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高中语文《景泰蓝的制作》教案(精选5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中语文《景泰蓝的制作》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中语文《景泰蓝的制作》教案 1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检查出勤。
2、学生演讲锻炼,并给予点评。
3、检查作业情况,抽查背诵情况。
二、复习旧课
【中心思想】:作者借游览托尔斯泰墓,抒发了对这位伟大作家的崇敬之情,并表达了这样一种观念:精神的力量可以长久震撼人们的心灵,并让人们永久地记住。
品味散文朴素、简约的语言风格。
1.首句落笔点题,用凝练的语言准确地对托墓作了评价。
2.对托墓的描写都是白描,淡淡几笔便揭示出墓地景物的特征。
3.平淡的叙述之中蕴含着深远的意味。例如:“然而,恰恰是不留姓名,人们重新感到,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最后留下的、纪念碑式的朴素更打动人心的了。”
三、讲授新课
(一)课文导入
“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体烂得更早;/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臧克家《有的人》)这首诗通过对比歌颂了鲁迅的人格,如果用之歌颂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也极为恰当。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于1928年到俄国旅行,拜谒了托尔斯泰墓,他有感于托墓的逼人的朴素,称颂它为“世间最美的坟墓”。今天,让我们也来感受一下托墓之“美”。
(二)托尔斯泰介绍
列夫尼古拉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列宁称托尔斯泰的作品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三)作者介绍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文学家。其主要文学成就在文学传记和小说创作方面。主要作品有为巴尔扎克、狄更斯、陀斯妥耶夫斯基写的传记《三位大师》和《罗曼罗兰》等,小说《焦躁的心》《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象棋的故事》等。
(四)课文研读
1、用一句话概括托尔斯泰墓的基本特征及作者的感受。
明确:朴素,满怀敬意。
2、文中描写托尔斯泰墓的文字有哪些?
明确:引导学生在书本上划记。
第一段:先总述,再介绍坟墓,然后从树的来历入手,引出托尔斯泰的愿望。
1、“这只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堆而已,无人守 护,无人管理,只有几株大树荫蔽。”谈谈你对这句描写所体现的托尔斯泰墓的朴素美的理解。
明确:坟墓极为普通,逝者入土为安,不劳顿他人,也无意让人凭吊,托墓美在朴素!
2、作者为什么要叙述托尔斯泰的儿时的故事?
明确:揭示托尔斯泰对美和幸福的.追求,使托墓的朴素之中有了一种不平凡的内涵。
第二段:
1、“它只是树林中的一个小小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如何理解这句描写所体现的托尔斯泰墓的朴素美?
明确:四个“没有”使死者生前淡泊名声的品格和坟墓的外观和谐统一,缀以鲜花,形成一种朴素美。
2、托尔斯泰“就像偶尔被发现的流浪汉、不为人知的士兵一般不留姓名地被人埋葬了”,这一正面对比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一正面对比,进一步强化突出了托尔期泰墓的平凡普通,正因如此,人们对他的感情才愈加深沉。
3、作者把拿破仑、歌德、莎士比亚的坟墓与托墓进行比较,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用拿破仑、歌德、莎士比亚的坟墓来进行比较,意在衬托出托墓逼人的朴素中所蕴含的不平凡。人物英名盖世,坟墓却平凡普通,在这个似乎不相称的统一体中,人们感受到心灵的震撼。
4、作者说托尔斯泰墓“剧烈震撼每一个人内心深藏着的感情”,从文中找出两个具体描写参观者这种崇敬之情的句子。
明确:“这里,逼人的朴素禁锢住任何一种观赏的闲情,并且不容许大声说话。”“成百上千到他的安息地来的人中间没有一个有勇气,哪怕仅仅从这幽暗的土丘上摘下一朵花留作纪念。”
5、如何理解托尔斯泰墓是“世间最美的坟墓”?
明确:托尔斯泰的坟墓极普通、极朴素,作者却称之为“世间最美的坟墓”。其所以美,是因为朴素的坟墓里埋葬着一位品格高尚、给人类创造了巨大精神财富的伟人。坟墓的平凡普通与伟人英名极不相称,对比中让人发现一种不同寻常的精神力量。这正是作者的立意所在,普通蕴含着伟大。
四、课堂小结
【中心思想】:作者借游览托尔斯泰墓,抒发了对这位伟大作家的崇敬之情,并表达了这样一种观念:精神的力量可以长久震撼人们的心灵,并让人们永久地记住。
品味散文朴素、简约的语言风格。
1.首句落笔点题,用凝练的语言准确地对托墓作了评价。
2.对托墓的描写都是白描,淡淡几笔便揭示出墓地景物的特征。
3.平淡的叙述之中蕴含着深远的意味。例如:“然而,恰恰是不留姓名,人们重新感到,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最后留下的、纪念碑式的朴素更打动人心的了。”
五、布置作业
1、诵读课文,体会作者抒发的感情。
2、完成《习题册》中的“基础知识”和“语段精读”部分。
3、体会本文在写法及语言方面的点。
4、预习《景泰蓝的制作》。
相关资料
一、拿破仑
法国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法兰西第一帝国和百日王朝皇帝。滑铁卢战役失败后,被流放于意大利的圣赫勒拿岛。1821年5月5日,拿破仑在岛上病逝,终年52岁。四天以后,岛上的人为这位征服者举行了葬礼。在礼炮的轰鸣中,棺木徐徐葬在圣赫勒拿岛上的托贝特山泉旁。在这幽静的峡谷深处,几棵垂柳掩映着一条流水,秋海棠、海芋和美人蕉竟相开放。拿破仑这位一度叱咤风云、有功也有过的盖世英雄,便长眠在这些绿叶鲜花之下。19年后,法国七月王朝的路易菲力浦派军舰到圣赫勒拿岛接回了拿破仑的遗骨。
1840年12月15日,巴黎人民满腔热情地举行了隆重的接灵仪式。数不尽的人群冒着严寒,迎着风雪,护送着灵柩前往塞纳河畔的废兵院,安葬在废兵院一个大理石墓穴里。废兵院规模宏大,建筑物是十八世纪宫廷设计的样式,富丽、精美、雅致,并设有两座小教堂。
二、歌德
德国诗人、剧作家、思想家。纪德说,歌德的荣耀已经大大超出了魏玛公园,超出了整个德意志。拿破仑用武力铸就的统一的欧洲,歌德用精神来统治它。他是可以令人类骄傲的那种人,那种可以堪称伟人的伟人。
1774年,魏玛公国的军侯在墓园里添建了自己的“公侯陵”,陵墓分地下和上面两层,是一幢带有拜占廷时代风格的古典主义建筑,建筑物前后左右古木森森,令整个陵寝地区气度不凡。歌德的陵墓就位于魏玛公爵的墓园内。陵墓门首是罗马式圆柱,进去是一厅堂,屋顶是蓝色的拱形盖,灵堂在地下室。歌德、席勒的灵柩并排摆在中央。两旁还放着魏玛王公家族的棺木。
三、莎士比亚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戏剧家、诗人。莎士比亚故乡斯特拉夫德镇,是典型的英国南部古镇,循着清幽的布仑河水步入镇中,仿佛走进一个古远的童话。紧靠河边的“圣三一”教堂,建于文艺复兴时期,是镇上最宏伟的建筑,其外表披一层深厚的苔藓。教堂内安葬着莎士比亚的陵墓。沙翁的陵墓是用汉白玉做成的方形高台,高可盈人,莎翁的遗体就埋在高台之下。
多年之后,为了追认莎士比亚在文学上的杰出成就,以衣冠碑像在西敏寺占有了一席之地。西敏寺坐落在太晤士河畔喧嚣的闹市区,它成为英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的教堂之一,整座建筑金碧辉煌。西敏寺是教堂,但更是一千年来英国王室的象征。英国皇室的重要正式场合几乎都在西敏寺。西敏寺还是一个国葬陵墓。几百年来,英国的帝王百年后无不安葬于此,胄室宗亲、豪门权贵、高僧大侣,文臣武将、圣哲贤达,巨匠名流乃至布衣百姓者,都以别世之后能归宿此地为荣。莎士比亚的雕像镶于墙上的壁碑,壁碑以莎士比亚的雕像为中心,上有雪莱和济慈,左右是作家奥斯汀和夏洛特三姐妹。它位于西敏寺的“诗人之耦”,是一部大理石刻的英国文学史。
这三位对世界有深远影响的伟人,百年之后,依据个人的身份、地位都受到了应有的尊崇,供后人景仰,永远怀念。
四、托尔斯泰
托尔斯泰是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托尔斯泰葬于具图拉30公里,一个叫“雅斯纳亚波良纳”的地方,它是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祖传家园。在俄语里,雅斯纳亚波良纳是“明亮的林中草地”的意思。我找到了一些托尔斯泰墓的教学图片,画面上是有着明媚阳光的夏天,正如茨威格描写的那样。比起三个伟人墓地奢华的装饰,托尔斯泰墓确实很朴素。素,即本色,就是自然;朴,是没有任何装饰。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更不容易让人记起这是一个坟墓,托尔斯泰墓已与自然完全融为一体,这样一个充满生机的地方会让我们相信托尔斯泰真的已经离我们而去了吗?不,他真的没有消失。你看他静静地、孤独地在森林的一角,在亲手栽种树木的地方继续着他的平等、博爱的思考,实践着他回归平凡、回归自然的追求,我们从墓地的一草一木中不是已经看到了托尔斯泰的身影吗?那生生不息的追求精神难道不震撼人心吗?
高中语文《景泰蓝的制作》教案 2
知识与能力:
学习本文按照景泰蓝制作的先后顺序,有详有略地介绍说明事物的方法。
了解本文常用的说明方法。
掌握本文的说明顺序。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初中已掌握的三种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的复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说明顺序是因说明对象和说明目的不同而不同的。
本文的语言准确、通俗、朴实,可让学生分类整理,加强体会。
练习设计重在“双基”的落实,有助于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又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景泰蓝制作精巧,手工操作的特点,启发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本文以景泰蓝的制作程序为序,纵横交错,有详有略,学生不易理解。要抓住这个重点,反复引导学生体会,绘制本文说明顺序结构图。
教学难点:
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说明顺序是因说明对象和说明目的不同而不同的。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出示景泰蓝的图片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祖国有许多值得我们自豪的手工艺品,如苏州的刺绣,芜湖的铁画,景德镇的瓷器等等。它们令外国人对我们刮目相看,今天我们再了解另外一种驰名中外的我国特色手工业品—景泰蓝。
二、明确学习目标
三、简要地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
叶圣陶(1894-1988),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名绍钧,江苏苏州人。其创作涉及童话、散文、小说等领域。风格朴素自然、语言冼练优美,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代表作:童话:《稻草人》短篇小说:《夜》、《多收了三五斗》等;长篇小说:《倪焕之》。
四、简要复习初中说明文的文体知识推进新课。
五、展示有关图片,指导学生阅读文本。
要求学生掌握文章说明顺序,初步理清文章思路,明确重点与难点,把重点与难点部分标明,边读边思考下列问题:
1.为什么叫景泰蓝?
2.全文可分为几个部分?课文主体部分又分为几个层次?
3.景泰蓝的制作分几道工序?
4.为什么用红铜作胎呢?
5.为什么有些景泰蓝掐丝要用繁笔?
6.为什么详写掐丝和点蓝两道工序?
7.在各道工序的说明中,作者运用了哪些种说明方法?
六、师生共同探讨以上的问题。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
七、分析课文主体部分(2~16段)的第一层(2、3段)
明确:铜胎原料是红铜
铜胎的打制方法举例
──圆盘(打制方法简单,略写。)
──花瓶(做法复杂,需要分段制作,再将它们拼接起来,所以详写。)
──方形或长方形的东西,像果盒、烟卷盒之类(打制方法简单,略写。)
比较景泰蓝的.制胎和铜器作坊的工作。
八、课堂小结:
九、布置作业
思考:
1.文章怎样自始至终扣住景泰蓝制作过程中手工操作这一特点的。
2.在详写掐丝和点蓝两道工序时,又怎样扣住突出其中的重点。
完成练习题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一起从头到尾看了这篇说明文,同时上节课我们留下了一些问题,下面我们就一起解决这些问题。
一、检查作业
1.学生答:文章自始至终扣住景泰蓝制作过程中手工操作这一特点,不论是在说明每道工序时,还是文章的开头结尾,都不忘突出这一制作特点。制胎是“打”,掐丝是“粘”,点蓝是“填”,烧蓝是“烧”,打磨是“磨”,镀金是“镀”。开头点明景泰蓝是“手工艺品”,结尾一再强调“全部工作是手工”。文章突出“手工”,赞扬了手工艺工人的聪明才智,辛勤劳动和他们的特殊贡献。
2.学生答:景泰蓝的工艺程序是,制胎→掐丝→点蓝→烧蓝→打磨→镀金。文章严格按照景泰蓝的六大生产工序依次逐项介绍。所以这篇文章的说明顺序完全是说明对象──“景泰蓝的制作过程”的客观反映。就每个工序来说,也是按制作程序来说明的。例如说明“掐丝”这一工序时,依次写“粘铜丝→烧焊→硫酸煮→清水洗”;说明“点蓝”这一工序时,依次写“研磨色料→筛选色料→填上色料→三填三烧”。在六大工序中,详写掐丝和点蓝,因为这两道工序是决定景泰的独特风格和质量的关键工序。在详写这两道关键工序时,又能突出其中的重点。例如,写“掐丝”时,突出了“粘铜丝”(怎样粘铜丝,为什么粘铜丝时要用繁笔,粘铜丝是如何艰难);写“点蓝”时,突出“填上色料”(盛色料的工具,舀色料的家伙,色料填在什么地方,每个小格填多少,什么时候拿去烧,如何烧,烧了以后又如何填,一共填几回,烧几回)。
二、在同学对文章思路大体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他们做纵深分析,解决难点,理解重点及全部内容
(一)课堂讨论
1.在说明掐丝这道关键工序时,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综合运用了下定义、举例、比喻、比较说明法。第一句说明什么叫掐丝,是下定义。以粘一棵柳树为例,说明如何掐丝,用的是举例。“每片叶子两笔,像一个左括号和一个大右括号,是比喻。最后把掐丝与刺绣比较,说明掐丝的对象和材料,则是比较。由于多种说明方法互
相补充和配合,使“掐丝”这道关键工序的说明比较完整、具体。
2.第6段中说线条画一般是繁笔的三条科学道理是什么?
线条画一般是繁笔的科学道理有:①“景泰蓝要涂上色料,铜丝粘在上面,涂色料就有了界限。”②“景泰蓝内里是铜胎,表面是涂上的色料,铜胎和色料,膨胀率不相同。要是色料的面积占得宽,烧过以后冷却的时候就会裂”。③“还有,一种器物的表面要经过几道打磨的手续,打磨的时候着力重,容易使色料剥落”。
“现在在表面粘上繁笔的铜丝图画,实际上把表面分成无数小块,小块面积小,无论热胀冷缩都比较细微,又比较禁得起外力,因而就不至于破裂、剥落。”
三条道理列述之后,作者以文艺常识“内容决定形式”作比较,指出“是制作方法和物理决定了景泰蓝掐丝的形式”。
3.介绍六大工序时,使用了哪些起过渡作用的词句?
介绍六大工序时,很注意各道工序的衔接,注意使用起过渡作用的词句。在第1段末总提“现在把它的制作过程说一说”后,第2段由“拿红铜作胎”开始介绍制胎,并在第3段开头点出“制胎”这一术语。第4段开头“第二步工作叫掐丝”,交代出工序名称,4至9段详细介绍之后,第10段开头用“于是轮到涂色料的工作了,他们管这个工作叫点蓝”,承上启下,转入第三道工序。第14段开头“现在该说烧的工作了”标志着第四道工序的开始。第15段“涂了三回烧了三回以后,就是打磨的工作了”。第16段“可是全部工作还没完,还得镀金”等句都起过渡的作用。第17段“全部工作是手工”一句以“全部”二字结束了整个制作过程的介绍,条理性十分明显。
(二)总结
1.归结中心意思
文章详细地说明了景泰蓝的制作过程和方法,介绍了景泰蓝制作中手工操作特点,赞扬了手工艺工人的精湛技艺、劳动和智慧,从而赞颂了我们民族的伟大创造才能。
2.归结本文写作分析要点:
体裁为说明文。以景泰蓝制作的过程为说明顺序,详写掐丝和点蓝两道工序。在各道工序的说明中,始终抓住景泰蓝制作中手工操作这一特点。综合运用了下定义、举例子、打比方、做比较、列数字多种说明方法。语言准确、简明,文风通俗平实。
三、布置作业
完成《学习与评价》
布置作文练习
板书设计:
制作流程
制胎----掐丝----点蓝----烧蓝----打磨----镀金
说明方法
下定义、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
高中语文《景泰蓝的制作》教案 3
一、教学目的:
1.学习抓住生产过程的特点,按照生产程序,准确使用术语,有详有略地说明比较复杂的生产过程的写法。
2.学习课文多种样式综合运用的说明方法,特别是诠释说明和比较说明。
3.了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增强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以景泰蓝制作工序为顺序,有详有略逐一说明。
2.难点:本文的多种说明方法。
三、教学时数:两课时
四、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预习思考题:
1.抓住本文的说明顺序,划分段落和层次。
2.每道工序请用两个字归纳。
3.找出本文所用的说明方法。
字词正音:
砧zhēn(锤或砸东西时垫在底下的器具)
芨jī(白芨,多年生草木植物)
醮zhàn(在液体、粉末或糊状的东西里沾一下就拿出来)
硒xī(非金属元素)
臼jiù(舂米的器具)
词语补释:
疏疏朗朗:稀疏明朗的意思。
界成:划分界线而成。
匀净:精细深浅一致。
作者简介: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1894年生,江苏苏州市人。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和教育家。解放前曾担任过小学、中学和大学教师,当过编辑。二十年代初与茅盾、郑振铎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解放后,曾任全国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副部长,现任全国人大常委、全国政协副主席。他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散文集《小记十篇》,短篇小说《潘先生在难中》、《一篇宣言》、《多收了三五斗》、《夜》。
关于“景泰蓝”:
景泰蓝,也叫“铜胎掐丝珐琅”,是北京著名的物种工艺品之一。此种工艺制作在明景泰年间广泛流行,当时以蓝釉为最出色,习惯称为“景泰蓝”。清代以后远销国外,品种有碗、瓶、盘、烟具、台灯、糖罐、奖杯等。
课文分析:
说明文,必须抓住事物的外部特点和本质特征,找出事物本身的条理性和内在联系。本文是抓住手工操作的景泰蓝的制作方法,以制作工序为顺序来说明的。
六大工序:制胎、掐丝、点蓝、烧蓝、打磨和镀金既符合生产工序,也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
全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自然段)简要说明写作此文的缘起和目的。
“多数”如去掉“多数”,就不能突出景泰蓝的价值,体现不出它的重要性,不能引起人们的重视。
第二部分:(2--16自然段)具体说明景泰蓝的制作方法。
重点部分,分为4层。
1.介绍铜胎的制作(制胎)方法。(2--3自然段)
先介绍原料:红铜。制作原理红铜富有延展性容易结合和成形。
接着举例说明,以花瓶(因制作最复杂,所以说得最详细)、方形、长方形器件为例,具体说明如何用手工敲打使红铜片成形与结合。
第3自然段点明景泰蓝的制胎工作实际上是人们所熟知的铜器作的工作,这就化特殊为一般,使人更易理解。
2.介绍如何掐丝。(4--9自然段)详
4--5自然段,举例子。以在铜胎上粘一棵柳树为例,说明“掐丝”是怎么回事及工人技艺高超与熟练程度。
第6自然段,说明“掐丝”的作用: ⑴使涂色有了界限,⑵在热胀冷缩时不至于破裂、剥落。
第7自然段,说明“掐丝”之难、工艺水平之高。“我们的手工艺品往往费大功夫……”“往往”一词强调了手工操作与工艺水平的关系,充分肯定了这种手工艺的价值,赞扬了工人的劳动与智慧。“可以说”在这里强调二者之间的关系,去掉它语言显得平淡。
第8--9自然段,简略介绍烧焊、酸洗的方法与作用。
3.介绍如何涂色。(10--13自然段)
第10自然段,解释为什么把涂色料的工作叫做“点蓝”,实际是解释“景泰蓝”名称的由来。“点蓝”现已失掉它的'本来意义,如果去掉“当时”,就没有了明确的时间界限,不能体现现在是沿用传统叫法这一特点,人们对这一术语的含义就会模糊不清,甚至对其准确性产生怀疑。
第11自然段,色料的原料;12自然段,研制的方法;13自然段,如何填色。
填色是重点,详写,使用口语,使人一看就明白。“才”去掉语气没有原来肯定。
4.分别介绍烧蓝、打磨和镀金三道工序。(14--16自然段)略
第三部分:(17自然段)强调景泰蓝的手工操作的特点,突出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全部是手工”,“全部工作”四字不着痕迹地结束了整个制作过程的介绍,又简要叙述了手工操作这一贯穿全过程的主要特点。“手工操作”,使读者对全过程留下了总的印象。
第二课时
小结:
一、对景泰蓝制作过程的介绍有详有略:
对景泰蓝制作过程中的六道工序有详有略。“掐丝”“点蓝”两道工序介绍很详细,其它工序则比较简略,这是因为:
1.这两道工序最复杂,最精细,是决定景泰蓝质量的关键工序;
2.景泰蓝制件的独特风格、它的珍贵之处,是由这两道工序决定的;其它工序则不是景泰蓝所特有的而且又比较简单,所以略写。
详写部分既说明了些什么,又解释为什么这样做,这就为详写提供了充分的内容,为了使读者易于接受,还综合运用了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等说明方法,这样对繁复的工艺过程作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这种写法启示了我们:顺序说明不仅可以按照事物本身的条理(课文中制作的工艺程序),而且可以按照人们的认识过程(课文中对这一制作过程及原理的了解),同时,还可以把二者结合起来。这使我们懂得了,顺序说明的内容构成并不局限于过程的繁复记录,完全可以有丰富充实的多方面材料。
二、多种说明方法的综合运用:
课文运用了诠释(说明、解释)说明法、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举例子、列数字等说明方法。
诠释是运用得最多的方法,因为要对一道工序的制作情况特别是有关原理作出介绍,诠释是必不可少的。就拿景泰蓝这个名称来说,十自然段作如下诠释“涂上的色料有好些种,不只是一种蓝色料,为什么单叫点蓝呢?原来这种制作方法开头的时候多用蓝色料,当时叫点蓝,就此叫开了(我们苏州管银器上涂色料叫发蓝,大概是同样的理由)。这种物品从明朝景泰年间十五世纪中叶开始流行,因而总名叫景泰蓝。”由设问引出,先落实“蓝”字,再解释“景泰”含义,中间还穿插了“发蓝”这一旁证材料。
十四自然段对“烧蓝”工序,十五段对“平整”的技术要求的诠释,都是既准确又明白的。
打比方(比喻)说明使抽象与生疏的问题具体化,十五自然段用画家的颜料来比喻点蓝工人的色料。
作比较说明,第三自然段把“制胎”工序与“铜器作”里打制铜器作比较,突出一个“胎”字;第七段拿“掐丝”和“刺绣、刻丝、象牙雕刻”等手工艺品比较,异中求同地强调了这些“密集”劳动“全都在细密上显能耐”的特点。
第四自然段主要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在说明第二步工作“掐丝”时,综合运用了上述多种说明方法,第一句话提出“掐丝”这个概念后,马上就给它下定义说:“就是拿扁铜丝(横断面是长方形)粘到铜胎表面上。”接着以粘一棵柳树为例,具体说明是怎样“不用在铜胎上打稿”而“自由自在地”在铜胎上粘出各种图画来的。在举例说明时,又把柳树的叶子比做括号,说每片叶子两笔“像一个左括号和一个右括号”,非常形象、贴切。最后又把掐丝工人的这种工作与刺绣进行比较,说“他们简直是在刺绣”。这样多种说明方法互相补充配合,使“掐丝”这道关键工序说明完整,具体而翔实了。
三、准确使用术语:
在介绍各道工序的时候,作者还运用“掐丝”“点蓝”“烧蓝”“打磨”等术语。这些术语的使用都是必要的和准确的。因为:
1.可以避免说外行话;
2.术语是在长期实践过程中提炼出来的,最能准确地概括某一道工序的特点和内容的语言,恰当使用术语,能够使说明的语言更精炼;
3.正因为术语能够准确而精当地概括那道工序的特点和内容,正确使用术语,能使文章眉目清楚,读者也容易把握这道工序的内容和特点。
本文每一道工序都用一个术语加以概括,除点蓝之外,都能确切地说明这一道工序的内容和特点;即使是“点蓝”虽已不能确切地反映现在涂色料的工作的全部内容,但经作者解释之后,人们还是能了解这一传统叫法过去和现在的实际意义。
高中语文《景泰蓝的制作》教案 4
教学目标:
1、掌握本文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法说明事物特征的写法。
2、领会文章以制作过程为说明顺序,有详有略地进行说明的布局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今天我们来学习《景泰蓝的制作》,下面先请大家看几幅图片,注意图片的颜色。
双击《景泰蓝的制作》课件图标。
二、解题
问:什么是景泰蓝?
学生从课文中找答案。
点击“景泰蓝”。
明确:中国特种手工艺品之一,最早产于代,至明景泰年间开始广泛流行,用铜胎制成,当时以蓝色为最出色,因此习惯称为“景泰蓝”。
三、作者介绍
问:本文作者是叶圣陶,初中时我们曾学过他的文章,下面先请一位同学来给我们介绍一下作者。
明确:点击“作者简介”。
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名绍钧,江苏苏州人。创作涉及童话、散文、小说等领域。他写作态度严肃认真,风格朴素自然,语言洗练优美,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其代表作有童话:《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短篇小说:《夜》、《多收了三五斗》;长篇小说:《倪焕之》。
初中时我们也学过一些说明文,了解到说明文主要要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按照适当的顺序,运用说明方法进行说明。通过“预习提示”我们已经了解到本文的说明对象是“景泰蓝的制作”,那么它有什么特点呢?作者又运用了那些方法来说明的呢?学习本文时要注意体会。
四、明确教学目标
学习这篇课文,我们主要要注意两个问题:(点击“教学目标”)
1、掌握本文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法说明事物特征的.写法。
2、领会文章以制作过程为说明顺序,有详有略地进行说明的布局方法。
五、分析课文
(略)
六、思考练习
了解了景泰蓝制作的特点后,我们来做几道练习,体会文章在说明方法的运用和语言方面的特点。
点击“思考练习”。
(一)、请说出下列各句的说明方法。(点击括号,显示答案)
1、掐丝就是拿扁铜丝(截面是长方形的)粘在铜胎表面上。(作诠释)
区别:
下定义:严格地说明一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一个概念的含义(内涵)及使用范围(外延)。
作诠释:是对事物所做的一般性解释、说明。
文学:
以语言、文字为工具来形象化地反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
B、一种语言艺术
2、一个二尺半高的花瓶,掐丝就要花四五十个工。(列数据)
3、他们简直是在刺绣,不过是绣在铜胎上,不是绣在缎子上,用的是铜丝,而不是丝线绒线。(作比较)
4、各种色料的细末都盛在碟子里,和着水,象画家的画桌一样,五颜六色的碟子一大堆。(打比方)
(二)、请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横线上。(拖动序号至相应横线)
1、掐丝是一种非常 A 的工作。
2、咱们的手工艺品往往费大功夫,刺绣、刻丝、象牙雕刻,全 都在 C 上显能耐。
3、且不说自在画怎么生动美妙,图案画怎么工整 D ……
4、小块面积小,无论热胀冷缩都 B ……
A、精细 B、细微 C、细密 D、细致
理由:
精细:精密细致,可形容工作认真,考虑问题细致周到,还可形容工艺雕刻等。
细致:精细周密,常指办事、思考问题时态度精细入微;也用于人的感情、作风等;还指器物做得很精巧。
细微:细小、微小,着重于“微”,指小或弱,多形容声音、尘埃、力量等的微小。
细密:精细仔密,可形容质地;又指观察思考、处理问题时仔细周全。
七、图片欣赏
下面我们再来欣赏几幅图片,进一步体会制作的特点。
点击“图片欣赏”。
八、课外作业
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我们掌握了这种以说明事物发展过程为主的说明文,应抓住发展过程的特点,按事物发展的顺序来展开说明,并突出重点部分详细说明,这些都是我们在写说明文的时候需要注意学习的地方。
高中语文《景泰蓝的制作》教案 5
教学目标:
1、掌握本文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法说明事物特征的写法。
2、领会文章以制作过程为说明顺序,有详有略地进行说明的布局方法。
3、了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增强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以景泰蓝制作工序为顺序,有详有略逐一说明。
2.难点:本文的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
三、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写的一篇说明文《景泰蓝的制作》(幻灯片),下面先请大家看几幅图片,注意图片的颜色(幻灯片)。
二、解题:
1、师问:什么是景泰蓝?速扫视课文,在课文中找到答案,找到即刻举手回答。
2、学生从课文中找答案,并做回答。
明确:(从“文章注解”、文章开头第二段和第十段得知)中国特种手工艺品之一,最早产于明代宣德年间,至明代景泰年间广泛流行,用铜胎制成,当时色料多用蓝色,因此习惯称为“景泰蓝”。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导:初中时我们学过一些说明文,了解到说明文主要要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按照适当的顺序,运用说明方法进行说明。看文章题目我们已经了解到本文的说明对象是“景泰蓝的制作”,那么它有什么特点呢?作者又运用了那些方法来说明的呢?学习本文时要注意体会。请默读课文,思考:
(1)景泰蓝的制作有哪些程序?请在文中划出关键词。
(2)从景泰蓝的制作程序中,你了解到景泰蓝的制作有哪些特点?可借用文中的词概括(学生回答不上来,可用填空的方式进行。)
(3)作者按什么说明顺序介绍景泰蓝的制作过程?
(4)交流:
字词检查:给黑体字注音。(幻灯片)
铁砧(zhēn)铜器作(zuō)掐丝(qiā)白芨浆(jī)譬如(pì)
铬(gè)硒(xī)拌和(huò )臼(jiù)
制作过程:制胎、掐丝、点蓝、烧蓝、打磨、镀金(幻灯片)
特点:制作(精细),操作(繁杂),(手工)制作。
顺序:按景泰蓝制作过程的先后顺序来介绍。依据:有这样一些衔接词——开头、第二步、轮到、该说、就是、还得。
四、深入研讨:
1、景泰蓝六个制作工序中,作者详写的是哪几道工序?比较一下。
明确:最详的是“掐丝”(4段——9段),其次是“点蓝”(10段—13段)。
2、同是景泰蓝制作过程中的工序,作者为什么详写掐丝、点蓝两道,而略写其他呢?
明确:①这两道工序最复杂、最精细,详尽地体现了景泰蓝制作的精细、操作的繁复和手工制作的特点;②这两道最重要,是决定景泰蓝质量的关键工序;③这两道工序是景泰蓝制作所特有的,不为别人所熟知的。
3、景泰蓝的制作顺序是制胎掐丝点蓝烧蓝打磨电镀,作者在说明的时候也是按照这个顺序进行的,既然这两道工序最关键、最复杂,可作者为什么不将掐丝和点蓝放在前面突出强调,而要按照这样的顺序呢?
明确:①这样写符合事物自身特点。②符合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规律。人们是按照事物发展的先后来认识事物的。
4、作者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介绍“掐丝”这道工序的精细、繁琐?
师生共同讨论归纳:
下定义:4自然段开头,介绍什么叫“掐丝”,从这个介绍中,我们已经初步感受到“掐丝”工作的精细。后面作者用一句话“这是一种非常精细的工作。”也直接点明了这个意思。
举例子、打比方:4自然段,以在铜胎上粘一棵柳树为例,用“括号”打比方,说明“粘”的精细以及工人技艺高超与熟练程度。
作比较:4自然段,用刺绣来作比较,说明“粘”的精细以及工人技艺高超与熟练程度。
作诠释:6自然段,用“线条画都是繁笔”来说明“粘”的作用:使涂色有了界限;在热胀冷缩时不至于破裂、剥落。突出景泰蓝制作精细、操作繁琐和手工制作的特点。
举例子、列数字:7自然段,“一个二尺半高的花瓶,掐丝就要花四五十个工。”用举例子、列数字的方法说明“掐丝”费工夫,工序很精细、特繁琐。
作比较:7自然段,用“刺绣、刻丝、象牙雕刻”和“掐丝”作比较,说明其相同点“细密”,也赞扬了工人的劳动与智慧。
教师总结:正因为作者用了多样的、恰当的说明方法,才使得景泰蓝的制作过程和制作特点让我们有了清晰明白的了解。看来,要把事物的特征介绍清楚,除开采用合适的说明顺序外,还得采用一定的说明方法。不过,作者通俗、平易、自然的语言也起了不可小觑的.作用。
五、课堂小结:
这篇课文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景泰蓝的制作过程及其特点,思考一下:你从字里行间还读出了作者的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还应体会到制作景泰蓝的工艺师们高超的智慧与技艺和工作的辛劳,以及在字里行间流露的作者钦佩、赞扬的思想感情。我们读完这篇文章,就感觉我们中国人一个字“牛”!
六、课外作业:(幻灯片)
请以“的制作”为题写一篇说明文,注意抓住所说明的对象的特点,安排好说明顺序和材料的详略,综合运用三种以上说明方法,字数在500字左右。
【高中语文《景泰蓝的制作》教案】相关文章:
高中语文《祝福》教案09-25
初高中语文教案12-11
有关高中语文《咬文嚼字》教案03-21
高中语文《鸟啼》教案09-24
高中语文《我与地坛》教案10-10
白马篇高中语文教案10-05
高中语文《花未眠》教案10-02
高中语文教案(精选15篇)05-16
关于《篱笆那边》的高中语文教案10-10
大班孩子手工制作教案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