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美术教案模板10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美术教案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美术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通过书中图片的欣赏,让学生了解历史遗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感受另一种凄惨的美,古风古韵的美。
2、通过资料的收集,让学生更加珍惜历史遗留给我们的巨大的财富—历史建筑,并培养学生们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意识。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资料的收集了解文化遗产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二、 导入
地球上有许多优秀的文化遗产,这是前人留给全人类的财富,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它们,了解它们,感受历史带给我们的震撼。
板书课题:追寻文明的足迹
三、新授教师
播放课件《古代文明异国风光》
1、请同学们说一说,你对刚才电脑播放的哪些图片有的了解,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前收集的资料点击电脑上的图片为同学们做解释。
2、你还收集到了哪些图片资料展示给大家看一看!
3、除了课件中提到的历史文化遗产,你还知道哪些?有图片吗?展示一下!同学们收集到的资料很全面,通过这些图片资料,我们可以感受到历史留给我们一笔不小的财富,同时我们通过它们也能看到过去的历史中的人们是如何生活的。
4、我们今天看到的是存在于现实的,那么还有很多已经遗失的古迹,它已成为了一个迹,比如巴特农神殿,在公 元1687年被威尼斯军队炮轰致毁;还有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它是人们梦想中的花园,但它是否真正的存在,人们仍无法寻得根源;还有罗德港巨人雕像,摩梭拉斯陵墓,都因为年代的久远无从考证。
5、为了保护历史留给我们的遗产,我们应该为它做些什么呢?如果你以一个旅游者的身份到此贵地,你会如何做才能保护这些文化遗产呢?
三、课外拓展
其实我们就近来看,在我们中国就有很多的文明古迹,九寨沟,故宫,苏杭二州,还有很多很多,我们要更好的保护它们,让他们继续存留下去,把它留给未来。
在教学中,学生可能在对文化遗产介绍的表达方面,局限于已有的资料而忽略了自身的感受,我们应及时引导学生从遗产的整体、细节、独特之处,历史价值等方面去挖掘内心的情感,使学生真正为人类共同的财富而骄傲。
美术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回忆、交流等方式了解传统节日中人们的服装、活动和环境特点,
构思并表现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场景。
2、通过欣赏作品、教师演示、探究尝试、研究讨论等形式,研究刮画纸的创作
方法,用多种刮刻方法丰富画面。刻画人们的表情、动作和环境,表现出欢乐有趣的节日场面。
教学重点:
运用刮蜡画的形式表现节日喜庆和人们庆祝的场景。
教学难点:
1、表现节日中人们的活动和表情。
2、能运用比较丰富的刮蜡画艺术语言和创作手法进行创作。
教学过程:
播放《春节序曲》,学生说说这段乐曲给人什么感受,表现了什么日子。
出示课题:在快乐的节日里。
学生感受音乐情绪,明确今天的学习任务。
营造气氛,引出课题,帮助学生感受音乐与美术在表达欢快情绪的形式特点。
交流探讨
问题1:欣赏,猜猜这些是什么节日?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学生欣赏,回答问题:
1、春节:贴春联、逛庙会、放鞭炮。
2、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
3、元宵节:吃元宵、闹花灯、猜灯谜。4、圣诞节:平安夜、收礼物、圣诞大餐。
感受不同国家人们过节时的快乐情绪,并了解通过人物动作、表情、服饰和背景可以表现节日特征。
问题2:你还知道哪些节日?跟同学说说节日的习俗。
学生思考:劳动节、植树节、儿童节、泼水节等。
问题3:从画面中哪些地方能看出喜庆的节日气氛和人们愉快的心情?
环境、活动、表情、服饰、色彩。
分析探究
1、展示图片,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这两幅作品在表现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2、探究体验:
(1)试试能用哪些工具在刮蜡纸上刮刻出清晰、流畅的痕迹?
(2)你能用不同的方法刮出点、线、面吗?看谁刮出的痕迹最丰富。
(3)两幅作品对比(第一幅作品只用线条刮刻,第二幅作品运用点线面各种痕迹进行刮刻):比一比哪幅画的刮刻方法更加丰富、美观?
第一幅是水彩笔画,第二幅是刮蜡画。
学生在一张刮画纸上实践体验。
尝试用各种方法在刮画纸上刮画出点、线、面。
学生比较两端作品,发现第一幅作品表现手法第一,第二幅作品表现手法丰富,画面表现力更强,更有趣味。
感受刮画纸的独特魅力。
探究、尝试各种刮刻工具的不同表现方法。
感受不同工具刮刻出不同的点和线。
观察比较,感受运用多种刮刻手法创作的刮蜡画具有丰富的效果和趣味。
教师演示
教师演示刮画方法与技巧:
1、 构图饱满。
2、 先画近景后画远景,处理好遮挡关系。
3、 用不同的方法刮画出点、线、面。学生观看并提出质疑。
通过教师演示刮画方法,直观的教学帮助学生解疑答惑,解决难点。
作品欣赏
组织学生欣赏中的刮画作品,提出问题:
学生欣赏作品并回答问题。
通过欣赏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拓展创作思维。
创作实践
1、 布置作业:
运用刮画纸和各种工具,表现人们在节日里快乐的场景。
2、作业提示
(1)抓住人物的活动、表情、服装和节日背景来烘托喜庆气氛。
(2)刮刻痕迹要清晰、流畅。刮刻手法、表现形式要丰富多样。
学生明确作业要求,进行艺术实践。
明确作业要求,鼓励学生大胆创作实践,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动手实践能力。
作品展评
组织学生展示、评价作品:
1、说一说自己画的是什么节日,画了哪些节日的活动?
2、哪幅作品内容最有节日气氛?
3、哪幅作品的刮刻手法、表现形式最丰富有趣?
美术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分析作品,体会人物画作品中主题的表现,并能把握常见的人物动态表现绘画。
方法与过程目标:理解怎样处理利用人物组合关系和画面构图来加深作品情感的表达,并尝试记录和表现与家人朋友在一起的生活故事。
情感与态度目标:大胆尝试运用人物画表现手法叙说故事、记录生活、表达愿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教学重难点
人物的面部表情和人物动态的掌握。
组合人物画的布局和构图空间、人物层次空间和疏密强弱空间等关系。
教法学法
欣赏、归纳、尝试表现
教师教学活动设计
学生学习活动设计
一、感受体验
欣赏中国岡《童年》。
教师小结:人物情感的表现可以不需要语言的衬托,利用人物的面部表情和身体的姿势动作即可以反映人物性格和内心活动。
二、对比研究
1、欣赏《悄悄话》和《又是一个2分》。
老师提示:两幅画都描绘了得知考试成绩回到家的小学生及其家人。画家通过家庭成员不同面部表情和身体姿势揭示人物的心理状态,表明人物间的关系,使画面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气氛。
2、欣赏《祖孙四代》并说说画中四人间的关系,你是从哪些细节知道他们的关系的?
3、欣赏《我们要去捉狗熊》。
小结:画面的人物组合形式,人物与背景的相互衬托,构图的运用都可以丰富和加深画面情感的表达。
三、教师演示
利用线骨架和体块连接描绘动态。
要点提示:重点讲解平衡、重心线、动作和姿态。学生讨论并临摹老师示范的动态形象。
四、活动体验
学习活动一:仔细观察你的家人,试着画面他们在不同姿态下的草图。
五、作品展评
展示学生作品,教师总结。
学生尝试从表情、姿态来分析作品主题。
请同学们分析并填写下表:作品、人物组合、神情、姿态。
分析从相貌、姿态的处理表现家庭人物的地位和关系。
学生分析画面中不同人物在行走过程中的不同表现,并上台模仿动作演练。
尝试创作体验。
学生自评互评。
教学反思
美术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调匀水粉颜料。通过实践,体验两种颜色调和而产生第三种颜色的变化过程。
2、根据吹画后的效果,展开想像,进行添画创作。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在观察两种颜色互相渗透过程中,感受色彩变化的美。
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根据吹画的效果巧妙地添画。
教具学具:水彩颜料、画纸、吸管、毛笔、调色盘。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导入阶段:
1、请一位同学和老师一起做游戏:老师有红、黄、蓝三种颜色,两人各滴一种颜色在画纸上,再用吸管吹,让颜料混合、互相渗透。利用多媒体的投影仪,让全班同学观察两种颜色互相渗透的变化过程,并且把看到的变化分别在小组里说一说。
2、请两位同学上台,再做一次游戏,把看到的变化经小组讨论后,在班上说一说。
3、教师小结:两种流动的颜色在互相混合、渗透的过程中变幻无穷,今天,我们一起动手试试,看看这种美妙的变化。
4、揭示课题:流动的颜色
二、课堂教学:
1、师示范调颜色:用毛笔蘸水放在调色盘里,再蘸颜料在调色盘里调匀,调到毛笔蘸颜料时,水份饱满且不滴落。
2、教师示范让颜色互相混合、互相渗透的方法:倾斜画面,直接用嘴吹,用吸管吹,等。
3、师问:除了老师的这些方法之外,大家想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使颜色流动吗?(要求同学在小组里讨论,在作业时应用、尝试。)
4、强调在作业游戏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色彩融合、渗透时的美妙变化。
5、教师帮助学生一起总结,示范语句表达形式。
师示范:我用 办法,让 色和 色融合在一起,我看到: 。
三、布置课堂作业:
1、会调匀水粉颜料。
2、用各种方法让颜色互相流动,观察颜色融合时美妙的变化,且把观察到的在小组里进行交流。
3、比一比,哪组的颜色流动方法多?说说观察到色彩有什么变化?
四、学生练习:
学生以小组开展作业游戏,教师进行巡视指导。
五、小结: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说一说用的方法、讲一讲观察到的情况。
美术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信息的收集和课堂讨论,了解齐百石国画中虾的特征及其艺术风格,提高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能力目标:能体会运笔用墨的技巧和方法,临摹齐百石的国画——虾。
情感目标:学习齐白石一生对艺术不懈追求的精神,激发学生对中国画的
兴趣及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
认识和了解虾的结构及动态,能用水墨画出各种形态的虾。
三、教学难点
体会怎样合理地运笔用墨来表现虾的形态。
四、教学过程
(一)说人品画
课的开始,我便请孩子们自由地谈对画坛巨匠齐白石的了解。孩子们纷纷举手,兴致勃勃地说起了齐白石:他是湘潭人,是中国的一位著名画家,他能书善画,最擅长的是画虾。他担任过中国美术协会的主席、北京画院名誉院长,还被授予“中国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孩子们都很专注,我用齐白石说的一句话“若非实物,一生未敢落笔”来总结了他的艺术态度后,便和孩子们一起欣赏了一段齐白石
画虾的录像。
(影片介绍:晚年的白石老人,年事虽高却天天坚持画画,他把砚比作田,把自己比作牛。“铁栅三间屋,笔如农器忙;砚田牛未歇,落日照东厢。”正是他耕耘不息的真实写照。
在人们眼中一提到齐白石老爷爷的作品,都会想到他画的虾。为了画虾,他曾在笔洗里养了几只虾,每天观察)
孩子们一下就被影片吸引了,随后有孩子总结说:为了画好虾,齐白石就在笔洗里养了几只虾,日日看,时时观察。还有同学马上补充:齐白石爷爷把自己比作牛,把砚比作田,很勤奋地画画
“那么,经过长期观察,日日练习,不断改进,齐白石这位严谨、勤奋、注重观察生活的画家又是怎样简洁生动地表现姿态各异的虾的呢?”我的总结和设问带着孩子们进入了下一个环节。
(二)探索欣赏
1、欣赏生活中的虾,了解虾的结构
对于虾,孩子们都不陌生,他们一个接一个地说着生活中所见虾的形态:虾前面有长长的须;虾身上有硬壳、还有很多脚,身子的形状像钩子;虾身很透明,若隐若现我告诉他们,虾的须是用来感知方
向和食物的,并利用放大了的图片,让大家看到虾身
上的硬壳是分了节的。然后结合课件和孩子们共同总结出虾可以分为:头胸部、腹部(分节)、尾部、足、触角等几个部分,提示
他们要画出生动的虾,就要注意观察各部分的特征。最后我让他们仔细观察并思考:如何画出虾透明的感觉,怎样用墨?
2、欣赏名作,领悟用笔用墨的技巧。
带着疑问,孩子们欣赏了齐白石的作品——虾(CAI出示图片)
通过边观察边思考,师生共同总结:齐白石画的虾生动活泼,栩栩如生。虾的用墨处理十分讲究,有浓有淡,其中头部和眼睛是用浓墨画的,画虾身和头部是侧锋用笔,画虾的须和足都是中锋用笔。
第2课同一幅画
教学目标
1.了解色彩语言的丰富性,认识色谱,学习调色与涂色的方法。
2.能准确地识色、调色和涂色,个体完成涂色练习并参与集体组合成画的活动。教学重难点
表现出对世界名画欣赏、临摹与组合的美术活动的兴趣和成功的快乐,富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集体协作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欣赏讨论
1.欣赏《向日葵》。
2.引导提问:你见过这幅画吗?对同一幅画你们的感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学生组内交流、讨论。认识色彩是绘画的语言.色彩是相同的。
3.导出新课,板书课题:同一幅画。
二、探索体验
1.引导思考:这幅画主要有哪些颜色?
(1)观察与识色。
(2)提问。
2.探索调色方法:这些颜色是怎么样调配出来的呢?学生讨论,自由发言。体验
1.根据教材提示,用大红与柠檬黄进行调和,把产生的橙色与同桌的比一比,色彩效果是否一样?为什么?
小结:两种颜色相调和,颜色分量的不同使色彩效果产生变化,一般朝分量多的颜色方面倾斜,所以调色时应先看准色彩的倾向性。体验
2.在一种颜色中调入白色或黑色,看看会发生什么变化?小结:通过这一方法可使色彩发生深浅变化,这又叫做色彩的明度变化。这样就可以调出许多丰富的颜色了。体验
3.任意找一种《向日葵》这幅画的颜色,尝试调配一下,是否很接近?
学生自由交流。体验
4.从教材右页马赛克效果的《向日葵》画中取一方格(G5),这一格是由24个小块组成的,将它们分解开,与色谱中颜色相对比。我们一起调出这些颜色并涂画在纸上。师生合作,共同探讨。
三、分工合作
我们可以将这幅画分解成许多小色块,近看是些颜色。但远一点或眯眼看,向日葵就清晰地呈现出来了。全班每个同学画其中的一部分,然后组合,可拼成一幅有丰富色彩《向日葵》。
1.画格。
2.选择与分工。将横排A—J与竖排l一5交*组成编号,
如Al、A2J4、J5,选择你喜欢的一块。分工要有协调,别人已选的不能重复。教师调控方格被选情况。
3.临摹涂色。按小格的颜色来调色、涂色,涂色不能出格.相同的颜色可以一次涂完。
4.提出要求,巡视指导。
四、组合展示
1.让学生按底纸上的格子,找准坐标贴上自己的那一部分。
2.引导学生眯眼看看,欣赏评述全班同学集体组合画出的作品。
五、教学拓展
色彩是绘画的语言之一,研究色彩,表现五彩的世界是画家特别关注的,像修拉的点彩作品就给我们很多的启示,建议同学们也去试试,你会有更多创造性的发现。
美术教案 篇6
(二年级第三册)岭南板美术教案
教学计划
一、全册教学要求:
重点:是在小学一年级完成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继续通过欣赏、绘画、工艺设计的制作活动,去感受美、认识美、欣赏美、进而表现美。
难点:着重感性,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喜欢,从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理解力、分析力、审美力和造型表现力,不断培养学生热爱美术、热爱自然、热爱美好事物。
要求:在教学中充分发掘教材中的教育因素,有趣极地、生动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教育。
二、教学课时安排:
1.全册共33课:2.欣赏课2课。3.绘画课21课。4.工艺课8课。
5.自行补充教材2课。三、教学方法:
1.做到丰富多才多样,灵活有趣。
2.要贯彻启发式原则,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生动活波地学习,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和创造。
3.教师加强示范,充分利用课件、图片、影片、录象片等教学手段进行直观教学。
民间玩具和现代玩具世界(美术欣赏)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对民间玩具的欣赏后,懂得民间玩具是民间艺人就地取材制作的小玩具,神态生动,有色彩鲜艳的花图案。
2、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二、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感受到艺术美的熏陶,鼓励学生观察生活,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发现美、表现美。三、授课时间(2课时)
恐龙回来了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教学,唤起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回忆,并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从而更家热爱生活。二、教学重点:画恐龙和人物在一起。三、教学难点:恐龙的外形和特征。四、课时和作业要求:
1授课时间(2)课时。2画一幅恐龙和人们在一起的画面。
3构图要饱满充实,人物和恐龙动态要生动。4添加现代设备和背景。
巧救小昆虫
一、教学目的:
通过对小昆虫的绘画教学,增强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绘画能力,并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从而更加热爱大自然。
二、教学重点:能把小昆虫画得最新奇。三、教学难点:把故事的结局画得更精彩。
四、课时和作业要求:1授课时间(2)课时。2听完故事后,画出你心中昆虫故事或结局的记忆画。
可爱的玩具蛇
一、教学目的:
教学生运用加添、绘画、装饰、剪割的方法,把卡纸制作成一条会跳舞的蛇,再添画上漂亮的图案。二、教学重点:制作方法。三、教学难点:进行装饰。
四、课时和作业要求:1授课时间(2)课时。2制作出一条会跳舞的蛇,并有美丽的装饰图案。五、教学过程:
美术教案 篇7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教学进度表:
周次课题
1-2周《美术是创造性的劳动》1课时
3-4周《色彩的魅力》2课时
5-6周《春天的畅想》2课时
7周《凝练的视觉符号》2课时
8周《亲切的使者》1课时
9周《喜悦与收获》1课时
10-11周《招贴—广而告之》1课时
12-13周《盛情邀请》2课时
14-15周《独特的装扮》2课时
16周《平面设计的盛宴》2课时
第一单元美术是创造性的劳动
第一课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学习领域:欣赏·评述
课时:1课时(总课时:第1课时,20xx/2/2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对美术创作一般过程的分析,理解美术作品中的绘画题材、形式、艺术处理的技法皆源于客观世界,了解美术作品创作于现实生活、画家个人情感、物质材料及艺术技巧的关系,初步掌握美术欣赏评述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分析、讨论、欣赏和评述等方法,初步学习并掌握对美术作品中绘画题材、艺术处理的技法于生活之间关系的欣赏评述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分析不同美术作品的产生过程,增强学生价值观,尊重理解艺术家及其创造的劳动价值和意义;在欣赏、体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更加用心观察生活及对生活积极健康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美术是创造性的劳动这一特征。
难点:了解绘画的题材、艺术处理的技法皆源于客观世界,掌握美术的基本理论。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课本、课件
【教学过程】
1、课前阅读教材,初步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
2、引导阶段:
展示作品王式廓的《血衣》素描稿及其创作的过程和相关的素描草图,播放相关的视频,介绍画家及创作背景。提出问题:从这幅作品的创作过程看,你认为再现性美术作品的产生需要哪些条件(考虑哪些因素)?学生围绕问题展开思考,初步发表自己的看法。
3、发展阶段:
(1)模仿作品《血衣》中的几组人物形象,上台表演人物的造型姿态,体验人物内心情感,加深对作品人物性格及作品内涵的理解。通过学生参与、观看,不仅激发了学习热情,更能从学生成功与不成功的表演中感受到人物造型艺术的魅力。表演完后,教师在根据学生的表演,结合作品对再现性美术作品的产生条件进行分析。
(2)展示油画作品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及其创作过程和相关的素描草图,播放相关的视频,介绍画家及创作背景。提出问题:毕加索的《格尔尼卡》这幅表现性绘画中的形象也来源于生活吗?它和再现性绘画中形象有什么不同?画家为什么要这样画呢?学生思考,初步发表自己的看法。
(3)展示课本中不同材质的工艺和雕刻美术作品,引导学生分析材料本省的特征与作品表现手法之间的关系。体会因材施艺,宛若天成的艺术效果。
学生围绕问题探讨,并尝试对其他的几件作品进行欣赏评述。
教师小结:材料本身对作品的成败非常关键,因而艺术技巧也相当重要。
4、展示于讲评阶段:分别展示一幅表现性和再现性的绘画作品和相关资料信息,尝试对作品进行欣赏评述。
【教学反思】
1、在欣赏评述的过程中是否解释了美术作品的创作于现实生活的关系;
2、结合自己的感受和生活经验对作品及相关细节进行欣(转载于:www.hnNscy.CoM:初一下册美术教案)赏评述;
3、是否对艺术家及其作品建立正确的认识和积极的态度。
第二课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
学习领域:欣赏·评述
课时:1课时(总课时:第2课时,20xx/3/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体验和感受美术作品的意境,了解美术作品中情趣和意
境的表现方法,能对相关的美术作品情趣和意境进行欣赏评述。
过程与方法:通过美术作品中的情趣和意境进行体验分析,欣赏评述,掌握一定的美术批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体验分析,欣赏评述,丰富学生的生活和艺术情感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美术作品的情趣。
难点:理解美术作品的情趣和意境,把握作品的精神内涵。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课本、课件
【教学过程】
1、引导阶段:
播放课件,展示学生提供的照片,和同学们一起分享。看看你艺术家是怎样表现富有情趣的作品的
2、发展阶段:
第一环节感受与比较分析。欣赏一组有关的美术作品,组织学生对作品进行探讨。主要围绕问题:你觉得这幅画中最有趣的地方在哪?这样表现有何效果?从画面的构图、构思及不同寻常的方面引导学生分析理解。
讲解齐白石的《青蛙》。
美术教案 篇8
小班美术教案《和太阳宝宝一起玩》
设计思路:
撕纸片是小班孩子比较初级的手工活动。让较随意轻松的撕纸活动在一个有设定故事情节的游戏情景中进行,是本活动的设计意图。或者在想象的情景中开始,在玩耍中撕纸,利用已有的环境积累有关色彩和数的经验,是一个体现整合意识的活动。
一、活动目标
1、试均匀撕纸的手工方法,并能准确的贴在固定的范围内。
2、加强对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感官认知,并学会按对应的方法粘贴画。
3、感受美术活动带来的快乐并培养对粘贴画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1、红、黄、蓝等彩色纸条若干;塑料小筐人手一个。
2、画好光芒的红、黄、蓝太阳各一个,胶棒若干。
三、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引出主题
出示图片
①教师:“今天,老师把太阳宝宝请来了,你们看太阳宝宝怎么啦?”
②教师讲述太阳宝宝的光芒和笑脸到哪里去的故事。
教师:太阳宝宝身上本来有许多漂亮的光芒,就在来幼儿园的路上,他遇见了一位太阳公公,太阳公公年纪大了,身上没有了光芒,生病了。于是,太阳宝宝就把自己的光芒全给了他。太阳宝宝的光芒给了太阳公公,他也就失去了笑脸。们小朋友怎样来帮助太阳宝宝呢?们一起帮助太阳宝宝穿上漂亮的衣服吧!
2、出示彩纸提高幼儿兴趣,学习给太阳宝宝做衣裳。
①教师:你们看老师带了什么好看的纸,它们都是什么颜色?(红、黄、蓝)
②教师:今天们就用这些好看的纸来给太阳宝宝做衣裳吧!那你们想想们用什么方法来装饰呢?
③引导幼儿采用撕贴的方法去装饰太阳
④教师给予示范,并告诉幼儿在粘贴时撕一片粘上糨糊粘贴一片的方法。
3、交待要求,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①教师:请小朋友们认真看看你自己拿的是什么颜色的宝宝,如果你拿的是黄色太阳宝宝那么请你用黄色的花瓣给宝宝穿衣裳,如果你是拿的红色的太阳宝宝请你用红色的花瓣给宝宝穿上衣裳??
②交代幼儿在做画时不要将花瓣贴出教师所规定的范围外。
③幼儿做画,教师巡回指导,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大胆地在纸上进行装饰
4、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展示太阳宝宝,请每种不同颜色的太阳宝宝上台展示,教师以太阳的身份感谢幼儿,并对幼儿给予表扬和鼓励。
美术教案 篇9
一、活动目标
学习“刮蜡”的表现方法,体会不同性能工具的使用对配色所
产生的效果,并提手不肌肉动作的灵活性、协调性。
在玩风筝、画风筝的活动中,感受艺术活动的乐趣。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用牙签刻出花纹。 难点:控制手部动作的力度。
三、材料及环境创设
材料:油画棒、牙签、淡颜色的水粉颜料(淡绿、淡黄、淡兰、淡紫等)小毛笔。
四、活动流程
1、放风筝——讨论——示范——创作棗评价——延伸活动 放风筝,了解风筝,引起兴趣。
2、通过放风筝,教师应引导幼儿去观察风筝的构造与平衡的关系,介绍放风筝的一些基本方法,鼓励幼儿去尝试,激发幼儿对风筝的兴趣。
3、讨论
(1)观察她们各个相同的整体造型,体会用对称的方法画轮廓。
(2)欣赏、讨论风筝上对称的、五彩缤纷的图案,激发表现美的欲望。
4、示范。
(1) 建议教师可根据幼儿的意愿示范画一只风筝。
(2)介绍刮蜡的方法:建议先让幼儿思考刮蜡的部位,再在此部位用一支细画棒颜色涂均匀,然后用另一种颜色覆盖式涂在上面,最后用牙签“刮”出花纹。 5、创作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幼儿创作不同的造型、花纹,并引导幼儿相互学习各种不同的刮蜡部位及方法。
6、讲评 找找有几种不同的风筝造型,看看谁大胆尝试过“刮蜡”大方法。鼓励幼儿大胆创作与尝试。
7、延伸活动
建议放在自选活动中去完成,有了背景色使幼儿更能体会到画面的整体美、体验成功感。
美术教案 篇10
一、《放学了》是人美版小学美术第八册的内容。是“造型 表现”领域的学习内容。
二、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回忆使学生了解我们的课余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生活、热爱生活,体会美好生活的情趣。
能力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人物动态的画法及要领,将记忆中自己喜欢的课余活动的美好瞬间用绘画的方法表现出来,画面要体现出活动的欢快气氛和热闹场面。
情感目标:通过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使学生感受到我们的课余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联系生活实际,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我们的美好生活,从而体验到生活的乐趣,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讨论使学生了解放学后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各种生活场面,从而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难点:人物在活动时的不同姿态,画面人物之间的关系及构图。
四、教学准备:
图片、人体模型、有关课间活动的录象、各种绘画工具和材料。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1、放一段课余生活的录象,提出问题:
师:这段录象反映的是什么内容?
师:孩子们, 你们放学后都做什么?会开展哪些有意思的活动?
2、出示课题《放学了》
设计意图:通过录象使学生回忆放学后有意思的各种活动,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二)、讲授新课
1、解决选材问题。
提出问题,启发学生谈话,解决问题。
师:这是一副命题创作画,你认为画面应当主要体现什么?
生:画面应以表现人物的各种活动为主。
师:你准备选择怎样的内容才能表现出“放学了”这一主题?
生:选用有意义的、有趣的活动来表现。
师:你认为最令你难忘的、有趣的场面有哪些?
生:最有意思的活动一定是自己最喜欢的活动。
设计意图:经过讨论解决画面的选材问题。启发学生表现自己最喜欢的活动。
2、解决人物动态。
提出问题:
师:定了自己要表现的主要内容后,下一个问题该考虑什么了?
生:怎么表现这个活动,才能表现出欢乐、热闹的场面。
师:你认为难点是什么?
生:难点是人物的动态。(板书)
演示:直立的人和动态的人图片对比。
师:人在活动时身体的哪些部位产生了动态的变化?
小组利用活动人模型摆出各种动态的规律。汇报:运动时关节发生了变化,躯干产生了变化……
板书:四肢、躯干、头部
设计意图:根据观察、探究、学生分组合作解决绘画的难点,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请学生画出一个人物动态。学生对所画动态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指出其作品的优缺点,解决绘画中的主要问题,进一步突破难点,体会学习方法。
3、解决画面构图。
师:怎样表现放学后大家活动得热闹、有趣,画面的构图也很重要。
提供三组人物构图的活动教具,请学生通过拼摆完成构图。学生分组联系组织画面,并说出自己的思考。
设计意图:学生分组合作完成构图,解决构图中人物疏密关系。
4、看课文,欣赏学生范作。
师:书中的作品给你什么启发?
师:其他学生的美术作品有哪些值得你学习和借鉴的?
欣赏其他学生的作品,交流经验。通过讨论来完善自己将要绘制的作业的构思。设计意图:通过欣赏、评述解决构图问题。
5、投影
补充介绍在构图和选材上有新意的作品
(四)、学生作业,
老师指导,学生绘画。作业提示:1.可采用多种绘画形式。2.可以组为单位画一幅长卷。3.也可独立完成。
设计意图:辅导中教师随时发现有新意的创作,随时提出表现,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五)、小结
组织交流,学生展示,交流。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评价能力,领略绘画创作的喜悦。
【有关美术教案模板10篇】相关文章:
有关美术教案模板六篇06-03
美术教案模板02-17
有关美术教案模板集锦8篇01-03
有关美术教案模板集合10篇07-17
有关小班美术教案模板6篇02-15
有关美术教案三篇03-14
有关美术教案8篇03-09
有关美术教案10篇03-07
有关美术教案九篇03-03