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观后感

时间:2024-01-15 08:13:21 观后感 我要投稿

《中国通史》观后感

  当我们观看最新的高水平影片时,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体会呢?观后感就是把我们观看过程中的所思所想写下来的文章。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国通史》观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通史》观后感

  泱泱华夏上下五千年,在滚滚的历史长河中,不断积累沉淀,形成如今繁荣昌盛的局面,这其中,我们的祖先凭借超凡的智慧以及艰辛的付出,造就了我们引以为豪的华夏文明。从猿的形态逐渐过渡到人的形态,经历了漫长的时间,这种形态的变化也是由于生存需要而产生的结果,解放双手后,我们的祖先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利用各种石材制作狩猎的工具,从此我们进入了新石器时代,过上了采集狩猎的生活。

  要知道,在真正意义上的人类诞生之初,每一次生产生活的改变需要经过漫长的时间,在中国这片土地上,这个契机就在于稻作农业的开始。

  我们的祖先发现并逐渐驯化野生稻谷,开始进入了农耕时代。这个时期,我们的祖先利用石材、动物的骨头等制作的农耕器具(如耘田器、骨耜等),大大提升了耕作的效率,生产出的粮食除了满足日常消耗外,还能存储起来,以备不时之需。在稻谷种植之后,我们还逐渐进行家畜的驯化,这是从猪的驯化开始。从“家”这个字就可以看出,我们的祖先对于猪十分重视。猪的驯化不仅让我们的祖先有了足够的食物来源,而且蓄养生猪也是让我们祖先开始定居生活的标志,这对我们的祖先而言,是生产生活方式上的重大转变。在这之后,我们的祖先逐渐驯化或引进了其他谷物及家畜,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五谷六畜”(五谷:谷子,糜子,稻谷,大豆,小麦;六畜:狗,猪,鸡,羊,牛,马。例如小麦是起源于西亚农业起源中心区(今土耳其、约旦、以色列等地),约公元前4000年传播到中国,主要在中国北方种植,引进后逐渐替代了小米在北方农业种植中的地位。)

  在农耕文明逐渐发达的情况下,人口的规模也快速增加,我们的祖先开始从原始文化(仰韶文化、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等)逐渐转向邦国文化,于是人类真正意义上的国家由此形成。

  小结:在世界上,人类的诞生以及文明的起源都很类似,这是符合事物发展主客观条件的必然规律:从基本的生存繁衍到对物质及精神世界的追求,从中能深刻体会到人类开始脱离原始动物层面,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社会形态,然后从这种社会形态中,逐渐演变成国家的形态。在邦国文化下,人类逐渐走进了更为文明也更为复杂的历史洪流中。

【《中国通史》观后感】相关文章:

中国通史读书笔记参考范文(精选15篇)12-20

《中国通史》读书心得03-30

读中国通史有感02-23

中国通史读后感08-12

《中国通史》读后感07-11

中国通史读后感01-24

中国通史的读后感02-21

读中国通史有感15篇03-23

中国通史读后感范文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