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的变化》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2-09-06 11:30:15 大班教案 我要投稿

《月亮的变化》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精选10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月亮的变化》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月亮的变化》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精选10篇)

  《月亮的变化》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月亮姑娘做衣裳的趣事,知道月亮是变化的。

  2、观看月相变化图,初步了解月亮的变化规律。

  3、对生活中的自然现象感兴趣,能关注月亮的变化。

  4、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ppt课件、动画视频《月亮姑娘做衣裳》、月相图。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通过学习知道月亮是不断变化的。

  2、难点:如何让幼儿了解掌握月亮变化的规律。

  活动过程:

  1、谜语导入。

  师:今天你们的老朋友米奇给小朋友带来一个谜语,猜一猜是什么?(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象面圆镜,有时象把镰刀。)

  2、观看故事动画让幼儿了解月亮变化。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故事,听一听。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里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观看动画《月亮姑娘做衣裳》

  (2)月亮姑娘最后穿上合适的衣裳了吗?

  (3)为什么月亮穿不到合适的衣服?

  小结:因为月亮姑娘的身体不断变化。

  (4)故事中的月亮是怎样变化的呢?

  (5)开始的时候月亮是什么样的?先说一说,看动画片。

  月亮姑娘变成什么样子了?说一说,看动画。

  月亮姑娘又变成什么样子了?说一说,看动画。

  最后月亮姑娘变成什么样子了?说一说,看动画。

  幼儿学习月亮变化的词句。如:细细的、弯弯的、好像小姑娘的眉毛。好像弯弯的镰刀等。

  3、观察月亮变化的过程,了解月亮变化的规律。

  (1)当月亮变成圆盘的时候,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满月”。

  (2)裁缝师傅叹了一口气,对月亮姑娘说:唉!你的身材量不准,我也没法给你做衣裳了。谁知道,接着往下月亮会再变成什么样呢?想一想,谁来说?(会变成,像小船的,会变成像镰刀的)

  (3)求证。 观看ppt,引导幼儿感受月亮的变化规律。

  师:月亮由瘦慢慢变胖,当满月过后,变成什么样子了?像什么什么然后又变成什么样子了?最后变成什么样的?

  小结:月亮是不断变化的。

  开始的时候月亮是由瘦慢慢变胖了,变成了满月以后月亮又慢慢的变瘦了。

  (4)月亮姐姐是不断变化着的,是随便变化的?(是有规律地变化的。)

  4、认识新月、月亮变化周期。

  (1)小朋友你知道最瘦最瘦的月亮叫什么吗?(老师告诉你叫新月)

  你在黑板上找找有吗?为什么老师没把新月请出来,让米奇告诉你吧。

  在农历的每月初一,月亮以它黑暗的一面对着地球,并且与太阳同升同落,人们无法看到它。这时的月相叫“新月”。

  师:新月过后? (新月过后,月亮渐渐移出,这时我们开始看到月亮,形如弯弯的眉毛,所以这时的月相叫“饿眉月”。)在黑板上,再找一找峨眉月,它像眉毛所以叫他峨眉月。

  小结:原来在峨眉月出来之前,新月是最先出来的。

  (2)月亮由瘦变胖,又由胖变瘦用了多长时间呢?

  月亮就这样有规律的变化着,从新月到下一个新月时间为29.53天,也就是中国农历一个月长度。

  (3)老师这有一张图片记录了月亮变化的过程,所以我们给它起名叫“月相图”

  5、操作实验。

  请你也做一个“月相图”,7个人一组一起来做吧。

  活动反思:

  宇宙领域,对于学生而言,充满神秘,但又让人无从下手,很多学生往往会对这块内容的学习产生了“遥不可及”,枯燥乏味的学习心态,因此,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学习天文知识的兴趣十分重要。

  首先,要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活动中来。在一月之前,我就布置了学生观月相、画月相。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对月相变化有个形象生动的了解,拉近了学生与月相的“距离”,为上课做好铺垫。课上,我先让学生展示了自己画的月相图,观察之后,大家发现几乎每个同学记录的都差不多,于是,我又展示了一个用flash做的月相变化图,对比之下,大家总结出了一个月中变化的规律。这样一来,学生对月相的变化经历了从直观到较抽象的认识,为研究月相的形成做好了准备。

  其次,要注重学生的讨论。月相的成因主要是和月球本身的特点及月球、地球、太阳之间的运动有关的,这需要一定的空间思维能力,对于六年级的孩子来说,有一定难度,但并不是不可作为。课上,我和学生在总结了月相变化的规律后,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呢?我们知道月球本身是不会改变的。通过上节课的研究,我们知道了月球是地球的卫星,这与月球的运动有关吗?这么一引导,学生顿时来劲了,纷纷在小组内交流起来,并不时地用手在那比划,其实是在用手做模拟。接下来的交流,也证实了我的想法,学生确实拿着书、手等上来边说边演,甚至还画了草图,乖乖,和我想给他们看的动画演示基本一致,这讨论的价值还是挺大的。学生大致的意思是月球不发光,我们看到的月相是它反射的太阳光,而且它还不透明,月球围绕地球转,转的过程中,由于阳光照到月球的大小面积不同,所以形成了月相。所以说对天体研究并不一定只是科学家的任务,并不一定要借助精密仪器才能完成,让他们充分认识到用自己的能力也可以探索宇宙奥秘,解决天文问题,在学习中体验乐趣,建立自信。

  再而,不可轻视学生的观察。当学生看完我准备的月相形成的动画演示后,就有学生对我的这幅图提出了疑问:当月亮转到满月这个位置时,我们怎么看得见月亮呢?地球不是把太阳照上来的光挡住了,地球比月亮大呀。对呀,我怎么没想到呢?这还真把我问住了,幸亏是在课后问的,不然还真不知道怎么面对全班解释。课后,我赶紧上网充电,才知道月球绕地球公转的轨道投影在天球上,称为白道。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投影在天球,称为 黄道。白道和黄道之间有5°9′的一个夹角,所以月球运行到满月的位置时,看似被地球挡住了,其实由于太阳和月球不在同一平面,所以,不会出现月球每运转到满月位置时,就看不见月亮。只有当月球与太阳同时位于黄白交点或其附近,才可能发生月食,即学生说的看不见月亮了。第二班教学时,也碰到了这样的学生,由于前面做了“功课”,所以当场就做了一番解释,听得学生是无比佩服。其实,我还真得感谢我的学生,没有他们的“刁难”,我也不会去学,去看,这就是教学相长吧。

  《月亮的变化》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篇2

  教材简解:

  月亮在一个月中是在不断变化的,在考虑如何让幼儿更形象地了解月亮的变化,我们采用了生动形象地PPT和朗朗上口的儿歌,让幼儿很感兴趣地就了解了月亮的变化。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知道月亮是不断变化的,月亮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

  2、学会观察记录月亮的变化,以及学习儿歌,感知月亮的变化规律。

  重点和难点:

  重点:让幼儿了解初一到十五月亮的变化过程。

  难点:幼儿把自己观察到的初一到十五的月亮记录下来。

  设计理念:

  幼儿对自然的变化规律都感到非常好奇,都想去探索为什么,月亮的变化也不例外。所以对这样一节科学课,幼儿会很感兴趣的。

  设计思路:

  开始部分我们利用歌曲导入很自然的就引出课题《月亮》,然后利用幼儿的已有经验,观察的结果让幼儿说说初一到十五月亮的变化,并伴有儿歌的提示,让幼儿更容易地掌握。最后还让幼儿动笔记录月亮的变化。整个设计思路都是要幼儿掌握月亮的变化过程。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半个月请家长和孩子一起观察这半个月月亮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2、活动前幼儿会唱歌曲《月亮婆婆喜欢我》。

  3、初一到十五月亮变化的PPT。

  活动过程:

  一、 播放歌曲《月亮婆婆喜欢我》引出主题。

  师:小朋友,刚才歌曲里唱的是谁呀?(月亮婆婆)你看见过月亮婆婆吗?(看见过)你看见的月亮婆婆是什么样子的呢?(弯弯的、圆圆的)

  师:你能不能把自己看到的月亮画下来呢?(能)

  请部分幼儿上来画自己看到的月亮。

  师:你们看,有的小朋友画得是圆圆的月亮,有的小朋友画得是弯弯的月亮,你画的月亮是什么时候看到的呢?(我画的月亮妈 妈告诉我是初五的月亮,我画的月亮是十五的月亮圆圆的)

  师:小朋友观察地真仔细,月初的月亮像一条线,慢慢地慢慢地变成了十五圆圆的.月亮。

  二、 通过PPT课件,让幼儿观察初一到十五的月亮,并说出他们的变化,以及做好记录。

  (1) 播放PPT课件

  提问:小朋友,你刚才看到的月亮有变化吗?(有)它们是怎么变化的呢?(月初的月亮是细细的,后来越来越圆,到月半的时候,月亮就像盘子一样圆。)

  (2) 你们看,初一的时候月亮像什么?初二的时候月亮像什么?边说边播放相应的PPT。

  (3) 利用儿歌,让幼儿更容易掌握月亮的变化。

  有一首儿歌说得很好,它把月亮的变化说得很好听。初一看,一条线,初二看,眉毛弯,初五六,挂眼镰,初七八,像小船,初九十,切半圆,十五六,像玉盘。老师边说边配上相应的PPT,让幼儿对前半个月的月亮加深印象,幼儿也可跟着PPT跟说儿歌几遍。

  三、 幼儿记录观察记录表

  今天,老师给大家做了一份观察记录表,想请我们的聪明宝宝把这前半个月的月亮变化记录下来,小朋友也可以边念儿歌边做记录。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 展示幼儿的记录表,并让幼儿看记录表念儿歌。

  五、 幼儿表演《月亮婆婆喜欢我》走出活动室结束课堂。

  《月亮的变化》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篇3

  设计思路:

  一天之中有白天和黑夜,本次活动是一个绘本阅读,看了绘本以后,我发现文字较少,图片简单易懂,比较适合低年龄的孩子们阅读,结合本月主题"白天和黑夜",我又根据本班幼儿的发展特点将绘本的内容进行了适当的改编,让这本绘本更加符合孩子们的最近发展区。在主题背景下的课程实施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在情感的发展上比较欠缺,希望通过绘本主人公"月亮妈妈"表情的不同变化,带动孩子们内心的情绪变化,有丰富的情感体验,感受夜晚景色的美好。

  活动目标:

  1.感受"月亮妈妈"表情的不同变化,体验夜晚景色的美好。

  2.知道夜晚会出现月亮,月亮会有不同的变化。

  活动准备:

  1.大绘本

  2.多媒体课件、音乐活动过程:

  一.音乐导入(播放"摇篮曲",教师带领孩子们哄宝宝睡觉)重点提问:现在是什么时候?你从哪里看出来是晚上?

  教师总结:因为天好黑好黑,屋子里开着亮亮的灯,我们唱着歌儿哄宝宝睡觉,告诉我们晚上到了。

  二.阅读绘本,理解绘本内容

  (一)教师带领幼儿共同阅读绘本

  1."月亮妈妈"露出了笑脸屋顶突然亮起来了,是谁来了?(跟月亮妈妈打招呼)

  2 ."月亮妈妈"露出了难过的表情

  (1)看看月亮妈妈的表情有什么变化?她为什么不开心了?

  (出示"乌云"图片)

  (2)谁来了?乌云遮住了月亮妈妈的脸,你们想对它说什么?(教师带领幼儿说出绘本中的语言对话)

  (3)乌云说它不是存心要遮住月亮妈妈的笑脸,它是要跟月亮妈妈说一句悄悄话,现在它走了,我们原谅它好吗?

  3 ."月亮妈妈"眯着弯弯的眼睛,露出了快乐的笑脸重点提问:月亮妈妈露出了怎么样的表情?

  教师总结:乌云走了,月亮妈妈又露出了笑脸,不过这一次因为有了你们的帮忙,所以月亮妈妈比刚才笑得更甜、更开心了,谢谢你们!

  (二)情感迁移重点提问:你想对月亮妈妈说什么?用一句好听的话告诉她。

  三.音乐延伸播放"摇篮曲",教师扮作月亮妈妈哄孩子们睡觉。

  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是我根据一本绘本进行创编的,刚拿到绘本的时候我就被简单的图画所吸引,因为它特别适合低年龄的幼儿阅读,之后我又到网上查阅了资料,发现这个绘本是给0—3岁的幼儿阅读的,因此在教学难点上我进行了提升,不仅有说的,想象的,还有情感上的培养。

  根据本班幼儿的特点,我将目标的重点落在了情感表达上,教学活动过程中,我始终将目标牢记于心,无论是舒缓的音乐,还是简单的绘本,到最后的哄宝宝睡觉,都是为了渲染一种气氛,让幼儿沉浸在夜晚的美景中。另外通过月亮妈妈表情的不同变化,带动幼儿内心的情绪变化,体验从难过到快乐的情绪转变。

  活动中孩子们令人意外的表达让我感觉很惊喜,因此我也用简洁巧妙的语言帮助他们总结和提升经验,我始终告诉自己,孩子们真正体验到的东西才是我所追求的,因此我尽量让他们表达,让他们找出答案,而我则是倾听者和引导者,到结束后我发现有一位幼儿在对着绘本上的月亮妈妈说再见,这时我终于体会到了这节课的成功点,孩子们已经深深的沉浸在故事中,他们真的喜欢上了"月亮妈妈",在回教室的路上他们还在高兴的说着月亮妈妈。

  当然整节教学活动也存在着不足之处,我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语过于冗长,为了让幼儿理解也经常重复语言,我应该给孩子们思考和讨论的时间,以便于他们能够更清楚的理解和表达。语言活动中还是要注重幼儿语言的表达,因此我将考虑如何让幼儿在活动中多说,多方位感受。

  《月亮的变化》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篇4

  一、教材分析

  “变化的月亮”是《科学》二年级上册第4单元“白天与黑夜”中的第3课。本课内容主要体现课标13.3低年段的要求“描述月相的变化现象”。具体到教材中,就是让学生了解月亮的形状(月相)每天不同,会发生变化,并通过观察认识常见的月相形状特征。这里并不进一步要求学生掌握月相变化的规律及月相的成因。

  本课由2个活动组成。活动1是会“变脸”的月亮,主要是引导学生发现月相的常见形状有哪些。本活动的重点是月相剪纸,虽然形式是剪纸,但剪之前必须要画出来。

  所以观察和认识常见月相形状的特征才是本活动的核心。活动2是课后继续观察月相,一来验证自己的学习,起到巩固的作用;二来通过观察月相的变化,为将来进一步学习月相变化的规律打基础。

  二、学情分析

  月相变化是学生熟悉的自然现象,但几乎没有学生认真观察过月相。从课堂上对学生的前概念测试可以发现,学生对月相的了解主要有满月、蛾眉月(或残月)。而对蛾眉月的形状了解往往也是错误的(多数学生认为是大弯钩形)。

  三、教学策略

  1.从教的方面来说,主要采取建构科学概念一般模式。先对学生进行有关前概念的测试,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和产生矛盾。然后在此基础上去引导学生去观察,发现和认识月相形状的特征。然后再通过画月相及剪月相来巩固刚形成的科学概念。

  2.从学的方面来说,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一般都很感兴趣。而且本课的观察内容不是很复杂,学生很容易有发现。再加上有趣的动手画及剪纸活动,学生会非常积极地完成学习内容。

  四、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月相一般有哪些形状。

  2.通过观察认识月相变化的特征。

  3.通过本课的学习对月相的变化能产生观察的兴趣,并在课后继续观察。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通过观察发现月相形状的特征。

  教学难点:峨眉月(凸月)形状的特征。

  六、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课件、剪刀、圆形白纸(滤纸)。

  七、教学过程

  (一)任务驱动

  课件:驱动画面、主题人物猜谜语。

  问题:大家都猜对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变化的月亮。

  课件:出示和板书本课课题“变化的月亮”。

  (二)活动探究

  (1)活动1:会“变脸”的月亮

  问题:我们看到的会变化形状的月亮,在科学上叫作月相。常见的月相形状有哪些?

  谁能画一画?

  教师请几位学生到黑板上画出月相。

  讨论:他们画的都正确吗?还有没有他们没有画出来的月相形状?

  课件:展示常见月相的照片,让学生观察。

  画月相:根据观察指导学生在活动手册上画月相,要求学生画出不同形状的月相。

  展示:选取部分学生的画的月相进行展示,先看是否画了满月、峨眉月、上(下)弦月、凸月这几种形状。然后特别选出几幅特征画得不同峨眉月、凸月亮展示,引发矛盾。

  问题:这几幅画哪些是正确的?

  课件:出示相关月相(含黑暗部分)的大图,并进行居中分割,让学生观察月相形状的特点。

  活动:指导学生用圆形滤纸剪月相。先对折再画弧线、然后再剪。

  (2)活动2:观察月相

  布置学生回家和家长一起观察月相。讨论应该注意的事项。

  :学生本课所学的知识。

  八、板书设计

  第14课 变化的月亮

  《月亮的变化》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

  2、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农历下半月由圆到缺。

  过程与方法:

  1、学会观察月相的变化过程。

  2、根据已有的现象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而做出假设,同时能在小组学习中收集整理别人的观点,并且根据一定的事实对自己的假设进行调整。

  3、初步学习利用模型来解释自然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初步意识到宇宙是一个变化的系统。

  2、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月相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教学难点:

  在模拟的过程中认识月相变化的本质。

  教学准备:

  圆纸片,剪刀,胶水,半明半暗(半黑半白)的球 。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创设情境,引出月相话题:

  猜谜游戏: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

  答:月亮(月球)

  提问:从这则谜语里你得到了月亮的哪些信息?

  预设:学生回答月亮的圆缺变化和位置变化

  2、讲解:月亮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

  二、认识月相并给月相排序

  1、出示几种不同的月相,认识一些月相的名称

  2、学生能说出娥眉月与残月,上弦月与下弦月,上凸月与下凸月的区别。

  3、小组(6人一小组)里每位学生在圆纸片上画一个月相(要求6位同学画的各不相同),并剪下来。

  4、在小组中讨论,自己剪出的月相大致是农历什么时候的?

  5、6个同学把剪下来的月相按照自己的猜想进行时间先后的排列,并贴到黑色卡纸上。

  6、黑板上展示每个小组的月相排列,全班讨论并交流:哪些大家觉得可能正确?说说原因。

  三、模拟月相变化

  1、设疑:月相的变化是月球的形状在变化吗?是伴随着月球的什么运动发生变化的?

  (预设: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月亮在绕地球做公转,公转的周期大致为一个月。)

  2、小组内讨论交流:能否用做模拟实验的方法来研究月相变化?用什么来模拟?怎样模拟?

  3、进行模拟实验:

  (1)小组里其中5位同学围圈而坐,背靠圆心,围成一个小圆。每一个同学的所坐的位置表示月亮在公转时候的一个对应位置:这里规定,1号同学坐的正前方面向黑板,既对应的是农历三十和初一(看不到月亮);2号同学正前方为月亮在初三初四时的位置(看到的月相为娥眉月),3号同学坐的位置为农历十一十二的位置(看到上凸月),4号同学前面为农历十五十六(看到满月),5号同学为二十二和二十三(看到下弦月)。

  (2)把教室里的黑板模拟成太阳,用半黑半白的球当作月球,其中黑的部分表示暗面,白的部分表示亮面;一位同学把“月球”举在空中,使“阳光”照到“月球”上,围绕着圆圈逆时针走一圈,5位同学把经过自己正前方的月相画到圆纸片上。

  (3)每位同学将画好的月相剪下来,并按照顺序依次贴到黑色卡纸上。

  (模拟实验成功的关键在于:用来模拟月球的半明半暗的球体,它的明亮一面始终向着“太阳”。)

  4、看黑板上每个小组的月相变化图,提问:通过模拟月相变化的实验,你有什么发现?

  5、学生思考回答。

  6、小结:月相是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性的。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下半月再由圆到缺。

  (其他的说法也正确:1、月相的变化经历新月——上弦月——圆月——下弦月——残月的过程。2、上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大,直到满月,亮面在右侧;下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小,直到朔月,亮面在左侧。)

  7、对比一下,我们前面排序时所贴的月相,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

  8、对于我们得出的月相变化规律,你还有什么问题吗?有没有哪些地方是不妥的?

  四、课外拓展:

  1、动脑筋:今年春节晚上,某商店被盗。第二天,公安人员审询了最有嫌疑的两个嫌疑犯张三和李四。张三说:“昨晚十点钟,借着月光我看到李四进商店偷东西。”李四说:“十点的时候,我正在家里睡觉。”请你帮助公安人员判断,谁最有可能是罪犯,为什么?

  (答:张三最有可能是罪犯。因为春节是正月初一,根本没有月亮,可张三说他借着月光看到李四进商店偷东西,是在撒谎,因此,他最有可能是罪犯。)

  2、课外观察:每天下午放学后的傍晚时分和上午上学前的清晨时分进行观察,并记录白天天空中的月相。

  《月亮的变化》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篇6

  目的要求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月球围绕地球的公转运动及月相的成因。

  2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会做月相成因的模拟实验)、推理能力和想像能力(根据月球方位变化和月相变化推想月球的运动和月相的成因)。

  3 、通过认识月球的运动向学生进行科学自然观教育(使学生体会到天体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 、分组实验材料:电灯 (瓦数大的)、皮球。

  2 、挂图或投影片:一个月的月球方位和月相变化、月球的公砖、月相成因示意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l 、提问:

  ( 1 )地球在空中是怎样运动的?

  ( 2 )地球自转一周用多少时间?地球公转一周用多少时间?

  ( 3 )伴随地球自转发生什么现象?伴随地球公转发生什么现象?

  ( 4 )我们是根据什么推想地球运动状况的?(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情况。)

  2 、谈话:

  ( 1 )在中年级的时候,我们曾用一个月的时间观察过月球。月球除了像太阳一样有东升西落的现象以外,还有什么现象?

  (出示挂图或投影片:一个月内的月球方位和月相变化。)

  ( 2 )说一说,在一个月内不同日期的同一时刻,月球在天空中的方位有什么变化?月球的样子有什么变化?

  ( 3 )关于月球的方位变化和月球的圆缺变化,你有什么问题?

  3 、讲述:这节课,我们来研究月球的运动和月球圆缺变化的原因。

  学习新课

  1 、指导学生认识月球的运动

  ( 1 )讲述:我们首先来研究月球在天空中的方位变化能告诉我们什么。月球在天空中的方位变化有两种,一种是在一天中不同时刻的变化,另一种是在不同日期同一时刻的变化,我们分别来研究。

  ( 2 )讨论:

  ①根据你过去的观察说一说,在一天中的不同时刻(傍晚 6 时、 7 时、 8 时……),月球在天空中的方位是怎样的变化的?(自东向西移动)每天都是这样吗?你认为这种变化是怎么产生的?(就像太阳东升西落一样,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

  ②在不同日期的同一时刻 (初二、初四、初八……的傍晚),月球在天空中的方位是怎样变化的?(自西向东移动)这说明什么?(月球在自西向东运动)这种变化会不会是由于地球自转或公转产生的?(不会)为什么?(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

  ③农历初二、初八、十五的傍晚,月球分别在天空中的哪个方位?农历十六、二十二、二十八的早晨,月球分别在天空中的哪个方位?月球在天空中移动的“路线”(轨迹)是什么样的?(弧形)

  ④上半月,我们看到月球在地球上空沿弧线自西向东运动;下半月,我们仍然看到月球在地球上空沿弧线自西向东运动。这说明什么?(说明月球在围绕地球转动,转动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⑤农历初二月球在什么方向?农历十五月球在什么方向?每个月都是这样吗?这说明什么?(这也说明月球在绕地球运动,只有这样,上述现象才能循环出现。)

  ⑥通过以上分析,你知道了什么?

  ( 3 )出示挂图或投影片:月球的公转。

  ( 4 )教师小结: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知道,月球总在围绕地球转动,月球的这种运动叫做公转,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 5 )指导学生填写课文中这个问题的空白。

  2 、指导学生认识月相的成因

  ( 1 )讲述:下面我们来研究月球的圆缺变化。月球圆缺的样子叫做月相(板书:“月相”)。

  ( 2 )讨论:

  ①随着日期的推移,月相是怎样变化的?(初二是向左弯的月牙儿,初八是有半边明亮,十五是圆月,二十二是左半边明亮,二十八是向右弯的月牙儿。)每个月都是这样的吗?从月圆到再次看到月圆,中间相隔多少时间?(农历一个月)

  ②月相变化是月球的形状在变化吗?你认为可能是什么在变化?

  ③月球会发光吗?为什么我们看到月球是亮的?(月球反射的太阳光)在阳光的照射下,整个月球都能被照亮吗?哪部分是亮的?(板画说明,只有月球向着太阳的一面才是亮的,才能反射光刀由此推想月相变化可能是怎么回事?)

  ④月相变化是伴随月球的什么变化发生的?伴随月球的方位变化而发生,随着日期的推移,月球逐渐向东移动,月相不断变化。)这两种变化在时间上有什么共同的规律?(月球的方位变化与月相变化部是循环的,周期都是农历的一个月。)由此推想月相变化可能与什么有关系?(可能与月球围绕地球的转动有关系。)

  ( 3 )讲述:以上,我们对月相的成因做了一些推测,认为可能与月球的公转有关系。为了证明这些推测对不对,我们来做个实验。实验的方法是:用教室里这盏灯当作太阳,你自己当作地球,用皮球当作月球;把“月球”举在空中,使灯光照到“月球”上,观察此时月球的明亮部分是什么形状;然后使“月球”围绕“地球”公转一周,观察月球的明亮部分有什么变化?

  ( 4 )学生分组实验。

  ( 5 )汇报实验结果。

  ( 6 )讨论:

  ①以上实验说明什么?

  ②根据以上研究,说说月相是怎样形成的?

  ( 7 )讲解:月球不会发光,朝着太阳的一面是明亮的,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暗的。月球在公转过程中,向着地球的一面有时全部是明亮的,有时明亮部分大于黑暗部分,有时明亮部分与黑暗部分各半。有时明亮部分小于黑暗部分,有时全部是黑暗的。这样,在地球上就会看到有月相变化。

  ( 8 )指导学生填写课文中这个问题的空白。

  ( 9 )提问:用你自己的话说说,月相变化是怎么产生的?

  巩固应用:

  1 、讲述: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月球的运动和月相的成因。

  2 、提问:

  ( 1 )月球在天空中是怎样运动的?运动的方向是怎样的?

  ( 2 )伴随月球的运动我们看到什么现象?

  ( 3 )月相的成因与哪些因素有关系?如果月球本身会发光,我们会看到有月相变化吗?如果月球不是绕地球转动,我们会看到有月相变化吗?

  布置作业:

  思考:据研究,月球也有自转运动,可是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球总是同一面,看不到月球的背面,这是怎么回事?

  《月亮的变化》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它在不停地绕地球公转,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月球本身不会发光,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的太阳光;月相变化是月球在不断绕地球公转的过程中发生的。

  2.能够对月相变化的原因做出合理的假设和猜想;能够用模拟实验探究月相形成的原因。

  3.愿意倾听其他同学对于月相变化原因的观点和评述。

  教学准备

  大白纸、记号笔、黄色乒乓球、台灯、铅笔、粉笔。

  第一课时

  1.提出研究问题

  (1)出示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盈月、满月、凸亏月、下弦月、残月这八种典型月相的图片,让学生根据从农历初一开始出现的顺序排列。

  (2)提出研究问题:月相的变化是怎样形成的?

  2.形成研究假设

  (1)让学生以小组进行讨论:月相每个月重复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2)让学生在班上汇报自己的想法。

  (3)把学生按照不同的解释分成小组,并且根据自己的想法作出一个示意图。

  在绘制示意图之前,为了让不同学生画的示意图能够被相互理解,教师提出以下几点

  ①示意图要表示出从北极俯瞰时,地球和月球的位置;

  ②当月球处于轨道上的不同位置时所出现的月相。

  ③月球绕地球转动的方向

  (4)学生展示并介绍自己的示意图。其他的学生可以针对示意图提出疑问并要求解释。

  (5)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大家做出的不同假设以及针对各种假设存在的疑问。

  3.设计模拟实验

  (1)让持有不同见解的学生设计出一个模拟实验来检验示意图中展示的假设。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①用什么来代表示意图中的地球、月球和

  ②怎样表示月球绕地球的运动?怎样观察月球在不同位置时出现的月相?

  (2)让学生根据制定的实验方案准备试验所需要的材料。

  第二课时

  1.进行模拟实验

  1)让学生按照不同的假设分成小组进行模拟实验。

  (2)教师巡视、指导不同小组进行实验的情况。

  2.汇报实验情况

  (1)让各组学生汇报模拟实验中出现的情况,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引导他们回答:

  ①在实验中你是怎样让月球绕地球运动的?你这样做的根据是什么?

  ②如果要看到新月的时候,月球应该在什么位置?这时对应的日期应该是什么时候?如果要看到其他典型的月相,月球应该在什么位置?

  ③在你的模拟实验中月相变化的顺序和我们实际观测到的月相变化的顺序是不是一致的?

  ④根据模拟实验的情况,你认为自己的假设是正确的吗?如果不正确,你的根据是什么?要怎样修改?

  3.总结月相形成的原因?

  (1)让学生用自己擅长的方式交流总结月相形成的原因。

  (2)让学生思考:如果月球绕地球运动的方向反过来,对于月相的变化有什么影响?

  4.布置作业

  让学生根据实验的结果修改自己所作的月相成因的示意图。

  《月亮的变化》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对事物有好奇心,愿意积极参与探索,感受自主探索的乐趣。

  2.认识月亮形状变化的规律,知道自然界中的事物会发生变化。

  3.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月亮形状的变化规律。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月亮”组图;“变化的月亮”图片。

  纸面教具:《月亮的变化》记录单。

  材料准备:操作材料“变化的月亮”;颜料、水粉刷、颜料盘、白纸、蜡笔。

  活动过程

  一,出示组图联系幼儿已有经验讨论月亮的形状

  ——天黑的时候我们会看到月亮挂在天上,月亮的形状都是一样的吗?

  ——你看到过什么形状的月亮?它像什么?

  二,发放操作材料引导幼儿探索月亮变化的规律

  ——慢慢地拉动细绳,看看月亮的形状发生了什么变化?

  ——它有什么规律呢?

  三,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认识月亮形状变化的规律

  ——月亮形状的变化规律是不是你们说的那样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左边的小月牙和右边的小月牙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四,鼓励幼儿用绘画的方式呈现月亮形状变化规律

  1.教师介绍绘画要求。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月亮的变化》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了解月亮变化的规律。

  2.知道月亮变化的顺序。

  3.初步对天文知识产生兴趣。

  重点难点

  1.活动重点:幼儿初步掌握月亮变化的规律。

  2.活动难点:正确掌握月亮变化的顺序。

  活动准备教师准备:

  月亮变化的图片,视频《月相变化》,一则关于月亮的谜语。

  幼儿准备:几张实拍月亮的照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通过猜谜语,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跟大家猜个谜语,你们想听听吗?

  幼:想听。

  师:那小朋友们要仔细听哦。有时圆圆像个盘子,有时弯弯像只船。

  要问这个是什么?晚上抬头向天看。

  师:小朋友们仔细想一想,晚上会在天空中出现的,是什么?

  幼:是月亮。

  师:那小朋友们想一想,你们平时看见的月亮是什么样子的?

  幼:有时圆圆的,有时弯弯的。

  教师小结:通过猜谜语,引发幼儿对本次活动的兴趣。教师让幼儿回忆平时看到的月亮,激发幼儿的思考与探讨,寓教育与生活。

  (二)基本过程

  1.展示照片,让幼儿说出自己看见的月亮形状。

  师:那有小朋友能给我们展示一下自己晚上看见的月亮吗?

  (教师请幼儿展示照片)

  师:请小朋友们仔细看看小伙伴展示的月亮是什么形状的。

  幼:好。

  (幼儿自由发言)

  师:那为什么我们每次看见的月亮都不一样呢?你们知道月亮是怎样变化的吗?

  幼:不知道。

  2.通过观察,让幼儿发现月亮的变化过程。

  师:那现在,老师给大家播放一个视频,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月亮是怎样变化的。好吗?

  幼:好。

  (教师播放视频《月相变化》)

  师:小朋友们,看完了视频,你们知道月亮是怎样变化的吗?

  幼:先从弯弯的变成圆圆的,在变成弯弯的。

  师:对,小朋友们观察的真仔细,但是你们知道月亮为什么会变化吗?

  幼:不知道。

  3.教师给幼儿简单的讲解月亮变化的原理。

  师:那老师今天就给大家简单的讲一讲。因为月亮本身不会发光,

  是太阳将光照射在月亮身上,但有的时候地球会挡住太阳照在

  月亮上的光。因此我们每次看见的月亮都不一样。

  教师小结:刚开始时,幼儿对月亮的变化过程很陌生。但是经过教师的讲解之后,初步了解了月亮变化的过程,并开始对变化的过程产生兴趣。

  (三)结束部分

  1.通过排序,加强对月亮变化过程的认知。

  师:现在老师手上有几张关于月亮变化的图片,想请小朋友们帮老师排一下顺序,好吗?

  幼:好。

  师:在排序的过程中,如果有小朋友不会,一定要举手,向老师提问哦。

  师:老师看见小朋友们都能正确的排好序,小朋友们真棒。给自己比个心,好不好?

  幼:好。

  教师小结:教师请幼儿排序,加深幼儿对于月亮变化过程的了解。在排序过程中,还是有孩子不能正确的进行排序,教师应多对此类孩子加以指导。

  (四)活动延伸

  师:小朋友们今天表现的都很棒,很多小朋友都能正确的排序。老师想请小朋友们回家收集两句关于月亮的诗句,下次活动时与老师和小伙伴们分享。好不好?

  幼:好。

  活动反思

  《会变的月亮》是一个比较有科学性的活动,适合大班幼儿年龄段的教学活动,在活动中,教师应尊重幼儿的主题地位,引导幼儿去观察和发现。针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教师也要及时的纠正和指导幼儿。在活动结束后,我认为以后还可以进行一些新的活动,拓宽幼儿的知识面和想象力。

  《月亮的变化》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篇10

  设计背景

  月亮是孩子们感兴趣的,是生活中可以见到的,鉴于孩子们的这种生活经验我参阅了很多这方面的课案及常识,并根据《会变的月亮》设计了适合于大班孩子的综合活动过程,让孩子们更加的感兴趣,更加的易于理解。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初步了解月亮圆缺的规律。

  2、愿意倾听并进行讲述,能简单地记录月亮外形的变化。

  3、萌发对月亮变化的好奇心和观察兴趣。

  活动准备

  1、视频故事、故事配图、月亮变化分解视频。

  2、月亮变化记录纸。

  活动过程

  1、通过猜谜语导入课题。

  (1)小朋友们你们好,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一则谜语,想不想猜一猜,(想)好,小耳朵可要仔细听噢!

  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象个圆盘,有时象把镰刀。

  (2)小声的告诉我谜语里说的是什么?(师同时举起左手)好,你说,小声的告诉我,你再说,刚才有几位小朋友告诉我说谜底是“月亮”。小朋友你们说他们说的对吗?对了,他们猜的非常正确,很不错。

  (3)那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见过月亮呀?(见过)你见到的月亮是什么样子的呀?小朋友们真棒!观察的真仔细。那么我这儿还有一个关于“月亮”的非常有趣的故事你们想不想听啊?(想)故事的名字叫《月亮姑娘做衣裳》请小朋友们小耳朵仔细听,小眼睛仔细看。

  2、讲述故事并进行讨论。

  (1)听多媒体讲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

  (2)提问:

  ①这个故事听完了,哪位小朋友来告诉大家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的名字叫《月亮姑娘做衣裳》)真棒说的很正确。

  ②月亮姑娘有没有穿上漂亮的新衣服?为什么没有穿上呢?

  ③月亮姑娘是怎样变化的呢?(幼儿根据记忆随便说说)

  ④刚才我们几位小朋友说的都非常的好,现在我还想请小朋友仔细想想故事里讲了月亮有几次变化,按照顺序说完整,有没有小朋友能够说一下?(师指导:一开始月亮是细细的、弯弯的,过了第一个五天月亮变成了什么?过了第二个五天月亮变成了什么?过了第三个五天月亮变成了什么?)(幼儿回答时,教师小结同时出示教具。)噢!过了第一个5天,月亮姑娘到裁缝师傅这儿拿衣服时,月亮姑娘由细细的、弯弯的眉毛变成了弯弯的镰刀的样子。她的衣服连扣也扣不上,裁缝师傅说:“那我重给你做一件,再过五天来取吧!”(出示第一个五天及镰刀图)等过了第二个5天,月亮姑娘又变了,变成了弯弯的小船的样子,衣服连套也套不上。裁缝师傅涨红了脸说:“看来我又要重做了。”咦!你们谁知道裁缝师傅为什么会涨红了脸呢?裁缝师傅以为自己做衣服的本领没有学好,其实是不是裁缝师傅的本领没有学好呢?(不是的)是因为月亮一直在变化。(贴上第二个五天及弯弯的小船)又过了第三个5天,月亮又长胖了,变成了大圆盘,裁缝师傅说:“啊,你又长胖了!”“唉!你的身材量不准,我也没法给你做衣裳了。”(出示第三个五天及圆盘贴上)

  ⑤小结:小朋友们真棒,都知道故事中所讲的月亮姑娘变化的样子。那么你们知不知道月亮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呀?(由瘦到胖的规律变化的,有小月牙变成大圆形都对)师小结:月亮呀在前半个月时是由瘦到胖的变化,到了后半个月的时候是由胖到瘦这样反反复复变化的。

  ⑥小朋友们刚才我们听了有趣的《月亮姑娘做衣裳》的故事,小朋友们还从故事里懂得了很多知识,那你们会讲这个故事吗?好,我们就来看着视频一起响亮地讲一遍。

  ⑦刚才小朋友讲的真棒,我们小朋友们不仅会讲《月亮姑娘做衣裳》的故事,还知道月亮是在有规律的不断变化的,那么我请我们小朋友想想看,我们平时看到的月亮还象什么?除了像故事里说的,你觉得还象什么?

  3、记录变化。

  刚才小朋友们知道月亮变化是有规律的,还说了好多像月亮的东西,那么我们现在就把月亮的变化记录下来好不好,小朋友我们在记录月亮变化的规律时,还可以把像月亮的东西画在格子里?(好)幼儿人手一份记录纸画月亮圆缺变化,提醒注意变化的顺序。

  小结:我们小朋友真聪明,都知道月亮变化的规律了。那么谁知道月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的呢?

  4、讨论月亮变化的原因。

  月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的呢,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理解。先说一说然后让孩子们看多媒体初步粗略理解太阳、地球、月亮三者的关系。

  教师总结: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它发出的光来自于对太阳光的反射。月亮有变化是因为地球挡住了太阳光反射到月亮上的光线,月亮越小时说明地球挡住的光越多,月亮变圆时说明这时地球转动到月亮旁边,没有挡住太阳照射到月亮上的光。你们看,月亮是什么形状的?(圆形的)当地球挡住了太阳照射到月亮上的光时,月亮就变得不圆了,如果地球没有挡住太阳照射到月球上的光,月亮就是圆的,我们把这种月亮的变化叫做圆缺变化。好了今天我们小朋友都知道了月亮会有圆缺变化,我请小朋友们每天晚上做个记录,看看月亮是不是每天晚上都在变化,变得像什么,一个月之后带给老师看看你的记录好不好。(好)那我们把刚才学到的知识讲给其他小朋友听听好吗。

  附:故事 月亮姑娘做衣裳

  夜晚,月亮姑娘出来了,细细的,弯弯的,好像小姑娘的眉毛。凉风吹得她有点冷,她就撕了一块云彩裹在身上。

  月亮姑娘想:我还是找一位裁缝师傅做件衣裳吧。裁缝师傅给她量了尺寸,说:“尺寸量好了,过五天来取吧!”过了五天,月亮姑娘长胖了一点,好像弯弯的镰刀。她来取衣裳了,衣裳做的真漂亮,可惜太小了,穿在身上连扣子也扣不上。

  裁缝师傅说:“那我重给你做一件,再过五天来取吧!”五天过去了,月亮姑娘又长胖了一点,弯弯的像一只小船。她来取衣赏,衣裳做的更漂亮了,可惜月亮姑娘连套也套不上。

  裁缝师傅涨红了脸,说:“看来我又要重做了。”又是五天过去了,月亮姑娘来取衣裳,裁缝师傅看到月亮变得圆圆的,像一只圆盘那样,吃了一惊:“啊,你又长胖了!”裁缝师傅叹了一口气,对月亮姑娘说,“唉!你的身材量不准,我也没法给你做衣裳了。”原来,月亮姑娘每天都在变化,所以她到现在还穿不上合适的衣裳。你看,白天太阳公公出来了,她不好意思出来,只是在晚上才悄悄的露面。

【《月亮的变化》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教案水的状态变化06-09

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变化》设计01-15

月亮变化作文04-16

关于月亮变化的作文01-15

幼儿园大班有趣的科学教案02-17

幼儿园大班的优秀科学教案01-21

有关幼儿园大班的科学教案03-23

幼儿园大班《空气》科学教案02-28

幼儿园大班《叶子》科学教案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