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语文教案模板九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语文教案 篇1
《北京》教学设计(第一教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课文如何按方位顺序介绍天安门广场及其四周、中央的主要建筑物。
2、学习课文写法,练习按方位顺序说话。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首都——北京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第二自然段,能按方位顺序介绍天安门广场及其周围的建筑物。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游戏):有意识的用游戏的方式同学生一起复习有关方位词语,为学习课文做好铺垫。我们三(1)的小朋友特别聪明,反应很快,对吗?那好,我们先来做个游戏。板书:东南西北
这些表示方位的词语叫做“方位词”(板书)
一、谈话揭题
1、板书:北京看老师写字,一起读一读。
看到这个词,你想说什么?
2、问:小朋友,你们去过北京吗?你从哪里看到过北京?
3、谁说说北京怎么样?(课题后划)
语文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伯牙绝弦》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组中的一篇课文。本组教材是以感受 “艺术的魅力”为题来组合课文的。选编的课文情真意切,文质兼美,从不同角度折射出艺术的魅力。本课是一篇文言文,讲述了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正是这个故事,确立了中华民族高尚人际关系与友情的标准,是东方文化的瑰宝。古人云:“士为知己者死。”伯牙绝弦所预示的正是一种真知己的境界,这也正是它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魅力所在。
【学情分析】
学习文言文《伯牙绝弦》,学生已有了《杨氏之子》作为基础。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借助注释、结合上下文了解文章大意;指导学生透过文字想象画面,揣摩作者表达方法,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体会文言文和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懂课文:借助注释、结合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读出自己的感悟。
3.读好课文:感受朋友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
4.背诵课文: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让学生凭借注释读通、读懂内容,理解词句的意思,读出自己的感悟,感受朋友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习得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体会文言文的无穷魅力。
2.教学难点:体会伯牙为纪念知音子期而破琴绝弦的情感。
【设计理念】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小学文言文传统教学方法是小学文言文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决定学习成果的一大因素,面对深奥难懂的文言文,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在《伯牙绝弦》的教学中,我采用情感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时入情入境,理解文意和体会感情双线并行,一改以往文言文串讲的方式,让学生在情感引导中完成学习内容。语文课首先要有语文味,古文更是如此。《伯牙绝弦》一文充满着浓浓的语文味,所以需要老师灵活多变而又扎扎实实的朗读指导,多引导学生对文言文进行读、思、议、悟,要读得充分,读得入情,读出韵味,理解自然水到渠成。本课教学中,我力求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语言、品味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在扎实的语文实践中习得语感,积淀语感,领悟语言规律,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课堂时效,体会文言文的无穷魅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故事导入,引入课题。
讲《警世通言》中伯牙和钟子期偶遇的故事导入,指导学生看插图,猜猜文中人物。
[设计意图: 故事导入让学生快速过渡到学文中来,拉近文本和学生的距离。]
2.板书课题,指导“弦”的读音和写法。
3.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绝弦”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绝弦?)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以学定教,激发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二、读通课文,感知文意
1.由《杨氏之子》导入文言文学习方法。读通课文是学习文言文的第一步。明确要求: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有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
2.交流:读文言文给你什么感觉?
3.检查预习。学生个人读后指导。教师范读,注意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设计意图:此环节设计意图在于让学生读熟课文的基础上,体会文言文的节奏美,也为下面理解文言文做铺垫]
4.领读,注意引导学生读出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
[设计意图: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本环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给学生充分读的空间,力求通过朗读激发学生阅读古文的兴趣。教师以富有韵味的领读,把学生带入到语言文字的情景之中,点燃学生热爱阅读文言文的热情。]
三、读懂课文,领会情感
1.课文读通了,还要把课文读懂,大家说,有什么办法?(结合注释、结合上下文)请同学们按照这些方法,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故事大意。读懂课文,是文言文学习的第二步。
2.学生自学。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大意。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照注释,揣摩句意,理解文本,课文的文言形式已经在学生的头脑中逐步形成了白话文。]
3.交流。
(1)从哪里看出二人是知音?
(2)引出四个“善”字不同的用法。体会古文的一词多义。抓住“善哉”指导学生理解子期的由衷赞叹,并指导读。
课件出示句子,透过文字看画面,你看到了什么样的山和江河?读出你的感觉。
揣摩表达形式,抓住“峨峨兮” “洋洋兮”体会古文用字的精炼。
[设计意图: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此环节引导学生通过个性化的阅读来理解文本,丰富想象。]
(3)对啊!这正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这不是一般的朋友啊!这就叫——知音。不论伯牙志在高山、志在流水,凡伯牙所念,子期必得之,这就是真正的知音!伯牙所念,仅仅是这些吗?角色转换,假如我志春风……你看到了什么?用上文中句式说一说。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谈话设计,不仅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而且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易于教学的展开。为课文的拓展做好了铺垫,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为学生的说话训练铺好路。]
(4)课件再次出示二人资料。质疑:伯牙当时已经是著名的音乐家,你说他还会缺少赞美吗?他为什么独独把子期看作知音?(交流)
终于有一天,伯牙遇到了自己的知音钟子期!面对如此善听的子期,面对这样难得的知音,伯牙又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是啊!知音欢聚,情投意合,将是何等的其乐融融!再读课文,感受知音欢聚的融洽与快乐。
(5)故事过渡。二人相见恨晚,结为兄弟,并相约一年后中秋之夜再在这里相聚。第二年中秋,伯牙兴冲冲前来赴约,假如你是伯牙,你会给子期带些什么礼物呢?(交流后起音乐)出示句子:“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课件再次深化二人资料。
[设计意图:此环节设计目的是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充分利用文本插图,身临其境感悟人物心情,理解人物内心的感情。]
(6)深化情感。
透过这段文字,你仿佛看见了怎样的画面?(交流)
教师深情渲染:是啊!再也没有了知音欢聚,只有一座孤单的坟墓;再也没有了其乐融融,只有一块冰冷的墓碑。假如你是伯牙,站在知音的墓前,你有什么话想说?请把它写下来。(交流)
[设计意图:透过文字看画面,让学生进行想象和课堂小练笔的拓展练习,读写结合,既提高了课堂实效,又让学生自然而然理解了伯牙与钟子期是人生知己。]
在子期墓前,伯牙留下了一首伤心欲绝的短歌: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历尽天涯无足语。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警世通言》)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补充资料,感悟伯牙失去知己的无边孤寂和怀念之情,让学生为伯牙痛苦绝望的悲凉之情发出了深深感叹,理解千古知音最难觅。]
4.回归课题。伯牙为什么“绝弦”?知道了吗?
[设计意图:润物细无声的学习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中自然地解决学习中的问题,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四、积累古文,尝试背诵
1.放《高山流水》,请同学们伴着这首曲子,想象那一幅幅感人至深的画面,再把课文读一遍,把你的感受读进去,读出知音欢聚的乐,读出破琴绝弦的痛……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是在指导朗读时,师生融入课文中的角色,师生形成了“知音”式的对话交流,入文,入情。]
2.尝试背诵。
[设计意图: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努力让学生理解文意,感受到古代文字的魅力,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能够把对传统文化的吸收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学生从读通到读懂,最后熟读成诵,达到了“其词若出吾口,其情若生吾心”的境界,课堂实效就要在不断训练中提高。]
五、拓展文本,推荐阅读
课外推荐阅读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一卷《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设计意图: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此环节旨在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养成课外阅读习惯。]
【作业设计】
1.熟练背诵课文。
2、把这个故事讲给身边的人听。
【伯牙绝弦课文原文】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注译
绝 :断绝
善 :擅长,善于。
鼓 :弹。
志在高山 :心里想到高山。
哉 :语气词,表示感叹也表示"啊"的意思。
峨峨 :高
兮 :语气词,相当于“啊”。
若 :像~~一样。
洋洋 :广大。
念 :心里所想的。
必 :一定,必定。
之:他。 谓 :认为。
知音 :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
乃 :就。
复:再,又。
弦:在这里读作“闲”的音。
译文
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倾听。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巍峨的泰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好啊!这琴声就像巍峨的泰山!”伯牙弹琴时,心里想到澎湃的江河,钟子期赞叹道:“好啊,这琴声宛如奔腾不息的江河!” 无论伯牙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准确地说出他心中所想的。钟子期去世后,伯牙认为世界上再也没有比钟子期更了解自己的知音了。于是,他把自己心爱的琴摔破了,断绝了琴弦,终生不再弹琴。
朗读停顿
注:“/”为停顿处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作者介绍】
吕不韦
吕不韦(前292年—前235年),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今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人。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官至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编纂《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有八览、六论、十二纪共20余万言,汇合了先秦各派学说,“兼儒墨,合名法”,故史称“杂家”。书成之日,悬于国门,声称能改动一字者赏千金。此为“一字千金”。后因嫪毐集团叛乱事受牵连,被免除相邦职务,出居河南封地。不久,秦王政复命让其举家迁蜀,吕不韦担心被诛杀,于是饮鸩自尽。
【练习题】
1、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解释,把序号填入括号。
绝:①断绝②穷尽③走不通的④独一无二的⑤极、最
伯牙绝琴( )斩尽杀绝( )绝处逢生( )
美妙绝伦( )绝大多数( )悬崖绝壁( )
善:①擅长、善于②好③善良④容易,易于⑤办好、弄好
伯牙善鼓琴(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心怀不善( )
多愁善感( ) 善始善终( ) 英勇善战( )
2、句子停顿不恰当的一句是:( )
①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②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③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④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语文教案 篇3
一、提出话题,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先请大家看老师写一个字。(师板书一大大的繁体“爱”字。)认识吗?
生(齐答):爱。
师:不错,这是一繁体的“爱”字。认真观察它的字形,和简体的“爱”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生:心。
师:观察得真仔细!那你知道什么是爱吗?
生:(愣了一会儿,有一两个学生举手。)
师(微笑着):不要紧,咱们换个问题。看到这个字,你会想到生活和学习中的哪些爱呢?
(许多学生举手了。)
生1:我会想到伟大的母爱。小时候,有一次晚上我发烧,妈妈硬是冒着雨送我上医院,我感到非常的幸福。
生2:那天我身体不好,下课的时候吐了一地,小慧不仅主动帮我清理脏的东西,而且她还给我到老师办公室倒来了一杯热水,我真的很感激她。我觉得这就是同学之间的关爱。
……
师:听着同学们这一个个爱的故事,老师也深受感动。今天我带来了一篇和“爱”有关的故事。看老师写故事的名字。(师板书“爱之链”,写到“链”时提醒“链”的写法。)
二、自读课文,层层推进。
师:这是一个非常吸引人的故事。请同学们静静地,用心去读一读。
生:(静静地读课文,约3分钟,师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能读完这个故事。)
师:故事吸引人吗?(许多学生点头)读到故事的结尾,你明白了什么?
生:乔在回家的路上帮助了一位老太太,老太太又帮助了一位女侍者。读到最后,“一切都会好的。我爱你,乔。”我才知道老太太无意中又帮助了乔,解决了他们的困难。多让人感动呀!
师;是呀,这个故事不仅吸引人,而且还很感人!再读一读这个故事吧!读到感动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也可以把你的感动写在旁边的随感录里。如果有什么读不懂的可以做上记号,待会儿请教大家。
生:(再读课文,有的轻声地感情朗读,有的在画画、写写。约4分钟。)
师:这个故事最打动你的是什么?你还有什么读不懂的吗?
生:这个故事最打动我的是第7自然段,当乔帮助了老太太后却不要她给钱,我觉得这才是最真诚的帮助,无私的帮助!
师:你说得多好呀!(出示第7自然段)请你读一读这段话,把你的感动读出来好吗?
生:好,我试试!(有感情地朗读第7自然段,读得声情并茂。)
师:你读得真好!还有谁愿意来试试?
生:(2名学生依次站起来读。)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段话。
生:(齐读第7自然段。)
师:还有哪儿让你感动?
生:当女侍者拿着零钱找老太太时,看到餐巾上写的一段话,老太太不要她找零钱,要她将这份爱传递下去,读到这里我非常感动。
师:(出示餐巾上的话)你能读读这段话吗?
生:好。(生读那段话,全班齐读这段话。)
师:同学们,你有什么读不懂的地方吗?
生:第2自然段中“他生于斯,长于斯,熟悉这儿的一草一木。”这句话中的“斯”是什么意思?
生:这应该是美国的一个地名吧。
师(微笑着摇了摇头):很可惜,不是地名。请你再读一读第2自然段,看看它可以换成哪一个字呢?
生:(认真地读这段,边读边想)我觉得它可以换成“这”。
师:对!“斯”在这里就理解为“这”。
生:第4自然段中“搁浅”怎么理解?
生:“搁浅”在这里指的是车坏了。
生:“搁浅”原来指的是船在水浅的地方不能行驶,本文指老太太的车坏了,从下文可以知道老太太的车胎瘪了。
师:你理解的非常到位,特别是能结合上下文来理解,我们应该向你学习。还有其它方面的问题吗?
生:乔在帮助老太太后为什么不接受她给的钱呢?
师:你能把这个问题写在黑板上吗?
生:好的。(上台在黑板上认认真真地写这个问题)
师(生板演的同时,问全体学生):乔为什么不要老太太给的钱呢?(一、两个学生举手)快速地读读课文,想想看。
生:(生读课文,思考。)
师:谁来回答这个问题?
生:(五、六个学生举手)
师(启发):乔此刻需不需要钱?他可不可以接受这笔钱?
(许多学生举手了。)
生1:乔此刻非常需要钱,他的孩子下个月就要出生了,本来生活就很艰难,马上又要多一张嘴,生活会更困难。
生2:从第1自然段中可以知道,乔找了一天的工作也没找着,此刻他多么希望能找到一份工作来养家糊口呀!
生3:乔的妻子怀了8个多月的身孕还要外出工作,可见他家里确实困难,确实需要钱。
生4:从第5自然段的“穷困潦倒”一词也可以看出他急需要钱。
师:他可不可以接受这笔钱呢?
生1:当然可以呀!天那么冷,又黑下来了,乔帮老太太钻上钻下地换车胎,浑身弄得脏兮兮的,还伤了手,拿钱是应该的!
生2:那老太太是个有钱人,况且乔又帮了她一个大忙,完全可以拿这钱嘛!
生3:从第5自然段中的“饥肠辘辘”可以知道,乔是饿着肚子帮她修了半天的车,要她的钱也是合情合理的嘛!更何况是老太太自己主动要给他的!
师:是呀,那乔为什么不要呢?
生1:第7自然段说“乔却没有想到钱,这对他来说只是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上帝知道过去在他需要帮助时有多少人曾经帮助过他呀。”乔在帮助老太太时根本就没想到钱,而且也曾经有人这样无私地帮助过他,所以他没有接受老太太的钱。
生2:我有补充,乔之所以不要这份钱,是因为他希望老太太下次遇到需要帮助的人,也给予他帮助。
生3:我觉得乔是希望老太太能将这份爱传递下去,能让爱之链永远不断!
师:你们说得多好呀!同学们,老师最近在《读者》杂志上看到一篇报道,“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夫妇近5年共认捐了两百多亿美元用于慈善事业。和文中的乔相比,你觉得他们一样吗?
生:(学生在思考着,个别学生小声地议论起来。)
师:可以和周围的同学讨论讨论。
生:(许多学生兴致勃勃地和周围的同学讨论着。)
师:谁先来说说?
生1:我觉得他们不一样。比尔·盖茨用他的金钱帮助别人,而乔却没有钱,他用自己的行动去帮助人。
生2:我觉得他们是一样的。比尔·盖茨和乔虽然帮助别人的方式不同,可是他们的目的是一样的。
生3:我认为不一样。比尔·盖茨他是自己先过上了富足的生活,吃饱了,穿暖了再想着去帮助别人;而乔是在自己生活都很艰难,饿着肚子的情况下帮助别人,怎么会一样呢?
生4:我想请问××同学(生3),难道你能说比尔·盖茨捐了几百亿美元那不是助人为乐吗?虽然他们的生活处境不同,可是他们的善举是一样的,他们都有一颗金子般的心。
生5:我觉得他们又一样又不一样。一样的是他们都是尽自己的所能去帮助别人,都有一颗善良的心。不一样的是他们帮助别人的方式不同。
师:是呀,无论比尔·盖茨还是乔,他们都有一颗金子般的心,都一样地值得我们尊敬。不过像乔一样在自己生活都很艰难的情况下还想着去帮助别人,可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呀!
三、鼓励习作,释放体验。
师:学到这儿,老师再问你前面我提到的问题:“爱是什么”?你现在能回答吗?想一想,用一句话写下来。
生:(许多学生静思片刻,开始动笔写。)
师:让我们来交流一下。谁先说?
生1:爱是一种慈善的行为,也是一条永远不断的金链。
生2:爱是亲情,是友情,是真心,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情感。
生3:爱如一股永不枯竭的甘泉,轻轻流淌在我们的心间。
生4:爱是用自己的全部去温暖他人。
……(写的精彩的请学生上台板演)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黑板上这些精彩的语言。
生:(有感情地齐读这些爱的哲言。)
四、结合板书,总结延伸。
师:你们想知道老师是怎么理解这个“爱”的吗?
生(齐答):想。
师:(指着繁体的“爱”字)上面是手,中间是心,下面也是手。爱是什么?手捧一颗真心,轻轻地放在别人的手上,这就是爱。同学们,当我们享受着爱的阳光,呼吸着爱的芬芳,你是否曾想过也把这份爱传递给别人呢?真心希望我们都能成为爱之链中的一环,让爱的金链永远不断!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借助重点词句背诵第1自然段。
2.理解"奇异、神奇、呈现、漫山遍野、赞叹"的意思,会用“不但……而且……”写一句话。
3.感受五彩池的形态美和色彩美,受到自然风光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1、通过学习第二、三自然段,引导学生边读边展开想像,了解五彩池的特点以及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
2、积累语言。
教学准备:
1.投影仪①教学目标②本课词语③有关五彩池池水形状的句子
2.“多媒体”有关五彩池图像
板书设计:
在人间——不在天上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到过什么地方?那儿美不美?今天,我们和作者去参观一个美丽的地方,好吗?(板书课题,让学生齐读课题——“五彩池”。)
二、检查预习:
1.检查词语读音。投影显示本课词语。
师:课前我们预习了课文,那么谁能准确读出本课词语?(指名读,轮读)
过渡:你读得真好,声音响亮极了。
2.整体把握课文。那么又有谁想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五彩池的那几个方面的内容?
板书:五彩池形状、颜色、成因
3.质疑
过渡: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提出了自己不懂的问题,说明大家动了脑筋。现在结合如下几个问题,同学们自学课文,记住:可圈点勾画,也可互相讨论。
三、带题自悟:(投影显示:学生充分自学)
1.五彩池的形状是怎样的?你体会到了什么?能说出理由吗?
2.你从池水的颜色中体会了什么?怎么体会的?为什么会有这些颜色?
过渡:刚才同学们学得十分认真,讨论得也很热烈,可见大家很会学习。下面我们交流一下,好吗?
四、交流点拨:
第一题:体会形状之美。
①五彩池的形状是怎样的?谁能讲一下有关内容?……你的声音真响亮,跟他意见一样的举手。
②那么谁还想为自己争取一次机会,用自己的话说说还有哪些形状?……
③说得好,你从五彩池的形状中体会到了什么?
板书:美丽
过渡:五彩池各种各样的形状如此美丽。大家肯定有自己的理由,对吗?那么谁有勇气第一个谈谈自己的理由?
(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畅谈理由。如还不够充分,教师鼓励再加补充)。
④说出美丽的特点。咱们是不是应读出它的美丽?谁想为自己争取一次展示自己的机会?
投影显示:“池边的石粉……像……像莲花的……”的有关语句,让学生竞相比读。
⑤大胆想像,借助多媒体显示水池不同形状。
导语:那么除了书上介绍的那些形状,还有哪些形状呢?请看大屏幕。(教师边展示边配乐朗读)大家边听边看边想像,好吗?
过渡:同学们看得真投入啊!想像得真有点入迷了。谁说说你想到了什么?
小结:……你想像得好极了,如此努力,将来你定会实现成为童话作家的梦想。大家从水池的不同形状中体会了美丽与神奇。那么你从池水中又体会了什么呢?
第二题:体会颜色神奇与成因。
①你从池水的颜色中体会了什么呢?(有的说神奇,有的说奇妙,或从没见过如此多的颜色……)对,归结起来就是:神奇。
②这儿的池水这样神奇,你怎么体会的?(依照课本念的做法应该予以肯定,同时鼓励同学们以自己的话抢答)
过渡:这位同学又为自己争取了一次表现的机会,谁还想补充?……对,这么多的好看的颜色往往是不能同时见到,而在五彩池却见到了,实在是神奇。
③投影显示,进一步体会池水颜色的神奇。教师读有关内容,同学们从屏幕中指出相应的颜色,师生评议,共同体会池水颜色神奇。
④体会感情。此时此刻,你对这五颜六色的池水产生了怎样的情感?(热爱、希望身临其境)
板书:热爱
⑤齐读,“神奇”“热爱”。
小结:五彩池的池水来自同一水源,分布各池中却五彩缤纷,实在神奇!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板书:成因。(池底长石笋种种;表面有石粉;阳光照射,像折光镜,花草树木倒影)
大屏幕展示五彩池图像
过渡小结:是啊,原来是因为池底的各种各样的石笋折射阳光,形成了不同的'颜色,再倒映着红花绿树,那更是五颜六色,好看极了。
6.引申,体会情感。教师饱含深情地朗读末句:“那美丽的瑶池在人间,不在天上”。作者为什么再一次强调“瑶池”不在天上呢?此时作者心中感情怎样?你有同感吗?(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板书:热爱祖国山河
五、总结全文:
通过本节课学习,我们追随作者领略了五彩池的美丽与神奇,它是祖国壮丽河山的缩影,实在令人赞叹、热爱。
语文教案 篇5
一、班情分析
本班现有在籍学生23人,其中男生13人,女生10人。在实施新课改中,教师热心进行语文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教改实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了综合实践能力,对推进新一轮教学改革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但是,部分学生对新教材新教法仍然不能适应。受应试教育的惯性影响,教师在实施教学中,仍然有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没有进入课改规定的情境。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是按照《课程标准》编排的新教材,体现了新理念和新目标,致力于构建新的教材系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全书按主题合成单元,每个单元按照主题进行综合训练,努力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综合学科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不断的实践中,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
三、教学目标.
1、思想品德目标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健康高深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2、知识目标:
了解课文中出现的有关重要作家作品的常识,了解描写方法和修辞方法和词类的有关知识,熟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的音形义。
3、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的目标
在小学语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具体地说,就是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思想内容和的思路,了解基本写法,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初步掌握精读略读的方法,培养默读的习惯,提高阅读速度,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读文言文课文,要了解内容,背诵一些基本篇目,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4、人文素质目标
初步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确运用语言文字来进行交流表达,把课本中感受学习到的有关人的语文素质的东西灵活运用到生活中,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例如待人接物的仪态,为人处事的心理,读书看报看电视的习惯等。
四、教学措施
1、以深化语文教学改革为契机,加大课堂教学改革力度,积极投身新课改,运用先进教学理念和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激发学生地学习兴趣,唤起问题意识,实施教学民主化,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教师要做到从整体上把握教科书,弄清编辑者的意图及内在联系,从本校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实施集体备课,集思广益,总揽全局,面向全体。做好试卷分析,找出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注重补差补缺,争取教学大面积丰收。
3、认真抓好听说读写训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结合教材中的名著欣赏,诵读欣赏、引导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尤其要注重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
4、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增强学习的后劲,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重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确立语文教学的新理念。
5、搞好第二课堂活动,进行网上学习的探索,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的效率,引导学生扩大阅读面,多读文学名著,多读健康有益的课外读物,提高文学修养,陶冶高尚情操,使学生获得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6、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相互渗透,强化综合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努力提高语文素养,实现语文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终身受用。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学会g k h三个声母,能读准音,记清形,正确书写。
2、读准g k h与单韵母相拼的音节。
3、初步学会拼音有介音的三拼音音节,掌握三拼连续的拼音方法。
4、能够自己拼读儿歌,做到词语连读。
5、认识“花、哥、弟、个、画”5个生字,并能在一定的语境中使用。
教学重点、难点: g k h的发音及三拼音的拼音方法。
课前准备:拼音、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3课时
第 一 课 时
课时目标:
1、学会g k h三个声母,读准音,记清形,正确书写。
2、读准g k h与单韵母相拼的音节。
3、能够说一句完整的话。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看卡片认读6个韵母。
2、我们已经学过几个声母?谁来读?哪几个声母读起来要送气?(f t)
(二)引出新课,提出要求。 我们已经学了6个单韵母,10个声母。今天,我们要学习第5课,认识3个新朋友,比一比看谁最先学会,做到会读、会写、会认。
(三)教学声母g。
1、看插图说话引出g:图上画着什么?它们在干什么?(听话说话:图上画着几只鸽子,衔着一只花环。)师引入:鸽子的“鸽”声母是g。花环的形状像g,板书:g。
2、教学g的发音,记清字形。
(1)示范发音,仔细听,看口形。
(2)学生练读,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
(3)记字形,启发想象,g像什么?
教顺口溜:一群白鸽g g g,鸽子花环g g g,9字加g g g。
3、指导书写。
(四)教学声母k。
1、看插图说话引出k:什么地方谁在干什么?数一数有几只蝌蚪?它们一齐向什么地方游去?(八只小蝌蚪在水里一起向草丛中游去)。引入:蝌蚪的“蝌”的声母就是k,板书k。
2、教学k的发音,记字形。
(1)示范发音,讲要领:发音时,嘴要送出一股气,用小纸条示范。
(2)请学生口对手心读。学生练读,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
(3)你能在插图上找到k吗?还有什么办法能记住它?教顺口溜:一群蝌蚪k k k,像挺机枪k k k。
(4)指导书空和书写,k两笔写成。
(五)课中操:清清小河中,水草摇呀摇,一群小蝌蚪,来把妈妈找。(边做动作边念)
(六)、教学声母h。
1、看插图说话引出h:图上画着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听话说话:丁丁和冬冬坐在椅子上喝饮料。)板书:h
2、教学h的发音,记清形。
(1)范读,跟读,齐读。
(2)在图上找找h,记形:像把椅子h h h。
(3)指导书写,一笔写成。
(七)学习g k h与单韵母组成音节的拼读。
1、出示音节,学生拼,老师评价。(指名读,齐读)
2、找朋友游戏:三个小朋友做g k h,6个小朋友做a o e i u u,全班小朋友唱“找朋友”的儿歌。(一起拼读)
(八)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三个声母,它们分别是→g k h,我们不但会认,还学会了书写。下节课,我们还要学习g k h的拼音。
第 二 课 时
课时目标:
1、复习巩固g k h三个声母。
2、初步学会拼音有介音的三拼音音节,掌握三拼连读的拼音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打乱顺序认读6个单韵母的四声,连读uā uō uǒ。
2、卡片认读:g k h,读顺口溜,g和k,发音时有什么不同?
3、认读音节:mó gū、 bǔ kè、 hú lí,这些音节都是由一个声母和一个韵母两个字母组成的,我们称它们为两拼音。
(二)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会了g k h三个声母,现在我们要继续学习这三个声母和单韵母的拼音,还要练习新本领“三拼音”。
(三)教学三拼音节guā。
1、说话引入:小朋友吃过瓜吗?你吃过哪些瓜?
2、音节分析:“瓜”的音节怎么写?板书:guā,它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拼音有什么不同?(guā是由声母g,介母u,和带调韵母ā三个字母组成的。)及时反馈:u原来我们称它为什么?在这里介于声母和单韵母之间,我们叫它什么?齐读:介母
3、拼读音节。由声母,介母,韵母组成的音节叫三拼音。三拼音怎么拼呢?(看图)图上的小女孩在干什么?(猛推卡片)说明三个字母要快速拼读才能读好。讲解三拼音的要领:一是要快、二是连,要一口气连读成一个音节,中间不能中断。顺口溜:声轻,介快,韵母响,三音连得很顺当。
(四)教学三拼音节guó。
1、分析音节:g声母,介母u,韵母ó。
2、回忆方法。
3、拼读音节。(指名拼读,火车读,齐读)
(五)课中操。我的家乡瓜儿多,冬瓜胖来南瓜黄,我的家乡花儿美,牡丹月季夜来香。瓜儿多,花儿美,一天一夜夸(kuā)不完。
(六)巩固运用三拼法拼读音节。
1、复习三拼音拼读方法。
2、拼读:d―u―ō→duō t―u―ō→tuō n―u―ō→nuō(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3、卡片认读音节:kuā guó kuò huó4、练习:比一比每组音节有什么不同。gā------guā kā------kuā hā------huāgū------guō kú-----huó kù-------kuò
(七)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个新知识,那就是→三拼音,大家都学得很认真,不仅会认,而且还会连读三拼音。以后我们将拼读更多的三拼音节。
第 三 课 时
课时目标:
1、复习巩固三拼音的拼法。
2、能够自己拼读儿歌,基本做到词语连读。
3、认识“花、哥、弟、个、画”5个生字,并能在一定的语境中使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三拼音。
1、复习三拼音的拼读要领。
2、出示三拼音的音节卡,学生拼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做找朋友的游戏。
(二)拼读儿歌。
1、出示儿歌《猜一猜》,请学生自己试着拼读,你读懂了什么?
2、你会拼读哪些音节,做做小老师带着大家读一读。
3、教师带读红色的音节。(范读、指名读、开小火车、齐读)
4、在老师的指导下试读儿歌,(以词语为单位,做到词语连读)说说儿歌讲了什么?你能猜一猜谜底吗?
(三)看图拼音节 ,认生字。
1、看图说话,图上画了什么?你能看图说几句话吗?
2、出示带拼音的词语:荷花、哥哥、弟弟,根据拼音读一读,哪些词语的第二个字要读轻声?
3、出示生字:花、哥、弟、个、画。这些生字你认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不认识的,你有什么好办法能把它们记住?
4、扩词练习,谁能给这些生字找找朋友?5、谁能用上这些词语来说一句话?
(四)巩固练习。
1、拼读音节。
2、跟录音读课文。
【教学总结】
我主要预设了三个教学目标,第一个是带领学生学习gkh的两拼、三拼音节拼读,初步掌握三拼音节的拼读方法;第二个是认识哥、弟、个、花、画五个生字;第三个是学习课内“猜一猜”这一儿歌。
但遗憾的是,由于拼读环节的教学时间没有把控好,导致这节课原本预设的三个大环节仅完成了一个半。教学时间的预判失误,也折射出本节课上的许多问题,如对学生学情认识不清、教学目标定制的不够周全、教学环节尤其是拼读环节设计的梯度性不强等等。通过课后的评课,我也认真反思自己在设计和教学中的不足之处,结合拼读环节的教学,我总结出以下几点不足和反思。
一、设计清晰明确、具可操作性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一个完善的教学目标,应该既包括“结果”又包括“过程”,即既有教学活动要求学生达成的目的,同时又要有为达成这一目的的具体教学方法。
本节课,我在拼读方面的教学目标是:带领学生学习gkh的两拼、三拼音节拼读,初步掌握三拼音节的拼读方法。毫无疑问,这样的教学目标不够具体细致,缺乏可操作性,仅仅是关于“结果”的简单阐述。虽然教学环节的设计中有教学方法的涉及,但四散在教学环节中的方法总没有直接放在目标中来的提纲挈领。比如我在带领学生学习拼读的过程中,由于没有对拼读方法做到心中有数,事先对方法的考虑也不够到位,重复、机械的拼读俯拾即是,占去了很多时间,同时,学生的上课积极性不高,影响了教学效率。经修改,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目标:通过教师范读、学生合作读、游戏拼读的方法学习两拼、三拼音节,利用记顺口溜、体验读的方式帮助学生初步掌握三拼方法。
为目标明确一个方法,就是为教学指明一个方向。可见,清晰明确、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目标是那样重要。
二、设计有序的教学环节及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
有序的、层次分明的教学环节可以使课堂教学少做许多无用功,让语文教学更高效。在各个环节中,精心安排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令课堂灵动而富有活力。本节课的拼读环节,从两拼到三拼,从范读到认读,看似有序,实际操作上却出现一些重复机械、不太合适的操作方法。比如。
1、让学生认读带声调音节时,由于我对学生学情预设不够,不放过任何一个带调音节,无重点的每一个都让学生拼读。更好的操作方式是先对学生读音掌握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上课时着重对他们认为有困难的读音(如二、三声)进行指导正音。
2、拼读环节中过多采用“学生当小老师带读”的形式,原本是想培养学生“听”的习惯,让他们通过榜样示范作用学会听学会正确读音,可是课中也发现过多这样的方式反而让学生拼读兴趣索然,教学也显得枯燥无味。在课堂教学时,我可以多种读的方式有层次的进行,如教师适时范读(初读时)、学生当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游戏拼读、比赛读(巩固认读时),激发学生的拼读兴趣。
3、三拼音节的学习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当出示第一个三拼音gua(瓜)时,我先让给生读,再教师正音。这样,对于完全没有拼音基础的孩子来说,反而会适得其反。更好的操作方式是在出示第一个三拼音时,先教师范读,再让学生学习拼读,如此在知识难点上采用“扶”的方法,让学生明确三拼音节的读音,也减少部分学生对读法先入为主的情况。
可见,有序的教学环节,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确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对教学环节、方法设计的过程,同样也是对学情进行分析,对教材进行解读的过程。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希望自己能以此为鉴,取长补短,有所进步。
语文教案 篇7
教材简析:
教材分为三个部分,导读先以我们课文里学过的一些历史故事引出《上下五千年》。然后介绍了作者的身份,接着说明这本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中华民族悠久辉煌的历史文化。
阅读《上下五千年》,旨在落实《标准》关于“少做题目,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要求。让学生在“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过程中体会和享受读书的乐趣,开阔他们的视野,启发他们的智慧,培养他们的民族自尊和爱国热情。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上下五千年》及作者,了解《上下五千年》对弘扬中国民族历史文化方面的贡献,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
2、通过导读,让学生继续学习读整本书的基本方法。
3、通过自读,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培养读书做笔记的习惯。
教学重点:
激发阅读兴趣,让学生在“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过程中体会与享受读书的快乐。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
教学难点:
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培养读书做笔记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
学生各买一本《上下五千年》;
学生各准备一本读书笔记;
课前预习:
选择阅读《上下五千年》中的一个故事,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故事的大概内容。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旧知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上一学期学习的朝代歌吗?我们一起来背一背好吗?(幻灯演示)
2、过渡:五千年历史长廊,风云变幻;
五千年文化长河,源远流长;
五千年人物长幅,千姿百态;
五千年战争长卷,硝烟弥漫。
就是这样的五千年,演绎出了多少幕激动人心的故事,出现了多少个叱咤风云的人物,留下了多少可歌可泣的事迹!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课文中,就有这些历史故事吗?你能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吗?
??(学生讲,老师可相机演示:《大禹治水》《卧薪尝胆》《李广射虎》《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三顾茅庐》《郑和下西洋》《虎门销烟》等故事的幻灯。)
3、这么多的历史故事,串成了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其实,它们还只是这长河里一朵朵小小的浪花。还有更多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都汇聚在一本书里,知道是哪本书吗?
(板书:《中华上下五千年》)
二、简介《中华上下五千年》及其作者。
这样一本好书,相信有许多同学已迫不及待地对它进行了了解,能说给大家听听吗?
学生可能会说:
1、我浏览了一下书目,发现书中的内容是按时间顺序编排的。与我们所背诵的朝代歌的时间一样。
2、《中华上下五千年》有各种版本。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华上下五千年》出现了很多版本,时间也延续到了辛亥革命,甚至建国初期。
教师相机演示:
(1)最早版本的《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主要内容。
《上下五千年》是一套故事化的历史读物,阅读其中一个个历史故事,就能使我们具体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多么的悠久,祖国的文化是多么璀璨。在这套书中,作者选择重要和著名的人物和事件,根据史籍材料,加以组织和裁剪,用通俗的现代语言写出来,不加以铺叙和描写,基本上没有虚构。《上下五千年》按历史顺序编写,涉及的时间从远古到清朝的****战争前。我读书我快乐阅读《上下五千年》教案设计相关内容:海伦凯勒说课稿《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狼牙山五壮士》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登飞来峰》教学设计黄鹤楼送别教案金蝉脱壳教案《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精彩教学实录中华上下五千年五年级活动设计查看更多>>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2)最早版本的《上下五千年》的作者林汉达教授。
这本书的作者是林汉达教授,他是一位教育家和语言学家,建国后历任北京大学教授、教务长、教育部副部长。他在写历史故事方面,是下过一番工夫的。他把历史故事作为对:“新语文的尝试和对旧故事的整理。”他所写的历史故事“风格独特、脍炙人口”
板书:林汉达。(学贯中西、著作等身)
…………
三、归纳读书方法。
(一)你打算怎样读这本书中呢?
1、学生汇报自己所学的读书方法。
(1)读通故事全文,不认识的字查字典;
(2)读懂文章讲了什么内容;
(3)知道文章表达的中心思想;
(4)品味并积累好的语言,好的段落;
(5)精读与略读相结合;
(6)常读常新,读而不厌,寻找新知。
(7)可以在书上圈圈画画,也可以在书上随手记下自己的感想和体会。
(8)坚持写读书笔记(随时留下自己的读书思考痕迹)。
…………
2、过渡:同学们总结了这么多的读书方法,很不错。但同学们还发现这本书与我们所读的其他书有什么不同吗?针对这本书,同学们还有什么读书方法吗?
可引导同学们再从这几个方面说:
(1)《上下五千年》是一套故事化的历史读物。有许多的历史知识,跟我们所学的语文知识的关系十分密切。如事情发生的朝代,人物,主要事件等有关的历史知识,所以我们不但要读,有时也应记一记。
(2)成语是我们必备的基础知识之一,很多的成语就源于这些故事,所以我们也应多积累成语的来源,成语的喻义等。
(3)这是一本历史读物,展现了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拼搏不止,一代又一代,涌现出的许许多多伟大的历史人物。读这本书,我想我们更应该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但在中国历史上也出现了不少像*臣秦桧、窃国大盗袁世凯那样的民族败类。所以我们在读书的过程中,还要学会把历史当作一面镜子,多借鉴,多思考,因为“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4)这本书不能作为历史教材来学,如果还想知道有关具体的事件的介绍,会有许多的资料可查,如:把《上下五千年》这一书中的内容与网络结合起来,查找收集资料,筛选整理加工成有价值的信息,建立读书卡片,相信对于这本书来说,也是一种好的读书的方法。
(二)归纳总结读书方法:
阅读《中华上下五千年》
文章内容应理解
读书感受能标注
好词佳句常积累
历史知识要记牢
遇到疑惑善提问我读书我快乐阅读《上下五千年》教案设计相关内容:海伦凯勒说课稿《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狼牙山五壮士》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登飞来峰》教学设计黄鹤楼送别教案金蝉脱壳教案《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精彩教学实录中华上下五千年五年级活动设计查看更多>>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多读多思知识多
四、运用读书方法进行阅读
1、过渡语: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在一时“,大家都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现在就看看用得怎么样了。(板书:课外活用)
2、指导学生运用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选择自己喜欢的故事读。如:《苏武牧羊》,《王猛扪虱谈天下》、《王戎评李》、《诸葛恪添字得驴》、《白痴皇帝》、《指鹿为马》等。
(也可全班学生选择一个故事,共同阅读)
3、指导学生选做读书笔记。
书名篇名
精彩词语
精彩句子
主要内容
感想体会
4、学生结合所做的读书笔记汇报读书所得。
(学生可能会汇报故事的内容、积累的成语、从故事中受到的启发、提出自己的疑问等方面来交流。)
5、指导学生小组交流,取长补短。
五、明确读书要求,制订读书计划。
1、明确读书要求: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灿烂文化的民族。了解祖国的过去,才能更加热爱祖国的现在和将来。只要同学们读完这些历史事件和人物的介绍,一定可以开阔眼界,启发智慧。所以,我希望大家能持之以恒,读完整本书。
2、小组讨论怎么有效读完一本书。
明确目标: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坚持每天阅读半小时,坚持1—2个月读完一本书。
(教师可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读书计划)
3、在扉页上制定自己的读书计划。
4、鼓励学生每周精选一篇故事,写读后感,持之以恒,做好读书笔记。
(在归纳方法的空白处补上板书:读书笔记需坚持)
六、小结:
真高兴!同学们能运用学到的读书方法进行课外阅读,更多地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光辉。最后让我们共勉一句:课内得法,课外活用。
七、作业
课后继续阅读《中华上下五千年》书中的故事,为《中华上下五千年》读书交流会作准备。
教后记我读书我快乐阅读《上下五千年》教案设计相关内容:海伦凯勒说课稿《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狼牙山五壮士》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登飞来峰》教学设计黄鹤楼送别教案金蝉脱壳教案《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精彩教学实录中华上下五千年五年级活动设计查看更多>>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写作背景理解这五首词的内容;
2、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把握作者的感情;
3、朗读与背诵。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的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目标3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教学任务:《望江南》、《武陵春》
一、导入
在我国古代,往往不同的时代有这个时代代表性的文学体裁,如唐代的代表性文学体裁是诗,还有宋词、元曲,明清的小说等。今天我们来集中学习一下几首词,体会一下这种体裁的艺术特色,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学习《望江南》
1、解题
“望江南”,词牌名,又名“忆江南”“梦江南”
2、作者及背景
温庭筠(wēnyún)晚唐诗人、词人。他精通音律,但屡考进士不第,一生不得意。其词多写女性生活,多反映青楼闺阁的相思之情。
五代时,后蜀的赵崇祚选录了温庭筠、韦庄等十八家词五百首,编为《花间集》。他们多写闺情。在词风上也大体一致,因此,后世就将他们称为“花间派”。
3、反复朗读,揣摩诗意
4、理解大意(学生概述,教师补充指正)
文章大意:描写了一位因心上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感情。在清晨梳洗完毕后,她在楼上凭栏眺望,看到许许多多帆船从楼前驶过,但却没有自己要等的那只船。夕阳西下,爱人没有回来,只空见江水东流,思念让她肝肠寸断。
梳洗独倚江楼→希望
望过尽千帆斜晖、水→失望情
肠断→绝望
5、体会文章写作特色
提问:结合词中个别词,说说你的理解。
要点:“梳洗罢”表明她精心打扮,心中充满希望。“独”写尽了她的孤独和期盼。“皆不是”写出了女子一次次从希望到失望的过程,让人为之心碎。“斜晖”一句暗喻那望穿秋水的眼神。
总结:本文短短27个字,却容纳了很多内容:时间,从清晨到黄昏;景物,从楼头、千帆写到斜晖、江水,又写到白频洲;就人物情感而言,从希望到失望以至最后的“肠断”。显示了它高度概括、凝练的特点。另外,这首词中,多用白描、直叙的手法,却又含蓄、细腻。
三、学习《武陵春》
1、解题
武陵春,词牌名。
2、作者及背景
李清照,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本词是她后期的作品。
3、反复朗读,揣摩诗意
4、理解大意(学生概述,教师指正)
文章大意:暮春时节,鲜花经过春风的摇动已经零落殆尽,只有土地上还留有花的芬芳,日色已晚,自己仍无心梳洗。春天里花开花落年年如此,而人与以前却不一样了,我对一切都丧失了兴趣,即使有心诉说,也是言未出而泪先流。听人说双溪春色还不错,我也想去那里泛舟,怕的是双溪上那蚱蜢般的小船载不动自己的哀愁。
花已尽倦梳头
愁物是人非欲语先流
闻说也拟只恐载不动
5、思考
本文是如何写愁的?“闻说”“也拟”“只恐”三个词说明了什么?
提示:通过典型细节来抒情。如“欲语泪先流”。“闻说”“也拟”“只恐”这三个动词写出了作者试图排遣愁绪的做法,写出了作者的沉重、无奈。
四、课堂小结
五、课后思考
1、这两首有什么相同之处?
风格相近,都比较婉约;写作手法相近,借景抒情或直接抒情;抒发的感情相近,抒发主人公或作者的离愁别绪,凄惨心境。
2、你还知道哪些写愁的诗句,请列举并说明其特点。
第2课时
教学任务:《渔家傲》、《江城子》
一、导入新课
词发展到后来兴盛的时候,人们将词分为两大派:婉约派和豪放派。上节课我们学的词接近婉约派的风格。今天我们将体会一下豪放派的作品风格。
二、学习《渔家傲》、
1、解题
渔家傲,词牌名。
2、作者及背景
范仲淹(980--1052),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这是他在西北军中的感怀之作。
3、反复朗读,揣摩诗意
塞sài 嶂zhàng 浊zhuó 燕yān 羌qiāng
4、理解大意(学生概述,教师指正)
文章大意:上片描写塞下景色,边塞秋天景色与中原不同,大雁过早向衡阳飞去,毫不留恋,风吼、马嘶,同号角声连在一起,构成塞下特有的声音。夕阳西下时,坐落在群山中的小城紧紧关闭了城门。下片抒情他们离家万里,但燕然未勒,功业未成,没有办法回去,夜色已浓,羌笛悠悠,将军和征夫们难以入睡,乡下思想之泪。
衡阳雁去
写景:塞下秋景四面边声荒僻
(异)千嶂里长烟落日
浊酒一杯燕然未勒
抒情:壮士秋思
羌管悠悠人不寐→将军、征夫
思乡、爱国、
5、思考
所写的风景“异”在哪?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天气极寒、特异的边声(风、马、号角)、戒备森严。渲染了西北边地的荒僻,暗示了将士的思乡之情。
三、学习《江城子》
1、解题
江城子,词牌名。
2、作者及背景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1071年,苏轼因对王安石变法持不同政见而自请外任。这是作者于1074年冬与同僚出城打猎时所作。
3、反复朗读,揣摩诗意
猎liè 擎qíng 貂裘diāoqiú 卷juǎn 鬓bìn 挽wǎn
4、理解大意(学生概述,教师指正)
文章大意:作者自称老夫,暂且发发少年的狂气,左手牵着黄犬,右臂上架着苍鹰,戴上锦蒙帽,穿上貂鼠裘,率领众多随从,纵马狂奔,飞快的越过山冈。为回报人们倾城出来观看太守狩猎,他要像当年孙权那样亲自挽弓射虎。酒酣之后,胸宽胆壮,两鬓间出现一点白发有什么关系呢?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呢?那时我一定会为国效力。
叙事:老夫┄少年狂左右帽裘千骑
为报┄随太守射看
酒酣胸(宽)胆(壮)
抒情:鬓(白)何妨!
会挽雕弓西北望射天狼
渴望被重用、爱国
5、思考
“亲射虎”“遣冯唐”“射天狼”三个典故分别表达了什么意思?
明确:年纪不小,但仍有少年狂气;表希望重新受朝廷重用;表要抵御侵略者,建功立业的决心。
四、课堂小结
第3课时
教学任务:《破阵子》、比较三首词
一、导入新课
由上节内容导入
二、学习《破阵子》、
1、解题
破阵子,词牌名。
为wèi,给。赋,写作。壮词,雄壮的词。
2、作者及背景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著有《稼轩词》,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他是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被金兵占领,年轻时参加抗金军,后来提出抗金主张一直未被采纳。
3、反复朗读,揣摩诗意
挑tiǎo 麾huī 炙zhì 弦xián 塞sài 的dí 霹pī 生shēng 身shēn
4、理解大意(学生概述,教师指正)
文章大意:作者夜里酒醉后挑亮灯光观看宝剑,想起早晨醒来听到众多军营里传来的号角声,在军营里与部下分食牛肉,听乐器奏出塞外的歌曲。在秋天的战场上检阅军队,准备战斗。战场上骑着飞快的的卢马,霹雳做响的雕弓。他要为朝廷完成统一大业,赢得生前的功勋,身后的美名。可是自己已经年近半百,还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吗?
①、醉里挑灯看剑
②、梦回吹角
③④、八百里五十弦
⑤、沙场点兵
⑥⑦、马弓
⑧⑨、了却赢得
⑩、可怜白发生!
壮志未酬的悲愤、爱国
5、思考
本文凭什么可以称得上是“壮词”?
明确:从题材看写军营生活;从情感看表达了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从语言看豪放、壮丽。
三、比较三首词
提问:词的惯例是上片写景或叙事,下片抒情言志。这三首词上片分别写了什么景或事?抒情有何异同?
学生讨论,教师答疑。
答案提示:
《渔家傲》:塞下景色(寒冷、荒凉、戒备森严)
《江城子》:打猎(雄壮、开阔)
《破阵子》:军旅生活(豪放、激烈)
《渔家傲》:思乡、爱国
《江城子》:渴望被重用、爱国
《破阵子》:壮志未酬的悲愤、爱国
四、拓展延伸
爱国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古人还有很多人书写自己爱国的激情,请举出几个爱国事例或爱国诗句。
五、布置作业
背诵这五首诗,课后查询有关豪放词和婉约词的相关资料。
语文教案 篇9
【教材简析】
本课有一幅图,图上一位小学生正在用纸片拼图。他手拿剪刀剪纸片,一只可爱的小花猫正好奇地望着他。他面前的桌子上有三张长方形彩纸,十几张大小不同的圆形和半圆形纸片,还有胶水、彩笔等拼图用具。图中还展示了这位小学生的三件拼图作品:大熊猫、小白兔和猪头,都是用圆形和半圆形拼制而成的,可供学生模仿,也可以启发学生想像和创作。
图下是供学生口语交际时重点讨论的问题:一是请学生回答自己用纸片拼成了什么,二是说说自己是怎样拼成的。
【教学重点】
看懂图意,拼组图形。说说自己拼成了什么,是怎样拼成的。
【课前准备】
教学挂图,圆与半圆形纸片,小剪刀、彩笔、胶水、薄木板。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份礼物,想看看吗?(想!教师出示准备好的圆形和半圆形纸片,让学生说说这些纸片的形状和颜色。)这些小纸片啊,可神奇啦!它在聪明的孩子手里,能变成非常可爱的小动物。不信,请看这幅图。(出示挂图)
二、观察图画,同桌交流
1、提问,引导学生注意画面上人与物的联系。
图上有什么?小朋友在干什么?图上的三个小动物是用什么拼成的?
2、同桌交流:图上的小动物是怎样拼成的?
教师要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回答问题。如回答小兔子是怎样拼成的时候,可按“头──身──腿脚──尾”的顺序说:“用一个圆纸片做小兔子的头,用一个长长的半圆做小兔子的腿脚,用一个小小的圆纸片做小兔子的尾巴”。也可以按拼贴时的先后顺序说。只要学生能有序地说清某一图形是怎样拼成的,让人听明白就可以了。
3、小结过渡:刚才,同学们通过看图和交流,了解了图上的小朋友用圆纸片拼成了什么,还知道了他是怎样拼成的。老师相信,只要你们愿意动脑、动手,就能拼出更多更美的图形。那么,这些小纸片还能拼出哪些图形呢?咱们分组拼一拼,好吗?
三、分组拼图,小组交流
1、分组拼图,想像创作:教师可在如何分工合作方面予以提示。如谁抹胶水,谁剪递纸片,谁粘贴,谁涂颜色,谁准备在小组内第一个作介绍。并鼓励学生大胆想像,允许他们用彩笔进行简单的装饰或加工,拼出一个充满童心的奇妙世界。
2、动口说图,选出代表:学生经历了拼图过程后,教师要引导他们在本组内动口说图,可以说拼图过程,也可以说拼成后的样子。然后各组推选说得好的同学为代表。
3、小组互访,代表介绍本组作品:小组之间相互对拼图或发言提出意见。每个小组在听取意见后可以对图进行修改,或对发言进行调整。
四、展示成果,全班交流
1、各组展示作品,并由本组代表向全班同学介绍:我们用纸片拼成了什么?是怎样拼成的?
2、同学之间针对作品质疑、答疑:教师相机规范学生口头语言,并注意培养良好的语言态度和语言习惯。
五、赏评佳作,拓展思路
1、选出二、三幅好作品,引导学生评说好在什么地方。
2、拓展思路,鼓励创新:
同学们心灵手巧,老师相信,你们不仅能用圆形纸片拼图,还能用三角形、正方形纸片拼出更美妙的图形来。请你们回家后再拼一拼,把自己最满意的拼图拿到班里来展示,并告诉同学们你是怎样拼成的,好不好?
【精选语文教案模板九篇】相关文章:
精选语文教案模板6篇08-08
精选语文教案模板5篇08-02
精选语文教案模板八篇06-29
精选语文教案模板六篇06-22
【精选】语文教案模板7篇06-18
【精选】语文教案模板九篇03-17
精选语文教案模板汇编6篇03-21
精选语文教案模板合集5篇03-19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模板10篇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