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周润发电影孔子观后感(通用15篇)
春秋割据,各国战乱,孔子的年代就穿插在这样的乱世中。他和他的弟子们颠沛流离,周游列国十几年。一直未曾放弃的是礼义仁和。以下是小编带来的孔子观后感,希望对你有帮助。
周润发电影孔子观后感 篇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听老师和妈妈常说这句话,今天我和妈妈一起看了电影《孔子》,当孔子通过反对“殉葬”用这句话反驳那些大臣时,使我印象更深刻了。影片讲诉了孔子以“礼”治国的思想和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周游列国的故事。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影片中孔子的弟子称孔子为“夫子”,我看字幕的英文翻译是“Teacher”老师的意思。当回答“是”时说“诺”。这部影片最让我感动的就是孔子的学生颜回跳进冰河里不顾自己的性命抢救老师的.书简,最后死在冰冷的河水里,孔子抱者他的尸体一遍一遍喊着他的名字“回”。
我的眼睛都湿了。看这部电影不仅让我长了知识还让我懂得了一些道理!
周润发电影孔子观后感 篇2
《孔子》这部影片讲述了孔子前期被鲁定公重用,先由一介布衣提拔为中都宰,小有所成之后,被任命为大司寇和代国相。之后被陷害,被罢黜,不得志而郁郁寡欢,就开始了长达十几年的周游列国之旅,而后回到鲁国。
在朝堂上,孔子为了保下漆思弓这个要为季氏殉葬的小奴,与公孙狃辩论,说死去的人也是你最要好的朋友,那你为什么不去陪葬呢?这体现了孔子不畏强暴,敢于革故鼎新,改掉不好的旧制度以及他的仁爱之心。而在齐鲁的夹谷会盟中,孔子不仅为鲁国要回了失地,而且还以一百辆牛车吓退了齐国的五百辆战车,阻止了一场战争,保住了鲁定公和鲁国的尊严。这展现了他有见地的政治思想和四两拨千斤的军事谋略。
但是,就像片中颜回所说,他将所有的期望都寄托在鲁定公一个人身上,这让我想起了戊戌变法康梁也是将所有的期望都寄托在光绪这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之后孔子就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漂泊之旅。当他被罢黜,被迫离开鲁国,他难过、颓丧;当他周游列国,他也会思念故乡。在这之中,当我们看到颜回在冰河中用生命去护卫圣人的思想而被冻死时,子路临危出仕,孔子担心不已,谆谆告诫。子路战死卫国,却宁死不屈,就是死,他也记得夫子教诲,冠帽要堂堂正正。他扶正冠帽后,即被敌军多枪刺杀,那倒下的身躯让我潸然泪下。
十四年后,当孔子再次回到鲁国,扔下手杖行跪拜之礼时,物是人非。城门还是当初的城门,宫殿还是当初的宫殿,行的礼还是当初的周礼,行礼的.人却不再是当初那个有着一身鸿图抱负,希望能够凭借一己之力改变时局的孔子。而他的身边再也没有为他跳入冰河捞书的颜回,没有直爽善良的子路,他的内心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我们不知道。
在这部影片中,我知道了圣人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但是他们就是有常人所做不到的坚韧以及恒心。所以,圣人与常人的距离很近但又很远。
片中卖傻充楞但又知人善任,胆小保守的鲁定公,奸诈,多谋的季孙斯,还有颜回、子路、公孙狃、君夫人甚至漆思弓等等性格鲜明的人物,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让我们更加了解了历史和孔子。演员演技精湛,剧情紧凑连贯。
影片的开始和最后都出现了头发花白的孔子坐在地上说:衰老了,很久没有梦见周公了,礼乐仁和的梦想,只能托付给未来了。而孔子也说过: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总结了孔子的一生和对未来的向往。
影片不仅有观赏意义还引发我们的思考。让我们对《论语》中的仁爱,善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等等有了更深的理解。
周润发电影孔子观后感 篇3
1月25日(星期一)的晚上,爸爸单位组织我们去营房部大院看电影——《孔子》。周润发的演技十分逼真,电影的场面非常壮观。电影院里面座无虚席,很多家长都带着孩子来体验和感受孔子――这位伟大先贤不朽的精神魅力。
孔子,公元前551出生在鲁国。当时战乱频繁,民不聊生,为了解决社会问题,各种学说百家争鸣。其中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影响了中国乃至世界几千年,我们现在还在受着孔子的教诲。孔子5岁时父母双双早故,于是他过着流浪地生活。一天鲁国的贵族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宴会,贵族的眷属也可以去。孔子听说后也去了(孔子的父亲是贵族),到了门口,门卫看到他落魄的样子,以为是个叫花子,便没理他。结果,孔子径直向门口走去。门卫把他拦住,问他是谁,孔子说自己是一个贵族的儿子。门卫将信将疑,没让他进去。正在两人争执不下的时候,孔子父亲的生前好友前来赴宴。孔子本来想让他说说情,哪料到他说:“哪来的小屁孩,快走开!”听了这话,孔子如同五雷轰顶,十分失落。在失落之际,他也明白了事事都要通过自己的劳动来实现的道理。这事儿对他触动很深,为了受到人们的尊重,他开始学习礼(礼仪)、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书(识字)、数(数学)这六艺。他先后拜老子等名家为师,并刻苦钻研古代典籍,还整理撰写《诗经》、《尚书》、《礼书》、《乐书》、《春秋》、《易经》等儒家典籍。他创立了儒家学派,主张国家和人民要遵从仁、义、礼、智、信的要求。经过不懈努力,孔子终于成为一代大家,受到了人们的崇敬。孔子收了很多徒弟,到处讲学,名气很大。鲁国国君听说孔子很有才华,于是把他召进宫里。听了他的见解,鲁国国君觉得孔子很有才干,想让他当大官,但又唯恐众人不服,于是鲁国国君便让他和他的弟子去一个偏僻的地方治理一下。鲁国国君在一年后惊奇的发现他和他的`弟子治理的那个小城如今已变得比鲁国的都市都繁华。于是他让孔子做了个大夫。不久,齐国国君想和鲁国国君会面,想乘机利用大峡谷的险要地形逼迫鲁君,孔丘明白齐国的用意,也知道鲁君此去是多么的危险。他彻夜未眠,想到了一个既能保护国君,不失两国友好的办法。之后,孔丘不仅成功的保鲁君平安归来,还逼迫齐君归还失去的三座城池,并与其成为盟友。孔子,不是一个文弱书生,他身高体健、武功高强、足智多谋、文武双全,是个难得的将才,他心底善良,充满仁爱,的确称的上是“圣人”。我不禁从内心深处更加佩服他了。
后来,一些大臣起来反叛,叛乱分子前来攻打鲁国国都,鲁君任孔丘为主帅c。等到进攻的时候,孔丘命人将几口大锅推出去,装满油,待叛军过来,把火把仍进油锅里,趁热将着了火的油锅往下一推,顿时,几万大军葬身火海……虽然叛乱暂时被镇压下去了,但因诸多因素,孔子的改革失败了。经过这两件事,孔丘的地位大大提升,成了代宰相。成了代宰相的孔子并不居功自傲,而是在国内进行了改革,这使一些权贵的利益受到了影响。于是,这些大臣便把他赶走了。
被赶走的他无依靠,只得带着弟子周游诸国,到处流浪,上顿不接下顿,很是可怜。
几十年后,鲁国国君去世,幼君登基。齐国借机攻打鲁国,眼见破城之日指日可待。当初把他赶走的那些大臣这时才知道孔子的用意。于是,那些大臣派人把孔子请到鲁国。但是孔子心意已决,不再参政。在众人的请求下,孔子便让大徒弟冉求去解围,等冉求到鲁国时,已经十分危急。冉求不愧为孔子的大徒弟,他三下五除二的就把齐国大军赶走了。等到孔子被接回鲁国时,他已是古墓之年的老人了……电影是向我们讲述孔子一生坎坷的经历,也向我们述说了孔子的伟大与不凡。
孔子面对贵族与恶势力不低头,面对困难不畏缩,面对孤苦不冷漠,他的精神激励我永远向上。
周润发电影孔子观后感 篇4
片头刚放,表江问我,你觉得这片票房多少?我说,8千万?她说,撑死这个数吧。看完片,我不免怀疑8千万太高估了,并不是说电影质量不好,其实它诚意十足,只是在这“后阿凡达时代”,这种没有噱头的商业电影真的好难自处。
整体来说,《孔子》严肃而紧凑,前半段的官场争斗和后半段的流离失所在周润发的演绎下,都让人信服。片中台词在大量的文言文和现代话中穿梭,听到“那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样的搭配,观者不觉得出戏已算难得。
孔圣人也会经人挑拨,便扔官抛妻弃子,背井离乡十几年,在各国传道授业解惑,却不得重用,食不果腹,颠沛流离。一个道德高尚的中年男人空有理想和满腔抱负,无从施展,郁郁不得志,思乡情切却不能归。周润发精湛的演技无可挑剔,只是我看时很是心疼……那场刻意煽情的暴雨中离家出走、摔倒泥沼、泪流满面的“孔子落魄戏”,真是难为发哥了。
饰演卫国夫人、美而淫的“南子”的周迅赫然女主角的地位,可片中只有一场“子见南子”的戏。南子对子表达满腔欣赏,并邀其日后常常相见,子拒南子,仅用一句“我未见过你这般好德如好色的人”把南子噎了回去,再得体不过。南子经过这番挑逗,确认了子的君子为人,感叹道“世人也许很容易领悟夫子的痛苦,但未必领悟夫子在痛苦中所体悟到的`境界”,此话一出口,子热泪盈眶,两人伏地互拜,成为知己。这出戏处理得细微而精彩,不但不荒谬,还看得意犹未尽,嫌周迅的戏份太少了点。
除了南子,还有几位重要人物衬托孔子,一是鲁王,二是孔子夫人,三是弟子颜回。这三个角色的演出一个比一个让我出戏。先说鲁王,他是君,孔子是臣,影片前半部分在鲁王对孔子的重用与否中展开,每每切到鲁王的画面,他挤眉弄眼,对孔子爱意绵绵,让广大腐女不多想都难。凯丽扮演孔子的夫人,大概是《渴望》中慧芳深入人心,她和孔子一贴在一起我就立即穿越。白净秀气的任泉出演孔子弟子颜回,他落水的那场戏,镜头从水底往上拍,我又穿越到了好莱坞,古装传记片的风格无影无踪。
如果穿越之事因人而异,特技一定人见人不爱,《孔子》中有好几场大规模的战争戏,场面全靠特技,动画拙劣,效果实在不好。虽然有特效这个硬伤,可一部思想家传记题材的电影拍成这样,已经很不容易。至少它和2009年动不动就裸奔而出的那些山寨电影相比,实在是太有诚意了。导演胡玫说她从未这么忐忑不安过:“我只能祈祷孔子在天之灵保佑了。”这事儿,还真悬。
周润发电影孔子观后感 篇5
老师给我们发了一本《孔子的故事》,书中的内容非常精彩,以前我只知道孔子的一小部分故事,虽然只是冰山一角,但是我会认真看完这本书来重新认识一下孔子。
孔子是中国有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还是儒家创始人。看完这本书我最喜欢《在挫折中前进》,孔子是个很有志气的`人,他在十五岁就已经立下要好好学习各种知识和本领的志愿。在孔子十七岁时母亲去世了,母亲走后孔子还是个年少不懂事的孩子,孔子穿着孝服跑去季氏欢宴名流却被人当叫花子赶出来,此事后孔子非常发愤。
之后孔子更加刻苦努力学习逐渐成了博学多能的人,旁人见孔子就夸,可孔子却很谦虚,就这样大家对孔子的评价更高了。孔子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他勤奋认真,在挫折中锻炼自己,他的谦虚善良精神值的我学习,在以后的学习道路上不断磨炼自己。
周润发电影孔子观后感 篇6
最近学完了《论语》,今天趁放假之际,看了周润发演的《孔子》,颇有感触。这部电影刻画的孔子,一直微笑着,很端庄,但是不傲的感觉,温润而宽厚。
很明显,这是一部人物传记,而主人公就是孔子。电影从人物选角再到场景布置,无一处不体现了电影制作的精良。电影极力还原春秋时期的齐鲁卫三国,演员很敬业,把每一个人物都演绎的活灵活现。《孔子》以高超的艺术手法为我们展示了我国春秋时期鲁人孔丘跌宕起伏的一生,呈现出一个有战争、有阴谋、有圣人、有枭雄、有美人、有思想的恢弘大气的春秋乱世。
孔子政治生涯大起大落,大半生都处在颠沛流离之中。孔子年轻致仕,做到了国相,在鲁国大力推行自己的`仁政思想,鲁君看到了孔子的贡献,在齐卫两国争先聘请孔子之际,他重用了孔子,然而孔子的思想显而不符合当今的乱世。孔子提倡恢复古礼,可春秋时期战乱纷争,齐国推行法治,鲁国如果以礼治国就不能同其他国家抗衡。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孔庆东认为,电影《孔子》的诞生,是国产史诗巨制的一个里程碑,它将中国大片的标准提升到了圣贤这一步,实现了一个大的突破,也让中国文化走上了一个新的平台。我们都知道,大片,向来指的是美国好莱坞电影,那种饱含科技的电影。但是看了《孔子》以后,我知道,大片,不仅仅是科技和威亚,还有中国人的智慧,用心去制作。据悉,电影《孔子》的后期特效由鲍德熹操刀,且花费巨资调用了曾为《第五元素》等影片担任制作的好莱坞特技团队,来完成多达400个特效镜头。其中,在武子台平叛那场戏中,孔子在高台上迎风而立,指挥千军万马。画面肃穆大气,很有震撼效果。
片中也有不少惊心动魄的场面:夹谷会盟山雨欲来,彰显圣人智谋;堕三都短兵相接,营造紧张氛围;武子台平叛夫子亲自擂鼓挥兵,展现军事才华和大将气度;齐鲁大战是影片场面最为壮阔的一幕。
夫子独有一腔智慧,却没有得到重用。君夫人南子说未有人懂夫子,这话不假,真正理解孔子的怕是只有他那一行弟子了。孔子重仁,弟子们跟他推行仁政,孔子著书,书掉在冰河里颜回下河救书。
孔子,这位圣人,今天我更加了解了他。
周润发电影孔子观后感 篇7
孔子不仅是个教育家,他还是个思想家,他还是儒家的创始人。
这本书里面讲了孔子从没落孤苦到从事教育成为一代名师的边程。
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一个故是“在挫折中磨练”这里面讲了孔子非常有志气,孔子幼时家境不好,穷困的生活对他的磨练。这是他之后经得起各种困难的原因之一。
孔子刻苦学习逐渐成了好学的人,读到这里我想起了我们班的'一位同学江静娅,她和孔了一样是一个好学的人,也是我们班的班长,在学校也经常帮助我们,比如说:有一次,我们班有人作业不会做,她都会细的帮助我们。向孔子这种不怕吃苦,坚持不懈的学习,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在我们生活中也会遇到困难、挫折,我们不能轻言放弃,要坚持不懈努力让自己做好每一件事。
这本书还有好多孔子的一些故事,看了这本书让我学到很多。我们都要学习孔子的坚持不懈和不畏惧困难的精神。
周润发电影孔子观后感 篇8
孔子,是儒学的创始人。一提到孔子,他仁义的形象,就会出现在,我的脑海里。可《孔子》这部电影还表现出他的另一个优点——勇。
他一心想让鲁国强大,于是他就在鲁君面前推广仁义。果真,鲁君让他当了代丞相。从此,鲁国的形势一天比一天好起来了。又过了不久,季氏的家臣公孙狃发动战争,想要登上鲁君的宝座。反军打进都城,鲁公跑到季家,公孙狃步步紧逼,可季家人都去打猎了。这时,孔子说:“把叛军引到武子台!”字路领命,便去把公孙狃引到武子台。公孙狃见孔子在台上,便下令放箭。可台上有盾,孔子的弟子冉求下令把盾往后放,把一个个装铁浆的大罐子推上来,冉求一声令下,鲜红滚烫的铁浆流淌出来,把公孙狃的.军队士卒烧得个个焦头烂额。公孙狃在乱军中自杀。孔子看到这个场面哭了,因为他一向讲仁义,不希望看到国人自相残杀。
孔子的仁义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不过他的勇也不可缺失呀!
周润发电影孔子观后感 篇9
影片的开头是伴随着悠扬的铃声开始的,让人不自觉的就想到孔子生活的那个年代,习惯了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分封制的弊端也日渐显露,分封制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均田制逐渐瓦解,社会出现了新的社会形势,诸侯国不再遵循周天子,出现了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现象。而孔子,从小就在礼乐的熏陶下成长,自是不愿大好的周王朝如此衰败,礼乐从此没落,于是他青年起,就发誓要实现礼乐仁和的梦想。
该影片按照一生回忆的方式展开,开头展现了孔子白发苍苍,而他礼乐仁和的梦想,也只能交给未来去实现了。其中演员所表现出的的沧桑,眼神中的无奈,无一不让人觉得,他就是孔子,孔子就是他。之后从孔子青年时期,鲁国三桓叛乱开始,展开对孔子一生的叙述。
采用了倒叙的写作手法,能够很大程度上吸引观影者的兴趣。
细节把握较好。该影片主演孔子周润发,从影片中的细节可以看到,孔子去拜见鲁定公的时候,门前的侍者道孔大人您可到里面再拜见,而孔子依旧坚持自殿外就开始拜见,这样的行为是很符合周礼周范的,再其次,孔子进入殿内后,殿上座鲁定公还未到,他依然坚持上座好像有鲁定公一样拜了下去,恭恭敬敬的等待鲁定公的到;再者在鲁定公想要依靠孔子的主张,使鲁国强盛起来的'时候,问是否可以按照齐国那样强盛起来?孔子说齐国的百姓之所以不犯法,是因为害怕刑法,而若能够使百姓因为讲仁义而不犯法,那不是更好吗?在说这话的时候,孔子眼中的光芒,亮的吓人,那是一个人对梦想的渴望!
孔子一生周游列国,却始终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容得下他,容得下他的主张。这既是孔子的悲哀,也是那个时代的悲哀。在那个诸侯争霸战乱纷纷的年代,孔子的礼乐征伐早已不符合时代的要求。诸侯国要的是能使他们的国家强大起来的主张,所以孔子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礼乐衰败,百姓流离失所,别无他法,但我想他是恨的吧。即便没有一个国家任用他的主张,他还是不肯放弃,于是回国后办私学,著文章,说来有些许可笑,孔子一生未能成就官业,他的学生却很多都做了官。
他一生求礼问和,也许大多数人觉得他失败了,但我觉得从长远意义上来说,他成功了,通过他弟子记录的讲学的内容,将他的仁义清清楚楚的传达给了后世,他的仁义必将在后世发扬光大!
周润发电影孔子观后感 篇10
纵观整部电影,确实拍得很好,能够充分地展示我国春秋时期的大圣人孔子万世师表的形象,并且抓住了孔子为政持官掌权时的政治特征,反映着其仁和礼的核心思想体系,当中的确不乏催人泪下的片段和插曲。辨证的说一句,该片更应该像一种全新风格的历史记录片,很多人认为孔子作为圣人,生活在春秋时期,很多东西无法考证,只能通过纪录片的形式来展示,但其实不然,电影尽管通用的是白话文,但处处体现着原始的仁礼思想语言风格,在感动苍生的同时必然给予一种精神和思维上的震撼和影响。至少我是这样理解的,因为看完该影片后,我甚至乎结合当今的民族和社会特征产生了一些属于自己的思考—————
关于克己复礼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和礼,其中礼这方面主要反映克己复礼。克己复礼的意义在于克制自己,凡事向往礼的方向,本质上是教育人们要重视礼的教化与熏陶,孔子终其一生,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教育方面,都强调礼乐对个人,国家,民族的重要性。影片中描述的鲁国政权为三桓贵族所掌握,三大贵族拥城自重,屯兵自立,即使在与鲁国的宿敌齐国和谈未遂,眼见要兵戎相见时,也无动于衷。后来更是使计迫使孔子离开了鲁国,四处漂泊。其实孔子的出走是必然的,正如鲁国国君所言,处于这样一个乱世,诸侯分封割据,称霸一方,名义上是四海之内,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然而在周室颓危的情况下,大家都想取而代之。尊王贱霸暂且难以坚持,而孔子还期望君主能够以仁义治国,这样百姓避免战乱,才会使老有所养,壮有所用。他的想法其实是很值得提倡的,但结合那个多事战乱的春秋,难免会有何很多人不理解他,这也为他日后周游列国时,即使在树林处收徒讲学,也会遭到民众们的反对,他也被迫带着他的`门徒被诸侯王们由一个国家驱逐之另一个国家。经历了十几年,终于回到了鲁国,他已经很老了,但仍然执着着那个克己复礼的梦,含笑而终!
关于取义成仁
除了礼,孔子的另一面思想则表现为仁,为后世所称道的仁者爱人,仁者无敌都是其仁之思想的一个延伸和继承。在《孔子》影片里,没有情节明确反映孔子如何取义成仁,但却通过他的两个徒弟子由和颜回充分刻画出来。首先是周游列国的时候,孔子和门徒一行人等踩着冰封的河面过河时,突然发生了冰裂,一车满满的典籍掉进了水里。颜回没有犹豫半刻,马上纵身潜入水里把典籍给一卷卷打捞上来,因为在他眼里,这些典籍是远比他性命珍贵的,能够影响后世的儒家伟大学著,更是这十几年来,孔子和徒弟们的思想结晶,对仁义的传世,是及其重要的,结果颜回溺水而亡。当孔子还没有从见到颜回去世时表现的悲痛中振作过来时,又传来了用兵如神的子由在卫国作战时,因保护卫国幼小的皇子被叛军群杀而逝的噩耗,子由在临死前依然牢记老师的说话,把官帽戴正,以示正义凛然,结果取其成仁。这两个片段我相信不仅仅是我,很多人看着都会有那么一种心酸和体会,有时候,仁义的实现和追求,比我们很多东西更值得去奋斗,甚至乎牺牲性命都在所不惜!
周润发电影孔子观后感 篇11
暴雨,轰鸣的雷声,迷茫的路……跌于泥池,再爬起,大笑……几近痴狂的老人带着几近生根的痛苦,泥塑般让人触目,让人心惊。他,就是孔子!是知其不可而为之,明知其不可却执意为之的孔子!
电影中,孔子被一块玉玦决出鲁国,四海为家。离开时,适逢暴雨。在轰鸣的雷声暴雨下,在前途无路的迷茫中,孔子跌于泥池,挣扎爬起却于雨中酣畅淋漓的大笑。笑自己,一并的笑这世道。为何痛苦?为离别,为信仰。
鲁国,是孔子的家,是弟子们的家。那里有妻儿,有安定的生活。但这处故土,他注定不能承担信仰。孔子的政治抱负、礼乐梦想统统毁在这里。建武子台,推行礼乐,志堕三都,带着血汗与期望的举措统统被现实打得落花流水。末了,鲁定公无奈一笑:“论聪明,夫子还需学会如何装傻。若是执意如此,夫子恐怕下场还不如我。”
下场?是呀,世界如此杂乱,正是因为看清了局势,长沮、桀溺、荷蓧丈人等人才会选择归隐。这个决定,多少有些自私,顾不得天下苍生;这个决定,却也何其聪明,天下混沌,苍生怎顾?何必为难自己,归隐已是不易。孔子却正相反,不会考虑下场!他不仅要顾苍生,还要为此赌上自己的一生。孔子不是不知道天下局势如何,也不是不知道自相残杀的人们有多不可救药。他知道,所以他不能放手不管,既然自己信仰的仁义可以救世,那么即使人们不信、不用、不取、不甘,他也依然要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以求得这个世界对美德、对礼义的最大认同以及最大实现。他要救人,救整个天下的人。
大道通天,有路不如无路,无路便是有路。离开鲁国,无路。孔子豁然一笑,携其弟子始其行途——有路无路都是一般区别,天下一般混沌,走哪儿,都一样。
至卫,君弱国乱,储君无义。后宫干政,乌烟瘴气。乌云聚集,终降暴雨。离!
至郑,君弱国乱,下臣干政。不尊道义,喧扰讲学。离!
至蔡,君庸国乱,外封城门。围追堵截,可怜可笑。离!……
就这样一个国家一个国家的.走,挫败感已熟悉如掌心纹路。大把的时间从掌心流逝,不觉,孔子老矣!
托书过冰河,冰裂,颜回救书,亡。
卫国起内乱,君危,子路护君,亡。
颜回逝时,怀中犹有书数卷;子路逝时,犹记夫子仪表之训,结缨而死。在孔子师徒心中,仁,义,高于生活,高于生命,高于一切。
齐国攻鲁,季子急召孔子回。赠玉环,孔子归。重返故土的孔子热泪盈眶,此生将尽,便寄希望于后世。风烛残年的孔子整理大量史书,将自己的信仰和痛苦寄予其中。虽心愿未了,再也无能为力。公元479年,孔子逝。
“世人都知道夫子您的痛苦,可未必能领会这痛苦的深度。”——南子见孔子,如是说。这痛苦的深度,恐怕只有孔子知道了。
周润发电影孔子观后感 篇12
影片《孔子》,我看了不止一遍,并不是因为它不好懂,而是因为它让我感动了。《孔子》,从视听出发,到达了心灵的感动与震撼,渲染了当时那种气派氛围。当然,我也必须承认,影片中也有一些不足之处。虽然尽可能的穿插了孔子的一些名言,也借用了别人的,但不免给人牵强之感;故事是讲到了,但不精彩,情节片段之间缺乏很好的衔接;节奏缓慢,人物讲话平淡呆板,没有灵气。也许是自我太不习惯文言文的缘故,加之中间有篡改历史的情节,觉得有些别扭。
因为这是电影,仅有短短的两个小时时间,要将孔子的一生表现出来,实属不易。所以总体上而言,它还是成功的。
首先,感触最深的便是影片将尊师重道之风表现得淋漓精致,真是值得今日的人们好好学习啊!古今对照,令人汗颜。古人需拜师求艺,学生自当十分尊敬教师,也会刻苦学艺。师生情谊真切深厚。孔子落魄流亡,学生依然紧紧追随,伴其左右;子路至死不忘师之教诲,扶正官帽;颜回不畏艰险地保护书籍,为之献身。我哭了,且不说修改了历史,不说两人的行为有些迂腐,却将他们变得崇高而又伟大,使其境界得以升华。
其次是孔子回乡后的那深情一拜,鲁国啊,父母之邦,养我之土,我最终回来了。我又哭了,为何影片要将其渲染得如此具有杯具色彩?我不明白为什么就不能用孔子推行的礼乐来治理天下呢?我也同样追慕那“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淳朴民风。“男守本分,女有归宿,老有所依,子有所养。”的大同世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讲得多好啊!
颜回说,孔子错在将全部梦想都寄托在鲁君身上。我不敢苟同。我觉得自我也错了,如孔子般太梦想主义了,没有能够勇敢地应对现实,而是将期望建立在一个完美的伟大的梦想之中。可是无论怎样依旧不能放弃对完美社会的向往与追求,依然期望能够经过完善个人道德,而不是经过严格的法律来治理国家。孔子认为拿法来治国,是人们出于无奈才做的,人们不犯法是因为害怕法律,并不是出于真正的自我约束。
然而有一天,我无意在书上看到这是一种鲜明的道德泛政治化倾向。调节伦理关系,要诉诸人们的道德自觉,可是并非人人都能到达高度的`道德自觉,即使一个有高度道德自觉的人,也未必都能自动的表现出道德自觉。在“子见南子”一节中,应对巨大的诱惑,孔子的眼神与身体也有颤动,他是圣人,作为普通人,如何能向孔子那样坚守自我的信念。何况做君子是何其不易,像孔子那样,会遭小人的算计与嫉妒,也会被世人误解。无怪南子一句“世人只明白夫子的痛苦,有谁又能体会夫子在痛苦中领悟的境界呢?”便称其为知己了。显然,仅仅依靠道德来协调社会关系并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过于抬高道德,将发现无力控制社会秩序的尴尬局面。这样的行政观念与伦理价值意识等都与当时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
其实,无论是古代还是今日,有多少人是像鲁君那样“装点疯,卖点傻”,充当一个见风使舵者呢,又有多少人依然能像孔子那样一生坚守自我的梦想呢?“不能改变世界,就改变自我的内心吧。”有空看看《孔子》,读读《论语》吧,充实自我,内心的强大能够化解生命中很多很多的遗憾。
周润发电影孔子观后感 篇13
孔子,可谓是家喻户晓,但我们也只明白他大体的一些作品和事迹,《孔子》这部影片让我们更加了解了这位伟人的一生。
孔子从政,期望实现自我的社会梦想,却被现实无情地抛弃。孔子一心只想实现自我的梦想,对可能的困难估计不足,最终只能黯然离去。
孔子到了晚年,认清了梦想与现实的差距。他最能影响社会的,是教育弟子,而不是从政。他的弟子有各种各样的才干,能够将他的'思想传到更多的地方。孔子把精力放在讲学上,能够影响更多的人,意义要远大于参政。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抱怨身边的事不如自我所愿、不合理等等,还喜欢去描绘一个梦想的情境。可是,这些都于事无补。
现实摆在那里,我们也仅有从思想上转变,亲自去行动,不要总依靠于别人。把握好方向、有步骤、有计划、从实际出发,梦想才会越来越近。
这部影片人物刻画得生动形象,也能让人深受教育,人们能在这种场景中得到知识。孔子应对贵族与恶势力不低头,应对困难不畏缩,应对孤苦不冷漠的精神会激励我永远向上。
周润发电影孔子观后感 篇14
《孔子》这部电影已经放映好久了,可我一向没机会看。昨日午时,学校说全体师生一齐观看《孔子》电影,我一听,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这部电影主要讲的是孔子与他的弟子的故事,很感人,很好看。
在这部电影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孔子带着他的弟子们在坚硬的、冰冷的冰上艰难地行走着。孔子最喜欢的弟子颜回驾着马车,马车上装满了书。突然,冰裂开了。刚刚好,颜回、马与书一齐,“扑通、扑通”地掉进了刺骨的湖水中。颜回不顾自我的性命,将沉入湖底的书一点一点地捞上来。连爱书如命的师父孔子都对他大叫:“回来,回来!”可是颜回毫不理会,继续捞书。最终,颜回永远地沉睡于湖底。
看到那里,我情不自禁地想到:有的`时候,我家里的书也会“生病”:比如,书皮烂了呀,书皮折角了啊等等,数不胜数。我见了,很少给它们“治病”,置之不理。它们一个劲儿地哀求我,我也不理……想到那里,我的脸微微有些发热。颜回不顾自我的性命,还要将书捞上来;而我呢,书生了病,我也不理,真是相差太远啊!
于是,我暗暗下定了决心:以后必须要爱护书,见到书“生病”了,立刻就给它“治病”,我相信自我能做得到。
周润发电影孔子观后感 篇15
在历史的长河中,我国的历史悠久,何其辉煌,那些辉煌被记载在一册册书中。可从未被尘封,中华上下五千年,他们一向活在人们心中。
今日看了关于《孔子》的历史的电影,它狠狠的抨击着我的内心。将近两小时的影片,却道出了孔子不凡的一生,每一个细节,每一段文字,从他口中说出的一句又一句经典无不刻画了一个鲜活的形象。
最打动我的有两个镜头,孔子被放逐出境,当时连老天都映衬着孔子的处境下着倾盆大雨,气氛沉重又让人不禁揪心,抛开妻女对一个男人来说是多么不易。马车走了半路,车轮陷进了泥中,孔子师徒试图拽马使其摆脱泥淖,却不料被马踢翻在地,他笑了,笑得那么释然,又令人悲悯,这是一个失意之人最终的畅然!
第二个镜头,孔子及其弟子驾着马车过一个大冰河的.场景,不料,冰面开裂了。竹简都掉进了冰河里。颜回想都没想直接跳入湖中捞取竹简,天寒地冻,下着鹅毛大雪,所有人眼睛上,眉毛上都有一层冰霜,在这极寒的地方,别说跳入湖中了,生着火都觉得受不了。
颜回一刻不曾停过,他极力摆动双臂在冰湖里游动,将一卷又一卷竹简打捞上来。竹简都捞回来了,可颜回再也没有上来,永远被封在了冰层中。孔子一声又一声绝望地喊着颜回的名字……牵引着人们的心灵,我不禁鼻子一酸,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孔子之后的生活是在风餐露宿中度过的。就连一碗清可见底的汤,大家都一人一口的喝。他的一生是凄惨的,能够是光辉的!
跳进历史的长河,追溯孔子的一生,我愿化作一个标点,结束最终一个长卷。不让光鲜的背后只剩空白!
【周润发电影孔子观后感】相关文章:
电影孔子观后感11-06
电影孔子观后感范文11-07
电影孔子观后感【优秀】09-21
孔子观后感09-06
《孔子》观后感11-16
天堂电影院电影观后感12-13
(优秀)孔子观后感07-14
有关孔子的作文02-22
作文:孔子的故乡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