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2-10-15 23:31:24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精华】语文教案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精华】语文教案5篇

语文教案 篇1

  内容预览:

  第1课《日出》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心情下观察日出所产生的不同感受。

  2.学习文章运用衬托、对比来表现日出的壮观和瑰丽的写法。

  3.引导学生用心灵感悟自然之美。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作者如何借助衬托、对比等写法,表现壮观和瑰丽的日出。

  难点:文章细述两次未见的日出,并引述海涅、屠格涅夫关于日出的描写,对后文描写日出起了什么作用。

  三、教学时数

  3课时。

  四、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带学生去观察天空,并完成200字左右的描写性小作文。

  观察前指导:

  ①用心灵去亲近自然。不同的人观察同一景物会有不同的体验,受到个性、心情、角度等等的影响。写出自己的独特体验的作品才是好作品。

  ②观察要细致。可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去观察,如:天空的颜色,天上各种景物的特点和变化等。并用心体验:这些景物景象让你有什么样的感受、联想和想象?

  ③描写也要细致。可以采用多种修辞来帮助表达。

  批改时注意:①真实的个性化的感受。②生动细致的观察与描写。

  (二)安排本文的预习。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以讲评上一课时的小作文引入。讲评的着重点:能观察和写出景物的基本特征;孩子的个性化体验形成的不同情趣;描述景物的语言的生动性。

  现在我们来阅读欣赏《日出》,看看作者是怎么观察和描写日出的。

  (二)解题

  参见本教材八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注意介绍写作时间与背景。

  (三)学习新课

  让孩子挑选他们喜欢的段落来朗读(可集体读,也可分组或一个一个轮流),并谈谈为什么喜欢这个段落。

  1.朗读指导:注意重音与节奏。如:

  不如攀上/奇峰陡壁,或是站在/大海岩头,面对着/弥漫的/云天,在一瞬时间内,观察那/伟大诞生的景象,看火、热、生命、光明怎样一起/来到人间。

  这线/红得透亮,闪着金光,如同沸腾的溶液/一下抛溅上去,然后/像一支火箭/一直向上冲,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光明的白昼/由夜空中迸射出来的/一刹那。

  它/晶光耀眼,火一般鲜红,火一般强烈,不知不觉,所有暗影/立刻都被它照明了。一眨眼,我看见/飞机的翅膀/红了,窗玻璃/红了,机舱座里每一个酣睡者的面孔/红了。

  (重音:. ;停顿:/)

  2.讨论:作者的描写跟刚才你们的描述是不是完全一样?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关于日出、特别是色彩方面的新词句有哪些呢?

  引导学生注意本文细致的观察和描写,以及采用修辞产生的效果等。

  (1)细致写出日出过程中随着时间推移天空呈现的色彩变化。如:

  清冷的淡蓝色 黑沉沉 红带 红海 暗红色的光 黑色无边 磁蓝色 墨蓝色 矗起一道细细的抛物线 红得透亮,闪着金光 更红更亮的小片 晶光耀眼 整个世界大放光明

  (2)采用比喻产生的表达效果。如:

  我们一言不语地观看,那绯红的小球在天边升起,一片冬意朦胧的光照扩展开了,群山像是伏在一片白浪的海中,只有山尖分明突出,使人以为是站在一座小山丘上。在洪水泛滥的.平原中间,只是这里或那里露出来一块块干的土壤。

  问:海涅的这组句子中,一片白浪的海洪水泛滥到底写的是什么?

  --写的是云海和它的状貌。作者实际是站在布罗肯高峰上,他说群山像是伏在一片白浪的海中,只有山尖分明突出,使人以为是站在一座小山丘上。像是,使人以为就是说并不是真的,伏在一片白浪的海中,山峰的大部是被云海所遮蔽,给人造成了错觉。这里用了借喻的手法,写出晨曦微明中从高峰远望,云海茫茫给人的印象。

  提示:如果直接写云海,因为常见,就很难给读者新鲜的冲击力,而作者这么一写,就把他那份独特的感受,细腻而生动地推到读者眼前了。

  一眨眼工夫,我看见飞机的翅膀红了,窗玻璃红了,机舱座里每一上酣睡者的面孔红了。这时一切一切都宁静极了,整个宇宙就像刚诞生过婴儿的母亲一样温柔、安静,充满清新、幸福之感。

  问: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用诞生过婴儿的母亲来比喻整个宇宙?这个比喻与后面的议论有什么关系?

  --与文章所表达的歌颂祖国的主旨相关,因而对后面以议论抒情的方式来歌颂新中国起到铺垫的作用。写作年代是1958年,新中国刚成立9年,全国正处于政治理想的激情中,作者亦同。

  提示:比喻是散文中一种较为常见的修辞手法,目的是使表达的事物生动形象。但是,用什么来比喻是有讲究的。使用比喻,要注意在感情上,语言风格上的一致性。

  (三)布置作业:

  1.本文重点字词练习:解释词义,完成加点的字的注音写字。

  萧瑟 绯红 拂拂 无羁 簇拥 瑰丽 黛色

  2.背诵最后一段。

  第三课时

  (一)朗读最后一段。

  (二)问:上节课我们好像在探讨怎么写好景物,谁能告诉我,到底要怎样才能写好景物呢?(板书)

  --细致地观察;细致准确生动地描写;采用恰当的修辞;前后描写的一致性和整体性等。(板书)

  (三)问:但我还有不明白的地方,想让大家来帮我解决。你看:

  再向下看,云层像灰色急流,在滚滚流开,好让光线投到大地上去,使整个世界大放光明。

  作者采用比喻和拟人的写法,把云层形容为主动让开的急流,这是云层的实际状态,还是作者的主观感受呢?

  还有:瞧!那跳跃的光柱又向前移动了,带着一种肃穆的欢悦,向上飞似的拥出一轮朝日。

  肃穆的欢悦是太阳自身的状态,还是作者主观的感受?

  --事实上,本文许多句子都是这样。要写好景物,除了准确细致地观察和描写以外,一定还要有本人心灵的加入。才能够写出与众不同的那份感受,才能让文字活起来。(板书)

  古人说:以情观山,则情满于山, 不论观什么,都应如此。我们今天讲的,可以说是以情观天,则情满于天吧。

  (四)问1:老师还有问题,本文不是写日出吗?可是你们翻翻,全文作者直接写日出的感受的篇幅有多大?

  --才五分之二!另有五分之一的篇幅是引用别人文章,还有五分之二左右是写自己在印度和黄山两个地方没看成日出。(板书)

  问2:把这么多的文字花在这些方面是不是跑题了?

  --不是跑题。这样写使文章的表达丰富了。用别人所经历的日出来烘托自己经历的日出,用自己两次特意等待日出却终竟失望,来蓄势反衬出这次飞机上看到的日出,显出此次观赏的弥足珍贵。

  这样的写法也是散文常见的写法,我们常说的形散神不散。

  (五)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写文章时不要为了形散,而没有主题地随意乱侃,或虽有主题,却没有按照主题来选择和组织材料,那样都会使文章杂乱无章,不知所云。

  (六)总结:如果说,上节课我们完成探讨的是怎样写好景物,那么本节课我们探讨的是--怎样写好写景的文章。(板书)

  1.记住无论描写什么,都要把自己的心放进去,有自己心灵参与,文章才可能活起来。

  2.为了更好地表达中心,和增加文章内容情感的丰富性,谋篇布局可以采用烘托对比的写法。

  (七)现在我们就牛刀小试一下。

  当堂完成小作文修改:将小作文发给大家,上边已经有老师对一些需要修改的语句画出的批改线条。要求大家根据所学的方法,再次修改自己的小作文,然后誊抄在作文本上,作为正式作业。

  (八)作业:

  1.完成课后词句品味与积累。

  2.默写最后一段。

  〔附〕板书设计

  日 出

  怎么写好景物: 怎样写好写景的文章:

  细致地观察

  细致准确生动地描写 + 心灵的参与(主观感受)

  采用恰当的修辞 文章表达的丰富性

  前后描写的一致性和整体性 -- +烘托、对比

语文教案 篇2

  第一课时

  程第二课时

  板书设计

  执教时间: 年 月 日

  执教时间: 年 月 日

  执教时间: 年 月 日

  第二课时

  一、日积月累

  1.导学:“你一定要听老师的话,好好学习?”“你不会的一定要记得问老师!”小朋友们,这样的话你听过吗?你知道这些话是什么意思吗?对,就是告诉我们要多读,多学,多问。这些话,在很早很早以前,很多名人就说过了,不过说的稍有不同。

  2.比赛游戏形式学习“日积月累”中的名言。

  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名言。

  (1)一比:自己读一读,借助拼音读正确。

  (2)二比:和同桌读一读,比一比谁读得正确又流利。

  (3)三比:指名领读。

  (4)交流对句子的理解。

  (5)他们说的和我说的有什么不同?(意思相同,但是表达言简意赅。)

  (6)尝试背诵。

  3.拓展: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学习的名人名言?

  二、和大人一起读

  1.引出主题,激起兴趣。

  教师:你们喜欢听孙悟空的故事吗?你知道孙悟空打妖怪的故事吗?下面,我们一起听一首儿歌《孙悟空打妖怪》。

  2.教师播放多媒体,让学生初步理解儿歌的`内容。

  (1) 你们仔细看看图文画面,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再跟老师念一念,你又发现了什么?学生在跟念时,教师加重末尾一字的发音,引导学生发现“咚、空”等字押韵的规律。

  3.引导学生有节奏地朗读儿歌,从中体验活动中的快乐情绪。

  教师通过打击乐节奏来逐步提高念儿歌的速度,增加儿歌的趣味性和难度。学生一边有节奏地敲击乐器,一边流利愉快地念儿歌。

  4.鼓励学生用不同的表情、动作表现其对儿歌中正、反两面人物的不同情感。

  (1)这首儿歌里你喜欢哪些人,不喜欢哪些人?说说你的理由。

  (2)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设计恰当的表情和动作,看谁表演得最形象。

  (3)指生到前面表演。

  (4)老师打节奏,同学们一边读诗一边用自己喜欢的表情和动作表演。

  三、课后延伸,亲子读诗

  把这首儿歌推荐给爸爸妈妈,让他们和你一起用快乐的形式朗读儿歌。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概括文章要点,提高语言概括力。

  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明事理。

  3、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生动优美的特点,增强语言感悟能力。

  4、学会在生活中运用物候知识,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进而认识和了解自然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概括文章要点,提高语言概括力。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明事理。

  2、学习本文准确、生动、典雅的语言,体会本文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教学方法:合作讨论法、点拨法、品味法

  课型:讲读课

  教学手段:多媒体

  课时:1课时

  教学设想:

  因为前一个单元已经进行了说明文的学习,学生对说明文的特点,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已有一定了解。但本单元说明文是事理说明文,事理说明文所遵循的是逻辑顺序,因此,在教学本文时应引导理清段落间的逻辑顺序。《大自然的语言》一文语言生动形象,是之前没有接触过的,所以也要让学生体会本文的语言特点。全文用一个课时进行教学。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从总体上把握课文的内容和结构。再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细致的讨论和研究,以进一步掌握本文的说明顺序和语言特点。

  这是一节说明文阅读课,采用主问题教学方法,设计了四个主问题:

  一、默读课文,快速准确地筛选出所需要的信息:(提示:在文中圈点勾画)

  1、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3、决定物候观测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二、理清顺序:

  1、分析本文的说明顺序

  2、研读第6——10段这几个段落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三、体会语言:

  1、文章为什么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

  2、朗读1—2自然段,对本文生动的语言细细咀嚼,认真品读。

  四、拓读运用。教学线索清晰,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出示春夏秋冬四季的图片,教师导入:微风轻抚,燕子呢喃着春的消息;烈日炎炎,盛开的荷花告诉我们夏天已来临;田野金黄,落叶送来了秋的请柬;大地苍茫,飘飞的雪花讲述着冬天的故事。人有语,物有声,大自然也会说话。自然界就像一个智者,用他独特的语言向人类传递着季节变化的种种消息。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16课去聆听《大自然的语言》吧。

  【设计意图】激情导入,通过优美的画面,优美的.语言,让学生的情绪完全融合在这美妙的课堂意境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初读,整体感知

  1、初读文章,解决生字词。

  2、默读课文,快速准确地筛选出所需要的信息:(提示:在文中圈点勾画)

  1、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3、决定物候观测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学生进入自学,在文中勾画所需信息

  【设计意图】通过自学,勾画这几个问题的答案,把握文本内容,引导学生搜索、筛选相关信息并提取、概括文章要点,训练学生概括信息的能力。

  (三)互动交流展示成果

  学生自学结束后,进行展示交流。1、3、4小题非常明确,从文中很容易就能找到,直接在班内展示即可。2小题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然后班内展示,教师视情况进行点拨。

  【设计意图】通过互动交流,使学生更清楚的掌握文章内容,在交流中理清文章思路。

  (四)再读,理清顺序

  1、分析本文的说明顺序

  2、研读第6——10段这几个段落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这两个小题都有一定难度,所以我先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让学生深入文本,静静思考,然后组内互动,最后班内展示。

  明确:

  1、本文的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

  2、6——10段这几个段落顺序不能调换,因为这几段是按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来说明的。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理清说明顺序,体会文章条理性,让学生明白,这种条理性不仅表现于文章的整体,也表现在文章的局部,文章的段与段之间都会有不同的逻辑顺序。

  (五)品读,体会语言

  1、文章为什么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

  2、朗读1—2自然段,对本文生动的语言细细咀嚼,认真品读。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品味本文生动形象的语言,增强学生语言感悟能力。让学生明白说明文的语言风格有严谨质朴也有生动形象。

  (六)拓读,学会运用

  作家郭沫若先生曾有过这样的疑惑,你能帮他解决一下吗?

  两个月前,在广州,看见了玉兰花开;两个月后,在北京,又看见了玉兰花。玉兰花呀,我说,你走得多慢哪!费了两个月工夫,你才到了京华。

  ——郭沫若《玉兰和红杏》

  【设计意图】学会在生活中运用物候知识,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进而认识和了解自然的热情。

  结语:同学们,大自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它不但绚丽多彩,而且奥妙无穷。我们只有做一个细心人、有心人,才能读懂它的语言,才会听懂它的倾诉,才能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七)布置作业

  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以春夏秋冬某一个季节的特点为内容,写一篇小短文,能适当描述“物候现象”,文体不限,不少于300字。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认知力与想象力,训练学生逻辑思维、组织材料和语言的能力。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字。积累“我会读”中的词语,有积累词语的爱好和习惯。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小鹿的玫瑰花为什么没有白栽。

  3.体会栽花种草的价值,认识到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从中也能得到快乐。

  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方法

  以读为主,读演结合。

  教学用具

  媒体资源:视频《小鹿的玫瑰花》。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自读识字

  (一)引入新课

  1.春天来了,人们都忙着栽花种草,看,可爱的小鹿也不例外,它也栽了一丛玫瑰呢!

  2.板书课题,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3.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播放视频《小鹿的玫瑰花》,要求学生无声跟读,然后自由轻声朗读课文,想办法记住生字。

  二.合作交流

  在小组里由组长带领大家学习自己不认识的生字,注意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3.小组派代表汇报本组认识的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如:(1)利用图画或实物帮助识字。

  (2)利用汉字的特点识字。如表示动作的字“瘸、拐”等。

  (3)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和正音。如,“玫瑰”的“瑰”单字读第一声,在“玫瑰”一词中读轻声;“骨”多音字,在“花骨朵”里读一声;“莺”是后鼻音。

  (4)在组词中识字。

  (5)在创设情景中识字。如,在什么情况下,我们会表示“惋惜”呢?“惋惜”两个字都有竖心旁,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

  三.品读领悟。

  1.学生自读,整体感知。围绕课后“泡泡”里的“为什么说小鹿的玫瑰没有白栽呢?”这个问题进行初步感知。

  2.结合上下文对比朗读感悟下面的句子,说说鹿弟弟这样说的原因。

  (1)鹿弟弟惋惜地对哥哥说:“这玫瑰你白栽了,一朵花也没看着。”

  (2)鹿弟弟也高兴地笑了,说:“看来,你的玫瑰没有白栽!”

  3.展示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并说说为什么喜欢。如,第三、四自然段读得稍慢,在句中体会“惋惜”的意思,读出遗憾的心情。最后两个自然段读出高兴、欣慰的语气,表现小鹿因为给人带来花香、带来美好生活而感到欣慰的情感。

  4.分角色小组朗读,进一步讨论“为什么说小鹿的玫瑰花没有白栽呢?”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内容。

  5.在表演中引导学生感悟。

  (1)学生分小组选择自己要演的角色,研究他们的表情和语言,然后在组内分角色试一试。

  (2)指名表演,加深理解。

  指导演小鹿

  要创造性地表演小鹿一瘸一拐地来到门外没见到玫瑰花的情景。提示学生可将作者的叙述性语言转化为人物的独白,在表演中揣摩小鹿的心理。

  要细心揣摩小鹿玫瑰花的心情。提示学生可以将小鹿的心理活动用语言表演出来。

  表演小鹿听到了黄莺和微风的述说后高兴的样子,体会他心情的变化。

  指导演鹿弟弟

  鹿弟弟心情有什么变化?(由“惋惜”到“也高兴地笑了”)玫瑰花开的时候,虽然小鹿自己没有看到,但是花儿给大家带来了美丽和快乐。因此,他感到高兴,觉得这玫瑰花没有白栽。

  指导演黄莺和微风

  表演黄莺和微风说的话要用什么样的语气?(赞美)体会黄莺和微风欣赏到玫瑰花时的快乐。

  第二课时

  四.巩固延伸

  (一)复习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案《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小鹿的玫瑰花》教案及教学反思》来自网!/JiaoAn/YuWenJA2/85237。html

  (二).指导写字

  1.认读“我会写”中的'12个生字,读准字音。

  2.扩词练习,看谁组得多。

  3.想办法记忆字形。

  4.指导书写。

  (1)学生认真观察,联系已有的知识,进行迁移式的书写指导。

  如:烧——浇,躲——躺,由——抽,射——谢,歌——哥,别——拐,青、争——静。

  (2)结合上学期学过的“游、倒、啊”等字,再次强调这类字的书写要点:三个部分要尽量写得瘦长。

  (3)“微”字中间有一短横,下面的“几”字要变弯钩为提;“骨”字上边中间是横折,下边的“月”字变撇为竖;“渐”字中的“车”下面要变横为提,笔顺为先竖后提。

  5.学生书写,老师行间指导。

  (三).积累运用

  1.词语积累。

  嫩绿浓密惋惜终于渐渐地静静地

  2.完成课后“我会读”的练习。

  (1)展示读词语和句子。

  (2)仿照例句,进行扩展练习。

  四.延伸活动

  假如小鹿种的是迎春花或者别的花,黄莺和微风会怎么对小鹿说呢?查查有关资料,再替黄莺和微风写几句台词。然后可按自己编的内容,进行分角色对话或表演。

  教学反思

  《小鹿的玫瑰花》是一篇能够引起学生思考而又有所感悟的童话故事。故事传递出"能够给别人快乐,自己也快乐"的朴素哲理。我在上《小鹿的玫瑰花》时按新课标的精神,上完后,感触颇多。

  一。追求感悟教师是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和组织者。本文要让学生体验到"能够给别人快乐,自己也快乐"是比较困难的,但通过努力,也可以做到。教学中,我抓住一些看似平常实则颇具玩味的词句,如:"这玫瑰你白栽了,一朵花都没看着。”和"看来,你的玫瑰没有白栽。”学生从无疑到有疑,从有疑到解疑,随着思考的加深,感受的加深,情感的体验也在不断地生成。

  二。注重体验课堂中,我以自身的激情引导学生,去感受、领悟、欣赏课文的内涵。多处引"移情"进课堂,注重体验。学生一会儿是小鹿,在"如果你就是小鹿,可是一朵玫瑰花也没看到,你的心情会怎样?"的体验中,感受到小鹿是那么迫切看到玫瑰花,感受他看不到花时的那种惋惜和难过。一会儿又成了黄莺和微风,在"黄莺,你为什么见了玫瑰花就想唱歌?"和"微风,大伙儿在夸你的时候,你心里怎么想?"的体验中,感受到小鹿的玫瑰花给别人带来的快乐。随着体验的深入,学生自然就感受到小鹿自己没看到玫瑰花但仍发自内心那种快乐。

  三。引导想像"想象力比知识本身更重要。”教学中我抓住时机,鼓励学生进行想象和创造。如,在指导读好黄莺和微风说的话以后,我先提供给学生的是一个帮助想象的平台:还有谁也看到了玫瑰花?蝴蝶姑娘飞来了,她说──。继而让学生自由想象说话。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讲得都非常好。

  在为他人创造幸福生活的过程中,自己也体验到了幸福和快乐,正可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我想,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也应该常常地想到学生喜欢什么,常常地为他们带去快乐。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内容:

  进行“语文天地”的练习。

  学生学习过程:

  1.连一连,抄音节。

  (1)学生各自认读词语。

  (2)学生各自拼读音节。

  (3)将词语与想应的音节连线。

  (4)将音节抄写到拼音练习本上。

  (教师巡视,对写的好的及时进行表扬)

  2.仿照样子填空。

  (1)各自认读词语。

  (2)仿照例子在空白处填上恰当的词语。

  (合理即可,不会写的字可用拼音代替)

  (3)集体交流,看谁填得最好!

  3.听故事《好吃的帽子》。

  (1)教师讲《好吃的帽子》的.故事。(2遍)

  (2)学生思考:

  第一遍:

  a.这个故事里都出现了谁?

  b.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c.最后怎样了?

  第二遍:

  为什么小松鼠的帽子没了,它还特别快乐?

  4.看图讲故事。

  (1)认真观察图画,回答:

  a.这是在哪里?

  b.画面上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2)你还能从图画中看出什么?了解到什么?

  (对有发现力和想象力的同学给予奖励)

  (3)将你看到的和想到的组合起来,组成一个好听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吧!

  (学生分组交流,想象)

  (4)集体交流。

  (讲得好的小朋友奖励“最棒”)

  一.板书设计:

  二.布置作业:

  1.将你今天听的故事和编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你觉得学习语文快乐吗?为什么?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9-19

语文《燕子》教案12-26

语文树教案12-06

语文教案[经典]01-09

[精选]语文教案01-11

语文教案[精选]11-26

(经典)语文教案11-30

《语文天地》教案03-23

语文园地教案03-07

《语文园地》教案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