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朗读者》观后感优秀

时间:2021-02-19 16:41:44 观后感 我要投稿

2017央视《朗读者》观后感优秀范文

  导语:汉语三千年的魅力,成就了《朗读者》。反映了观众内心对宁静与充盈的向往。以下是小编带来的朗读者观后感,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2017央视《朗读者》观后感优秀范文

  朗读者观后感(一)

  最近在追《朗读者》,不仅又一次被董卿的才华和博览群书所深深折服,也认识了很多以前不认识或者只是知道名字却没有更多了解的牛人,比如被誉为“诗译英法唯一人”的许渊冲老爷爷,比如柳传志先生。

  许渊冲老爷爷今年已经九十六岁高龄了,每天依然工作到凌晨三四点钟,2007年被诊断患有直肠癌,医生断言只剩七年生命,许老爷爷却依旧积极乐观,不仅好好的活到了现在,并且还在医生所说的大限七年生命之后的2014年获得了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可见精神的力量是多么强大。勤奋的力量是多么强大。

  许老先生说:“生命可以自己掌握。生命不是你过了多少日子,而是你记住了多少日子。要使你过的每一天都值得记忆。”

  在生活中也总是发现,越是那些勤奋的、永远在工作在思考的人,反而比那些悠闲的没有任何压力的人,看起来更年轻更有活力,原来这是有科学道理的。

  我们只知道柳传志创办了联想,却不知道他在生活中还是一个如此温暖如此平凡的父亲。他说他其实挺怕儿子的,因为如果公司里的员工犯错误,一次两次沟通不成你可以把他炒了,可儿子不能炒啊,所以只能用朋友的方式和缓的方式与他相处。

  许老爷爷翻译第一首诗是在他18岁的时候,因为喜欢一个女同学,虽然女同学最后并没有成为他的女朋友,但老爷爷现在回想起来却依旧觉得很美,他说“失败有失败的美”。柳传志说当年如果真的当了飞行员,不仅可能很快就会被淘汰下来,成为一个无足轻重的维修工,而且也不会遇到自己的妻子不会有现在的家人,更不会有联想。

  我想起了我爸。我爸十九岁的时候差一点当了警察,和柳传志的经历相似,也是由于家庭成分的原因最后没有当成,最终还是从事了自己从一开始就决定要远离的建筑行业。我们小的时候还老听爸爸说起这件事,每次说起,口语间都充满了惋惜和感叹。后来妈妈说:“根本一点都不用觉得可惜,没干成那个说明老天爷爱惜你,你说就像你这急撩脾气,有一点火就着的人,要是真的当了警察,没准儿早就为公牺牲了!”我觉得我妈说得特有道理。先不说是不是老天爷明眼慈悲,单按科学道理,我就确定像我爸那样刚正不阿、脾气又急又倔又火大的人是绝对不适合当警察的,所有的事业单位他都不适合。所以,如果真当了警察,不仅可能会因公牺牲,就算不牺牲,也肯定不会开心,不仅不开心,更不会有今天这样的成就。

  还有我妈。我妈经常说她年轻时候的唯一梦想就当一个乡供销社的售货员,穿着高跟鞋、喇叭裤、白衬衫,在屋子里,风吹不着雨淋不着,站着,裤子永远展绷绷的没有一点褶皱,这样的工作真的太让人羡慕了。

  我妈那时候相亲对象都够一个连了,乡里的有,县里的也有,有钱的有,有权有势的也有,哪一个都能让她实现自己当供销社售货员的梦想,可是她一个都相不中,最后竟然嫁给了来自村儿里的大帅哥——我爸。我爸,帅,那是真帅;穷,也是真穷。但是初次见面时穿的带补丁的裤子都没有挡住一丝一毫我爸由里而外的帅气,那么穷也丝毫没阻止我妈嫁给我爸的决心。

  从此,供销社的售货员是当不成了,高跟鞋喇叭裤白衬衫也没什么机会穿了,只有撸起袖子养娃种地了。可是,我妈忽闪忽闪的大眼睛看中的帅老公果真不是只有帅皮囊啊,我妈嫁过去以后,家里的日子一年比一年好,我妈也真没吃几年苦,高跟鞋喇叭裤白衬衫不仅想穿就穿,还穿到了首都。这日子,当年可是谁都不会想到的啊!(我妈原话)

  就像董卿说的,人生太难预测,我们任何时候都要抱有一份希望。

  有一本书叫《水知道一切》,也告诉我们一个原理,就是,世间万物,包括我们的心理和精神,都是由水分子组成的。当我们喜怒哀乐,这些分子也会有喜怒哀乐的不同形状。所以精神也能控制物质。很多癌症病人都会选择换一个地方生活,除了那个地方可能环境更好空气更干净以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一个新的环境会让人有耳目一新从头来过的感觉,能激发人的活力,重新点燃人体内那些积极向上的细胞,如果再加上人本身有意识地主动地积极思考,那么不仅可以延长生命,甚至连自愈癌症都不稀奇。

  所谓命运,命,是弱者的借口;运,是强者的谦词。

  就像许渊冲老爷爷那样,真心地祝福他开开心心活到120岁。

  朗读者观后感(二)

  先是《中华诗词大会》,继而是《朗读者》,两档备受网友追捧的`文化类节目,让主持人兼制作人的董卿成了综艺界焦点。有人形容她是“落落大方、温婉知性”的才女,也有人在感叹“董卿到底读了多少书”。不过正如一位网友所说,如果只留意到董卿的主持而忽略了《朗读者》这样的节目本身的意义,那才是真真正正令人惋惜的一件事情。

  看罢《中华诗词大会》和《朗读者》,很多人都嘉许它们是综艺节目里的“清流”,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这种良好的第一印象,首先就值得思考。无论“清流”还是“清新”,都是相对而言的。提起电视综艺,这几年一个“霸屏”的现象就是各种明星真人秀。起初,一些节目也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然而随着复制、模仿的节目越来越“滥”,自然会令人审美疲劳。不过,倘若仅仅从题材和形式上的变化去理解最新两档节目所达到的效果,恐怕还不够。在笔者看来,更深层次的缘由则在于“真”,即节目中那些真实的人和真实的事。董卿在解释制作《朗读者》的初衷时说,从名称设定上就可以看出,其实际上包含了“朗读”和“者”两部分,前者与事情有关,而后者与人有关。类似地,《中华诗词大会》虽然主题在诗词,但观众从节目中看到的不止是诗词,还有农民白茹云等普通挑战者的真实故事。不妨回想一下那些明星真人秀的节目套路:看明星PK唱歌、PK跳水、集体旅游、下乡体验、带孩子……一些所谓的“真”是按剧本导演出来的,自然会逐渐“脱离群众”。

  透过这两档节目,很多人说看到了文化的价值。不过,应该继续追问的是:这些文化价值到底是什么?笔者认为,诗词也好,散文也好,之所以给人很大触动,除了文字优美,更多在于传达的价值与读者、观众产生了精神上的共鸣。尤其是在《朗读者》里,老实说从“朗读”的层面,并不是每一位嘉宾都能展现出专业高水准,但透过网友的评论不难看出,真正打动人的主要不是朗读的过程,而是朗读者结合个人独特经历所传达的真切情感。在一个马路上扶老人都可能产生风险的社会,濮存昕那句“记住帮助你的人,有能力的时候去帮助别人”,恰恰回应了人们内心中对善的需求;而《愿你慢慢长大》中,母亲寄语孩子的“愿你有好运气,如果没有,愿你在不幸中学会慈悲。愿你被很多人爱,如果没有,愿你在寂寞中学会宽容”所传达的,则是在一个生存激烈竞争的社会中,人们内心对安静平和的向往。也有人会认为,节目中传递的这些价值观念“距离现实太远”,但它至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比照自身、反省内心、激活自我的机会。

  一档节目能肩负起推动文化大发展的使命么?在一个喧嚣的网络阅读、快阅读的时代,《宗月大师》那样的朴实文字还有市场么?对此,每个人也许会有不同的答案。关键是,《朗读者》受追捧,如董卿自己所说,她发现了“好的东西永远总有需求,好的精神食粮总是供不应求”。虽然《中华诗词大会》《朗读者》这样的节目也可能会随着时间推进而出现更多的模仿者,产生新的审美疲劳,然而应该看到的积极一面是:与其说这种“清流”是对明星真人秀节目的颠覆,倒不如说是一种回归,即无论从电视节目的角度来评析,还是从文化价值的层面去追寻,最重要的是关注人类自身的精神和价值追求。

【2017央视《朗读者》观后感优秀范文】相关文章:

读者优秀作文03-02

央视春晚的观后感范文05-01

读者高一优秀作文12-08

朗读者的观后感范文(通用4篇)02-23

2017《朗读者》热点作文素材06-14

朗读者第四期观后感范文05-01

2017年高考作文预测素材:朗读者06-03

读者好词好句赏析11-17

朗读者好词好句11-11

李强优秀员工观后感范文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