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观后感

时间:2024-05-16 11:45:33 观后感 我要投稿

家庭教育观后感

  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不能忘了。到底应如何写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家庭教育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家庭教育观后感

家庭教育观后感1

  我们在桂江二小的宣导指引下参与了“家校共育立德树人——20xx年家庭教育公开课”学习。本期主题是“寓教于生活成就美好童年”。经验学习总结如下:

  一、家庭教育的本质是生活教育,家庭关系和积极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影响家庭生活教育的两大要素,良好的生活教育有利于孩子成长成才,有助于孩子核心素养的提升,有助于提高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美好的家庭生活是有利于儿童成长的生活,在亲子关系中具有四个特点,1、是相亲相爱,一家人相亲尊重、相互关心、相互支持;2、是儿童优先,父母要特别重视有利于儿童发展的'教育和有质量的陪伴;3、是自立自强,要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学业自己负责,从小鼓励和引导孩子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责任;4、是共同成长,家庭教育既是长辈对孩子的教育,也是每一个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

  三、孩子不参加劳动教育和未掌握生活技能是无法走向独立的,孩子从小多做家务劳动,能增强孩子的独立性和社会责任感。

  四、孩子的学业时间与家庭劳动时间并不矛盾,两者是可以达到平衡的。孩子在家庭劳动过程中养成有条理的思维品质有助于学习能力的提升,培养孩子做家务的习惯可以调节家庭氛围和情趣。

  五、父母培养孩子爱劳动的好习惯,要从两方面着手,1、是力所能及,让孩子从感兴趣的能做到的劳动开始做起。2、是不要求繁重但要求持之以恒,只有坚持才能养成习惯。

  通过本期的学习,获益良多。深感在教育孩子时,需与生活相结合,以实际行动促进家长与孩子共同成长,相互学习,共同创造美好的生活。

家庭教育观后感2

  今天观看了由三坊七巷名人家风家训馆顾问黄杰老师为广大师生家长讲述的“四大家庭教育内容”和“五大家庭教育做法”,让我受益匪浅!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父母永远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这句话说得真好。的确,我们的人生起点是在家庭,我们除了上学时间在学校里,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里,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是让我们这些孩子快乐健康成长的保证。家庭是人生第一所学校,爸爸妈妈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潜移默化能给予我们最大的影响,所以要给孩子上好人生第一课,扣好人生第一个纽扣,就需有不断学习的父母,需要有能言传身教,有教育智慧,能陪孩子一起成长的父母!

  我很庆幸,我就拥有这样一个幸福和谐的温馨家庭和能陪我一起成长的爸爸妈妈。我的爸爸妈妈虽然识字不多,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但是他们为人勤劳朴实,待人真诚热情。从我懂事起,爸爸妈妈就手把手教我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教我孝敬爷爷奶奶和村里的长辈,教我和小伙伴们友好相处,教我要热心帮助有困难的人,教我要爱护村里的花草树木……有空的时候,他们会陪我读书,带我亲近大自然;犯错的时候,他们不会大声斥责,而是耐心听我解释,再语重心长地和我讲道理,让我心悦诚服,主动承认错误改正缺点。在学习上,他们对我既慈爱又严厉,当我遇到困难或挫折时,他们会鼓励我,陪着我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当我为取得一点点成绩而沾沾自喜时,他们又会严厉地警醒我不能骄傲,要懂得山外有山,知识无涯。所以,在爸爸妈妈的悉心教导下,我和哥哥成为了别人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我们乖巧懂事,阳光上进,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将来,我也会继续努力,争取遇见一个更好的自己。而这些,不仅归功于学校老师对我们的教育,也要归功于爸爸妈妈给我们的熏陶和教导。

  我是幸运的,但是在我的身边,却有不少“不幸”的`同学,他们的爸爸妈妈,有的为了不让他们输在起跑线上,就给他们报了很多补习班,拼命的给他们充气,学业不理想就一味地责骂,一味地不满,一味地让他们成为自己心中认为的样子,这种爸爸妈妈真可悲,也许他们不知道,那都是他们当父母的虚荣心在作怪,他们不知道这样会给他们的孩子造成压力,会让他们的孩子失去信心,产生抑郁,甚至产生逆反心理。也有的同学的爸爸妈妈,虽然不逼着孩子学习,但却是过分溺爱,不管孩子学习不学习或者做得对不对,都听之任之,不管不问。这样的父母真该时时反思自己的行为!

  我们是小树苗,老师是园丁,爸爸妈妈也是园丁,小树苗要茁壮成长离不开园丁的用心付出。所以,在听了黄杰老师的讲座之后,我要大声呼吁:社会在变,家庭教育也要变!爸爸妈妈,你们作为家长一定要了解我们孩子的内心世界,走进我们的心灵,认真地去发现我们身上的闪光点。在教育上也要与时俱进,不断的学习,与我们共成长!

家庭教育观后感3

  时间在不经意中飞走了。我能感觉到时间在生命中的意义:外孙女从上海抱来,我们带她把尿、喂饭、抱睡、陪玩。一转眼小奶娃变成了小姑娘。如今在幼托班里,能看到她欢快的身影。

  近两年的隔代带娃,我们老俩口感触颇多:“都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如今的家庭还有‘可怜天下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心’哦!”我和老伴在承担隔代教育,陪伴“有锋芒,有故事”外孙女成长,真是好累。她外公说:“带孩子忙碌大于快乐,等于不快乐!”我也有不愿带第三代的想法,不过,接受了北京学生朋友的建议:“孩子的早期教育最重要了,小闺女她可以是您研究教育的实验田。”这几年,我的确身体力行,探索这个孩子的`个性特点,考虑到她远离父母成长的特殊性,寻找隔代教育的一些方法。

  今年早春,万物复苏。我想趁机让小宝认知自然生命,培育她珍爱小生命的意识,有点责任感。我们在三月里,特意去泽国联树找熟人讨教养兔子的方法,回家后立刻买了两只小兔。这下她外公可忙碌啦,在院子里为小兔整出一块地,搭窝安家。小宝兴奋,跑来跑去,我当时也兴奋,相信小兔会给小宝带来变化和影响。

  天晴时,小院里灵动起来了。两只渐长渐大的兔子网在狭长的青菜花地里。它们活奔乱跳,不时地嚼着嫩草。外孙女惊喜地说:“小兔,小兔,好可爱,我爱你!”她想冲进网里去抱兔子。我察觉小不点爱小动物的意识萌发了!养兔的事儿,也让我发现老伴返老还童。邻居、朋友都说这是很累人的事情。我当时只是一笑,心想买点兔粮,塞给笼子里的兔子吃,能添多少忙,教小宝去喂食呗。有阳光的日子,放出来,逗逗兔子玩,老宝、小宝开心快乐!

  不到十天,我感觉出自己原来的想法幼稚可笑。小思源根本不会关心小兔儿。我让她与外公一起去喂兔食。她却瞥一眼,趴在外公后背撒娇。我们三人一起蹲在兔笼前,外公手把手教她怎么舀兔粮,如何小心轻放到兔槽,一共要放几勺,兔子凑过来,碰你勺子时,不能戳兔子嘴,要把勺子移开。外公费了舌头,她根本没理会,一溜烟走人,到院子别处玩去了。打那以后,外公不再叫思源去喂兔子。兔子出笼,跳跃,津津有味地吃着院子角落的小草,三瓣嘴一动一动地,真有趣!思源也不肯多看几眼。我很失望。

  我们本来因为孩子的事情已经够忙了,现在平添了两只兔子,它们的吃喝拉撒全是外公忙乎。每天吃饭前,外公先去喂一下兔子,我陪小思源,辅助她吃饭。我趁机总会重复一句话:“你看外公多爱小兔子,总是想到让兔子先吃饭。”思源似听非听,她理解不了这话的意思。

  我们想在小孩回上海入幼儿园时,把兔子送人或放生了。小区有个保安得知后,告诉我们,兔子肉好吃。希望我们送给他。那天晚饭时,我把这事儿告诉于思源。她竟然大声嚷起:“坏老李,不要送人,不能杀。我还要看兔子宝宝。”边说边拍拍桌子。这也许是我们四五个月养一对兔子,留给孩子的一点“珍爱生命”的感触吧?

  几个月来,看着老王先生的辛苦,看着思源根本不顾兔子,我预想“培养孩子的责任心、爱心,培养观察意识”等等的目标落空,才觉知自己犯了急功近利的“从众心理”。因为孩子四周岁还不到,怎么能在“幼育”上冒进,拔苗助长呢?我也联想到我在市儿童中心里的所见所闻:家长坐在教室外的休息区,观看各个教室教和学的投影视频。其中有个教室里,学生挺多,但是学习的场景不尽人意。我询问旁边的大妈,这教室里学什么课程?大妈告诉我说学习汉语拼音和书写。她说自己的孙子就在这个教室里。她从视频中看到孙子趴在桌前,时不时地做小动作,不好好看着老师,生气地对我唠叨:“回家告诉他妈,要教训他。”我问她,孙子几岁。她说上幼儿小班。“学习汉语拼音是小学一年级的课,怎么现在就上个班?”我急切地说。“我媳妇说,上小学,学习速度快,怕儿子跟不上。先报这个提前班。”我当时心里暗暗一笑。现在想来,我这是五十步笑一百步哈!这年头,我们都在不经意中犯了“教育焦躁症”。

  为了促使孙女成长而养兔子却不成功,我对这件事作了反思:我们长辈良好的教育愿望必须要遵循孩子的生理年龄和接受知识的心理年龄规律。不然,只会拔苗助长、徒劳无功!

家庭教育观后感4

  “积极心理”旨在增进幸福,而不是减轻痛苦,温馨又有力量。

  自疫情以来,孩子开始停课,上网课,对于“积极”这个词似乎就没有什么感悟了,从一开始的从容面对,到慢慢的失去耐心,慢慢的由一个温柔贤淑的妈妈变成了一个所谓的“母老虎”。紧张焦虑,充斥着生活的所有角落。很感谢有这个机会可以学习一堂“积极心理”的课程。

  这是一堂从多个角度讲述一个人应该具备怎么样的美德,什么样的特质的`心理课程。老师详细讲述了二十四个特质,自我评分:十五个一般,八个好,一个差。把自己狠狠地震惊了,在作为一个母亲的道路上,任重而道远。

  情绪稳定才能正确的处理事情;诚实守信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杰出的团队精神才能拥有未来的事业成功;懂得感恩才能拥有一生幸福的源泉;拥有信仰才能有一个圆满的有意义的人生;自律和谦虚又是人一生都必须坚持的美好特质......太多的太多还需要进一步慢慢的领悟,内容太多竟一时无法表达。

  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得到的结果便会截然不同。

家庭教育观后感5

  教育家雅思贝尔斯说过: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父母的言行会直接影响孩子。父母说话和气举止文明,孩子慢慢也会变得懂礼貌;父母经常吵架打架,孩子性情也会变得暴躁。

  作为家长,要当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实不在于学历高低,知识深浅。家长做好榜样是最好的策略。有远见的.父母,一定是有自己的追求,有自己的人生规划,会不断学习,让自己进步,同时时刻督促孩子学习,不断获取新知识。

家庭教育观后感6

  我们家长要正确引导孩子把自己情绪的困扰说出来,进而起到宣泄作用。家长也能因为了解孩子的情绪原因帮助解决,而不是一味地让孩子控制好情绪,不让孩子表达。

  那么要怎样帮助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绪?

  我觉得:

  1、管理情绪的第步,就是能识别出自己的各种情绪。

  2、培养兴趣爱好,提供投入做事的机会。

  3、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4、给孩子自己处理消极情绪的机会。

  5、教给孩子处理消极情绪的办法。

  6、和谐的家庭生活。

  我觉得当父母遇到孩子有情绪时,首先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学会去倾听、认同、包容孩子。只要你做到了,会给你和孩子增进不少亲子感情,而且理解孩子的同时,我们也帮助了孩子自身去识别情绪中的喜怒哀乐是怎样的,让孩子能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

  孩子从一出生就像是一张白纸,要在这张白纸上绘上什么色彩,想让孩子成为怎样的人,家长的言传身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虽然老师主讲的是培养孩子的情绪,但是从中可以悟出,无论是在情绪培养上,还是其他方面,对于孩子,作为家长的我们,首先要学会尊重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其次再引导孩子,帮助孩子分辨什么是对与错;最后再鼓励孩子,树立孩子的自信心。

  作为家长就是要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陪伴成长很重要,同时要跟孩子多沟通,感受他们这个年龄心里在想什么、需要什么,不要等他们发情绪了才注意,不要养成脾气上来了家长才妥协。我深深体会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父母的情绪直接影响孩子,所以父母要给孩子做一个好情绪的榜样。第二当孩子出现情绪爆发的时候,家长首先要稳定自己的情绪,允许孩子情绪发泄,再教孩子管理情绪。总之,身教大于言教。

家庭教育观后感7

  今日有幸观看了王琨老师的家庭教育讲座,真是受益匪浅。讲座以“孩子从优秀到卓越的五大力气”为主题,向家长们共享了如何科学、正确地教化孩子。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一言一行都在影响着孩子,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一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家长来说,养和育同样重要。

  那么,作为家长我们该如何科学、正确地教化孩子呢?下面我将观看讲座后的一些感受与大家进行共享。

  首先,我从“唤醒的力气”和“发觉的力气“中学习到我们要正确的相识孩子。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爱不是把篮子装满,而是把孩子的心灯点亮。要唤醒孩子,就要培育孩子的“六观”:唤醒孩子的`健康观,培育孩子旺盛的生命力;唤醒孩子的人生观,让孩子有幻想有志向;唤醒孩子的财宝观,不懂钱的孩子没有将来;唤醒孩子的价值观,让孩子懂得为人处世;唤醒孩子的爱情观,让孩子懂得底线、操守和原则;唤醒孩子的世界观,让孩子多经验、多体验世界。父母不要一味地去指责孩子,要发觉孩子的天赋和优点,帮助孩子将天赋和优点发挥出来,陪伴孩子、懂得孩子。

  其次,我从“榜样的力气”中相识到父母言传身教的重要性。家长要创建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创建主动沟通的沟通氛围、要说话算话,守时守信。家长要教孩子懂得敬畏,教会孩子为人处世的规则、做人做事的规则、社会道德的规则,父母嚣张,孩子则张狂,父母谦和,孩子则谦卑,父母失德,孩子则失格。夫妻间要和谐恩爱、孝顺长辈。

  然后,我从“爱的力气”中了解到孩子不听话发脾气,最重要的缘由是没有感受到爱。许多家长都会说自己很爱孩子,那么怎么爱才是正确地爱孩子呢?我们要全然地爱孩子,孩子在父母心中就应当全是优点,用包涵和激励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做一个内心充溢爱的孩子,爱自己、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学校、爱社会,孩子自然就会阳光开朗。

  最终,我从“信任的力气”中学习到父母要信任孩子,父母输入什么,孩子就是什么,激励能让白痴变天才,指责能让天才变白痴。你骂孩子,孩子不会停止爱你,但会停止爱自己。恒久不要去打击指责谩骂你的孩子,不管孩子有什么表现,有什么地方不如别人,他(她)也是你独一无二的孩子,所以肯定要去信任孩子、激励孩子、支持孩子。

  家长爱孩子就要履行一种教化的责任,让我们共同努力践行家庭教育,教会孩子懂得自尊、自爱、自强、独立。

家庭教育观后感8

  最近一直因为孩子的教育问题很焦虑,因为太焦虑所以都忘了自己之前学习的家庭教育课程,今天观看了《中小学生家庭教育和网络安全》,忽然意识到自己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孩子的感受,对孩子的共情能力培养不够。

  以前遇到问题就是一味地指责,没有去倾听孩子的心声,这一点尤其在姐弟两个关系上特别明显,所以现在每每都听到她指责我:只爱弟弟不爱她。做父母的有时候也会被假象迷惑,之所以每次都指责她,是因为每次都看到她打弟弟。但是她告诉我的是:弟弟自己把自己脸挖烂了他还说是我挖的。我说:哪有自己挖自己脸的!后来还被我真的看到了,真是我儿子自己把自己弄伤,然后就说是她姐姐弄的!在那之后我没有在一味指责姐姐了。但是,在她的心里已经烙下印记,偶尔争宠的时候就会说我只爱弟弟,不爱她!所以,现在尽量多的培养姐弟俩的感情,让她们两人和谐相处。

  同时,我也发现孩子在写作业的过程中,不会做的.题目也不多,尤其是背诵作业,就没有见她不会背的。就是有一点,写作业不够专注,写着写着总想干点别的,所以就造成了拖拉现象,而且比较严重!尤其是她不愿意写的作业特别明显,这一点还没有更好方法。不过从开学到现在为止,还是在进步的,现在回家愿意写作业了,每天都能完成自己的作业,比如:昨天的数学卷子,自己主动拿着本子去抄写,所以我能做的就是要有足够的耐心去引导,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

  每个孩子性格不同,所以教育方式方法也不可能千篇一律,父母教育孩子没有现成的经验,只有不停地摸索!唯一的相同点就是我们都爱自己的孩子,孩子同样离不开父母!仔细倾听,耐心引导,做好孩子第一任老师,不留遗憾!

家庭教育观后感9

  无论怎样的教育方式,怎么宽怎样严如果掌握不会尺度,都会对孩子未来产生不好的影响。家长对孩子有要求的同时,要把握好“严宽有度”,不然,家长的教育方式也许会适得其反。

  第一、要严而有格

  对孩子是要坚持严格要求、管理、教育。但并不是越严就越好。中国有这样一句成语:“过犹不及。”不论做什么事,做过了头,超出了有益的范围,同样效果也是不好的,甚至会走向反面。

  “严格”也是这样。“严格”的“格”字,就是“规格”,即有要求、条件、标准等。其中就含有“度”的意思。“严格”,就是“严而有格”,严格要有“度”,有分寸、尺度。严格得不够,效果要打折扣;严格得过了头,效果同样不好,甚至会导致失败。

  第二、要做到有严有宽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在他的《家庭教育》一书中指出,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对孩子管教往往出现两种偏向:

  一是过于宽容姑息,一点儿也不管教,任其为所欲为。这是很有害的。他说:“这种‘姑息养奸’的教育在家庭里是常见的,会使孩子养成利己害人的坏思想。”

  二是规矩过严,事事都要秉承他父母的意旨。父母对待小孩子好像对待成人一样,“既叫一个活泼好动的孩子穿起长袍马褂来限制他们的动作,又叫小孩子一举一动要模仿成人的'样子。”这样,就会使小孩子成为一个“萎靡不振、具体而微的小成人。”

  对小孩子进行管教,有的问题上需要严格,而在另外一些问题上则需要宽松、宽容。不能不加区分,事事都看得严严的,管得死死的,要因事而异。

  第三、要做到严慈相济

  对孩子要严格,但不能只是一味地严格。该严格的时候要严格,该慈爱的时候也要慈爱;而且,严厉和慈爱都要掌握好分寸、尺度,做到“严慈相济”。

  正确的态度是要既严格又慈祥,严慈相济,相得益彰。让子女感到父母既有威严,又和蔼可亲,既可敬又可爱,从感情上乐于接受父母的管理教育。

家庭教育观后感10

  有幸听了专家的讲座,可以说给家长们解了燃眉之急,也给迷茫的家长们指明了方向。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作为家长的我也是充满了焦虑和疑惑,焦虑的是少了补课渠道,孩子要怎么巩固学科知识?疑惑的是,作业少了,孩子回家后干什么?看了讲座后,我彻彻底底地明白了:再好的学校和老师,再多的补课与培训,都替代不了家长对孩子的教育。

  “双减”,不减父母的责任,曾几何时,家长们都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全部放在了学校,交给了老师,殊不知,家长在家给孩子怎样的教育,才最终决定了孩子会成为怎样的人,这也是:“有什么样的家长就会有怎么样的孩子”这个道理。作为家长,我们除了给予孩子丰富的物质,还有陪伴的.责任,还有严格管教的义务,更有树立理想的长远之计。

  父母之爱子,当为计深远!

  “双减”,不减孩子的成长。“双减”减去的是孩子的压力,增加的是孩子更广阔的成长空间。试问,我们要的是一个身体孱弱的学霸,还是要一个健康快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新人?当今的社会不再是“唯分数论”,更不是当初挤“独木桥”的时代,我们要的是健健康康、受到全面教育的人。在课余时间,我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好好锻炼身体,阅读书籍,参与各种活动,提升艺术修养,全面发展。

  这需要作为家长的我们有更大的担当!

  “双减”,增加家长的角色转变。每天下班后,我们面对的不再是辅导孩子成堆作业的烦恼,而是有了更多亲子交融的时光,以往,这是一种奢侈品,如今,这是一种日常中的平常。但是作为家长的我们应借着“双减”的东风,做好孩子好习惯的养成,做好陪伴,当好孩子思想的引领者。

  作为家长,我们若光明,孩子就不会处在黑暗之中。

  总之,“双减”不是减法,家长应有更高的觉悟,做孩子人生成长道路上的进步“加法”。

  让我们一起努力,为家庭责任加戏。

家庭教育观后感11

  家庭教育回归生活教育本位,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自我教育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发挥着不同程度的作用。对孩子而言参与家庭生活的本身就是最好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核心就是教会孩子如何去做人,帮助孩子能够修身和立德,家庭教育具有三大特点。第一个特点是潜移默化,家庭教育是环境熏陶的教育,是在良好的家庭生活环境里潜移默化对孩子产生影响的教育。第二个特点是生活教育,家庭教育是在生活中进行的教育,脱离了家庭生活,家庭教育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第三个特点,家庭教育是相机而教的,就是在家庭生活中唤醒孩子成长意识时给他一个相机的引导,而不是刻意的说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甚至决定着他们的发展方向,影响到终生。家庭教育就是逐渐培养孩子的良好的`习惯,特别是那些助于自我教育的习惯,知识传播、传递,主要依靠书本而习惯的养成主要依靠父母和老师。

  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香味,每一棵树都有自己的高度,每一粒砂都有自己的位置,没有必要为了大人的愿望来改变孩子自然成长规律,愿每一个生命都长出自己的特点,自然美才是真的美。与大家共勉。

家庭教育观后感12

  今天看了《家庭教育的责任与未来》非常有感触,写下来分享一下。

  记得有这样一段内容,是教孩子养成规划习惯。我家的哲凡同学时间观念不强,做什么都很慢条斯理的',看了以后觉得非常适合他做作业慢,拖拖拉拉的,不能合理规划时间。一问是假期有什么计划?二问是想去哪里放松一下?三问是那可能要占用一天半的时间,你觉得够吗?四问是那你制定时间表吧,怎样才能休息好又能提高?五问是如果没有完成,你觉得需要多久时间弥补?

  从以上可以看出这是位有智慧、耐心的爸爸,在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规划态度方面依照这样一个规律:询问并引导计划——制定计划——实施计划——监督检查——修正改善。在上次计划落实的基础上,下次适当的延长时间,逐步锻炼孩子的规划能力,不唠叨只问了五个问题,这位家长就让孩子养成了规划的好习惯。

  通过学习觉得做什么事都要有方法,好方法事半功倍。

家庭教育观后感13

  人生第一任老师是父母,父母也是我们一生的老师。母亲给孩子的教育是根的教育!为什么现在的孩子行为如此恶劣,因为人格教育已经缺少的太多了!这个社会没有责任和义务去迎合任何人,我们要让孩子懂得,除了妈妈的爱,还要经的住别人的白眼。所以,孩子的教育我们绝不是旁观者,而是参与者,引领者。孩子教育的成败,我们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孝为根本,善待家人

  “百善孝为先”,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传承。俗话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正如我的奶奶,已经瘫痪在床五个年头了。这些年来,妈妈一直无微不至着照顾着奶奶的生活起居。妈妈经常会跟我们说:“奶奶是她的妈,照顾她是应该的。”

  在母亲言行影响下,我也会经常去奶奶身边陪陪她,跟她说说话,为她做点事儿。

  孩子们在我们的影响下,也学会了孝敬和陪伴,会去太奶奶房间坐坐,和太奶奶分享好吃的,会不时的叫声太奶奶,问她有什么需要没有。

  在给太奶奶端水喂饭这事上,两孩子都做的很好,很会照顾人。经常的,儿子会主动跟我们说:“今天太奶奶的晚饭,他来喂。”然后女儿就会着急的抢着说:”那太奶奶饭后喝的水我来喂!”

  现如今,奶奶已吃的很少了,身体也变得越来越虚弱。望着她瘦骨如柴的身影,我的心里,眼里总会酸酸的。我会跟孩子们感慨:“要珍惜太奶奶在的日子,她的精神已经一天不如一天了,生命也已经是过一天少一天了。”此时儿子就会懂事的回应:“这就是所谓的‘子欲养而亲不待’吧”。

  以身作则,培养习惯

  “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每天清晨,我会早起,听老师讲课,做养身操,诵读经典。晚上,我会写感恩日志,把一天中孩子们的成长进步和自己的收获感悟记录下来。我会制定计划表,把一天中最重要的事情最先完成。

  在我长达四年的学习和坚持下,儿子已然能明白妈妈的用心,养成了自主学习习惯,更加懂得珍惜时间,明白管理好时间的重要性!每天放学后,儿子都会把时间安排的很好,他一贯执行的是,先写完作业,如果时间还早再去活动!在双休和寒暑假,儿子也会制定出自己的计划表,合理安排好学习、娱乐、做家务、运动、游嬉的时间。

  女儿也是从小就知道了“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做固定的事”。每天晚上,她都会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跟我一起诵读经典。每天放学,她都先安排自己学习英语,完成任务再去玩。做到了重要的事情最先做!

  放大格局,学会转念

  “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学会以平常心看待孩子的不足,不唠叨、不挑剔、不指责,不拿他和别人家的.孩子比,引导孩子只和自己比,和昨天比,当孩子大大方方的承认并改正自己的错误时,就是进步,就要给他点赞!

  每当我管不住孩子们时,我就会开善眼,闭恶口,以闭嘴闭嘴再闭嘴,微笑微笑再微笑面对;当我看到他们不如我意时,我就会选择走开,去做自己的事,不看,不关注,给大家多点空间,放过自己和孩子。

  我会时常提醒自己,孩子们很优秀,我要多点耐心和细心,学会包容、理解、倾听他们的心声,给他们自主空间。所以不管是进入青春期的儿子,还是才幼儿园的女儿,我都给予尊重和信任,给他们充分的民主权,绝不强势、一意孤行的去决定。

  当我们一起去购物时,我会让孩子们自己去识别物品的好坏,选择自己中意的;当我们一起出游时,我会让孩子们制定出游计划,选择行动路线;当小宝一定要爬高时,我不会阻止,我会守护在她身边,提醒她注意安全,当她不小心跌倒摔痛时,我会给她抱抱以安慰,并告诉她:“别怕,痛过了,我们继续往前走。”当我们遇事需要商量时,我会征求孩子们的意见,让他们各抒己见。此时儿子就会取笑我说:“别人家的都是妈宝孩,怎么到你这里就是孩宝妈了呢!”我就会笑笑说:“谁让你们比妈妈智慧,有主见呢!”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家庭教育,传承着一个国家与民族的魂和根,作为父母,任重而道远。

  此刻发愿,做智慧父母,为孩子打造一个终生学习型家庭,用真爱真心,陪伴着、熏陶着、包融着、影响着、赞美着、欣赏着孩子成长的一路风景,以己身做榜样,成就孩子一生大格局。

家庭教育观后感14

  常常听到有的父母会对孩子说:“你这孩子怎么这么懒呢?什么都不干!”孩子为什么懒?“别人家的孩子”为什么好?其实这个“懒”是我们做父母的培养出来的,当我们意识到孩子“懒”时,我们已经错过了孩子的最佳劳动教育时期。从小我们注重孩子的学习培养,注重孩子们的艺术培养,注重孩子们品德培养,却忽略了孩子的劳动培养。孩子小的时候我们觉得孩子还小,大点了觉得孩子各项学习太忙,突然有一天,发现孩子在家什么都不干,可以说连东西掉地上都可以绕着走,猛的发现,自己的教育缺失了最重要的一项“劳动教育——感恩教育”。没有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孩子的责任感不强,对任何事情视而不见,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显然这对孩子以后的工作生活会带来不良的影响。那么发现孩子“懒”,就要抽掉孩子“懒”筋,让孩子知道自己是家里的.一份子。例如:家里是否干净,是要大家共同打扫;一日三餐,一起努力会更加美味;一起晾晒衣服,可以促进亲子关系。可以与孩子一起完成的家务太多了,要与孩子共同参与,而不是命令式的让孩子去做这做那。过一段时间,你就会发现,孩子眼里有“活”了,不用你叫,可以主动帮忙做一些他们想得到、做得到的一些家务,从“无视”到“参与”再到“主动”。这意味着,孩子初步建立了责任感,有了劳动观念,有了劳动习惯,懂得了感恩。劳动成果可以让孩子感觉到快乐,从而锻炼了孩子的自理能力和生活能力。

家庭教育观后感15

  当我今天观看了季淑华老师的讲座后,我感悟颇深,我们作为父母的,应当平等地与孩子交流,给予他尊重,同时理解并鼓励他而不是一味地去克制。

  首先与孩子如何平等交流呢?尊重、理解和鼓励是最好的办法,尊重既指对孩子无条件地接纳,也意味着平等与信任,更意味着真诚理解是指对孩子的情感给予支持和回应,这不仅可以让孩子得到爱与归属感,也可以让孩子更加懂得爱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并思考问题。

  鼓励既夸奖孩子,会给孩子一种可以自己掌握的感觉,会让孩子认识到成功与否掌握在自己手中。

  当我们做到了尊重、理解和支持孩子后,不仅可以实现和孩子平等交流,更能帮助孩子成就更好的自己。

  随着时代的进步,生活越来越美好,教育也越来越受重视。望子成龙是每个家长的心愿,在望子成龙的路上,家庭教育是密不可分的。

  今天看了这个家庭教育之平等交流,予以尊重,理解和鼓励,我深有体会!

  小时候父母都是农民,不懂什么家庭教育,只要你按时上学就行了。可是现在不一样了,网络发达了,小孩接触的东西多了,心理也发生了变化。十几岁正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也是叛逆期,这时他就需要大人的'理解与尊重。这时候他就像个小大人,有了自己的想法。

  就说我儿子吧!满脑子都是奇奇怪怪的想法,但他愿意跟我交流,我也经常鼓励他去做。

  从一个个案例可以看出一个孩子的成长,好的家庭教育是不可缺少的!作为家长我们更应该多学习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培育好我们的下一代。

【家庭教育观后感】相关文章:

《家庭教育》观后感11-30

家庭教育的观后感05-15

家庭教育观后感11-03

家庭教育讲座观后感11-05

家庭教育观后感家长05-08

家庭教育观后感范文11-11

家庭教育学生观后感11-02

家庭教育讲座家长观后感05-15

家庭教育促进法学观后感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