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豪放的赤壁教案
到了宋代,词成了这个历史时期文学上最有成就的文体。读词,不读宋词是绝不可能的,而要读宋词不读苏词又更是一种遗憾。这个具有文坛改革家之气的文学全能冠军:文与欧阳修齐名合称为“欧苏”,诗与黄庭坚并举合称为“苏黄”,词则更是豪放派的创始人且和辛弃疾并称为“苏辛”;书法则更是独树一帜为宋初四大书法家之一(“苏黄米蔡”——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绘画上则“朱竹”别具一格;文艺理论上则提出文章要“行云流水”。有苏轼,中国文学史上有一颗锃亮的明珠。可是,这位宋仁宗景祐三年(公元1037年1月8日)出身于一个富有文学气氛的封建知识分子家庭的苏轼;这个22岁考中进士,以一纸文章令当时文坛泰斗欧阳修惊奇(欧阳修读了苏轼文章说:“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人头地也。可喜!可喜!”)的苏轼,竞因为一个“莫须有”的“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今湖北黄冈)。据说其原因可用他弟弟苏辙说的那句话“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说:“他太出色、太响亮,能把四周的笔墨比得十分寒碜,能把同代的文人比得有点狼狈,引起一部分人酸溜溜的嫉恨,然后你一拳我一脚地糟践,几乎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就因为这一件事情还成就了一个世界级的伟大诗人。没有“乌台诗案”,便没有苏轼的被贬黄州;而没有黄州,便没有赤壁;没有赤壁,便不能成就豪放的苏轼,和豪放的苏词。是黄州赤壁的凄苦和挣扎,完成了苏东坡诗文的超越。
一、赤壁的苏轼
请看下面一段文字:“苏轼以吟诗有讥讪,言事官章疏狎上,朝廷下御使台差官追取。……(皇甫)遵乃以台牒授之。及开视之,只是寻常追摄行谴耳。遵促轼行,二狱卒就絷之。即时出城登舟。郡人送者雨泣。顷刻之间,拉一太守如驱犬鸡。此事无颇目击之。”(宋孔平仲《孔氏谈苑》)什么叫“讥讪”?“吴儿生长狎涛渊”诗句被说成是影射皇帝兴修水利。真是“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因众多被苏东坡比下去的文人的断章取义的文字狱陷害,公元1079年7月28日,朝廷派皇甫遵到湖州逮苏东坡。就因为吟诗有“讥讪”,宋神宗派的官差捆绑了苏轼,就像驱赶鸡犬一样驱赶苏东坡上路,家人赶来,号啕大哭,湖州城的市民也在路边流泪。作为知识分子的苏轼,当时是多么的惶恐啊,连穿什么衣服都忘了,并且满以为会砍头的,就因为“木秀于林,风必催之”。一个太守,一个在宋朝举足轻重的文人,就像“驱犬鸡”一样被逮。而且还受尽各种刑罚。还好的是宋神宗本身还是欣赏苏轼的才华的。因此“乌台诗案”把苏轼抓来关进监狱半年后出狱,苏轼被贬到黄州。此时的苏轼心态谁都能理解,可作为读书人,作为一直对皇帝忠心,即使被审判时他也说:“我不敢有此心,不知什么人有此心,造出这种意思来。”而今被贬,他乐得清闲呢?只是有不惑之年已过还未建功立业的遗憾。《初到黄州》一诗便可看出这一点。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倒作水曹郎。
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
黄州团练副使是个闲差,管他呢!只是空费了官家俸禄。余秋雨先生说:“他不知道,此时此刻,他完成了一次永载史册的文化突围。黄州,注定要与这位伤痕累累的突围者进行一场继往开来的壮丽对话。”于是,他来到了黄州的赤壁矶,据说是三国赤壁之战的古战场,实际上到今一般人都认为那场惊心动魄之战是在湖北蒲圻打的。可哪里由得这位戴罪立功的人去考证,去选择呢?现在的苏东坡需要的是找到一个表露心迹,抒发抱负的承载。这“赤壁矶”,便成了他思慕英雄,渴望建功的承载。因此,一发而不可收,写出了散文《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以及那代表苏轼词风的杰作《赤壁怀古》。
二、赤壁的怀古
历代文人,都有一个特点,既然当今不容写,便写古,既然今天不容抒,便抒古。因而“怀古”,仿佛成了所有文人墨客的“救命草”。而且由此也确实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篇什。苏东坡也一样。既然有“火烧赤壁”的辉煌背景的映衬,那这赤壁的景怎生了得——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大江的流水终日不停地向东奔流,那汹涌澎湃的浪潮,淘洗尽了千古以来无数的杰出人物。
这开篇的广阔视野中,写出了长江的非凡气象,而且将自古以来这里出现过的许多威武雄壮的战争故事都概括进来的。这阔大的空间与漫长时间、抽象的历史现象与生动的自然景观、对历史的深沉思考与现实的无限感慨的统一,气势豪雄,激起怀古之情与人生的感慨。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西边的旧营垒,人们说曾经是,三国时代周郎鏖战的赤壁。
“人道说”,已点明了未经考证之意。写过《石钟山记》“叹郦元之简,笑李渤之陋”的苏轼,是有实事求是的研究精神的。因此,有人说苏轼怀古赤壁写错了地方,其实苏轼可真有点无可奈何的'将错就错之意呢!只是“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英雄万千,为什么单写周郎呢?一可能是因为周瑜24岁开始被重用,34岁便在赤壁建立功勋;二可能还有周瑜英雄遇明主的感慨;再有就是周瑜当时本来就是主帅,当时44岁的苏轼不可能去怀念当年60多岁的曹操和50多岁的诸葛亮。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陡峭纷乱的岩石直插云霄,惊涛骇浪拍打着江岸,激流卷浪,堆似积雪。
这夸张的赤壁壮丽雄伟、气势磅礴河山的描写,撩起人们的遐想,自然会想到当年英雄,只有这样的壮景的衬托,才会有气宇轩昂的英雄风采。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大好河山,美丽如画;一时间的风云际会,真不知兴起了多少英雄豪杰。
河山壮丽,英才辈出。对大好河山的热爱,对历史英雄的怀想,对当代豪杰的期盼,蕴在其中。
背景已经绘就,人物就当出场。这便是作者一直渴慕的英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遥想当年的周公瑾,初娶小乔,英姿勃勃,勇武刚烈。手摇羽扇,头戴青巾,谈笑自如,指挥若定,火烧敌船,灰飞烟灭。
突兀的“小乔初嫁”写周瑜的年轻,更有美女衬英雄,写其春风得意。而面对八十万曹军从容迎战,倏忽间敌舰灰飞烟灭,这何等的英霸之气呀!而这正凸现了作者的内心秘密:多么想像周瑜一样啊!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神游故国山河,多情的人儿一定会取笑我,这么早就生白发了。
由“遥想”、“神游”中回到现实,我是一个被贬之人,时不我待哟!青春虚度,华发早生,可而今一事无成。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人生就像梦幻一般,所谓事业功名,在时间巨流的冲击下,必将灰飞烟灭。想来还是拿起浊酒,尽情的喝上几杯,并且以此祭洒江上的明月。
感叹韶华易逝,人事无常,功名富贵本是一场虚幻,内心不由感到沉痛而伤悲。最后豁然通达,作者心情已转为开朗、旷达。因此,这两句词中显露出了一种意兴潇洒的豪情。
由此可见,苏轼赤壁的怀古,是为了思今,是为了抒发一种心绪,寄托一种情怀。一段内心愁郁的心历路程中,我们看出了诗人的旷达,更看出了深受佛道文化影响的词人不忍虚度、渴求有所作为的雄心壮志。虽然不免有“多情”句、“如梦”句,但这苍凉的慨叹是作者豪放的补充,或者说因这苍凉更衬托出了赤壁的豪放。
三、赤壁的豪放
豪放是指气魄宏大而无拘无束。苏轼的全能,正如李泽厚在《美的历程苏轼的意义》一书中说:“他作为诗、文、书、画无所不能的文艺全才,是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文人们最喜爱的对象。”因此,他的豪放,是因为他的能豪放。说到豪放,便会说苏轼,而说到苏轼的豪放,自然要说到《赤壁怀古》。
《赤壁怀古》的豪放表现在三个方面:
1、景物描写的豪放:你看那“大江东去”,你看那“乱石穿空”,那夸张、比喻手法的运用,那纵横驰骋、游忍有余的描写,给我们呈现现出了一派广阔的景致,显示出了宏大的气魄。
2、周瑜形象的豪放:这个作者极尽赞美的对象,作者选取了美满婚姻、儒雅风度、卓越的指挥才能三个方面,三个特写,便把一个叱咤风云的儒将风采写得形象生动。这个少年得志,在赤壁之战中建树显赫奇功的英雄,正寄托着作者的人生理想。
3、感时伤今的豪放:生不逢时,空有一腔抱负,但对得起天地良心。不过“风流人物”也是要被历史长河淘尽的,不如在江月、江风中举杯逍遥吧,词人在失落中找到了解脱。
其实,苏轼的赤壁豪放决非一诗一词的豪放,那是人生境界的豪放。被贬黄州是不舒服的,但正由于贬职,使他突破了小人的包围,使他真正开始审视人生的真谛,从而写出了这首脍炙人口的名篇。
词到了苏轼本身就发生了巨大转变:一扫轻柔绮丽、缠绵悱恻的婉约之风,而代之以纵横开合、意境博大的豪迈之象;突破了词律、拓宽了词的内容。以诗入词,以文入词,变流俗的鄙语为高雅的士大夫抒怀。怎不呢?愈文豹《吹剑录》曾记苏轼官至翰林学士时,曾问幕下士人说:“我词何如柳七?”幕下答道:“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豪放之美是阳刚之美,这在据说是苏轼第一首豪放词中可以更明显的体现,这是他“乌台诗案”之前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冬天写的: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此词一反“诗庄词媚”,“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拓宽了词境。
【初中语文豪放的赤壁教案】相关文章:
豪放派诗词08-18
初中语文的教案03-16
苏轼赤壁赋教案03-20
高考素材:豪放派诗词04-06
豪放的反义词是什么01-09
《赤壁赋》语文教案03-05
初中语文备课教案12-10
高考作文素材:豪放派的诗词04-06
《皇帝的新装》初中语文教案03-19
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经典诗词(汇总)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