕相处,长期生活在一起,对于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以教师的示范带动学生的规范,说得多好不如做得好。首先调查家里安装电话、电脑、学生使用手机的情况,其次,教师要注意把这些情况记录下来,分类登记。利用班队会时间,跟学生探讨交流,孩子们对信息教育的要求,对网络一些事情的看法,问问大家都喜欢什么样的网络游戏。这一点很重要。摸这样底一般孩子们不敢说实话。这时候需要老师要难出一颗诚心。对一些游戏进行肯定。很多游戏适当的玩是增强智力的,也促进好习惯的养成。因为游戏都是有规则的,只有遵循规则的人才能胜利。游戏可以玩,在什么情况下玩?可以组织学生讨论,谈体会。建议学生把体会发布到校园网上。不会建博客的,老师指导,学生互相帮助,这样还可以拉近师生。生生间的'距离。建议学生每天坚持发表校园博客,提高写作能力和与人沟通的能力。跟孩子们说。每天认真完成作业后可以玩儿半小时的游戏,锻炼手指的灵活性,左右手并用健脑。老师同学之间建QQ群,老师布置作业可以发布到群里,大家可以互相问候,让网络成为师生活动的桥梁。

  二、对孩子用心,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

  教师对学生的爱很简单,就是拿出一颗心来,布袋半棵草。课堂是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主战场。课前指导学生预习。充分理由校园网络平台。学生上网查到所需资料。搜索资料内容丰富,提高阅览量。课堂上,针对本科内容,学生汇报搜集的资料,教师及时肯定评价让学生产生荣誉感。会促使学生互相卯足劲,一次比一次认真。网络知识量的强大无法估量,很多知识不是书本能学得到的。有了这种网上阅读的好习惯会让学生受益一生。教师注意随时跟踪,避免学生行为的偏离。毕竟网络深深,对孩子不可放松。更要征得家长的支持。另外其他学科的教师也要效仿。共同用爱心、恒心、细心去关心学生,潜移默化的感染他们。针对小学生善于模仿、可塑性强,善于幻想、主动活泼、追求高尚道德的特点。我们应充分运用学生的这些心理特征,用榜样的力量激励他们,抓住有利的教育时机,奠定良好的道德基础,让真、善、美在他们心中牢牢扎根与科任教师勤沟通,了解情况,让科任教师感到班主任对科任学科的重视,也是对课任教师自身的尊重。意见一致,求的共鸣共同配合教育学生。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课堂上手机时不能开启的,所有的看资料时间要在课余时间完成。可见不懂的地方需要老师指导的,可以询问。决不能顾此失彼。对学生必须严要求:上课专心听讲;不搞小动作;不溜号;上课积极发言讨论;不懂就问;认真做好笔记;认真完成作业。

作文教学工作总结3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生掌握知识的标志,但这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本文从四个方面具体论述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农村孩子的写作水平。

  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二、从读学写,读写结合。

  三、练是关键,练说练写。

  四、重视作文讲评,作文批改、修改。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生掌握知识的标志,但这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这几年来,本人主要从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不少学生害怕作文,一提起笔就抓耳挠腮,经了解有几方面的原因:

  1、觉得无内容可写,乱编的多。

  2、语言积累少,干巴巴的,难以写具体。

  3、对周围事物没有留心观察。

  4、缺乏想象力。

  5、题材千篇一律,难以表达真情实感。针对以上问题,如何来提高农村孩子的写作能力呢?下面谈谈本人的几点看法。

  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学习便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勤奋的探索,执着的追求。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精神状态下,绕有兴趣地学习,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是小学作文教学的第一步,也是作文教学成功的向导。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呢?

  让学生写熟悉的内容,以“趣”激趣。

  作文命题应开放,出宽题,紧紧围绕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以他们周围的人或事、景或物作为作文内容,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感到有一种表达的愿望,有一种冲动想把自己想说的意思表达出来。如根据学生的思想情况,命题为《××,我想对你说》。又如根据小学生最喜欢做游戏的特点。我们可以精心设计游戏内容,游戏前,告诉学生要留意游戏的过程,注意同学的言行和表情。游戏后组织学生说过程,讨论从游戏中懂得的道理。学生玩得兴高采烈,自然会说得兴致勃勃,写起来就不难了,而且有兴趣了。

  以成功的喜悦,激发写作欲望。

  要使学生坚持不懈地自觉作文,最关键的是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并逐步养成习惯,满怀乐趣地去学习,在实践中我具体做好以下工作:首先用肯定给学生自信心。学生的作文被拿到班上作范文宣读,小作者的眼睛会一亮,神情高兴。哪怕学生写得很不成功,也要给予鼓励性的评价,甚至把一些差生的作文修改好后在课堂上讲读,以此激发学生特别是差生的作文兴趣。其次在作文评语中给予鼓励,为作文中的优点“喝彩”,哪怕只有一个词用得生动、一个句子写得好或一个地方有新意,也要为其叫好。让他们觉得“我也会写”,从“怕写”向“要写”、“乐写”迈步,循序渐进,最后达到共同的目标。第三是办好班级的习作园地,把优秀的篇,段张贴在上面,供全班学生学习、品赏。还可以鼓励并指导学生向报刊投稿等。

  开展形式多样的作文活动,激发写作兴趣。

  小学生好奇心强,爱表现,形式多样的习作活动能调动学生的习作兴趣。如开展课前读报活动,让学生到讲台宣读自己的优秀习作,或是宣读从作文选上看到的好文章,精彩片断等等,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和表现的机会。为了表现自己,在课外时间他们就会趣味盎然地寻找或写出自己满意的习作。又如开展作文竞赛活动,竞赛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有效手段。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由于竞赛中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增长,因而多数人在比赛的情况下学习和工作一般比没有比赛的情况下好得多。小学生喜欢表现自己,好胜心强,开展竞赛活动,给他们更多的参与和表现机会。这样不但可以调节以往习作所形成的氛围,激发学生“我要写”的兴趣,还可以大面积地提高习作的'质量。

  我们还可以用导语激趣,创设情境激趣等等来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培养写作兴趣是作文教学的突破口,是指导学生作文迈向成功的基点。

  二、从读学写,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作文教学时,要指导学生灵活运用阅读中的知识和技能。”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从阅读中汲取营养,利于学生从读学写,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这也是作文教学的基本途径。

  1、从阅读中学习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方法。

  我们在写作教学实践中,作为教师要有意识地把作文指导渗透到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每学习一篇课文后,注意对该文的结构和写作方法进行分析。如学习《忆爸爸》这篇课文,作者是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先总写爸爸有什么好品质,再举例分述爸爸各个好品质,最后总结。其中第二部分写得最具体,分别从几件具体的事例,表现出爸爸的精神品质,记叙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指导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这篇写人文章的写作特点和表达方式,理解作者是如何选材如何把人物形象写具体生动,即对写人文章可以怎样谋篇布局。又如学习《记金华双龙洞》,注意学习游记的结构特点。在教学中持之以恒地把写作指导渗透到阅读教学中,通过长期的潜移默化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2、联系课文,适当摹仿,仿中求创。

  中外作家历来强调创造,但在写作中可以适当摹仿。例如在写作《参观××公园》时,学生一开头就可以描写参观前的天气情况,这时就可以引导学生摹仿课文《第一次跳伞》中的第一自然段。虽然公园里没有“机场”、“飞机”等景物,但可以有“蓝天上飘浮着朵朵白云,正从东方升起的朝阳……”也可以引导学生摹仿课文《参观刘家峡水电站》中的第一自然段,用开门见山的方法点题,什么时候,我和谁高高兴兴地去参观××公园。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很快就学会,为本次作文开了个好头,亦为主题思想的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指导仿写的同时也注意求创,写出具有自己特色的习作。

  3、加强朗读背诵训练,培养语感。

  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其中道出一个深刻道理:文章源于积累。只有语言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如涌,笔下生花。否则,纵有思绪万千,笔下也难有片言只语。古代的一些文人学士,如韩愈、苏东坡……他们压根就没学过语法,修辞、逻辑,但能写出千古流传的好文章,其奥秘在于他们熟读乃至背诵过大量的优秀作品,形成了敏锐的语感。所以语言的积累,语感的形成,有懒于多读多背,实践证明,运用语言文字,写作能力的的形成,也需多读多背,课内多读,课外也需多读多背。在教学中,必须加强朗读训练。要求正确朗读好词句篇,读时做到眼到、口到、心到,还要适当增加背诵的量。通过读、背使学生把课本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储备起来,提起笔来就不会难了。

  4、做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指的是人们在阅读书报时所作的一些文字记录。写读书笔记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写读书笔记可以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③所以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要做好课内课文的读书笔记,但这还远远不够,还要指导学生大量阅读课外读物,并作好读书笔记。具体的方法在阅读时摘录书中的优美词语,妙语妙句,精彩片段……并反复吟诵,只有经过长期积累,语言才会丰富,写作时大量生动的语句就会涌向笔端。

  阅读是学生获得作文范例的基本途径。学生可以从读中学到“怎样写”,但这也需要我们老师们长期有目的地培养,让学生从阅读中积累语言材料。从读中学写,读写结合,提高写作能力。

作文教学工作总结4

  一、源于生活,服务生活。

  语文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作文也是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作文教学应与生活相联系,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原有的知识基础,将学生的生活画面与学生的情感沟通衔接,以此来激发学生感悟生活与人生。如此,应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学生的认识能力、联想能力、创新思维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培养。当然,在作文教学中,同样要注意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新离不开想象,创新必须以想象为基础,只有丰富的想象,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

  所以,在作文教学中应重视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联系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敢于想象,敢于创新,敢于打破常规的训练。而所有的训练,都必须与现实实际联系起来,才能让学生更容易接受。经过链接现实生活的训练,唤起学生丰富的想象,改善学生的思维空间,实现认识能力的飞跃和突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处理好自由作文和基本功的训练。

  自由作文和基本功的训练,两者该如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我认为北京师范大学的一个教授做的报告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他认为:我们在自由作文上要加强一些作文基本功的训练。语言文字的基础千万不能放松。从以放为主到放中有收,从以收为主到收中有放,正确处理好习作教学中自由表达与语文基础的关系。如:在习作评价上,要求鼓励有创意的表达,并且让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合作,相互了解,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学生通过课外阅读积累了很多的词语和句子,如果不让他们自由独立的表达,这些句子和词语很可能是消极的。只有在自己的自主的自由的独立的表达过程中,这些消极的词语和句子才能够转化为积极的句子,才能有效地形成语感。特别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现在有人对自由作文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叫做你放手他就可以飞。这个比喻对不对?的确,教师不放手,学生的习作飞不起来,然而是不是教师一放手,学生的作文就一定能够飞起来。

  我看不见得,要能飞起来,不仅要有飞的强烈愿望,还要有飞起来的切实的本领。有些孩子由于天赋条件,家庭条件,本身条件,他的确能飞起来,但多数学生飞不起来,一放手就掉下去了。从逻辑上讲,教师放手只是主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我认为当前作文教学要两手抓,一个是激发动机,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另一方面我认为是要制定作文训练的序列,抓好基本功的训练。应该使自由作文和基本功训练两者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相得益彰。自由作文是先放后收,放中有收,而基本功训练是先收后放,收中有放。

  三、结合本班实际进行训练。

  如何做到内容具体生动、有一定条理、语句通顺、能够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等要求,是习作评改课的重点,也是我班学生需要加强的一项基本功训练。针对我班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本册习作重点,在教学“收获”这单元的作文时,我把本次习作指导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努力做到把收获的过程写清楚、写具体,表达得到收获的感受上。对于这一重点,我设计时注意在交流中以评改标准为参照,引导学生学会赏析、学会集体评改和自主评改,渗透作文写作方法和遣词造句、表情达意的方法。特别是注意鼓励有创意的表达、有独特的感受、能够使用已积累的名言熟语等新鲜语句的同学,鼓励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尊重富有个性和创意的表达以及评价。

作文教学工作总结5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一直是众多语文教师潜心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如何让学生不单纯停留在文从字顺、辞能达意的基本要求上,而能写出富有时代气息、立意新颖、文情并茂的好文章,这要求我们在进行作文训练时,努力探求一条最佳的教学途径。积多年语文教学之经验,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注重学生感受能力的培养

  从作文教学的现状来看,学生作文难,并不是因为他们没有生活素材,而是因为他们缺少发现。改革开放的社会现实使他们拥有了大量的生活信息,但拥有信息并不代表他们能够感受信息,更不用说对信息进行鉴别、选择、分析、运用了。应该看到,生活、感受、发现这三者是互相依存,互相贯通的。缺乏感受,自然谈不上发现,也就不可能有作文的渴求。勉为其难,是写不出什么好文章的。唯有对生活有独特的感受,才能对题材的意义有独到的发现,写出富有新意的佳作。

  感受能力是写作准备阶段对客观事物进行理解的一种思维能力。通常,我们观察事物如果只停留在一些表面现象上,那只能说是获得了一些肤浅的感受罢了。要让感觉上升到感受,还应深入事物的本质,对观察所得加以分析、比较、综合,从而使客观事物的某些特性在头脑中得到反映,形成理性认识。这种认识所体现的感受要比观察阶段深刻得多。

  感受能力带有显著的'个性心理特征,具有个人思想感情的主观色彩。感受能力的培养,不能离开感情因素。为了培养感受力,增强主体感情启动力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应引导学生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创造健康的心境情绪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对生活和作文的喜爱之情。

  从感受到发现是一个艰苦的探索过程。由于不是所有的生活都会被感受,也不是所有的感受都必然导致发现,所以我们应指导学生有选择地贴近生活,以形成感受,进而对感受作加工处理,进行概括、提炼,使其升华以导致发现。还要强调学生的自我训练,以启动主体情感,体验客观对象,强化记忆印象,提高领悟能力。这种训练往往采用“自省”与“移情”的方式,通过感受主体的自我探索和推己及人来实现。

  二、注重学生构思能力的培养

  作文,从对客观事物的感知到挥毫成文必定经过一个相对集中的运思阶段。运思是作者形成良好写作心境、设计文章蓝图的必由之路,是决定文章质量和命运的关键。一些学生作文素质不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没有没有养成正确运思的习惯,而教师也往往把劲使在批改文章和准备讲评上,对学生作文前运思的关注和指导却不够。

  为了克服弊端,从教师教学角度来看,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运思能力,必须对学生的写作现状做周密的调查,了解他们在作文过程中是如何审题、立意、选材、布局谋篇以及怎样选用表达形式的,这是教师取得指导主动权的关键。如果是命题作文的话,应在作文前要求学生写下因题目触发的种种联想,并设计框架,编写提纲;在作文后,要回忆运思心得,从自己一篇习作的诞生过程,寻觅写作运思的轨迹。应让教师和作者本人看看他是怎样观察感知生活,感受是如何导致发现,积累又是如何导致灵感突发的,看看从构思的萌发到构思的孕育,再到构思的定型,其运思过程是怎样的;看看在运思的具体操作中,是怎样立意定体、选材取事和构架谋篇的;看看是怎样借助广思与深思来开掘人物、事件、景物的内涵的;看看是怎样运用形象思维,借助联想、想象来创造新形象的;看看是怎样运用逻辑思维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的。

  运思本身的效率是与构思能力分不开的。在作文教学中,应予以充分的重视。培养构思能力首先要不断地开拓视野,多方面体验生活,积累书本知识,保证作为构思物质基础的信息材料的输送源源不断。其次,要努力提高思想境界,陶冶志趣情操,培养良好的运思心理质量,树立勇于探索,不怕挫折的志向,以发扬求敏、求活、求新的精神。第三,要不断提高思维能力,特别要注重发展创造思维能力,注意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拓展思维空间,克服思维定式,以强化创新意识。

  三、注重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

  培养想象能力对于学生,尤其对于那些不善于作文又害怕作文的学生来说,其重要性犹如酶之于美酒的酿造,它是激发作文兴趣不可缺少的催化剂。为此,我们应积极训练和努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训练想象力,一般说应先培养再现曾体验过的事物形象的能力,再培养设想出自己未曾直接见过的事物形象的能力,前者属联想与再造想象,后者则属于创造想象。在学会再造想象的前提下,再把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结合起来加以训练,从而学会独立地构思新形象、创造新形象。由于想象要以丰富的表象记忆为基础,它离不开对生活的体验,离不开对客观事物的观察、记忆和理解,所以,培养想象力要不断开拓视野,加强生活经验与书本知识的积累;由于想象力要以正确的思想为指导,以健康的感情为动力,所以,培养想象力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与感情素养,陶冶自己的审美情操;由于想象力要借助语言的调节和表现,所以培养想象力要与培养语言表现力结伴而行。最后,想象力的培养还有赖于加强写作实践,要在经常练笔中锻炼敏捷、灵活的文思,发展创新意识。

  总之,要不断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须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最佳途径,方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如果语文教师能在平时的写作教学中不断探索、持之以恒,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将指日可待。

作文教学工作总结6

  一、教学思路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关于习作的论述为指导,遵从习作教学的基本规则和中年级学生的语言发展基本规律,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尊重学生独特的个性体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与写作习惯,开启学生的语言智能。着力解决学生“言之无物、言之无序、言之无法”的问题,引导学生加强语言感悟和积累,丰富生活素材,领悟表达方式,达到课标所提出的第二学段习作教学目标:

  一是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二是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三是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四是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五是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六是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七是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二、学情分析

  本班6人,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功比较扎实,习作能力属于中等偏上水平。具体表现为: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能注意观察周围的景、物、人、事,对新鲜事物感兴趣,初步形成了写日记的习惯;喜爱读课外书,有写读书笔记的习惯,能大胆使用学过的好此佳句;能写比较简短的记叙文,基本掌握了记叙、描写等表达方式,能根据“六要素”、表达顺序自主完成布局谋篇,能写比较详实的片段;能用书信与他人进行简单的书面交流,练习写过导游词等实用性文章;能发挥想象,尝试写科学想象类小品文,或创编童话、寓言故事。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生活视阈不宽。生活圈子狭隘,不能广泛接触大自然,难免有坐井观天之感,学生所见有限,缺乏写作素材。二是习作交流不够。多数学生不愿意将自己的习作念给别人听,他们普遍缺乏自信心,生怕没写好招人笑话,很少主动向人请教或互相交换修改习作。三是构思能力不强。表现为老师如果不讲就不动笔,缺乏独立构思能力,对于写什么与如何选材,怎样写与如何编提纲,为什么写与如何立意等,没有比较理性的思考能力。四是修改习惯不好。写完后不能静心修改,没有这方面的意识,更没有这方面的能力,对自己习作中的错误往往视而不见或只能发现鸡毛蒜皮的小问题。

  三、教学方法

  1、“双快”教学法,即快乐、快速教学。努力创设快乐的习作情景,渗透适合的写作技巧,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减轻习作的难度坡度,提高学生的写作速度和质量。

  2、读写结合法,即把读书和习作有机结合起来。提高课堂阅读教学效率,发挥课文作为例子的作用,引导学生学课文就要想同类型的文章怎么写;加强课外阅读,建立班级图书角,为学生提供经典好书,鼓励学生多读书,读整本的书,读了尽量用上来;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前提下,练习写片断、续写、仿写、缩写、扩写等小作文。

  3、观察引导法,即让学生学习观察生活和大自然,积累鲜活的习作材料。教给观察的方法,养成观察的习惯,做好观察的记录;要求学生适量写观察日记,记叙周围真实的生活;继续在黑板报上开辟“本周关注”栏目,尝试在课前开展“3分钟说话”活动(说最近的见闻感受)。

  4、口语与书面、综合性学习与习作相结合。根据需要,把口语交际和习作、综合性学习和习作有机结合起来,既促进学生能力的协调发展,又给学生拓展更加丰富、感性的写作素材。

  5、改革评价方法和方式。在注重语言、结构、立意、表达等方面评价的同时,要突出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如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以鼓励,还要重视对协作材料准备过程的评价,不仅具体考察学生占有什么材料,更考察他们占有各种材料的方法,要引导和促进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方法搜集素材。要采用“冷讲评”(老师把所有学生的习作看完后再讲评)和“热讲评”(学生写完后当即讲评,在全班面前点评)、教师面批面改、学生交换批改等方式,促进学生养成修改习惯。

  四、教学内容与进度

  第一、二周:读书的故事

  第三、四周:二十年后回故乡第五、六周:说明文我的----第七、八周、看图作文漫画第九、十周:写父母

  第十一、十二周:写读后感

  第十三、十四周:写供材料作文第十五、十六周:自由习作

作文教学工作总结7

  一、 研究的理论构思

  (一)概念界说

  作文教学“听、读、说、写”研究,就是以语文教学新“大纲”为纲,以语文课本为本,以校内外的社会实践活动为辅,通过扎实有效的作文训练,正确处理好作文教学与思想教育的关系,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同时也促进学生听话、阅读、说话能力的提高,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大面积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

  (二)研究的理论模型

  学生的语文能力,包括“听、读、说、写”四个方面的能力。作文教学要重视听、读、说、写的有机统一,重视综合学习活动。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听话能力的训练。听话能力的培养,是儿童把感受到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过程。通过听话积累习作素材,学生听话可为其说话提供材料和内容,能为口头表达创造条件;说话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和组织语言的能力,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意识、能力和习惯,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也能相应地提高书面表达(即习作)能力。并且,先说后写,是作文教学的基本规律。说是写的`基础,掌握口头语言是发展书面语言的依据,可见说话又为习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这个角度看,培养学生的听话能力,可以促进说话能力的发展,而说话能力的发展,又可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同时,从信息论的角度看,读是获取知识信息的主要手段,是“信息的输入”。在读的活动中,学生能够学习语言,吸收词汇,摸索语法习惯,感悟和借鉴别人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等,从而为说创造了条件。在读的过程中,由于吸收了他人的表述内容和表达方式,学生可以将读到的感悟到的信息转化为内部语言,将读到的素材,迁移为口头表达的材料,通过思维的逻辑转换,就为说提供了口头表达的内容和方式。学生可以把读到的信息,自然、流利地通过口头表达出来,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从而形成“出口成章”的能力。在教师的指导、启发下,学生把说的内容整理润饰、加工改造就可以形成书面语言,逐渐形成“下笔成文”的能力。总之,在作文教学中,可以以“听” 、“读”能力的培养为切入点,以听促说,以读促说,培养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特别是再经过学生的想象、联想、思维加工、整理,形成良好的书面表达能力(即作文能力)。

  (三)研究所采取的范式:

  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所采取的范式是“中介过程”范式,即以学生学习过程为主要研究内容的教学研究范式。

  二、研究的范围

  本课题按“低—— 中 ——高”循序渐进的方法,依据语文新“大纲”的有关要求,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从低年级开始,强化作文“听、读、说、写”的训练,形成可操作的网络结构。(下面为表格,因无法用表格,故如下情况)

  年级 训练内容、目的、形成 评价手段

  低年级 低年级着重练习写话,要有内容,语句要完整、适当。训练形式:用词造句,看图、听广播、听故事后说话、写话,听说一句或几句连贯的话,观察事物写话。 1、 课堂记录、书面练习;2、 笔试、口试相结合。

  中年级 中年级着重练习写片断 ,内容要真实具体,语句要通顺连贯。对中年级的学生的作文训练要注意趣味性,减缓坡度,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 训练形式:听、写,看图作文,观察景物写片断。 1、课堂记录、书面练习;2、笔试、口试相结合;3、个案法和抽测法相结合。

  高年级 高年级着重练习写整篇的作文,要有中心,有一定条理,能审题立意,围绕中心选择材料,编写作文提纲,合理安排详略等,达到小学阶段的要求,培养学生布局谋篇的能力。训练形式:看图作文,课外练笔,写日记和读后感,想象作文等。 1、课堂记录、书面练习;2、笔试、口试相结合;3、个案法和抽测法相结合。

  从各年级的训练重点来看,小学作文训练是一个有机整体:词句训练是基础,片断训练是关键,篇章训练是目的。只有层层落实,才能实现整体优化,提高训练的效果。

作文教学工作总结8

  当前,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一种现象:小学生不喜欢作文,一提起作文就愁眉苦脸,提不起兴趣,总觉得无话可说。可是,写不出又不能不写,无奈就拿起《作文选》搞移花接木,改头换面。那么,如何激发学生作文兴趣呢?本学期中我做了一些尝试,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现将我在本期教学中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

  一、积累材料。

  我在作文教学中,努力引导学生做好写作前的材料积累,即阅读积累和观察积累,它不但是写作入门的重要前提,还能有效地提高其作文水平。

  阅读积累。我充分利用每周安排的课外阅读课,指导他们阅读课外读物,学生从《儿童文学》、《小学生作文选》、《优秀作文》、《小学生学习报》、《小学生周报》等书刊中,摘录下好的词、句,记录了写作思路、技巧等。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多看方能博采众长,才能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语言,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在阅读积累中,我让学生把认为比较好的词语、段落收集记录下来后,还定期召开阅读演讲会,让他们说说自己近日来积累了哪些材料。

  观察积累。如到野外游玩;欣赏公园美景;参加义务劳动;参观商店、工厂;在日常生活中,随时观察一个人的表情,两个人的对话等。抓住这些有利时机,及时启发引导学生观察,从而增强了学生发现、捕捉生活的能力,把学生锻炼成为一个小观察家,并且及时记下来,写作的材料就能源源不断。

  二、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首先讲明道理,引起兴趣。生活离不开作文:如学校要评选“三好学生”,我就在班内开展了评选活动,选出三好学生,然后让同学们讨论他为什么是“三好学生”?最后我提出一个作文题目:记一名“三好学生”。这样学生就有话可说了,也觉得写文章是实际生活的需要,就有了作文的兴趣和自觉性。

  开展活动,培养兴趣。小学生好奇心强,乐于表现自己,因此,经常开展师生共同参加的有关本次习作内容的实践活动,能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如:在语文园地一我们进行了一次题目为《我的课余生活》的习作训练,作文前,我引导学生亲自参加了大课间活动。由于这次活动给学生的印象深刻,加上我亲临现场指导,所以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习作,而且多数学生的文章内容具体,重点突出。

  尝到成功的甜头,激发兴趣。教师应及时鼓励、表扬学生作文中的优点,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对于作文水平较低的学生,更要看到他们的进步,哪怕是点滴进步,比如有六年级的学生写作有了一定的基础,几年下来,存在的问题也多了。最常犯的错误就是作文偏题或离题,另一个常见的毛病是文笔不好,词语不够,想象力不丰富。

  如何解决以上这些问题?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需要平时的教学积累。

  三、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在作文教学时一定要让学生体验成功,树立自信,调动写作积极性。我的做法有以下几点:

  一是让学生有说的欲望。学生有了说的欲望才能做到我口抒我心,我笔抒我口。教师要突出“从说到写”、“先说后写”、“以说促写”的引导过程。

  二是不让一个学生在写作时头痛。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是无法改变的,这就要求我们不能拿同一标准来衡量所有的人,尤其是后进生。我的做法是,让他们从一句话作文开始,再到两句话、三句话……逐步完善。

  三是对农村的学生要用切合实际的命题。农村学生不像城市学生见识多、广、新、奇。所以,在命题和选材上都尽量贴近农村小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特色,紧扣“农”字出题,写出农村的特色。农村的人和事,素材很多:收稻谷、挖花生、喂猪、养鸡、赶集等等。这些农家人、农家事、农家景都是他们亲眼目睹的`、熟悉的、易于理解的和感兴趣的真人真事。

  四是开展丰富多样的交流活动。有时我朗读学生的优秀片段或作文,有时请学生上台来自己放声朗读,有时要求各组分别围成一圈,每个人都选读一至两篇自己的得意之作,其他组员听评其作文的长处和短处。在同学热烈的掌声中、在充分肯定的评价中、在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中,学生逐步树立起作文的自信心,人人都觉得自己行。

  五是鼓励写作,推荐发表。我通常是利用学习园地,把选好的文章张贴到学习园地上,让同学们利用课间阅读、欣赏,然后让每位学生写出各自的感想、体会,指出其优点和不足之处。其次是指导并鼓励学生积极投稿。我让学生参加学校的红领巾广播站的作文征集,有优秀的作品还推荐投到《少年时代》、《语文课内外》等报刊。

  四、注意写作素材的积累

  乡村的学生平时很少课外阅读,缺乏写作素材,对作文望而生畏。要是学生写作有话可说,有物可写,必须注意积累写作素材,提倡多阅读文章。但仅仅多读是不够的,在读的同时更应该注重素材的积累,让其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并灵活地运用到写作中去。在教学中,我主要引导学生使用以下三种方法积累写作素材:

  一是在课堂上积累。我告诉学生小学课本里面的文章都是经过严格筛选的,文质兼美,不少是名人的佳作。其中的好词佳句通过读、品、抄、背、说话、写片段等积累起来。当学生在仿写和使用恰当的时候,我都会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

  二是在课外积累。我尝试着每次上课前几分钟后都让每一位同学到前面讲一个故事或者说一段话,内容不限,古代的、现代的,国内的、国外的,笑话、寓言故事等等,或者亲身经历的,或听说的、看到的,然后请同学们发表自己的看法,也可以谈自己的感受、体会、启示等等。我还提倡学生无论何时,无论在哪里,只要发现了写作素材就记在当天的日记本上,从一个表现心情的词语开始,到表达情感的一句话,最后写段或篇。

  三是贴近生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有意识的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丰富习作素材。”先观察后作文,先实践后作文。记得有一次,我带学生在学校周围观察:到处是成群的鸡鸭,独特的农家小院,房前花果香,屋后树成行,成片的庄稼绿油油……天然的动植园,这正是写景状物的好材料。种菜锄草、养鸡喂鸭、钓鱼捕蝉,这些有趣的生活场景是城里孩子没法体验的。我还要求学生养成写观察日记的习惯,引导他们不断的积累材料,以备作文之需。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

  (一)仔细审题。

  学生在得到作文题目后,总是急于下笔,往往写得精彩却不符合题目要求,因此审题时一定要教学生审清对象、审明范围、审准重点。

  (二)认真拟题

  一篇作文,题目就是它的灵魂,是引人入胜的灯塔,可有时候学生“题不对文”,题目空泛,华而不实。有些同学担心文章标题字数太少说不明白,就硬把题目拉长。我要求学生拟题要切合文章的思想内容;拟题要具体;拟题要醒目,有新意,要精练,不要累赘。

  (三)写好开头和结尾

  写好开头段,才能紧紧抓住读者的目光。开头方法多种多样,我教给学生一条,那就是:简洁明了迅速入题。对于结尾也没有固定的格式,我让学生一定掌握好常见的几种方法,有概括全文、交代结果、写出感受篇末点题、表达感情和愿望、首尾呼应给读者留下思考和回味的余地等。

  (四)书写习惯方面:字迹工整,保持规范。

  (五)想象作文教学

  几年来,学生对看图作文,写人作文,记事作文以及写景状物的作文基本没有什么问题,最头痛的应该是想象作文。高年级的想象作文要求想象的完整性,更强调了想象的深度与具体。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能放得太开,也不能引导太多。如何把握这个度,真的很难。如何引导学生写好想象作文?我在实践中摸索、总结出:首先,提供丰富的习作内容,帮助学生打开思路,让学生知道“写什么”。习作内容可以是老师准备的,也可以是学生的,比如前面游海燕老师执教的《报道作文》,课前搜集准备了小鸭子过马路之前、之后的几幅图,学生通过看图进行想象交流,就拓展了思维。其次,提示具体的习作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让学生知道“怎样写”。刚才说到的《报道作文》,游老师就是根据学生感兴趣的图进行具体有效的指导,引导学生想象故事情节,想象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节,并结合学生想象后的描述表演,进行针对性评价、引导,使学生对“如何想象细节”有了更为直观的体会。一句话:想象作文就是让学生围绕主题畅所欲言,合理想象,写我所想,抒发真情。

  五、注重作文评改

  一篇作文完成后,需要的是评定,推动,我很注重后期的评改工作,主要落实以下两方面:

  学生方面:

  1、作文写好后,我总是让学生先自主评改,通过检查、推敲,自己去修改明显的错别字和语法错误,还可在内容上进行删加。

  2、交互评改。在自己觉得满意后,又通过在小组中合作、相互评改中提高。当他人评价时,也能使学生得以借鉴、吸取别人的闪光点。

  教师方面:

  在学生作文的批改和评价基础上,我坚持精批、面批的原则。对每个学生的作文都进行认真地批改,尤其对作文能力偏差的学生更要实行精心的面批,主要批出字、词、句、段、篇及标点存在的问题,同时又要批改学生习作中的好句和优美片段,写出眉批、段批和总批。有时把学生叫到身边一同修改,使学生知道自己作文好在哪里,差在何处。我一般用激励性的语言评价学生的作文,“老师从你的作文中读出了……”“我相信你……”“如果你在写作时注意……会做得更好”这些评语看似简单,却能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欢愉,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总而言之,作文教学之路是艰难的。我们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始终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思想认识的实际,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注重积累写作素材,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习惯,注重作文评改,让学生从“厌”写变“乐”写,由被动变主动,由低效变高效,提高写作水平。

作文教学工作总结9

  经过一学期的努力,我班大多数同学的习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从整体来说,动笔前有不错的构思,作文也有一定的创意。行文中,具体生动的篇章屡屡出现,体现了个性的张扬。比如,石莹杉,黄雅梅,郑倩,徐宇新的作文先后被推荐到市参加了市组织的作文比赛,但后进生的文章却空洞无味,习作不连贯。现在,我就本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本期的“习作”共安排了6次,“以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实践、体验“为宗旨,在内容上安排富有儿童情趣,在呈现形式上力求灵活多样,在操作练习上以每个单元的语文天地中的笔下生花为练习内容进行了练。

  《习作1》:选择一项,写一写。

  ○1、我见过龙形的风筝,我想

  ○2、我们家乡出产龙井茶,这次我了解了它。 写下关于它的故事。

  《习作2》:写一写我和书的故事或写一读后感。

  《习作3》:平时,我们常常有和大人们不同的见解,我们总觉得有些事情可以有另外的.结果。今天,换个角度来思考,写一写:题目为假如我是??或**我懂得你的心意。

  《习作4》:通过具体的事例,认真观察生活,选一个像修鞋姑娘这样真诚的人,写一写。

  《习作5》:把我们的心愿、我们的生活或有情趣的事写成小诗。

  《习作6》:记述一个你见到的或听说的有尊严或没有尊严的故事。

  《习作7》:选择一项,写一写。

  ○1、写一写关于自已家中的燃料或照明用具的故事。

  ○2、写一写自己最喜欢的灯。

  ○3、想象作文:我回到了不会用火的时代。

  《习作8》:选择一项,写一写:

  ○1、替西门豹写份治邺的工作报告。

  ○2、用来头的语气描述值夜哨的经历。

  ○3、写自己试胆量的经历。

  ○4、记述“初显身手”的实验过程。

  习作中,我按“长线、短线结合,习作、练笔结合”的方法,其中的习作1、2、4、5作为适时安排的“小练笔”。让学生模仿课文句式、段式、立意、写法等,进行了局部仿写练习,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重视阅读与习作的有机结合,正确处理“读”与“写”的关系,打好学生习作起步阶段的基础。在阅读教学中,我注重了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对于本册书中安排4次习作,我充分利用教材,解除束缚,让学生敢于表达,乐于表达。切实引导学生利用所提供的样例,循序渐进学写片断,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我还特别强调作文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写想象中人事物,激发他们大胆想象,展开联想甚至幻想,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创造条件使学生无拘无束地放开来写。

  本期作文的批改,我采取了老师批改与学生互相批改的方法,教师祥批祥改四次,小练笔让学生互相批改,努力提高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

作文教学工作总结10

  许多语文教师谈到作文教学时,感到很头痛,现就结合我二十年的语文教学经历谈一谈在作文教学上的一点感悟。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在教学中,我感觉到大部分学生以为作文太难写,没有灵感,找不到素材,绞尽脑汁也不知道该写什么,对作文失去信心,不乐于写作文,我觉得造成这种局面与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作为语文教师的我深感作文教学工作的艰巨与困难。那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作文,联系我的教学经历和实践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精心地创设情景,激发学生表达欲望

  作文教学难,首先难在学生没有原始的,基本的想它、爱它的欲望和兴趣;其次是觉得没有什么可写。所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显得尤为重要。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的形式方法多种多样。心理学研究表明:活动是儿童的本能,好玩是儿童的天性。因此作文教学要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将作文表达回归到有趣好玩的活动中,让学生走进生活,去感受生活,让学生充分参与在活动和生活之中,有了激情,有了感受,有了材料,这样才会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想写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不要轻易规定作文命题,束缚儿童的个性。儿童是最富有个性的个体,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喜好,又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这就决定了学生会选择不同题材、不同的表达方式去反映自己眼中的世界,也就会形成儿童写作能创造出他们眼中的缤纷的世界。作文是一种创造活动,如果教师对学生的束缚太多,会产生语言贫乏,内容千篇一律,思想僵化,缺乏儿童的趣味性。所以作文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遵循儿童的学习心理特征,创新作文形式,让不同智力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自由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在抒写表达中体验作文的快乐。

  二、鼓励学生说真话,表真情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生活就是作文之源,生活即作文,作文即生活。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感可发,就需要学生的作文反映他们的真实生活,表达他们的真情实感,体现童真童趣。首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提炼素材,捕捉生活中的感人情景,积累丰富的生活素材,让学生懂得作文就是用笔描绘生活,要引导学生勇于去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去发现,去探究。真实的情感最能打动人心,真实的感受是学生写作的第一手材料,既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体验,又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能使学生把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尽情地释放出来。例如:学生在劳动课上通过参加劳动,亲身经历了劳动的辛苦和劳动场面的热火朝天后,我安排了一篇写劳动课的作文,学生就能把在劳动中看到的、听到的、做到的、想到的、体会到的情景描写得十分真实、生动、感人,就能把劳动的激烈场面写得真实具体。星期天学生参加了家里的收割麦子的劳动,

  有些学生就把他们的劳动经历和感受写进作文里,有写劳动辛苦的,有写生活不易,感恩父母的,那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真情实感,着实让人感动。如果不是亲身经历了、感受了,写出真情实感是不切实际的。因此,要坚持作文与生活相结合,作文与做人相结合,防止胡编乱造,假情假意,说空话。

  三、教给作文方法,重视作文指导

  一要指导学生细心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教师要引导学生作生活的有心人,对周围熟悉的人和事物要细致地观察:这些人和事有什么特征,给你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等。在观察中会突发奇想,产生表达的灵感,有了表达的欲望。

  二要在教学中落实作文指导。叶圣陶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入编教材的课文都是经过细致推敲的优秀范文,作者巧妙的构思,有序的写作,独特的观察视角等都是学生学习的好材料,让学生模仿优秀课文的写法进行写作,琢磨并领悟出作文的真谛。每位教师在教学课文时都要充分利用教材这个形象直观的例子,让学生潜心地去读,自由地去想,无拘无束地去议,在此基础上,师生一起归纳、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要点,再提供适当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借鉴迁移,巩固习作知识,为写好作文提供一条快捷之路。三是要在长期的课内外阅读中积累优美词句。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在阅读中进行有效的语言积累,丰富自己的大脑仓库,这样才能在写作时文如泉涌,下笔如神。没有语言积累,学生的作文将是“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内心有情而不能抒发。所以我们要鼓励学生广泛阅读课外书籍,多读书,读好书,不断获取间接经验,积累语言。

  四、重视作文的修改讲评

  学生作文虽不是作家的创作,也不能写一次就完事,要让学生明白无论作文水平有多高一次性完成作文,肯定会有漏洞,会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必须要反复修改,要知道好的文章是改出来的。

  要指导学生把作文“写具体、写生动”。机构是文章的骨架,具体生动则是文章的血肉,一副“骨架”加上“血肉”才能构成鲜活的生命体,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重视指导学生把作文写具体,写生动。

  教师对作文的批改讲评是作文教学中尤为重要的一环,教师既要注重对学生作文进行批改讲评,肯定他们在作文中的优点和成功的地方,指出他们在作文中的不足与失误,还要强调师生合作评议,学生自主、合作修改,让学生养成勤于修改的好习惯。针对学生在作文中出现的优点、闪光点,一定要提出表扬,要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进而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鼓足他们乐于作文的勇气。

  这是我在作文教学上的一些理解和感悟。我相信教师只要在新教学理念的沐浴下,引导学生立足与生活实际,做生活的有心人,教师再给予学生合理有效的作文指导,给他们表达的自由和空间,宽容每个个体的个性,一定会改变不愿意写作文的局面,每个人都会乐于作文,乐于表达,让作文成为学生表达生活、体验生活的一部分。再也不把作文当做负担去对待了。

作文教学工作总结11

  作文体现了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根据本人多年的作文教学经验,我觉得要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离不开以下四方面的“重视”。

  一、重视学生课外阅读的质量。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个只读语文课本的学生是万万写不出好作文的。视野狭窄、语汇贫乏、语感欠缺是学生写作道路上的三个绊脚石。要想踢开它们,必须要注重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引导他们养成自主阅读课外书籍的习惯。每周确保一节课让学生拿出自己喜欢的课外书自由阅读。教师不加干涉,但要在读书的选择上加以引导,使其既能好读书,又能读好书。其次务必告诉学生读书一要有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并通过有感情地朗诵,写读书心得等方式表达出来。二要善于积累语汇,遇见优美的词句段章要摘抄在专门的笔记本上,以备后用。三要细心领会别人构思谋篇,表情达意的方法技巧。如此用心读书,定能开启文思,在写作时左右逢源,妙笔生花。

  然而,遗憾的是农村孩子受家庭经济和家庭教育的限制,课外书寥寥无几。怎么办?可以让学生相互交换课外书,可以成立班级图书角,实行资源共享。教师也可以拿出自己的藏书和学生一起分享。何况现在除了语文课本,每学期还配有一本补充教材《语文阅读》,如果学生能在一学期里用心读好这一本书,未尝不是一种收获。

  二、重视阅读教学中的朗读训练和写作方法的探讨。

  一篇课文就是一篇很好的例文。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诵读、品读、悟读、演读等多形式的朗读训练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有了良好的语感,学生才会写出文句通畅、清新生然的.作文来。阅读教学中教师还要有将读写结合的意识,在总结课文的阶段引导学生探讨一下课文的写作特点是什么。这些写作特点有很多是在习作训练中要求学生掌握运用的。比如:首尾照应、前后呼应、有详有略、巧用修辞、动静虚实结合、正面描写、侧面烘托等,就是一些常用的写作技巧,要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明了是怎么回事,起码有一个感性上的认识,然后逐步引导学生在习作训练的过程中加以理性的运用。

  三、重视写作基本功的训练。

  填空、改写、续写是三种常用的写作基本功的训练类型。填空通常是给出一段不完整的话,省略了个别关键性或修饰性的词句,让学生调动平时的语言积累,恰如其分的填充出来。改写一般包括扩写、缩写、句式改写、修辞改写和文体改写几种。扩写可以训练学生运用积累的语汇,学习如何把作文写生动具体形象。而缩写则与扩写是逆向的,它要求学生能从一个“枝繁叶茂”的长句中删繁就简准确抓住主干(主要意思),学习把语句写得简洁有力。句式改写就是根据句子语气表达的需要在陈述句、感叹句、祈使句、反问句等不同的句式间相互进行转换,而句意不变。此外句子中的修辞手法也可以进行改写训练。如把陈述句转换成比喻句、拟人句,或使用夸张、对比等修辞进行改写,以求增强表达的效果。文体改写常见于古文今译。一篇古诗文在理解内容,领会思想情感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添加进自己的联想和想象成分,写成一篇文情并茂的现代文。续写则仅供开头,留出余地,让学生自由发挥续写完整。

  除上述外,教师还可鼓励学生养成写日记或周记的习惯。只要勤奋练笔,滴水穿石,必会日久功成。

  四、重视习作成果的交流展评。

  作文是学生脑力劳动的成果。对于每个学生的每篇作文教师都应给予耐心的指导,足够的关注。作文评语中尽量多一些赞扬、鼓励的话。即使面对一篇很糟糕的作文,也要善于从一堆泥沙中淘出几颗闪光的金子,扬起学生自信的风帆,帮助他们找到写作成功的动力源泉。要多开展一些作文展评交流活动,展示优秀作文,鼓励学生投稿,参加各类作文竞赛,出办作文手抄报。有条件的可以把学生的好作文打印出来汇成一本《班级优秀作文荟萃》。由此满足学生内心的成就感,同时也让他们体验到写作的乐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真心热爱上写作。

  尽管很努力,但学生的资质禀赋不同,相同的教法之下,写作水平依旧是良莠不齐。所以,作文教学任重而道远。提高每个学生的作文水平是我们每位语文教师最大的心愿。为了实现这一心愿,还需要我们长期不懈地努力探索和实践。

作文教学工作总结12

  如果把作文看作一个人,二年级尚是婴儿的蹒跚学步;三年级的孩子就需要做到施施而行。从二年级简单的看图写话到三年级的篇幅作文,孩子迈出的这一步要面对的困难可谓重重。作为一个二升三的语文教师,听过部分学生家长都呼出过这样的焦虑:“老师,我的孩子不爱看书,上了三年级作文能写好吗?”,“老师,我孩子作文不好,需要去补习班吗?”

  这一步,孩子从低学段迈入了中学段,身心在不断发展,所学知识的难度也在阶梯性地提升。这一时期中的作文教学主要目标,是教会学生由描写一段话逐步向一篇完整的作文转变,迈出的这一步,不仅承接了小学低学段的看图说话训练,又奠定了小学高学段完整作文训练的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因此,此过渡期中的作文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一、此阶段作文教学中的主要问题

  结合日常教学中学生的习作批改情况,抽丝剥茧,剖析学生在写作时的问题和困难,以求最大程度地解决问题。

  (一)思路混乱:在习作练习中,学生无法把所看到的画面有序地呈现出来,以二年级的一张测试卷上的习作为例:一副类似公园的图画上包含了塔、鸟、河、桥、船、人、树等内容,要求有顺序地描绘出图上的画面。班上的一位同学很有想象力,描写出了河里的青蛙在呱呱叫、小蝌蚪在游泳,唯独写不出顺序,东扯一句西扯一句,无法连贯地表达,写不出画面上的内容。

  (二)没有重点:在批阅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猜猜我是谁》时,笔者发现部分学生的习作稿都是千篇一律的“炯炯有神的眼睛、樱桃小嘴、黑黑的头发”,言语平淡如水、大多雷同,无法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第二单元《写》的练习中,有些孩子通篇都是流水账:早上刷牙洗脸吃饭写作业,下午睡午觉玩游戏,晚上累了睡觉,读来让人啼笑皆非。

  讲解作文时,笔者给学生举过一个例子:当你面临着许多书面作业、活动任务需要完成的时候,你要以什么顺序来安排呢?经过提示,大多数学生都知道要挑最着急的作业先完成。我就结合主题顺势引导学生:作文也是这样,有重要的部分,也有不重要的修饰部分,要抓住重点多写、多做有意义的'叙述。

  (三)字数不足:

  由百来字的段落作文到三百字的篇幅习作,绝大部分孩子都面临着无话可说、无字可写的窘境。在讲授扩写情节、展开描述、分段有序描写上,值得我们去花更多的功夫。

  二、结合单元习作,完善教学策略

  (一)、搭建舞台

  由看“图”写话的具象可感,到命“题”习作的抽象构思,学生的写作思维需要拔高,教师的教学方法也需要因时制宜。在基础要求“观”的基础上,更要写出心中的“感”。在这个写作的起步阶段,教师在前给学生引路,不仅要送上马,更要扶一程。三上第一单元的《猜猜我是谁》属于人物描绘作文,我选用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自然地进入写作练习,展示学生耳熟能详的动画人物,让学生来一一描述、补充,再而请学生上台来,让其余学生来说说他的特别之处。从外貌、性格、品质、爱好四个角度提供典型范例,搭好写作支架,让学生基本了解写作模式及写作中心。

  在了解架构的基础上,适当根据差异循序渐进,要求学生顺着范例能想象开去:比如“明亮的眼睛”思考起来,眼睛会滴溜溜地转;“小小的个子”在运动时,却迈着大步跑得飞快;由“他乐于助人,关心同学”的例子想到他会怎么帮助别人,在班里有了哪些积极地影响。为了彰显主题,还须明确要求:既然标题叫《猜猜我是谁》,那么目标就是不写出姓名,让其他同学一读你的作文,就可以猜出谁是主人公。

  (二)、素材积累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写作是一个没有捷径的积累工程,为了屯好这些写作的知识粮草,就免不了日常多多操练。习作并不仅仅限于课堂之中,在适当的时候笔者把学生们带出课堂,走出教室,感受广阔的天地。

  走进校园之中,看看没有关注过的林荫小道,没有观察过的挺拔大树、郁郁花圃,没有触摸过的伟岸雕塑,看看它们的颜色、形状、大小,感受它们跃动的气息;周末去图书馆,看看图书馆大楼的外观,看看里面的人,看看里面的摆设,看看里面在阅读的读者;公益活动时去大街上,看看忙碌的清洁工、辛勤的警察叔叔。把看到的一切都记录下来,带到课堂里一起分享、评讲。为了强调写作素材的广泛,笔者还讲了自己“看蚂蚁在墙角下搬食物”的例子,对比出了蚂蚁的弱小,食物的庞大,搬运的艰辛,以此他们留心生活。

  生活确实是写作的来源,但是学生局限在自己生活的天地,大部分在“家-校-补习班”中奔忙,因此就要抓住这条线来做文章。笔者会不定期给学生布置一些生活作业,在完成之后写下自己的感想,并适时地为学生展示一些能引起共鸣的例文,供他们讨论交流,再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来说、来议、来写,以达到积累素材之效。

  (三)、读写结合

  素养取向的小学语文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课内外阅读,在大量“让孩子多读书、读好书”的呼吁下,试着返璞归真,把习作教学融入于语文课本当中,有目的性地把课文片段选做例文,努力培养好学生的“例文感”,讲开来、讲深入、讲具体,不拘泥于一般意义上的教学重难点,试着让每堂语文课都有习作教学的合理渗透!

  学生的例文意识就是源自于教师的例文意识培养,语文课堂中渗透进的习作教学就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例子,指导学生探究例子,组织学生赏析例子,从而达到欣赏、探究、模仿、融通语言的目的。在解读课文时,能够敏锐地发现这篇课文在某方面的独特表达性,并适时地与习作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写景一贯是学生的弱项,需要长期的磨砺和情感积累。以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为例,教学中除了聚焦在难懂的词语外,也需转换到引导学生细致观察的视角:

  可是,地面还是潮湿的,不时还能看见一个亮晶晶的水洼,映着一角小小的蓝天。

  道路两旁的法国梧桐树,掉下了一片片金黄金黄的叶子。这一片片闪着雨珠的叶子,一掉下来,便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了。

  关于“水泥道”的叙述,非常具有借鉴意义。作者从不同视角,描绘平凡上学路上的美景,适加引导便能引起学生的共情心理。俯视有水泥道、水洼、水洼里的蓝天;仰视有梧桐、树叶;颜色有蓝色、灰色、金色;除了“动”起来的叶子,余下皆为“静”景,水洼是“亮晶晶的”,蓝天是“小小的”,叶子是“金黄金黄的”。正是以动静结合的景物、不同视角的观察、五彩缤纷的元素、细致入微的形容,让作者的情感得以宣泄。

  有意识地让学生去发现这些写作的表达密码,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举措。在课后的相关主题阅读中,还可以引导学生发掘更多的习作例文,发现相通的表达规律,将之贯穿到练笔、日记、单元习作中去,实现真正的读写结合。

  (四)、重视评讲

  温故而知新,然也。批阅并不是一篇作文教学的结束,真正意义上的完成应该是在评讲之后。显然,习作前的讲授并不能完全贯彻老师的教学意图,这就让评讲显得尤为重要。让在评讲中让学生意识到作文的优缺点,在反思中改正写作缺陷,在互鉴中模仿写作方式,在观察中沉淀写作技能。

  针对在批阅过程中发现的普遍问题,应将其一一列出,进行集体综合评讲。匿名展示相关范例,用师评、生评、对比等诸多方法,对习作进行适当地回顾、修正。针对小部分学生的学情差异,笔者采取个别评讲的方式:先进者细化目标、简化技巧、强化表达,争取更多闪光点;减化对后进者的要求,通过反复讲授、参照例文的方式,加深对习作结构的了解,理清基本的习作顺序,直至达到最基础的习作目标。

  三、结语

  写作教学是一项长期工程,是一场硬仗,是一次“持久战”。古人有言:作文之事,贵于专一。”学生要汲取技巧、积累素材,专于“学”;教者需琢磨学情,深耕传授,专于“教”。扶住学生迈好每一步,真真实实地学好作文。

作文教学工作总结13

  —、作文题型分析

  20xx年广东高考语文卷依然是由广东省自主命题,作文题是一道由材料引出写作范围的写作题型。

  材料有两段文字,第1段文字是汤因比曾经说过的话;第2段文字是居里夫人在写给外甥女的信中说过的话。

  引出的写作范围有两方面,其一是“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其二是“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这道写作题,与近几年的高考作文题比较有了变化。变化一,是把导语变成材料;变化二,是没有直接给出标题。题型虽然有变化,但没有超纲,依然在20xx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说明的作文题型示例范围之内,与示例第30题题型大体相同。

  二、关于材料的解读

  1.材料第1段,汤因比的话,表层包括了两个意思:其一,汤因比选择出生的时代是公元一世纪,他愿意选择的出生地点是中国的新疆。其二,汤因比选择“出生在公元一世纪的中国新疆”的原因,是“因为当时那里处于佛教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和中国文化等多种文化的交汇地带”。

  汤因比的话,表面在谈选择出生的时代与地点,深层是要表达他喜欢文化,并且喜欢多种文化交汇。更深一层是要表达他对文化的重视。汤因比为什么喜欢文化,并且喜欢多种文化交汇?因为他“醉心于古文化研究”。汤因比为什么重视文化?因为他在研究文化的过程中,深深地感悟到文化之于生活的重要影响。

  人的生活,需要物质,更离不开文化。所以,他向往。

  向往能生活在文化丰富的时代和地方。这是汤因比所说的这段话的深层意蕴。2.材料第2段,表层包括了三个意思:其一,涵娜愿意选择生在一世纪以前。其二,伊雷娜宁可生在未来的世纪里。其三,居里夫人并不在乎出生在哪个时代,因为她认为“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

  涵娜、伊雷娜都选择出生的时代,而居里夫人却不选择,为什么?因为居里夫人认为,生活不是被动地受制于时代,生活是由人主动去创建的。这就是居里夫人认为“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的深层意蕴。

  将两段文字结合起来解读,这个材料主要是谈论“时代与生活”的话题。汤因比、涵娜和伊雷娜三人的看法是一致的,他们认为,时代影响着人的生活,生活在怎么样的时代,就会有怎样的生活。而居里夫人却与三人的看法相反,居里夫人则认为,“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

  三、关于材料与写作范围的把握

  1.题干中“上面的材料”明确指示了材料与写作范围有密切关系,因此不能脱离材料的表层意或引申义作文。但可以将材料引入文章,也可以不引入文章。2.题干中没有“全面理解材料”的要求,因此,可以从材料的第1段自选角度,或从材料的第2段自选角度;也可以将材料的第1段和第2段结合起来自选角度。

  可以在材料的表层意中自选角度;也可以在符合材料表层意的引申义中自选角度;“表层意”角度与“引申义”角度没有优劣之分。

  例如,“表层意”角度有:“选择出生的时代”、“选择出生的地点”、“选择出生”在“多种文化交汇的地带”、“愿意出生”在“以前”、“宁可生在未来的世纪里”、“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

  例如,“引申义”角度有:

  ①由汤因比选择的结果与原因,引申出“文化与生活”的话题,由此话题引申出相关的角度。如:针砭当下人们重物质轻文化、谈人类生活为什么不能缺失文化、在多种文化交汇的地带生活,日子一定有趣,等等。

  ②由汤因比、涵娜、伊雷娜的选择,引申出“时代与生活”的话题,由此话题引出相关的角度。如:选择生活在唐代、活在当下、论改革开放时代与80后人的生活观、哪个时代的人生才是最幸福的,等等。

  ③由居里夫人的话,引申出“人与生活”的话题,由此话题引出相关的角度。如:我的生活我做主、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靠我们创建、21世纪的我们应该具有怎样的生活态度,等等。

  4.不能只选材料中的某个词作为“自选角度”例如,只选“选择”、“文化”、“写信”等词写文章。5.不能脱离材料表层意任意引申出角度。例如,享受生活、中国文化璀璨,等等。

  四、考生应试作文分析

  20xx年广东高考作文平均分37.8分,比往年低。很多人问,为什么低?这确实值得分析思考o

  (一)从得分数据看平均分低的原因

  20xx年广东高考作文,51分至60分的作文仅有0.9%,高分段作文太少,与合理的高分分布占10%15%,相距很远。

  20xx年广东.高考作文,0分至20分的作文高到3%,低分作文太多。一字未写的0分作

  文竟有1917篇,多得出奇(缺考另算)。

  110分的作文8274篇,比往年多了很多。11-20分的作文34593篇,占2.3%,为新课标考试以来之最。20分以下的作文,主要是没写完。因为写够800字的文章,即使在四类评分,也可超出20分;况且内容判“偏离题意”(四类)的,表达也可依据实际水平在三等评分,得分就肯定不止20分了。

  20xx年广东高考作文,21分至30分作文占11.8%,这个分数段的文章主要是内容偏离题意或基本符合题意;表达水平较差,结构混乱,语无伦次,语病较多,或书写难以辨识。20xx年广东高考作文,3140分作文占45.81%,这个分数段的文章,是接近及格线左右的文章,这个分数段比例大于下一个分数段比例,不理想。这个分数段与上几个分数段相加,显示不及格的文章约占40%。

  20xx年广东高考作文,41分至50分作文占39.12%,比例少于上一个分数段,不理想。(二)从评分细则看平均分低的原因

  考生作文得分偏低,是不是把握评分标准严了呢?细分析,20xx年作文评分把握适度,并没有比去年严。20xx年作文评卷依然执行与20xx年完全相同的“等级评分标准”。20xx年作文评卷一再强调“稳定”意识,一再强调题型变化,一再强调重视考生应试实际水平。对两段文字材料的把握,试评时虽然有过“可分开”和“不可分开”的争论,但出于对中学生阅读与理解水平的考虑,制定出了“可以从材料的第1段自选角度,或从材料的第2段自选角度:也可以将材料的第1段和第2段结合起来自选角度”的把握原则。还是出于对中学生阅读与理解水平的考虑,允许考生在材料中直接选某句话作为角度作文,其目的很显然是降低审题的难度。“表层意”角度与引申义角度没有优劣之分,又再次降低了审题的'难度。

  (二)考虑到作文题型变了,而且不容易套作

  考生独立思考,临场构思,真实表达的文章可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毛病,所以,评卷培训阶段,反复提醒阅卷老师,对原创作文给予包容,对考生在写作过程表现出来的创新和探究行为,给予鼓励。在以上原则指导下选出来的标杆卷,其评分、评价以及导向意图,均得到阅卷老师的认同和执行。

  (三)从考生作文看平均分低的原因

  从考生作文反映出考生普遍对材料的阅读与理解是粗浅的。可能有些学生因读不懂材料,所以不写作文,这有可能是20xx年0分作文多的原因之一。有些同学因没有接受过材料作文的训练,以致不知道怎样处理这两段文字,只好继续沿用“导语”的应试方法,简单挑一句话来写。水平差的考生,竟糊涂到只挑某个词来写。有些同学在题干里找不到标题,找不到话题,心就慌了,什么“思考”?什么“体验”?什么“感悟”?浑然一片空白。不少同学不知道可以从材料引申出话题或标题,不敢超越材料牛.怕偏离题意’以为贴紧材料挑“原话”写保险。更普遍的问题是,不少考生向来就不愿意花时间阅读与理解材料,把审题异化为“审套”,只关注自己“宿构的文章口袋的材料”怎样与作文题的那句话联系上。这种应试“技巧”干扰了原本具有读懂材水平的考生却写出了读不准材料的应试文章。而这种由材料引出写作范围的作文题型,应试水平的比拼,首先就在材料阅读和理解水平的区分上。今年高分作文如此少,失分的原因首先就在阅读和理解材料这一重要环节上了。从考生自选的角度,可看出考生对材料的理解粗浅。将近1/4的考生自选了偏离题意的角度。将近3/4的考生选“表层意”角度,其中“选择出生的时代”较多;其次是“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选“引申义”角度的少,能从“文化与生活”、“时代与生活”、“人与生活”这些深层义去展开思考的考生考生很少。

  从考生作文的内容看,思想深刻、内容充实的文章很少,试评找不出满分标杆卷,评卷将近结束,还是找不到公认的好文,以致我曾申请今年不在报刊发表优秀作文。难道高中毕业生对“文化与生活”、“时代与生活”、“人与生活”这些话题感到生僻和玄幽?不应该呀。更让人不解的是,选择生活在当下的考生,竟连活在当下的体验和感悟都写不充实,连为什么要选择活在当下的理由都写不清楚。这很值得反思。

  从考生作文看,考生的思维能力迫切需要提高。那些写“活在当下”的文章,思维能力强的考生,就能紧扣材料,将应试的文章思路,扣紧在“为什么”选择活在当下或“怎么样”让当下的生活“有趣而且有用”去展开思考,建构出清晰的论述思路,从容地写出“立意深刻”或“内容充实”的高分作文。而思维能力差的考生,虽然选对了“活在当下”的角度,但写出的却是偏离题意或若即若离的文章,例如“活在当下,享受生活”,“当下人喜欢‘穿越’”,等等。还有些文章,思路是松散的,混乱的,导致全文中心不突出,中心不明确,东拉西扯,让人不知所云。文章思路不清,不仅仅是结构技巧问题,更主要的是写作主体思维能力差的问题,想不清楚必然写不清楚。写不清楚的文章,肯定分数低。

  从考生作文看,考生的论证水平仍需要培养。今年,95%的考生自选议论文体。议论文是以论证为主要表达方式的,写好议论文的关键是论证要好。目前不少考生误以为论据多就好,因此普遍以堆摆论据代替论证。从文章交流的目的看,议论文不可能以论据数量竞高低,而以说服他人的质量评优劣。现在考生写议论文,无视论据贴切不贴切,写上去OK;无视述与论的比例,写够字数了事。不少议论文述多论少,搞得文体特征模糊。不少议论文主体的三段,是断裂的互不“干涉”的“独联体”,横式排列,但这三个主要段落,究竟想构成全文一个什么中心,通俗地说,全文想告诉别人一个什么道理,却浑然不清不楚。这样写议论文,得分肯定不高。

  五、应试作文备考建议(一)依纲备考,落实考点。

  依纲备考,是最科学最奏效的备考。每年,教育部下发语文考试大纲,广东省教育厅下发语文考试大纲说明,这些是全国或全省统一考试的纲领性文件,出题的依纲出,备考的依纲而准备,评价的也必须依纲而评,环环紧扣考试大纲,有条而不紊。因此,教高三的语文老师,应该关注和钻研考试大纲和省考试大纲说明’科学而及时发现考试动态,科学地设计备考方案,不应该仅凭经验而主观臆测,不能够道听途说胡乱揣测。20xx年的高考作文题型,明明在考试说明的范围之内,却因为这种题型的考点没得到落实,导致考生没有准备而不知所措。这就是教训。

  (二)回到写作的原点,夯实写作基本功。写作的原点是什么?语文课程标准说写

  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这句话既诠释了写作的原点,也指明了写作的二项基本功:其一是运用语言文字表达与交流的基本功;其二是认识世界与认识自我的基本功;其三是创造性表述的基本功。所以,高考作文备考,需要夯实的写作基本功有:

  1.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

  写作是实行书面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会不会写作,其本质是会不会表达和会不会与人交流,所以,学写作实质是学习与人交流。为什么国际公认“能说会写”是优秀人才不可或缺的素质?因为优秀人才一定是能很好地与人交流,通过他(她)优秀的口头或书面表达,不但能沟通而且能影响他人。教写作,不能只教开头结尾和三段模板这些表层的表达技巧,而应该着力于培养学生运用书面语言实现优秀交流的能力。

  2.思想的培养。

  写作“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过程”,课程标准揭示了写作是促进学生思想成熟的过程。写作,首先要解决的是“写什么”?“巧妇难为无米之坎”。内心有感悟才有话可说,脑袋有想法才能与人交流。让学生背材料,能解决作文“无话可说”的困难吗?能让学生写出高分的应试作文吗?显然不行!因为忽视思想的学生,会把材料作为“知识”积累,应试时只作简单的“知识”迁移,误以为用这些万能的“口袋材料”,很容易对付高考作文。殊不知作文不是考“知识”而是考智慧。思想幼稚的文章是不可能得高分的。只有将“口袋材料”意化为“思想”,才能写出高分的作文。

  “思想”来自“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过程。养成关注社会关注自我的习惯,通过思考积累思想,促进思想成熟。“思想”是写作的源头唯有源头活水来”,才能从根本上择高写作能力,才能写出高分的应试作文。

  3.思维的培养。

  写作是“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课程标准深入浅出地揭示了写作是创作而非制作,模式化的应试作文将写作异化为制作。“创造性表述”需要写作主体的思维能力。好的思维能力,才能抛弃模式,自主地创建文章思路,形成新颖的结构,突显表达的个性,形成独具一格的语言风格,出色地与人交流。

  总之,认认真真学写作,扎扎实实地把表达、思想与思维这三项基本功练好,自然就能写出高分作文来了。

作文教学工作总结14

  光阴荏苒,白驹过隙,还没等我晃过神来,一个学期马上又要结束了。我不得不感叹时光之匆匆!蓦然回首本期的工作,有喜有忧、又笑有泪、有付出有收获,有欣喜可也不免有一丝困惑,真可谓是感慨万千!

  基于我校教师编制不够的缘故,本期我不仅担任了五(1)班的语文教学及班主任工作,还兼任了学校图书室管理员一职,工作量不小吧。

  作文历来是小学语文教与学的重点,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苦,家中更为孩子的作文担忧。目前,我们学生的生活比较单一,基本上每天都是“家校”两点一线的奔波,加上他们仍然受着“应试教育”的影响,作业负担过重,对于自然事物、社会生活观察了解不够,课外书籍阅读不多,作文缺乏素材,写作时无话可说。而教师的作文教学仍在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跟不上现实的步伐,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为考试而教,忽视了作文教学;有的对课程标准研不够,对教法掌握不力,对学生指导不得法;有的对学生要求过高,缺乏循序渐进的训练,致使学生对作文望而生畏在师生双方的影响下,作文成为学生最头疼的事情,不少学生常常敷衍了事,甚至干脆不写作文,严重影响了语文成绩。这是同当前大力倡导的素质特别是语文素质的提高相违背的。为扭转这一局面,本文从六个方面论述了优化作文教学、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和效率,提高语文能力和水平的有效途径。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是长久以来困挠着师生的一道难题学生苦于无话可写,写不好作文;教师苦于教不好作文,或不知道该如何教作文。这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在从事了多年语文教师这个职业后,对于作文教学,脑海里一直存在着许多困惑,学生写作水平也不甚理想。

  困惑一:学生厌烦写作的情绪严重

  每次一上作文课,就会看到有许多学生皱着眉头,对于老师布置的作文毫无兴趣,一节课下来只写了寥寥几笔,拖到最后草草上交,应付老师。学生并非出于自愿,似乎都是老师“逼”出来的。比如学校经常开展一些课外活动,老师们在开之前就要求孩子们认真观察,为写作文做准备。这就大大降低了学生对活动的兴趣,也影响了写作的兴趣。

  困惑二:多数学生生活中缺乏观察,写作素材少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作文课上,老师布置了写作要求,很多同学迟迟不肯动笔,问其原因,答曰:“不知道写什么!”其实作文题目中都有明确的要求,学生却感觉无内容可写,更有甚者天马行空,胡说八道,乱写一通。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习作要求写一篇观察日记,提前一周我就布置学生认真观察一种植物。上课时,我花了很长时间把写作的顺序,注意事项板书了一黑板,结果孩子们交上来的作文内容十分简单,一看就知道是瞎写的,没有进行认真观察。

  困惑三:作文内容空洞,题材陈旧

  批改学生的作文,深感现在的孩子“言之无物”、“小题大做”、“无病乱呻吟”现象非常普遍。并且文章单薄,语言缺少美感;例如一个学生在《美丽的公鸡》作文中写道“公鸡非常的可爱。它身上毛的颜色很多,很亮。它的眼睛黑黑的,我轻轻一碰,它的眼珠会动。”作文时,尽管学生抓住公鸡身上比较有代表性的特征来写,但是,描写时,没有一些优美的词语或修辞进行描写,使原本富有生命力的“活鸡”,沦落为呆头呆脑的“死鸡”,自然,这样的公鸡也就谈不上可爱。如此的描写既没有生活美,也缺乏语言美,导致了作文的了无情趣。学生作文内容上千篇一律,对于“题材新颖”的要求差之甚远。比如有一次布置写“妈妈的爱”这个主题的.作文,多数学生写的都是“生病时妈妈背着我去医院,晚上又在我身边无微不至的照顾我,我醒来了妈妈却累的倒下了。”像是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除此之外,学生作文语言贫乏,且组织语言的能力较差;假话、空话多,没有真情实感;缺乏想象力等等诸多问题让老师们在对待作文教学上倍感棘手。尽管如此,作文教学依然是语文学科的重点,还要我们认真研究学习,寻找作文教学的新出路。

  ◆优化作文教法的有效途径:

  一、创设情境,开展活动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上述例子可以说明一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兴趣的指导下进行写作训练会事半功倍,而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让学生有乐于表达的愿望与冲动是作文教学的突破口,是使学生写好作文的第一

  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有句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的“米”就是素材。学生习作中最大的困惑就是习作没有素材。素材哪儿来?人们常说,生活是创造的源泉,是灵感的源泉,也是创作的源泉。可见,要想获取写作素材,应当从生活角度考虑,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出发,根据学生的爱好,精心设计一些既具趣味性又有知识性的活动,并做到:在活动进行之前提示观察要点、提出写作要求;在活动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并认真记录所见、所闻、所感;指导学生积极总结、归纳,并立即写下作文。这样同学们写出来的文章就比较真实,思路清晰。总之,在活动中进行作文教学,学生作文有内容可写,不用胡编乱造。让每次活动都在欢声笑语中度过,让每篇习作都在轻松愉快中完成。这样作文课会变得快乐起来,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以至他们不再厌烦作文课。

  以下是我在教学中所举行的几个典型的活动。

  1.“招聘大会”让学生说真话。

  学习《珍珠泉》后,我召开了“招聘大会”。首先我宣布:老师要当开发商,我看准了“珍珠泉”这块美丽的景点,想把“珍珠泉”这个村庄开发成“珍珠泉儿童度假村”,我要招聘各类职员。第一轮招聘设计师,征集设计方案,要求设计师把“珍珠泉度假村”的设计方案画出来,然后写成书面文字,谁设计的合理,就予以采纳。孩子天生爱比赛,任务布置后,学生只利用一个晚上,就画出一张张图纸,并作了文字说明。应聘大会上,孩子们策划的度假村布局合理,设施一应俱全──有娱乐场所,有图书馆,有医院,有的还设计了垃圾处理站,这些创意出自几岁孩子之手真令人惊叹不已。

  接着招聘广告设计师。为了打造自己的品牌,宣传度假村,要求学生写出具有鲜明特征、突出地方特色的广告词。学生们这样写到:“这里草儿青青,这里水儿绿绿,这里是儿童的天地。”“珍珠泉是梦里的仙境,珍珠泉是优美的诗画。”“这里是学习的境地,这里是知识的海洋。”如此等等,不胜枚举。这些诗化的广告词,让人拍案叫绝,赞不决口。招聘完毕,学生又随即写出自己的感受。在这一活动中,有意识地进行了三次练笔,因为每个学生都是参与者,设计者,所以大家文思泉涌。孩子们在宽松愉悦的气氛中拓宽了思维空间,获得了习作的成功。

  2.表演童话剧,让学生吐真情。

  学习了第五册第五单元童话后,在班级组织一次“童话表演剧场”。我把学生分成八个组,要求每组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在准备过程中,学生读了许多童话,创造性地编出自己的童话,并对制作道具、服饰、美工、配乐等都做了合理安排,汇报表演十分成功。这些童话有关于环保问题的《地球的呼唤》,有体现团结友爱的《小狗请客》,有做事果敢的《乌龟的好朋友》。演出中,学生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华,每一句台词,每一个动作都洋溢着无穷的创造力;巧妙的构思、精美的道具设计,包含着学生的情感和灵性。活动后又让学生围绕这次演练进行习作,学生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写作热情迸发出来,不可遏止。较好的学生写了上千字,较差的学生也写了四五百字,都抒发了真情,表达了真意。

  3.自编“习作集”享受成功的乐趣。

  “聚腋成裘,聚沙成塔。”为了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在班内倡导学生自编“习作集”。首先号召同学把自己在课内外写的比较满意的作文搜集起来,用稿纸抄写或打印成文,再引导学生按人、事、景、童话分类,并指导编写目录、序言,然后自行设计封面,并给“习作集”起一个喜欢的名字,最后装订成册。活动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一篇篇序言,一个个精彩的名字,突破了习惯性的思维,超越时空的限制,纵横驰骋,蕴含着闪光的思维。在习作集的交流欣赏中学生爱不释手,拓展了视野,为自信增添了助推力。有的学生说:“作文太简单了,我想怎样写就怎样写,原来把我想到的、看到的、做过的写出来就是作文。”用实实在在的“样板”鼓励学生大胆地表露内心的真情实感,让学生享受到了成功的快乐。

  二、重视读写对应训练

  叶圣陶老先生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作文和阅读的熟练技巧……”要让学生提高作文水平,掌握写作技巧,要先让学生凭借教材,掌握教材中这个例子的特点。学完课文后,引导归纳写作方法、学习写作技巧,最后指导学生进行读写对应训练。

  三、培养阅读兴趣,做好读书笔记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让学生大量阅读课外读物,并学会摘录书中的优美词句及精彩片段,并思考品味。鼓励学生尝试在自己的习作中运用到这些好词好句。长此以往,学生的写作语言就会变的丰富精练,准确而传神起来。

  但只局限于课本内容的阅读,就会禁锢学生的思维和视野。为了丰富学生知识,积累写作素材,开展课外阅读,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是很有必要的。课外阅读,我采用了两种方式:一是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和班内图书角,统一时间进行阅读;二是让学生互相传阅自己手中的课外读物,扩大阅读量。同时,我还培养了学生在阅读中作读书笔记的习惯,在阅读中遇到优美的词句、好的片断、文章就摘抄下来,并每周整理,分类存放。并教育学生这些积累存放的材料要经常翻阅,优美的词汇、语句最好背会。这样,大量的阅读滋养了学生的心灵,丰富了他们的语言,使写作素材丰富灵活起来,解决了学生没啥写和不会写的难题,大大提高了作文水平。

  四、注重培养观察能力,写好观察日记。

  学生作文时往往有主观臆断、闭门造车的现象,这都是平时不注意观察,心里没有材料造的。这也是学生的一个通病。为了治好这个“病”,我首先让学生明白作文就是“写话”,也就是把自己想要说的话用文字记录下来,纠正了作文就是编故事的错误认识。在平时,我注重让学生写观察日记,把随时随地看到的人、事和物记录下来,并有

  选择地取舍,记录在自己的观察卡上,这样日积月累,素材就会日渐增多,写作时也就“有话”可说了。同时,日记,还融洽了师生的情感,教师随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我教育学生,观察时可以观察景物,也可观察社会生活。大自然中的许多事物都是美好的,花鸟鱼虫,山水日月,只要你对它们充满感情,就能发现它们的美之所在。家庭、社会、学校中的许多人和事,只要仔细观察,就都能发现写作的素材。这样就避免了“无米之炊”。同时在学生的观察过程中,既陶冶了他们的情操,增强了辨别真、善、美的能力,又在生活中经受了锻炼。更重要的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不仅自己的所作所为能写出来,而且别人的言谈举止和心理状态也能用语言文字表达的来,极快地提高了写作水平。

  五、帮助学生克服畏惧情绪,写作表达真情实感

  在习作教学中,灵活运用教材,创造条件,使学生始终能在一个轻松活泼的环境中学习作文其次在指导学生习作时,积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克服畏惧情绪,打开思路,不拘于形式而自由表达。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实话不说空话、假话,表达真情实感。另外在指导学生习作时,鼓励学生大胆展开想象和联想,甚至是幻想,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六、重视作文的评与改

  目前,在作文评改方面,大多数教师还习惯于机械照搬教学大纲,以单一要求衡量学生作文,评改时泛泛而论,蜻蜓点水,面面俱到却不得要领,已影响到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和写作习惯的养成。笔者认为,评改作文应该注重启发,精改细批又有所例重。新的教学思路正日益重视“改”这一环节,评改、自改、互改相结合,重在培养学生的自改能力。

  要了解每个学生的思想状况,作文基础,从其文章实际出发,肯定长外,解决问题,要注意抓住主要矛盾,慎重地提出批评,每次评改都要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认识到自己的缺点,按照评语要求写下一篇文章。讲评时要注意同学生交流,不搞“一言堂”,允许学生提出疑问,发表不同见解,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充分认识自己作文的失误。

  在评改过程中要注意强化“改”的组织管理,组织评改,将全班分为若干个组,内部互评互改,建立各组的作文档案,及时总结提高,收到了良好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不少教师的作文批语有程式化,概念化之嫌,动不动就是“中心明确,语言通顺”,缺乏特色,显得空洞无味。事实上,作文批语是很值得研究的,能否写好批语,直接关系到学生写作欲和写作水平能否有效地提高。要写好批语,总结起来应把握住一点,尽量摒弃空泛的说教,把自己的想法,用生动、具体、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要不拘一格,写出特色。我觉得在批阅学生作文时不妨运用运用诗歌,散文的笔调,指导对学生作文的肯定与批语之意融入其中,

  倡导写文章要发自内心的文风,获取学生的尊重与信任,从而吸引学生的作文兴趣。

  总之,本学期作文教学中通过种种习作训练和长期不懈的努力,学生的作文兴趣有了显著的提高,作文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离大语文教育观所提出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学生的习作水平的不平衡发展,字、词、句的基本功训练还不够扎实,这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也是今后作文教学努力的方向。

作文教学工作总结15

  《作文教学从日记入手的研究》微型课题研究,在上级领导和专家的关心指导下,在本校师生的通力合作配合下,通过参研人员艰辛努力,顺利完成了第三阶段研究任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多读名人佳作,名人日记,提高学生写日记的兴趣。

  兴趣是人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活动的心理倾向。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浓厚的兴趣时,他就能积极地思索、主动地感知事物,同时产生一种和谐欢快的氛围,处于一种自然、自由、快乐的心态之中。通过名作品读,名人日记学习,让学生感受到日记的好处,提高学生写日记的兴趣。由于学生日记的兴趣与日俱增,已形成了老师要我写为每天我想写。校园里发生的小闹剧,课堂外的好人好事,家乡的新变化,山野的一草一木都成为孩子们笔下的可写乐写之物。资阳市教育科研微型课题作文教学从日记入手的研究阶段总结

  2、善用激励性评价,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

  写日记看似简单,但是每天写,时间长了,学生们写日记的兴趣也没有那么高涨了。大家都希望有新的元素激发学生持续写日记的兴趣。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因此准确合理、富有激励性的评价能调动学生写日记的积极性,于是我对日记的评改方面下了工夫。首先,在对学生日记的批改讲评中多运用一些激励性语言。小学生学习中的一个重要心理特点是渴望老师能发现自己的优点,并得到表扬,因此,一个高明的老师在批改日记中,不是只用挑剔苛责的眼光找出学生的不足和错误,而是细心地去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并加以褒奖。“这句话写得很精彩!”、“这个词用得贴切。”、“这一段描写细腻、生动、传神,真不错。”如此批语,学生看了肯定会备受鼓舞,增强对写作的信心与积极性。教育家赞科夫就曾经说过:“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第二,在评语中多一些商量式的语言,少一些武断式的结论。小学生写日记,难免存在诸多缺陷和问题,对这些问题,教师当然不能放过。但要尽可能地多用启发式和商讨的语气“要是换了我的话,我就要这样改一改”这样学生才会产生一种心理上的认同感,容易接受资阳市教育科研微型课题作文教学从日记入手的研究阶段总结

  你的意见。否则,如果使用“语句不通”、“文不对题”等武断式的语言,就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和积极性。第三,在日记评改中,要针对水平不同的学生区别对待。特别是对写作水平稍差的学生,在批改中要把要求放低,重点检查他的基本功。如字、词的运用,句子的通顺与否等。对于他们的点滴进步,要及时发现、肯定和褒奖。哪怕评语仅仅是一句:“老师认为你的做法是对的。”他们都会兴奋半天,而这会成为继续写日记的动力,因此,我认为日记评价中的赏识比修改更重要。

  3、多种形式训练,提高学生日记水平。

  通过“答记者问”等形式的训练,学生日记水平由原来的无话可说写不具体到生动具体,由口语多到语句优美,由只看到事物表面到能写出真实感,体现真善美学生写日记的.水平提高激发出学生写日记的热情,学生写日记的热情进一步带动着学生写出更多更好的日记。

  4、日记分享,共同进步。

  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已经养成写日记的习惯了,而且进步很大。最明显的就是错别字日趋减少,无论写什么,表达的得都比较清楚了。但是局限在师生之间和同桌之间的交流,学生的收获是很有限的。日记分享活动的开展对提高学生表达能力,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日记分享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优秀日记的评选,另一方面是优秀日记的阅读。资阳市教育科研微型课题作文教学从日记入手的研究阶段总结

  评选优秀日记的过程是“一读、二品、三评”。“读”就是选择自己最得意的最想与大家分享的日记朗读;“品”就是阅读后大家来品评。可以给出修改建议,可以对日记中的人或事作出评价,还可以赏析精彩片段;“评”就是学生投票评出优秀日记和日记成长之星。

  5、迁移引导,将日记中积累的材料和方法运用到作文创作当中。

  在作文课上,我们鼓励学生运用日记中积累的材料。有的日记稍加改动就是一篇特别好的作文。学生从中体会到了日记与作文的密切关系,懂得了日记不同于作文,但是日记和作文都源于生活,都是表达我们们真情实感的工具。后来学生的许多好作文都是从日记中受到启发写成的。甚至包括神奇的想象,美丽的童话,简短的寓言,儿童诗等。

  经过一年的实践,学生爱上了写作,养成了勤于动笔的好习惯,书面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都提高了。对学生而言,在自己的日记本上发表日记,成了兴趣爱好;修改日记已经成为习惯,日记分享也成为学生心灵沟通的需要,推荐日记为学生走向成功搭建了桥梁。每名学生都写了厚厚几本日记,记录了童年多姿多彩的生活。孩子们经常会对我们说,他们老了的时候,也还会拿资阳市教育科研微型课题作文教学从日记入手的研究阶段总结

  出这些日记来看的。《学生优秀日记选编》也受到在校学生及家长的好评。

  伴随着孩子们取得的这些成绩,我们也有不少的收获。不仅学习了相关的理论知识,还作了读书笔记,撰写了计划开题报告、阶段性总结、以及其他过程性材料。研究了“指导学生写好日记的方法和途径”,“调动学生写作热情的方法和策略”等问题,积累了部分教育教学经验,在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同时,我们自身教学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作文教学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教学的工作总结02-21

作文教学工作总结06-25

教学经验工作总结05-27

历史教学的工作总结02-19

教学护士工作总结01-29

教学教研工作总结02-13

教学督导工作总结02-25

书法教学的工作总结04-17

教学质量教学工作总结04-07

教学质量教学工作总结模板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