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紫丁香》小学语文教案设计
《一株紫丁香》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优美的诗歌。孩子们为老师种下一株紫丁香,那绿色和花香,代表了孩子们对老师真诚的爱,这样的情意真让人感动。课文配有一幅插图,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课后练习设置,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积累。
学生对于紫丁香应有所了解,公园、路边很容易见到。可文中的紫丁香代表了学生送给老师的一份礼物,是尊敬和热爱老师的一种真实表现。这一点教学时要在读中体会感悟,在识好字,读好诗的基础上,加强积累,还要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树立尊师的意识,加深师生情意。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
3、树立起尊敬老师的心愿。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朗读体会课文。
信息资料:
1、课文范读录音带,生字卡片,课文及图片。
2、收集赞美老师的诗句,抄写下来。
3、回忆一件老师关心爱护自己的事。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导入
1、谈话:小朋友们,你就喜欢什么花?(出示紫丁香图片)这是什么花,你们喜欢吗?有一群小朋友非常喜欢它,用它作为了礼物送给了老师,这是怎么回事?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板书课题)
(由自己喜欢的花为切入点,再引导学生初步了解紫丁香,提出疑问,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想知道老师窗前的紫丁香是谁送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株紫丁香》。(板书)
(将花与老师联系起来,创设了特定的氛围,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通读全诗,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四人小组进行轮读,找出不明白的地方,共同研究。
3、交流。读了课文后你了解了什么?
(自主读书与交流读结合,引导有目的性的读书活动,提高学生的朗读效果。)
识字
1、学生拿出自己的生字卡片,自主认读。
2、同桌交流读,互听,并正音。
3、开火车检查生字读音。去掉拼音再来一遍。
4、汇报记忆方法。把你记生字的好办法说给同学听。
5、出示一段顺口溜检查识记效果。(踮起脚尖,走进小院,放下书包,给树除草。牵牵小手,唱唱儿歌,笑声甜甜,不觉疲倦。)
(在自学的基础上,合作学习加深印象,探讨交流识字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识字能力。改变识字情境,促进巩固识字。)
朗读
1、教师范读,听后说说感受。
2、小组练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3、分小节检查朗读情况。
4、赛读。通读全诗,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自由读或交流读,达到读得正确、流利的效果,为下节课朗读感悟作铺垫。)
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休、伸、甜、院、除、息、困”。读字音,认字形。
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字形特点,教师提示书写注意事项。
3、教师范写。
4、学生练习。教师检查学生的.写字姿势和写字效果。
5、同桌互相欣赏,提出建议。
(良好的书写习惯在于平时的培养,写字的环节要切实做到扎实。)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语。
二、精读揭题,初步奠定课文美的基调:
1、师板书:紫丁香
师:这是一种花卉的名称,谁来读?这种花大家见过吗?(生摇头)
师:是啊,紫丁香就像她的花名一样,浑身散发着一种幽幽的、淡淡的气息,她就像一位高雅的少女,那么纯洁,那么恬静!请你再来读读它的名字。
(由自己喜欢的花为切入点,再引导学生初步了解紫丁香,提出疑问,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师:我们平时一般说一()紫丁香。一朵紫丁香,一株紫丁香。
师补齐板书:一株紫丁香
师:一束是绑起来的,也就是说一束是指花已经被——(生)采下来了。
一株就是——(生)种在地上的。
3、那这株紫丁香又是种在哪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诗歌——《一株紫丁香》
三、学习第一小节
1、一株紫丁香太美了,我好想快点去看看,去闻闻它的香味啊!
师:那就让我们赶紧去书中寻找那一株紫丁香吧。打开书本,请认真读读诗歌,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并试着读出味道。
想想诗歌有几节,那株紫丁香是种在哪的?
2、学生练读,指导学生读出对老师的尊敬之情。
3、指名读纠错:“踮起脚尖”。
师:看来要想读熟练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大家再练练,尤其是自己最难读好的一节多读几遍。然后读给同桌听。
4、诗歌读了好几遍后,你知道这株紫丁香是种在哪的吗?种在老师的小院里。
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你为什么读得那么轻?
你真是一个懂事的孩子,有你这样的学生是一种幸福。还有谁也来读一读?
一步一步轻轻悄悄地——走进了老师的小院。生怕——打扰了老师。吵醒了老师。生怕被老师发现。
5、你轻轻地扒开泥土,挖个――坑。他轻轻地把紫丁香插在坑里。然后你们把泥土轻轻地盖上,压平,这就是在——种。用文中一个字就是――“栽”。(师板书:栽)
师:就那么轻轻地走,悄悄地栽——来,你们几个小伙伴读读第一节。让我们一起栽下一株紫丁香(一起读第一节)
四、学习2-5节
(一)
1.师:孩子们希望紫丁香能给老师做些什么呢?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建议:
可以每人朗读一节,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你想让花儿为老师做什么?你怎么想的?再把你的想法感受融进朗读中。(通过小组学习,可以让学生懂得运用合作探究交流的学习方式。)
生自读,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第三小节我采用范读朗。在朗读中激起学生的共鸣,随着抑扬顿挫的朗声结束,教室里响起一片掌声,这出乎我的意料,音乐不仅陶冶人情操,还让人产生美的意境,感爱语言的美。)
2.你们知道孩子们的心愿了吗?他们想让紫丁香给老师做些什么?
关键词“疲劳”的理解?疲倦、劳累
3.你们认为老师一天辛苦吗?老师一天要做些什么?
老师要给我们上课。老师要给我们改作业,还要给我们订正。老师还要备课。中午还要给我们打饭,还要打扫卫生。
(实现课内外的结合,由对课文的理解延伸到现实生活,有助于学生更深入的感悟,激发学生的尊师情感。)
那么紫丁香怎么为老师消除疲倦呢?你想为老师唱首什么歌呢?
4.师:听了你们的歌唱老师真的感觉神清气爽,一点儿都不疲倦了。你们能不能把紫丁香的心愿也读得像唱歌那样呢?
(二)
1.除了要消除老师的疲倦外,孩子们还想让紫丁香给老师做什么呢?可以用书中的话回答。教师引读第三小节。
设计意图:(在于为学生奠定感情基调,更好体会师生间的真势感情。阅读在语文中教学中占重要地位。)
《一株紫丁香》是一首清新活泼的小诗,读起来心里很甜,这样的诗情画意滋润我的心,我想通过朗读来体会师生间情意,在朗读中采用多种形式:小组读,男女读,指名读,范读,调动学生参与意识,他们始终有一种不甘示弱的热情,既表现了朗读才能,又理解了课文内容。
关键词“挂牵”的理解就是牵挂”。那么平日老师是怎样关心你的呢?
老师这样关心你们,你们就想请紫丁香向老师表示——感谢
2.师:向人表示谢意又该怎么说呢?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想起你们我就不困了,你看,老师在干什么?
此时,星星也已困得眨眼,那就是说——夜已经很晚了。老师已经工作很久了。
你的懂事就是对老师的报答。孩子们也像你们那样想让紫丁香跟老师说……一起读课文。
五、练习:
现在我明白了,原来孩子们种下紫丁香是想——
出示:愿绿色的枝叶夜夜__
愿绿叶的歌声消除__
愿盛开的花儿表达__
愿花香给老师带来__
生:愿绿色的枝叶夜夜陪伴老师。
愿绿叶的歌声消除老师一天的疲倦。
愿盛开的花儿表达对老师的谢意。
愿花香给老师带来又香又甜的梦。
(让学生进行记忆与巩固。注意引导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完成。)
六、激情升华:
孩子们,你们的祝福给了老师幸福与力量,你们也像诗中的学生一样可爱,那么你们知道孩子们在老师家的小院栽下了一株紫丁香,同时栽下的还有什么?栽下了心愿、祝福和对老师的爱。
交流自己积累的赞美老师的词语、名言、诗句等.
(促进学生积累,感受教师的伟大与辛苦,树立爱师情怀,加深与教师的情感。)
师:孩子们,一株紫丁香,是你们的一片心意,是对老师的问候和感激。你们的爱老师收到了。老师也有话想对你们说,让我们一起把这份真挚的情感通过我们的读来传递吧。
师生分角色对读课文。(这是在学生体会出师生情感的基础上,形成个性化朗读的环节。)
七、背诵:
同桌练习背诵课文
(背诵是学生积累的好方式,采用辅助手段,激发兴趣,学生乐于参与。)
八、练习写字:
1、出示“困、快、教”三个字。读字音,认字形。
2、观察教师范写,点评。
3、学生练习。同桌展示。互提建议。(展示成果,互相评价,体验快乐,发现不足,又能互相促进。)
【《一株紫丁香》小学语文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一株蒲公英作文03-07
一株植物的自述作文10-11
如果我是一株蒲公英作文09-23
窗外的那一株樱花作文11-09
一株不想盛开的花作文04-25
我是一株蒲公英作文12篇11-27
我是一株蒲公英作文8篇08-24
我是一株蒲公英作文11篇08-16
我是一株蒲公英作文9篇07-02
我是一株花作文6篇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