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通用12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美术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美术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颜料或各种辅助材料来装饰石头,体验在石头上做画的乐趣。
2、能大胆的进行石头的组合,创造出新颖的形象。
3、尝试用装饰好的石头造型来创编故事,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各种形状的小石头(已洗净凉干并分类)
2、油画棒、棉签、橡皮泥、各色纸、毛线、假花、双面胶、吸管、稻草、瓶盖、牙签、皱纹纸等。
3、各组一块抹布。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以动画片形象引入,出示范例,引导幼儿观察讨论。问题:1、他们是什么做的呀?
2、你们觉得这块小石头象**吗?
3、**和**有什么不一样的呀?
(二)教师引导幼儿看看、说说、想想石头象什么?
要求:1、每个小朋友去挑选一块自己最喜欢的石头,玩玩、说说、想想它的形状象什么,可以变成什么?
2、和同伴说说你的石头可以变成什么?为什么?
3、如果将石头组合起来,你觉得它又象什么?
(三)教师介绍制作方法,引导幼儿先在纸盒内组合石头,然后对石头进行装饰,再用双面胶将石头固定在纸盒上,最后对纸盒进行装饰,完成作品。
(四)教师提出活动要求
要求:
1、小朋友要先想好要把你的小石头变成什么。
2、要用上各种好看的颜色。
3、在装饰纸盒的时候要先想好,你要如何装饰才能编出一个好听的故事来。
(五)幼儿创作石头画,教师指导
教师重点指导幼儿大胆想象,能利用各种石头进行组合,创作出各种造型。鼓励幼儿大胆选择各种辅助材料及工具。
(六)创编故事
教师组织先完成作品的幼儿利用自己制作的石头来创编故事。
美术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并掌握怎样欣赏抽象画
2、掌握简单的绘画语言,并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把自然风景变成艺术作品。
二、教学重点
欣赏并领会自然美与意境美的变化,掌握在似与不似间怎样去表现绘画作品。
三、教学难点
在意境上领会作品,并掌握一定的方法在意境上去表现绘画作品。
四、教学程序
(一)情境导入
1、音乐导入:老师喜欢边听音乐边画画,画画的感觉油然而生,老师邀请大家来聆听一首音乐,感受艺术的旋律意境。
2、揭示课题:听到这首乐曲,你的脑海浮现出什么样的画面?音乐和绘画从来都是一家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形色协奏曲”。
(二)形式初探
1、欣赏画家作品:在这三幅画中,树的形象构成发生了什么变化?
2、小结:艺术家在创作中,常常在似与不似之间寻找新的表现形式。画家抓住树的特点,用简化概括的弧线交织出形象,形式由写实变得抽象。
(三)提炼元素
1、感受发觉:看看这张摄影的《山川》,能提取什么美术语言?
2、尝试训练:你能用怎样的线条表现这张山川景色给你的感受呢?请一位学生上台快速画出,老师进行修整与总结。
3、欣赏提升:出示《山川》作品赏析,画家用流畅、疏密的线条抓住了山体的形和山体的质感。
4、提炼元素:这几处风景能提炼什么造型元素进行创作呢?
板书:提炼元素:线、点、面??
(四)形式探讨
1、作品参照对比:看一看,画与实景哪些地方相似,哪些地方不相似呢?相似的有整个的角度,东西没变,不相似的有屋顶变成了一块块近似长方形,窗户变成了小块的近似正方形,整个房子的轮廓变得更简洁了。
2、小结:吴冠中先生忽略细节,抓住民居的特征,用平稳简练的线条和块面构成景致,色彩简单明净,表现出江南水乡宁静,淡雅的意境。板书:表现形式:概括,简练。
(五)主观表达
1、感受色彩:这两幅作品给你什么不同的感觉?为什么?课件出示同一画面不同颜色的两
2、赏析画作:吴冠中先生《窗外无月》,颜色的处理如何?吴冠中先生把房子的墙主观地画成了绿色和红色,中间穿插了大块的白和黑,使画面色彩能够和谐响亮,正是形色的协奏。
板书:主观设计
(六)欣赏提升
1、老师示范:以梯田为例,先用曲线画田埂,再用扁笔去画田地的色彩,田埂和田地简单、概括。提醒注意勾线的轻重快慢,颜料的干湿浓淡。描绘一幅形与色的协奏曲。
2、作品欣赏:看看不同画家是如何处理形色,谱写出一幅幅“形色协奏曲”。
(七)学生作业
1、作业要求:选择一张你喜欢的风景图片,运用形色描绘一幅风景,注意把握色块的变化和物体主要特征。
2、教师巡行指导。
(八)展评拓展
1、典型展评:把学生绘画作品和照片进行对比欣赏,分析绘画是不是抽取了照片中的形与色,主观概括地表现了主要特征。还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2、拓展延伸:抽取事物主要特征的绘画,有时也可以把它叫做抽象画。抽象是相对的,由这三幅画你觉得抽象的发展方向是怎样的?你能利用课余时间了解抽象艺术吗?
美术教案 篇3
活动要求
1.在尝试中引导幼儿认识色彩的冷暖关系,即冷色调、暖色调。
2.激发幼儿的想像力。
3.培养幼儿敢于大胆尝试的精神。
活动准备
立体房子两座,各种色卡5套,兔子一家头饰三个。作业纸、油画棒、音乐磁带、录音机、大头针等。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引起幼儿兴趣教师扮演兔妈妈,带着孩子来到两座房子前。
师:小朋友,你们好,我们是兔子一家,最近我们新造了座房,可还没有装饰,听说你们的绘画能力很强,所以想请你们帮我设计一下,我的短尾巴小兔喜欢温暖一些的房间,我的长耳朵兔子喜欢凉爽一些的房间,小朋友们肯帮我吗?
二、第二次尝试,请幼儿分色卡
1.请你根据小白兔的要求分色卡。
师:小白兔妈妈已经告诉了你们,长耳朵喜欢凉爽一些的墙饰,短尾巴喜欢温暖一些的墙饰,那么请你们根据它们的要求来把桌上的许多色卡分一下。
2.师:小朋友请你告诉我,你是怎样分的?你为什么这样分呢?
3.教师启发和引导幼儿掌握冷色调和暖色调的定义。
教师小结:用这种冷色来画成的画叫冷色调,冷色调看上去较凉爽。用这些暖色来画的画叫暖色调,暖色调看上去较温暖。
三、第三次尝试,制作墙纸
1.师:那么我们就来帮长耳朵设计一些冷色调的墙纸,为短尾巴设计一些暖色调的墙纸。
2.作画要求:小朋友自由选择桌上的各种纸,一种纸制作一种色调。
3.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放轻音乐,增加气氛)。
四、第三次尝试,幼儿贴墙纸
师:小朋友真能干,为小兔设计了这么多漂亮的墙纸,请先设计好的先贴上墙去。
五、幼儿围着两座房子跳舞
两只小兔看到小朋友为它们装饰的房子,心里很高兴,它们邀请小朋友一起来跳舞庆贺呢!
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幼儿欣赏邮票,尝试用鲜明、柔和的色彩装饰邮票。
2.增进幼儿装饰美和色彩美的感受和经验。
活动准备:
1.剪好花边的铅画纸
2.记号笔、油画棒。(人手一份)
3.集邮册3本。
活动重点:
幼儿学会用鲜明、柔和的色彩装饰邮票。
活动流程:
欣赏邮票--师生讨论--幼儿作画--评价活动
活动过程:
1.引起兴趣
2.前两天老师去邮局寄一封信,可是邮局的叔叔说这封信少了一样东西不能寄,请你们帮我看看到底少了什么?(出示信封) 3.这封信到底少了什么?(邮票)
4.你们知道邮票有什么用途吗?(寄信)
5.有的人喜欢把一些用过的和没用过的邮票收集起来,有空的时候拿出来看看,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邮票很美可以欣赏)
6.老师今天也带来一些邮票,我们也来欣赏一下好吗?
7.师生讨论
8.你看到邮票是怎样的?(有花边、有币值、有美丽的图案……)
9.刚才有小朋友看见邮票上有美丽的图案,和表示邮票价钱的币值,在邮票的旁边有白色花边。
10.这是邮票设计师们设计。如果你是邮票设计师,你准备设计怎样的邮票图案?
11.邮票的旁边有一条白边,我们在设计的时候也要留下一条白边,然后在邮票上写上中国邮政4个字,这样就像邮票了。
12.谁愿意将你心里想的邮票图案画给小朋友看呢?
13.幼儿示范
14.幼儿作画
15.你们想不想也设计一张邮票?
16.请你们先想想你想设计一张怎样的邮票,然后再画到纸上。
17.幼儿作画,教师指导。提醒幼儿要在设计好的图案旁留下一条白边。
18.活动评价
19.谁愿意将你设计的邮票介绍给大家听听。
20.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
美术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感知两种或多种颜色混合后产生的艺术效果。
2、尝试使用多种颜色,大胆表现对秋天的田野和树林的感受。(重难点)
活动准备
水彩笔、油画棒等。
活动过程
1、交流对秋天的树林及田野的感受,重点交流对秋季树林和田野的色彩及大树外形的感受。
启发幼儿讨论:从远处望去,秋天的树林和田野是什么样的?从近处看,秋天的树林又是什么样的?
2、欣赏散文诗《秋天的颜色》。引导幼儿讨论:秋天是什么颜色的?
3、引导幼儿大胆设计秋天的树林和田野。
首先,引导幼儿合理地构图,表现秋天的树林和田野。
其次,引导幼儿大胆的使用色彩,用水粉表现秋天的树林和田野,教师鼓励幼儿大胆的运用色彩,有层次地表现秋天的树林和田野。
4、展示欣赏幼儿的绘画作品。
将幼儿的绘画作品展示在“秋天的田野和树林”的互动墙饰中,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和交流。
游戏安排:【秋天到了】。
美术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1、在说说画画中让幼儿感受家人间互相关爱的情感。
2、引导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二、活动准备:
爸爸手偶头像两个、手工纸、记号笔、蜡笔、让爱住我家的背景音乐。
三、活动流程:
讨论——绘画——分享
(一)讨论
1、引入——我看到有两个小朋友在争论一件事情,我们来看一下是什么事情?教师操作手偶模拟情景。
——他们在争论什么事情?(爸爸用哪个手指来代表)——那你的看法呢?用哪个手指来代表爸爸?为什么?幼儿自由发言(爸爸用大拇指代表,因为爸爸最能干。爸爸用中指来代表,因为爸爸最高。)
——那妈妈呢,用哪个手指来代表?为什么?幼儿发言(用食指,因为要跟爸爸在一起……)
——还有你自己呢,又用哪个手指来代表?说说你的理由。
2、小结:我们的看法各不相同,自己都有自己的想法,对吧!没关系,我们每个人都机会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我们可以把自己的想法画出来。
(二)绘画——看,我们这就有一只手,五个手指都是在一起的,每个手指代表一个家人。把自己和家里人分别画在手指上,好吗?记住要把家里人的特征画出来,比如说爸爸戴眼镜的,妈妈是长头发的。
——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强调幼儿画出家里亲人的特征。(音乐)
(三)分享——先画好的小朋友可以跟客人老师去说说你的画,向客人老师介绍一下你的画。
——现在所有小朋友都画好了,我们一起来分享我们的画。
——有很多人已经跟客人老师还有小朋友介绍过了,那我们今天就来介绍一个你最爱的人。
——幼儿介绍一个最爱的'人,说说为什么?
(最爱奶奶,因为奶奶和我一起的时间最长。妈妈。因为妈妈最关心我……)
——老师听了我们小朋友的介绍,发现我们都很幸福是吗?有那么多的人关心你,爱你,那我们小朋友是怎么爱家人的呢?幼儿发言(给妈妈倒水、给爸爸打电话、自己很乖,不烦妈妈……)
——那除了家里人,我们还爱谁?怎么爱他们?(爱老师、爱伙伴、爱小动物……)
——我们都生活在幸福的大家庭里,有那么多的人爱我们,我们也要关心他们,让他们知道我们也是爱他们的。
——你们看可以把我们的手变成什么?幼儿发言。看老师把它变成什么?我们把手都连在一起,变成一棵树。就像树的树枝和叶子一样,生活在一起,都是一家人。(教师添画贴好的手成一棵树状。)——我们的树还没有名字呢,我们来给他起个名字吧!(家庭树、爱心树……)
——今天我们介绍了很多自己爱的人,我们回去告诉他们,用我们的行动来表示我们也是爱着他们的,好吗?
活动结束。
美术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的观察力。
2、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能看懂简单的实物步骤图。
4、享受折纸的乐趣。
5、加深对狗的认识。
活动准备:
小狗“比比”头饰或手偶、三角形的纸、折纸步骤图、彩笔、浆糊、已折好的小狗头数个,用折好的小狗头拼成的“小狗全家福”。
活动过程:
1、出示小狗“比比”手偶,它给幼儿带来了它们家的全家福,出示一幅完整的全家福,让幼儿仔细观察,看上面都有谁?它们的样子?
2、出示一幅不完整的全家福,告诉幼儿这张照片上没有“比比”的哥哥、姐姐,他们不高兴了,请幼儿帮忙想办法,让他们高兴起来。
3、出示折纸步骤图,让幼儿仔细观察每一步,不明白的进行简单讲解。
4、每人发一个折好的小狗头自己探索发现,再对照步骤图自己折狗头。
5、折完狗头,再提议让孩子把狗的眼睛、鼻子、嘴巴画上。
6、用浆糊把狗头贴到全家福上。
总结分享:
知道狗的外形特征,拿着折好的狗头,说出狗外形。
活动评价:
幼儿能在实物步骤图的引导下,折出完整的狗头。
活动反思:
总的来说本次美术课达到了预设的目标,在活动中无论是观察还是孩子自己操作,氛围都很热烈,虽然有的孩子动手能力比较差,但是他们都很努力、认真,就算孩子的进步是一点点,作为教师我们也要鼓励孩子的进步,激励他们更加努力。
美术教案 篇8
背景描述:
提到过春节,使人们兴奋不已,大家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庆祝新年的到来,贴春联、放鞭炮、过灯笼是必不可少的庆祝方式,而在孩子眼里灯笼是每年最吉祥的玩具,听老人说过在农村正月十五打着灯笼在家里每个地方照一照,来年家里平平安安、顺顺利利、完了之后与小伙伴们把灯笼碰一下让灯笼着起来、这意味着日子红红火火,再加上语言书上又一篇古诗也讲的是春节所做的事情提灯笼放鞭炮,在生活中孩子也经历过。是这个古史和课程内容让我产生了这样一个想法让孩子自己也来制作灯笼。手工课的单一使我想让孩子在不一样的环境与思想下来完成,想到这里所以借助节日的气氛来邀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完成不一样手工灯笼制作的体验。
案例描述:
在活动开始时先让孩子们听《喜洋洋》这首音乐,让他们听完这首音乐说出自己的感受想法,有的小朋友就说出了像过年,跟着孩子的话就引出了过年人们要做的事情导入灯笼。
灯笼在我们生活中也很常见,那么我问小朋友"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灯笼",孩子都很兴奋说了很多有圆形的、长方形的还有好多动物形状、还有带电池的灯笼。再接着我出示了许多漂亮灯笼的图案让他们来欣赏小朋友都发出一阵阵赞叹声,欣赏完我问他们"你看到的灯笼有什么形状、什么图案"孩子的记忆力也很好回答了好多。
接着出示了制作好的灯笼让孩子来欣赏观察,"灯笼上面都用了哪些材料"孩子观察的很细心。孩子对材料很感兴趣迫不及待的想制作。在制作中家长和孩子花样也很多配合着柔和的音乐都很用心经过半个小时的制作灯笼终于完成了非常漂亮,特别是赵轩懿小朋友的灯笼非常有特色。孩子提着自己的灯笼和家长手拉手伴随着音乐走了一段T台秀,把本节课程推向了高潮,最后我们的王园长向孩子们颁发了巧手宝宝奖并和家长进行了合影留念,让孩子们记住这快乐地时刻。
案例反思:
在本案例中,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点盒绘画心理发展水平选择了幼儿喜欢的挑战难度适宜的美术活动,为了达到家园共育培养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感情,特此以亲子活动完成本节课程内容,家长和孩子都非常积极。
为了能使幼儿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教师选用了立体画来展现,活动材料准备也很丰富,在通过欣赏不同形状、不同图案的灯笼来刺激幼儿的视觉,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运用不同材料构造出自己的灯笼,幼儿很感兴趣迫不及待的想制作。
大班孩子这个年龄阶段,绘画能力的发展已经进入,他们对表现自己的经验、情感、和想象有明确的目的,能用简单的线条、图案、形状表象越来越多的事物。然家长和孩子配合也很默契,想法很丰富构造出来的灯笼千姿百态,幼儿和家长用自己喜欢的美术方式将想法表现出来对自己的绘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通过本次活动我深刻体会到美术是孩子的第二语言。八他们想说,想做和想法用美术用画笔表现的淋漓尽致。
美术教案 篇9
内容与要求:
1、通过绘画水中倒影的景象,感受周围生活中的美。
2、能够大胆运用炫彩棒表现丰富的色彩完成画作,感受对称水印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炫彩棒、A4纸(铅画纸)、排刷、水等
活动重难点:
重点:在半幅画纸上运用炫彩棒表现色彩丰富的画面。
难点:运用炫彩棒溶于水的原理完成对称水印画,表现水中倒影的景象。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关键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倒影)什么是倒影?
出示预先搜集的各种倒影。
(说明:这个环节老师用回忆的方式和幼儿一起回忆一些倒影的知识,加深和进一步对倒影的认识)。
教师小结:倒影就是物体在水中的倒立的虚像。
二、欣赏讨论
关键提问:你看到了什么?水中的倒影和岸上的图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说明:在绘画之前都要以观察为主,让幼儿清楚的对比出原画和倒影画的不同,在观察后对倒影的认识更加清晰,为之后的绘画做一个推进作用)
(预设幼儿回答:水中的倒影。颜色一样、图案一样、能重合,上下是对称的。不同的是上面的清楚,下面的模糊。)
教师小结:原来水中的倒影,看着和原图一样,能重合。但是水中的倒影是模糊的,不比原图清楚。
三、示范对称水印画
过渡语:我们小朋友都画过对称的图,可是倒影它和我们平时画的不一样,他是倒过来画的?你觉得应该怎么画。
(说明:这是一个主要的环节,让幼儿讨论一下到底该怎么绘画比较合适呢?好在孩子在之前画过对称,有一些经验,在教师的引导下,可在对称上有进一步的深入,在多人探讨中孩子们可能会有新的方法,所以请幼儿讨论然后总结,这样效果比较好,同时也体现孩子和老师之间的平等和提高了师幼互动)。
过渡语:你们都有了这么多的好办法,__的办法很好,我们一起用水来帮忙,画水中的倒影。出示一幅只有岸上图案的图,请几个幼儿尝试着来画一画。
(幼儿示范这个环节是很有必要的,可以预防幼儿画到纸张的下半部分或者用小面积的颜色绘画,预先做一个错误提醒)。
2、教师操作刷水和印画的步骤
3、教师小结操作过程:直接用炫彩棒在半张纸上绘画——用排刷在下半部分刷水——对折纸用力印画
四、幼儿操作指导要点:
1、先思考,后绘画。
2、大胆地运用炫彩棒画出大面积颜色的画作,颜色鲜艳丰富,发挥创意想象。
3、掌握正确的对称水印画的制作过程。
4、保持桌面、地面及衣服的清洁。
五、欣赏评价:
1、同伴互相交流欣赏作品。
2、说说你们都画了哪些风景或画面?哪幅作品最漂亮?
(说明:鼓励幼儿大胆用语言进行表述,激发自信。)
美术教案 篇10
课题:
妈妈的节日
课时:
2课时
课堂类型: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妈妈的辛苦与喜好,感受母爱的崇高和伟大。
2、引导学生运用简单的创意、描绘、制作,在妈妈的节日中为妈妈送上自己的一份心意。
教学重、难点:
1、通过绘画表达了自己的愿望。
2、为妈妈做一件礼物。
教具学具:
绘画与手工用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导入:小朋友知道三月八日是什么日子吗?(妇女节)在妈妈的节日里,你为妈妈做了些什么?你知道妈妈的生日是哪一天吗?
2、新授:
师:看来,我们每个小朋友都非常爱自己的妈妈,现在我要请小朋友来讲讲你自己的妈妈,也可以把你妈妈的照片拿上来给其他小朋友看看。
:妈妈每天除了上班,还要照顾我和爸爸,做家务,打扫卫生。妈妈对我们的爱是最无私和伟大的。你懂事了妈妈会开心,你遇到烦恼时,妈妈会理解你,帮助你。妈妈永远是你心灵的庇护所。
3、作品赏析
讨论:有哪些日子是妈妈的节日?在节日的时候,自己可以为妈妈做些什么呢?
看其他小朋友是怎样来表现的:书中图例
4、发展阶段:妈妈的生日不一定都有蛋糕,但一定少不了我的祝愿。请你动手为妈妈制作一件礼物吧!用自己的方式和行动来表达你对妈妈的爱。你最想做一个什么礼物送给妈妈?
我们可以用哪些材料来制作礼物呢?
彩纸、布、皱纹纸、干花,线……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可以拼贴,也可以做成立体的,颜色搭配和谐,造型新颖。
四、:表扬优秀作业
美术教案 篇11
教学目的
1.让学生认识插图特点和文学作品的关系,并学习为文学作品画一插图。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作业要求
完成一幅着色的故事插图,画面要求人物的身份、服饰、道具及配景等均要与文学作品相符。
课前准备
1.欣赏用的插图作品及步骤图。
2.让学生收集熟悉的神话、寓言、童话等故事供学习它帅插图之用。
教学过程
一、 出示插图,导入新课。
二、 讲授新课:
1.分析插图作品的内容及作用——对故事、童话等文学作品的内容、形象加以说明,加强作品的感染力。
2.分析插图与作品的关系:
插图是用形象表现作品的主要情节及形象,插图(创作画)目的是使读者加深对原作的理解。创作插图时,,既要尊重文学作品原意,又要发挥视觉艺术的功能,给读者留有回味的余地。例如课文中的《神笔马良》插图,表现了他为穷人画仙鹅取乐的情景。画面中的马良全神投入绘画,画中几条弧线反映了神笔把仙鹤挥动起来的状况,突出了“神笔”的“神”字。另一幅表现地主到金山去夺宝,马良决不让坏人得逞,手舞画笔画了几道粗犷的弧线,风刮起,浪奔腾,地主和他的船即将卷入大海,画面进一步点出了神笔马良的“神”及马良爱憎分明的性格,加深了人们对作品的理解。因此,要画好插图,首先要熟悉文学作品的内容,对内容要有深刻的感受,然后再用形象去表达作品中的主要情节及形象,并要画出作品的时代特征。
3.绘画步骤:
(1)熟悉故事,选出主要情节,分析主要人物的身份、服饰、所处环境和时代特征。
(2)用铅笔定场景位置。插图(创作画)画出天空与地乎线(室内墙壁地面线),用基本形画出主要的景物。
(3)定出人物舶位置,按人物的大小、前后关系定在画面上。
(4)详细画出各部分。
4.作业要求:插图(创作画)本课要求用铅笔完成画稿。
5.学生绘画,教师辅导;
出示一些与创作插图有关的形象资料(中外人咖臣饰及建筑殴),讲述插图作品的主体,要符合内容要求,人物的身份、服饰及配置景物应有时代特点。
分析插图颜色的运用运用色彩,一般是根据作品的内容决定的,例如课文左上图,色调是黄色,表现了在炎热阳光下小熊和小朋友开心地吃西瓜的情景。从上述分析:
① 色彩省作品内容有密切关系,插图(创作画)色彩为表达主题而设。
② 用骸色衬托主体形象,使其突出,可以运用重色衬出淡色或淡色托出重色。
③ 画面要有主要颜色,其他颜色起衬托作用。
6、着色步骤:(阅读课文及龄祝步骤图说明)
a.先着主体的颜色。
b.涂背景。背景与主体色彩应有所区分。
c.刻画细部。
三、学生着色,教师指导。
四、课堂小结:对主题突出,画面主体符合内容要求,配景有时代特征,色彩鲜明的插图给予表扬。 教师应认真帮助学生确定作插图的故事情节。启发形象思维要紧扣情节。特别是细节,明确后,才会有生动的表现。创作插图对五年级的学生是有难度的,要多鼓励。
美术教案 篇12
一、活动目标:
1、积极动手操作,感受用滚筒作画的乐趣。
2、发挥想象和创造力,能用粗线条组成完整又美观的画面。
3、尝试用各种滚筒印制墙纸,感受图案的精美和丰富多样。
二、活动重难点:
重点:能自己大胆印制各种线条图案
难点:能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序的合作作画。
三、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有参加过滚印活动的经验
物质准备:大张卡其色纸4—6张,各种滚筒、水粉颜料、抹布
四、活动过程:
(一)观察各种滚筒,初步了解滚筒的特点。
指导语:让我们来看看滚筒是什么样子的?看看其他小朋友是怎样用滚筒作画的呢?
提问:这是什么?滚筒上有什么?用的的小手来摸一摸滚筒上的图案,有什么感觉?
(二)探索墙纸的印制方法。
1、欣赏各种各样墙纸的图片。提问:你喜欢张墙纸?墙纸美吗?哪里美?
2、幼儿讨论印制的方法
提问:我们想让教室里墙壁变漂亮,想重新换一张墙纸,怎么办呢?怎样才能使教室里墙纸不一样?怎么印?怎样才能在墙之上印满好看的图案呢?
(三)尝试小组创作墙纸
想一想怎样把墙纸滚满?印清楚?提醒幼儿注意作画的卫生。
(四)欣赏创作的墙纸,结束活动。
结束语:墙纸上有滚上了什么?是怎么印上去的?
五、活动建议:
1、活动延伸:教师将各种滚筒投放到区角,让幼儿继续尝试滚印出各种图案。
2、家园合作:请家长帮助收集一些特殊的滚筒供幼儿欣赏,如雕花的、海绵的等。
3、关注学习品质:滚印画是一种游戏形式的绘画,一开始幼儿很有兴趣,关键是引导幼儿集中注意力,坚持完成本次活动的学习任务。
【美术教案(通用12篇)】相关文章:
美术教案(通用5篇)03-23
幼儿园美术教案(通用5篇)11-29
中秋美术教案01-12
小学美术教案08-14
美术教案糖果07-27
樱桃美术教案11-12
插花美术教案11-12
《汉堡》美术教案09-29
《白云》美术教案09-26
《星空》美术教案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