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活动方案(通用24篇)
为了确保我们的努力取得实效,常常需要预先准备方案,方案属于计划类文书的一种。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好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数学活动方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班数学活动方案 篇1
活动目标:
发现生活中常见事物的相同排列规律,尝试运用不同的材料与方式表现同一种模式,增强对排序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PPT 、排列材料(笔、剪刀、彩纸、雪花片、固体胶、吸管等)
活动过程:
一、幼儿看看
1 、(播PPT )幼儿看照片发现排列规律
师:这几天,晓晓老师拿着相机在幼儿园里走了一圈,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我们一起来看看。
图片一:窗户的栏杆
图片二:盥洗室的瓷砖
图片三:幼儿园的围墙
提问:幼儿园的围墙有没有规律?
小结:按照围栏柱子围栏柱子的`规律排列
2、发现同一规律
提问:这三个地方有什么相同的规律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小结:原来,它们都是2 个1 组1 个1 个间隔排列的。
3、提问:干嘛都要两个一组呢,随便排排可以吗?
小结:原来生活中这样有规律的排列会整齐、美观,让人觉得舒服
二、幼儿排排
(一)幼儿寻找材料开展排序
师:从教室里找来你们经常看到的材料,能不能两个一组,间隔排列呢?
1、教师提出规则:
·可以1 个人或者找个朋友结伴找材料排一排
·选择的材料可以是玩具也可以是工具或用品
·无论选择什么材料,必须按2个1组1个1个间隔排列的规律
2、检验幼儿的操作
提问:请你说一说,你选择了什么材料,怎么排的?
3、单个材料操作
提问:如果我今天只有绿色的剪刀,能不能2个1组间隔排列?
(二)利用身体开展排序
1、全体幼儿进行排列
2、两个人一组排列,可以怎么排?如果两个不走过去,就站在这里,可以怎么排?
3、如果只能一个人可以怎么排?
幼儿尝试操作
要求:请你用嘴巴说,天上,地上,马路上两个一组间隔排列。(天上有什么可以两个一组排列的?)
不能说,用五官来表示两个一组。
活动延伸:
寻找故事书中一一间隔的模式
过渡语:刚才我们用材料、身体、声音、五官都可以,故事会不会有两个一组间隔排列的事情?
1、教师讲述故事:排列书
2、提问:你觉得故事里有没有2个1组1个1个间隔排列的事情?
大班数学活动方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通过动手操作验证哪些物体能帮助毛线通过弯管。
2、发展幼儿动手操作,观察记录的能力。
3、在猜想、操作验证活动中体验探索与分享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人手一份记录表格、笔、弯管,一盒操作材料(螺丝帽、毛线、牙签、吸管)。
活动过程:
1、提问导入活动:“今天老师带来2样好玩的东西,这个是弯弯的管子叫弯管。这是?”
2、猜测并验证:
(1)猜测:“这根毛线想穿越弯管,觉得它能成功吗?”(2个幼儿回答)
(2)验证:“椅子下面有弯管、毛线,你们来试一试。”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
(4)提问:“毛线穿越弯管有没有成功?”(2—3个幼儿回答)
3、介绍操作材料,出示统计表:
(1)“老师也准备了一些材料,它们能不能帮助毛线穿越弯管呢?我们来看看他们是谁?”
(2)出示统计表:“觉得牙签能帮助毛线穿越弯管的请举手。”(教师统计)“这是什么?”“螺丝帽可以帮助毛线吗?”“吸管能吗?”
4、幼儿操作实验:
(1)提出要求:“小朋友都有不同的意见,到底谁能帮助毛线通过呢,等会儿就请小朋友试一试,并将你的发现记录在表格中,实验成功的打‘╱’失败的打‘╳’”,每种东西都要实验并及时的.做记录。“带上弯管和毛线去试一试吧!”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并指导。幼儿操作过程中,教师提醒幼儿及时记录自己的实验结果。
5、统计实验结果:“做完实验每人都有自己的新发现,我们再来统计一下。”“觉得牙签能帮助毛线穿越弯管的请举手。”(依次)
(1)讨论
(2)总结
6、延伸:“生活中有很多东西可以帮助毛线穿越弯管,回家再找一找吧。”
大班数学活动方案 篇3
设计意图:
只有当数学回归了幼儿的生活情境,才给了幼儿将数学思维进行宽广的迁移和应用的机会,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幼儿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能更好地体现数学的教育价值。《纲要》中关于数学领域的目标定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这一表述也正说明新课程数学教育的价值取向已不再过度注重静态知识的传递,而是更注重从生活中感受和体验数学的实际意义,并尝试应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去发现和解答身边生动的实际问题。
在我们周围的生活中有许多有规律的事物,如衣服上的花纹、地砖、栏杆;幼儿游戏活动时按男女间隔排队;律动、做操中动作的反复等等。这些事物幼儿都很熟悉,因此我们把这些内容作为本活动的素材,希望从中让幼儿更生活化地感知规律,并且最终培养起幼儿的数学可以服务应用于生活的意识,如运用规律知识进行装饰;创编游戏、动作等等。
活动目标:
1、感受生活中有规律的序列,产生对规律活动的`兴趣。
2、能仔细观察、主动探索,感知规律的主要特征。
3、尝试自创规律,发展幼儿的实际运用能力。
活动准备:
1、有色彩排列出规律的衣服。
2、可以串挂的小积木若干,穿挂用的绳子人手一根。
3、生活中有规律事物的课件(照片以幼儿身边场景为主)。
活动过程:
(一)感受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
1、欣赏衣服
引导幼儿观察一些同伴的衣服,并发现衣服上的规律。
2、观看课件,进一步感受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
引导幼儿观察:这是什么(或什么地方)?你能找到其中的规律吗?这个规律是怎么样的?
(二)穿玩具,感知各种规律
1、幼儿自己运用一定的规律穿起小玩具串。
2、集体交流自己运用的规律,并将其转换成符号形式。
3、引导幼儿分析与提炼规律的主要特点。
(三)运用规律
1、排队:我们小朋友可以排排队,排出规律。
2、编动作:用动作表现规律。
大班数学活动方案 篇4
设计思路:
看电影是孩子比较喜欢的一种娱乐活动,但适合幼儿观看的电影不多,所以孩子们偶尔去看电影也只是跟从着父母,对看电影的经验还是比较粗浅的,不理解电影票上的秘密,看电影坐哪个位置,大部分孩子的经验是模糊的。
特技教师徐苗郎说:“数活动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怎么样让孩子运用这种数经验为自己的生活服务,并在生活化的游戏情境中提升数的运用能力,于是,我设计了“看电影”的活动。
内容与要求:
1、通过看电影找座位活动,理解电影票上的数字含义,学习用数交集的方法,对号入座。
2、帮助幼儿解决生活中的数问题,丰富生活经验,感受数游戏的乐趣。材料与环境创设:
多媒体课件;教室布置电影院场景;电影票20张;抽号箱及座位号。
指导要点:
一、价值取向:了解看电影的生活常识。
1、观看多媒体课件,了解看电影常识:
(1)今天天气真好,大头儿子打电话约大耳朵图图一起去看电影。
(2)他俩来到电影院,已经是几点了?(9:30)
(3)今天电影院播放哪几部电影啊?观察播映表。
他俩不想等太久,所以想看离9:30最近的那部电影。
大家一起帮忙找找哪部电影离9:30最近。(10点播放的喜羊羊与灰太狼)。
(4)他俩买了2张电影票。座位号写在哪儿啊?谁知道?
(5)x大头儿子的座位号是:第3排6座。谁帮他去找到座位。
x图图的座位是两道算式题:第6-4排9-5座。
算对了答案才能知道几排几座,找对座位。请一幼儿算出答案,并找到座位。
二、价值取向:模拟游戏,提升看电影的生活经验。
1、今天免费看电影,你们想不想去看啊?但是这些票子上的座位号有点奇怪:有的是加法算式题,有的`是减法算式题,还有的就是单个的数字。只有坐对座位的小朋友才可以在下个抽奖活动中得到奖品。(幼儿自己伸手在箱子内抽票、算出答案、入场、对号入座)
(1)老师提示幼儿:对号入座。
(2)验证游戏:
今天电影院举行抽号中奖活动,被抽到座位号的观众可以得到一个奖品;
如果你坐错了座位,与抽到的座位号码不一样,那就请你重新对号入座。
(3)结束:
今天我们学会了去电影院看电影找座位的方法,这样看电影的人再多,也不会拥挤,也都能找到自己的座位坐了。
下次你们一家人去电影院,你要走在爸爸妈妈前面,不但要找到自己的座位,还要帮爸爸妈妈找到座位,
好不好?播放一小段《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动画片,现在我们休息一会儿,等会儿继续再看。
大班数学活动方案 篇5
活动目标:
1、感知轻重,知道要有两个或者几个物体才可以比较重量。
2、学习用自然测量比较两个物体的轻重,用工具测量来比较三个物体的重量,并做好记录。
3、体验合作带来的乐趣与成功感。
活动准备:
1、学具筐:面霜瓶、积木、天平8个。
2、皮球、桶、纸盒、水瓶、铅笔盒、杯子、积木、瓶子各两个。
活动过程:
一、提出概念。
1、请一名幼儿上来。
(1) 今天老师想给XXX小朋友比重量,你们觉得一个人可以比重量么?那有什么办法呢?你们觉得谁重?
(2) 今天老师带来了跷跷板,看看谁重一点?我给重一点那边贴上箭头向下的标记。
(3) 小结:原来比重量要两个或者几个物品才可以比较,一个物体不能自己跟自己比重量。
二、感知重量。
1、幼儿探索。
(1)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两样物品,老师请你们来给他们比一比轻重。
(2)我请两个孩子一组,站在桌子旁边去找两样物品比轻重,给重的那样东西贴上朝下的箭头。
2、小结:原来我们用我们的小手掂一掂可以比较出物体的轻重。
三、工具测量。
1、出示三样物品。(三个玩具)
(1) 刚才我们给两样东西比了重量,我这里有三样东西,谁愿意上来给他们比较轻重。谁跟他有不一样的意见?
(2) 那到底谁排的对呢?我也不知道。当我们用手也没办法分出轻重的'时候,那我们就需要一个准确的测量工具。他就是天平。
(3) 我们先将两个物品进行比较,把轻的那个拿下来,重的那个不动。然后再把第三个物品拿来进行比较。那这个比其他两个都重,所以他是最重的,那C就是最轻的,中间这个叫什么呢?他叫不轻也不重。
(4) 因为他最重的要轻,比最轻的要重,所以他叫不轻也不重。一起来说说看。(贴上箭头)
(5) 教师示范记录表。
2、幼儿操作。
(1) 请小朋友两人一组不拿凳子到桌子旁边,合作一人记录,一人测量,给三样物品比轻重。
(2) 教师检验:将幼儿的记录表贴在黑板上。
(3) 找出不一样的检测一次。
(4) 其实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东西可以比较轻重,我们一起去找找吧。
大班数学活动方案 篇6
预设目标:
1、让幼儿通过有趣的游戏活动来学习6的组成,知道6有5种分法和掌握数分合的规律。
2、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活性,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3、培养幼儿同伴之间的协助能力。
活动准备:
分合式卡片;录音带;立体纸板树三棵;纸制半个苹果若干(写有5以内数字);纸制鞋若干对(写有5以内数字);黑板3块;插板2块。
活动过程:
1、游戏:开火车
教师以“开火车”游戏来引导幼儿复习5以内数的组成。教师问:“小朋友,我问你,我的火车几点开?”幼儿回答分合卡片上空格的数:“X老师,我告诉你,你的火车X点开。”
2、游戏:我们都是好朋友
(1)、请6个幼儿为一组,手拉手边念儿歌边走动:“你拉我,我拉你,我们都是好朋友,你蹲下我站起。”儿歌念完,有的幼儿蹲下,有的幼儿站起,请一个幼儿在黑板上用分合的方式记录下来。然后继续游戏,引导幼儿把每一次游戏的情况记录下来。
(2)、教师引导幼儿小结游戏的情况,把6的5种分法列出来,引导幼儿发现几组分法里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知道分合的`交换规律。
(3)、把6的几种分法用综合式的方式记录,引导幼儿发现两边的数字排列规律。
3、游戏:啄木鸟医生
以苹果树生病,请小朋友扮演啄木鸟医生为果树治病为引子,请幼儿把两个分半的苹果合在一起,要求两半个苹果身上的数字合起来是
4、游戏:鞋子配对
把幼儿分成两组进行比赛,每组幼儿两个两个排在一起。游戏开始,每组一对幼儿合作找到一对鞋子,要求两个鞋子上的数字合起来是
大班数学活动方案 篇7
活动目标
1、在探索同数分解规律的游戏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2、使幼儿感受同数分解的数量关系,理解同数分解的实际意义,了解大数对小数的包含关系。
3、培养幼儿合作意识、规则意识和归纳概括及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操作学具:人手一份与课件相配套的6朵小花卡片;
人手一份10以内不同数量的蝴蝶卡片。
课件:与操作活动和游戏结合使用的课件。
活动过程实录
一、问答游戏“编花篮”,复习6的分解组成。
师:“今天我们来玩编花篮的游戏好吗?小朋友编的数和老师编的数合起来是6。”
师:“编、编、编花篮,编个花篮采花甜,我编1,你编几?”
幼:“你编1我编5,1和5和起来是6。”
二、分花操作游戏使幼儿发现6的同数分解。
1、出示电脑动画6朵花,引导幼儿学习。
2、师:你们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
幼:花朵
师:一共有几朵花?
幼:6朵花。
这些花有什么不同?
幼:大小不同,颜色不同,形状不同。
(幼儿很容易的'发现花的形状、大小、颜色不同。)
3、游戏“分花”,使幼儿通过操作学具能够找出6的同数分解。
师:“老师也给每个小朋友准备了相同的6朵花,请小朋友根据特征将它分一分,看看都能分成几和几?”
幼:6能分成3和3,6能分成2和2和2,6能分成6个1、
(幼儿找出了6的所有同数分解。)
4、幼儿说出操作结果,教师在电脑上演示组成式。
5、引导幼儿观察组成式发现同数分解的特点。
师:“在这三个组成式中,有一个小秘密,谁发现了?”
幼:有6个1、
幼:1是一样的。
幼;1、2、3都比6小。
(幼儿都能发现同数分解的部分数相同。)
教师小结:这三个组成式有的分成两部分,有的分成几部分,它们的部分数都相同,而且都比总数小。象这样把一个数分成相同的几部分的分解组成叫同数分解。
6、出示电脑动画,区分同数分解与其他的分解组成。
请幼儿找出哪些是同数分解,哪些不是同数分解。
(幼儿能正确的找出同数分解。)
三、游戏“蝴蝶找朋友”,通过操作学具使幼儿发现10以内数的同数分解
1、教师为幼儿准备不同数量的蝴蝶,请幼儿找到10以内数的同数分解。
(幼儿能够根据自己蝴蝶的数量找到同数分解。)
2、幼儿说出操作结果,教师在电脑上演示组成式。
3、师:除了1以外10以内的数都能进行同数分解,至少有几种方法?
幼:一种。
师:是怎么分的?
幼:都能分成1、1、1、1……
教师小结:除了1以外的数都能进行同数分解,而且至少有一种方法,就是“是几就分成几个1”,如3分成3个1、8分成8个1、
四、出示电脑动画游戏,巩固10以内数的同数分解
1、师:“小朋友都知道了同数分解的方法,现在我们就来玩一个抢答的游戏,老师出题,会的小朋友举手,谁举的最快我就叫谁来回答,答对的就可以得到小企鹅的夸奖,答错了小企鹅就会摔倒。”
2、电脑显示10以内的数,幼儿以抢答形式进行同数分解。回答后,电脑显示正确答案,答对了,小企鹅跳起来说:“嘿,你真棒。”答错了,小企鹅随着音乐声眼冒金星摔倒在地。
(幼儿对同数分解掌握的很好,兴高采烈的抢答,都想得到小企鹅的夸奖。)
五、活动延伸游戏“编花瓣”。
1、师:“除了10以内数能进行同数分解,大数也能进行同数分解。现在,我请全班小朋友来玩编花瓣的游戏,老师说编成几瓣,小朋友就几个人手拉手蹲下表示编好。没编好花瓣的小朋友不能蹲下,现在我们就来报数,看看我们班有多少小朋友。”
(幼儿报数后,知道班级有30名小朋友。)
2、幼儿游戏:寻找30的同数分解,如“编、编、编花瓣,你也编,我也编,快快编成5瓣花”,教师总结游戏结果:“小朋友都找到伙伴编花瓣了,一共编成了6个5瓣花,说明30能进行同数分解,能分成6个5、”幼儿继续游戏,分别编成1、2、3、4、6、7、8、9、10瓣花,找一找30能否进行其他数的同数分解。
(幼儿热烈游戏,每个幼儿都极力的快速找到伙伴来编花瓣。在游戏过程中,幼儿充分理解了同数分解的含义。)
六、结束:
小朋友,大数也能进行同数分解,而且有些大数同数分解的方法更多,小朋友回家也找一找其它大数的同数分解,好吗?
大班数学活动方案 篇8
活动目标:
1、乐意参与活动,在操作活动中体验快乐。
2、了解一年有12个月,一个月有30(31)天,一年共有365天。
3、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能在日历上找到确切的日期。
活动准备:
1、教具:自制外型似房子的1月~12月的年历一份(大月、小月、2月房子大小有区分);大年历图一张。
2、字卡:年、月、日;1月1日、6月1日、3月8日。
3、学具:4张作业清单,XX年历人手一张,铅笔人手一份。
4、经验准备:幼儿已知自己的生日。
活动过程:
1、教师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年、月、日的概念。
(1)教师讲述故事《年xxx一家》,提问:年妈妈有多少个日娃娃?年妈妈为日娃娃盖了多少座房子?年妈妈给房子起了什么名字?
(2)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字卡年、月、日,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年、月、日的概念。(一年有12个月,共365天)
2、出示代表12个月的“房子”,进一步了解年、月、日。
(1)教师:今天年妈妈和她的日娃娃们也来到了这里,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2)出示代表12个月的“房子”, 提问:它们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探索大月、小月和二月)
(3)教师小结:一年里一共有十二个月,分别是:一月、二月、三月……十二月。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房子住了31个日娃娃;四月、六月、九月、十一月房子里住了30个日娃娃;那座最小的二月房子里只住了28个日娃娃。
3、认识年历并学习查看年历的`方法。
(1)出示年历,引导幼儿观察数字代表的意义。提问:方框里的红色数字x是什么意思?或者表示什么?再引导幼儿认读:x月x日。
(2)鼓励幼儿查找具体日期,如:1月1日、3月8日、6月1日。
(2)师幼共验证。
(3)师幼共同小结查找具体日期的方法。
4、幼儿分组操作,巩固查找具体日期的方法。
(1)出示作业清单、操作材料,讲解操作要求。
(2)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师幼共同检验操作材料。
活动延伸:
回家后找到爸爸妈妈或其他家人的生日,并标记。
大班数学活动方案 篇9
一、活动目的:
早春三月,草长鹰飞间,冬天的寒意还未褪尽,春天带着绿色的气息向我们走来,3月12日是一年一度的植树节,为激发学生的爱护植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中队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爱绿护绿行动,做到人人参与,宣传与实际行动相结合,让少先队员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以达到为教室、为学校、为社会增添绿色,净化、美化环境的目的'。
二、行动口号:
行动起来,争做护绿小使者。
三、活动时间:
xxx
四、参加对象:
全体少先队员
五、活动内容:
(一)播种行动:利用午谈课及校园网向学生发布活动通知
(二)实施行动:
1、我为班级添绿:学生自愿带绿色植物进班级,进行养护,为班级增添一份绿色。
2、我为校园添绿:爱护环境卫生,不乱抛垃圾。爱护学校的花草树木,不随便踩草地。每班每天做好班级及公共区的卫生工作。各中队可以成立添绿小队,开展拣垃圾、落叶、擦花坛、养护绿化(清理垃圾)等活动。
3、我为家庭添绿:在自家房前屋后或家里栽种一些小树木,养殖一些小盆景。
(三)主题活动:
开展以植树节为主题的手抄报活动,内容以关于植树节的来历、植树与环保、有关植树节的活动为主,要结合环境保护教育,大队将会进行优秀作品展览。
1、3月17日班队课,全校以中队为单位,围绕植树节开展主题班会活动,主题自定,形式可以是讨论交流、专题讲座、演讲、观看专题影片等。活动要求:各中队要上交主题班会的活动设计,利用好40分钟,确保每位少先队员从中得到环境保护的教育,增强环保意识。并将主题班会班会的活动设计上传至少先队ftp。
2、我给小树写写诗,结合植树节各项活动,写几首儿童诗。
3、我知道植物生长知识交流会:队员们收集有关植物生长知识,在十分钟午谈课上交流、宣传:
(四)表彰先进,评选绿色环保小卫士。
评选出3名在本次活动中表现突出且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同学,学校将授予他们绿色环保小卫士光荣称号。
大班数学活动方案 篇10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感知面积的大小。
2、学习运用多种方法数数。
活动重点:
感知面积的大小。
活动难点:
运用多种方法数数。
活动准备:
格子纸、彩笔。
活动过程:
1、分组:幼儿两人为一组,各持一支笔。
2、交代游戏玩法:
两人先猜拳,胜者现掷骨子,(把两粒骨子同时往桌子上一掷),然后将骨子两个面上的数字相加或相减(得数不能大于10),按照得数在方格纸上涂相应的格子数表示自己造的彩砖数。
3、数彩砖:
(1)两个人的格子涂满后,数一数自己的.彩砖有多少块。
(2)幼儿各自剪下自己涂色的部分,用四格拼成正方形或六格拼成长方形为单位进行数数,两人比较彩砖的多少。
延伸活动:
指导幼儿完成幼儿用书《漆地板》中的内容,巩固幼儿对面积大小概念的理解。
大班数学活动方案 篇11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学习按物体的名称、用途或性质进行分类,初步探索统计方法。
2、乐意与同伴交流探索过程和结果。
3、分工合作,体验成功的乐趣。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
1、组织幼儿参观超市,观察了解超市的物品排列。
2、有生活用品、玩具、食品的类概念
环境的创设:利用货筐、积木、标志片等与幼儿共同布置成一个“xx超市”
材料准备:
1、发动幼儿收集幼儿用品、玩具类、食品类的物品若干
2、袖套、笔、记录板,幼儿人手一份,橡皮擦六快
活动过程:
一、分类
1、师幼共同搬运货物(生活用品、食品、玩具类)过超市
2、幼儿讨论如何将物品分类摆放。谈话:想想怎么样摆放物品能更合理,让顾客一看就能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3、提出分类要求:
(1)任意物品的归类摆放要整齐合理
(2)要轻拿轻放,与同伴商量,互相合作
4、引导幼儿按物品的名称、用途或性质进行分类归放,让幼儿尝试在总分类进行子分类
5、组织幼儿观察超市,说说物品的归放是否合理,为什么?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统计
1、问题讨论:想知道超市里有什么物品吗?它们的数量是多少?该怎样统计呢?
2、提出要求:统计时要认清楚你统计的是什么物品,数量是多少?
3、自由探索:
(1)幼儿自由选择物品进行记录。记录的方法有幼儿自己决定。
(2)重点指导幼儿清楚地记录,统计的是什么物品,它的数量是多少?
(3)引导能力强的幼儿大胆尝试,想出更合理的统计方法
(4)鼓励幼儿互相交流各自的`统计情况
三、讲述
1、请部分幼儿讲述自己的统计情况,并对统计的结果进行验证
2、帮助幼儿整理,提升更为合理的统计方法
四、延伸
1、出示统计表,帮助幼儿从随意的统计过渡到表格的统计
2、进一步激发幼儿统计的兴趣和愿望
活动反思:
1、小朋友通过活动掌握了基本的分类方式。
2、本活动是在幼儿自由探索中学会了合理的统计方法。
3、活动中能贯穿一点思想教育效果会更好!
大班数学活动方案 篇12
活动目标:
1、学习简单的按颜色、形状规律进行排序。
2、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及初步的分析能力。
3、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图谱
a大小相同,颜色不同的三角形。
b、颜色不同的半圆和正方形
2、幼儿操作材料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一、直接引题
师:图形王国请六位小朋友做车到它们哪里去玩,请女孩子坐贴有红色圆圈的椅子,男孩子坐贴有黄色圆圈的椅子。
引导幼儿观察:仔细看看坐车的小朋友,你发现了什么?
(小朋友们是一个男孩一个女孩一个男孩一个女孩……有规律地间隔坐的'。)
二、初步感知图形ab排序的规律。
1、出示图谱(一)颜色不同、图形相同的三角形。
提问:上面是什么图形?它们有什么不同?(三角形,颜色不同)
请你仔细看看上面的三角形,它们是怎么排队的?
(请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讲出图形排队的规律。)
教师小结:三角形一个绿一个红,一个绿一个红排队的方法叫排序。
2、出示图谱(二)颜色相同、图形不同
提问:请你们告诉我,它们是按怎么规律排队的?
根据顺序,请个别幼儿来排,如中途排错了,纠正好再排。
小结:刚才我们按一个正方形一个圆形,一个正方形一个圆形这样有规律地重复交替排队方法叫什么?
三、幼儿动手操作,尝试图形ab间隔模式的排序。
师:图形王国的国王要邀请小朋友们去城堡参加联欢会,“嘀嘀……汽车开来了!汽车司机说,要有汽车票才能上车。看,这是一张怎样的汽车票?
1、教师出示汽车票,引导幼儿观察,票中图形是怎么排的。
2、制作汽车票。请幼儿按图形ab间隔模式的排序制做汽车票。
3、说说出自己票中图形的排列规律。
4、教师小结。
四、延伸活动。不受颜色干扰进行ab排序的规律。
师:不同颜色的圆形宝宝都想到图形王国里去参加活动,它们不会制作汽车票,你们能帮助它们吗?
1、幼儿自由选择二种颜色进行ab、ab规律排序。
2、自由交流。
大班数学活动方案 篇13
活动目标:
1.10以内连加算式的去处方法。
2.听懂游戏规则,并按要求进行记录。
3.愿意和同伴分享自己的记录结果。
活动准备:
1. 布置超市的各种道具,带标价的商品图片若干,样币若干。
2. 记录纸和笔,幼儿每人一份。
3. 请一配班老师协助。
4. 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 设置情境,导入课题。
教师:瞧,超市里有各种各样的物品,你们想去购买吗?那我们一起来玩超市购物的游戏吧!
2. 游戏:“超市购物”,10以内的连加运算。
(1) 交代游戏玩法。
教师:你们每个人有10元钱,只能选择购买三样物品,三样物品的价格合起来不能超过10元。然后要把你选的三样物品图片贴在记录纸上,并列出算式三种物品合起来是多少钱。
(2) 幼儿选购物品,教师巡视。
(3) 幼儿展示记录结果,学习连加算式方法
① 教师:谁愿意先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记录结果呢?请你指着记录纸上的图或算式读给大家听一听,好吗?如,我买了三种物品,胶棒的价格是1元、水彩笔的价格是3元、皮球的价格是6元;我列的算式是1+3+6=()。(教师把几位幼儿的记录纸贴在黑板上,并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话边记录纸上相应的位置边读。)
② 教师:谁发现这些算式与我们之前学过的加法算式有什么不同呢?(多一个加号和一个数字。)这样连续有两个加号的算式,我们叫连加算式。请大家想一想,这样的连加算式该怎么计算呢?老师来告诉你们,连加算式要分两步来计算:先算出1+3+4,再算出4+6=10,结果就是10.我们怎么知道这样算是对的呢?下面我们来验证一下1下面排1个一元硬币,3下面排3个一元硬币,6下面排6个一元硬币,大家一起数一数共有几元钱?(教师引导幼儿从左到右依次点数硬币。)10元,跟我们刚才计算出来的结果一样吗?(一样)所以连加算式要分两步算,第二步算出的.结果就是整个算式的答案了。
③ 教师:老师知道,很多小朋友都想和大家分享自己的记录结果,对吗?那现在请你用刚才老师教你们的方法把答案算出来,然后再和同伴互相交换记录纸,来分享一下,看看同伴选了哪三样物品?他列的算式和算出的答案都对吗?如果不对,请悄悄的告诉他改正,好吗?如果判断不准的可以举手请老师帮忙哦!
3. 操作幼儿用书上的练习,巩固10以内的连加运算。
(1) 交代题意。
(2) 幼儿操作,教师巡视。
(3) 幼儿互相检查操作结果,集体验证答案。
大班数学活动方案 篇14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图形的对称性。
2、理解对称的含义,能正确的判断图形是否对称。
3、体验对折的乐趣。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对称的大树、对称的房子1张、对称的三角图片1张、不对称的房子、不对称的三角形、不对称的茶壶各一张;找对称的'操作纸每人一张。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在一个王国里住着一位美丽的公主,有一天王国里来了一位可恶的巫婆,她把公主关了起来,并设下五道难关,人们都想就出公主,可都没能闯关这些关卡,小朋友们你们愿意闯过难关吗?
二、引入对称的概念
师:“小朋友们在闯关之前,老师这有一些有关这个王国的秘密,让老师帮助一下你们吧”。(让幼儿观察对称图形,并探索发现其中相同的地方,对对称图形有一些了解)
三、闯关游戏加深对对称的了解
1、第一道关卡,,找对称的图形
2、第二道关卡,看蝴蝶,找对称的图形
3、第三道关卡,看脸谱,找对称的图形
4、第四道关卡,归类,找出哪些是对称图形,哪些不是对称图形
5、第五道关卡,让幼儿画出对称的方格图形
四、联系实际
让幼发现生活中,教师中的对称图形,并分享分享一下自己对对称图形的理解。
五、动手操作
为每个幼儿准备一张拥有一半图形的操作卡(图形各不相同),使幼儿在一堆图片中找出图形、颜色都相对应的对称图案贴在操作纸上。
大班数学活动方案 篇15
一、活动目标
1、初步培养幼儿与人交往的本事。
2、培养幼儿大胆说话的本事,并经过此活动激发幼儿热爱幼儿园工作人员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
1.活动前要求家长配合了解一些电台、电视台、报纸的名称,有目的地观察或了解记者的工作。
2.收集本园部分工作人员的照片并对他们发出邀请,自制的简易话筒、照相机、字卡、音乐、小卡片、笔等,“会议”场地及布置物品。
三、活动过程
1.谈话活动,引入主题。“小朋友,你们听说过记者吗”(引导幼儿回忆日常经验)“你们明白记者有什么本领吗他们去采访的时候,通常要带上什么用具”引导幼儿了解如何做一名“小记者”。“你们想当小记者吗”
2.“今日。教师带来了一些照片,你们去看看他们是谁在干什么”让幼儿自由观看。
3.提问:“小朋友,你们都看到了谁呀在干什么谁先来说说”
4.“小朋友,你们看,今日我把照片上的一些园长、教师、阿姨请来了,你们都想当小记者,那么想问些什么问题呢”让幼儿自由说一说。
5.“哦!小记者,你们想采访的事可真多呀,这样吧,等一下,你们商量决定,愿意采访谁,就和他说说,问问你们想明白的事。可是,怎样才能让别人愿意理解我们的.采访呢”请幼儿学习记者使用礼貌用语:我能够问你问题吗你能理解我的采访吗多谢你的合作。
6.“如果你真的是一位记者,你喜欢在什么电台、电视台或报社工作呢等一会儿,有礼貌地告诉你要采访的人。”
7.“采访完后,我们开个‘新闻发布会’把采访到的事告诉大家。小记者们记住啦:主办单位是,地点是,时间是,请准时参加。”
8.“为了工作和联系方便,麻烦各位记者先登记一下单位,再带上采访用具去采访。”请幼儿自报我们的服务单位,工作人员即时登记。教师和幼儿一起,自由去找我们的采访对象谈话。
9.师生共同采访时,“工作人员”布置会议场地,音乐响后,集中幼儿开“新闻发布会”。
(1)开场白:教师代表“主办单位”欢迎各位的到来并宣布“新闻发布会”开始。
(2)请幼儿自由发言,把采访的事告诉大家。
(3)教师小结。
10.请幼儿代表“主办单位”向幼儿园工作人员送上一份简单的
礼物,多谢他们对采访工作的支持,并对他们的辛勤工作表示敬意。
11.让小记者们与各位“大合照”结束。
四、各领域渗透
语言:开展多种语言游戏,游戏中重点加强礼貌用语的训练并提高小朋友大胆说话的本事。
健康:经过让幼儿玩一些体育游戏,向幼儿渗透不怕累,不怕苦的精神,懂得我们的工作人员、社会上真正的记者为了工作都在辛勤劳动。
科学:认识摄影机、照相机、录音机、话筒等的特点、用途。
美术:学习一些自制玩具的技能,尝试我们制作话筒,照相机等。
五、生活中渗透
让幼儿听一些新闻广播,给幼儿读报,注意引导幼儿观察我们身边发生的事情,主动和幼儿园工作人员接触。
六、环境中渗透
张贴一些记者采访过程的照片,幼儿园工作人员的照片,剪报等。
七、家庭中渗透
请家长在家有目的地引导幼儿收看电视新闻,收听广播、读报,并引导幼儿尝试大胆地和身边人交往。
大班数学活动方案 篇16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引导幼儿认识5元以内的人民币,并学习钱币的简单换算。
2、培养钱币换算的能力
活动准备:
与幼儿一起运用事先收集好的饮料瓶子布置好成超市的情景,并在每样物品前放好价格标签(1-5元)。
活动流程:
1、引导幼儿回忆并叙述买东西的经历。
1)教师:小朋友,有没有去超市买过东西?
2)教师:超市里的东西很多,不同种类的东西价格也不同。你都买过什么东西?知道是多少钱吗?你是从哪里知道它的价格?
2、亲身体验,情景游戏“超市购物”。
今天梁老师在路上碰到了熊猫老板,他告诉我一个好消息,他说的他的商场今天刚开张,商店粒所有的东西都打折,你们想去大采购吗?哦!熊猫老板他还麻烦我一件事,就是他要招两名服务员,谁想去?(然后教师对想去当服务员的.小朋友进行了简单的面试,如认识钱、各种物品的价钱、买几种物品要收多少钱等,每次游戏后可轮流做服务员)
1)幼儿进行游戏,自由购物,每人一元的硬币共8元,第一次购物只能买一样东西,买好后到柜台结账才能离开。
2)第二次购物,幼儿随意买两样东西自己计算要付多少钱?
3)第三次购物,熊猫老板为了答谢大家,他给每人一张5元的购物卷,小朋友用这5元钱去购物,必须卖完,不能找零钱。
4)完成购物后,请幼儿相互交流购物,付款的情形,以及自己计算方法。教师根据孩子的情况进行引导。
5)最后根据幼儿游戏情况大家游戏的难度,引导幼儿多买几件物品,提高幼儿的兴趣。
3、操作幼儿用书,并完成练习。
活动反思:
今天的数学活动孩子的兴趣都很高都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但在第一组的活动中,孩子比较躁动,课后我作了分析,原因有两个,一是第一组上课时我的准备不够充分,各个环节的过度没有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另一个原因课前没有让孩子完全安静下来再开始活动。
在第二组的活动中我对整个活动进行了一个小小的调整,中间也加入了一些情景,孩子们学习的兴趣更高,如面试当服务员,在面试的服务员的过程中无意地加入了如何购物、买什么东西需要多少钱的知识。而且整个活动我都是在进行购物游戏,难度一次比一次高,这样能较好地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这个活动的整个过程孩子都在购物时间中完成,不会的孩子都是在购物的过程中进行引导,而不是停下来要求全部的孩子都要学习。这样避免了会的孩子重复学习,在购物的过程中对个别孩子进行指导更有针对性,特别是能力较弱孩子的指导更加到位。从结果看,第一、二次游戏,所有的孩子都能掌握,第三次游戏,只有两个孩子没有完成任务,一个孩子5元买了一支一元的水,两外一个用5元买了2元的月饼,最后在服务员和老师的帮助下也操作成功。
大班数学活动方案 篇17
一、活动目标
1、学会对一定数量的物品进行平均分。
2、积极动脑筋想出均分的方法,感受数学活动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课件PPT。
2、操作卡每人一套。
3、小老鼠分披萨玩具卡每人一份。
三、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知道将十二平均分成两份,想出均分的方法。
活动难点:借助实物操作,将十二平均分成三份、四份。
四、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讲述故事开头部分,数出蚊子的总量。
师:小猪坐在屋里看电视,嗡嗡嗡,嗡嗡嗡(播放蚊子飞来的声音),原来是一群蚊子来捣乱,小猪心想,这得有多少只蚊子呀?
提问:请小朋友们帮小猪数一数,有多少只蚊子。(12只)
小猪说:天哪,有十二只蚊子。这么多的蚊子,叫我怎么对付得了呢?
(二)结合故事内容,借助实物操作,将十二平均分成两份、三份、四份。
1、根据故事内容,直观感知将十二平均分成两份。
师:这时,小羊来了,发生了什么事情呢!(PPT图片上有六只蚊子朝着小羊飞去)幼儿猜想,并积极说出自己的想法。
师:原来小羊一进屋,蚊子马上分成两群,一群围住小羊,一群对付小猪。有六只蚊子正在咬小猪,另外六只在咬小羊。小猪哈哈的笑着说:"我觉得好受一些了。"
小羊说:"可我觉得一点儿也不好受。
2、根据故事内容,尝试将十二平均分成三份。
说着,小羊想走,小猪赶紧拉住他,说:"我们再找个伙伴来看电视,你肯定会觉得比现在好过。"小羊问:"为什么?"小猪说:"再来个伙伴,蚊子就会分成三群,并且三群蚊子一样多。小羊还是有些不明白……?小猪看见小兔从门外走过,就大声喊:"小兔快来看电视!"提问:小猪说在找个伙伴,蚊子就会分成三群,三群蚊子一样多,小羊不明白,我们应该怎么帮他呢!
幼儿探索操作,并把结果记录下来。
验证记录结果,分享均分的方法,帮助小羊解答疑惑。
果然,蚊子分成三群──一群围住小兔,一群围住小羊,一群围住小猪。小羊数了数咬自己的蚊子,真的只有四只了,数数咬小猪的.蚊子是四只,再数数咬小羊的蚊子也是四只,小羊说:"小猪,你真聪明!"提问:小朋友们分对了吗?你们是怎么分的。
小结:先每个小动物一个一只,剩下的蚊子再一个分一只,直到分完为止。
3、根据故事内容,尝试将十二平均分成四份。
小猪哈哈一笑,对小羊、小兔说:"要想比现在更好受,我们再找个伙伴来,那时候,蚊子会分成四群……"于是,小羊帮着小猪一起朝门外喊:"小猴来看电视呀!快来看呀!"小猴听见喊声,跑来了,他一进门就嚷:"这屋里蚊子怎么这么多呀!"提问:小猴也进屋了,蚊子分成了四群,四群蚊子一样多,有几只蚊子会咬小猴,其他小动物又会被几只蚊子咬。用我们刚刚探索的办法来帮帮忙。
(1)幼儿探索操作,并把结果记录下来。
(2)验证记录结果。
小羊忙对小猴说:"别怕,别怕,咬你的蚊子变少了,现在才有3只蚊子咬你了,(小羊轻声的数着,咬小猪的蚊子有3只,咬小兔的有3只,咬自己也是3只)我们要是再找个伙伴来,咬你的蚊子会更少的"。
这时候,小猴不管他们说什么,啪、啪、啪……像是什么都没听见,还是不住手地打着蚊子。
小羊看看小猴,又看看小猪,心里想:虽然小猪会算,但在蚊子面前,还是小猴让人佩服呀!
提问:小羊为什么觉得小猴更让人佩服呢!
小结:我们要学习小猪的聪明,学会对一定数量的物品进行平均分,积极动脑筋想出均分的方法,也要向小猴学习,懂得遇到麻烦,不仅要动脑筋更需要以实际行动帮助自己和同伴。
(三)小老鼠分披萨
(1)有四只小老鼠来分一块大披萨,披萨总共有十二片,每个小老鼠分得的片数要一样多,那每个小老鼠能分得几片披萨。请小朋友们取下玩具卡玩一玩。
(2)验证小老鼠的披萨有没有分对。
(四)活动延伸
请我们的小朋友回到教室以后把这个有趣的活动和自己的好朋友分享,把操作材料投放到益智区,探索不同数量物体的平均分。
大班数学活动方案 篇18
活动目标:
1.学习4的组成,知道把4分成两份有3种分法。
2.帮助幼儿养成按指示完成任务的习惯。
活动准备:
教具:数字1、2、3、4及分合号、黑板。
学具:操作纸若干张,雪花片若干;《有趣的数学》人手一本,铅笔一支,视频转换仪。
活动过程:
一、运用感官,复习3的组成
1.教师请幼儿玩碰球游戏,引起学习兴趣。师:举数卡3,问:我的'1球碰几球?幼答:你的1球碰2球,拍2下手或跺2次脚。
2.集体、个别练习。
二、小组活动,探索4的组成
1.交代操作任务:今天,我们来分雪花片做记录。
2.明确操作要求:
(1)请小朋友每次都拿四个雪花片放在纸的横线上,然后把它分成两份,并在后面用数字记录。
(2)雪花片每排要分得不一样。
(3)分一次记一次,看看有几种不同的分法。
3.幼儿操作,老师巡视。提醒幼儿按要求操作。
三、集体活动,学习4的组成。
1.整理记录,学习4的组成。
“谁愿意上台将自己的分法和记录大声地介绍给大家听,老师把它记在黑板上。”
2.学习按指示检查4的分合结果。
(1)每排是不是四个雪花片。
(2)每次是否分成了不同的两份?
(3)每次分的和记的一样吗?
(4)你有没有其他的方法。
3.数数4分成两份有几种分法?
4.认读4的分合式
四、幼儿作业,巩固4的组成
1.交代要求任务。
(1)分鱼记录。
(2)照样子分一分。
(3)填一填。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五、小结
1.展示个别幼儿的作业纸,集体检验。
2.表扬按指示完成任务的幼儿。
大班数学活动方案 篇19
设计意图:
只有当数学回归了幼儿的生活情境,才给了幼儿将数学思维进行宽广的迁移和应用的机会,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幼儿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能更好地体现数学的教育价值。《纲要》中关于数学领域的目标定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这一表述也正说明新课程数学教育的价值取向已不再过度注重静态知识的传递,而是更注重从生活中感受和体验数学的实际意义,并尝试应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去发现和解答身边生动的实际问题。
在我们周围的生活中有许多有规律的事物,如衣服上的花纹、地砖、栏杆;幼儿游戏活动时按男女间隔排队;律动、做操中动作的反复等等。这些事物幼儿都很熟悉,因此我们把这些内容作为本活动的素材,希望从中让幼儿更生活化地感知规律,并且最终培养起幼儿的数学可以服务应用于生活的意识,如运用规律知识进行装饰;创编游戏、动作等等。
活动目标:
1、感受生活中有规律的序列,产生对规律活动的兴趣。
2、能仔细观察、主动探索,感知规律的主要特征。
3、尝试自创规律,发展幼儿的实际运用能力。
活动准备:
1、有色彩排列出规律的衣服。
2、可以串挂的小积木若干,穿挂用的绳子人手一根。
3、生活中有规律事物的课件(照片以幼儿身边场景为主)。
活动过程:
(一)感受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
1、欣赏衣服
引导幼儿观察一些同伴的衣服,并发现衣服上的规律。
2、观看课件,进一步感受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
引导幼儿观察:这是什么(或什么地方)?你能找到其中的规律吗?这个规律是怎么样的?
(二)穿玩具,感知各种规律
1、幼儿自己运用一定的规律穿起小玩具串。
2、集体交流自己运用的规律,并将其转换成符号形式。
3、引导幼儿分析与提炼规律的主要特点。
(三)运用规律
1、排队:我们小朋友可以排排队,排出规律。
2、编动作:用动作表现规律。
大班数学活动方案 篇20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游戏情境中,为吉米安排一份合理的午餐。
2.鼓励幼儿能与同伴合作记录并交流分享。
活动准备
图片、统计表,钱币(1元、5元、10元),幼儿菜谱,黑板。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出示图1今天我请来了一位小客人——吉米,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观察图片)小结午餐时间到了,吉米肚子饿了,今天爸妈不在家,吉米要自己去买午餐。
2.出示图2看一看,吉米一共有多少钱?(1O元)(2)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又快又准确地数出这里一共有多少钱?(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小结:把相同面值的钱币放在一起,就能很快地数出一共有多少钱了。
二、取钱
(1)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一些不同面值的'钱币,请你们用自己的办法取出10元钱。
(2)你们是怎么取钱的?(各取了几张什么面值的)把取钱的方法记录在统计表中。(统计)小结:可以拿各种面值的钱币,(合起来是10元)这样买东西会很方便,不用一直找零。
三、设计菜单
1.两两合作设计菜单
(1)吉米拿着钱来到了餐厅,他该买些什么呢?
(2)(幼儿观察菜谱)两两合作为吉米设计一份10元以内的菜单。(将幼儿设计的菜单展示在黑板上,交流分享)
小结:挑选食物时不仅要考虑自己的口味,还要想想食物是否有营养,不能偏食、挑食,当然还要算好价钱,不能超支。
2.小组合作设计菜单
(1)(幼儿观察菜谱)四人合作为吉米设计一份10元以内的菜单,要既营养又实惠。
(2)互相交流设计的菜单,分享经验。
大班数学活动方案 篇21
一、活动目标:
1、使幼儿认识时钟,能叫出名称,基本掌握钟面的主要结构。
2、使幼儿知道时针、分针、以及它们之间的运转关系,能正确辨认整点、半点。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操作能力,使幼儿建立初步的时间概念。
二、活动准备:
小兔木偶,动物钟若干只(小老鼠、小猪、小猴、小牛、小狗等),图片若干张,红、黄、绿钟各两只,幼儿人手一只钟,实物钟一只。
三、活动过程:
1、认识时钟,知道钟的名称及用途
“小兔家开了家钟表店,里面有许多钟,有大挂钟、动物钟可热闹了。”(教师出示钟)“钟有什么用途?”(使幼儿知道钟能告诉我们时间,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离不开时钟)。
2、观察认识钟面
(教师手指钟面)“看,钟面上有什么?”(有1"12个数字,有长针和短针)“钟面上有多少数字呢?”“这12个数字是怎么排的?”(有顺序的从小到大,排着队伍)。“这两根针一样长吗?”这两根针也有自己的名字,长一点的叫分针,短一点的叫时针。
3、认识整点、半点,了解分针与时针的运转关系。
⑴、认识整点,
(出示红、黄、绿三只钟)“三只钟分针、时针分别指向哪里?”“你发现这三只钟有什么秘密?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分针指向12),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点种。
下面,老师要考考小朋友
(1)出示小老鼠钟,问几点?为什么?
(2)出示小狗,问几点?为什么?
(3)出示小牛钟,问几点?为什么?
(出示实物钟)“请小朋友看老师手里的钟,是几点钟呢?”(12点种)(教师操作)“从12点走到1点分针和时针是怎么变化的?”(一起转的,朝一个方向走的,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格),“从1点到2点是怎么变化的'?”(教师不操作)“从2点到3点是怎么变化的?”
⑵、认识半点方法同上
4、看图拨时间
“小兔看小朋友这么认真,请小朋友看几张照片。”(出示图片一):“早上6:30明明起床了,请小朋友拨明明起床的时间。”(个别幼儿)(出示图片二):“明明上课了,几点种在上课呢?”请幼儿拨,拨好后把钟面举起来,给大家看。(出示图片三):“明明吃午饭了,明明几点吃午饭呢?”请幼儿拨好后相互检查。(出示图片四):明明睡觉了,拨好后一起说说明明是几点睡觉的。“小兔有个问题要问大家,明明每天7:30睡觉,那我们小朋友几点睡觉呢?”分别请幼儿说,并拨一下。(教师总结)“小朋友睡觉要有规律,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
5、评聪明娃娃
每组评出一个聪明娃娃,给聪明娃娃发小红花,然后一起到室外跳舞祝贺他们。
大班数学活动方案 篇22
活动目标:
1.通过使用称来测量体重,感知数字大小与轻重的关系。
2.开动脑筋、团结合作,用“耍赖”的方式使自己获胜,体验合作带来的乐趣与成功感。
活动准备:
1.幼儿经验:有过测量体重的经验,知道称的正确使用方法。
2.材料准备:音乐、PPT、体重秤、沙桶、玩具箱、沙包、书、积木和获胜者的奖牌等。
活动过程:
一、课程导入
小朋友们上午好,谁能告诉我刚才你们贴的这些数字是代表什么意思?对是我们刚才测量的体重的数值。
小朋友们都会测量体重,也会读出称上的数字,我们一起来读出每个小朋友体重是多少千克?
那我想问一问你们每个人的体重是一样么?能告诉老师哪个小朋友最重么?读出相应的数字。最轻的是哪个?读出相应的数字。为什么说这个小朋友是最重的,而这个小朋友是最轻的呢?
教师总结:也就是数字越大就越重,数字越小就越轻。
二、幼儿尝试操作
1.每人选择一件物品放在称上称重(通过对比最初体重使幼儿感知负重,可以增加重量,在选择物品时选择较重的方法)。
小朋友都知道人的体重在短时间内是不会增重的,要想让自己的身体变得又高又重,小朋友就要多运动,多吃有营养的食物,要营养均衡。但是要注意不要发展成肥胖哦!
现在这名小朋友是你们当中最重的,现在有什么办法能让你的重量超过他或者接近他的重量呢!
有点耍赖哦,但今天我们玩的就是耍赖的游戏。
2.小朋友们请仔细观察一下周围的物品,如果只允许你选择一件来使自己增重,你要选择什么物品?为什么?
有什么办法来比较几件物品哪个重一些,哪些轻一些?
(1)已有经验,积木比较重。
(2)大小,体积,多少。
教师选择几件物品,说明问题,请小朋友们过来试一试,认真的掂一掂。
告诉老师大的不一定沉,小的不一定轻,体积大的可能很轻,同样的容器,也可能不一样的重量哦,所以小朋友们,千万不要被表面迷惑哦。
那老师有个问题要问了,如果遇到两件物品的重量差不多,用什么测量工具能够告诉我们哪件物品轻一些,哪件物品重一些呢!对,就是称,称能告诉我们更准确的重量。那么小朋友就可以分别拿着这两件物品到称上,称一称。数字大的说明所拿物品就重一些,数字小的说明所拿物品就轻一些。
3.老师今天给每组小朋友们都准备了称,从现在开始老师就领小朋友玩”耍赖”的游戏,给每个小朋友一次机会,让你的重量接近或者超过他的重量,你可以在老师准备的物品里面选择一件物品来使自己增重,在选择的过程当中,小朋友们可以挑一挑,拎一拎,然后到称上去称一称,把你称得得最大的数字写到前方白板上,当老师说停止的时候,你要告诉我你选择的是什么物品?(提醒幼儿每人选择一件物品)
好了,我们来看一下,上面是小朋友的真实体重,下面这一排是小朋友选择一件物品后的称重重量。
老师要找几个小朋友告诉我,你的真实体重是多少,拿了一件物品之后的重量是多少?拿的是什么物品?
是不是每个小朋友的重量都增加了呢!
我们看看拿了一件物品后谁的重量最重?
你拿了什么物品使自己增重的?
你在选择的过程中是直接拿那件物品的么?
为什么选择这件物品?
那么我们也要像他学习,再选择物品时选择较重的,这样才能使我们在称得得数字更大。
4.个人赛,选三件物品,本次比赛将在每组中选出最重的那1名小朋友参加终极决赛。(使幼儿感受到多件物品使自己更重,掌握耍赖的方法)
小朋友如果想让自己在称上的数字变得更大有什么办法呢!
刚才老师允许小朋友每人选择一件物品,接下来老师允许你们每人选择三件物品来使自己增重。这次比赛老师会在每组中选出最重的那一名小朋友,作为自己组终极比赛的参赛选手哦,比赛前老师给你们一个小提示,今天的比赛老师允许你们“耍赖”,想一想,如何让你选择的三件物品变得更重,这三件物品可以填充重物,也可以更换填充物哦。
请小朋友们准备好,开始行动。
老师准备了更多的物品供小朋友们选择。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是否我们拿了三件物品后的重量,比拿了一件物品的重量增加了呢!
先找出每组负增长的小朋友,说一说为什么选择了三件物品后反而没有选择一件物品重了?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
有什么办法能让你选择的物品变重呢!
找出每组最重的小朋友,让他们分享一下经验,教师总结,并提出建设性建议。为什么拿了两件,有没有更好的选择,既让你能拿得住,又最终使称上的数字变得更大。(件数不是重要的.,选择的物品的重量才是重要的)
恭喜这三名小朋友,你们将作为自己组终极决赛的参赛选手。
5.接下来,到了我们的终极比赛环节(角逐“重王”)。
组员配合参赛选手选择多件物品或者人来帮助参赛选手增重。注意,所称的物品或者人一定都在称的上面,离开地面。请小朋友们准备好,开始行动。
看三组的数字大小,哪组数字最大?那今天谁是我们的“重王”?
请你们组分享一下成功经验吧!你们很会 “耍赖”嘛!可以到前面还原一下刚才的场景么?
选择了较重的物品。
选择的每件物品里面都装有重物。
用背、提、挎、咬、抱、背、脚下放的方式,还借助了同伴帮忙使自己组最终获胜。
你们的办法可真多!你们是当之无愧的“重王”
有请 “重王”小组到前方来,请给我们的“重王”鼓掌。
老师为胜利者戴上“重王”奖牌。(音乐:豪勇七蛟龙)祝贺你们!
三、还能怎么比(比合作精神)
1.(音乐:豪勇七蛟龙)(请获胜的冠军组站在比赛区域)这组小朋友动脑筋使用了各种方法,机智地获得了比赛的胜利。他们的成功离不开组员的共同努力。冠军们,拥抱一下你们的同伴吧!
2.今天的比赛,老师允许你们“耍赖”了,但“耍赖”只限于今天的活动,过期作废哦。以后在测量体重的时候可不能耍赖,这样才能得到真实正确的结果。
在活动结束之前,老师留给小朋友们一个小小的任务,那就是回家动脑筋思考一下,如果再给你一次比赛的机会,你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超过“重王”呢!开动你的小脑筋,明天我们一起再比一比。
大班数学活动方案 篇23
活动目的
1、让幼儿初步认知很多物件可以分成相同数量的两部分,理解整体、部分及整体的二分之一。
2、增进幼儿探求知识的兴趣,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份不同颜色的图形(),操作材料若干(绸带、橡皮泥、米、苹果)。
2、工具若干、(尺子8条、剪刀8把、水果冻盒人手2个)教师示范用物、小刀一把、天平一架及幼儿操作材料图形各一套。
3、背景图一幅(宝殿)、金钥匙一把、判断卡若干。
4、录音机及有关录音带。
活动过程
一、幼儿第一次尝试(探索实物的二等分)
1、提出要求:今天老师给小朋友绸带、橡皮泥、米、苹果,请小朋友动脑筋把这些实物分成两个相同的部分,就是分后的两个部分是一模一样的(重复一次,加以强调),可以利用尺子、剪刀、水果冻盒这些工具来分。
2、幼儿尝试(放音乐),老师巡视鼓励幼儿积极动手、动脑遇到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时间5分钟)
3、反馈尝试结果。
A. 提问:
①(出示绸带)小朋友刚才你是用什么方法、什么具把绸带很长很长,不好直接拿起来比较,又该怎样分?(用尺子量)
②(出示米)把米分成两全相同的部分怎么分,用什么工具来分?(用水果冻盒量出两杯,这一杯和另一杯一样多)可如果米很多,这样分起来要很长时间,用什么方法会省事一些?(大杆秤)
③(出示橡皮泥)橡皮泥用什么方法、什么工具来分成两个相同的部分?(分开比一比)下面我们用天平来称一称是否准确(教师实验称重量),小朋友的眼睛虽然很亮,可是用仪器测才是最精确的。
④苹果你们又是怎么分的(用刀切),对了,老师没给你们准备小刀,所以小朋友就不知怎么办了,现在老师也看准了把它分成两瓣,用刀切时可要注意安全,别伤着手,如果要更准确些就可用天平称一称.
B.教师小结:像这些实物,我们把它分成两个想的部分叫二等分(幼儿跟读),什么叫二等分?(就是把物体分成两个相同的部分)
二、幼儿第二次尝试学习几个图形的二等分,探索怎样的图形可以“二等分”
1、提出要求:(出示几何图形)生活中有许多的东西可二等分,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的是几何图形,现在请小朋友用折的办法把几何图形二等分,看看是不是所有的图形都可以二等分。
2、幼儿尝试,教师巡视,引导幼儿可以相互讨论。(放音乐)
3、幼儿反馈尝试结果。
A.提问:
①(出示所有图形)哪些图形可二等分?(幼儿讲,教师演示)
② 哪些图形不可以二等分?为什么?(因为它们对边不一样长)
B. 比较等分后的结果。
(出示长方形)下面我们来看看等分后的一份和原来的'一份相比哪个大。(原来的一份大)分后的一份正好是原来的一份的一半,我们把这一半叫做整体的二分之一(老师手势演示)。
三、游戏“抢金钥匙”
1、 讲解要求和玩法(出示背景图)。下面我们来玩抢金钥匙的游戏,游戏时我们分成两组(一二组和为一组,三四组合为一组),每组都要回许多题目,就是区别这些卡片上的实物是不是二等分,记住每人只答一题,答对了前进一步,再请后面的小朋友答,后面的若答错了,请别的小朋友帮忙,哪队先拿到饮钥匙哪队为胜,回答是不是二等分声音一定要响亮。
2、 幼儿游戏,教师判断幼儿答得是否正确,如错误禁止前进。
3、 游戏结束。X队拿到了金钥匙,下面就让我们整理好操作物品(教师示范),跟她们到宝殿里去玩(结束放音乐)。
四、活动延伸:把正方形的纸对折能分成大小相同的两等分,那么我们要把它分成四等分或者八等分要怎样分呢,请幼儿凭自己的思维能力选择方法。
大班数学活动方案 篇24
活动目标:
1、乐意参与活动,在操作活动中体验快乐。
2、了解一年有12个月,一个月有30(31)天,一年共有365天。
3、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能在日历上找到确切的日期。
活动准备:
1、教具:自制外型似房子的1月~12月的年历一份(大月、小月、2月房子大小有区分);大年历图一张。
2、字卡:年、月、日;1月1日、6月1日、3月8日。
3、学具:4张作业清单,XX年历人手一张,铅笔人手一份。
4、经验准备:幼儿已知自己的生日。
活动过程:
1、教师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年、月、日的概念。
(1)教师讲述故事《年xxx一家》,提问:年妈妈有多少个日娃娃?年妈妈为日娃娃盖了多少座房子?年妈妈给房子起了什么名字?
(2)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字卡年、月、日,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年、月、日的概念。(一年有12个月,共365天)
2、出示代表12个月的“房子”,进一步了解年、月、日。
(1)教师:今天年妈妈和她的日娃娃们也来到了这里,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2)出示代表12个月的“房子”, 提问:它们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探索大月、小月和二月)
(3)教师小结:一年里一共有十二个月,分别是:一月、二月、三月……十二月。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房子住了31个日娃娃;四月、六月、九月、十一月房子里住了30个日娃娃;那座最小的二月房子里只住了28个日娃娃。
3、认识年历并学习查看年历的方法。
(1)出示年历,引导幼儿观察数字代表的意义。提问:方框里的红色数字x是什么意思?或者表示什么?再引导幼儿认读:x月x日。
(2)鼓励幼儿查找具体日期,如:1月1日、3月8日、6月1日。
(2)师幼共验证。
(3)师幼共同小结查找具体日期的方法。
4、幼儿分组操作,巩固查找具体日期的方法。
(1)出示作业清单、操作材料,讲解操作要求。
(2)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师幼共同检验操作材料。
【大班数学活动方案】相关文章:
大班数学活动方案11-04
大班数学活动方案15篇03-15
大班活动方案02-10
大班的活动方案03-25
数学活动方案02-26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方案:有趣的格子03-01
2022幼儿园大班数学教学活动方案02-25
大班三八活动方案10-16
大班秋游活动方案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