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勾践灭吴教案

时间:2021-01-04 16:26:04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高中语文勾践灭吴教案

  教学目标

高中语文勾践灭吴教案

  1.学习勾践在困境中不气馁、不沉沦,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的精神。

  教学难点

  1.掌握古汉语中省略句式的类型和特点。

  2.体会本文外交辞令的巧妙传神,锤炼语言方面的字约义丰的特点。

  第一课时

  [教学特点]

  1.了解《国语》的体例及主要内容。

  2.介绍有关背景。

  3.学习课文的1~2自然段。

  [教学步骤]

  一、导语

  清出著名的小说家蒲松龄的聊斋屋曾有一幅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对联中的“苦心人”就是春秋末年越国国君勾践,勾践卧薪尝胆,励精图治,“三千越甲可吞吴”的故事可以说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今天,我们就结合历史史实和古人的记述,看看勾践事如何在失败中崛起,终于报仇雪耻,吞并吴国的。

  二、了解《国语》的体例及主要内容

  (先让学生看课文62页的介绍)

  《勾践灭吴》选自《国语越语》,《国语》是继《左传》之后的又一部历史散文著作。《国语》中的“国“,指的是周王朝和鲁、齐、晋、郑、楚、吴、越七个诸侯国。“语”就是语言的意思。因为这部书是人物语言记载来反映春秋各国的政治、军事、文化和外交活动的,所以称作《国语》。

  《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史,而且是第一部分国记言的国别史。它所记载的言论史实,上起于西周的周穆王(公元前947年),下止于战国初期的鲁悼公(公元前453年),全书分为八部分:即《周语》《鲁语》《齐语》《晋语》《郑语》《楚语》《吴语》《越语》,共二十一卷。其中《周语》三卷,《鲁语》二卷,《齐语》一卷,《晋语》九卷,《郑语》一卷,《楚语》二卷,《吴语》一卷,《越语》二卷。

  虽然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言“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但《国语》的作者是谁,历来没有定论。一般的看法是,《国语》的成书有一个过程,最初是左丘明传诵,然后是时人传习,最后经列国之瞽史改编、润色而成。时代大约在战国初年。

  三、背景介绍

  《勾践灭吴》记述了越王勾践与吴王夫差之间的矛盾斗争及勾践灭吴的故事。

  春秋末年,地处长江下游的吴越两国经常发生摩擦,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攻越,结果受伤而死,死前叮嘱儿子夫差定要报仇,夫差练兵三年,于公元前494年大败越国。越王勾践大败之后退守到会稽山时,只剩下五千人,本文所叙述的就是勾践退守会稽山后,卧薪尝胆,富国强兵,经过长期准备,终于报仇雪耻的故事。

  四、学习课文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

  (1)生字:栖(qī)絺(chī)譬(pǐ)雠(chǒn)嚭(pǐ)赦(she)鄞(yín)蕃(fān)饩(xì)

  (2)多音字:贾(gǔ)人爪(zhǎo)牙疹(chēn)疾疹衣(yì)非其夫人之所识则不衣

  (3)通假字:“餔”通“哺”例句: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餔也

  “有”通“又”例句: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三千

  (4)异体字:“已”同“矣”例句:虽悔之,亦无及已

  “句”同“勾”例句: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

  “取”同“娶”例句:令壮者无取老妇

  “免”同“娩”例句: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

  “政”同“征”例句: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

  “歠”同“啜”例句: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餔也,无不歠也。

  (学生齐读课文,注意生字、多音字、通假字、异体字的读音)

  2.再读课文,指导诵读,理清思路,简析文章。

  第一自然段

  诵读指导:

  (1)勾践之言要读得沉稳、坚定、语速适中,因它虽兵败栖于会稽,事急求谋臣,但紧张而不慌乱,实为将帅风度。

  (2)大夫种临危不乱,挺身而出,进见勾践。所言责备之中又可见忠贞和自负,要读出来。

  (3)“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句节奏感很强,“夏、冬、旱、水”要用重音读。

  (4)“无乃后乎?”是大夫钟对勾践的提醒,要读出责备之中的忠诚之意。“何后之有?”虽是反问句却要读出诚恳的纳谏之意。

  (范读,学生齐读)

  提问:本段叙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本段以简练的笔法写出越国兵败退守会稽之后,君臣执手相谋的情景。

  第二自然段

  诵读指导:

  (1)本段主要记叙吴国大夫伍子胥的言辞。勾践派大夫钟使吴,以求和解,伍子胥坚决反对,他的进谏有理有据,很有说服力,要读得从容不迫,抑扬顿挫,尤其是“不可!”和“此其利也,不可失也已。君必灭之!”句要读得恳切、坚决而有力量。

  (大夫钟之言要以谦卑恭顺之语气增添吴王夫差的骄矜之气。

  (齐读,指名一学生读,读后点出不足之处)

  提问:大夫钟赴吴求和,吴国君臣的态度如何?

  (学生思考,讨论)

  明确:吴国忠臣伍子胥反对和解,力谏吴王夫差。认为“君必灭之!失此利也,虽悔之,亦无及已。”吴国佞臣太宰嚭贪财好色,为越开脱,以“闻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今已服之,又何求焉?”站在越国的利益上,谏夫差同意和解。而夫差不听忠臣之谏,轻信太宰嚭之言,与越国和解。

  (齐读一、二自然段)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学习课文的3~6自然段。

  [教学步骤]

  一、检查复习

  资料显示(一)(投影或多媒体)

  1.《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史书,共21卷,分别记载了周王朝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八国之事。

  2.《国语》是通过______来反映春秋各国的政治、军事、文化和外交活动的。

  学生回答:《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分别记载了周王朝及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之事。《国语》是通过记载人物语言来反映春秋各国的政治、军事、文化和外交活动的。

  资料显示(二)(投影或多媒体)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

  2.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

  3.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

  4.遂使之行成于吴

  学生回答:“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的“栖”应为“退守”之意。“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中的“昆”为“兄”之意。“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中的“贾人”为“商人”,“资”为“储备”,“絺”为“夏天穿的一种细葛布”。“遂使之行成于吴”句中的“行”为“赴吴”,“成”为“讲和”。

  资料显示(三)(投影或多媒体)

  1.大夫钟是如何论述为政必须先求谋臣的道理的?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后,干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2.对于越国的求和,子胥、太宰嚭的态度如何?结局如何?

  学生回答:大夫钟用通俗形象的比喻含蓄地责备君王平日没有培养谋臣武将以备用时。越王勾践退守会稽之后干的第一件是求谋臣。

  对于越国的求和伍子胥坚决反对,太宰嚭贪财好色,为越开脱,吴王夫差听信了太宰嚭。

  二、学习课文的3~6自然段

  从第二自然段中可知:大夫钟略施小计,贿赂了吴国佞臣太宰嚭,吴王夫差听信太宰嚭之言,与越国订立了盟约,为勾践的报仇雪耻创造了条件。为了复国,勾践是如何做的呢?

  1.学习三、四自然段

  (学生齐读)

  诵读指导

  (1)“勾践说于国人曰”中“说”读shuō.“去民之所恶”中的“恶”读è,当作“不好”讲。“南至于句无”句的“句”读gōu,同“勾”。

  “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中的“衣”读yì,是动词,当“穿”讲。“今寡人不能,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中的“将”读jiāng,当“将要”讲。

  (2)“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以上句分四层意思,以分号为界,分号处要略作停顿。重音应放在加点的词语下面。又例“葬/死者”句“葬”字后也应有短暂的停顿。

  (3)“必哭泣葬埋之/如其子”句在“之”字后要略作停顿。应译为:一定哭泣着埋葬他们,就像自己的亲儿子一样。

  “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句在“脂”字后要略作停顿。

  (4)“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句注意句中停顿的.准确。

  (5)第三、四自然段看称锤炼语言的典范,字约义丰,三字句、五字句、六字句一一相应,读时注意其节奏和抑扬顿挫。

  提问:为了复国,勾践对内外采取了哪些措施?

  明确:关心百姓,鼓励生育,减免徭役,广招贤才,休养生息;卑事夫差。“十年不收于民,民俱有三年之食。”说明十年的养精蓄锐,使越国医治了战争的创伤,勾践复仇的条件已完全具备。

  (齐读第五、六自然段)

  诵读指导:

  (1)“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句要注意句中停顿,“耻”字要重读。

  (2)“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雠,其有/敢不尽力者乎?”一要注意句中停顿,二要读出忠诚可信之情,三要注意反问句的语气。

  (3)“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句中的“衣”是动词,当作“穿”讲,应读yì。“有”通“又要读准字音,注意“夫差”“衣”“水犀之甲者”后的停顿。

  (4)第五自然段记述的是君民的对话,越国父兄再三请战,情绪激昂,越王勾践谦逊、果断,侃侃而谈,有理有据。读时要注意以上方面的表达。语速适中,语调要激昂、高涨。尤其是“请报之”“请复战!”句要读出“国之父兄”摩拳擦掌的急切心情。

  (5)“孰是君也,而无可死乎?”虽为反问句,却表达了越国百姓对勾践的一片忠心。因此,既要读出反问语气,又要读得诚信可见。

  (指名一位学生读,齐读,教师再加以指导)

  提问:第五、六自然段所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学生思考、讨论)

  明确:越国军民、同仇敌忾,一举灭吴。

  提问:越国终能灭吴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请同学们归纳。

  明确:①越王勾践能在失败中崛起,卧薪尝胆、发奋图强;②越国君臣的精诚团结;③越王勾践在国内外实施的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政策;④吴王夫差的见识短浅,不听忠言。

  (齐读五、六自然段)

  教师小结:最后两段,作者用饱蘸感情的笔墨,形象地表现了越国军民上下一心誓雪国耻地情景。“国之父兄请曰……其有敢不尽力乎?请复战!”国民群情激愤,主动请战;“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曰:‘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这场景既动人,又深化了主题:得人心者得天下,谁能够得到人民的倾心支持,谁就能够成就一番大事业。

  (再次齐读五、六自然段,尝试背诵)

  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

  与文种执手相谋十年图强

  勾践派文种求和于吴医治创伤

  (栖于会稽之后)实施富国强兵之策

  举灭吴国结果

  三、全文小结

  《勾践灭吴》一文一波三折,简练精彩,朴实无华而又余味无穷。先写君臣执手相谋,再写大夫钟使吴求和,又写勾践实施的一系列富国强兵之策,最后写越国终灭吴国。再作者的笔下,越王勾践深沉而丰满,他有胆有识,他胸怀大志,他处世不惊,他知人善任,他不忘国耻,他关心百姓。大夫文种忠于越国,机智过人。而这些栩栩如生的形象又是通过巧妙传神的辞令表现出来的。

  (再次齐读课文,欣赏本文的人物形象描写于表现技巧)

  第三课时

  [教学步骤]

  一、检查复习

  二、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难

  提问:“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句中“以待乏也”句是否有省略的成分?

  明确:“以待乏也”是个省略句,可以理解为“以(之)待乏也”。“之”代指“皮、絺、舟、车”等物。

  省略句在文言文中常见:

  又如“夫差将欲听与之成”句应为“夫差将欲听(之)与之成”。译为现代汉语应为:夫差想听取文种的建议,与越国讲和。

  再如“寡人请更”句应为“寡人请更(之)”,“更”为动词,当作“改变”讲,“改变”之后应连带一宾语为“治国政策”。此句译成现代汉语应是:我请求你们允许改变治国政策。

  古代汉语中的省略句比较常见,类型较多而复杂,可分为四种类型。

  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

  1.公赐之食,食舍肉(《左传隐公元年》)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3.壁上小虫忽跃落襟袖间(《聊斋志异促织》)

  (1)教师讲解:“公赐之食,()食舍肉”应译为:郑庄公赐给颖考叔酒食,(颖考叔)吃的时候把肉放在一边。此句省略了主语。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应译为:第一次击鼓,士气振作,第二次击鼓,士气就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耗尽了。后两个分句()里省略了谓语“鼓”。

  (3)“壁上小虫忽跃落()襟袖间”应译为:墙上的小虫忽然跳到衣袖上。“襟袖间”前省略介词“于”,“于”相当于“到”。

  勾践灭吴教案由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

  以上可知,省略句的类型可分为:省略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介词。

  提问:“无乃后乎”中的“无乃”应如何理解?

  明确:“无乃后乎?”是古汉语中一种固定句式。副词“无”“乃”连用,与语气词“乎”呼应,表示对某种情况加以揣测,语气委婉。可译为:“恐怕太晚了吧”。又例“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左传殽之战》),可译为“远方的国家又有准备,(这样做)恐怕不行吧?”。

  提问:“夫差与之成而去之”句中的“去之”该如何理解?

  明确:“夫差与之成而去之”句中的“去之”应理解为“使之去”。为古汉语中使动用法,全句应译为:“夫差和越国订立了盟约,让文种离开了”。

  使动用法指动词谓语表示主语使宾语怎么样的用法。“去之”即夫差发出的动作,“之”代指“文种”,“去之”为“使之去”。

  又例“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应译为:从前吴王夫差让我们国君再各诸侯国面前丢尽了脸。“耻”原为形容词,在此活用为动词,表使动。

  使动用法除了上述动词的使动用法和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外,还有名词的使动用法。例:“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龚自珍《病梅馆记》)此句翻译成现代汉语是:以摧残梅树,使梅树损伤为职业来求得钱财。“病”原为名词,在此句中带了“梅”这一宾语,因而活用为使动词。

【高中语文勾践灭吴教案】相关文章:

《勾践剑沉思》阅读答案04-09

高中语文《鸿门宴》教案12-09

我学会了灭老鼠作文11-22

苏教版必修四高中语文教案09-24

大义灭亲的历史典故07-07

大义灭亲褒义词10-10

吴青峰《 请听》歌词01-15

我们的吴老师作文03-12

吴山游记作文06-28

吴菊萍事件作文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