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教学计划

时间:2024-06-24 10:06:10 活动计划 我要投稿

活动教学计划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不经意间,我们又将迎来新的喜悦、新的收获,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计划吧。可是到底什么样的计划才是适合自己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活动教学计划,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活动教学计划

活动教学计划1

  一、指导思想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全教会的精神,积极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的有关目标,根据市教育局教研室的工作要求,加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的学习力度,创新学习的形式,推进学习沙龙的活动,发挥课题的导向作用,汲取兄弟学校的宝贵经验。结合本校的特色,加强学科间的整合,积极构建活动的评价体系。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力争让综合实践活动成为我校的办学特色。

  二、时间安排由于综合实践活动极具开放性,它需要打破传统的学校教学时间管理策略,因此本学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时的安排上,我们采用弹性课时制,即“2+1”的模式。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将每周3课时的综合实践活动时间根据需要灵活安排,教师组织学生全员参与,及时对班级或小组的活动情况加以指导。当需要走出校门开展实地活动时,可以将综合实践活动时间与某学科打通使用,或者将几周的时间集中在一天使用。

  三、实施策略

  1、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每一门学科都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都互相渗透。在学科教学中,学生会由本学科生成许多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这时,教师要具有敏锐的捕捉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提炼加工使之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课题,每一个教师都要在教学中培养自己挖掘综合实践活动素材的意识, 使学科教学深入、彻底,更使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的选择具有广泛性。如结合语文的阅读教学可开展阅读实践: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阅读材料、开展大量语文阅读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各类读物和阅读活动的强烈兴趣,使之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优良的阅读品质,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阅读能力,可采用室内与室外相结合、个体与群体相结合、小组与班级相结合等多种形式提供阅读素材展开阅读。

  2、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生活,是学生学习的大舞台。但是很多学生对自己的生活熟视无睹,丰富多彩的生活对他们来说是平淡无奇的。这是因为他们对身边的`小事往往习以为常,见怪不怪。如果用研究的眼光看待、分析、认识身边的小事,不仅会理解小事的教育意义,而且会提高思维的品质和研究习惯。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使命。如开展赏识活动课:即通过多种形式开展赏识活动课,可以帮助学生学会正确赏识自己、赏识别人、赏识自我,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进而关注个人专长、能力、树立自信心,赏识别人,让孩子发现别人长处,学会与别人合作,发展学生合作过程中的人际沟通能力。

  3、与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现在的学生不再是只会读书的机器了,他们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社会的焦点问题。对一些公众现象,他们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们渴望被大人们认同,希望得到和大人们一样的成就。我们把社会热点问题引入校园,指导他们采用具有个性化的方式展开深度探究,从而获得自己独创性的理解。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旨所在。如通过对自然界观察、参观、饲养、调查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懂得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珍爱生命,让学生从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中获得美的体验。

  4、与传统节日相结合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化传统的泱泱大国,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文化精髓是学生学习的极佳资源,为了让学生记住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结合传统的节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如由中秋节、重阳节引申开来的以敬老爱老为主题系列活动。

  5、与学校工作相结合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课程,虽然没有固定的教材,但并不是没有目标。而这些目标和要求往往也是学校德育工作要达到的。因此,我们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题与学校德育、少先队活动和校本课程的开发结合起来,互相借鉴、互相渗透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如可结合国旗下的讲话内容、红领巾广播栏目, 开展行为习惯系列、文明道德系列、时事热点系列、自主管理系列等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四、评价体系

  1、强调课程、教学、评价的整体性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不止是外在于课程、教学、学习的环节,而是与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活动融为一体的有机整体,三者是同时发生与发展的。一方面将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和活动成果作为评价他们学习情况的依据;另一方面,注重把评价作为师生共同学习的机会,提供对课程修改有用的信息,实践与教学。档案袋的使用及每一个领域最后的反思环节无不体现出这一特征。

  2、重视评价的过程性在传统评价中,往往只要求学生提供答案,而对学生获得答案的过程却无任何要求。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要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包括学生在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参与程度、投入程度、学习方式等表现,及时评价将促进学生学力的发展,保证活动的顺利展开。

  3、倡导评价的多样性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也就决定了评价的多样性。首先是评价的多样化,对学生的评价可采用自评、伙伴评、教师评、家长等不同形式;其次是评价对象多样:可以是调查报告、研究报告、可以是模型、展版、研究日记、设计说明,还可以是主题演讲、口头汇报……;再次是评价的方法和手段多样:方法上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定性描述为主;过程与结果相结合,以过程为主;主体与客体相结合,以主体为主。手段上是开展辩论会、成果展览会、表彰先进、公布评价成果等。

  4、注重评价的宽容性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不能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学生。对学生学习的评价要宽容一些。从尊重学生的尊严、尊重学生的人格、热爱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发展的观点,正确地对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杜绝评价中经常出现的“贬损性”评价,强调评价始终在宽容、友爱、信任、尊重的气愤中进行,多肯定、多指导,使评价更具有教育、激励的功能。

  5、关注评价的反思性在每一次活动的进行过程中或结束后,要经常采用发放问卷、同学辩论会、师生访谈会等形式来引导学生在评价的基础上反思自己在实践活动的得失,恰当规划未来的行动。这样评价能突破原有意义上判别的概念,而真正体现了利用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思想。与此同时,教师则用撰写案例,在特定现象的基础上反思自己的指导策略,做到教学相长。

  五、机构建设罗村小学综合实践课程实施领导小组组长:xx

  六、具体安排

活动教学计划2

  一、指导思想

  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把学校体育运动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和切入点,紧紧把握提高学生体能,增强体质,促进健康成长这个核心,充分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二、组织领导

  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切实加强对阳光体育运动的领导。成立以一把手校长为组长,分管校长为副组长,各班班主任为成员的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小组。

  三、活动目标

  1、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并形成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观,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

  2、让学生有选择地参与、学习、享受体育,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潜能。

  3、改革学校课间操,优化课间操的时间、空间、形式、内容和结构,使学生乐于参加,主动地掌握健身的方法并自觉锻炼。

  4、促进师生间、生生间的和谐关系,提高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和交往能力。

  5、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的学风。

  四、活动时间

  大课间30分钟,下午活动30分钟。

  五、活动项目

  早操、眼操、长跑、打篮球、、打羽毛球、跳绳、跳皮筋、踢毽子、跳远、扳手腕等。

  六、组织实施

  1、课间操,眼保健操由班主任老师负责,课外活动由体育教师负责。

  2、值班老师要严密关注学生活动的安全。遇到突发情况要及时妥当地处理,如果情况比较严重,要及时报请值班领导妥善处理。

  七、活动评价

  1、每学期期末都要组织一次“一小时课外活动”专项评价活动,按比例(每个年级两个优秀班级)评选该项活动的合格、优秀班级。

  2、将该项活动的评定成绩纳入优秀班集体的评价之中。

活动教学计划3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教育部颁布的小学必修课。它以“实践、创新、发展”为主线,其目的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因此,我们在设计活动方案的时候,尽可能地充分注意体现实践活动的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生成性等特点,努力发展学生的全面素质,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培养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并提高教师适应新课程的能力及专业水平,进行校本开发和实施的课程,促进办学特色的形成。

  二、活动目标:

  根据新课改实施纲要中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结合我校特点,我校确定目标如下:

  1通过了解和联系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教育学生关心社会,奉献爱心。

  2、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素养和学习能力,培养学习的兴趣。

  3、了解各行各业的工作条件,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4学会选择合适的阅读书目,合理安排自己的休息时间。

  5通过创编节目和模拟表演,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三、实施的基本原则。

  1、亲历性原则。通过多种途径为学生提供具体的现实的情境,改变学生单一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的空间,让学生走出课堂,置身于丰富的社会生活中去接触和感知各种人和事,使他们通过亲身经历、实际操作与活动来获得xx问题、与人交往的能力以及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自主性原则。根据本课程的'目标和特点自主选择活动场所,自创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自己去活动、体验乃至创造,使其充分享受xx的乐趣、活动的愉悦、服务的充实,获得并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生存体验。

  3、协同性原则。由于本课程的开放性、跨学科性、主题性等特点,各科教师应共同协作,并与社会各界人员〈如家长、社会有关机构的工作人员等〉相互配合,学校、家庭和社会形成合力,协同使活动开展得顺利。

  4、整合性原则。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学校、社会和自我之间的内在关系,培养运用所学知识的综合能力。

  四、活动内容及时间安排:

  1、以校本课程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和美术教育为重点,每周安排一次课堂教学活动实践,开展长期活动。

  2、根据各学科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综合实践活动,以专题学习、动手实践、科学xx的形式实施。要求至少每月活动一次。

  3、班主任结合少先队主题教育,组织学生开展各种综合实践活动。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类型与指导策略研究

  五、活动内容:

  以学生为主体,围绕感受自我发展和关注社会生活两条线索展开。四个指定领域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相互渗透、有机融合。主要包括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

  六、活动对象:

  三到六年级全体学生。

  七、活动组织形式:

  活动的组织形式有个人、小组、班级、学校、家庭活动等,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不拘泥于形式,注意活动的实效。

  八、活动评价:

  对学生的评价:通过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参与状况,采取学生自评、生生互评,以及老师、家长等作出中肯的评价,可以采取问卷调查表形式。

  九、注意事项:

  1.综合实践活动都有专门的课时,可以严格按照课表上课,也可以灵活使用这些时间,每次活动的时间和活动量应根据具体情况予以调节,既要讲究实效,又不能加重学生的负担。

  2.要高度注意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安全,防止有害于学生身心及易引起诉讼的事件发生。

活动教学计划4

  一、年级的基本情况:

  四年级学生有一定的实践能力,但不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因此,他们应该逐步培养一些探索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从生活和学习中挖掘有趣的活动话题,在小组学习中尽量与学生合作,在有效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潜力。

  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要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和学习态度,使其具备一定的沟通合作、观察分析、动手操作能力;让他们掌握参与社会实践的方法,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资料问题的方法,研究和探索的方法;使学生形成合作、分享、主动等良好的人格品质,成为创新生活的主人。

  二、活动目标:

  通过调查讨论,开展专题活动,了解学习行为的含义和良好学习行为对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性,从而引导自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高学习成绩。

  通过调查、访谈、查阅资料、实践操作。在活动中,让学生更多地发展自己的能力。

  通过实践学习,让学生融入社会公益活动,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尊重和关爱他们。

  通过调查身边的民间活动,可以了解家乡的产品和悠久的历史,了解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通过调查和访谈,学生可以初步了解人与计算机的关系,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增强学生合理使用计算机的.意识。

  通过防火知识和开展防火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防火意识和在危急情况下为自己和他人采取正确救援措施的能力。

  三、活动评估: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应反映学生在活动过程各方面的个体表现。我们不仅要关心学生学到了什么知识,掌握了什么技能,还要关心学生情绪、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变化,学生合作交流能力的提高,学生社会化的发展。评价的内容应该包括学生的行为、情感反应、参与和合作活动。要引导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自我反思和评价”自己的各种表现,充分挖掘和发展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在现有水平上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和个性化表现,并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让他们有学习成功的快感。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精心设计活动流程,熟知整个活动操作。

  2、努力创造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创造和收获。

  3、利用现代媒体提高学生的课堂教学兴趣。

  4、善于组织小组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活动教学计划5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和贯彻国家《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以本地区的自然、历史、人文为研究背景,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实验为基础,以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加强学科有效整合和教师文化沟通,帮助学生学习、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更新教师与学生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形成区域办学特色而不懈努力。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

  本册有六个单元,共二十三课。主要内容有神奇美妙的网络世界、用计算机写文章、制作表格作品、制作校园文化之窗、口香糖的危害、汽车与社会进步、尊重科学面对地震、多彩的建筑、科学与迷信、配制盆花营养土、自行车的保养、包饺子以及拇指扣。本册有四个单元讲计算机的Word文档和表格制作,培养了学生简单的网络操作知识。

  三、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却并不了解,因此要逐步培养学生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从生活和学习中挖掘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主题,能够试着和同学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在有效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的潜能。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培养学生对生活、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具备一定的交往合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要让他们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学生形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成为创新生活的小主人。

  四、教学方法设计

  1、导活动课程应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体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师的教学应有利于学生自主活动的开展和深化。

  2、笨放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创设十分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享有充分的心理安全,在时间的安排、主题的确定、方法的运用和成果的表达方面有相当大的灵活性,为学习 者发挥个性特长和才能提供广泛的空间,从而形成一个开放的学习过程。

  3、笔导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有丰富材料和真实的情景,主张学生在“做中学” 。学生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直接经验和情感体验。这些新经验与原有的概念和技能相互作用,最终形成可应用的个性化理论、模型和技能。

  4、导活动课程应从学生身边的事物或问题出发,形成跨越诸多学习领域的活动,以利于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多角度、多层面地思考问题能力的形成。通过亲身的实 践,使学生了解和关心社会,了解和探索自然的奥秘并形成综合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以问题向学生质疑,学生通过操作来找出答案,小组合作汇报的形式汇报寻找问题的答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教师加以纠正和示范,学生练习巩固。

  五、教学评价方案

  1、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的服务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2、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

  3、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

  4、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必将彻底地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其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素质,落实素质教育,培养新时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5、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新的评价观念和形式,注重形成性评价,评价重点不在于成果和水平,而强调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态度、探究欲望、分析能力、合作能力、人机交流能力等方面的进步。我们反对用量化手段对学生进行分等划类评价,而应引导学生对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

  6、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评价重点应在学生的需要层次和发展水平上,应该是以过程性评价为主,形成性评价为辅。评价时应突出对学习过程的体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现;综合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的生成。它是一种以自我为参照物的评价,很难用一把尺子来衡量。评价的主要途径有汇报、成果展示、体会与反思等。评价的方式有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

  六、教学进度

  教学进度(20xx—20xx学年上)

  周次

  时间

  教学内容

  课时

  1

  9.3-9.8

  第1课第2课

  9.10-9.15

  第3课第4课

  9.17-9.22

  第5课第6课

  9.24-9.29

  第7课第8课

  10.1—10.7

  国庆节

  10.8-10.13

  第9课第10课

  10.15-10.20

  第11课第12课

  10.22-10.27

  第13课第14课

  10.29-11.3

  第15课第16课

  11.5-11.9

  第17课

  11.12-11.17

  第18课

  11.19-11.24

  第19课

  11.26-11.30

  第20课

  12.3-12.7

  第21课

  12.10-12.14

  第22课

  12.17-12.21

  第23课

  12.24-12.28

  考试

活动教学计划6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理解自然保护的重要性。

  2、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增强通读感,语言表达能力及写作水平。

  3、 通过课外活动,增强学生的系统观念,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

  1、 讲解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理解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2、 通过阅读及写作,培养学生的专注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3、 创新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对环保理念的认识和自我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

  1、 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帮助学生将所读材料合理运用到写作中。

  2、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积极行动,参与自然保护。

  四、教学方法:

  1、 阅读——分析类似文章,理解写作思路。

  2、 讲解——关注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感受环境变化。

  3、 写作——结合实际,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

  4、 交流——鼓励学生分享意见,切实提高交流思维能力。

  五、教学流程:

  第一步:开课(10分钟)

  1、 师生互相介绍、互动交流,以活跃课堂气氛。

  2、 介绍课程目标及主题。

  3、 引导学生探究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第二步:读写类似文章(30分钟)

  1、 分析类似文章,通过文章了解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2、 启发学生如何通过阅读及巧妙运用语言表达自己对自然的感受。

  第三步:环保讨论(30分钟)

  1、 让学生分享环境变化及原因。

  2、 介绍环保理念,引导学生积极行动,了解自我保护方法。

  第四步:写作(40分钟)

  1、 撰写一篇关于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文章,反映个人对自然的理解和感受。

  2、 学生完成作文后,互相分享彼此的作品,让其他同学进行改进意见。

  第五步:总结(10分钟)

  1、 引导学生回顾今日所学习的知识内容和观点。

  2、 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情况,总结本节课可实际运用的知识及体验。

  六、主题范文: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从菜地角落到田野底下,从高山平地到大漠沙漠,在地球的`各个角落里,在紫外线和翠绿树林的洗礼下,我们身边的环境风景就是如此独特和美丽。也正是因为我们未曾珍惜这些美景,无废不作地环境破坏,才在渐渐失去着它们。

  谁能想象,水清如葡萄酒、天蓝得像海水……这些美好的记忆很快就消失,现在的城市怎样凋零满目的金属建筑。当马路上尘烟飞扬和交通拥堵时,人们却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就是环境污染的元凶之一。

  在这个时刻,我们要自觉保护环境。环保可以从每一个细节入手,例如,我们可以通过节约用水、关灯、减少碳排放,坚决抵制以塑料制品为主的商品、拉起环保主义旗帜,并义不容辞地支持一切有益于环境保护的行动。

  我们,就是这样的一帮人,走在保护自然、保持生态平衡的前列。让自然更为壮丽、环境更为洁净,让孩子们自己的未来充满阳光和欢笑。

  七、课后拓展

  1、 为学生进一步探究人类与自然,发掘环保潜力提供条件,可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活动,爬山、锻炼、公益活动等等。

  2、 分享世界各地保护环境的成效、做法及前景,形成有力的国际共识,推动环保合力。

  3、 在学生中间宣布、鼓励环保行动,使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环保知识,真正感受到人与自然的紧密牵绊。

  初中课外活动写作教学计划,通过阅读及写作,引导学生认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同时,通过实践、讨论和交流等方式,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环保知识,具备环保意识,身体力行地参与保护自然活动,真正意义上地提高生态意识,形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活动教学计划7

  指导思想:

  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实践,我校综合实践课逐步建成了一种以校为本、校内外兼承的研究性学习的道路。为了使我们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得以更广泛的铺开,本学期我们将继续利用学校及周边有利环境,开展以学科教学为龙头,辅助实践性研究的综合实践课及以校本专题研究为主要内容的相关主题活动。因此,本学期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是:通过实践研究让学生产生情感体验、能力方法和知识经验,以学科实践活动为基点,把学科教学的知识点融进实践活动中去,产生主题性实践活动,开展系统性的综合实践活动,让更多的老师参与进来,以推动学生综合学习和实践研究的能力。

  课程实施:

  (一)课时安排:

  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与学校自主使用的课时结合在一起使用,可以分散安排,也可集中使用,内容有分有合,灵活掌握。在具体实施时三到六年级每周安排两节,并严格规定综合实践活动的所有课时不得移作它用,教导处将不定时进行随堂听课检查。

  另外,除了课表上安排的课时,鼓励指导教师要有吃苦精神,鼓励他们还要充分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寒暑假充足的时间资源和丰富的校外资源,指导学生以活动小组的形式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期间,不可忽视发挥校外辅导员和家长的指导作用,以保证活动的质量和学生的安全。

  (二)教师落实情况: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新兴的课程,没有现成的教材,没有专职的老师,没有统一的模式,因此对从事这门课程的任何一个教师来讲,都将面临着极大的困难和挑战。从本校实际情况出发,目前还没有专职的教师,在这样的困难面前,我们学校在教师落实上作了如下安排:

  1、三、四、五、六年级各班班主任(多数为语文教师);

  2、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学生、家长及教师组成“导师团” ,共同参与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三)实施策略:

  1、制定活动目标:

  (1)跳出以往研究的小圈。前面的探索我们走的.路可谓是举步维艰,成绩也取得了一点,经验也积累了一点,但综观综合实践活动的各个领域,我们的研究更多的还是停留在研究性学习中,通过资料探索的方法做研究的层面,具有很大的狭隘性,故我们要让学生在这学期通过观察、调查、研讨、实践等多种方法,从更广的角度去研究和开发这们课程。

  (2)继续走学科整合之路。学生在学科学习的过程中会不断地产生自己感兴趣的、想研究的主题,所有任课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捕捉这些主题,积极参与课程内容的建设。这不是几个教师的任务,每个教师都要求带着综合实践活动的意识进入课堂。各班在整合的基础上选出2-3个有价值的研究主题开展研究活动。

  (3)要充分发掘和利用学校、校外、家庭的资源服务于课程的建设,学校、校外有丰富的资源可以为我们所用,另外,我们要充分利用农村的特色,在这一块上好好地动一番脑筋,做做文章。

  (4)构建出以研究性学习为核心,以信息技术教育为补充与拓展,以劳动与技术教育及社会实践为主要活动形式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基本模式。

  (5)三、四、五年级提供一个大的研究主题,每一个班再根据学生实际,班级实际生成小的研究主题,这作为体现学校科技特色的必选课题。之外每班还可自选1-2个课题进行研究,要充分体现“问题从学生中来”的选题原则。

  2、开展具体工作:

  (1)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

  开发学校资源 :一是发挥好现有图书的功能,提高图书的流通率;二是建设好能体现科技特色、学校特色的宣传阵地。

  开发农村资源 : 一是与本乡企业挂钩,定期组织学生进行采访、调查;二是聘请关心学校教育又有特长的社会各界人士和家长担任我校的校外辅导员,定期指导学生开展活动,这一点这一学期要引起重视。

  (2)定活动的主题并制定好实施计划开展活动。

  本学期,各年级可以以班为单位,也可以年级为单位开展,各班、各年级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实际,确定好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并围绕主题制定好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以保证活动有序深入地开展。并要教师坚持边实践边反思的原则,根据计划富有创造性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要在不断的实践中及时整理课程内容和学生在过程中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在学期末完成各班的综合实践活动资料汇编工作。

  (3)加强学习与指导。

  对教师的提升,这学期不仅要加大对教师理论学习的力度,且要有的放矢地利用家长会等机会向价值大力宣传综合实践活动的有关理念等。在学期中,学期末各年级各推荐一堂面向全体教师展示,其余教师也要认真上好这门课,不得移作他用。再则,要组织教师研讨优秀案例,定期反思总结,还要开展自由式研讨活动和辩论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提升教师的素质及时对这门课程的全新认识。

  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收集材料并加以整理,指导学生能运用调查、观察、询问、测量等方法;指导学生写好观察日记,调查报告,研究小论文等,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防止意外的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研究活动安排:

  1、必选课题:

  现在为每个年级提供一个必选课题。各班可在这一课题下自主选择确定一个小主题展开研究。如以班为单位,班与班之间不能重复,如以年级为单位,年级与年级之间不可重复,制订好相应的活动计划:

  三年级:我们的校园(历史、植物、教师、学生、食堂??)

  四年级:快乐的节日(由来、风俗??)

  五、六年级:我爱我家乡(历史故事、环境卫生??)

  2、自选课题:

  本着“问题从学生中来,研究在学生中进行”的原则,从第一堂课开始,教师就要求每个学生从学习、生活、娱乐中,从学校、家庭、校外提出自己感兴趣的或是不明白的问题,每人至少三个。然后,带领学生先来筛选,再进行整理,自主选择,最后组成研究小组开展“我想研究??”的研究活动。

  (五)评价措施: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评价以形成性和发展性评价为主,注重学生主体参与实践的过程及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创造性和个性化。建好师生成长记录袋是我们评价的主要方式。对于每个学生和教师,要能及时保存好活动过程的经历,及时总结活动过程的实际体会。主要采用汇报、成果作品展示、研究报告、观察日记、竞赛等。要求做到三个认真:一是认真准备,计划;二是认真上课;三是认真总结。

活动教学计划8

  一、教学环境分析

  初中生活丰富多彩,他们需要不断锤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语言更好地认识这个世界。如何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使其能够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是每位中学语文老师需要面对的问题之一。

  二、教学目标设计

  1、 提高学生语言思维能力,培养其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2、 通过不同主题的写作训练,使学生能够全方位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3、 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拓展其知识面;

  4、 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自信心,增强其人际交往能力。

  三、教学内容安排

  主题一:我心目中的好朋友

  1、 了解好朋友的定义,让学生自行思考。

  2、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最好的朋友的文章,并要求包含以下内容:

  a、 如何认识这个朋友;

  b、 他/她的性格特点;

  c、 他/她对自己的帮助;

  d、 两人之间的趣事。

  3、 学生间互读文章,并相互评价,让学生从评价中不断改进文章。

  主题二:我心目中的好老师

  1、 让学生自行构思一位好老师的形象,形成对好老师的定义。

  2、 带领学生写一篇心目中的`好老师的文章,并要求包含以下内容:

  a、 认识这位老师的过程;

  b、 他/她对自己的影响;

  c、 老师教育方式的描述;

  d、 对老师的感谢之情。

  3、 学生间互读文章,并相互评价,从中吸取优秀的写作技巧和结构。

  主题三:我喜欢的一本书

  1、 讲解一本优秀的经典读物,让学生了解这本书的背景和名人评价。

  2、 让学生写一篇讲述自己喜欢的一本书的文章,并要求包含以下内容:

  a、 介绍你喜欢的这本书;

  b、 讲述书中的名言或情节;

  c、 分享读书的感受;

  d、 书中给你带来的启示。

  3、 学生间互读文章,并相互评价,从中得到书写技巧和思考方式的启示。

  主题四:我心中的理想

  1、 让学生思考自己的理想,了解什么是理想,理想的意义和价值。

  2、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理想的文章,并要求包含以下内容:

  a、 你的理想是什么;

  b、 为什么选择这个理想;

  c、 如何实现这个理想;

  d、 面对困难,如何坚持理想。

  3、 学生间互读文章,并相互评价,从中得到启发和鼓励。

  四、教学方法选择

  1、 借助课堂演讲、互动讨论等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在课堂上注重实用技巧的讲解,让学生掌握实用的写作方法;

  3、 运用互补得意教学法,让学生在互相补充的过程中,发现自身的不足,并得到改进;

  4、 强调阅读与写作相辅相成,让学生在阅读中拓宽自己的思路、想象,提高写作水平。

  五、教学评估方法

  1、 考核每位学生在完成作业时的完整程度和结构准确性;

  2、 听取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讨论,了解和记录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感受;

  3、 选择一些水平较突出的学生,来进行写作技巧的分享和改进。

  六、教学回顾与展望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需要注意把握好教学环境和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全面提高写作能力。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设计更为丰富多彩的写作主题和教学内容,让学生爱上写作,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教学计划9

  一 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所规定的必修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去体验和感受生活,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增强创新意识。本学期,我将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 课程目标

  1、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

  2、培养学生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

  3、培养学生的乐于合作的情感和善于合作的技能。

  4、养成劳动观念,形成一般劳动技能。

  5、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参与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

  6、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增长从事社会活动所需的知识,增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三 课程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四个方面。在活动中,研究性学习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倡导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方式渗透于活动的全部内容之中。四个方面的内容是以配合的形态呈现的。因此,我将依据学校特色活动,地方特色,以及时令,季节等,共同构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

  四 教学措施

  1 重视发展性教学评价方法的运用。强调评价过程化,重视儿童在活动中的态度、情感、行为表现,重视儿童活动中付出的努力的程度,以及过程中的探索、思考、创意等;强调评价多样化,如:主体多样化,角度多样化,尺度多样化;强调质性评价,强调日常观察过程,强化专题性探究过程,建立成长记录袋,实施阶段性评价。

  2 开发教学资源,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使本课程教学走向家庭、社会,真正走进学生的实际生活,体现该课程的开放性、实践性。

  3 拓展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4 重视教学反思,在反思中与学生共同成长。

活动教学计划10

  一、指导思想

  以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指导,创设生动活泼的育人环境。在规定时间内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发展个性特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二、目的意义

  课外活动是学校课堂教学的延伸性活动,是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体现。兴趣小组活动的正常开展,既可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也可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发展的时间与空间。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科技、体育活动,符合广大学生家长的意愿,学生通过活动,能获得许多在课堂中学不到的知识、技能,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个性特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具体活动安排

  (一)课外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XX

  副组长:XX

  组员:XX、XX

  (二)活动时间

  每周一、二、三、四、五下午第三节课

  (三)活动内容

  根据我校特色建设情况,结合我校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拟开设两个层面的活动:

  1.以体育(篮球、乒乓球、跳绳、田径、跳远、跳高)、美术、舞蹈、科技等组成校级兴趣活动小组。

  2.以班级为单位开展阅读、英语、跳绳、踢毽、乒乓球、羽毛球等,结合学校的`特色建设,有计划的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在活动中,使学生学到技术,形成技能。并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具体详见课外小组活动安排表。

  四、活动要求

  课外活动必须落到实处,指导教师要有明确的活动目标,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并认真安排好活动内容,及时地做好相关记录。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保证每次活动质量。

  五、活动组织

  1.学校成立课外活动领导小组,根据学校实际条件,设置活动项目,统一安排活动的开展。

  2.各小组的活动要做到“三定”(即定内容、定地点、定人员),活动有计划、有实施步骤、;活动内容切实可行,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辅导教师做好活动情况记载和活动小组学生的管理工作。

  3.学校课外活动领导小组加强督导,认真巡视,切实保证活动开展的时间和活动效率,杜绝将兴趣小组活动时间移作它用。

  辅导教师要不断加强理论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素养,踏踏实实地做好辅导工作,不断开拓,勇于创新,发扬奉献精神,为深化素质教育,促进我校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贡献。

  六、活动安排

  周次 活动内容

  第一周:队形练习、学习广播体操(第一节)

  第二周:迎面接力赛、学习广播体操(第二节)

  第三周 :迎面接力赛、学习广播体操(第三节)

  第四周: 朗读比赛 、 学习广播体操(第四节)

  第五周:十月一日长假

  第六周:诗歌比赛、学习广播体操(第五节

活动教学计划11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南”有关要求和本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计划”指导纲要征求意见稿为指导,结合本年级实际,认真开展综合时间活动,在实施过程中强调“整合”,注重“实践”,突出“开放”,关注“过程”,提倡“民主”,积极进行专题研究,不断提高课程实施水平,促使我校课程改革不断走向深入。

  1、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参与,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即主题教育思想。

  2、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为学生提供开放的创造空间即综合教育思想。

  3、注重对学生的亲身体验与积极实践,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即实践教育思想。

  二、学段目标

  通过前三年的学习和探索,六年级的学生在动手操作,分析整理、合作探究等方面的'能力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得到了加大的发展,因此在此基础上,通过一系列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使全体学生能进一步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培养独立探索,合作探究能力以及收集、加工信息的能力;懂得与他人、自然和谐相

  处,初步形成合作分享的良好的个性品质。在教师的指导下,进一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身心潜能,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发展个性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活动具体安排

  二月份:我为社区添新绿

  三月份:美丽的插花

  四月份:生物多样性与环境

  五月份:我健康,我快乐

  六月份:打造健康网络生活

活动教学计划12

  教学目标:

  1 渗透探究极限思想。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养成和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2领会事物之间是联系和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以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思维方法。

  3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分析和讨论,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并能够正确的解决数学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极限探究,能够正确的解决数学问题 。

  难点: 极限思想 的感知和深化。

  教 具:多媒体课件 、 圆的平面图形1个。

  学 具:每人正方形纸片五张, 剪刀,圆纸片一个

  教学过程():

  活 动 程 序

  活动过程

  设 计 意 图

  一 问题情境导入 :某人从A地走到B地,走到AB的中点停一下, 走到剩下路程的中点又停一下,走到剩下路程的中点再停一下,┅┅如此继续走下去,能走到B地吗?

  生讨论后汇报。

  结论:不能。为什么?

  因为他总是差每次走剩下路程的一半到目的地。但是,继续走下去越来越接近目的地,接近到什么程度?你能用一个词描绘一下吗?(极限,板书)

  那么,你可能会产生疑问,平时为什么能走到呢?

  今天,探究极限,研究问题。

  二 极限探究

  (一)准备阶段

  师取一张白纸,对折再对折,一剪子剪下去,展开,折痕形成四个三角形,合起再剪,展开得到折痕形成八个三角形的纸片,如果我想得到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怎么剪?

  生小组合作尝试。展示交流

  (二)探究阶段

  1 剪成后的纸片,三角形的腰是5厘米,分别由8个,16个,32个,64个三角形组成。展开研究,发现什么?(越来越接近圆)

  课件演示(由三角形组成的图形):(渐次出示)

  8个三角形 16个三角形 ……这样继续组合下去,可以得到什么图形?

  2组织学生探索,尝试解决问题。

  第一环节:研究剪的图形,先画出每个图中一个三角形,填下表:

  三角形个数

  每个三角形

  图形面积

  腰长

  

  底边

  1发现什么?(腰长与高逐渐接近)

  2底边与图形周长的关系。大组交流。

  第二环节:三角形个数增多下去,图形逐渐变成什么?

  假设第n个时,把所形成图形看作成圆, 填出最后一行前四列,尝试推导公式。

  圆的面积S=三角形面积×n=1/n ×圆周长×高×1/2× n

  =1/n ×(2 π r)×r×1/2 ×n=πr

  第三环节:小结。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

  三 深化训练

  1实践操作: 拿出一个未标明圆心、半径、直径的圆纸片,圆纸片贴在黑板上,被盖住黑板的面积?(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就是圆的面积)。指名说意义,

  要求学生自己动脑筋,想办法求出圆的面积。

  1实物投影展示结果。

  2 求圆的面积,你认为需要知道那些条件?怎么求?(半径或周长或直径,先求出半径,再用公式求面积)

  2假如老师给你一根绳子,长31.4米,允许你在开发区附近任意圈一块地,你有几种圈法?你能分别求出它们的`面积吗?你有什么发现?

  (在周长相同的情况下,圆的面积最大。)

  今天你知道了多少?生活中类似极限的问题举例。

  3课后练习:(如图)正方形的面积是10平方米,求圆形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解: 3.14×10=31.4(平方米)

  答:圆形的面积是31.4平方米。

  师用线段图示

  生讨论

  生剪纸。

  生上台演示

  四人小组合作探究师巡回指导,展示结果

  先单独,后小组讨论,大组交流。

  用学具圆纸片独立探究后,再小组内交流。

  生可画图,操作等手段探究。

  设问题情境,意外的结果激发学生探究学习兴趣。

  指导剪纸方法,扫除后面探究过程中的障碍。

  使学生感受每个扇形的弧线形状的视觉变化,初探极限 。

  增强形象直感。深化渗透极限思想。

  从这个角度探究极限,操作方便,学生易接受, 自主性高 ,深化极限思想的渗透应用, 学生学习感觉 轻松愉快。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渗透数据收集整理。

  深化探究练习,保证知识的全面性,拓展性,切实有效的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拓展知识应用,拓宽思路,达到本节高潮。

  开放性练习拓展思路使得复习旧知识的同时,又检验了新知识的掌握情况。

  举一反三深化主题

活动教学计划13

  一、班级情况分析:

  五年级是学生思想的过度时期,这时的学生比较敏感、自我,为此,本学期,我计划通过细致的思想教育和各种有益的活动,使班级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让学生学会欣赏他人,帮助他人。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观念,树立正确的集体荣誉感,为创建良好的班集体而努力。

  二、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四个方面。在活动中,研究性学习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倡导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方式渗透于活动的全部内容之中。四个方面的内容是以配合的形态呈现的。因此,我们依据校特色活动,地方特色,以及时令,季节等,共同构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它是一门与各学科有着本质区别的新的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它不是其它课程的辅助或附庸,而是具有自己独特功能和价值的相对独立的课程,它与其它课程具有互补性。

  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鉴于以上认识,结合学校实际,我们围绕三条线索开展活动,即学生与自然、学生与社会、学生与自我。使学生通过综合性、开放性的实践活动,获得积极的、创造性的人格发展。

  三、课程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不仅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习得和智力的发展,更关注他们情感的体验、良好的个性品质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在情感态度方面:重点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生态环境、关心地球、关心可持续发展,积极参与社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的态度,培养合作精神和自我发展的意识。

  2、在能力方面: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各种形式的表达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在知识方面:主要是通过学生探究学习,发现和获得知识。

  四、活动重难点:

  引导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让学生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个性。

  五、教学措施:

  管理策略:综合实践活动在我校刚刚起步,如果只是组织大量的活动而没有有效的管理与引导,将是杂乱无章的,无序的,低效的。因此,我想在观念更新为先导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地分析现状,开齐开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好课程,研究课程,不断提高课程的实效和质量。

  首先,统筹规划,制订出学校、年级、班级的综合实践活动整体实施计划。我们依据地方特色与时令、季节特点,让学生紧紧围绕校级研究课题——学生“自我”主题的开发,让学生去设计一系列研究自己、研究同伴的问题,作为“短线”活动随时穿插于其中。随着活动过程的展开和活动情境的需要,会不断生成新的目标和新的主题,我们会不断适时进行补充和调整。

  其次,加强向社会、家长的宣传。利用有关媒体,家长学校,家长会,广泛宣传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特殊性,以及学校开设这门课程的有关计划及安排。引导社会和家长了解综合实践活动不但不会影响学生对学科的学习,反而会因为活动能增强学生的探究创新意识,学会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而有益于学科课程的学习。从而重视这门课程,配合学校开好这门课程。

  3、活动评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的评价必须采用全新的评价理念和评价方式。强调评价的指标的多元化,评价方法的多样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主要是学生评价。

  六、教学进度安排第一至第四周第一单元多彩的季节

  1、走进季节2、季节与农业3、四季欢趣第五至第八周第二单元电话家族

  1、日新月异的电话2、电话魅力大3、学会打电话第九至第十二周第三单元可敬的劳动者

  1、辛劳的家人2、职业面面观3、行行有贡献第十三至十六周第四单元维护我们的权利

  1、法律:权利的保障2、我们的权利3、维权行动第十七周至二十周复习

活动教学计划14

  一、指导思想:

  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实行)的有关要求,结合学校科技特色,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化素质教育,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知识目标: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识。

  3、能力目标: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4、过程目标: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实证的方法。

  5、人格目标: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善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三、主要工作任务:

  1、构建出“以研究性学习为核心,以信息技术教育为补充与拓展,以劳动与技术教育及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为主要活动形式”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基本模式。

  2、以五年级为试点年级,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试点实验工作,三、四、六年级也要根据班级实际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任课老师要以布置综合实践性作业为主要形式,指导学生开展好学科型综合实践活动。

  3、在校内和社区开辟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资源,为学生提供活动的舞台。

  4、提供若干综合实践活动备选主题,五年级每个班各选择一个进行研究,注意活动过程中资料的积累,期末整理好资料上交。其他年级也可在其中挑选一个主题或自选主题进行研究。

  5、五年级十位正副班主任作为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老师,全程指导各班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

  6、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开发校本资源、社区资源结合起来,也要与学校“十五”省级科技课题的研究结合起来,办出学校特色。

  四、具体工作:

  1、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

  (1)开发学校资源。一是学校的图书室进一步增添藏书量(图博中心无偿提供服务),并发挥好现有图书的功能,提高图书的流通率;二是中午休息时间和下午放学时间开放阅览室,供学生博览群书和查找资料;三是重视信息技术教育,教会学生围绕主题在网上搜寻资料。学校电脑房放学后向学生开放,实验班级要有班级网页;其他年级每个年级要有一个班级网页;四是开辟“红领巾种植园”和“小动物饲养角”;五是继续武装好以科技教育为特色的各类专用教室和宣传阵地,在已有的“菌类实验室”“科技室”“自然室”“ 科技苑”“机器人教室”的基础上,本学期开辟出“手工室”“美工室”,为学生的科技活动和制作提供展示成果的舞台;六是开辟“红领巾小气象站”,开展好对气象的观察、测量、计算、推测等实践活动。

  (2)开发社区资源,一是与南园挂钩,定期带领学生进行参观、考察;二是与社区的某些企业挂钩,比如科学技术协会、污水处理厂、电视台、南郊奶牛场等,定期组织学生进行采访、调查;三是与青少年校外实践基地挂钩,比如青少年活动中心、图博中心、太仓历史博物馆、太仓公园等,定期带领学生参加学习、活动;四是聘请关心学校教育而又有特长的社会各界人士和家长担任我校的校外辅导员,定期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2、安排好综合实践活动的时间。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技术教育等。在实践过程中,要以综合主题或综合项目的形式将四大指定领域融合在一起实施,使之彼此渗透,形成整合。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与学校自主使用的课时结合在一起使用,可以分散安排,也可以集中使用,内容有分有合,灵活掌握。

  另外,指导老师要充分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寒暑假充足的时间资源和丰富的校外资源指导学生以活动小组的形式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期间 也可发挥校外辅导员和家长的指导作用,以保证活动的质量和学生的安全。

  3、确定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并制定好实施计划

  本学期,我校五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是按班级为单位开展。各班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的实际,确定好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并围绕主题制定好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以保证活动有序深入地开展。现结合我校科技特色教育,提供如下备选课题,各班可选择其中一个课题(班与班之间不要重复),制定好相应的活动计划。

  主题一:小小种植家(菌类、蔬菜、花卉、农作物等与环境)

  主题二:家庭小医生(感冒、中暑、牙疼、红眼病、狗咬等的起因、症状、治疗、预防)

  主题三:环保小卫士(环境污染情况调查、整治环境的举措与建议)

  主题四:小小发明家(废纸的利用、巧用易拉罐、酒瓶的妙用、碎木块的利用等)

  主题五:电器的利与弊(电视机、电脑、电冰箱、微波炉、复印机等的利与弊)

  4、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四大领域。

  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要妥善处理好综合实践活动的各指定领域的关系,将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融合为一个整体。

  综合实践活动各领域内容整合的基本要求:

  第一,把握综合实践活动各指定领域共同的价值追求。

  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组成部分,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

  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在性质上,都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综合性,都直接面向学生的生活和经验,都超越具体的体系化的`书本知识。在价值追求上,都以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究能力、社会责任感,丰富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现实体验和经验为终极目的,而不是以掌握某种功利的技术和书本知识为终极目的。

  第二,把握各指定领域之间的内在联系,注意各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和延伸。

  在实施具体的活动主题与活动项目的过程中,不应仅仅局限在完成某一领域的具体任务上,而应注重各领域任务和内容的相互渗透和延伸。如学生开展关于绿化与环保问题的研究性学习,学生了解了绿化的分布情况、种类、好处、破坏情况等,得出了加强绿化、保护绿化的治理方案或建议,教师可根据实际,引导学生做些环境保护法律的社会宣传活动,开展力所能及的环境治理的义务劳动,这样较好地把研究性学习与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结合起来,使得三类活动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既达到了研究性学习的具体目标,又达成了综合实践活动的总体发展目标。

  5、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

  实验班的正副班主任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老师,其指导任务贯穿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包括对学生活动主题、项目确定的指导、活动过程中的指导、总结和交流阶段的指导。

  (1)在活动的主题、项目的确定阶段,教师应针对学生的文化、科学知识基础及兴趣爱好、学生所处的特定社区背景和自然条件,引导学生确定合理的活动主题、项目。

  (2)在活动实施阶段,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资料的搜集。针对学生的实际和相关的课程资源,在活动开始阶段,可以结合实例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基础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利用工具书、使用视听媒体、做笔记、进行访谈、对资料做整理和分类等方面的技能。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要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收集事实材料,指导学生运用调查、观察、访问、测量等方法;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日记,及时记载研究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为以后进行总结和评价提供依据,引导学生形成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活动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与督促;要组织灵活多样的交流、研讨活动,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帮助他们保持和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对有特殊困难的小组要进行个别辅导。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争取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关心、理解和参与,开发对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有价值的校内外教育资源,为学生开展活动提供良好的条件。还要指导学生注意活动中的安全问题,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防止意外的安全事故发生。

  (3)在活动总结阶段,教师应指导学生对活动过程中的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形成结论,指导学生着重对活动中的体验、认识和收获进行总结和反思。

  5、丰富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活动的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要倡导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在每一项活动主题的实施过程中,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进行活动设计、资料搜集、调查、考察、参观、访问、实验、测量、服务、制作、社会宣传、演示、表演、总结、交流、答辩、反思等学习活动。通过学习活动方式的多样化,促进综合实践活动各领域之间的整合。

  6、做好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评价工作。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评价应以形成性、发展性评价为主,注重学生主体参与实践的过程及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合作性、操作能力和创新的意识。评价应注意多样性和可选择性,可自评、生评和师评相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采用书面考试的方法,可采用作品(手工、劳技、科技作品、调查报告、研究性学习小论文等)评价、展示与交流、成果汇报活动、技能比赛等多种方法进行。本学期学校将在十二月上旬举行综合实践活动课评比,并在期末做好实验班级活动成果的展示、交流和评价工作。更多精品源自试题

活动教学计划15

  综合实践活动是以学生直接体验为基础,于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体现知识综合运用的实践课程。在9-12岁,孩子们开始有一个有意识的学习头脑。他们的认知不再受环境的限制,而是可以扩展到整个宇宙。这个时期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第二个时期,他未来对智性方面的兴趣视这一时期环境提供的机遇而定,因此我们此时应给孩子接触各种学科的机会,而综合实践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个宽泛的知识基础。

  一个人很容易找到自己的兴趣,并决定将来要探索哪个领域。理想是在这个过程中自然产生的。因此,儿童综合活动实践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借此次我校青岛市教育学科“十二五”一般课题《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开题,为了切实做好这项重要的工作,打造新时期高效课堂,全面推动农村小学教学工作,现将前山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如下:

  一、教学目标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学到其他学科所不能学习的生活知识和经验

  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在“做”、“考察”、“实验”、“xx”、“设计”、“创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激发好奇心和好奇心,初步形成从事xx活动的正确态度。在学习中,要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理念,真正体会到生活可以更加美好,学习可以非常轻松愉快。

  二、教学内容

  把握两大区域确定的内容:指定区域、非指定区域。

  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

  非指定领域五项要求:与班队活动结合、与学科结合、与社会热点问题结合、与学生生活实际结合、与节日活动传统活动如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等。

  根据我校实际情况,我校教学内容安排如下:

  三、方案实施

  1、实施保障

  学校成立了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研究小组合实施小组,并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

  2、课时的'确保与安排

  3、四、五年级每周都有一节综合实践课。

  3、具体形式

  ①集中教学:知识和技能的普及。

  ②实践活动:劳动技术、社区服务等。

  ③研究性学习的项目设计课程:主题的确立、课题的研究等。

  ④成果交流课程:经验交流、成果展示等。

  4、实施过程

  准备阶段:

  ①成立了领导小组和xx研究小组。

  ②中心领导小组和课题组研究、讨论并制订研究实施方案。

  ③设置并确定教学人员。

  ④成立校外实践基地。

  实施阶段:

  ①组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

  ②参与教学和研讨活动。

  ③教师做好实验案例的积累。

  总结阶段:

  (1)学校进行活动总结。

  (2)完成学生的学期评价。

  四、具体时间安排

  二月:三年级:折纸、生日贺卡制作、剪纸

  四年级:缝沙包、剪纸、折纸

  五年级:风筝制作,中国结,十字绣

  三月:开展自理活动,如做饭、洗衣服、自己安排作息时间。

  3、四、五年级:参加植树节活动,烹饪(饺子、馒头)

  四月三、四、五年级参加

  研究性学习:堤湾水库

  社会实践:参观胶东第xx支部

  劳动技术:乒乓球

  五月三、四、五年级参加

  研究性学习:农村的蔬菜大棚

  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校园白色污染、社区服务等。

  六月三、四、五年级参加

  劳动技术:泥塑

  1对于未完成的活动,我们将继续组织开展活动。

  2负责教师撰写综合实践活动的学期总结。

  3.师生们对综合练习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相互评价。

  4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展示。

  5选拔综合实践活动先进班和个人。

【活动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活动教学计划03-26

实践活动教学计划03-01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05-15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06-20

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计划12-10

体育活动教学计划10-30

小学综合活动教学计划02-21

科技活动教学计划02-16

课外活动教学计划11-21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