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穹顶之下》观后感

时间:2021-02-16 15:19:11 观后感 我要投稿

《穹顶之下》观后感范文

  柴静的《穹顶之下》最近一段时间无疑是炙手可热的,同名的美剧和斯蒂芬金的小说原着恐怕没想到这个名字会在遥远的东方国度引起如此巨大的反响。

《穹顶之下》观后感范文

  关于她所讨论的问题,我在此不想多说,留给更专业的人士以及决策层讨论更合适。仅从网络传播角度来阐述一下我的部分观点。

  很多人说她有局限性,我认为不准确。从纪录片讨论的雾霾这个话题来说,她无疑是想对最广大的民众以及国家决策层发声的,但是从一部100分钟的纪录片本身来说,它的传播不能是没有精准目标的。说这部片子的观点全然反映了城市中产的视角和利益,我非常认同,但是我觉得这不能说是局限性,而恰恰应该是这部片子的传播策略,也是它能如此成功的要素之一。

  不仅是视角,看看它的形式,这种剧场演讲式的风格,我看了大约10分钟就想起某手机品牌的那位罗老师,(当然,从片尾的鸣谢名单里面我也得到了验证);再看现场PPT的风格和穿插的一些哏;看现场邀请到的观众;看她使用的传播渠道……无疑,她选择的种子传播群,就是城市中产。包括用自己的女儿的遭遇来引起共鸣,没错这就是煽情,但这种煽情,就是传播的一部分。为什么呢,因为它瞄准的群体,就是和柴静一样,大约是28~40岁的城市中产,这些人大部分组建家庭不久、准备有或刚刚有孩子、收入较刚进入社会时有所提高、生活趋于稳定、开始更关注生活质量和家庭、是网络生活的主力人群,明显他们非常容易认同柴静记录片表达的观点和情感,同时又具有相当的文化水平和思考能力,也更容易在社交圈形成传播。

  我觉得这种定位无可指摘,作为一部不长的纪录片,它的目的就是传播,是打开缺口,是启发更多思考以及更专业的行动,而《穹顶之下》非常成功地完成了这个任务。同时这样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问题上,本身很难站到一个高大全的位置,有自己的立场和定位反而是件好事。

  我还没有系统地了解这部纪录片的整个传播方案,但是有很多要点是显而易见的。

  (1)这是一个传统媒体团队转型之作,它的成功预示着,新媒体领域发展初期的混乱和碎片化,已经发生转变,草根式的传播并不会就此终结,但是更大更专业更有钱更有名气更有号召力的团队,一定会显示出他们的力量,而初期野蛮生长所带来的红利也已经渐渐消耗殆尽了,现在想用极低的成本占据公众视线,已经几乎不可能。

  (2)内容为王的铁律依然不会过时,《穹顶之下》选了一个特别讨巧的主题——环保:比较敏感但是又足够小心地点到为止,未触及真正的雷区。内容足够翔实,包含权威数据、生动的案例和采访实录、有专业领域的人物背书,同时又毫不冗余,100分钟的时长非常得当。而当目标群体、内容形式、传播路径,三者环环相扣时,它的引爆几乎没有什么悬念。

  (3)应该说在《穹顶之下》之前,纯互联网传播领域能造成轰动的热点,大部分是泛娱乐事件。在国计民生方面的问题,或是影响全国的重大事件,还是由传统媒体来担纲,即使互联网参与其中甚至举足轻重,但自上而下的传播路径仍然没有脱开传统媒体的形式。但如果《穹顶之下》真的能就此引发专业领域和决策层对于环保问题的思考与行动,那么甚至可以大胆地说,这是互联网真正能发挥民主作用的开端,虽然长路漫漫,但有希望。

  在此,衷心祝贺柴静及其团队取得的阶段性胜利。并衷心希望这部纪录片可以打开一扇门,即使是一扇小门,也可能通往美好的未来。

  全世界都是骂柴静的声音。

  全世界都是骂骂柴静的声音的声音。

  尽管我内心澎湃,但还没吭一句。因为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年轻人宁可偏激,也不应趋于俗流。我一张口的句式便是:你说得没错,但是balabalabala,这种教说的句式足以让我在朋友圈里长期颜面无存。

  但是我被刷屏刷得忍不住了。嗯,我支持柴静,也支持反对派。

  《苍穹之下》如果最后成为一部以审美为主的纪录片就太可惜了--它的超高媒体制作水平,一流的科普效果,无可厚非的调查深度,令人瞠目结舌传播效果,如果最后获得的只是一片掌声,柴静团队的努力便付诸东流了。

  我从2011年冬天开始经历北京的雾霾,第一次空气指数爆表,美使馆的空气指数被封杀再被曝光,每一篇雾霾科普文都牵动神经,每一篇责问报道都转发到手麻。慢慢的,人们开始习惯不带口罩,担心和愤怒变成了调侃,在雾霾里举办马拉松……不是没有人关注,也不是人们真打算适应,而是你在关注的时候我说忙没工夫,我想关注的时候你要看球赛,最后大家觉得反正我关注也没用,拉到算。

  每一次传播事件最后都会归于沉寂,沉寂于无聊和疲惫。它们对社会推动引爆在一个节点上,很大程度取决于声音的持续有多久。而反对派发出这样高声倍刺耳的声音,正是这次事件的扩音器。可以看到当年的《寂静的春天》,和前几年的《不能忽视的真相》是如何通过激烈地公众辩论最后逼迫政客作为的。

  曾经很绝望。听那些无力的呼吁,"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听得很绝望。那些让人摸不清的政治白噪音让人绝望。那些裹挟得错综复杂的权力利益更让人绝望。现在柴静扔了一颗炸弹。按照阴谋论的'说法,她是政治利益网里的一根线。那她至少扔了个线头出来。人们或许有机会能解开它。

  柴静不是科学家。那些质疑她数据准确性的声音能够促使挖出更多更准确的数据。

  她一个人的问责是有限的,不管是为了片子能够安全上映,还是真如某些阴谋论的猜测。那些质疑她问责具有误导性的声音,骂她是五毛替某党洗地的声音,能够促使找出更多雾霾后的黑手。

  骂她是挑拨离间破坏和谐的人,正在提醒着我们治理雾霾不是没有风险,那些可能因为改革而失业的同胞,那些因为改制而倒闭的工厂,他们跟雾霾的受害者一样需要被关怀。

  骂她是美分党企图阻碍大国崛起的人,让我们无法不回避发展和平衡的议题,预防话题脱缰向环保主义的极端。

  两极化的声音分布,至少能为某些控制舆论的阳谋增加点阻力。

  你可能感觉到不舒服,但这些刺耳声音在帮助柴静说她一个人说不完的话,在替她刺穿这个穹顶,无论他们是有意还是无意。

  或许你会说反对派们内心阴暗、眼红高冷,没错,他们确实是一群讨厌的存在,但是你要自由,这就是代价。就连那什么什么核心价值观里,民主都被放在和谐前面了,反对派就更不需要沉默了。下一个柴静,没准就出在这些反对派里。

  对于那些以柴静个人作为攻击目标的反对派们,我不知道该怎么为你们辩护,就当你们是在提醒下一个芮成钢吧。

  柴静在另一个采访里说:"有人说这个问题太紧迫太重要了,我们没有时间再浪费在讨论上了。但正是因为这个问题太紧迫太重要了,所以我们才要花更多的时间在讨论上。"

  最后,如果你还是反感反对派的声音,你就尽情地骂吧。此刻最不需要的,就是掌声和表态之后落幕的平静。

  这两天这个话题格外火爆,但作为一个高三学生,连作业都写不完,实在没有太大兴趣看一个超长纪录片。昨天晚上偶然看到一个留美学生写的文章,里面提到了美国环境好于中国的一些现象和感想,看后很受益,于是今天终于打开了这部雾霾纪录片,本想着边吃饭边看一会就算了,谁知道专注的从头看到尾,甚至在结尾煽情部分眼睛发酸快要流泪。于是简单谈下感想。

  1.很多人说柴静女儿的肿瘤和雾霾有什么关系,拿这个开场太过牵强。可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角度,柴静自己也说得很清楚,是在女儿得病之后才开始真正关注环境问题。柴静是一个母亲,一个母亲想要保护自己的孩子,不想让孩子受到伤害,并且这一刻,她才认识到环境就是未来,也许我们想着自己平平安安过完一生就够了,可是当你有了孩子,你会让你的孩子也平平安安的过一辈子,甚至过得比自己更好,所以我们需要可持续发展,为了子孙后代。这里,柴静以一个母亲的视角,以为了孩子为桥梁展开雾霾问题的探讨,更会贴近大众,因为每个人都将为人父母,都会为了孩子考虑。

  2.也有人说肺癌的主要因素是长期吸烟,但这里却一直强调雾霾。这个片子的主题就是雾霾,为什么要讲吸烟?就算吸烟对肺癌影响更严重,但雾霾也有挺大影响,我们治理雾霾不是也在减少肺癌几率吗?再说,我们吸雾霾是被动地,吸烟却是主动可控的。

  3.还有人说她对解决方案的讨论不够深入。这是一个纪录片,不是什么研讨会,她做得已经够多的了,单从个人方面她已经较为全面细致地告诉我们该怎么做了。

  4.还有人说她这是站在一个中产阶级的立场上讲话,根本没考虑底层老百姓。首先说这种话的人,你确定你看过片子?里面她明明提到了钢铁厂工人的问题。的确雾霾解决起来并不简单,如果淘汰落后工厂,工人的安置是个大问题,但出现问题是可以解决的,治理雾霾是绝对不能退缩的。如果你因为工人安置问题而不治理雾霾,这是完全地舍本逐末。科技在发展,社会在发展,追求创新淘汰落后是必然趋势,作为个人自己也应该全面发展自己,让自己更有优势。你拿扶助贫困破产落后企业的钱都可以给那些淘汰工厂的工人一个妥善安置。

  5.反垄断和关停污染企业并不矛盾。有人说小企业底子不足污染治理差,所以关停他们扩张大企业 是好事,所以垄断对环保有好处。垄断有多少坏处大家应该很清楚,单就污染这方面来说,也许他们目前有能力治理,但却影响着技术创新,更会阻碍污染小的工艺的推出和发展。同时垄断过于强大,环境对他们的约束力就会下降,例如你继续污染,但无奈于你太过强大,不用你的产品不行,所以就被胁迫了。

  6.能源结构的改变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这需要国家政府长久考虑,改变也需要一定过程。但就目前,我们还有其他方式减小污染,例如严格进行洗煤,坚决提高汽油品质,严格对机动车加装控制系统等。

  7.我们正处于工业时代的中后期,污染严重是正常的,英国美国这些国家当初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形,像伦敦雾霾事件和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但现在的英美却环境很好,说明污染是可以治理的。就拿美国匹兹堡来说,曾经的匹兹堡是钢都,成天烟雾缭绕,而如今的匹兹堡是美国最宜居的城市,山清水秀,从工业城市转型成了文化城市。所以相信我们也会有所改变。

  我认为,看别人的作品或者文章不要总带着挑刺的眼光看,要善于学习,学习你没有想到的地方,学习人家的优秀思想,这才是真正受益,你才会有所进步。所以,少些苛责。既然这个片子影响这么大,大家就借着这个正能量为环保事业多出些力,从自己做起。所以,多些行动。

  最后,借用昨天看到的留美学生文章里的一句话:我们的环境追上美国还需要什么?一是时间,二是国人的信心。

【《穹顶之下》观后感范文】相关文章:

电视片《穹顶之下》观后感范文04-20

强权之下诗言志的名人故事03-27

《悬赏》观后感范文11-21

战马观后感范文11-20

《熔炉》观后感范文11-18

校运会观后感范文11-12

飘观后感范文11-05

《基石》观后感范文05-01

《战马》观后感范文04-26

《飞天》观后感范文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