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

时间:2022-12-18 17:28:14 活动方案 我要投稿

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精选15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安全顺利进行,就常常需要事先准备方案,方案是计划中内容最为复杂的一种。那么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精选15篇

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1

  活动目标:

  1认识颜色(主要是红、黄、蓝、绿);

  2引导幼儿探索周围事物的颜色;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1、实物投影仪、录音机、录音带,自制的红、黄、蓝、绿色的小精灵各一只。

  2、红、黄、蓝、绿色的地垫各20块。

  3、幼儿用书(科学“美丽的颜色”)。

  活动过程:

  一、展示各种颜色的小精灵,请幼儿说出各种颜色的名称。

  二、进行“颜色捉迷藏”的游戏。

  1、出示红精灵,然后请幼儿蒙住眼睛,老师把红精灵放在教室内某一有红色物品的地方,或者某位穿红色衣服的幼儿

  2、放好以后请幼儿睁开眼,由老师提供线索,在请自愿的幼儿去找小精灵。

  3、其他颜色的小精灵也同样进行游戏。

  4、可请幼儿来藏颜色小精灵。

  三、用投影仪展示科学“美丽的颜色”,请幼儿看看颜色小精灵还在哪些地方?

  四、游戏“颜色找家”

  将各种颜色的地垫随意铺在地上,请幼儿听音乐做动作,边听音乐边在垫子外面随意走或跑。当音乐停止时,老师说:“到黄色的家”,小朋友要立刻找。音乐开始又重新进行游戏。

  五、延伸活动“颜色寻宝”

  幼儿分组到户外比赛采集各种颜色的东西,看哪一组采集到的颜色最多为胜。

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2

  活动目标:

  1.学习6以内数的加减运算,会看图列式,并懂得算式中各数的实际含义。

  2.能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3.对数学活动感兴趣。

  活动准备:

  七个小矮人头饰若干,游戏操作材料,胶水若干,flash课件。

  活动过程:

  1.设置情景,激起幼儿兴趣。

  七个小矮人外出回来,发现白雪公主不见了,非常焦急。正在这时邮递员小乌龟送来了一封信,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师:(读一遍信)小矮人们:白雪公主现在已经被我囚禁在了城堡里面,我马上就可以变成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了,路上已经被我施了魔法,你们快放弃营救白雪公主吧,哈哈哈……小勇士们,你们有信心救出白雪公主吗?(有!)好,那我们出发吧!

  2.第一关:通往城堡的小路一复习6的分和与组成。

  师:这里是通往城堡的一条小路,可是被恶毒的皇后施了魔法,竟然有很多大蜘蛛挡住了去路,我们怎么过去呢?瞧,那有个指示牌,我们一起来看看上面写了些什么。(读一遍指示牌内容:只有用含有正确答案的数字之箭才能将蜘蛛杀死)那我们先来看看这些蜘蛛身上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难题吧!个别回答。(利用在蜘蛛身上画出6的分成式的方法,引导幼儿说“因为6可以分成1和5,所以应该用含有6的数字之箭射下那只蜘蛛。)集体回答。(引导幼儿说出6可以分成2和4,所以应该用含有2的数字之箭射下那只蜘蛛。以此方法,说出6可以分成3和3,4和2合起来是6……帮助幼儿复习6的组成)

  3.第二关:城堡大门——看图列式,并能说出算式中各数表示什么。

  师:你们看这是什么地方?(城堡大门)

  可是城门被施了魔法,必须按对密码才可以,这可怎么办?看,有个通告!(读一遍通告)(请你根据大门上显示的图片列出相应的算式,你会发现惊喜!)

  我们赶紧来看看有哪些题目吧!(根据相应的图片,请幼儿列出相应算式3+3=66—2=41+5=6……)

  师:你们真聪明,列出了所有的算式。你们看,城门打开了,我们赶快走吧。

  4.第三关:修桥过河——找出相应的答案。

  师:你们看,恶毒皇后的宫殿就在河对岸,但是唯一的小桥被皇后破坏了,我们不能走桥上,而且也不能游过去,因为河里有鳄鱼,会被鳄鱼吃掉。

  幼:河面上飘着好多被破坏的木板,我们可以修桥。

  师:可是怎么才能将小桥修好呢?小勇士们,你们仔细看看。

  师:哦,原来每个木板上都有一道算式题,我们只要帮算式题找到正确的答案,就能将小桥修好,就能安全过河。现在,我们一起来试试看吧。

  幼儿逐一捞起木板,并将加减算式补充完整。

  师:你们真棒,小桥修好了,现在我们可以安全过

  河喽。

  5.(分组操作)找出恶毒的皇后——进一步巩固6的加减运算。

  师:皇后的宫殿到了,可是她却躲起来了,我们一起把她找出来,好不好?

  现在我们分三个小组,每组桌上有一张大的图片和一些小的卡片,大图片的空白处有很多算式题,请你们在数字卡片中找到相应的得数,然后贴到对应的算式题上。最后我们把三幅大图拼起来,到时皇后就会出现啦。(幼儿分组操作)(将皇后的图片分成三部分,头、身体、腿,像拼图一样,大图片上是含有题的轮廓,小卡片是数字,等到幼儿把数字贴到相应的地方,将大图片反过来就看到眼睛、鼻子、嘴巴、身体、胳膊、腿了。再将三幅图片拼起来就是皇后了。)

  6.活动结束。赶走皇后,救出白雪公主。

  师:你们看皇后出现了,她被我们打败啦,我们赶紧去救白雪公主吧!七个小矮人在城堡中找到公主。

  全体幼儿在音乐声中走出教室去接白雪公主。

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3

  活动目标

  1.通过玩水,激发幼儿对科技的兴趣;

  2.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易拉罐(靠近其底部的壁上用钉子钻2-5个大小一样的孔,小孔间距为0.5公分)、空眼药水瓶、底部用蜡笔涂染的小纸盒(底部应涂满、涂均匀)、大小一样的玻璃板(玻璃板周围用胶面贴好)、迷迷转(把乒乓球剪成半圆形或月牙形,可装饰上可爱的小人或图案)、镜子。(不要太小)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1、似谜语引出主题――水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谜语,请你们猜猜看,这个谜语说的是谁:――小溪里散步、池塘里睡觉、江河里奔跑、大海里舞蹈?”(水)

  2、结合从前学习的经验,说说水是什么样的。

  “你们喜欢水吗?喜欢和水做好朋友一起玩吗?以前我们玩过水,水是什么样的呢?”(幼儿自由回答:透明的、没有颜色、没有味道、会流动的)“今天,咱们再来玩一玩、看一看水还有什么秘密。”

  进行部分:

  1、会握手(抱在一起)的水。

  把幼儿带到大水盆旁让幼儿自由玩水,老师可跟踪指导和幼儿一起玩。(甩手后擦手回座位坐好)第一次小结:刚才你是怎么玩的,发现了什么?幼儿回答:……

  老师:“真好玩,水会像握手一样粘在一起、抱在一起、水抱在一起后还能不能分开呢?怎样让他们分开呢?在水流的什么部位一握,水更容易粘在一起呢?请你们再去玩一玩水,等一会把你的发现告诉我”(老师和幼儿一起玩,重点指导幼儿发现水怎样粘在一起又分开,怎样捏水水易粘在一起,甩手回座位坐好。)

  第二次小结:你是怎么玩的?水粘在一起后还能分开吗?在什么部位捏水水容易粘在一起呢?

  幼儿自由发表自己的发现,通过第二次玩,能发现上述问题。

  师:水怎么会粘在一起呢?还是请小水滴告诉我们吧!

  2、调皮的小水滴。

  (1)请幼儿在小油盒上用装满水的眼药瓶轻轻挤出一滴小水滴,先看看小水滴是什么样的,像什么(幼儿自由说),再把油盒轻轻地晃动看小水滴会怎样(会滚动、会跑),再多在油盒里滴小水滴,看这么多小水滴在一起会怎样(变成大水滴、流动起来),如果我们滴上好多好多的小水滴,它们会怎样?(会变成水流动起来)

  (2)再让幼儿在小镜子上滴一滴小水滴,看看小镜子上的小水滴是什么样的(散开的、一片片的),多滴上一些小水滴看看它们会怎样(也会抱在一起)。

  小结:小水滴真调皮,跑到小油盒里时它是(幼儿接着说:像小球一样、像小豆子一样圆圆的),跑到镜子上时,它又是(幼儿接说:散开的,一片片的)但是它们都能(幼儿接着说:抱在一起吸在一起)。抱在一起的水的力量到底有多大呢?

  3、不容易分开的镜子。

  师:“现在请你们再去玩一玩水看看这次你又能发现什么”。

  老师和幼儿一起玩水里的镜子,试着把合在一起的镜子掰开,感觉镜子此刻不容易被掰开(请幼儿甩手回来)。

  小结:你是怎么玩的,(把镜子掰着玩),为什么镜子不容易掰开呢?(因为镜子中间有水)是水把两面镜子粘在一起了,水的力量可真大呀。

  4、迷迷转。

  师“今天教师还给你们带来了好玩的迷迷转(拿出迷迷转),你们看它们多漂亮呀,它们最喜欢在镜子上转圈跳舞了,你们能不能帮帮他们呢。”(幼儿自由探索迷迷转的玩法)

  第一次小络你们是怎样玩的(把迷迷转放在镜子上玩的),我也像小朋友那样把迷迷转放在镜子上,可它为什么老掉下来呢?(因为没有水粘它,要滴上水)小朋友真聪明,迷迷转不光和镜子是好朋友,还喜欢和小水滴做好朋友,有了小水滴,迷迷转就像穿了滑冰鞋一样跳舞转圈了。(请幼儿自由玩一玩,帮助那些还没发现上述方法的幼儿正确玩迷迷转)。

  第二次小结:刚才我发现一个小朋友的迷迷转转不起来,他也请小水滴在帮忙了,可为什么迷迷转还是不转呢?(没动镜子,要把镜子晃一晃)

  小朋友真聪明,有了小水滴还要把镜子上下体面斜一下,这样迷迷转才会起来。(幼儿再自由玩一下,还可以尝试两个,三个迷迷转同在一个镜子上转提高操作技巧)

  结束部分:

  师:今天我们和水在一起玩了这么多好玩的游戏,你们是不是更喜欢水了呢?以后我们要更加节约用水,爱惜水、不浪费,让水成为更多人的好朋友,好吗?现在你们可以自由去玩水,喜欢玩什么就玩什么吧!(幼儿自由选择器材,自由玩着结束)

  注意事项:

  1、本活动属感知类活动,不属理解类,因此对活动中发生的现象不强求幼儿必须理解其中的道理,只要感知到即可,但每玩过一种活动可考虑让幼儿说说为什么,说不出或说错了没关系。

  2、在进行“会握手的手”这一活动时,可在水龙头下进行,这样水压稳定,实验容易成功。

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4

  一.活动目的:

  为了进一步总结与推广优秀教学经验,推进新课程的实施,促进幼儿园特色的研究与形成,并以此作为培养教师的契机和抓手,提高教师的专业化能力,打造一支理念新、能力强、业务精的优秀教师队伍,使教师掌握正确的园本教学,特开展本次活动。

  二.活动时间:

  20xx年11月21日

  三.评委名单:

  业务园长及各班班主任

  四.具体要求

  1、教学活动设计必须每位教师以音乐领域内容为教学内容,自已分析理解教材内容,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并制定出自己的教学活动方案。

  2、活动设计限于集体教学活动,有一定的创新性,每篇设计以一个课时为单位,并标明年龄段和内容出处。

  五.优秀教学活动设计评价:

  l.活动设计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有效而富有个性。

  2.活动目标定位具有适切性,适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基本吻合本次活动的特质。

  3.活动内容具有挑战性,重难点把握得当,符合幼儿经验特点。

  4.活动过程具有游戏性和创造性,并与目标相匹配5.教案书写规范,并突出各环节教师重点关注的问题。

  六.奖项设置:

  一等奖6名,二等奖8名。

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5

  目的:

  1.获取有关雨的信息,体验雨中乐趣。

  2.倾听雨声,模仿雨打在不同物体上发出的声音。

  3.感知雨水与动植物的关系,萌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准备:

  1.荷叶、塑料大蘑菇、小伞、搪瓷脸盆、报纸等。

  2.每人一双雨靴、一件雨衣。

  3.花、草、乌龟、青蛙、小鸭等头饰若干。

  过程:

  1.产生兴趣

  ①昨天天气预报说今天要下雨。看!现在果然下雨了,我们一起到雨中玩玩吧!

  ②请幼儿穿上雨靴和雨衣一起走出活动室。

  2.体验雨中乐趣

  ①引导幼儿说说雨打在手上、脸上有什么感觉,尝尝雨水是什么滋味的。

  ②请幼儿看看雨是怎样从天上落下来的,然后用相应的动作表示出来。

  ③鼓励幼儿想出各种方法(可借助玩具材料)在雨中玩耍。

  ④让幼儿安静地倾听雨打在小伞、蘑菇、搪瓷脸盆、报纸、荷叶等物体上发出的声音,并自由模仿。

  ⑤请幼儿分别到大型玩具和屋檐下听一听雨滴的声音,看一看雨打在地上溅起的水花以及雨水流向下水道的景象。

  3.初步感知雨水与动植物的关系

  ①提供花、草、乌龟、青蛙、小鸭等头饰,让幼儿分别扮演这些动植物,体验雨水与动植物的关系。教师可示范扮演花姐姐,说:“我是花姐姐,喝了雨水(做喝雨水状)特别舒服,花也开得更大更漂亮。”

  ②请幼儿分别以自岂扮演的角色口吻说出与雨水的关系。

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6

  一、主题选择的缘由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日益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对人类的重要性,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是仅仅拥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具有对科学知识的主动学习和自觉追求的精神,具备对科学的独特理解和运用科学知识来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水,是我们所熟悉的,是生活的必须品,是幼儿每天都能接触到的,也是他们所喜欢的。幼儿喜欢水似乎是一种天性,只要有机会,有时间,他们就会嬉戏玩闹,甚至有的儿童能在自家的卫生间玩一下午的水,不难看出幼儿时多么得喜欢水。但是这些行为往往受到家长或者教师的制止,而不能尽兴。

  在以往的科学课程中较多的注重是书面知识的传授,而对动手能力操作则重视不多。为了满足他们对水的好奇心,为了让他们了解对水更多的知识,我选择了本次科学活动-《神奇的水》。在本此活动中,注重创设操作环境,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幼儿通过眼、脑、手等多种感官协调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使幼儿变被动学习者为主动学习者、探究者,从而萌发爱科学、喜欢探索身边事物的情感。

  二、主题目标1、让儿童在玩玩做做中了解水的不同性质,感受水的不同形态。

  2、探索与水有关的各种现象,例如沉浮现象,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和探索。

  3、知道水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强幼儿爱护水资源的情感。

  三、主题网络设计图

  四、教育活动设计方案教育

  活动一:

  (一)活动名称船儿水上漂(二)活动目标1、了解水上各种各样的船,知道船是水上行驶的交通工具。

  2、引导幼儿观察、比较,感知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沉"与"浮"的现象。

  3、引导幼儿大胆动手操作,积极思考并用语言较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意思。

  4、培养幼儿自信、合作、交往的良好品质。

  (三)活动准备1、牛皮纸折的小船、纽扣、泡沫、树叶、磁铁、回形针、盛水的盆。

  2、与水有关的音响、图片、图书资料等。

  3、抹布、记录纸张若干。

  (四)活动过程1、自由探索、发现物体的沉浮现象(1)看图交流。

  播放有关船的模型。

  师:画面上都有什么?他们是什么船?这些船都是做什么用的?

  (幼儿就以上问题讨论后作出相应的回答)。

  (2)请幼儿出示纸船,四人一组,放进水盆里。

  师:小朋友,船可以在水上漂浮,那么我们再猜猜还有什么东西能在水中漂浮。

  (3)出示材料师:今天,我给小朋友们准备了很多许多东西,你们看,有些什么呀?(幼儿回答)(4)提问:如果我们把这些东西一个一个地放入水中,你猜会怎么样呢?并把你猜的结果记录在这张记录表中。(教师出示大记录表并讲解记录和使用方法)观察不同材料投入水中的沉浮现象,并播放故事《咕咚来了》,听木瓜落在水中的声音,理解兔子为什么吓得惊慌失措。

  (5)幼儿在记录表上填写猜测的结果。

  (6)教师记录幼儿猜测的结果。

  师:我们小朋友猜的对不对呢?请你们动手试一试,并把你的发现记录下来。

  (7)幼儿尝试,比较材料的轻重,薄厚与"沉"和"浮"的关系区别,归纳哪些材料会"沉"水中,哪些材料会"浮"水中。观察实验结果,并把结果记录在记录表中。

  师:请小朋友动动脑筋,怎样让沉的东西浮上来,浮的东西沉下去?

  (8)幼儿交流探索结果。(请个别幼儿上来讲)(9)教师操作并记录。

  2、第二次探索,寻找改变物体沉浮状况的东西和方法(1)分沉浮材料。

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7

  设计意图:

  种子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幼儿对种子发芽需要什么条件非常感兴趣。他们已有一些种子发芽的相关生活经验,但是却并没有真正实验过。他们普遍认为种子发芽的条件是:阳光、水(土壤)、空气,三者缺一不可,于是我们决定让幼儿做一次种子发芽的实验,以此让他们证实自己的结论是否正确。我们所开展的这一系列种子发芽的实验活动,目的是让幼儿真正了解到了种子发芽所必需的条件,培养幼儿做事认真负责的态度。从另一个侧面,幼儿通过做实验而进行小结、反思,让自己尝试当一回小科学家,充分体验科学探索的过程中的乐趣。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种子发芽的条件,尝试做种子发芽的观察记录。

  2,培养探索自然现象的兴趣。

  活动准备:

  物质材料准备:

  各种不同的种子(黄豆、绿豆、花生、蒜头、南瓜籽),幼儿自带的各种容器,幼儿观察记录本。

  经验准备:

  对种子发芽已有的认识。

  活动过程:

  (一)播种种子

  1,认识各种种子和种子发芽的条件。

  (1)教师出示各种不同的种子,让幼儿识别并说出不同种子的名称。

  (2)教师引导幼儿回顾以往的经验,说出种子发芽的条件。

  教师提问:你见过种子发芽吗?你觉得种子发芽需要什么条件呢?

  2,选择种植条件进行种植。

  (1)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地选择希望种植的种子。

  (2)幼儿将自己选择的种子依据自己认为应有的种植条件,种在不同的容器内。 有的孩子选择把种子种在水里,有的孩子选择种在土壤里。有的孩子把种好的种子放在阳光能晒到的地方,有的孩子将其放在阴暗角落里。

  (二)做观察记录

  为了方便幼儿记录,为每个幼儿制作一个观察记录本。幼儿像小科学家一样,每天都在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种子发芽的情况,并随时用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

  1,幼儿每天观察两次种子,并进行必要的辅助管理(换水、浇水)。

  2,引导幼儿根据观察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记录(绘画)。帮助幼儿用文字进行辅助记录。

  教师提问举例:

  (1)你把种好的种子放在了什么地方呢?

  (2)为什么把它种在水(土壤)里呢?

  (3)今天你观察到了什么?

  (三)实验总结

  1,引导比较、尝试分析

  引导幼儿比较同一品种的种子在相同的种植条件下发芽情况的异同,并让幼儿尝试分析其中的原因。

  教师小结:同一品种的种子在相同的种植条件下,也会有所不同,这是由种子本身的差异及后天的管理造成的。

  (1)比较种子在土壤(不浇水)和水中发芽情况的异同。

  教师小结:水是种子发芽的必备条件。

  (2)比较种子在有空气的条件和无空气的条件下发芽情况的异同。

  教师小结:空气是种子发芽的必备条件。

  (3)重点比较阳光下和阴暗角落里种子的发芽情况。

  教师小结:阳光不是种子发芽的必备条件。

  2,实验总结:空气、水分是种子发芽的必备条件,而阳光则不是。

  (四)活动延伸

  1,发动幼儿收集种子,并将所收集的种子分类用透明袋装好,投放在实验角,大家一起辨别,增长有关种子的知识,并讨论不同种子的由来。

  2,可将幼儿收集的一些种子(西瓜籽、黑豆等),投放在美工区,让幼儿用种子来进行创意贴画。

  3,选择几种不同的较大的种子,分类投放在计算区,让幼儿尝试按不同的方法有序地排放种子,或者用种子来做分类游戏。(教师可变换不同的要求,如按形状、按能否食用等。)

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8

  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10以内数量,能将相应的数量与数字相匹配。

  2.不受圆点排列形式的干扰,能独立数出圆点的准确数量。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1)幼儿具备10以内点数的能力。

  (2)幼儿具备5以内数量及数字匹配的能力。

  2.物质准备:

  (1)各种水果图片(背面贴有不同排列形式的6—10个圆点)。

  (2)贴有6—10数字的筐。

  (3)仿真蔬菜若干、l—10数字卡片和小碗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1.做手指操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师:我们一起来表演手指操《七个阿姨来摘果》,想一想阿姨们都摘到了什么水果呢?

  儿歌:一二三四五六七,七个阿姨来摘果。七个果子摆七样,苹果、桃、柿子、李子、栗子、梨。

  表演后提问:说一说你最喜欢吃的水果是什么?

  (自评:以手指操的形式开始,不仅融入了语言领域的内容,而且手指谣是幼儿喜欢的活动。幼儿在表演的过程中完全放松,同时为下一个环节的提问铺垫。用“你喜欢吃什么水果”的问题,引发幼儿自由表达的欲望,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并以这种叙述式问题激发其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摘水果,数圆点。

  (1)请幼儿观察带有各种“水果”的图片。

  师:小朋友看一看,这里有些什么水果?”“请小朋友每人摘一个你喜欢的水果吧

  (2)幼儿找一找水果上的“秘密”。

  师:这些好吃的水果上还藏着一个小秘密,你发现了吗?

  幼儿发现“秘密”后提问:“你摘的水果背面有几个圆点?”鼓励幼儿独立点数,并做到正确的点数圆点数量。

  师:如果你的水果后面有6个圆点应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

  (自评:图片形象真实,幼儿轻松的认出各种水果,而且能说出自己喜欢的水果是什么,还能从口感和外观上介绍自己喜爱的原因。中班幼儿有了一定的自主性,定好目标马上取到了自己喜欢的“水果”。同时“秘密”很轻松的就被发现了,有几名幼儿在刚取到水果时就发出了“这圆点是什么”的疑问,我便随机请发现秘密的幼儿数了数其水果背面的圆点数量,顺利的过渡到了下一环节。而且幼儿都积极数起了自己水果上的圆点,并与同伴交流起来。但是在数的过程中个别幼儿被圆点排列的形式所干扰,数错了数量,我及时与幼儿一起用正确的方式数出正确的量)

  3.找数字,送水果。

  (1)幼儿按水果背面的圆点数选择相对应数字的小筐。

  师:请你根据你水果图片上的圆点找到它的朋友吧。如果你的圆点是8个那么应该放在几号筐呢?

  幼儿开始操作。

  (2)师生共同检验水果数量与筐上的标号是否匹配。

  师:请你看一看筐中有没有不合格产品呢?

  如有错误,教师重点指导幼儿把匹配错误的水果放到正确的筐中。

  (自评:此环节请幼儿来当检验员,不仅巩固了幼儿对数与量关系的对应,还提高了幼儿对错误的识别能力。仅有个别幼儿发生匹配错误的现象,在老师和同伴的帮助下最终都能完成任务。)

  4.取水果蔬菜。

  (1)教师分发数牌请幼儿认读。

  师:我这里还带来了许多数字宝宝,请你们每人取一个数字卡片,并读一读它是几!

  (2)幼儿根据手上的数牌及要求,取相应数量的水果或蔬菜。

  提出要求:根据数字取相应数量的同一类别的物品,如手上的数字牌是6就只能取6个水果类或蔬菜类的物品,不能混合拿取。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拿取,教师随机检验,如有错误要及时提示幼儿按要求正确的拿取。

  (自评:在此环节中我加入了仿真蔬菜,不仅在视觉上让幼儿感觉新鲜有趣,同时提出了干扰性要求,不仅要求幼儿数字与量的匹配,同时要能正确的区分是水果还是蔬菜,融人分类的内容,增强了游戏的趣味性和可操作性。而且幼儿在取回物品后都主动与同伴交流起来,讲述着自己的“成果”。)

  活动延伸:

  1.投放更多水果或蔬菜进入区角,引导幼儿在游戏中探索更多数的玩法,继续感受不同玩法的乐趣。

  2.根据幼儿兴趣点生成,引导幼儿说一说蔬菜水果中的营养等相关活动,进一步挖掘数学活动中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探索性教育活动。

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9

  一、活动题目

  “宝宝”不见了

  二、活动目标

  通过实验活动,感知糖和肥皂溶解得快慢与它们的体积和状态有关。

  三、适用对象

  4~5岁幼儿。

  四、活动所需资源

  玻璃杯、一次性汤匙、不同形状的糖(粉状白糖、方糖、冰糖)、肥皂两块(大小相同)、盐、温水、冷水等。

  五、活动过程

  1、瓶里装有同样重量的白糖、方糖、冰糖。想一想,如果把这些糖分别放人盛有同样多冷水的杯子里,哪种糖溶解得快。

  2、幼儿讨论。

  (1)白糖溶解得最快。

  (2)方糖第二。

  (3)冰糖最慢。

  3、做一做。

  (1)将两块同样大小的冰糖分别放人盛有冷水和热水的玻璃杯中,哪一杯里的冰糖溶解得快?

  ①在热水杯中的冰糖溶解得快。

  ②水是黄色的。

  (2)两块大小一样的肥皂宝宝,将其中的一块切碎;然后分别放入水温相同、水量相同的两个杯中,哪个杯里的肥皂溶解得快?

  ①切碎后的肥皂溶解得快些。

  ②整块的肥皂溶解得慢。

  (3)将两勺盐宝宝同时放入水温相同的两个杯里,其中一杯用小勺搅拌,哪个杯里的盐宝宝溶解得快?

  ①用小勺搅拌溶解得特别快。

  ②不搅拌的盐溶解得慢。

  4、说一说,怎样使“宝宝"在水中溶解得快。

  (1)提高水温。“宝宝”溶解得很快,但不如温水加搅拌的方法快。

  (2)实验前把东西弄成碎块。

  (3)东西放入水中时,不停地搅拌。

  六、注意事项

  1.实验前让幼儿讨论,哪些物品在水中容易溶解。

  2.提供切碎物品的刀不应太锋利,教师应正确引导握刀方法,以免伤手。

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10

  活动目标

  1观察油和水混合时互不相溶的现象,激发探索兴趣。

  2.了解哪些物品可以去除油渍。开拓视野。

  活动准备

  1.幼儿初步认识了洗涤用品。

  2.烧杯、搅棒每人一套;油、水、洗衣粉、洗洁精、蔬果净、洗手液、肥皂水、雪碧、盐各四份;每人一块有油渍的毛巾;连线标记卡(附后)。

  3.制作课件:《小鸡和小鸭洗澡》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提出问题:①桌上的杯子里装的是什么?(油和水)②它们有什么用处呢?

  2.既然油和水有那么多的用处,那我们来做个好玩的实验。小朋友们想一想.把油和水倒在你们面前的杯子里,会怎么样呢?(幼儿猜测并做出回答)

  3.勘儿动手操作并得出结论。(教师引导:可以先倒入水,也可以先倒入油;可以油多一些,也可以水多一些,或者一样多.看看油和水在杯子里会发生什么变化.产生什么现象)

  4.小结:水和油互不相溶。无论用什么方法,总是油在上,水在下。

  二、基本部分

  1.举一些常见事例.并播放课件《小鸡和小鸭洗澡》,引出生活中油和水互不相溶的现象,加深幼儿印象。提问:

  ①小鸡和小鸭在水里的时候,它们的羽毛怎样了?

  ②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小鸭的羽毛上有一层保护油层,水不能侵入到里面.它们的羽毛一抖,水就从羽毛上滑掉了,所以小鸭洗澡的时候,身上干干的;而小鸡羽毛上没有这种保护油层.小鸡一到水里,羽毛就浸湿了.变成了一只落汤鸡。)

  2幼儿操作.感知能去掉油渍的物品。

  ①刚才小朋友说了油的许多好处,可是有时候油也会带给我们很多麻烦。昨天我吃饭的时候不小心把油滴在衣服上了.有什么方法来去掉油渍呢?

  ②出示准备好的实物,请幼儿说说哪些东西能和水溶在一起.并能去掉油渍。

  ③请幼儿清除毛巾上的油渍,得出

  结论:洗衣粉、洗洁精、肥皂水等能去除油渍,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洗涤用品。

  三、结束部分

  1.提问:小朋友还认识哪些洗涤用品?每种洗涤用品都有不同的作用,你知道它们各自的作用吗?

  2.给标记卡连线:每位小朋友椅子下面都有一张连线卡,上面是洗衣粉、洗沽精、洗手液、蔬果净,想想它们分别用来干什么,然后用直线和下面的水果、衣服、碗、手连起来。

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11

  活动目标:

  1、 理解白天和黑夜形成的原因及转换关系。

  2、对探索自然现象有兴趣。

  活动准备:

  1、 地球仪、手电筒各一个。

  2、 32K大小的黑卡纸每人一张、笔。

  3、白色和黑色卡纸制成的“白天先生”和“黑夜小姐”人手一个

  活动环节:

  一、 念诗歌《我喜欢长长的夜》。

  (1)教师引导语:前几天诸老师和我们一起学习了一首好听的诗歌,叫什么呢?你们觉得这首诗歌听起来怎么样?

  (2)幼儿用温馨好听的声音来把诗歌念一遍。

  二、黑夜的秘密。

  (2)长长的夜晚那么美好,你们知道夜晚是怎么来的吗?

  (3)教师将打亮的电筒固定在离地球仪有一定距离的一侧,在地球仪的中国地域上贴一红五星,我们来看一个实验,地球仪代表我们生活的地球,手电筒的光代表太阳光。

  当中国地域对着光源时,轻幼儿说说中国是白天还是黑夜?

  (1)教师操纵地球仪自传,当中国地域背离光源时,再请幼儿判断中国是白天还是黑夜。

  (2)教师继续转动地球仪,让幼儿观察并判断白天、黑夜的转换情况。

  三、白天和黑夜的对话。

  (1)白天和黑夜就是这样,白天来了黑夜就走了,黑夜来了,白天就走了,所以它们永远都碰不到一起。这天,“白天先生”想打个电话给“黑夜小姐”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

  (2)教师以“白天先生”和“黑夜小姐”的口吻互相说。

  (白天先生:我从来都没有见过黑夜,你能告诉我你们那里是怎么样的吗?黑夜小姐:是啊是啊,我也从来没有到过你们那里,也请你告诉我你们那里是怎样的好吗?)

  (3)请小朋友帮助白天先生和黑夜小姐回答他们那里是什么样子的。

  (4)请小朋友互相扮演白天先生和黑夜小姐,然后互相提问和回答关于白天和黑夜的事。可交换角色扮演玩。

  四、画黑夜

  (1)“白天先生”已经知道了许多关于黑夜的事情,他想画一本关于黑夜的画册送给“黑夜小姐”,(出示几幅黑夜的图片)他已经画好了几幅画,可是这样几幅能做成画册吗?我们一起来帮助“白天先生”,把黑夜中美丽的景色和有趣的事情画下来好吗?

  (2)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3)请几名幼儿讲讲画的内容,然后将画页装订成册,放入活动区。

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12

  活动目标:

  1.感知竹笋的基本特征并了解其生长变化的过程。

  2.在尝试剥笋的过程中体验乐趣。

  活动准备:课件、礼物包裹、竹笋生长过程图、竹笋若干。

  活动过程:

  1.猜猜、说说,引发幼儿兴趣

  师:(出示大熊猫图片)今天大熊猫收到了朋友们送的一份神秘礼物,它们是大熊猫最爱吃的东西。你们猜是什么?(竹子)

  师:你们猜对了,大熊猫最爱吃的就是竹子。(出示竹子图片)

  师:可是竹子那么长,包裹那么小,装得下吗?那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请一位小朋友来摸摸看,里面到底是什么?包裹里的东西摸起来什么感觉?你觉得是什么呢?

  答案揭晓:竹笋。

  师:竹笋是什么形状的?是什么颜色的?是软的还是硬的?

  幼儿观察讨论。

  小结:原来竹笋上面尖尖的,下面粗粗的,是圆锥形的;外面包着一层笋壳,颜色有些是褐色的`,还带点黄,有深有浅;而且竹笋摸起来是硬硬的。

  2.玩玩、剥剥,认识竹笋

  师:可是熊猫最爱吃竹子,为什么要送一根竹笋呢?你能猜出这个秘密吗?

  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自由回答。

  师:小朋友说得真棒,原来竹笋长大了就变成竹子了。

  师:竹笋是怎样长大的呢?(出示竹笋生长过程图)

  请幼儿排序竹笋生长过程,并做动作扮演。

  师:这里有很多竹笋,熊猫也想要请你们吃,可是现在就能吃吗?(要剥壳)

  师:笋宝宝的秘密藏在它的衣服里,现在请你去试一试,剥一剥。幼儿操作剥笋。

  师:请你说说你是怎么剥的才不破?你用什么办法剥的这么快?

  小结:原来剥笋要轻轻地,一层一层剥才不会破。

  儿歌总结:小朋友们快快来,我们一起来剥笋,从外剥到里,从下剥到上,一层一层往里剥,笋宝宝露脸微微笑。

  3.结束

  师:笋剥好了,我们送厨房请阿姨去制作美味的菜肴吧。

  教学反思:

  在组织本次教学活动之前,我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为了激发幼儿的兴趣,调动他们积极参与活动,我准备了教具礼物盒,并制作了简洁的ppT课件,引导幼儿进入活动情境。为了丰富活动的形式,并使幼儿对竹笋的生长过程有形象的认识,我准备了四张手绘的竹笋从破土而出到长成竹子的过程图。为了满足所有幼儿的操作,让他们在尝试剥笋的过程中体验乐趣,我为幼儿准备了人手一根竹笋。

  孩子们都知道熊猫最爱吃竹子,不过都不太知道竹笋和竹子之间有着特别的秘密。当我请孩子摸着新鲜的竹笋时,有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摸上去是硬硬的,长长的……我班幼儿的生活经验还是比较丰富的,在揭晓答案之后,都能说出这是竹笋。随后,我们一起观察讨论了竹笋的外形特征,孩子们发现竹笋外面的笋壳是黑黑的,也有淡淡的黄色;对于竹笋的形状——圆锥形,大家的经验还不是很丰富,但是也有幼儿能说出上面尖尖的,下面粗粗的圆圆的特征。幼儿们从笋的颜色、形状、感觉等方面说了自己的发现,很全面,但对于竹笋和竹子之间的关系却还是比较茫然。在经过我的引导与提示,以及观察比较了四张竹笋长成竹子的过程图之后,孩子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原来竹笋是竹子的幼苗,它长大了,就变成了竹子。

  活动中孩子们不仅用眼睛看,还尝试着用手去剥一剥。孩子们在探索剥笋的过程中,有些剥得比较快,比如琪琪,动作非常迅速,而有些幼儿操作剥笋比较慢,花了较长的时间。在分享交流环节,我请了琪琪介绍自己剥笋的方法:原来她是一层一层从下往上剥的,而且要剥完所有的黑色笋壳,露出浅黄色笋宝宝才算是完成了。而我们班很多孩子是从笋的上部尖尖头开始入手的,壳比较硬,很难顺利剥下来,因此影响了剥笋的速度。最后,我利用儿歌的形式总结了剥笋的正确方法:“小朋友们快快来,我们一起来剥笋,从外剥到里,从下剥到上,一层一层往里剥,笋宝宝露脸微微笑。”以引导幼儿对一层一层剥笋有比较形象的了解。

  本次教学活动还是比较顺利的,选择小竹笋符合春天的季节特征,迎合了幼儿认识、观察植物变化的目标要求。我班幼儿的生活经验比较丰富,对竹笋并不陌生,通过本次活动又加深了他们对竹笋的认识。孩子们在仔细观察与讨论中了解了竹笋的外形特征和竹笋长成竹子的变化过程,在剥笋的过程中又掌握了剥笋这一生活技能。但是,在活动中感觉幼儿没有完全尽兴,剥的不过瘾。因此可延伸剥笋活动时间,活动结束鼓励幼儿在家帮助爸爸妈妈剥笋做家务。

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13

  活动目标:

  1.教育幼儿尊重农民的辛勤劳动,养成爱惜粮食的习惯。

  2.培养幼儿的动脑思考能力和反映能力。

  3.引导幼儿认识小麦的生长过程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活动准备:

  1.录有小麦的生长过程的光盘;儿歌《大馒头,哪里来》。

  2.实物小麦一株,麦粉制的食品,麦杆工艺品。

  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的形式导入,引导幼儿了解小麦的外形特征和组成部分,认识其根、茎、叶的形状;并了解小麦的播种和收获季节。

  1.师:小朋友都见过小麦吗?它长得什么样?

  让孩子自由讨论小麦的外形特征和组成部分。

  2.出示实物小麦,引导幼儿了解小麦的外形特征和组成部分,认识其根、茎、叶的形状:小麦的茎俗称麦秸,空心、有节、光滑、叶狭长;茎的顶端长麦穗,麦穗有针一样的麦芒,麦穗成熟笔墙鸹粕

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14

  一、活动题目

  好玩的沙――巧提沙

  二、活动目标

  通过玩巧提沙的游戏,让幼儿探索提沙的方法,培养幼儿爱动脑筋的习惯。

  三、适用对象

  5~6岁幼儿。

  四、活动所需资源

  干沙、湿沙、一次性塑料杯子、筷子、吸管、毛线、竹签等。

  五、活动过程

  探究的问题:不用手端,能把装沙的杯子提起来吗?

  幼儿讨论。

  (1)不能提起来。

  (2)把筷子插到沙子里。

  (3)我把毛线一头埋在沙子里。

  (4)我用树叶提沙。

  (5)我用吸管提沙。

  试一试。

  (1)把筷子插到沙子里,将沙压紧。

  (2)把毛线一头插到沙子里,将沙压紧。

  (3)把吸管插到沙子里,将沙压紧。

  (4)把水彩笔插到沙子里,将沙压紧。

  说一说我的实验。

  (1)我用毛线把杯子提起来了。

  (2)我用水彩笔把杯子提起来了。

  (3)我用筷子把杯子提起来了。

  画一画:我的实验过程。

  六、注意事项

  注意幼儿玩沙时不能用沙撒向他人。

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15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尝试活动中,了解水是透明的,会流动的,有的东西在水中会被溶解。

  2、愿意参加操作活动,鼓励幼儿大胆讲述操作过程。

  3、初步了解水与人类生活关系,激发幼儿保护水资源。

  活动准备:

  两个金鱼缸(一缸水内有苹果,一缸米内有桔子)。每组一份白糖、沙。

  每组一条毛巾,人手半杯水。

  活动过程:

  一、教师导入课题

  请幼儿猜一猜:水里、米里有什么东西?

  师:小朋友看看老师前面有两个金鱼缸,一个缸里装着水,一个缸里装着米。你们知道水里、米里都有些什么东西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引导幼儿讲出水是透明的,能看见;米不透明,看不见)

  二、让幼儿动手操作

  1、请小朋友米米萝及有洞的塑料袋盛水。

  师: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米箩和有洞的塑料袋,请你们用它们来盛水,看看能不能把水盛起来?为什么?

  (请幼儿讲出结果,使幼儿明白水是会流动的)

  2、请幼儿把桌上的白糖放在自己的水杯中。

  师:现在老师请小朋友用小棍在杯子里搅一搅,看看会怎样?

  3、请幼儿讲述实验结果。

  师:现在老师请几个小朋友到前面来告诉大家你的杯子里还能看到东西吗?

  (引导幼儿讲出白糖被水溶解了)

  4、扩散性思维: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东西会被水溶解。

  5、请幼儿把桌上的沙放在自己的水杯中。

  师:现在老师请小朋友小棍在杯子里搅一搅,看看会怎样?

  幼儿讲述实验结果。

  师:现在老师请几个小朋友到前面来告诉大家你的杯子里还能看到东西吗?

  (引导幼儿讲出沙不会被水溶解)

  7、请幼儿把杯中的水全倒入前面的金鱼缸里。

  师:请小朋友想一想,过几天,水会变得怎样?

  (引导幼儿讲出水会变黑变臭)

  三、教师总结

  师:我们知道水是透明的,会流动的,有的东西遇到水就是溶解,有的则不会,刚才我们小朋友把自己做过实验的水倒到金鱼缸里,水立刻变浑了,过几天,水还会变臭,我们就说水被污染了。以后我们小朋友出去玩的时候就记住了,千万不要把东西扔进河里,不要污染我们的小河,我们要学会保护环境,好吗?

【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06-24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方案09-20

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15篇11-10

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15篇)11-10

幼儿园科学教育教研活动方案12-01

科学游戏活动方案12-16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学方案07-15

大班科学活动方案08-03

科学游戏活动方案13篇12-16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植树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