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爱国主义电影《终极胜利》观后感

时间:2022-10-02 10:03:43 观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不一样的爱国主义电影《终极胜利》观后感

  《终极胜利》剧组用了9个月时间进行前期筹备,搜集大量资料包括书籍、照片、纪录片视频等。剧组还访问了李爱锐的女儿家人和教会,集中营团体及当时见证者的家人等,考察故事发生的所有历史地点,包括天津和潍坊。以下是小编带来的终极胜利观后感,希望对你有帮助。

不一样的爱国主义电影《终极胜利》观后感

  终极胜利观后感(一)

  其实,起初窦骁选择这么一部电影是不讨好的,在现在的电影观众里,喜欢嬉笑怒骂的多,喜欢刺激视觉感官的多,但是如果说是正视历史,并且电影《终极胜利》完全用一种白描的手法去讲述二战集中营里的故事,节奏慢,甚至电影的色调都基本还愿了老片昏黄怀旧的色感,在开始观看电影的时候,我们都有些不解为什么窦骁会选择这么一部电影。

  提到窦骁,可能观众更多了解他是在张艺谋的《山楂树之恋》里,他在里面刻画了男主角老三,翩翩白衣少年的纯爱。窦骁长的眉清目秀,眉眼里就是一副邻家男孩的干净,是很合适扮演一些摇扇书生或者有志热血少年的。电影《终极胜利》和《山楂树之恋》一样,都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电影主要讲述了奥运冠军李爱锐在二战期间放弃了回到国内,而是选择正遭受日本侵略的中国支教,他在中国结识了窦骁扮演的中国青年徐牛,收养了流浪儿童,两人采用各种策略去解救被日军关押在潍县集中营里的各国战俘的故事。

  电影看的时候让人想起了《美丽人生》和《逃离索比堡》等,人在被关押在一个封闭环境里时,往往更能显示出真实的人性。电影有一些特别能触动人的镜头,比如日军首领提出要和李爱锐赛跑,如果李爱锐赢了就能让村民偷带一些药品和食物进入监狱,当发令枪响起,只能靠喝鸡蛋壳泡水补充营养的李光脚蹒跚行进在雪地里,一步、两步、一寸、两寸的行进,终于甩起衣袖大步前行,最终只以微弱的优势赢了日军首领后跪倒在雪地里,电影镜头扫了下他的双足,脚底渗着血迹……包括电影一次一次的用风筝和腕表两个信物去表现爱情亲情和对自由的信仰,徐牛想要刺杀日军首领却最终因为不忍反被伏击倒在了日军旗下。电影很真实,和现今电视剧里那些抗日电影里烧脑的特效和愚蠢的只会喊“八格牙路”的日军对比,电影里的日军有血有肉,有极其残忍的也有尚存人性的,甚至到有首领耍诈时还有下士良心发现去奔走呼号,镜头里的徐牛代表的百姓,没有什么精湛的武器,也没有什么弹弓射穿一架飞机的所谓超能力,唯一能舞起的利器就是自己削的木头尖,他们有嫉恶如仇,也有对待仇人的悲天悯人。包括电影里的女主角们,都是灰头土脸,甚至很多时候,你能记住的只有剧情,而不是他们的脸,看到最后你甚至都会忘记是谁扮演了什么角色,能记起的只有那些真实的历史,一幕幕的展现在你眼前。

  我一直认为,一部有良心的电影,这个电影的良心体现在不是用烧脑特效和众多明星脸来撑起票房,而是用心的讲述一个故事,讲述那么几个主角的哀乐人生,比如电影《亲爱的》,赵薇肿着眼奔走寻找自己的孩子,甚至你看到最后关注力已经不是在这是不是赵薇扮演的`了,她可以指代无数国内丢失孩童的父母亲。电影《终极胜利》也一样,窦骁恰当的表演让人忘记了他是谁,恰恰因为张力十足反倒融于了角色里,让人记得的就是那些历史里白手对抗日军,想要拿回失去家园的老百姓,男主角李爱锐的扮演者也代表了在面对战争时,所有的租借人民,不同颜色的面孔都会面临同样波折的命运。历史容不得化妆,所有观看电影的观众也绝对不是傻子,虽然电影《终极胜利》在现今的电影群里略显一些沉闷,甚至没有什么宣传,但就像纪录片的存在意义一样,总需要一些电影,和一些导演,他们应该不被票房诱惑,不被粉丝绑架,他们应该为了还愿历史,为了内心的那一抹正义的火焰而去做些什么,就像冯小刚说尽管电影《1942》票房少,看得人少,他还是要拍,去记录那些逃亡路上的饥饿难民一样,电影《终极胜利》也拥有同样的力量,我们不是将镜头对准苦难,而是用镜头还愿苦难,用以提醒现在的人民——未强调的未必是虚假,而不忍直视的也绝对不应该被淡忘,而所有的终极胜利,终究是属于热爱平等、自由、和平的人们,无分种族和各个年代。

  终极胜利观后感(二)

  一开始让我看终极胜利,我是拒绝的,因为我作为人类一度想起了被爱国主义教育片凌虐的恐惧......

  爱国主义教育片是什么?是沉闷的两小时,是口号式说教,是条条框架的政治正确和规范性,其实看电影的时候,我几乎准备好睡觉了。

  但是电影开场以后,我以为自己买错了票。

  对于国际友人的国际主义精神我们并不陌生,但是李爱瑞这个国际友人太有人气儿了。因为开场的第一秒,介绍就说这个家伙是个不那么合作的人,他因为自己的宗教信仰,拒绝在星期日比赛,并且很可能因此错过了一枚金牌。

  哦?有点意思。

  然后他回到了生他养他的中国(*^▽^)/★*☆,紧接着日寇入侵……剧情走向几乎可以预见。当时我几乎准备真的去睡了。

  但一个情节勾起了我的兴趣,战火纷飞,中国车夫小哥拉了一个伤兵到了刚套路化地拒绝了妻子离开中国提议的李爱锐当即决定去药方买药,小哥想拉李爱锐一程,被他拒绝了“我们还是跑着去吧”。

  我打了一个哈哈,都是套路。

  但!因为道路混乱,中国小哥意外受伤,李爱锐反而把小哥放在了车上一路拉走了。这一点我觉得很有意思,李爱锐在电影的叙事中,不再是脸谱化的高大全,仅仅拒绝差异对待,还更加有人情味的下凡开来。

  喔油?这个有点意思。

  但是这激起了我的逆反心理,我一定要给这个片儿挑出个错来。李爱锐在中国的职业是个老师,在开篇不久就出现了他在教会学校教书的场景,以我敏锐的政治嗅觉,我发现了学生全都是衣着考究的'富家子弟或者外国小孩。

  但,很快情节就反转了,李爱锐在教会学校被占领后,收留了很多流浪儿童,也给他们讲课,还说“我就是想给中国的孩子教书的,这下终于实现了”。

  不光如此,甚至我认为的套路也出现了完全出乎意料的反转。

  女二号决定留在中国,男二号想回国,不光不愿意免费提供药物,还拿提供药物这个事情要挟女二号跟他一起回国,一般来说,这是在设立反面教材了,但是没想到的是,男二号最终选择了一起留下,当时我觉得格外震撼,因为爱国主义教育片竟然没有设置通常情况下的坏人。

  到这里我的兴趣已经被完全调动起来,我想知道三观还能继续被刷新到什么程度。

  于是我发现了日军也不是坏人。

  后来李爱锐和一些老外,一起被关进了专门关押西方人的集中营,这里缺医少药,但是游击队竟然可以和同样缺乏补给的日本人做交易,运送物资进去,双方都美曰其名为“停电半小时”。这个情节在我心中引发的震撼是巨大的,我相信这是历史的事实,但是我也相信,这是一个巨大的突破。

  李爱锐把离开集中营的名额送给女二号以后,日军上尉和少佐说,李爱锐把名额让掉了,少佐闷闷不乐的说,那又怎样呢?他还是很快就要回家了(战争即将结束),接着把酒一饮而尽,他没谁出口的台词是“那我们什么时候能回家呢?”

  甚至唯一称得上坏人的日军上尉,在试图破坏“停电半小时”协议的时候,受到了日本底层士兵的激烈反抗,这对我的冲击尤大过停电半小时本身,因为它释放了人性,哪怕是敌人的。

  每个人都是可以得救的,我似乎明白了电影的内涵。

  电影拍了不少日本士兵得到贿赂的物资时眉开眼笑的画面,一再的用镜头语言强调“日本人也是人,错的是军国主义法西斯”,这句话政治正确了不知道多少年,但是在国内的主旋律电影里,我第一次见到。

  甚至日本少佐得知这一切以后,虽然愤怒,但是并未阻拦。同样是这个少佐,在比赛输给李爱锐以后,也愿意认输履行诺言,直到诺言被日本上尉破坏。

  总的来说这是一部突破三观的电影,每个人都有血有肉,除了对日军的生动刻画,作为主角的李爱锐也没有高大全。他有恐惧也有浪漫,有原则也有动容,在电影的最后,他选择了在星期日和日本少佐比赛,西方医生说“你是牧羊人,带领我们这些羔羊”。这句话不得了,在基督教文化中,牧首是最高宗教领袖的称呼,是极高的崇敬。

  也正因为如此,李爱锐才能突破教条,在星期日做善事,把神性和人性彻底的结合了起来。

  主旋律电影的弊端被说了很多年,到了现在几乎成了负面词语。商业化也提了很多年,但总被怕娱乐性影响教育意义。

  但是终极胜利这片儿,确实证明了主旋律和商业不冲突,教育和写实不冲突,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电影,既可以好看也可以深刻。

  真是难得,满分!


【不一样的爱国主义电影《终极胜利》观后感】相关文章:

2016战争电影《终极胜利》观后感精选11-28

关于爱国主义电影观后感10-16

终极飞车想象作文10-23

黑客的终极武器-DDoS10-07

爱国主义电影观后感作文400字10-18

终极对战500字作文10-25

长征胜利80周年巨制电影《勇士》观后感10-03

乌龟赛跑终极篇作文500字10-17

兔子与乌龟赛跑终极篇作文550字10-22

2017高考英语作文终极预测(有范文)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