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经典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时间:2021-01-10 15:11:50 观后感 我要投稿

2016法国经典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放牛班的春天》讲述了世界著名指挥家皮埃尔·莫安琦重回法国故地出席母亲的葬礼,他的旧友佩皮诺(Pépinot adulte,戴迪亚·费拉蒙饰)送给他一本陈旧的日记,看着这本当年音乐启蒙老师克莱门特 马修遗下的日记,皮埃尔慢慢细味着老师当年的心境,一幕幕童年的回忆也浮出自己记忆的深潭。以下是小编带来的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希望对你有帮助。

2016法国经典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一)

  克莱门特*马修,一位过气的音乐家,为生计而成为了一名教养院的代课老师。然而生活的落魄并没有让他变得消极沉沦、自暴自弃,即便在来到教养院之初,面对院长的傲慢不友好,学生的冥顽不可教,他依旧能够坚持一个教师应有的素养,对学生不抛弃、不放弃,一心一意地让这些学生重回正途;也在院长与学生不可调和的矛盾中,苦心调和,努力让这个充满怨戾之气的教养院能多一点关怀、欢愉。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捣蛋的学生们自编歌曲来讽刺马修秃头,马修发现后非但不生气,反倒发现了学生们喜爱音乐的特点,于是乎他萌生了组建合唱团的念头,想通过音乐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也希望能通过合唱团的成功来让这些不被社会认可的学生能够看到自身的价值所在。马修老师的仁爱之心与奉献精神,不仅帮助了这些问题学生,也让他自己找回了创造的热情和灵感,在音乐的熏陶下,学生们变得越来越温顺乖巧,与老师开始相互信任、可沟通;看到学生每天都在进步,马修也满心欢喜,愈加坚定了自己对音乐的信仰......

  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我百感交集。钦佩于马修在深处逆境时依旧能保持原有的质朴和善良,钦佩于马修在面对高压时依旧坚守自己的操守和底线,感动于问题学生终于洋溢出自我认可的.笑脸,看到了奉献与自我实现总是如影相随,也在感概并不是每一个放牛班都能够遇到他们的春天——那个能改写他们命运的人,他是如此般仁爱、耐心、无私和坚毅。

  像马修老师这样的人,在世间毕竟是凤毛菱角,不能依靠他来解决问题的根源。一个放牛班,背后其实是一个又一个不幸的家庭,它们才是问题儿童产生的真正根源。一个性本纯良、天赋异禀的儿童,倘若没有良好的成长环境,依旧有可能成为令人可憎的恶魔。这部电影不仅仅是在歌颂像马修这样的老师,更是在诉说孩童的弱势与无奈,因为他们根本无法左右自身的成长环境,也是在警示我们的社会,要意识到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的重要性,它不仅仅关系到一个孩童在成长时幸福与否,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最后也呼吁每一个个体,要认真对待自己的感情,在成家后也不忘去做一个合格的父母,争取为自己的小孩提供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环境。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二)

  1,

  池塘畔底辅育院里,有一群被放弃的“问题”少年。老师们都不愿意来这里教学,而势利的院长则声称他们是一群无法改变的坏孩子。

  所以在这里,男孩们经常被大声谩骂、挨打惩罚,甚至动不动就会被关禁闭。老师们还会收集他们调皮捣蛋的事例,添油加醋地告诉他们父母,让他们父母也觉得这群孩子是不值得期待的。

  于是,桀骜不驯的男孩变得更加桀骜不驯,调皮捣蛋的男孩变得更加调皮捣蛋,不自信的男孩变得更加不自信……问题少年,变得更加有问题。

  这种现状,被一位代课老师改变了。他叫克莱门特·马修。

  马修老师不赞成随便惩罚学生、禁闭学生,他自己不这么做,他也尽量争取让其他老师不这么做。暴力不能解决问题,暴力只会恶化问题。事实上,当这群孩子被温柔对待时,他们并没有那么糟糕。

  马修老师除了教这群孩子们基础课程外,还教他们唱歌,他相信音乐的世界里大家的心灵是相通的。而事实上,在音乐的熏陶下,调皮的孩子们变成了天使。

  马修老师还帮学生隐瞒事实。皮埃尔·莫安琦被关禁闭的时候,他妈妈刚好来探望他。但是马修老师并没有告诉这位妈妈她的孩子因为调皮正在被关禁闭,他善意地撒谎说:“他牙疼看医生去了,晚上就会回来。”

  马修老师还在无意中发现皮埃尔·莫安琦有一副好嗓子,于是刻意培养之。调皮又不自信的皮埃尔·莫安琦因此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和自信,最后成了世界著名的指挥家。

  每个孩子生下来时都是天使,他们或许因为家庭原因,或许因为年少幼稚,或许因为受他人影响才变成了“问题”少年。也就是说,问题少年并不是生下来就有问题的。如果在这些孩子们的成长道路上,都能遇到克莱门特·马修这样的老师,也许像皮埃尔·莫安琦那样的案例就会多很多。

  生命的改变,从美好的相遇开始。这是电影《放牛班的春天》的故事。

  2,

  这里有一个跟《放牛班的春天》类似的故事。

  从小就喜欢电影的小男孩米可因为一次意外失明,不得不去政府组织的盲校上学。盲校校长也是一名盲人,可惜他有点身残志残,他坚信盲人没有资格拥有梦想,乖乖学好接线员和纺织工的技艺,用于将来谋生才是正经事。

  于是当米可表现出对声音的极度敏感,而且利用课余时间制作像电影一样丰富的广播剧时,盲人校长的做法是,抹杀这群孩子的天赋,阻止他们发展自己的梦想。

  自己不行,也一定认为别人不行,这个校长好可怕。如果按照这样的剧情发展下去,米可可能就要成为第二个校长了。

  幸好还有唐老师,不得不说,他真是个称职的好老师。他不但认为每个人都有自由追求自己的梦想,在追求梦想的路上不应该被伤害,他还偷偷支持、鼓励米可继续发展自己的兴趣,并秘密送上一部录音机,让米可和他的伙伴们可以继续制作声情并茂的广播剧。

  米可离开盲校时,唐老师还特别跟米可说了这样一番话:“你有很独特的天赋,非常独特,只有你有,别人没有,答应我,离开这里后,绝对不要放弃自己的天赋。”

  后来米可成了欧洲著名的声音剪接师,我想唐老师对他的爱护与鼓励,一定是他追逐梦想路上的支撑之一。

  抹杀孩子的天赋,是很多大人的特长。他们自以为是地认为,只有按照他们的安排去学习、去生活才叫做有“前途”,殊不知,在这样的安排中,很多孩子丢失了原本就有的美好天赋,变成了一个平庸无比的人。幸好,还有像唐老师一样的好老师。

  生命的改变,从美好的相遇开始。这是电影《听见天堂》的故事。

  3.

  忍不住想再讲一个故事,还是与学校有关的。

  麦克法兰是美国加州的一个小镇,穷困潦倒、尘土飞扬。这里有一群拉美裔的孩子们,每天早上天还没亮就要起床到农场帮忙干活,太阳升起来时才跑步到学校上课,下课后又要跑步到农场继续干活。遇到农忙时,上学是没有干活重要的。

  大多数孩子都理所当然地认为他们的未来跟他们的父母一样,都会在农场里忙碌地度过,所以学习对他们是没有用的,因为并不能填补肚子啊。

  幸好天上掉下一个叫吉姆·怀特的教练。怀特是一个很有能耐的教练,他因脾气不好被原单位开除,不得不到麦克法兰来谋生。

  他在麦克法兰教体育的时候,发现有几个孩子天天在农场和学校之间跑来跑去,跑步的耐力和速度都很好,于是萌生了训练他们参加越野赛跑的想法。

  不可否认,怀特教练是有私心的,他想通过这群孩子的成功来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从而离开这个穷乡僻壤。

  但是在逐渐深入的交往交流中,怀特发现这群拉美裔人们其实是一群很可爱的家伙,他们质朴、热情,且有义气。而孩子们也在跑步的成就中,发现未来除了在农场干活,还有其他可能。

  后来怀特放弃了更好的就业机会,留在了麦克法兰继续培训拉美裔的孩子们,直到退休。而参加越野赛跑的七个孩子们,都上了大学,成为了他们想成为的人,有做老师的、有做警探的、有做记者的、有做教练的……

  某种意义上说,麦克法兰的拉美裔人们改变了怀特的人生,而怀特改变了7个孩子以及7个孩子以外更多孩子的命运。

  贫穷阻碍了很多人发挥他们的潜能,幸好,有良马就有伯乐。于是,当良马遇上伯乐时,就发生了生命的改变,从美好的相遇开始。

  这是电影《麦克法兰》的故事,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

  4,

  昨天有个朋友给我留言:“生命的改变,从好的相遇开始,而这美好超越一切。”然后我就想起了这几个电影故事,写下来与大家共勉。

  愿我们都能有美好的相遇,或者,成为别人的美好相遇。

【法国经典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相关文章:

2016年法国经典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07-25

放牛班的春天经典电影观后感07-19

经典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08-03

法国励志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08-03

2016法国温情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07-25

法国音乐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07-02

法国音乐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05-30

2016法国音乐影片《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07-10

2016法国文艺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600字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