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通用24篇)
当认真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观后感了。现在你是否对观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 篇1
昨天有幸去看了尔导的《海的尽头是草原》这部新片的首映,观影中被故事的温柔打动了,感动的模糊了双眼。不管是当初历史上的民族大爱,还是故事里额吉一家,对于妹妹的温柔情感,都是能直戳大家的心。
电影从一个双胞胎哥哥寻找妹妹的故事为主线,讲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未,全国在遭遇重大自然灾害后,将三千名孤儿送入草原,由淳朴的牧民来收养的孤儿的真实故事…虽好整体剧情很平淡,但就是这种平淡的剧情才能更打动观众的心!所有演员们的表演都是可圈可点的,尤其陈宝国老师不愧是老戏骨,每个细节都拿捏得非常恰到好处,堪称惊喜之作,有笑点,泪点也多,演员演技都不错,尤其是马苏,把牧民伟大母亲演的活灵活现,没想到电影中出现的蒙语都是她通过背诵记忆发音来完成的。
第一次演电影的阿云嘎和丁程鑫真的'都很出色,尤其阿云嘎用温柔与帅兼备的那种成熟的且负责任的演绎很值得肯定!小演员罗意淳尤其最最让人惊喜的,她的倔强及机灵的感觉把握得非常到位,太招人喜欢了!看了这部电影非常想去看看辽阔的草原,他的壮美,还有内蒙人的善良淳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都如同画卷一般呈现在大家眼前,那是美的、在流淌着的,也时刻浸润着人心的。影片整体是真实的草原牧民生活,真实而感人,有爱能跨越一切山海!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 篇2
看完了首映,这句电影还不错,故事剧情相对紧凑,故事线索也很清晰,最后特别煽情。
电影主要讲述了上海受灾,内蒙古接纳受灾儿童的故事,以杜思瀚寻亲妹妹为线索,不仅回忆了当时上海受灾,还有孩子在草原上生活的记录,电影中民族之间的情感非常的好,一家人的感觉。
电影配乐,画面都具有蒙古族特色,马头琴弦乐悠扬的琴声,大草原的自然环境,天气变化都在电影中有体现。
电影中各位老师的.表演非常的出色,尤其是第一次看到阿云嘎老师出演军人,真的太棒了,男子汉的硬气与一个父亲的宠爱,都能看得出来,陈宝国老师饰演的哥哥也非常到位,演技都是一流的,妹妹小毛巾的表演也具有灵气。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 篇3
故事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说起,由于新中国遇到严重的自然灾害,南方孤儿聚多且营养不足,内蒙古政府主动承担责任,将三千多孤儿接去大草原。
以小见大的手法,将时代大背景缩影为两个小家庭的岁月碰撞,无论是杜思珩,还是那木汗,选择任何一个平行空间的身份,都会留下刻骨的遗憾。她是母亲的牵挂,那木汗又是她的牵挂,当你留在哪个世界,都会发生属于这个世界的磁场效应,或许上天早有安排,或许世界本就是自己创造的。
杜思珩是时代的'幸运儿,她有两个母亲的爱护、父亲的关爱和哥哥们的疼爱。在鬓发斑白之时,见到自己的亲生哥哥,岁月蹉跎,心怀坦荡,既然选择代替别人活下去,也不曾退缩,只是多了份平行世界的痛苦与思念。
三千个像她一样的孤儿,都是这样的幸运吗,答案肯定是不。但我们祈祷,他们世世幸福,平平安安。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 篇4
看完了首映,这句电影还不错,故事剧情相对紧凑,故事线索也很清晰,最后特别煽情。
电影主要讲述了上海受灾,内蒙古接纳受灾儿童的故事,以杜思瀚寻亲妹妹为线索,不仅回忆了当时上海受灾,还有孩子在草原上生活的记录,电影中民族之间的情感非常的好,一家人的感觉。
电影配乐,画面都具有蒙古族特色,马头琴弦乐悠扬的琴声,大草原的自然环境,天气变化都在电影中有体现。
电影中各位老师的表演非常的出色,尤其是第一次看到阿云嘎老师出演军人,真的.太棒了,男子汉的硬气与一个父亲的宠爱,都能看得出来,陈宝国老师饰演的哥哥也非常到位,演技都是一流的,妹妹小毛巾的表演也具有灵气。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 篇5
这是一部寻人的电影,故事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怀着为什么母亲找了那么多年也没找到女儿的疑问,以及哥哥为什么都退休了也没帮着母亲找妹妹的猜测,随着哥哥开始了寻人之旅。没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只是从父辈那里听到当年情形。对于当年发生的事情有太多的`无奈。但是在某个地方,有大爱成全了这些孤儿,可歌可泣!
此片没有用口号来宣扬大爱,而似细雨滋润着人的心灵,最感人的是百岁老人在哥哥耳边低语,眼泪都有些控制不住了。影片使用的是蒙语,环境的带入感很强,演员表演质朴,不造作,看着很舒服。寻找的过程就像有迷雾包裹,剥开一层又一层,直到影片的末尾,一直吸引着观众跟着哥哥去探寻。此片值得推荐!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 篇6
《海的尽头是草原》是一部能够打动人心、充满真情实感、让人潸然泪下的影片。影片中展现了内蒙古大草原辽阔壮美的自然风光,也展现了蒙古族特有的民族特色和风土人情,通过一场寻亲之旅表达了民族团结和人民团结互助的情感内核,不得不说,这种民族情感是令人无比感动、无比自豪的,这是我们不能够忘记且要永远传承和发扬的。
不得不说尔冬升导演拍的这部影片太有爱了,且每位演员都用他们最好的一面给我们奉献了一场后劲十足、充满温暖力量的.表演,我旁边的小姐姐哭的都不行了。影片很好看,片中的配乐也很好听,推荐大家观看!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 篇7
“要把工作组织好,把孩子安排好。”一个重大决策在内蒙古自治区化成一场场爱心接力行动。
“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一声郑重承诺在新中国史册书写出一段值得铭记的历史佳话。
连日的暴雨,倒塌的房子,无家可归的灾民,被抛弃的孩子,这是真实发生的故事,是新中国史册中凝重的一笔。
上世纪六十年代,受灾害的影响,上海、江苏等地保育院涌入大量孤儿,他们严重营养不良,受到疾病和生命的威胁。面对面黄肌瘦、哭闹不止的孩子们,奶粉短缺、保育员人手不够的现实困难,受当时负责妇女儿童工作的康克清同志所托,时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政府主席的乌兰夫提出将孩子们接到内蒙古,让有条件、有能力的牧民们抚养孩子,周总理欣然答应并再三叮咛要照顾好这些“国家的孩子”。
一趟趟北上的列车,跨越大半个中国,运送三千孤儿进入内蒙,带去希望和未来。广袤无垠的蓝天,浩瀚无际的草原,奔驰的骏马,追逐的羊群,茁壮成长的孩童,都是草原最靓丽的风景。原本相隔千里,毫无血缘关系,如今却骨肉相连,生死相依。三千孤儿入草原,演绎了一段跨越血缘、民族、地域的历史佳话。
视觉总要比文字更给人震撼的冲击力,言语的.记载也不能完全书写出现实的困难。我从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中窥得一些历史往事,现实的无奈、亲情的羁绊,还有那些被隐藏的情感。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 篇8
周一,直到看完电影,我才得知,香港知名导演尔冬升的外婆竟然是蒙古族,我忍不住在想,他是带着怎样复杂的感情在外婆的故乡把《海的尽头是草原》拍的如此细腻感人。
时间回到1959年,全球各地发生着种种大事,苏联发射了第一个月球探测器,戴高乐就任法国总统,而在东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犹如春日里的倒春寒,席卷了刚刚成立十周年的新中国。三个春秋,像黎明前的黑暗,朦胧中的中国人民在饥荒里匍匐前行。
南方各地洪水肆虐,冲散了无数家庭,饥寒交迫中的人们被迫抛子舍女,留下了成千上万个孤儿。无依无靠、流离失所的几万个孩子稚嫩的恸哭声,喧嚣了全国上下。各省的民政局奔走求助,但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地当时已是饿殍满地,根本无力喂饱这几万个嗷嗷待哺的小生命。
在一次中央会议上,负责妇幼工作的同志遇见了时任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的主席乌兰夫,请求他帮忙支援些奶粉。乌兰夫回到内蒙古发现当地因自然灾害连奶粉都难以生产,思忖再三,他提议把孩子们接到内蒙来,送给当地牧民收养。就这样,1960年,来自南方各地保育院,前前后后几千名孤儿坐上一列列北上的火车,跨越大半个中国来到了北疆草原。而同样在饥饿边缘游走的草原人民一见到孩子,就亲切的收为己有视如己出,奉行了这片土地上最朴素且纯粹的生命哲学——“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也等待迎接新的黎明。
以上是“三千孤儿入蒙”的历史,也是内蒙古在共和国的特殊时期饱含家国情怀的故事。而电影,则是以此为背景,述说了一个上海哥哥寻找当年被家人遗弃的妹妹的故事。男主人公杜思瀚幼年时,母亲因无法养育两个孩子把妹妹杜思珩遗弃在了保育院。60年后,在母亲弥留之际,杜思瀚带着母亲一生的执念踏上了寻亲之路。
妹妹杜思珩在1960年来到内蒙古后被善良的蒙古族牧民萨仁娜、伊德尔夫妇收养,在这里,远离家乡的孩子们试着融入新的环境和家庭,所有的不安与伤痛,都被感天动地的草原民族的大爱逐一化解。最终他们用几十年的时间学会了敬畏生命,并坚韧成长,在蒙古高原落叶生根,这一刻的他们,也有了新的名字———“国家的孩子”。
海的尽头是草原,而生命的尽头是广阔的'时间,在讴歌中华民族团结友爱的主题下,不同于其他主旋律电影略显单薄的喊口号,故事更多的是在细节处捕捉温情,以粗犷但富有哲理的情节阐释了大爱与私心的平衡:领养家庭的哥哥那木汗为救妹妹杜思珩而牺牲后,她一夜长大,最终成为这个牧民家庭的“哥哥”———她是那木汗生命的延续,她终于不再因年幼时“被遗弃被领养”而纠结于身份认同,她开始真正接受自己并知晓了生命的意义;而当年为了不被妈妈抛弃,把自己弄成重感冒留在了上海的哥哥杜思瀚,在懦弱中逃避了一辈子,最后在找到妹妹后,坦诚并释怀,重新成为了“哥哥”。此时此刻,所有的一切都有了最优解。
电影的最后,两位阴阳相隔的母亲以对话的方式完成了影片主题的升华。站在广袤的草原上,已经百岁的萨仁娜额吉对着天空诉说:“姐妹啊,虽然我们未能见面,感谢你把这么可爱的女儿生下来,这样我们才共同把她抚养成人!”牧民母亲那双粗糙的手掌,在天地间,用守望相助书写了人间真情。个体生命有着数不尽的阴差阳错,中间夹杂着奉献、妥协和包容,所有的人与事,虽有缺憾但也圆满了。镜头表达了蒙古族人民永远坚信“腾格里”的意愿及命运的安排,是全片中主创团队对蒙古族图腾精神最深刻的诠释。
草原啊,永远不会消失,民族精神啊,也永远不会荒芜,在不同的时代里,她都会化成甘霖,流经之处,肥沃土壤,滋养大地,最后奔流入海。彼此搭着肩膀的手足们,就像波涛里的浪花,千千万万的同胞们,紧密连结着海与草原,在苍茫的草原深处,永无尽头,永垂不朽!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 篇9
九月的一天,被电影院门前的一幅海报吸引,茂密葳蕤的草原上,一家四口牵手的背影分外温馨,他们眺望的远方,在草原的尽头,是一片蔚蓝,像天空的颜色,更像是一望无际的大海。
《海的尽头是草原》,改编自真实历史事件“三千孤儿入内蒙”。观影之前以为大概是一部纪实性的报告文学类的纪录影片,观影之后觉得,这部影片更像是一篇带些淡淡忧伤、淡淡无奈、淡淡释怀,最终给人以深深感动的散文诗。
上世纪六十年代,灾祸、饥饿席卷全国,杜思珩的妈妈实在无力抚养两个孩子,无奈之下将她送进孤儿院,并承诺“妈妈一定会回来接你”。此后的六十年,妈妈从未停止寻找,却在思珩与哥哥终于见面的前一天,遗憾离世。这种无奈与负疚,像极了《唐山大地震》中的母亲,当命运张着血盆大口让她必须做出选择时,她几近崩溃挤出“救弟弟”这几个字,余生便背负着对女儿无尽的歉疚,再没有了自己的人生。
同样经常被往事的梦境惊醒的,还有杜思珩的双胞胎哥哥杜思瀚。六十年前的那一天,他无意中听到了母亲即将做出的决定,于是跑到大雨里将自己淋病,如愿留在了妈妈身边。六十年后,在得知自己罹患重症,即将不久于人世,他立即踏上了寻亲之路,在苍茫辽阔的草原怀抱里,回溯往事,感悟人生。
“三千孤儿入内蒙”,这样宏大的历史题材,在电影中就是以“寻亲”为线索,将一个上海小姑娘在草原的蜕变成长历程,在观众眼前徐徐展开。
杜思珩,是落户内蒙三千孤儿中的一个代表。影片的前半部分,这个小姑娘的任性、倔强,可真是令人皱眉;直到后半部分才明白,她最大的心结在于生母给她的承诺,她精心计划的出走,只是想问清楚这承诺为什么没有实现?其实她早已融入了这片辽阔的草原,额吉对她无条件的疼爱与包容,阿爸陪她在那达慕的会场摔跤,哥哥们伴她在草原上纵马驰骋,她的`蒙语已经说得像汉语一样流利。可是草原的哥哥们是不可能陪她去上海的,一同长大的孤儿黄宝哥腿脚不方便也不可能陪她,直到她又遇到儿时的玩伴马正元,让她重新燃起了回一趟上海寻找答案的火苗。
其实她完全不必如此心急,影片中已经从诸多细节告诉观众,草原会伴她成长,但绝不会将她禁锢。第一次见到阿爸,阿爸送思珩指南针,并且对她说:“等你长大了,拿着指南针,带阿爸和额吉去上海。”当她任性出发,额吉对去追她的哥哥说:“如果她还是想去,就让她去吧。”广袤的草原从不会阻止儿女远走高飞,她们只是想等你再长大一些,将你扶上马背,再送你一程。
辗转寻亲的杜思瀚在回程的前一天,见到了那木罕,一位面带微笑、安然祥和的草原妇女,她的汉语名字是——杜思珩。是的,她继承了哥哥的名字,也延续了哥哥的人生,当她成为那木罕的那一刻,才算是真正的成长、真正的放下、真正的融合。
《海的尽头是草原》,带给观众的是一次美好的观影体验。通过回忆的画面,让观众再次重温了“三千孤儿入内蒙”的历史情境,了解了上一辈的长者为孤儿的健康成长而付出的艰辛与努力。通过写实的镜头拍摄,将天高云低、草丰水美的草原风光尽情展现:蔚蓝的天空、透明的云朵、碧绿的草场、温暖的毡房;暮色里一盏马灯点亮,映照着人们的笑脸如油画一样的色调;赛马场上伴随着豪放的歌声策马驰骋的奔放骑手;马背上一起长大,打打闹闹直到白头的兄弟伙伴。一幅幅画面带给观众美的享受,也更理解草原上成长的人们会拥有博大的胸襟、自由的情怀和无畏的品格。影片还通过闪回、倒叙、插叙等手法留足了悬念,让观众的心跟随寻亲的步伐跌宕起伏。
观影全程会有一些淡淡的忧伤,我们为特殊年代下的无奈、负疚、遗憾而心怀唏嘘,但更庆幸自己身处这富足、安宁、衣食无忧的美好时代,不必再去经受生离死别的痛苦、不用再去面对进退两难的决择、更不必去背负歉疚终生的煎熬......
观影之后的回味,则是深深的感动。海的尽头是草原,上海、内蒙古,只是两个地域的名字,无论时间、空间相隔多么久远,也无论汉族、蒙古族风俗习惯如何不同,只要我们同样心怀美好,便会收获同样的爱,这份爱,会跨越地域、跨越种族、跨越血缘,跨越时空......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 篇10
草原大爱,细腻如涓涓细流,流进我的心里。
开头放一首我最爱的《长子》,浅浅安利两位优秀的音乐剧演员。
今天买了票之后,我去看了预告片,尔导一改打打杀杀的悬疑风格,草原的广阔和细腻的刻画毫无冲突感,每一个来自草原的空镜都很美,每次都让我颤栗。
电影分成了三条时间线,交替叙述的拍摄手法非常考验导演对镜头语言的设置功力,平淡的叙事给人一种克制的浪漫,尔导慢慢铺设的时间线和情节不会给人突兀的茫然失措感,当最后的戏剧高潮来临时,作为观众的我陷入了这份久久难以平静的感动里。
不涉及剧透的感动,最后巴德玛老师出现在大屏幕的那段时间,我被那种真正的从草原风沙中走来的生命力震惊得热泪盈眶,这种感动是没有一位演员能带来的。
“我长大了会不会去远方成为谁”
《海的尽头是草原》的海是上海的海,一辆列车,从南方开往草原,等待孩子的是新的阿爸和额吉,是在草原上未知的经历和危险......会把狼群认成很凶的狗狗,会不适应草原的奶制品,会想家,会想要循着北极星找到家。
看完电影回家的路上,感觉心里空落落的,没看电影前,我以为是电影人对民族大爱的再一次献礼,但实际上,是尔冬升对“以后只拍爱了”留下的第一个感叹号,除了情节设置以外,电影的配乐非常具有草原风格,大气磅礴的弦乐、具有紧迫感的呼麦都是亮点。
总的`来说,它像一杯刚沏好而滚烫的茶,草原的爱是飘散的茶香,溢满了小小的影厅。当你喝下它时,爱从眼睛流出来,民族团结和情感的浓烈哽在喉头,你扇扇嘴说“好烫”,那是冷漠尘土中一点点流露的爱,你不会马上品尝到它,因为它细水长流,流淌在时间里,润色着冷漠世界。
阿爸说,我永远不会抛弃你。
人类闪光的时刻,因没有刻意升华的情感和草原的爱在大屏幕上表露无遗。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 篇11
《海的尽头是草原》是一部能够打动人心、充满真情实感、让人潸然泪下的影片。影片中展现了内蒙古大草原辽阔壮美的.自然风光,也展现了蒙古族特有的民族特色和风土人情,通过一场寻亲之旅表达了民族团结和人民团结互助的情感内核,不得不说,这种民族情感是令人无比感动、无比自豪的,这是我们不能够忘记且要永远传承和发扬的。
不得不说尔冬升导演拍的这部影片太有爱了,且每位演员都用他们最好的一面给我们奉献了一场后劲十足、充满温暖力量的表演,我旁边的小姐姐哭的都不行了。影片很好看,片中的配乐也很好听,推荐大家观看!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 篇12
《海的尽头是草原》影片以三千孤儿入内蒙为蓝本,用细腻的镜头感为我们讲述了那段曾经真实发生过的往事,感受到那种没有血缘关系却胜似亲人的大爱。
尔冬升导演这次还是以平常人的视角,用现代和回忆双条线交叉进行,为我们娓娓道来同胞兄妹的分合聚散。
影片除了让我们领略到天苍苍,野茫茫的草原的壮阔美丽之外,更是让我们看到了草原人民那种善良淳朴,这次最大惊喜就是马苏。没想到这次她会灰头土脸真实演绎了一个付出全部爱和真心的'内蒙额吉。而且全程用蒙语。原来不明白片名的意义,看完之后才略晓其中含义——海洋有时波涛汹涌,让人容易产生不安恐慌,就好比入蒙之前发生的状况。
只有无私的大爱和胸怀才能驱散这种阴霾。就像广阔无垠的大草原一样。真的是56个民族永远团结如一家。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 篇13
作为北影节备受期待的开幕影片、尔冬升导演《海的尽头是草原》,在看似平淡的叙事语调之中,却有一股劲风吹过草原的力道,人世的悲怆与大爱,就在那沙尘暴起、流沙肆虐的时刻,一览无余地出现了。
这部电影根据“三千孤儿入内蒙”的真实历史事件改编,讲述了新中国遭遇严重自然灾害,来自南方的孤儿面临营养不足的威胁,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在中央政府的指导下主动请缨,将近3000名孤儿接到大草原,牧民们本着“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的原则,以博大的胸怀接纳并养育了这些孤儿。
如何将这个辽阔的时空交代清晰,又让如此“巨大”的历史背景投射在普通人的身上,这很考验主创的功力,而《海的尽头是草原》还是用“人性”去牵动叙事,让观众在一对同胞兄妹的分合聚散中感受到了无边和煦。草原人以博大的胸怀接纳了这些孩童,也原谅了他们的青涩幼稚,在付出巨大代价后,这恩情并没有断裂,而是变成了另一种联结,承诺以生命,流淌于心田。
影片的女主人公杜思珩,有一个化解不开的执念,她懵懂于自己的身世,从上海到内蒙的这段路途,在童年的记忆里要坐很长很长的火车,从此隔开了故土亲人,就算她来到草原生活了十多年,就算善良的额吉对她温柔如水,就算她已经有了离不开的”父亲“,就算她已经能够策马驰骋如履平地,她还是无法跨过自己心里的那道伤痛裂痕。
杜思珩的人生际遇与时代的轨迹相吻合,她是三千孤儿中的一员,她的所思所想有自己的独特印记,又有着脆弱孤独的共性,他们都在努力地融入草原,但那永远的乡愁也是无法割舍的。这是悲情的起始,也是大爱登场的壮丽,这道伤痕,已经太深了,草原上那如同亲生父母般的爱,就算持续了十年、二十年,都可能会被吞噬,也许只有一生那么漫长的不离不弃,甚至以生命为代价,才能弥补。
而这正是作品细腻扎实的地方,影片中的每个人都是在爱与善的前提下,有着自己的“私心”。杜思珩的私心是要去明了一个真相;草原额吉和杜思珩之间有一种天然的缘分,然而,额吉也有着对于自己儿子那木汗未来的考量;而杜思珩的同胞哥哥在面临分离时,也是在做着“自私的决定”,因此,影片不是在用历史来套住故事,而是从人的角度出发,用不同人的人性起伏去织就历史,使得这段历史不空洞,而是带着人间的气息和热度,用海一样的胸怀去承接那悲欢离合的泪水,然后又化为大爱无声。
影片中,杜思珩在上海的亲生母亲和草原上的母亲从未谋面,却因为抚养了同一个女儿而有了情感的共通,让人感慨命运的无常,而这其中冷酷的一面,风雨飘摇中的无助和饥饿,却要用人与人之间传递的良善和真诚去化解。这让影片始终被一种明亮的、暖暖的氛围烘托着,就像是阿云嘎在蒙古包外擎起的那盏灯,在黑暗中,那团光晕不足以明耀四方,却能够照亮眼前的彼此,让每位观众的眼睛也泛起泪光星辉。
导演尔冬升和编剧对于影片节奏风格的把握有一种溯洄而上的从容,演员对于角色的'诠释也是层次丰富,精准到位。陈宝国饰演的哥哥一角可谓满腔都是复杂的情绪,而他却能够在每个线索的机关闪现时,都能冷静地处置,让角色在抑扬之间,展现内心深处的沟壑与阅历。马苏饰演的“额吉”萨仁娜能够让观众忘记她是马苏,而去体会她一颦一笑中流淌出的草原母亲的宽容与慈悲;阿云嘎饰演的父亲有着一种凛然正气,其中一场与女儿星空下的对谈,展露出铁骨柔情;王锵饰演的“草原兄长”那木汗以及时代少年团成员丁程鑫饰演的马正元都洋溢着青春意气,给影片加入了少年人特有的情愫。而杜思珩的倔强与哀愁,也为人物最终的命运埋下了伏笔。
从上海到内蒙,长空碧草与沧桑人面,如同书页一般,组成了一本生命之书,历经了那么多的岁月,遇到了那么多的人,一个人的故事成为了一群人的守望相助,在两个有着不同语言的民族之间传唱,那海的浩瀚,草原的宽广,也只是人心大爱中的一隅,连绵无尽,一往而深。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 篇14
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影片根据“三千孤儿入内蒙古”的真实事件改编:上世纪50年代末,新中国遭遇严重自然灾害,大批南方孤儿面临营养不足的问题。在这个关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主动请缨,本着“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的原则,将这批孤儿接到了大草原上,交给淳朴善良的牧民们收养。在这里,远离家乡的孩子们学着融入新的环境和家庭,面对新的家人。他们所有的不安与伤痛,都被感天动地的人间大爱化解。
据悉,在影片创作期间,导演尔冬升带领主创团队收集、研究了诸多有关资料,看遍了能找到的相关影视作品和书籍文献,也走访了多位“国家的孩子”,从他们孩童时期的'片段式记忆里抽离、概括出真情实感,还请教了内蒙古牧民、民族学专家、历史顾问,深入了解当地历史与民俗,在电影中还原了诸多细节,例如当时对收养家庭的资格审查、对孩子意愿的考虑等。通过电影画面,观众与角色们一同经历60多年前那段震撼人心的往事,见证草原人民如山海般辽阔的大爱以及中华民族相互扶助的精神。该片出品人、总制片人,博纳影业集团创始人、董事长于冬说:“这段历史佳话触动了我们所有主创的内心,也希望影片传递的精神力量能感染当下的年轻人。”
影片将镜头对准大时代背景下的两个小家庭,讲述了一对兄妹在不同时空各自开启寻亲之旅的故事。60多年前,小女孩杜思珩与孤儿们一起乘坐火车,跨越半个中国,来到完全陌生的草原。善良的牧民用珍贵的食物和无尽的呵护培养这些孩子长大,孩子们从吃不惯奶豆腐、没见过蒙古包到完全融入草原家庭,经历长时间的磨合,逐渐与草原额吉、阿爸、兄长成为最亲近的家人。
由陈宝国饰演的哥哥杜思瀚,在与亲妹妹分离60多年后,终于踏上了寻找她的路途。关于这一角色的复杂心理,陈宝国表示:“他心中有对自己小时候装病导致母亲送走妹妹的忏悔,有他对亲情的留恋,有身患重病的他对生命的追寻,还有要完成母亲临终托付的坚定信念。”观众跟随他的脚步,逐渐揭晓妹妹杜思珩的人生轨迹,犹如翻开一本贴满回忆的旧相册,背后每段故事都令人感慨。
影片悉心勾勒出一幅感人至深的温情画卷,赋予了影片如片名般诗意且富于神采的意境。影片的叙事结构也受到业内专家肯定,认为“在前半段平稳铺垫之后,结尾的反转十分有力。导演认真地做了各种伏笔,才能形成最后的冲击力,给观众带来惊喜和感动”。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 篇15
在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里,每一个空镜头,都仿佛是一幅风景画。在凝视着风景的过程里,我似乎是真实地置身于银幕里的草原,用全部的感官去感触着草原的辽阔与壮美。当然,电影编导之所以不竭余力地去展示草原的风景,其用意绝不是单纯地去制造视觉上的美学。
致力于视觉艺术研究的学者马尔科姆·安德鲁斯在其著作《风景与西方艺术》一书里提到,“风景越来越多地被视为一种文化工具,而不是被简单地当成视觉的、具体的对象”。对于“三千孤儿”来说,当他们看到草原风光的时候,在震撼于其美好的同时,也或多或少意识到要面对的水土不服。
具体到主人公杜思珩的身上,她所面对的水土不服不仅仅是饮食的不适应,更重要的是她对于“新家庭”的难以融入。而这个问题的根源,便在于杜思珩内心深处的一个“执念”。对于杜思珩来说,只有弄清楚她为何是被“放弃”的那一个,她才能够真正地“走进”自己的.新家庭。
因为那场意外的悲剧的发生,一个新的身份重新给予了杜思珩融入新家庭的可能,同时也彻底“阻断”了杜思珩内心深处的执念。紧接着,与杜思珩的“执念”形成遥相呼应的,是杜思珩亲生母亲的一次又一次寻找。这份“执念”于杜思珩亲生母亲而言,是思念,也是愧疚。
等到兄妹重逢的时候,随着真相的揭开,也就理解了为何杜思瀚以前从来不陪母亲寻找妹妹——因为不愿面对当年的自己。在人生的最后一段时光,杜思瀚带着“赎罪”的心理踏上了这段寻亲之旅,无疑,这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标志性戏剧动作。正如导游最后鼓起勇气向哥哥说了“对不起”,杜思瀚亦鼓起了勇气去向姐姐表示了歉意。
值得一提的是,正是不同角色之间形成的分形与镜像对照,丰富了电影文本的容量和层次。为了事业而不能经常在家的两个父亲,养育了一个女儿的两个母亲,这些角色虽然都“未曾谋面”,但是电影文本用叙事的逻辑将他们之间联系在一起,从而去完成电影编导对于人情的表达和塑造。
当人物走进风景里以后,也自然而然,成为了画里的一个角色。此时,风景“借景抒情”的特质,被进一步放大。不管是一望无际的辽阔草原,还是弥漫了整个银幕的风沙,当角色置身其中的时候,角色虽然看起来很渺小,但却成为了故事的焦点所在,能量所在。
他们之所以能够成为焦点、能够散发着能量,或许正因为他们所秉持或者联结的,是至善至美的人情。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 篇16
“念了你一辈子,想了你一辈子,欠了你一辈子。”带着母亲的遗憾,带着自己的悔恨,也带着病重的身体,在与亲生妹妹杜思珩分别60多年后,生活在上海的老年知识分子杜思瀚(陈宝国饰),来到内蒙古大草原,开始了一段寻亲之旅。
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就这样,波澜不惊地开始了。在上映前的一天、一周,甚至一年,我都以为这部根据历史上“三千孤儿入内蒙”的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会像它的这个开头一样,平实、质朴,或者像陈宝国的表演一样,内敛、节制,但120分钟之后,我收获的是满满的意外,意外的尽头是大爱与感动。
一段离散
做旧的`光影里,时间回到20世纪60年代,新中国遭遇了严重的自然灾害,粮食短缺困扰着全国各地,大批孤儿的温饱问题更是迫在眉睫。为此,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主动请缨,3000多名南方孤儿被送往物资相对有保障的大草原,与当地牧民组成了新的家庭。“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时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政府主席乌兰夫的承诺掷地有声,一段值得铭记的历史佳话也就此开启。
原以为,电影会是群像式的,像是徐徐展开的图卷,满满当当挤下大时代里的老老少少,毕竟三千个孩子背后是三千个家庭,是三千个故事。但,《海的尽头是草原》只讲述其中的一段离散,只讲述这样一个充满遗憾和疼痛的故事。可以说,擅长现实题材创作的导演尔冬升,这一次把他的镜头通过宏大的背景,对准了这卷史册中的平凡家庭和个体,细心勾勒出一幅感动人心的温情画卷。导演自己说,在影片创作期间,他和主创团队收集、研究了诸多有关资料,看遍了手边能找到的相关影视作品、书籍文献,也走访了多位当年真实的“国家孩子”。但他也说,无论是内蒙古电影制片厂还是博纳影业,出品方一直都说只想要一个能令人感动的戏,“那我知道了,我尽量把所有人善良的一面拍出来。我也不敢用‘大爱’这种词,我觉得把真正人性里善良的方面呈现出来,就好。就用很简单的方法去做,没有想太多。”
一个心结
60多年前,小女孩杜思珩与“三千孤儿”一起乘坐火车,跨越半个中国前往内蒙古。来到完全陌生的草原环境,这些“国家的孩子”收获了来自当地牧民们毫无保留的热情和呵护,原以为哪怕说着不同的语言,但朴素而深沉的善心会成为他们共通的交流方式,小女孩会很快适应草原,爱上那里的牛羊和天空,也爱上草原额吉、阿爸和兄长。但没想到,从吃不惯奶豆腐、睡不惯蒙古包,到完全融入草原家庭,银幕上拉拉杂杂花了近一个小时,现实里或许要花上几十年,甚至一辈子。哪怕经历了10年的磨合,杜思珩已经学会了说蒙古语,也吃惯了奶豆腐,还能够骑上骏马在草原上飞驰,甚至拥有了一个对她宠爱备至的哥哥那木汗,但她心里面始终小心地藏着地图上“南方”的那个城市,藏着抛下她的妈妈和哥哥杜思瀚,她执拗地想要回上海,想要问问妈妈为什么舍弃的是她。
一句问答
终于,有一天,她以为自己做足了准备,带足了干粮,奔向“南方”。但她失败了,她不但没能回到上海,还一辈子留在了草原。悠扬的旋律戛然而止,阳光下少年单纯的笑脸再难重现,在前半段平稳铺垫之后,电影的最后20分钟可以说充满了意外。但因为编剧和导演认真做了各种伏笔,让这些反转和冲击,来得扎实而充满力量,叫人为角色的命运心疼、心痛。
当杜思瀚最后站在亲生妹妹、一个非常蒙古族的老年妇女面前,他们的对话并不激昂,却汹涌澎湃地藏下浩荡的时代。哥哥终于问出了那一句,“恨过我们吗?”妹妹想了想,认真地答道:“小时候曾经有过……”
这一刻,叫人泪涌。曾经有过,但大草原上,质朴无私的蒙古族同胞,用爱维系着一个又一个超越血缘的家庭,弥合了这一道道伤痕。曾经有过,但未曾谋面的两位母亲,跨越“海”和“草原”,用爱共同养育了一个孩子,生活可能有时很残酷,但爱、善良和同理心最终叫人释怀,也叫人勇敢。曾经有过,正如演员陈宝国所说的,走进影院的我是幸福的,“在我们国家这么辽阔的土地上,从来没有缺过爱的故事,这是其中的一个,特别动人的一个。”(孙佳音)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 篇17
《海的尽头是草原》是回答这个问题最好的诠释。
因为自然灾害严重,在上海福利院的小女孩杜思珩与“三千孤儿”一起被送到内蒙古。这些“国家的孩子”被当地满足条件的牧民们收养,从电影描述的三个小孩杜思珩、马正元、黄宝哥等可以看出来,这些孩子都被得到了很好的照顾和善待。
电影的主线是小女孩杜思珩。为了让她有口饭吃,不至于被饿死,她被妈妈送到了福利院,分别的时候,妈妈给了她一条小毛巾,上面绣着她的名字,那是妈妈留给她唯一的东西。她一直记着妈妈对她说的会来接她的话。所以,她走到哪儿都带着她的小毛巾,一直抗拒着内蒙古的大草原,等待她的妈妈来接她。
她和其他的孩子们不同,她一直认为内蒙古不过是一个暂时落脚的地方。哪怕她最后选择了萨仁娜做自己的额吉,哪怕萨仁娜额吉全家都对她很好,他们把最好的东西留给她吃,奶茶、奶豆腐,他们给她搭建专属的厕所,在草原上给她找遗失的小毛巾,教她学骑马,一点一点的治愈她。
但这个女孩是任性的,任性到让人觉得不识好歹。直到那个夜晚,伊德尔和她坐在漫天星空的账外,教她识别北极星,送她指南针,让她学会在任何时候都能准确的辨认出南方,她问他,怎么才能回到上海,她说害怕自己长大,这样妈妈就认不出她。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潸然泪下。血缘关系是这么重要的,是一个人出生时便刻在基因里的烙印,就像内蒙古人吃不惯水煮鸡蛋,而汉族人吃不惯奶豆腐一样。
然而,血缘关系又没有那么重要。
在女孩成长的过程中,一直缺乏父爱,伊德尔教她骑马,告诉她怎样在残酷的大自然面前保护自己,告诉她要勇敢,一点点的填补她父爱的缺失。
她第一次打开自己的心房,应该是骑着马,在满天风沙中去找伊德尔的时候,她匍匐在地上,被伊德尔抱在怀里的时候,她说,爸爸不要离开我。伊德尔承诺她,永远不会抛弃她。自此,她喊伊德尔爸爸。
随着她长大,她渐渐融入了这个家庭。可能这个时候更多的是执着,为什么妈妈舍弃的是她。她只是想问个明白,这是她的心结。所以,她计划着和马天元私自离开。
在离开的过程中,他们遇到了流沙,沉默寡言的哥哥那木汗,用自己的生命救了她。哥哥给她的遗言是照顾好父母。为了不触景伤情,伊德尔和萨仁娜决定搬家。女孩落寞的跟着马车后面。伊德尔对她说,他会遵守承诺,永远不会抛弃她。以后她就叫做那木汗。像一个真正的父亲那样,无论孩子做了多大的错事,最后,父母都会原谅和包容。
其实,可能真正的家人,如果哥哥是因为妹妹而死去,父母也不一定会谅解的。更何况,还是为了守护养女,亲生儿子死去了。从这里,可以看出,在养父母心里,她真的如同亲生的女儿。
从这一刻起,女孩真正的放下了原生家庭,她要为救了她性命的哥哥活着,她成了那木汗。她守护着善良的养父养母,守护着这片用无私的爱接纳她的大草原。
接着我们说,黄宝哥,这也是“三千孤儿”中的一个,他一瘸一拐的在草原里走,说自己要骑马。声音引起了当地老师的注意,老师知道他腿受伤后,主动给他做了拐杖,呵护他。老师问,愿不愿成为他的家人。瘸腿的小男孩点了头,于是他们的一生就是家人了。
马正元是多年后,长大重逢的。但从长大后的情景来推测,他也被家人照顾的很好。比如,第一个发现他们要离开草原回上海的便是马正元的`家人。如果不是关怀的,不会那么快就得到信息的。再者,当那木汗为了救他们而死去,马正元的家人打他的时候,也是一种保护和爱。
从这三个孩子的身上,都说明了一个问题:血缘关系为根基的亲情虽然是重要的,但因为缘分而走在一起的家人也是弥足珍贵的。
在领养孩子的时候,牧民们说,他们是相信缘分的。有时候,一眼就注定了一生的缘分。所以他们会认为,孩子来到自己身边,就是神明赐予他们的礼物。
在电影里多次隐晦的提到了大自然对人类的残酷,有突然刮起的沙尘暴,有虎视眈眈的狼群,有让老人痛失家人的恐怖大火,有夺去那木汗生命的流沙……伊德尔说,“大自然对我们很残酷啊”。也许正因为这样,牧民们更相信天意、命运、神明,他们对不懂的东西都存着敬畏之心,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敬畏,守着为人善良的本分。
我们现在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紧密,可为什么心灵的距离越来越疏远,感情的牵绊越来越淡漠,这值得每一个人深思!
最后,以过了百年之岁的'萨仁娜说的那句话作为结尾,这也是整部影片里最能触动我的话:虽然未能见面,谢谢你把杜思珩生下来,这样我们才能共同把她抚养成人。
从这位内蒙古额吉的身上,我学会了一个道理:一个人除了爱和善良,没有任何值得炫耀的东西。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 篇18
无论处在多么艰难的时代,总有一些散发着人类闪光的时刻,让我们对人类保有一丝希望。
《海的尽头是草原》绝对是一部有价值的作品,同一个家庭三个不同时期从不同视角进行叙事,最后交汇到一起,完成了片中人物各自的最终救赎。
由陈宝国扮演的哥哥杜思瀚为了完成已患有阿兹海默症的妈妈遗愿,抱病踏上了寻亲之路,也揭开了中国上个世纪50-60年代的一件不被遗忘的历史。
但电影并没有沉醉于宏大叙事,而是把落脚点放在了一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女性身上:杜思珩,杜思瀚的同胞妹妹。
串起三段故事三个时空的,除了杜思瀚对母亲的爱之外,还有他对妹妹的思念和愧意,后一种情绪一直到最后才最终揭晓,也为观众解答了当年杜思珩被送进孤儿院之迷。
124分钟的电影里喜欢的片段太多了,尤其是中段杜思珩在内蒙古的成长生活,真实取景让人对内蒙古的美景有着沉浸式享受和体验,草原的.空旷和苍茫、牛羊的自由奔放、纯净的白云和蓝天、甚至凶狠的野狼和令人窒息的沙尘暴都让人难以忘怀这片纯净的土地和它那令人着迷的风土人情,喜欢内蒙文化的观众一定不要错过~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 篇19
《海的尽头是草原》讲述六十多年前“三千孤儿入内蒙”的历史真实事件的电影,感谢尔冬升导演,将一段关于爱的尘封历史以这样鲜活动人的方式展现给2022年的观众,主旋律电影也可以拍得如此真挚动人。打动我的,不仅是片中辽阔壮美的内蒙古草原景色,无边的草原,奔驰的骏马,热闹的那达慕,更是片中草原牧民对孤儿们那无私的爱。“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多么朴实有多么有力的口号,孩子们的生命和健康成长就是他们最大的责任。
陈宝国老师扮演的双胞胎哥哥是本片的线索人物,他对同胞亲生妹妹的寻找和追忆,一路带领着观众回顾那段动人往事。我们今天可能无法想象那个年代艰苦的生活条件,漫天风沙、豺狼出没、物资匮乏,对于当年草原牧民们来说,他们还是尽全力用最好的牛奶、粮食和爱哺育了这些新中国的孤儿们,让他们成为建设者和栋梁之才。
影片中大部分对话都是蒙语,有很多蒙古族演员出演,但最让我意想不到的'是汉族演员马苏扮演的萨仁娜额吉,全程几乎都说蒙语,无论造型、神态还是动作都非常贴近蒙古族妇女,成功塑造了一个善良温柔无私奉献的母亲,特别令人惊艳。
扮演她儿子那木汗的王锵,则将一个寡言沉默却勇敢有担当的哥哥演得非常动人,他为了救妹妹不幸被卷入流沙的情节非常催泪。再次感谢尔冬升导演,让我们了解到那段尘封已久却无比感人的历史往事,只有不忘记历史,才能让我们更好地生活下去。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 篇20
看完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后,我觉得尔冬升导演非常懂得如何引导观众的情感,影片情感方面的处理非常细腻,以至于恍惚间让我觉得不像中国电影。而镜头里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上海和内蒙熟悉的场景和年代感,把中国当时的经济情况和人民生活的困苦体现的淋漓尽致,大环境下小人物的艰辛让当下的我们也同样感同身受。
不管过了多少年,早已年迈的母亲临终时话不多,却句句离不开对失联多年的女儿的思念,以及对抛弃女儿的愧疚。“思念”这个词没有从任何一个人口中说出来,“杜思珩”这个名字却无时不在,“愧疚”这个词也同样没有从任何一个人的口中说出,但是每个人低头沉默时,眼眸中闪过的情绪都含有一丝愧疚。陈宝国饰演的杜思瀚童年时为了留在母亲身边,故意淋雨生病,成年后也以工作忙为借口逃避和母亲一起寻找妹妹,却在母亲暮年、得知自己患有绝症时才敢踏出寻找妹妹的脚步,让自己有生之年不留遗憾,而一段过去已有半个多世纪的故事也即将慢慢展开。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内蒙草原和南方城市上海完全不是一个画风,虽然人们的生活也不富裕,但是相比嘈杂拥挤的上海,中国的内蒙草原让人豁然开朗,来到这里的小杜思珩执拗的带着母亲给的小毛巾不放手,可是我觉得其实她早已对这里的额吉产生了不一样的感情,虽然执念很深,杜思珩依然带着观众领略到了草原人的热情豪爽、宽容,对大自然的敬仰以及顺应自然和命运的乐观精神。来到了辽阔的内蒙草原,尔冬升导演的`镜头里即使没有万马奔腾,跟着那几个草原汉子在草原上骑着骏马奔跑追逐,身姿挺拔,狂野又潇洒。
半个多世纪的岁月,一段不长的历史,人类却经历了一生,风云变换,时代和人的心境都发生了改变,新的牵挂不断出现,旧的事情就不得不一个接一个的放下,与大小无关,与血缘无关,或许这只是“命运的指引”。
影片结尾那句“我们共同的女儿”让我热泪盈眶。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 篇21
《海的尽头是草原》本质上讲,它是一部讲述救赎的故事,看完整个故事你会发现,原来他们都不像是表面上那么温暖和善良。
先说杜思珩的亲生哥哥杜思瀚,说他有爱是不错,但他也很自私。在当年,听到母亲说要把身子弱的留在身边,送走另一个身子好的。于是,他跑到雨中淋雨把自己弄生病了。顺理成章,他是那个留在母亲身边的`人。或许正是因为这份自责,他终身未娶,但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并未主动去寻找亲生妹妹,只是在母亲即将离世,和自己身患绝症时日不多时才去往内蒙寻亲。 再说善良的养母,对于养女杜思珩百般疼爱,但是她终究有没有私信呢?在电影里没有明说,但据说影片有被剪辑掉关键信息。从故事中其实不难发现,她亲生儿子那木汗因为生病导致失声,因此一直没有女孩愿意嫁给他,后面的剧情里也能看出,他是对杜思珩的情感不仅仅是兄妹之情。所以,养母也可能藏着自己的“小心思”。 这一点也能从养母亲生儿子因流沙意外身亡后也能看出来,养父养母原本计划丢弃掉杜思珩远赴他乡重新生活,但最后在杜思珩真情跪地后才得到谅解,最终更名为“那木汗”成为他们真正的“女儿”。
人性是不可估量的,这一生中每个人都在自我救赎,都在寻求那份心底里的安宁。影片最后,亲兄妹杜思瀚和杜思珩相见,拥抱和解,是一个大圆满的结局。不过我倒希望结束停留在杜思珩被流沙吞没那段,但我更担心编剧或导演很难写出后面的剧情,因为那样的人性思考或许更为复杂。 影片是将主题升华到了大爱的高度,但在我看来能够治愈他们的不是爱,而是冗长的时间,只有时间才能做到如此宽容。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 篇22
电影从其中的一个家庭叙起,结束于角色们自我的救赎。母亲为了养活两个孩子,被迫将兄妹中的妹妹送走,妹妹因此被送入了内蒙古与额吉一家相处。伊德尔和萨仁娜,作为草原上的父亲母亲,便是朴实善良的蒙古族人的代表,在那个物质匮乏,极度困难的年代,用心底的大爱养活了家庭中的每一员。这份爱消解了这段苦难悲戚的历史,导演从以小见大的角度出发,擅长用微妙的情感和细节,将整个故事变得相对亲近,对于现代观众来说,能够更好的以家庭情感的角度去了解,去理解接纳这一事件。
一望无际的草原之上,没有刻意的煽情,没有痛彻骨髓的苦难,情感在循序渐进中抵达深处,牧民们与生俱来的纯朴温柔,印在了广阔的绿草与穹顶之间。被抛弃的女孩,在得到了草原的治愈的同时,又受到了这么多的关爱,母亲给予的是悲悯无奈的爱,萨仁娜给予的是无私包容的爱,那木汗给予的是默默守护的爱,伊德尔给予的是谆谆教诲的爱,同样是以小见大的爱,从家庭中的小爱,投射出民族间的大爱。
海的尽头是草原,女孩从遥远的沿海南方城市被送入辽辽无垠的草原,可草原却让这份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爱经久不息,在杜思瀚回忆妹妹被送走和去寻找妹妹的故事线里,悲怮,思念,叹息,都随草原的风而去,细微却又庞大,没有汹涌而来的泪点,激烈的'情感碰撞,只有念念不忘的回响。已经变成老人的兄妹,哥哥找到了几十年不见的妹妹,妹妹看似平淡,在得知母亲刚刚去世后,是否心中仍会涌起一阵阵酸楚的波澜……对于她来说,哥哥只是个有血缘关系的陌生人,她早已融入草原无穷无际的天穹之下,难以割舍。被这些细腻的情感浸润的观众,兴许会感觉与演员们一同沐浴在草原的清风中。
影片是一首从草原飘出的诗谣,歌颂了家人和家庭之间,民族和国家之间的大爱,即便那个年代多灾多难,伤痕累累,但人们总能从苦难中创造出希望的曙光。当人们站在草原上,面对着草原的落日,看着他渐渐沉入天际线,殷红的余晖随着炎轮消失在尽头,一切都是那么自然、美好。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 篇23
首先,真实历史事件改编这个事情,有点惊讶。可能因为生活在北方,从小到大,没有听说过这件事。这让我对中国建国初期的艰苦阶段更加了解了。苦难时期民风淳朴,全国人民互帮互助,无论什么时候,都很让老百姓感动。也不愧是优秀的尔冬升导演。整部电影几乎都是蒙古族素人出演,可谓是原汁原味的蒙古味道了。
大草原上的美食,娱乐,居住,等等,都蕴含了马背上民族的各种情感。我还是第一次一次性听这么多蒙语,感觉像到了另一个国度。尤其是马苏,不光演的'好,我以为她的台词都是对嘴型后期配音的,没想到是原声啊。还有王锵饰演的那木汗也太可爱了,骑着马奔驰在大草原上,活脱脱的一个白马王子。
此起彼伏的绿色地毯,一直延伸到远处看不见,慢慢的与蓝天白云相接。草原人民眼界开阔,心胸自然能够包容天地。这不是他们的善良,而是他们的大爱。尔冬升导演镜头下的大草原,美丽辽阔,活力热情,又让我对草原的向往,多增添了几分。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 篇24
海的尽头是草原,根据历史上“三千孤儿入内蒙”的真实事件改编。影片以癌症晚期的老年杜思瀚远赴内蒙,寻找当年被送到草原上的妹妹杜思珩为主线,用一种非典型公路片的拍摄手法,在现实和历史的不同维度中展开叙事:老年杜思瀚的寻找之路和童年杜思珩的迁徙之路,是两条不同时代的横向线;童年杜思珩到青少年杜思珩的成长之路,是一条时间维度上的纵向线。三条不同的路,纵横捭阖,像撒向历史长河中的一张网,就这样网住了一对兄妹和两个母亲的一生。
有趣的是,影片使用了不同的'调色,以区别这三条不同的路:童年杜思珩的迁徙之路,使用了一种黑白暖色;杜思珩的成长之路,使用了一种饱和度较低的暖彩色;老年杜思瀚的寻找之路,则使用了正常的彩色。由于影片中有大量的倒叙内容,加之登场人物繁多,使用这样贴心的调色,就不会让观众晕头转向了。
这是一部关于“原谅”的电影,更是一部关于爱的电影。困扰了杜思珩一生的心结,终于在见到老年杜思瀚的那一刻解开了,但此时的她早已选择了放下。养父养母在悲剧发生后并没有迁怒于杜思珩,而是依然对她不离不弃,这种伟大的“原谅”,让杜思珩将自己全部的爱献给了草原。因为抛弃女儿,杜思珩的亲生母亲愧疚了一辈子。然而千头万绪,当初的“抛弃”是为了让两个孩子都能够活下去,这是一种既残酷又悲悯的爱。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相关文章:
《海的尽头是草原》的观后感11-16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精选14篇)11-18
许巍路的尽头歌词04-03
生命的尽头作文(精选23篇)12-14
大班语言《彩虹的尽头》教案06-11
小路尽头桂花香作文04-27
中班语言教案《彩虹的尽头》01-09
爱到尽头覆水难收是什么歌08-09
草原的作文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